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明清时期的经济——商业和经济政策(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第12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44张PPT)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第12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44张PPT)

〔概念阐释〕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的历 史过程。这段时期,以来华洋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 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为重要窗口,西方文明大量传入中 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点探究·释难点
主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摘编自施威、王思明《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问题](1)据史料一归纳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 进步性。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末期科学思想的主要特 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提示](1)主张:倡导君民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地方自治;学 校是议政场所。进步性: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知”;“工商皆本”
2.结合陆王心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从 “经世致用”“天下兴
“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亡,匹夫有责”;长篇
3.结合明清时期的科技小说与戏曲成就,从 白话小说、传奇、昆
“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 曲、京剧;“西学东
增强文化自信
渐”
主干梳理·理思路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_商__品__经__济__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 步普及。 2.成就 (1)明清小说 ①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各自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 _《__水__浒__传__》__ 和 _《__三__国__志__通__俗__演__义__》__ , 是 我 国 最 早 的 两 部 长 篇 白 话 小 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典例研析·立标杆
1.(2020·江苏高考·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

1高考江苏专用历史一轮点复习课件:模块 第6单元 第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1高考江苏专用历史一轮点复习课件:模块 第6单元 第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遍 侵占一番”“侵街房廊钱”说明当时城市中的市坊界限打破,故 C 课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故 A 项错误;我国古代


扩大。
限 时

高 考
(6)交易范围的变化: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 训

法 外贸易扩大。



返 首 页
21



识 一
►探究 2 中国古代市的变迁城市化历程



史料一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 后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



(3)明清时期,走向繁荣。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 课


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
限 时

高 逐渐减弱。







返 首 页
29



以唯物史观认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可
限 时

高 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 训


法 弘治与正德年间(15 世纪中叶至 16 世纪初叶),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

突 破
头已经出现;明嘉靖年间至明末(16 世纪初叶至 17 世纪中叶),新的
返 首 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 必修二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5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ppt精选
1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考点一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与政策
答题必背要语
热考视角
练出高分
ppt精选
2
考点一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概况
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 商朝
考点一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轻巧识记 巧用“三先”与“三后”记忆古代商业的发展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pp化t精探选 究
高考调研
13
考点一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主题一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1)商业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有固定 的时间、地点限制,宋元时期这一限制被打破。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 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 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
则乐与之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
非类”。
—— 《 林 居 漫 录

导读 上述两则史料表明了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
数量巨大,商人地位有所提高,社会拜金风气盛行。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pp化t精探选 究
高考调研
18
考点一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史料三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为“ 商人 ”
春秋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
战国 和大商人
秦汉至 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

第11讲 明清时期的经济 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讲 明清时期的经济 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 B.有利于缓和突出的人地矛盾 • C.导致了传统经济格局的逆转
清代前期人口迅速增长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提高 了土地利用效率
经济重心依然在南方,没有逆转
• D.维护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 推广经济作物使种植结构发生变化,有利于商品
经济发展
一、农耕经济的发展
• (2022·河北·模拟预测)进入嘉靖年间,江南人均耕地模)清中期起,各地官员积极“劝农”:
鼓励全面发展农业,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及林、牧、渔等副业
生产。朝廷对棉花种植的推广可谓不遗余力,遍及内地十八省,
B 同时大力推行家庭纺织加工业。政府的这些举措( )
• A.实现了小农经济模式的转型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实现转型




一、农耕经济的发展
• (2022·安徽·合肥市第六中学模拟预测)宋代,以苏州、湖州、常州
为核心的江南地区所生产的粮食,不仅能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人口需
要,还足以保证中央调拨供应外地,《吴郡志》中有“苏湖熟,天下
足”的记载。到了明朝中后期,却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苏湖地区棉花蚕桑种植面积扩大,棉纺、丝织快速发展,粮食反而要
(2)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曹魏马钧发明翻车(人力) 唐代发明筒车(水力) 隋唐五代北方使用立井水车、 长江流域的髙转筒车
宋代水转翻车
明清风力水车
一、农耕经济的发展
(3)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4)人口的大量增加:由于国家统一、 政局稳定,大量荒地的开垦,耕作 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 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明清时期人 口急剧增长。
缩减,土地使用价值不断看好,因而地价持续看涨。如福建漳

明清时期的经济PPT

明清时期的经济PPT
二、明清时期的经济薯、木薯、土豆、玉米等高产 美洲的作物,在发现新大陆后才渡海进入中国,直 到18世纪才真正得到推广,那时候由于人口急剧增 长,不得不在平原地区之外开垦荒山野岭,使南北 部分的人口相对地重趋平衡。
——罗布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外来的高产粮食作物番薯、玉米等的引进与推 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食物来源。
素称发达 的官营手 工业
政府直接 武器军用
冶金 经营、集 品和官府
中、大作坊
贵族生活 用品
明中叶前,占据 不在市 主导地位;代表 场流通 最高水平;阻碍
商品经济发展
艰难 发展
民营 手工 业
制瓷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 的产品
明中叶后,占 在市场 据主导地位; 流通 孕育雇佣劳动
的民
纺织
关系
间手 家庭 工业 手工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中后期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变 化,有何特征,出现这种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局限?
◆新变化: 民营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特征: 机户与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经济上的体现 )
◆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①局限于某些地域和行业; ②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
中国古代手工 业网络博物馆
夏、商、周: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继续发展 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等 收归官办
春秋战国:受到鼓励 秦汉:发展 魏晋南北朝:遭摧残 隋唐:恢复发展 两宋以后:艰难发展 元朝: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6
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历程 成就 经营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历史地位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10
【解析】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商品经 济的发展始终无法突破自然经济的限制,其中政府的 政策是最重要的因素。
11
[备选题]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 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3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 取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宋代商业活动不受经营 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 视。A项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故排除A项;B项 中的市“备臵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 理,故排除B项; D项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 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故排除 D 项; C 项中的市没有时间限制,因此选C。
31
15
【知识链接】 明清时期,由于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 运的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区域性的商 人群体,徽商是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地域性商 人群体之一。 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 总称,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商又称“新安商人”, 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 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
3
【运用提升】《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 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 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 …… 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 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 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A.主张实行“海禁” B.反对实行“海禁” 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26
【解析】从材料可知登州家庭棉纺织业相当普遍,生 产的布料除自给外还卖到乡里的集市上,再由布贩转 运卖到城市去,因此②③正确。①不符合史实、④在 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选B。

高考历史第1轮总复习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江苏专版) 40页

高考历史第1轮总复习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江苏专版) 40页
A.维护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为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为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为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解析】 A。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能力,解题关键 在释读文言文。从材料“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可 以看出实际上是重农抑商的一种表现,而重农抑商政 策的本质实际上是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而维 护封建统治。
2.(2019年海南卷)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 城临安面貌的是( )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 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 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 趁续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 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宋元明清经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对外贸 易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外贸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 进程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特点:政治色彩大于经济色彩;政府垄断对外贸易 且不计较经济效益;与各国贸易有固定的时间(严格限 制对外贸易)。原因:明朝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朝贡贸易带来巨大财政 负担,必限定期;让步海寇,维护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 (1)实行盐铁专卖(或官营)制度。 (2)问题铁器质量差、价格高,政府强买强卖。 (3)认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实力,强化了 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损害了百姓的利益,使社会活力 受到压抑。
【解题方法指导】材料解析要善于对史料进行知识迁 移,也就是要将史料与所学内容有机结合,据此找出 考点。如第(1)问通过材料的出处判定此题考查西汉经 济,然后根据问题中提及“盐铁管理”即可联系到汉 武帝时实施的“盐铁专卖”。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PPT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PPT课件

“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 目
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
链 接
材料二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
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核心探究
材料三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
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
流通货币。


④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⑤出现_徽__商___、晋商、闽商等区域性商人群体。
⑥对外贸易:政府先后推行海禁和“闭_关__锁__国___”政策,外 贸渐趋萎缩。
知识整合 图示解说 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
栏 目 链 接
知识整合 拓展提升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1.外贸政策:由开放走向闭关。明中期以前以开放为主, 栏
3.本质特征:“_机__户___出资,机工出力”的雇_佣_____关系。 接
4.明清发展状况:缓慢发展,处于手__工__工__场__阶段。
知识整合 图示解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和因素
栏 目 链 接
知识整合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 含 义 : 重 视 农 业 , 以农_业_____ 为 国 家 根 本 大 业 ; 抑 制 栏

④对外贸易:海外贸易发达。
链 接
(6)元朝。
①城市商业: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②_泉___州__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当时被誉为世界第 一大港)。
知识整合
(7)明清时期。
①农村: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②城市商业:商贸大城市和_工__商__业__市__镇___大量涌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重农抑商政策
古代前后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
战国秦汉时期 行政和法律强制 政治和社会歧视 重要商品的专卖 征收高额的赋税
宋元明清时期 —— ——
重要商品的专卖 征收高额的赋税 价值取向和劝导
(2)重农抑商政策
清雍正帝: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 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 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 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丝绸、瓷器的出口,在明清两朝为中国赚来大 量的白银。“白银货币化”是明清商品经济发 展中的重要现象。
丝—银贸易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 ,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 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 括为“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 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到10000吨 。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 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 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
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白银货币化促进中国经济与 世界连接起来,参与世界市 场的建构。中国精美的丝瓷 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 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主 要是产自日本的白银和墨西 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 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 易网络逐步形成,世界市场 体系初步立起来了。
海禁政策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清廷限制对外贸易是一种闭关政策。这种政 策的根源,从经济上看,在于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基础, 自恃“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而产生的因循保守倾向;从 政治上看,在于以少数民族入住中原的清朝统治者对汉族人民 可能与洋人勾结、颠覆清廷的猜忌和防范。
①城市、城镇商业繁荣(工商业城镇大量兴起)
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 城市。北京、南京、杭州等 旧城市的经济职能在逐渐强 化。
商业城镇兴起。如广东佛山 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 镇、河南朱仙镇,它们是完 全因商品经济而发展起来的 工商业城镇,合称“天下四 大镇”。
①城市、城镇商业繁荣(工商业城镇大量兴起)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③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
内 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
的 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
长 者日有数千。
途 ——明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贩 上述材料说明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运 的原因是什么?
贸 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易
④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三、明清时期的经济——商业和经济政策
1、商业 (1)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规模、商 人的活动范围和商业资本的累积, 都大大的超越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 水平。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 及商业资本》
三、明清时期的经济——商业和经济政策
①城市、城镇商业繁荣(工商业城镇大量兴起) ②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③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④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⑤票号出现 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摘编自《全球通史》
明万历五十两银锭
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茶—银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 了中国茶。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 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 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
——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
②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湖俗以桑为业,而〔茅〕处治生业喜种桑,则种桑万于唐 家村上”。
“三区虽隶本县(昆山),……田土高仰,物产瘠薄,不 宜五谷,多种木棉,土人专事纺绩”。
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工业原料生产与粮食生产分工逐渐明 显,出现有些地区专种经济作物,而另一些地区则以粮食生产 为主,因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不仅有消费品的交流,也 有工业原料的交流。……象这一种工业原料品的交流,应为这 时代的一个特征。
《姑苏繁华图》以长卷 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 描绘了当时苏州“商贾 辐辏,百货骈阗”的市 井风情。是继《清明上 河图》之后,中国绘画 史上又一宏伟长卷,比 《清明上河图》还长一 倍多,具有极大的历史 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
《姑蘇繁華圖》(《盛世滋生图》)
①城市、城镇商业繁荣(工商业城镇大量兴起)
在江苏方面, 千户以上的, 常熟有支塘市、 沙头市、福山镇、梅李棋(以上各有二千余 家)。吴江有黎里镇(二千余家)、平望镇、 (千家)、同里镇(二千余家) 、江南市 (千余家)、新杭市(千家)、震泽镇(千 余家)、黄溪市(二千余家)、盛泽镇(万 余家) 。浙江方面嘉兴府的濮院镇、新城旗 “今可万余家” ;王江泾镇“居者可七千余 家”。湖州归安的双林、菱湖、琏市,乌程的 乌镇、南浔, 亦系如此,“所环人烟小者数千 家,大者万家” 。这些市镇的迅速增长,差 不多都在十七世纪前后。
④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
④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两个 红点 分别
是晋 商、 徽商
的形 成之 处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
⑤票号出现
票号是专营银两汇兑、吸收存款 、放款的私人金融机构,是中国 近代银行的前身。因票号多为山 西人开设,又被称为“山西票号 ”或“西号”。
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康熙23年 全面开海

康熙56年 下达禁令。内地商船不许前往南洋,而东洋贸易照旧许往,外国商船 禁 (1717年) 亦听其自来。
雍正5年 南洋贸易之禁被全面解除

乾隆22年 1757年,限定广州一口通商

道光22年 1842年,《南京条约》被迫开放
海禁政策的历史影响
⑴打击了民间海上商业力量,扼杀海洋意识,阻遏了中国走向海洋 的历史进程。 ⑵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 ⑶抑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⑷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无知自大,落后于世界潮流。
……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 在乎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世宗实录》卷五十
(3)海禁与“闭关锁国”
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历史过程
明太祖1379 “申禁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明成祖 “下令禁民海船”

明世宗 厉行海禁政策

明穆宗 开放海禁,史称“隆庆开关”

顺治元年 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