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四详细过程及参考解答
大工20春《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答案
大工20春《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答案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配置、数据传输、网络协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以及网络模拟软件和协议分析工具。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网络模拟软件为 Packet Tracer,协议分析工具为 Wireshark。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结构包括一个核心交换机连接多个子网,每个子网通过路由器与其他子网或外网进行通信。
(二)IP 地址规划与配置为每个网络设备分配了合适的 IP 地址,并进行了子网掩码和网关的设置。
在配置过程中,注意了 IP 地址的唯一性和合法性,避免了地址冲突和网络故障。
(三)交换机配置对核心交换机进行了 VLAN 的划分和配置,将不同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实现了网络的逻辑隔离和流量控制。
同时,还配置了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和 STP 协议,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路由器配置对路由器进行了路由协议的配置,包括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如RIP、OSPF 等)。
通过配置路由协议,实现了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和数据转发。
(五)网络服务配置在服务器上配置了 DNS 服务、DHCP 服务和 Web 服务等。
通过DNS 服务,实现了域名到 IP 地址的解析;通过 DHCP 服务,为客户端自动分配 IP 地址等网络参数;通过 Web 服务,提供了网页浏览功能。
(六)网络性能测试使用 Ping 命令和 Tracert 命令对网络的连通性和延迟进行了测试,使用 Wireshark 工具对网络数据包进行了捕获和分析,评估了网络的性能和协议的执行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通过 Ping 命令对不同子网的设备进行了连通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设备之间都能够正常通信,没有出现丢包和延迟过高的情况。
国开电大 计算机网络(本) 形考任务作业4实验报告
网络基本知识任务1:网络配置及网络资源共享实验时间:参加人员:【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和基本参数2.掌握Win……D……ows XP系统环境下网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3.掌握Win……D……ows XP系统环境下共享目录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实验环境】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th SP3;网络环境:利用以太网交换机构造局域网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共享目录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以及不同用户不同访问权限的设置。
【实验内容】一、参看所在机器的主机名称(Host N……A……me)和网络参数,了解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和基本参数。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单击“属性”。
在“系统属性”的“计算机名”选项中,可以查看计算机名,选用工作组(Work Group)方式。
在系统属性\硬件的“设备管理器”选项中,可以查看此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右键单击“网络邻居”,选择“属性”,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然后再双击“Internet 协议(T……C……P/IP)”,可以查看IPv4协议的配置信息。
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安装”按钮,可以安装“客户”、“服务”及“协议”三种类型的网络组件。
二、网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在系统面板中选择“添加或删除程序”,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可以选择相应的组件(比如实验二中需要用到的IIS),并点击详细信息,选择需要的组件,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三、设置和停止共享目录1、设置共享目录。
(对E:\sh……A……re目录设置共享权限)首先检查计算机“工具”栏下的“文件夹选项”设置中,“查看”选项卡的“高级设置”中,“使用简单文件夹共享(推荐)”一项不被选中。
选中E:\sh……A……re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共享和安全”(也就是文件夹属性的“共享”标签页)。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四
实验四、web服务器套接字编程实验指导1.实验目的:编写一个WEB服务器程序,可以接受来自浏览器的访问,并传输页面(包含多个对象)到浏览器。
掌握Socket编程。
2.实验环境:连入局域网络的主机一台。
3.实验指导: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位于TCP/IP 协议的应用层,是最广为人知的协议,也是互连网中最核心的协议之一。
HTTP协议是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协议,是通用的、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
一个完整的HTTP协议会话过程包括四个步骤:✧连接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打开一个称为Socket(套接字)的虚拟文件,此文件的建立标志着连接建立成功;✧请求Web浏览器通过Socket向Web服务器提交请求。
HTTP的请求一般是GET或POST 命令(POST用于FORM参数的传递);✧应答Web浏览器提交请求后,通过HTTP协议传送给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接到后,进行事务处理,处理结果又通过HTTP传回给Web浏览器,从而在Web浏览器上显示出所请求的页面;✧关闭连接应答结束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必须断开,以保证其它Web浏览器能够与Web 服务器建立连接。
4.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运行课本中Webserver.java程序。
查找资料,写出程序源代码,并加上必要的注释。
如能改写该程序,附上修改后的源代码。
附上运行的截图。
代码及注释如下:import java.io.*;//引入Java输入输出包import .*; //引入Java网络包import java.util.*;//导入Java实用工具库class Webserver{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throws Exception{String requestMessageLine;String filename;//创建一个监听socketServerSocket listenSocket=new ServerSocket(6789);//等待客户机发起连接while(1==1){Socket connectionSocket=listenSocket.accept();//创建一个从socket中读文本行的流BufferedReader inFromClient=new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connectionSocket.getInputStream ()));//创建一个向socket中写文本行的流DataOutputStream outToClient=newDataOutputStream(connectionSocket.getOutputStream());//读取客户机发送的一行文本requestMessageLine=inFromClient.readLine();//字段串解析StringTokenizer tokenizerLine=new StringTokenizer(requestMessageLin e);//如果客户端的请求方式为get方式if(tokenizerLine.nextToken().equals("GET")){filename=tokenizerLine.nextToken();//获得文件名if(filename.startsWith("/")==true)filename=filename.substring(1);//新建文件System.out.println("The request filename is:" + filename);//输出字符串,内容为客户端请求的文件名File file=new File(filename);int numOfBytes=(int)file.length();//新建文件输入流FileInputStream inFile=new FileInputStream(filename);byte[] fileInBytes=new byte[numOfBytes];//将文件流信息读入byte数组inFile.read(fileInBytes);// 服务端输出信息outToClient.writeBytes("HTTP/1.0 200 Document Follows\r\n"); //不同的文件类型所对应的头文件格式不同if(filename.endsWith(".jpg"))outToClient.writeBytes("Content-Type:image/jpeg\r\n");if(filename.endsWith(".gif"))outToClient.writeBytes("Content-Type:image/gif\r\n");outToClient.writeBytes("Content-Length:"+numOfBytes+"\r\n");outToClient.writeBytes("\r\n");outToClient.write(fileInBytes,0,numOfBytes);connectionSocket.close();}//错误的请求方式else System.out.println("Bad Resquest Message");}实验结果截图如下:实验四为JA V A的编程实验,实验代码已经提供,大家只需要读懂此程序,运行此程序查看结果,或做稍加修改就可以了。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第四次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通信网络概论第4次实验实验名称:实验四﹑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金智楼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 2016 年 12 月 20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3)二.实验原理 (3)三.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3)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4)五.实验记录 (4)六.实验总结 (11)附录:部分代码(二)基于UDP/IP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7)二.实验原理 (17)三.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17)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18)五.实验记录 (18)六.实验总结 (25)七.思考题或讨论题 (25)附录:部分代码(一)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TCP协议通信的基本原理。
2.通过运用WinSock接口编写网络通信应用程序,掌握TCP网络应用程序架构的设计思想。
3.学会设计利用TCP简单的应用层协议。
二.实验原理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TCP提供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可靠无错的数据传输。
应用程序利用TCP进行通信时,源和目标之间会建立一个虚拟连接。
这个连接一但建立,两台计算机之间就可以把数据当作一个双向字节流进行交换。
三.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1、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流程服务器端1:创建套接字并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本地地址和端口上(create)。
2:将套接字设为监听模式,准备接受客户请求(listen)。
3:等待客户请求到来;请求到来后,接受请求,返回一个新的对应于此次连接的套接字(accept)。
4:用返回的套接字和客户端进行通信(send/receive)。
5:返回,等待另一客户请求。
6:关闭套接字。
客户端1:创建套接字(create)。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四)
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四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姓名班级2013级软件1班学号实验名称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验时间 2015.11实验目的:1.掌握UDP协议的报文格式;2.掌握UD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3.理解UDP协议的优缺点;4.理解协议栈对UDP协议的处理方法;5.理解UDP上层接口应满足的条件。
实验步骤及结果:该实验采用网络拓扑结构一练习一练习名称:编辑并发送UDP数据报练习内容: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A打开协议编辑器,编辑发送给主机B的UDP数据报。
MAC层:目的MAC地址:接收方MAC地址源MAC地址:发送方MAC地址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即IP协议IP层:总长度:包括IP层、UDP层和数据长度高层协议类型:17,即UDP协议首部校验和: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填充此字段源IP地址:发送方IP地址目的IP地址:接收方IP地址UDP层:源端口:1030目的端口:大于1024的端口号有效负载长度:UDP层及其上层协议长度其它字段默认,计算校验和。
●UD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答:包含伪首部(IP首部的一部分字段),UDP首部和UDP数据,该字段是可选的。
如果该字段为零就说明不进行校验。
2. 在主机B上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UDP协议)。
3. 主机A发送已编辑好的数据报。
4.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
思考问题:1.为什么UDP协议的“校验和”要包含伪首部?答:伪首部是IP首部的一部分,其中有些字段要填入0。
用户数据报封装在IP数据包中。
2024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路 由路径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 连通性
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 络连接状态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网络配置结果 展示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
认网关的配置结果 2. TCP/IP协议分析结果
展示捕获的数据包,并分析各层协议 头部信息,包括源/目的IP地址、源/ 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01 1. 环境搭建
02
安装和配置实验所需的软件和工具,如虚拟机、操作系
统、网络模拟器等;
03
构建实验网络拓扑,包括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防火墙
等组成部分。
实验内容和步骤
2. 防火墙配置
选择一种防火墙软件或设备,如iptables、pfSense等; 配置防火墙规则,包括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地址转换(NAT)、 端口转发等;
1. 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 并启动设备
实验步骤
01
03 02
实验内容和步骤
3. 配置路由器接口,并启用路由协议 4. 配置交换机VLAN,并启用STP 5. 验证配置结果,确保网络连通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01
实验结果
02
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成功,网络连通性良好
03
各设备运行状态正常,无故障提示
04
分析
02 如何提高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3
如何优化网络服务器的性能?
04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管理和维护网络服务 器?
05
实验五:网络安全与防火 墙配置
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通过实验,了解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 的作用和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四详细过程及参考解答
计算机网络实验四详细过程及参考解答网络的基本命令1.1实验目标:? 了解系统网络命令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所能对网络进行的操作。
? 通过网络命令了解网络状态,并利用网络命令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
1.2实验内容:? 利用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利用Arp 命令检验MAC 地址解析1、记录本机的主机名,MAC地址,IP地址,DNS,网关等信息。
主机名:wanghao-pcMac地址:00-23-8b-c1-f9-2b(有线mac地址)00-23-fa-a4-5a-4e(无线mac地址)Ip地址:192.168.1.100 Dns:61.139.2.69 218.6.200.139 网关192.168.1.12、利用Ping 工具检测网络连通性? 当一台计算机不能和网络中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检测。
在DOS 窗口下输入“ ping 127.0.0.1 ” 命令,此命令用于检查本机的TCP/IP 协议安装是否正确,注:凡是以127 开头的IP 地址都代表本机。
? 然后在DOS 窗口下输入“ ping 本机IP 地址”命令,此命令用于检查本机的服务和网络适配器的绑定是否正确。
注:这里的服务一般是指“Microsoft 网络客户端” 和“Microsoft 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
? 接下来在DOS 窗口下输入“ping 网关IP 地址” 命令,此命令用来检查本机和网关的连接是否正常。
? 最后在DOS 窗口下输入“ping 远程主机IP 地址” 命令,此命令用来检查网关能否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 此外,利用ping 命令还可以来检测其他的一些配置是否正确。
在DOS 窗口下输入“ping 主机名” 命令,此命令用来检测DNS 服务器能否进行主机名称解析。
? 在DOS 窗口下输入“ping 远程主机IP 地址” 命令,如果显示的信息为“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目标主机不可达),说明这台计算机没有配置网关地址。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附部分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网络工程系目录实验一 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 (3)一、实验目的 (3)二、预备知识 (3)三、实验环境 (4)四、实验步骤 (5)五、实验报告内容 (6)实验二 IP层协议分析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环境 (7)三、实验步骤 (7)四、实验报告内容 (8)实验三 TCP协议分析 (9)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9)二、实验环境 (9)三、实验步骤 (9)四、实验报告内容 (10)实验四 HTTP和DNS分析 (11)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1)二、实验环境 (11)三、实验步骤 (11)四、实验报告内容 (12)实验一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一、实验目的1.分析802.3协议2.熟悉以太网帧的格式3.熟悉ARP报文的格式二、预备知识要深入理解网络协议,需要仔细观察协议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序列。
为探究协议操作细节,可使协议实体执行某些动作,观察这些动作及其影响。
这些任务可以在仿真环境下或在如因特网这样的真实网络环境中完成。
观察在正在运行协议实体间交换报文的基本工具被称为分组嗅探器(packet sniffer)。
顾名思义,一个分组嗅探器捕获(嗅探)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报文。
一般情况下,分组嗅探器将存储和显示出被捕获报文的各协议头部字段内容。
图1为一个分组嗅探器的结构。
图1右边是计算机上正常运行的协议(在这里是因特网协议)和应用程序(如:Web浏览器和ftp客户端)。
分组嗅探器(虚线框中的部分)是附加计算机普通软件上的,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分组捕获库接收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个链路层帧的拷贝。
高层协议(如:HTTP、FTP、TCP、UDP、DNS、IP等)交换的报文都被封装在链路层帧(Frame)中,并沿着物理介质(如以太网的电缆)传输。
图1假设所使用的物理媒体是以太网,上层协议的报文最终封装在以太网帧中。
分组嗅探器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分析器。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四
《计算机网络(II)》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传输控制协议(TCP)班级:120341A 姓名:黄帅学号:120341110 任课教师:崔鸿完成日期:2014/11/01 实验环境:Windows2003网络实验平台一、实验目的1. 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2. 掌握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3. 掌握TCP数据传输中编号与确认的过程4. 掌握TC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5. 理解TCP重传机制二、练习内容1.察看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主机A图1.主机A连接主机C截图主机B捕获的三次握手连接图2.三次握手图图3.主机B捕获的第一次握手截图图4. 主机B捕获的第二次握手截图主机B释放连接情况图图6.连接释放图图7.主机B捕获请求释放截图图8.主机B捕获应答截图1图9. 主机B捕获应答截图2图10.主机B捕获主机A确认截图利用协议编辑器编辑并发送TCP数据包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
在本实验中由于TCP连接有超时时间的限制,故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两位同学要默契配合,某些步骤(如计算TCP校验和)要求熟练、迅速。
为了实现TCP三次握手过程的仿真,发送第一个连接请求帧之前,编辑端主机应该使用TCP屏蔽功能来防止系统干扰(否则计算机系统的网络会对该请求帧的应答帧发出拒绝响应)。
通过手工编辑TCP数据包实验,要求理解实现TCP连接建立、数据传输以及断开连接的全过程。
在编辑过程中注意体会TCP首部中的序列号和标志位的作用。
首先选择服务器主机上的一个进程作服务器进程,并向该服务器进程发送一个建立连接请求报文,对应答的确认报文和断开连接的报文也编辑发送。
其步骤如下:1.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设置过滤条件(提取HTTP协议)。
2. 主机A上启动协议编辑器,在界面初始状态下,程序会自动新建一个单帧,可以利用协议编辑器打开时默认的以太网帧进行编辑。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步骤及答案
目录实验1 实验环境熟悉 (1)实验2 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 (2)实验3 编辑并发送LLC帧 (3)实验4 编辑并发送MAC帧 (4)实验5 (5)实验6 网际协议IP (6)实验7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8)实验8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0)实验9 传输控制协议TCP (11)实验一:实验环境的熟悉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系统的软硬件组成2.熟悉实验系统软件界面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实验步骤:1.由教师引领,观察实验室硬件布局、网线连接、主要设备等相关情况;2.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了解软件的组成模块(包括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2.了解实验中要用到的3种网络拓扑结构图;3.了解每种拓扑图中计算机的连接方法和ip地址的设置方法;主服务器IP设为172.16.1.100;其它机器设为172.16.1.*mask:255.255.255.0Gateway:172.16.1.1Dns:172.16.1.1004.打开中软吉大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课件,熟悉9个实验的名称,有关实验的说明。
实验二: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实验目的:1.熟悉仿真编辑器界面的操作2.熟悉协议分析器界面的操作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实验步骤: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浏览界面,尝试使用界面上的工具按钮。
(1)打开仿真编辑器。
该系统的初始界面分为5个部分:多帧编辑区、单帧编辑区、协议模型区、地址本和十六进制显示区a.多帧编辑区b.单帧编辑区c.协议模型区d.地址本e.十六进制显示区(2)应用实例a.编辑MAC层b.编辑IP层c.编辑TCP层(3)协议分析器使用简介a.会话分析b.协议解析(4)应用实例a.在单帧编辑区中编辑一个ICMP帧b.在协议分析器捕获该帧并分析实验三: 编辑并发送LLC帧实验目的:1.掌握以太网报文格式;2.掌握LLC帧报文格式;3.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实验设备:集线器,N台计算机,N条双绞线,协议仿真系统实验步骤:1.将服务器和工作站用双绞线和HUB连通并加载协议仿真模块2.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 帧。
计算机网络实验四
实验四 IEEE 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一、实验目的1、分析802.3协议2、熟悉以太网帧的格式二、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Ethereal、IE 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注:本次实验先完成前面的“1 俘获并分析以太网帧”,并回答好后面的第1-10 题,完成后看书学习一下arp的相关内容)1、俘获并分析以太网帧(1)清空浏览器缓存(在IE窗口中,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删除文件”命令)。
(2)启动Ethereal,开始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ethereal-labs/HTTP-ethereal-lab-file3.html,浏览器将显示冗长的美国权力法案。
(4)停止分组俘获。
首先,找到你的主机向服务器发送的HTTP GET报文的分组序号,以及服务器发送到你主机上的HTTP 响应报文的序号。
其中,窗口大体如下。
选择“Analyze->Enabled Protocols”,取消对IP复选框的选择,单击OK(不这样设置也可,建议先不要这样操作)。
窗口如下。
(5)选择包含HTTP GET报文的以太网帧,在分组详细信息窗口中,展开Ethernet II信息部分。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5题(6)选择包含HTTP 响应报文中第一个字节的以太网帧,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6-10题2、ARP(1)利用MS-DOS命令:arp 或 c:\windows\system32\arp查看主机上ARP缓存的内容。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1题。
(2)利用MS-DOS命令:arp -d * 清除主机上ARP缓存的内容。
(3)清除浏览器缓存。
(4)启动Ethereal,开始分组俘获。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ethereal-labs/HTTP-ethereal-lab-file3.html,浏览器将显示冗长的美国权力法案。
国开作业《计算机网络(本)》形考作业四-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参考(含答案)433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组建简单以太网》二、实验内容1、理解传输介质、网络拓扑、交换机等概念2、掌握直通和交叉双绞线的制作三、实验步骤1、准备物料:①. 两台安装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②. 若干RJ-45连接器(水晶头)③. 若干条长度为3米左右的双绞线④. 压线钳⑤. 测线器2、制作连接线:制作双绞线1. 抽出一小段线,然后先把外皮剥除一段,长度一般为13mm~15mm;2. 将双绞线反向缠绕开;3. 依据EIA/TIA568A与EIA/TIA568B标准中的顺序排好线序;4. 依据需要制作直连或者交叉电缆;5. 用压线钳的刀口剪齐线头;6. 把线平行地从后部插入RJ-45连接器;7. 用压线钳夹紧。
交叉电缆RJ-45连接器一端遵循568A,而另一端遵循568B标准。
即两个RJ-45连接器的连线交叉连接,A连接器的1,2对应B连接器的3,6而A连接器的3,6对应B连接器的1,2。
3、测试连通性打开简易电缆测试器的电源,将网络插头分别插入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端,主测试器指示灯从1至G逐个顺序闪亮,若接线不正常,将按下述情况显示:1. 有一根网线断路时,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端标识该网线的灯都不亮(若网线少于两根线联通时,则灯都不亮)。
2. 对于交叉线缆,主测试器指示灯从1至G逐个顺序闪亮的同时,远程测试端指示灯也将按照该网线实际交叉的位置逐个闪亮;3. 网线有两根短路时,主测试器显示不变,远程测试端显示短路的两根线的灯都不亮。
4、使用双绞线实现双机通信将两台计算机通过交叉双绞线直接连接。
为计算机安装网络协议并配置网络属性。
设置A主机IP:B主机IP:子网:网关和DNS 皆为空(因为它们是同一个局域网)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在A主机上ping四、实验总结(用自己的话总结实验感受,不少于200字)通过本次实验使我加理解传输介质和网络通信的概念,掌握了直通和交叉双绞线的制作以及计算机主机IP的设置。
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实验报告(附完整答案)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实训报告目录第一部分、网络基础实验 (2)实验一、用双绞线制作网线 (2)实验二、常用网络命令使用 (9)实验三、IP地址划分及DHCP协议的设置及实用程序的使用 (15)实验四、Web站点的创建与管理 (19)实验五、启用Inernet信息服务器(IIS) (25)实验六项目一、FTP服务器的创建与管理 (29)实验六项目二、域名服务器(DNS)的设置及管理 (34)实验七、组建对等网 (38)实验八项目一、局域网的所有用户通过一台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 (41)实验八项目二、简单交换式以太网组建 (46)第二部分: (48)项目一、网络系统设计与综合布线设计(网络拓扑图在附录1) (48)第三部分 (52)项目一、交换机配置与管理 (52)任务1: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及切换 (54)任务2:交换机命令行界面基本功能 (57)任务3:全局配置模式基本功能 (58)任务4:端口配置模式基本功能 (59)任务5: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60)任务6:保存与删除交换机的配置信息 (62)项目二网络隔离 (65)任务1:单交换机上创建多个VLAN段 (67)任务2:实现单交换机上多个VLAN的隔离 (68)任务3:跨交换机进行VLAN配置 (69)任务4: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VLAN配置信息 (70)任务5:设置同一VLAN两台PC的隔离 (71)任务6:删除VLAN (72)第四部分: (74)项目一、路由器基本配置与管理 (74)任务1: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及切换 (76)任务2: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及接口参数 (78)任务3:配置路由器密码 (79)任务4:查看路由器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80)任务5:保存与删除路由器配置信息 (81)附录1:第二部分、网络拓扑图 (82)第一部分、网络基础实验实验一、用双绞线制作网线一、实验目的1、认识和熟练应用网线制作的专用工具。
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内容。
二、实验操作步骤及结果。
http(1)实验步骤:①打开浏览器;②开启Wireshark,但不开始数据包捕获。
在Wireshark 主窗口顶部的Filter 中输入“ http”,因此只有捕获的HTTP 消息稍后会显示在数据包列表窗口中;③等待大约一分钟,然后开始Wireshark 数据报捕获;④在浏览器中输入如下地址:/wireshark-labs/HTTP-wireshark-file1.html 浏览器将会显示一个很简单的且只有一行的HTML 文件;⑤停止Wireshark 的数据报捕获。
得到如下两条数据报:(2)回答问题:Q1.你的浏览器运行的HTTP 是1.0 版本还是1.1 版本?服务器运行HTTP 是哪个版本?A1.我的浏览器运行的是1.1版本,服务器运行的也是1.1版本。
Q2.你的浏览器能接受服务器的哪些语言?A2.我的浏览器能接受zh-cn和zh, en ,en_us等语言。
Q3.你的电脑的IP 地址是多少?服务器的IP 地址是多少?A3.我的IP地址是10.22.48.226,服务器的IP地址是128.119.245.12Q4.从服务器返回到你的浏览器的状态码是什么?A4.状态码是304.Q5.什么时候在服务器端得到最后修正的HTML 文件?A5.2017.5.2305:59:01Q6.多少字节的内容已经返回到你的浏览器?A6.:293字节。
Q7.除以上已回答过的字段外,头部还有哪些字段?在数据包内容窗口中检查原始数据,是否有未在数据包列表中显示的头部?A7.HTTP请求报文中还有Host字段、connection字段、Accept字段、User-agent字段、Accept-Encoding字段等。
HTTP响应报文中还有server字段、connection字段等。
实验二:HTTP GET/Response 有条件的相互作用(1)实验步骤:在开始前先确信你的浏览器缓存是空的,对于IE 浏览器选择工具-Internet 选项-删除文件,钩选“删除全部文件”从你的浏览器中移除缓存的文件,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第四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第四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交换机的管理特性,能够将交换机配置文件备份到TFTP服务器。
2.理解Port Vlan的配置。
3.理解VLAN如何跨交换机实现。
4.通过路由器实现各个VLAN间的互联互通。
二、实验前的准备:1.了解各实验的步骤和所要用到的命令。
2.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
3.掌握PC机设置。
4.弄清实验所要使用的软件,同时掌握其安装和使用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1.在各PC机上测试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的连通性。
将交换机的当前配置信息保存到PC1的TFTP服务器,并命名为config.txt。
在PC1上查看已保存的交换机配置文件。
2.通过划分Port Vlan实现本交换端口互通和隔离。
当完成所有配置时,VLAN2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3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
3.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当完成所有配置时,VLAN1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2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
4.当完成路由器的配置后,PC1、PC2、PC3、PC4可相互ping通,其中PC1、PC3在VLAN1内,IP网段为192.168.1.0,PC2、PC4在VLAN2内,IP网段为192.168.2.0。
四、实验过程: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在相关软件上进行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和PC机的设置。
1.接着在各PC机上测试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的连通性。
其结果截图如下所示:将交换机的当前配置信息保存到PC1的TFTP 服务器,并命名为config.txt 。
在PC1上查看已保存的交换机配置文件。
其结果截图如下所示: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
其结果截图如下所示: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
计算机网络实验4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4:使用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分析应来自层协议姓名院系
自动化学院
学号
实验地点
东校区机房
实验时间
实验课表现
出勤、表现得分
实验报告
得分
实验总分
操作结果得分
实验目的:
使用协议分析软件分析应用层协议,理解应用层协议的工作过程。
实验内容:
1.捕捉本机和某www服务器(如)之间的通信,Ethereal的capture filter的filter string设置为:host本机ip地址。(本机ip地址需要替换为本机真正的ip地址,如219.219.54.111,以下同)
(1)本机用IE访问www服务器。
(2)观察并分析本机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的Ethernet II (即DIX Ethernet v2)帧结构,IP数据报结构,TCP segment结构,HTTP报文的结构。
(3)观察并分析本机和www服务器之间建立TCP连接时的三次握手过程。
本次实验的体会(结论)
本次实验在应用方面抓包,比较切合实际,但是难度相比前几次增加不少,通过本次实验,在以下方面得到不少:
抓取了tcp三次握手的过程,验证了书本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际抓包,发现了FTP客户端传输数据时候,还是不安全的,用户账号密码容易泄露
通过实际抓包,发现了pop邮件发送时候,也具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用户名密码能够被一些抓包软件破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4
姓名学号
实验用DNS Server为Windows网络解析
域名
一、实验目地及实验器材
实验目的:1、DNS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域名解析的原理和模式
2、学习并掌握DNS的安装、配置、与管理
实验器材:windows2003操作系统
二、实验原理及实验内容
1、何为DNS域名系统?
DNS:是域名系统的缩写,指在internet中使用的分配名字和地址的机制。
域名系统允许用户使用友好的名字和地址机制而不是难以记忆的IP地址来访问internet上的主机。
域名解析:就是讲用户提出的名字变化成网络地址的方法和过程,从概念上讲,域名解析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一、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新建正向搜索区域
为所需要的区域命名
(2)、为网络添加子区域
添加后效果如图
(3)、新建主机
(4)、设置允许动态更新
(5)、设置反向搜索区域
设置好后效果如图
(6)、设置转发器
(7)、配置DNS客户端
四、实验总结
1、人们习惯记忆域名,但机器间互相只认IP地址,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多对一的关系,一个ip地址不一定只对应一个域名,但一个域名只对应一个ip地址,他们之间的转化工作称为域名解析。
2、本次实验根据实验指导书上一步步操作,成功通过DNS服务器完成了域名解析的过程,还是有一定的收获,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具体内容,还需要多看相关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地点: 实验人员: 实验时间:
实验四网络的基本命令
1.1实验目标:
•了解系统网络命令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所能对网络进行的操作。
•通过网络命令了解网络状态,并利用网络命令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
1.2实验内容:
•利用 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利用 Arp 命令检验 MAC 地址解析
1、记录本机的主机名,MAC地址,IP地址,DNS,网关等信息。
主机名:wanghao-pc
Mac地址:00-23-8b-c1-f9-2b(有线mac地址)
00-23-fa-a4-5a-4e(无线mac地址)
Ip地址:192.168.1.100
Dns:61.139.2.69
218.6.200.139
网关 192.168.1.1
2、利用 Ping 工具检测网络连通性
•当一台计算机不能和网络中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检测。
在 DOS 窗口下输入“ ping 127.0.0.1 ” 命令,此命令用于检查本机的 TCP/IP 协议安装是否正确,注:凡是以 127 开头的 IP 地址都代表本机。
•然后在DOS 窗口下输入“ ping 本机IP 地址”命令,此命令用于检查本机的服务和网络适配器的绑定是否正确。
注:这里的服务一般是指“Microsoft 网络客户端” 和“Microsoft 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
•接下来在DOS 窗口下输入“ping 网关IP 地址” 命令,此命令用来检查本机和网关的连接是否正常。
•最后在 DOS 窗口下输入“ping 远程主机 IP 地址” 命令,此命令用来检查网关能否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此外,利用ping 命令还可以来检测其他的一些配置是否正确。
在DOS 窗口下输入“ping 主机名” 命令,此命令用来检测DNS 服务器能否进行主机名称解析。
•在 DOS 窗口下输入“ping 远程主机 IP 地址” 命令,如果显示的信息为“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目标主机不可达),说明这台计算机没有配置网关地址。
运行“ipconfig/all” 命令进行查看,网关地址为空。
•在配置网关地址后再次运行同样命令,信息变为“ Request timed out ”(请求时间超时)。
此信息表示网关已经接到请求,只是找不到 IP 地址为远程主机的这台计算机。
无法连接
3、Ping命令的其它用法
( 1)连续发送 ping探测报文: 如 ping -t 192.168.0.88
Ctrl+Break查看统计信息,Ctrl+C结束命令命令描述: ping –t 192.168.1.100
执行结果:
( 2)自选数据长度的ping探测报文: ping 目的主机 IP地址 -l size
命令描述:ping –l 1450 192.168.1.102
执行结果:
( 3)不允许对ping探测报分片: ping 目的主机 IP地址 -f
命令描述:ping –f –l 2000 192.168.1.103
执行结果:
( 4)修改“ping”命令的请求超时时间: ping 目的主机IP地址 -w time 指定等待每个回送应答的超时时间,单位为毫秒,默认值为1000毫秒
命令描述:ping –w 5000192.168.1.103
执行结果:
4 、利用 Arp 工具检验 MAC 地址解析:
•输入“arp –a” 命令,可以查看本机的 arp 缓存内容命令描述: arp -a
执行结果:
•如本机的 ARP 表是空的,则 ping 本组相邻机的 IP 地址(要能 PING 通),再查看本机的 arp 缓存内容,此时是否还是空的?
利用“ ping ”命令将一个站点的 IP 地址与 MAC 地址的映射关系加入 ARP 表
命令描述:ping 192.168.1.101
执行结果:
命令描述:arp -a
执行结果:
•将相邻机在本机 ARP 表中的表项删除。
arp -d ip地址(删除由ip地址指定的项)
利用“ arp -d”命令删除ARP表项
命令描述: arp –d 192.168.1.101
arp -a
执行结果:
•给相邻机的 IP 添加一个静止的错误的 MAC 地址对应项,再 PING 相邻机,此时是否能 PING 通?
arp -s ip 地址 MAC 地址
在 ARP 缓存中添加项,将 IP 地址和物理地址关联。
例:
arp -s 192.168.0.100 00-d0-09-f0-33-71 添加ip为192.168.0.100与其对应的MAC为00-d0-09-f0-33-71的表项
命令描述 : arp –s 192.168.1.101 00-d0-09-f0-33-71 arp -a
执行结果:
命令描述:ping 192.168.1.101
执行结果:
1.3实验结果和讨论:
•写出命令的格式和执行结果
•试解释 ARP 缓存表。
第一行:本机网关地址
第二行:相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01
第三行:相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03
第四行:在不考虑子网掩码的情况下是一个子网的广播地址
第五行:是组播地址,用于将信息发送或接收某一类IP地址,而不是所有的地址
第六行:链路本地多播名称解析地址
第七行:迅雷下载诊断工具的系统服务,设置为手动或者禁用即可停止发送UDP包往该IP。
第八行:组播地址
第九行: IP 地址255.255.255.255是通用广播地址。
任何设备都将打开寻址到广播地址的信息,并将它们传送到下一个工作站。
•如何测试局域网的最大传输单元 MTU ?
运行cmd,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以下命令:
ping -f -l 1472 192.168.0.1
其中192.168.0.1是网关IP地址,1472是数据包的长度。
如果能ping通,表示网关的MTU是1500 (1472+28),不需要修改。
如果不通. 表示数据包需要拆包。
此时,减少数据包长度,再执行上面的ping命令。
从1400到1472之间多试几次,找到合适的数据包长度,然后把数据包长度加上数据包头28字节,就得到MTU的值。
如果检测到网关的MTU值是1500,不需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