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建模在理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谈数学建模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数学建模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数学建模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数学建模是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假设,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抽象出与实际问题近似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求解,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

数学建模对使用的方法、利用的工具都不加以限制,由于其创造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参加,从建立模型到得出结果,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数学的思维也在无形中加深。

院校对数学教育非常重视,数理与统计学院践行了“数学建模为载体的数学应用能力‘六点一线’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高等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平台为起步,利用第二课堂进行普及,通过校级数学建模竞赛选拔人才,以集中培训为平台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参加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展示学生数学建模水平。

以大学生创新实验和科研作为拓展平台,培养学生数学应用与创新能力。

通过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创新意识的根底上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各个角度去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抓住其关键,能够用自己的观点对问题进行解释,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从中选取最优解决方法。

对于创新能力测评的方法有很多,如: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加权法、因子分子法等。

层次分析法是根据各因素间的关系,通过各层特征向量构造上层与下层的权重矩阵;变异系数加权法是计算各因素的变异系数且根据其相对大小确定指标权重;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将这些综合指标作为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能反映问题的局部信息。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创新能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

通过对参加数学建模的师生进行深度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分析后得出,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以智力因素为主。

智力因素指认知活动的操作系统,智力因素中对创新能力产生的主要影响是注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是个性心理因素和思想因素。

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作为未来的主人公,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建模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建模的概念和意义数学建模是一种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在数学建模中,我们需要将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变量和因素进行量化,并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数学建模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问题中,往往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和因果链条。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看待这些问题,很难找到解决方案。

但是,通过数学建模,我们可以将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数学建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数学建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提升。

具体来说,数学建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规律和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2、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数学建模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数学建模项目。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能够将各自的想法和意见进行整合和汇总。

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意识。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是一种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在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过程中,数学建模可以作为重要的载体,帮助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首先,数学建模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建模要求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大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建模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其次,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数学建模需要团队合作,涉及到各种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各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能力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大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协作、分工以及如何互相支持和鼓励,这都是发挥科研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品质。

第三,数学建模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建模需要各成员通过不断实践和尝试修正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动态解决问题,并在实验中不断反复调整与改进模型。

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出动手能力。

第四,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实际的数学建模活动,大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科学的解决方法,更加深入的理解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可以帮助大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寻求创新解决方案。

这种创新意识是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总之,数学建模是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不但具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动手能力的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创新意识,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大学生可以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一定的科研创新思维,同时对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帮助和支持。

数学建模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数学建模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数学建模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关于数学建模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摘要:数学建模是一门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其思想和方法已渗透、应用于科教文卫各个方面。

数学建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启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上应注重积累,优化知识结构;引导思考,重视认知过程;设计教学,培养直觉思维;一题多变,加强发散思维;团结拼搏,增强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建模学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近年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推动了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成为了各高校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每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充分挖掘数学建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建模的含义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它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验证数学模型解的求解全过程。

数学建模不同于传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竞赛,它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学生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建模题目所表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人为的加工处理,将实际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数学知识对该问题求解,最后用数学问题的解来解释实际问题。

二、数学建模与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和最高形式。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应用,而且是一种创新意识,是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

(一)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数学建模是一种化归方法,它具有联系实际、领域宽广、案例丰富的特点,通过数学知识与应用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数学建模是数学教育的社会目标与自身目标的完美结合,同时是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问题的结合,这种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活动。

利用数学建模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

利用数学建模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

利用数学建模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摘要】文章阐述了将数学建模与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探索,并对如何更进一步加强数学建模意识和深入推进数学建模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建模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119-02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要追求的目标。

但由于目前理科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工科教学中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缺失等问题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

数学建模着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技能的训练,把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是实现与发挥数学应用功能的重要途径。

因此,重视并搞好数学建模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竞赛1.数学建模历史回眸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数学建模已不仅应用于力学、天文学等传统学科领域,而迅速扩大到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用来描述更多样化、复杂的系统。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推进,各种科技与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亟待建立数学模型的趋势日益明显。

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工程界等的普遍重视。

2.数学建模竞赛发展动态美国自1985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90年起,我国部分高校派队参加。

1992年国内举行了9个城市的大学生数学建模联赛;自1993年起至今,我国每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极富吸引力。

各高校参赛的积极性愈来愈高,参赛队越来越多,受益面日益扩大。

二数学建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意义1.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数学教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一种精确的科学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大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数学又是公认的不好学和不好教的。

浅谈数学建模与创新人才培养

浅谈数学建模与创新人才培养

浅谈数学建模与创新人才培养
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
法进行求解和分析,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的过程。

在现代工业、科学、军事以及管理等
领域中,数学建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领域。

数学建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
学基础和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其过程中涉及到的高端技术和复杂问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
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数学建模还鼓励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注重实践
操作和团队协作,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数学建模的培养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
够真正深入到实际问题中,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在关系。

例如,在工业领域中,学生可以进入实际工厂进行考察,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然后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种实践操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也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

此外,数学建模需要团队协作,这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方面。

在团队协作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完成问题的求解。

这种团队协作不
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总的来说,数学建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学建模,学生可以从实际问
题中学习和探究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加强数学建模教育,培养更多的
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育论文数学建模有利于将数学理论付诸实践应用,在各行业中作用巨大。

大学生数学建模教育的实施,也是素质教育创新的重要要求。

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也有帮助。

讨论如何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策略高校组织开展数学建模比赛,对创新型大学生的选拔机制进行完善,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实战平台。

老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爱好,也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鼓舞全体学生共同参加数学建模竞赛,通过竞赛实现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育。

竞赛的开展主要分为初期选拔、暑期选拔以及赛前选拔三个阶段。

1. 初期选拔阶段。

高校于每年的4 月开始进行初期选拔的筹备工作,在5 月初开始进行动员宣传,采纳张贴海报及制作展板等形式进行文件的发布,全校级别的数学建模竞赛于6 月份组织开展。

随着近些年数学建模竞赛的不断进展,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爱好高涨。

数学指导组老师一同进行竞赛论文的评审,遵循一定的评审原则,保证评审的合理性、客观性。

获奖人数根据参赛总人数进行合理设置,通常约占总人数的50%。

经过校级竞赛选拔部分善于创新的学生进行暑期培训。

整体而言,数学建模竞赛具有较大的影响,涉及较多的学校与学生,学生从中也可获得较大的好处,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有利。

2. 暑期选拔以及再次选拔阶段。

高校通常在8 月开始着手参赛学生的建模专题培训,合理制订数学建模专题的培训计划,对竞赛知识内容进行科学编排,保证理论课与实验课课时的均衡安排,使指导老师的教学优势得到发挥。

课程组根据大纲的指示,进行年度教学计划的科学制订。

老师也可一同进行备课,以全国竞赛出题为中心进行探讨,促进学生竞赛能力的提高。

在短期集训课的学习完成后,对参训学生进行再次选拔。

此时学生的竞争意识将十分强烈,选拔竞争也十分激烈。

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在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还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建模的概念和作用数学建模是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数学建模的过程既包括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也包括对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数学建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建模需要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建模和求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数学建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数学建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寻找问题点,从问题点出发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有助于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进行抽象、建模和求解,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分工合作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数学建模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实践1. 课程设置。

在数学课程中,可以增加数学建模的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建模和求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比赛活动。

可以举办数学建模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进行建模和求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

数学建模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

数学建模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数学建模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方面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参与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数学建模培养能力提升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

数学建模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数学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它成为体现现代科技工作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

即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达,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运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求解。

数学建模将各种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必备手段之一。

正因如此数学建模被引入到课堂中它向学生展示各种应用领域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建模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数学建模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

数学建模竞赛是由三名学生组成一队,在三天时间内共同完成一个竞赛题目。

它是一个集体项目,需要参加比赛的三个人积极配合,协同作战,要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互相弥补短处,力争释放出三个人的最大能量。

这种比赛模式,对现在在学校里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弥补他们自身缺乏团队合作训练的一个极好的机会。

因为现在的学生通常是自己一个人读书、做题已经习惯于独自完成考试或竞赛,几个人在一起活动的机会不多,特别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研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就更不多了。

而在完成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实际上是“打造团队精神”的过程。

队员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构成了团队的总体实力,如何发挥团队的最大效用,需要参赛组成人员通力合作,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同时还要集思广益,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相互协调,求同存异,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力争释放出团队的最大能量。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队员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明显提升了,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与合作,这种能力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它对队员们日后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和数学模型描述出来,进而通过数学方法和计算手段进行求解和分析的过程。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通过数学建模,学生能够逐步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和工具进行解决。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抽象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地思考问题,并找出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假设和近似处理。

通过数学建模,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和创新。

数学建模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要求学生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创新。

学生需要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发现问题中的不足和改进的可能性,并能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在数学建模中,学生在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中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在不断的尝试和调整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数学建模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不断学习和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建模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数学建模往往需要多位学生共同参与,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和角色,通过协同合作来解决问题。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共同完成项目的各个环节。

通过数学建模,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团结协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训练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加强数学建模相关课程的开设,增加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的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可以通过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科研项目、实践训练等方式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是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

数学建模能够自然地和各个学科相结合,具有探究问题本质和综合分析问题的特点。

因此,通过参与数学建模活动,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水平,锻炼自己的创新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而言,数学建模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数学建模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而科学思维则
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

数学建模需要大学生具备应用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思维能力,而这
些基本知识和思维能力都需要通过数学建模的实践来培养和加强。

第三,数学建模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建模活动通常需要由多人组成
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数学建模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密切合作,互相交流思想,协力完成任务。

通过这个过程,大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数学建模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数学建模需要大学生对问题进行创新性
解决,从而得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通
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才能最终得到成功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过程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
潜能,从而让他们具备更强的创新驱动力。

数学建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而大学生通过数学建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探索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本文主要讲述数学建模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建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是非常有必要具备创新精神,拥有创新能力的。

我们必须进行不断的想象、探索和实践,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自己。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方法、知识和思想去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数学建模为大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的生活,数学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

下面详细说一下数学建模是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数学建模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理论依据1.1扩充学生知识的结构。

数学建模并不只是根据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它要求学生从数学知识中扩展出来,不断地去扩充到各个方面从而解决问题。

数学建模往往要求大学生解决一个也许从未见过的问题,大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与问题有所联系的学科资料,从中找出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

这使得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有所提升,与此同时也将扩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掌握数学以外的学科知识,扩充了大学生知识结构。

1.2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我们身处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因此灵活运用计算机能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中的问题往往涉及到的数据量都比较复杂,求解的过程中计算非常的繁琐,利用手算很困难或者根本算不出来,所以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数学建模问题,是数学建模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使用C++,matlab,lingo,Mathematica,Maple,SPSS等数学软件,对问题先建立模型,然后检验模型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直到得到较理想的模型。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是一种将数学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过程,它是一种重要的科研创新手段,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在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中,数学建模在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新技术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数学建模的概念和意义、数学建模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数学建模来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探讨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一、数学建模的概念和意义数学建模是一种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求解的过程。

它是一种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是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

数学建模的基本流程包括问题提出、问题抽象、模型建立、模型求解和模型验证等步骤。

数学建模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管理等,它是实际问题求解和科研创新的重要手段。

数学建模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和抽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数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求解,得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数学建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

通过数学建模,人们可以研究实际问题的规律性和内在机理,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数学建模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作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要求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数学建模的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逐步培养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

2.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建模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建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现实中有很多数学问题,需要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求解,例如金融、医学、环境等领域,学习数学建模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实际应用问题,锻炼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的工作和生活。

最后,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还可以提高他们以后面对未知领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建模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研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建模的方法和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实践和应用建模思想和方法,在实践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是一种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与方法。

在当今社会中,数学建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科,不仅在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科研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大学生是科研创新的主力军,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来说至关重要。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建模是一种系统的综合性技能。

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数学建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机技能、专业知识,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和解决,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这种综合性技能的培养,能够使得大学生不仅在数学建模领域有所突破,同时也能够在其他科研领域有更好的表现,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过程。

在数学建模比赛中,通常需要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要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团队合作和交流是现代科研创新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科研项目。

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与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过程。

在数学建模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其中很多是十分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实验和尝试。

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尝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这种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在数学建模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实际运用到问题的解决中去,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际计算和仿真分析,这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缺乏实践经验、创新意识不强等方面。

而数学建模正是一种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通过数学建模为载体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科研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1.2 问题阐述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着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存在着科研训练不足、科研基础薄弱、科研实践缺乏等问题。

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也较弱。

大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不高,缺乏对科研的激情和动力,使得科研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如何利用数学建模作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学建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通过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和科研项目,可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有效地利用数学建模资源,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通过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在科研领域的竞争力。

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才。

研究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重大,对于推动科研教育改革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2. 正文2.1 数学建模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数学建模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建模,学生可以学会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和验证模型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和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分析问题的本质和特征。

通过这个过程,大学生可以学会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从而培养出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可以锻炼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中的问题不仅仅是理论推导,更多的是实际应用,包括数值计算和算法设计等。

大学生需要通过数学工具和计算机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和优化,得到最优解或较好的近似解。

这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熟悉计算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建模中的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需要大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数学建模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兴趣。

数学建模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合作能力。

数学建模需要大学生从不同学科领域中获取相关知识,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与同学、老师和企业等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这既培养了大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又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数学建模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性培养中的应用——以理工专业为例

数学建模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性培养中的应用——以理工专业为例
宾 践 搽 察
数 学建模 在大 学 生创 新 实践性 培 养 中的应 用
以理工专业为例
宋林锋
( 濮 阳职业技术学院 数 学与信 息工程 系, 河南 濮阳 4 5 7 0 0 0 )
摘要 : 大学生创新实践 能力是社会发展 的需求, 是 高等教 育的重要任务。文章 以理 工专业 学生为例 , 首先分析 了高校理工
等都需 要技术人 员具备 数学素养 , 从 头至尾都 贯穿着 数学 的知识 。例 如建筑类 专业 , 第一 步项 目的实地勘 测, 第 二步资料 的整理收集 , 第三 步方案 的规划 设计 , 第 四部 施工 的具 体数据标 准 , 第 五步后期工程质 量 的 检测 , 每一步都 有数学计算 。工科 的 目标是培养 在相

课程设置 的很少 , 使数学处于边缘的尴尬位置 , 也使学 生不认 真看待数 学 , 甚至 怀疑数学是 否有用 。长久 以 往, 不利于学生专业的深入学习 , 在未来的工作 岗位上
也不利 于长远发 展。实 际工程 项 目的进 行 中 , 技 术原 理的应用 、 理工专业 的学生 , 需要具备五个方面的数学素 养, 即: “ 数” 与“ 形” 的属性 的敏感性 、 数理逻辑推 理能 力、 数学 语言 表达 能力 、 数学 建模 能力 和数学 想 象能 力。 因此 , 应 当合理 的权 衡数学 的位 置 , 强调数 学的 基础性作用 , 也不容忽视具有实践性的课程 , 两者相互 作用。
应 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 、 勘探 、 设计 、 施工 、 原材料 的选 择及其 管理等方 面的高级工程 技术人才 。… 在 高等 院 校工科专业 的教学调查 中, 可 以发现 , 相 当多 的院校 以 培养工程技术应用技能为主 , 在课程 的安排上 , 工程实 践性质 的课程所 占比重较 大 , 而具有 基础作用 的数学

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摘要】数统计,切勿输入题外话等。

感谢配合!文章摘要如下: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通过参加竞赛,学生能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实践经验,以及锻炼时间管理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竞赛中的表现,也会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建模竞赛被认为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 学生创新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合作与沟通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 实践经验, 时间管理能力, 提升, 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有效途径1. 引言1.1 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其全面发展。

数学建模竞赛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挖掘问题背后的规律,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还可以促进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发展。

在团队中协作解决问题,学生需要与队友充分沟通,协调合作,共同达成目标。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这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学生可以获取实践经验,锻炼时间管理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数学建模竞赛不仅是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途径,更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数学建模在理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摘要: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攻关能力。

在对理工科学生的教学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基本途径为:开设数学建模系列课程;构建创新实践活动体系;改革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案例教学法;组建教学团队;增设创新学分。

关键词:数学建模;理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要追求的目标。

目前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理科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工科教学中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缺失等问题比较突出。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

数学建模是一门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它有别于传统的数学课程,着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技能的训练,把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是实现与发挥数学应用功能的重要途径。

因此,重视并搞好数学建模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高校理工科教学现状与高校理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理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典型代表,它要通过对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定律、假设、定理和原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理科教学重视方法的严谨和程序的规范,它以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为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所以理科大学毕业生普遍表现为在创造性方面较其他学科的大学生要差[1]。

究其原因,是高校理科理论课程设置较多,内容比较抽象,教学方法也多注重对抽象概念和原理的解释。

这样,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虽然能得到培养,但在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面前,他们却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

同时,理科学生也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口头笔头而轻动手能力的倾向。

这样,在社会对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这类学生就由于创新实践能力不足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工科是培养学生应用科学与技术原理来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学科。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工程师通过想象、判断和推理,将相关科学技术包括少不了的数学计算等应用到自己的设计或操作之中。

工科的目标是培养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及其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目前,在工科教学中,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均过于强调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就加大了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比重,甚至不惜通过减少学时的办法来削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因而使不少工科学生也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了怀疑。

这不仅会影响到工科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将来在工程技术岗位上能不能真正胜任也会产生影响。

对理工科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对事物的“数”与“形”的属性的敏感性、数理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想象能力[3]。

在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原理的表达和推理、工程的设计或产品的制作、工程技术的创新与研究等都离不开工程技术人员的数学综合素质,数学综合素质是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石。

二、数学建模在理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数学建模指的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一般来说,对于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将之表述为:它是人们面对现实世界中的某个特定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根据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并运用数学工具而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的活动[4]。

数学建模的过程包括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构成、模型求解、对模型的分析与检验及模型的应用等。

数学建模在理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参与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既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从中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明白在实践中要有创新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积累、要了解前人的经验等方面的道理。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在课堂上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这时候,就要求他们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学习,要求他们要有即时学习的能力,他们即学即用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这样,学生在遇到复杂的数学建模的课题时,就不会再感到束手无策,就会使他们能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学建模中的问题一般来自于社会、经济或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有些甚至是科学研究或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一般都没有标准答案。

这给大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面对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实际问题,他们必须开动脑筋,必须拓宽自己的思路,必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样当然就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以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它要培养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针对具体问题而进行的数学建模,通常都要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编程计算、分析求解、数值模拟和文字图形图像的处理等。

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当然也会得到提高。

5.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攻关能力数学建模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的机会。

数学建模一般是3人组成一队以共同参与活动。

这样,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必须互相学习、共同讨论、取长补短,有时免不了还会有争论。

在讨论与争论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思想,因而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有利于他们从中学会合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途径1.开设数学建模系列课程主要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以数学建模为目标,构建以知识集群为主的课程体系,如数学建模、数学软件、数学实践、运筹学、优化理论与音乐实践等;二是构建以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为主的竞赛集训体系,如数学建模入门、建模基础知识讲座、专题讲座、综合研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指导等。

上述两种方式,均应鼓励多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以尽量扩大参与面和受益面。

2.构建创新实践活动体系可构建以数学建模为目标的综合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体系,如设立学生科研计划项目、组织程序设计大赛、开设开放实验项目、组织数学建模系列比赛等。

通过上述活动,可以形成一个以数学应用、程序设计、科学研究、综合创新和系列比赛为一体的综合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数学建模活动的特点表现为问题的多样性、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技术的先进性和知识需求的广泛性等。

为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应大力实施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和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同时,它也有利于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教师向学生布置小课题,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在教学手段上,应根据理工科学生性格较普遍地比较内敛、很多学生不善于与人交往等特点,较多地利用qq群、课程网站、协会网站等网络平台,采用网上答疑、网络讨论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参与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施案例教学法对于一般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经典案例引路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商人过河”、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等。

在分析案例时要介绍数学建模的技术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可以将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加以简化,将其凝练成为数学建模的案例,然后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竞赛集训或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去。

这类问题很多,如校车调度问题、食堂窗口优化设计问题、校内移动售货亭的设置问题、最优排课问题和奖学金名额的公平分配问题等。

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能既感受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美妙,同时又能获得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5.建设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在教学设计、理清思路和对作品进行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建设教学团队时,首先应明确团队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数学建模活动的要求,教学团队需要有运筹优化、概率统计、数理逻辑、微分方程、智能计算和软件编程等多学科的教师参加,同时也需要从事组织管理和服务的教师参加;在对团队的管理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和奖惩办法;在教学研究方面,要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总结,要使之能形成较规范的活动和较完备的教研体系;在团队人才培养方面,要做到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要设法提升团队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对学生的创新活动的指导能力。

6.增设创新学分应通过设立创新学分将数学建模竞赛和相关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根据学生参与竞赛或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分认定。

对于其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应允许他们用这类学分来充抵自己专业实习甚至是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学分。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1]彭兴跃.关于理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2]王刚.工科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3]吴莉.数学建模:大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核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4]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