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2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第六章 软交换技术
![第六章 软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a104bd976eeaeaad1f330f2.png)
信令网关(SG)
实现SCN网络与IP网络的信令互通,提供SS7信令点和IP 网内呼叫控制实体(软交换/呼叫服务器/媒体网关控制器) 双向的信令接口,实现SCN信令的中继、转换或终结处理。 信令网关的协议包含两部分: SCN侧信令协议:信令网关必须发送、接收标准的 SCN信令消息,如标准的七号信令协议。 IP网络侧协议:采用IETF的SIGTRAN协议,完成7号 信令在IP网络层的封装,解决7号信令网与IP网实体相 互跨界访问的需要。
4.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AAA 服务器 Radius SS7/IP 业务提供 SG 网络管理 应用服务器 待定
网管系统
SNMP
H.323
H.323 网络 SIP 网络
软交换
No.7 网络
SIP 计费 SSF 呼叫控制 互 通
SIP/BICC 软交换
INAP/IP SG 现有 IN
H.248 媒体网关
SIP SIP 终端
FRAMEWORK
End User
1
2
软交换系统原理
软交换概念 软交换系统组成 软交换系统协议栈 软交换系统网关和接入技术 软交换系统业务技术 软交换控制器原理
3
1.软交换概念
传统电路交换机体系结构
软交换体系结构
应用服务器
网络管理与计费
业务控制层
管理/业务控制 开放的接口协议
信令/呼叫控制 电路交换矩阵
计费功能
5.软交换网关和接入技术
H.323 电话网 核心分组网 SIP电 话网 Ethernet Switch IAD
SG
No.7 信令网 PSTN /PLMN
TG
POTS V5
AG
DSLA网关 SG
软交换
![软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3b6f5c0b03d8ce2f006623ea.png)
BICC协议的基本能力集
▪ 与ISUP相同 – 呼叫控制
‐语音/3.1kHz音频 ‐成组地址信令 ‐导通指示 ‐信号音和通知音 ‐自动重复试呼 ‐与CAP的交互
Nc IP
GMSC Server
Mc
Nb IP
Mc MGW/SG
NbUP RTP UDP IP
H.248 SCTP IP
BSSAP SCCP MTP3 MTP2 MTP1
MGW/SG
A接口信令
控制平面 RANAP SCCP MTP3B GERAN SSCF-NNI SSCOP AAL5 ATM 用户平面IuCS接口信令
话音承载:TDM 信令承载:TDM +IP
演进过程中的软交换接口
▪ 2G Voice over TDM阶段 2G软交换接口
▪ 2G VOIP阶段 2G软交换接口
▪ 3G R4阶段 R4软交换接口
2G Voice over TDM阶段 2G软交 换接口
ISUP MTP3 MTP2 MTP1
ISUP M3UA SCTP IP
T D M MG
IP
IP 分组网 ATM
ATM
MG
核心变化
▪
▪
传统网络业务控制对象和业务应用单元被封闭在业务交换网内,同时用户接口和网 络接口的不同使用户的业务能力受限;
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 划分各自独立发展。部件间的协议接口基于相应的标准,有利于实现各种异构网的 互通。
BSSAP SCCP M3UA A接口信令 SCTP IP
MSC Server
TDM
GMSC Server
Mc
TDM
Mc MGW/SG
软交换技术与应用
![软交换技术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a8448c02d276a200292ead.png)
软交换技术与应用作者:周喆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12期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通信的需求,电话网络与IP网络相融合,通过IP网络提供通话功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下一代网络NGN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设计并实现一种新的电信网络系统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样显然不如将传统电话网络与IP网络相结合更加合适,一方面能够节省开发新的网络协议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已有基础网络的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软交换技术(Soft Switch)应运而生,本文将分析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技术、体系架构和软交换的特点,进而探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范畴,以期为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软交换下一代网络应用中图分类号:TN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35-02软交换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软件系统,是一种提供呼叫控制功能软件。
软交换技术的原理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传输层中分离出来,由软件实体提供呼叫控制功能。
软交换技术独立于硬件平台,能够为使用不同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互操作,使不同的网络之间能够实现互通信,同时软交换对外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I),允许用户通过编程实现新的业务和功能。
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体会,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问题做以下探讨。
1 软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功能特性1.1 软交换技术原理分析呼叫控制功能主要负责呼叫的建立、维持和拆除,传统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呼叫控制是由传输层负责实现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不兼容性。
而软交换技术采用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相分离的思想,将呼叫控制功能从传输层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实体,这个软件实体独立于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网络协议,这样就使得NGN网络的语音业务功能与PSTN网络的交换机完全透明的兼容,使得PSTN网络与IP网络相融合成为可能。
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概述
![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d3d148d28ea81c759f57817.png)
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概述作者:崔海红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介绍了软交换网络的概念、体系结构、特点以及软交换网络与其他网络的互连。
关键词:软交换;概念;体系结构;特点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A1引言下一代网络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同时它也是一个具有及其松散定义的术语,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可以赋予不同的含义:对于数据网,下一代网络指下一代互联网;对于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指3G网和超3G网:对于传送网,下一代网络指下一代传送网ASON。
在下一代网络中,实现业务呼叫控制功能的是由软交换设备完成的,因此软交换设备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功能实体之一。
软交换是在包交换网络的基础上,彻底实现了交换、路由与业务功能提供相分离。
在软交换网络中,路由由包交换网络的路由设备提供,业务功能提供由业务功能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提供,交换功能(呼叫管理与控制)由交换机提供。
2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及特点2.1软交换网络一共分为四层,从下往上依次是:接入层、传送层、控制层和应用层。
接入层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各种接入设备实现不同用户的接入,并实现不同信息格式之间的转换。
接入层的设备都没有呼叫控制的功能,它必须要和控制层设备相配合,才能完成所需要的操作。
接入层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其中主要有:信令网关(SG,Sig-naling Gateway),中继网关(TG,Trunk Gate-way),接入网关(AG,Access Gateway)。
在软交换网络中,所有的业务、所有的媒体流都是通过一个统一的传送网络传递,这就是在传送层需要完成的功能。
传送层要求是一个高带宽的,有一定QoS保证的分组网络。
控制层主要提供呼叫控制、连接控制、协议处理等能力,并为应用业务层提供访问底层各种网络资源开放式接口。
该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软交换控制器。
应用业务层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应用业务。
主要包括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策略,管理服务器(Policy server),AAA服务器(authority au-thentication accounting server)等。
论述软交换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功能
![论述软交换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e37477cc31126edb6e1a107f.png)
论述软交换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功能软交换技术是基于传统的电路交换机技术,逐渐走向开放的新型体系架构,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主要的思想是分离传统交换机中的3个功能层,并且从传统交换机的软件层和硬件层,实现对业务层的剥离,形成4个相互独立的功能层。
在电力通信中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分离呼叫和控制业务的功能,还可以实现对媒体传送和媒体接入功能的分离。
1 软交换网络的层次结构及主要功能软交换技术的网络层次结构,主要是应用分层体系结构,主要包括4个相互独立的层面。
例如,网络层次结构包括业务层、接入层、控制层和传送层。
业务层应用的接口主要是开放的API接口,可以实现对业务和呼叫控制的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的分离。
在电力通信的应用过程中,软交换网络的不同层次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接入层的功能,主要是连接不同的用户终端和外部网络到核心网络,通过核心网络实现对用户业务的集中,并传送到目的地。
接入层的主要网络部件,包括中继网关、无线接入网关、用户接入网关和信令网关等;传送层主要的功能是为不同的媒体,提供宽带传输通道,并且将不同的信息选路送至目的地。
传送层的网络元件,主要是指标准的IP路由器或者ATM交换机;控制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呼叫控制的功能,分配和管理网络中的交换资源,可以为软交换网络层次中的业务层设备提供一定的业务能力或者特殊资源。
控制层的网络部件,主要是软交换设备;业务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对电力通信中软交换网络的不同业务,例如软交换网络的创建、执行和管理等,包括增值业务、第三方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等。
业务层主要的网络部件,包括应用服务器、策略服务器、AAA服务器和网管服务器等。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包括媒体网关接入功能、呼叫控制功能、业务提供功能和互联交通功能。
在电力通信中,软交换的不同功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在电力通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
媒体网关功能主要是集合在IP网络中接入的一个或者几个端点,可以直接连接SIP客户终端和H.323终端,提供相应的电力通信业务。
软交换网络的总体结构
![软交换网络的总体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c06400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49.png)
软交换网络的总体结构软交换技术采用了电话交换机的先进体系结构,并采用IP网中的IP包来承载话音、数据以及多媒体流等多种信息。
一部程控电话交换机可以划分为业务接入、路由选择(交换)和业务控制3个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通过交换机的内部交换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
软交换技术是将上述3个功能模块独立出来,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实体实现,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功能扩展,并通过统一的IP网络将各物理实体连接起来,构成了软交换网络。
电话交换机的业务接入功能模块对应于软交换网络的边缘接入层;路由选择(交换)功能模块对应于软交换网络的控制层;业务控制模块对应于软交换网络的业务应用层;IP网络构成了软交换网的核心传送层。
边缘接入层软交换技术将电话交换机的业务接入模块独立成为一个物理实体,称为媒体网关(MG),MG功能是采用各种手段将各种用户及业务接入到软交换网络中,MG完成数据格式和协议的转换,将接入的所有媒体信息流均转换为采用IP协议的数据包在软交换网络中传送。
根据MG接入的用户及业务不同,MG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中继媒体网关(TG):用于完成与PSTN/PLMN电话交换机的中继连接,将电话交换机PCM中继中的64kbit/s的语音信号转换为IP包。
信令网关(SG):用于完成与PSTN/PLMN电话交换机的信令连接,将电话交换机采用的基于TDM电路的七号信令信息转换为IP包。
G和SG共同完成了软交换网与采用TDMA电路交换的PSTN/PLMN电话网的连接,将PSTN/PLMN网中的普通电话用户及其业务接入到了软交换网中。
接入网关(AG):提供模拟用户线接口,用于直接将普通电话用户接入到软交换网中,可为用户提供PSTN提供的所有业务,如电话业务、拨号上网业务等,它直接将用户数据及用户线信令封装在IP包中。
综合接入设备(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一类IAD同时提供模拟用户线和以太网接口,分别用于普通电话机的接入和计算机设备的接入,适用于分别利用电话机使用电话业务、利用计算机使用数据业务的用户;另一类IAD仅提供以太网接口,用于计算机设备的接入,适用于利用计算机同时使用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的用户,此时需在用户计算机设备中安装专用的"软电话软件"。
软交换体系结构研究
![软交换体系结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307d6addccda38376baf18.png)
与 H3 3 .2 终端和SP( I 会话发起协议 ) 客户端终端进行连接 ,
以提 供 相 应 服 务 。
7 互连 互通功 能 .
软交换是一个开放 的、多协议的实体 .软 交换 的多协 议支持功能和下一代网络的开放式结 构 .满足 了不 同网络
之 间 的 互通 功 能 。例 如 软 交 换 应 可 以通过 信 令 网 关 实现 分
Te hn gy c ol o
l !
—
i 术  ̄ i 技
。
Dw cl
——
1 业务提供功 能 .
由于网络发展 的根本 目标在于提供业务 ,而方便 的新 业务升级正是软交换最 明显的特点之一。采用软 交换 的组 网技 术之后 ,有 了更 多的业务提供方式和更多的业务 ,并 且提供 业务 的周期也相应地缩短 。软交换能够提供 P T / S N IDN交换机提供 的业务 ,包括话音业务 、多媒体业务等基 S 本业务和补充业务 :可以与现有 智能 网配合提供现有智能
进行互连互通;软交换提供 I 网内H. 8 I ) 2 终端、SP终端和 4 I MGC P终端之间的互通 。
性能管理 . 故障管理和安全 管理等 . 包括话务拥塞控制、 业
务质量控制 、路由动态调整、故 障管理 与恢复 、告警管理 等 。同时 ,软交换具有采集详细话 单及 复式计次功能 .并 能够按照运营商的需求将话单传输 到相应 的计费 中心 。当 使 用计帐卡等 业务 时 ,软交换应具备实时 断线功能 。
分蛆变换网络能碜继承原有电路交换网血丰 富的业务功能 . 并可 以在全网范围肉快速提 供 原有 网络难 以提供的新业务 可 以说 . 软
交换已经朝着个人通信的理想——在任何时 间 任何地点 以任何方式 与任何人实现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课件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0875e050e2524de5187e54.png)
信令传输适配协议简称SIGTRAN协议,是将在传统的 电路交换网中传送的信令消息转换成在IP网络上传 送的信令消息时所用的适配协议的总称。它支持标 准的原语接口,不需要对现有的电路交换网络中信 令的应用部分进行任何修改,从而保证已有的电路 交换网络的信令应用可以不必修改而直接使用。主 要的SIGTRAN协议包括NO.7信令的传输层协议SCTP及 适配协议:M2PA、M2UA、M3UA、SUA/IUA/V5UA等。
实体:
◦ 接入网关、中继网关、信令网关、综合接入设备、边界网 关、智能软终端等
功能:
◦ 传送层(承载/传输层)的作用和功能就是将接入层中的 各种媒体网关、控制层中的软交换设备、业务应用层中的 各种服务器平台等各个软交换网络的网元连接起来。
实体:
◦ 传输
SDH网络;ASON网络;
◦ 承载
1、 软交换的引入
引入智能网 引入H.323网络 程控交换机功能分离
业务网络(SCP)
信令模块
业务 接入 模块
呼叫 处理 模块
中继 模块
中心局电路交换机
SS7信令传输网络 (STP)
TDM传输网络
信令模块
中继 模块
呼叫 处理 模块
业务 接入 模块
中心局电路交换机
PSTN 用户
程控 交换机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用在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接入设 备之间,提供软交换设备对媒体接入设备的控制,是 一种主/从控制协议体系。主要有IETF制定的MGCP、 MEGACO 和ITU-T制定的H.248等。
呼叫控制协议用于建立呼叫,是一种对等方式的通信 协议,与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主从方式完全不同。主 要有:BICC、SIP-T、SIP-I等协议。
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和SIP协议
![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和SIP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28713c09581b6bd97f19ea99.png)
Ab t c : ewo kac i c u ea di s r t N t r r h t tr n t a e s c n rlp oo osa et e mo ti o t n o t rt c l r a o h mp r t a n t o k n e h o o i s n l p i r e w r i g tc n lg e . e rmay fa u e o otw th n t o k a c i c etr fsf i ew r rht . s c e t r a e e u cin . T e l y rd u e i ly r d f n t s s o h a ee sr cu eo s f wi hn t r si frd t t r f ot t u s c ewo k s s y i p e e td i h s p p r wi lt e b e r s n e n t i a e t h r f l i d s r t n o hefn t n ndf r n e c p o ft u c o s o i e e t i i i l y r n e sr cu e o otwi h aes a d t t tr fsf t h u s c s se y t m. I - e t ic s i na o t e n d p d s u so b u h h t c r r tc l f s f wi h e w r , o e p o o o s o o t t n t o k s c n mey S P a d S P- s p e e td a l I n I T i r s ne . h nt s r tc l r o a e t T e h e e p o o o sa ec mp rd wi l l H.2 n I r t c l. 3 3a d B CC p oo os
软交换的工作原理
![软交换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b74c3b31126edb6f1a10cd.png)
《通信网》期中论文论文题目软交换的工作原理姓名学号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2009级通信工程3班软交换的工作原理专业:姓名: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交换的基本概念,软交换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的软件系统,可以在基于各种不同技术、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无缝的互操作性,其基本设计原理是设法创建一个具有很好的伸缩性、接口标准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
然后对软交换的体系结构,主要设备及其技术要求,软交换的组网方式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软交换原理,软交换设备,技术要求,软交换协议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soft switching, soft switching technology is a 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 based o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technologies, protocols and devices network between providing seamless interoperability, its basic design principle is to try to create a good scalability, interface standards, business ope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 Then the soft exchange architecture, main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soft exchange network mode are discussed.Key Words:The principle of soft switching, soft switching equipme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soft exchange agreement1.软交换的概述1.1软交换的定义广义软交换定义:泛指一种体系结构,利用它可以构件下一代网络,通常称之为软交换系统。
中国电信-IMS与软交换网络-韦乐平
![中国电信-IMS与软交换网络-韦乐平](https://img.taocdn.com/s3/m/ccc706c6aa00b52acfc7ca0f.png)
软交换的安全对策
网络组织和安全系统部署 划分内网,外网,隔离区; 划分内网,外网,隔离区;部署不同的防火墙和 认证系统;利用VPN 路由策略、 VPN、 认证系统;利用VPN、路由策略、访问地址控制 等实现内网的承载层隔离 信令协议 用户设备鉴权在信令协议中启动加密和鉴权机制 保证控制权, ,保证控制权,防止非法用户对业务的盗用或干扰 系统加固 最小化端口设置,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最小化端口设置 ,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 及时补漏 洞打补丁, 洞打补丁,检查帐号和口令安全等 管理制度
20112011-2-21 8
IMS三层架构 IMS三层架构
应用层 会话和 呼叫控 制层
电话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1 应用服务器1 应用服务器2 应用服务器2
…
IMS架构 IMS架构
集中数据 库HSS
会话控制 CSCF IP/MPLS 宽带传送和接入网网
带宽和策 略控制
传送和 接入层
IPTV 服务器 家庭网关
2011换的驱动力
降低网络初始成本和运营成本 新业务新应用机会 退网PSTN 退网PSTN交换机的替代 PSTN交换机的替代 开始向IP 开始向IP网的演进 IP网的演进 开放,分布,简化, 开放,分布,简化,扁平的网络架构 跨网业务的提供 网络敷设和更新升级的简化 卸载IP 卸载IP拨号业务减轻电路交换网负荷 IP拨号业务减轻电路交换网负荷
20112011-2-21 10
IMS将成为 将成为融合的网络架构 IMS将成为融合的网络架构(2)
统一的业务和应用平台, 统一的业务和应用平台,使应用层资源可以 在移动和固网共享 统一的集中用户数据库、后台计费系统和业 统一的集中用户数据库、 务认证架构,不仅使所有用户的属性资料、 务认证架构,不仅使所有用户的属性资料、 认证数据集中一处, 认证数据集中一处,消除了用户感受的接入 差别。 差别。而且可以实施统一的认证机制和计费 ,实现自动的全网漫游 融合的网络体系架构有利于各种层面的、 融合的网络体系架构有利于各种层面的、融 合的、多媒体业务的快速、有效部署, 合的、多媒体业务的快速、有效部署,允许 每个业务捆绑更多的应用、产生更高的ARPU 每个业务捆绑更多的应用、产生更高的ARPU
软交换技术的体系结构、相关技术和设备以及和PSTN的区别
![软交换技术的体系结构、相关技术和设备以及和PSTN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88655f54693daef5ef73d37.png)
4、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向最终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 务,完成业务提供和网络管理等功能,包括 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确定用户的业务权限等; 采用开放、综合的业务提供平台,利用AS灵 活地为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特色业务, 同时还具有相应的业务生成和维护环境;软 交换设备数量增加时,为软交换设备提供路 由信息,以减轻其他软交换设备必须增加的 相应局数据负荷等。
软交换技术
• • • •
软交换体系结构 软交换相关技术 软交换的相关设备 软交换技术与PSTN的区别
软交换体系结构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包括四层,分别为: 边缘接入层 核心传送层 控制层 业务应用层。
体系结构图
1、边缘接入层 该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网关设备负责将各种不同网 络和终端设备接入软交换网络,集中各种业务力量,利 用公共的分组传送平台进行信息传送。接入层设备包括 各种网关设备、各种不同的网络以及终端设备。网关设 备有信令网关(SG)、中继网关(TG)、接入网关 (AG)、综合接入设备(IAD)、无线接入网关 (WAG)、H.323等;各种不同的网络如PSTN/ISDN、 No.7信令网、无线接入网(RAN)等;终端设备包括 现有各种不同的传统终端设备和支持SIP/H.248/MGCP 协议的标准软交换终端,这些标准软交换终端不需要经 过MG即可直接接入IP分组核心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统PSTN存在很多的弊端: (1)、用户数据封闭在端局设备中,是 的被叫类业务很难开展; (2)、业务提供受制于端局设备的能 力,新业务很难大规模推广; (3)、大多数短剧不具备SSP功能,只 能采用叠加SSP来处罚智能业务,电路 迂回严重; (4)、短剧数量过多,机型庞杂,业 务提供差异大,所以网络结构复杂,资 源利用率及网络运行效率低,管理困难。
软交换系统简要介绍
![软交换系统简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98364d726fff705cc170aa2.png)
软交换是一个软件解决方案,核心在于软交换机中的控制逻辑和网元之间的接口协议, 传送层功能由相应的底层网络自行解决,不在软交换考虑的范围之内。由于控制任务专一, 软交换容量可以相当大,有利于对通信的业务的集中控制;
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
软交换概述-网络结构
软交换网络特征
呼叫控制与承载相分离
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狭义上的下一代网络:即以软交换为核心的
NGN网络。
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
软交换概述-网络结构
网络发展进程回顾
传统PSTN窄带交换机阶段:用户需求以传统语音需求为主;数据业务采用窄带拨号 方式解决;
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兴起,出现了ATM技术,为了保护既有传统交换机的投资,
设备厂家推出了宽窄带一体的交换机,以构成一个综合交换平台,如:S12-P3* 但综合交换机技术复杂性高,而且IP取代ATM成为数据业务的主流,VOIP成为用户 新需求,ITU-T推出了H.323体系。在H.323体系由网关和终端构成,网关完成所有呼 叫控制和网络互通功能; 在H.323体系中,随着应用的逐步扩展,网关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将使网关越 来越复杂,成本越来越高;业界提出了分离网关概念,即将网关的控制功能与承载功 能分离:网关只负责不同网络 媒体格式的适配转换;而控制功能(呼叫控制、接入 控制、资源控制)由独立的媒体网关控制器完成;从而保证通信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 性;---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软交换网络。
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
软交换概述-主要协议
软交换系统协议框架
媒体流
音频 视频 数据 呼叫控制
信令流
媒体网关控制 呼叫控制
INAP ISUP Q.931 V5 Sigtran UDP IP STC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页 14页
现代通换网络中, 在软交换网络中 , 业务提供与用户接入属于 两个独立的层面, 业务可以与接入介质完全分离。 两个独立的层面 , 业务可以与接入介质完全分离 。 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 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 , 不必 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及终端类型, 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及终端类型 , 使得业务 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 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 直接的例子就是现在的PSTN PSTN上实现的服务很 直接的例子就是现在的 PSTN 上实现的服务很 难同时放在宽带网上, 而在软交换的概念下, 难同时放在宽带网上 , 而在软交换的概念下 , 无 论用户用什么方式接入, 得到的业务是一样的。 论用户用什么方式接入 , 得到的业务是一样的 。 电话系统里的特殊业务同宽带网络或无线网络的 业务相同。 业务相同。
传送层
接入层
第 3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1)接入层 接入层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各种接入设备实现 不同用户的接入, 不同用户的接入 , 并实现不同信息格式之间的转 接入层的设备没有呼叫控制功能, 换 。 接入层的设备没有呼叫控制功能 , 它们必需 和控制层设备相配合,才能完成规定任务。 和控制层设备相配合,才能完成规定任务。 信令网关( SG, Gateway) 信令网关 ( SG , Singnaling Gateway ) , 它 的作用是与No 信令网相连, 将窄带的No No. No. 的作用是与 No.7 信令网相连 , 将窄带的 No.7 信令 转换为可以在分组网上传送的信令, 或反之, 转换为可以在分组网上传送的信令 , 或反之 , 并 与控制层设备交互。 与控制层设备交互。 中继网关( TG, Gateway) 中继网关 ( TG , Rrunking Gateway ) , 它一 侧与传统电话网相连, 一侧与分组网相连, 侧与传统电话网相连 , 一侧与分组网相连 , 与控 制层设备配合,在分组网上实现语音汇接业务。 制层设备配合,在分组网上实现语音汇接业务。
第 7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2)传送层 在软交换网络中, 所有的业务、 在软交换网络中 , 所有的业务 、 所有的媒体 流都是通过一个统一的传送网络传送, 流都是通过一个统一的传送网络传送 , 这是传送 层需要完成的功能。 传送层要求是一个高带宽的, 层需要完成的功能 。 传送层要求是一个高带宽的 , 有一定的QoS保证的分组网络。 QoS保证的分组网络 有一定的QoS保证的分组网络。 目前主要是指IP ATM两种网络 IP和 两种网络。 目前主要是指IP和ATM两种网络。 (3)控制层 控制层是软交换网络的呼叫控制核心。 控制层是软交换网络的呼叫控制核心 。 该层 的设备被称为软交换设备、 的设备被称为软交换设备 、 软交换机或媒体网关 控制器。 用来控制接入层设备完成呼叫接续。 控制器 。 用来控制接入层设备完成呼叫接续 。 软 交换设备的主要功能包括呼叫控制、 业务提供、 交换设备的主要功能包括呼叫控制 、 业务提供 、 业务交换、资源管理、用户认证、SIP代理等 代理等。 业务交换、资源管理、用户认证、SIP代理等。
第11页 11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2.2 软交换网络的特点 与传统网络相比, 软交换网络具备以下特点: 与传统网络相比 , 软交换网络具备以下特点 : (1)基于分组 软交换网络基于ATM IP的分组网络进行传送 ATM或 的分组网络进行传送, 软交换网络基于ATM或IP的分组网络进行传送, 接入方式及各种业务的个性都将被屏蔽, 接入方式及各种业务的个性都将被屏蔽 , 信息全 被转换成统一的分组的形式传送及处理, 被转换成统一的分组的形式传送及处理 , 将三网 融合推入了实质性阶段。 融合推入了实质性阶段 。 软交换网络与原电话网 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核心网从单业务转成多业 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就是 核心网从单业务转成多业 务的快速通道。 务的快速通道。
第15页 15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5)快速提供新业务 软交换网络中, 软交换网络中 , 采用标准接口与软交换设备 相连的服务器, 可提供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相连的服务器 , 可提供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 第 三方业务开发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 三方业务开发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 , 快速生成 各种业务。 各种业务 。 这种新业务的生成模式完全适应技术 发展的趋势, 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发展的趋势 , 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
第12页 12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2)开放的网络结构 软交换网络具有简洁、 清晰的层次结构, 软交换网络具有简洁 、 清晰的层次结构 , 各 个网元之间使用标准的协议 和接口, 标准的协议和接口 个网元之间使用 标准的协议 和接口 , 使得各部件 在地理上可以自由分离, 网络结构逐步走向开放, 在地理上可以自由分离 , 网络结构逐步走向开放 , 各部件可以独立发展, 各部件可以独立发展 , 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各 部分的功能产品来组建网络, 部分的功能产品来组建网络 , 实现异构网络的互 通。 关于软交换网络中用到的主要协议, 关于软交换网络中用到的主要协议 , 将在后 面的章节里详细介绍。 面的章节里详细介绍。
第 6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无 线 接 入 网 关 ( WAG , Wireless Access Gateway) Gateway),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无线用户的综合 接入。 接入。 智能终端, 与现在用户所用的普通终端相比, 智能终端 , 与现在用户所用的普通终端相比 , 它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它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 通过智能终端与控制层设 备的配合, 备的配合 , 可以实现传统网络上无法实现的一些 业务。 智能终端的形式多种多样, 业务 。 智能终端的形式多种多样 , 它可以是一个 类似普通电话机的硬件终端, 类似普通电话机的硬件终端 , 也可以是安装在个 人计算机上的软件终端, 人计算机上的软件终端 , 智能终端与控制层设备 之间采用的也是标准协议, 之间采用的也是标准协议 , 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 SIP。 SIP。
第 4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接入网关( AG, 接入网关 ( AG , Access Gateway ) , 与中继 Gateway) 网关一样, 网关一样 , 接入网关也是为在分组网上传送语音 而设计的。 所不同的是, 而设计的 。 所不同的是 , 接入网关的电路侧提供 了比中继网关更为丰富的接口。 了比中继网关更为丰富的接口 。 包括直接连接模 拟 电 话 用 户 的 POTS ( Plain Old Telephone 普通老式的电话服务, Service 普通老式的电话服务 , 可译为传统电话 业务) 接口、 连接传统的接入模块的V 接口、 业务 ) 接口 、 连接传统的接入模块的 V5.2 接口 、 连接PBX PRI接口以及 xDSL接口等等 PBX的 接口以及xDSL 接口等等, 连接 PBX 的 PRI 接口以及 xDSL 接口等等 , 从而实现 了铜线接入的综合接入功能。 了铜线接入的综合接入功能。
第 2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SCP
用户 数据库 软交换 ……
AAA 服务器
应用 服务器
业务/ 业务/应用层
软交换
控制层
分组传送网
SIP、 信令 媒体资源 中继 SIP、H.248 接入 综合接 无线接 网关 服务器 网关 等多媒体 网关 入设备 入设备 智能终端 No.7 信令网 PSTN/ ISDN POTS/BRI /PRI/V5.2用户 /PRI/V5.2用户 无线 网络
第10页 10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AS Application Server) Server) 它的主要作用是向业务开发者提供开放的应 用程序开发接口(API) 用程序开发接口(API),该接口独立于实际的网 络情况, 络情况 , 业务开发者可以在不了解网络的情况下 进行业务的开发和提供。 进行业务的开发和提供。 用户数据库 用于存储网络配置和用户数据。 用于存储网络配置和用户数据。 AAA服务器 AAA服务器 用于用户的认证、管理和授权。 用于用户的认证、管理和授权。
第 1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第2章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章 2.1 软交换网络的结构 软交换网络是一个可以同时向用户提供语音、 软交换网络是一个可以同时向用户提供语音 、 数据、 视频业务的开放网络 开放网络。 数据 、 视频业务的 开放网络 。 它采用一种分层的 网络结构,使得组网更加灵活和方便。 网络结构,使得组网更加灵活和方便。 软交换网络一共分为4 从下往上依次为: 软交换网络一共分为4层,从下往上依次为: 接入层、传送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 接入层、传送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
第 8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目前可以见到的软交换设备大致有三类: 目前可以见到的软交换设备大致有三类: 一类是只提供窄带语音业务的软交换设备, 一类是只提供窄带语音业务的软交换设备 , 我们也把这种软交换设备能够控制的范围称为窄 带域; 带域; 一类是只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的软交换设备, 一类是只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的软交换设备 , 我们把这种软交换设备能够控制的范围称为宽带 域; 还有一类是能够同时提供这两种业务的综合 的软交换设备。 的软交换设备。 我国的华为、 我国的华为 、 中兴生产的软交换设备属于后 者。
第13页 13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3)业务与呼叫控制相分离,与网络分离 业务与呼叫控制相分离, 在软交换网络中, 在软交换网络中 , 控制层的软交换设备只负 责基本的呼叫的接续控制, 业务逻辑基本由应用 责基本的呼叫的接续控制 , 业务逻辑 基本由应用 服务器提供,实现了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 服务器提供,实现了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 分离的目标是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 分离的目标是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 , 业务 的提供更加灵活有效。 的提供更加灵活有效。 实际上, 实际上 , 应用层的应用服务器不仅可以为软 交换网络服务, 也可以为其它网络服务。 例如: 交换网络服务 , 也可以为其它网络服务 。 例如 : 它可以通过INAP PSTN用户提供业务 INAP向 用户提供业务; 它可以通过 INAP 向 PSTN 用户提供业务 ; 也可以通 CAMEL协议向移动用户提供服务 协议向移动用户提供服务。 过CAMEL协议向移动用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