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体育课堂“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研究
教育界/ JIAOYUJIE2024年第4期(总第552期)▲中学教学高中体育课堂“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研究梁昌磊【摘要】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目标,从学习、训练、比赛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理论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干预,通过强化引导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效率,真正保障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教师还应从以学定教、学练结合、以赛促学、以评促课等方面,推动学、练、赛融合,引导学生通过高效的方式吸收体育理论知识,形成终身运动理念,发展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策略作者简介:梁昌磊(1984—),女,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灵山中学。
体育教学能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其日常学习与生活夯实基础。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并不缺少户外活动时间,只是难以在户外活动中高效锻炼。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可以基于“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理念,深入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扭转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错误认知,使其意识到学习、训练、比赛的重要性,高效利用户外实践,逐步引导其走向体育锻炼的正轨。
一、高中体育课堂“学、练、赛”一体化的意义(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开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可以扭转学生传统的体育运动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传统体育运动理念与如今提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趋势不符,一些学生无法高效利用时间进行锻炼,容易在运动中出现关节或肌肉损伤。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规定了学生的学习、训练、比赛时间,能够让他们通过学习、训练与比赛,积累丰富的运动经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与运动奠定稳固基础[1]。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练、赛”一体化提倡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
因此,开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发展有促进作用。
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指导思想到决策管理,从课程设置到课堂教学,从课外活动到课余运动训练,从师资队伍建设到场地器材配备,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存在教学观念滞后,内容设计不科学、教学方法陈旧、组织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致使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培养,个性和特长得不到发展,使体育课失去其应具有的生机与活力;2、长期以来体育课是按大纲规定有计划的授课,因而具有严格的计划性和约束性,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过分地强调统一动作、步调一致的有序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课使学生紧张有余、活泼不足;被动模仿多,主动创新少,因而常常限制了学生个人特长的形成和技能的发挥;3、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多元化、科学化以及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引发了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改进课程结构并使其更合理、更科学,使体育向课内外一体化、整体结构化方向发展,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并充满娱乐性、健身性、兴趣性和文化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综合上述情况,依据本校师资力量雄厚、场地相对宽松、器材配备满足需要等特点,围绕素质教育理论,本着改革、探索、创新、发展的思想,决定实施体育课选项模块教学;二、研究的背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课程已经经理了七次改革,每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特别在2000年10月体育课程改革中,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课程模式,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获得一些重视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教改经验,为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根据“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来审视现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行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教育观念相对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有脱节现象;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色彩较重,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成人化、竞技化运动内容太多,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学习评价简单化,过分注重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表现;课程管理过分集中,不能体现地方特色;新课标改变过去“体育教学大纲”为现行“课程目标体系”,面对新的课程目标体系,许多一线教师感到困惑,主要原因是教师多年来习惯了体育教学大纲的思维方式,传统的大纲不但规定了教学内容、进度、评分方式和考核标准,而且连辅助练习等都有详尽的规定;教师上课只要稍微安排一下课时进度就可以组织教学了;而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以一个课程设计者的身份参加到课程实践中去,在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必需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的选择和制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一线体育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对新课程的回避和诅咒,而是正视和研究;研究如何从理论层面转向操作层面,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目前推行新课程改革,这对我们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如何在这场改革中适应并通过自正的研究行动更好地推动这场改革的进程,每个人都要正视而不能漠视;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并建议在高中阶段重点学习一两项运动技能,发展熟练运用该项运动技能的能力;据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2002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及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也未能得到明显改善,就连我们一贯重视的学生运动技能,也有所下降;我国现在的体育教学,基本上是上世纪50年代就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那套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主张两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技术教学为中心;5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这种教育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诸多弊端,我校为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改革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回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实施了“基础+限制性选修”教学模式及配套的评价体系的改革;三、研究方法1、经验总结法:总结我校几年来开展体育工作的经验,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2、文献资料法:阅读国内外关于学校体育特色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3、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师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以及根据我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发展对策;四、实施过程和研究措施本课题由我校科研处主任赵俊平总负责,尹德志为课题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经过经验总结、提出研究假设、制订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分析、专家访谈指导、设计实验验证等一系列研究,证明了本课题在打造学科品牌、构建学校体育特色方面有重要意义,对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阶段:宣传课题,调查现状,拟定计划2007年4月—2007年5月1、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认真的研究讨论,确定启动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2、成立课题组:成立教研负责人及体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组;3、制定课题管理与研究制度;提高了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4、开展前期调查,为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提供依据,设计相关的调查表,在学生中进行全面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制定研究方案提供依据;5、前期调查结束后,课题组开会讨论,认真研究调查出的问题,针对学校现状,共同设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实施方案,实时调控,构建体系2007年5月—2008年7月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队伍建设1教育的解放,首先要求教师思想的解放,教育思想的改变是学校一切改革的前提;为此,我们在教研会议上组织教师开展教育观念讨论和学习,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逐步形成职责分明、制度健全、管理有序的运行机制,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2教育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现代进步教育思想为核心,以优秀教师群体为基础;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倡导“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的工作目标,不断增强教师的“一流意识、科研意识、自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目前,教研组十一位老师学历都达本科,多人次参加学科培训班、研讨班学习,并参加省学术会议和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学习、观摩,拓宽了视野、交流了信息,增长了知识,造就了一支教育理念新,勇于探索和有科研能力的学者型教师队伍;2、设计问卷调查,各子课题分组进行问卷设计;3、搜集文献资料4、设计实验方案,对实施课改的理论依据进行考证;征求有关专家意见,修改实验方案;5、利用传统学校优势,切实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形成有特色的篮球和足球课程,同时开设了排球、健美操、乒乓球课,下一阶段准备开设羽毛球课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重视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以篮球足球活动为特色,抓普及、促提高、求发展,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在组织篮球与足球教学活动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水平,把学生划分为启蒙型、诱导型、发展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并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教学中,我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原来注入式、被动式的知识技能传授,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向转入;在教师点拨、质疑下,使学生主动参与,富于创造,不断提高观察能力,模仿能力,个性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从而掌握篮球、足球基本的练习方法,并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通过实验,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反映较好,并对篮球和健美操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展了学生动脑、动眼能力,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足球技术开辟了有效的途径;要使学生喜爱篮球与健美操,首先要从提高学生对篮球与足球的认识和提高篮球足球比赛能力方面入手;组织学生进行篮球与足球比赛,激发学生练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篮球与足球才能;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不断地扩大篮球与足球活动面,以往怕脏、怕累、怕伤身体的现象不复存在了,令人欣喜的是校园中出现了买体育器材的多了,穿运动鞋的多了,着运动服的多了,谈篮球与足球赛事的多了,自发组织比赛活动、参与活动多了的五多新局面,并有效推动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6、在学校现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优势,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群体活动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树立地区领先的学校体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目标;1转变体育教学观念,由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转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学练”的教学方法,打破旧框框,力求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同时改进评价办法,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健康意识;2拓宽体育课程学习的渠道,丰富体育与健身的内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通过问卷调查,学校增加了选修课的内容与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3实施完备的教学计划;在高一阶段,涉及的教学内容除了五个选项科目外,还安排了田径、滑冰等内容,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高二的分项教学打好基础;高二实施分项教学后,各教学班以各个项目为核心,重新制定教学计划,主要有身体素质单元计划、选项科目单元计划和田径单项单元计划;4教法手段求优化;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新颖的教法手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最优化,应用启发性,创设教学环境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结合,反馈矫正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相结合,教学的整体性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知识的传授与锻炼身体相结合;学生的专项技能也得到了提高;这也说明我们采取的教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是显着的;5学法指导求科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研究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探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如:分组练习时,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6建立竞赛活动体系,充分发挥活动的示范效应;学校每年都举办田径运动会、年级篮球与足球比赛等一系列的群体性体育活动,改变竞赛规则,面向全体学生,丰富活动内容,努力选择学生最喜欢、最受欢迎、最有社会价值的体育项目;7完善考试与评价体系;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健康水平和促进身心发展,而不是象竞技体育一样,用“高度、远度、时间”等统一指标,去追求运动成绩和竞赛的名次;通过考核促使学生重视体育教学的综合效益,要根据不同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身体要求,做了规定:每个选修项目一般每学期安排2—3个考核内容占30%,每学期安排2—3个身体素质的考核内容占20%,学习态度占20%、意志品质占10%、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占10%,理论采取答卷和心得体会相结合的办法占10%;第三阶段:后期总结,资料整理,成果推广2008年7月—2008年10月1、收集、整理和分析课题研究资料,总结课题成果;2、课题组对开展的各项实施活动和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平时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认真的研讨,并将研究成果形成论文和总结;3、收集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做好准备;4、在研究后期,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课题总结、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查材料准备情况,完善各类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在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完成结题报告,以备课题管理部门的验收和交流;五、成果与分析1、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做出了积积性尝试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使体育课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培养了学生体育兴趣,发展了学生体育特长,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并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做出了积极性尝试;2“基础+限制选修”学习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征,自我意愿及发展的内在需要,尽量满足其兴趣爱好,因而赢得了学生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大大强化了学习积极性,共同的兴趣成为强大的推动力,促使大家自觉地克服困难,提高和完善技能与技巧,满足自己多方面的发展需要;87%的学生认同了这种教学形式,81%的学生对所选项目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增强,76%的学生认为技能得到了提高;篮球与健美操教学班座谈话会上有学生说:从不会三步上篮到能熟练地运用自如,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觉得获得了一种“成就感”,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后就更有兴趣打球了;3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的对教学内容认识和理解的局限性,紧紧围绕学生主动参与这个核心,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重新优化组合,在教学上并重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在教学形式上,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改变约束性强的班级授课制,创造了以共同爱好与需要为基础、以选项相同的学生分班授课制;这既拓展了更为广泛的授课时空,又使教学的中心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大大增强,大胆培养学生的自锻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锻自练习惯;5建立了一套合理的评价与考试体系;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帮助学生学会与课程目标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并在比较中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自己,从而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2、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得到加强由于在实验研究中,要求行动者参加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创造性,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态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为今后走向社会能够在各种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或重新学习,独立进行科学锻炼,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3、推动了学校群体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1从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研究以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校群众体育有了新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在年级与年级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各种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师指导,让学生自己组织比赛及担任裁判工作,推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参加比赛的人数逐年增加,吸引了更多学生参加锻炼,同时,校园体育文化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2我校运动队参加比赛成绩突出;2008年8月学校田径队参加省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第六名,我校近几年为高等院校输送几十名学生;4、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在课题的研究中,教师有了新的领悟和新的发现,同时又由于这一实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课题研究中,促使教师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注重创新;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个性,充分施展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才能,并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能力;参加的教师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实验任务,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六、建议1、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应尽可能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项和重新选择要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选修课不流于形式;2、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好学生自主学练,不使之失控,是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建议自主学习前应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注意发挥体育骨干的核心作用,教师不应让学生自无锻炼而听之任之,要适时加以引导和纠正;3、选项教学中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技术评定的依据无权威性,多为教师自定,如何改进须加强研究;建议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由教务部门牵头组织编写分项教学的校本课程,避免随意性,明确教学内容和评定标准;4、分项教学由于教学内容集中,具有技术强、专业知识要求高的特点,同时打破了原班级单位而重新组合,教学对象具有层次复杂的特点;因此在客观上要求体育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并且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善于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5、教学评价百分比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论证,评价手段有待改进;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可靠性有待加强;6、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教学的反思,以便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做好准备;。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一、走班制教学的特点及意义走班制教学,是指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走入不同的教室,接受不同科目的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在同一个教室接受各门课程的教学,时间较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专注力难以保持。
而走班制教学则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不同科目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科专注度,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中,更是具有一定的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走班制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专注于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走班制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锻炼时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在走班制教学中,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教室接受不同老师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接触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走班制教学的实施方案在实践中,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的实施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的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设置多样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如篮球、足球、游泳、健身操等。
在健康课程上,可以增加一些健康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安排:在走班制教学中,需要合理安排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时间。
可以根据学生的体力状况和学习需求,将体育与健康课分散安排在一周的不同时间段内。
比如可以将体育课安排在早晨,可以提高学生活力;将健康课安排在下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知识。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 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体育研究性学习与式教学模式
试析高中体育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式教学模式高中体育研究性学习的目的除了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外,更注重学生体育思维的发展和培养,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学习方式。
而要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必须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高中体育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改进学生的体育思维方式,改变体育学习习惯,从而有利于体育课堂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体育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1.高中体育探究式教学模式,体现研究性学习中重视“研究”的思想。
高中体育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实质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像科学实验一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体育知识、发展体育技能、培养体育科学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发展个性。
显然“体育课程探究学习”重视体育知识、科学方法、学习态度三者的有机结合,更加深对体育课程活动学习过程的理解,从而很好地体现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思想。
2.高中体育探究式教学突出了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对体育探究式教学法的评价可以采用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评课,对学生进行考核。
可以通过体育课堂结束部分的课堂小结或者口述调查、集体讲评等形式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发现体育概念、知识的目标达成度,以及运用概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达成度进行量化考核,以便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教师自我分析。
可以通过公开课研讨活动或者教学后反思等形式进行分析,从内容上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探究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达成度);(2)学生学习的状态及态度(包括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师生、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情况等);(3)原因分析(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两个方面分析课题选择的准确性;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可操作性;通过反思不断进行创新)。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体育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健康意识的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研究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为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推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入研究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评价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方面的效果。
通过研究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探讨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和优势,为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参考。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为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育素养水平做出贡献。
对高中体育选项式教学的探究分析
对高中体育选项式教学的探究分析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现行的体育教学制度中,选项教学已经广泛地运用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但是由于教师对选项教学的理念没有理解到位,使得选项教学在高中体育中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而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也没有对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使得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都一头雾水,从而大大地降低了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高中体育选项式教学的实施现状1.选项式教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随着高中体育新课程的改革,选项式教学模式也作为其革新的主要教学方式登上了高中体育教学的平台,而这种选项式教学模式也为体育课中的其他课外知识的开拓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在江西省曾有过一组关于高中体育选项式教学模式实行的调查研究,调查的结果出乎意料:在被调查的18所采用过选项式教学的学校中,只有两所学校是真正实现选项式教学模式的,只占了调查学校的百分之十左右,这个调查结果表明了大多数学校只是进行了表面式的选项教学,从未将其真正实施过;同时它也意味着很大一部分学校几乎没有对选项式教学体制真正理解透彻,所以就导致了体育选项式教学没有全面落实的后果,这对我们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进步是一个极其大的阻碍。
2.高中体育教师对选项式的教学模式认识不深刻要想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快速实施选项式教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更新换代,这将对选项式教学的实施有本质上的革新意义。
在江西省实施过选项式教学策略的学校中,也有过一次对教师眼中的选项式教学的认识以及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教师认为选项式教学虽然很现代化,但是却很难去实施;也有大概五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可以很容易的实施;也仍旧有五分之一的教师觉得选项式的教学规模很大、也很理想化,但是不适合在一般的学校中运用;剩下还有一部分教师,对选项式体育教学几乎不了解。
受教师对选项式教学模式的理解不深刻以及实践过程中主观意志的牵制,导致选项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中的实施不成功。
高中体育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与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与研究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成了制约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
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结合体育教学工作实际状况,开展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将先进的教学经验融入到自身体育教学工作之中,并在工作实践中提炼总结成功的模式,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笔者长期从事高中体育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项目驱动、游戏巩固、竞赛促进、校本课程等模式组织教学,以多样化模式提高教学成效,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将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和模仿训练的对象,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样的教学思想理念与新课程改革方向大相径庭,高中体育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教学成效。
笔者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动作技巧的掌握效果。
在体育动作教学中,笔者开展了示范之后,将整个训练的环节安排给学生自己完成,为了配合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按照每8人一组的规模组成体育训练小组,基本动作的训练与巩固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一个小组里都安排不同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的学生,发挥互补和帮带作用。
在小组训练中,笔者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进行指点,提高动作训练成效。
生生相互帮助相互指点,共同进步,与单纯的自我训练相比较,对于技巧的掌握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采用这一教学模式,笔者要求学生定期进行学习总结,总结在小组训练与探究过程中存在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还存在哪些不足,让学生在及时反思中不断提高合作探究教学效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角,有助于提高技巧掌握水平和协作能力。
二、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方式,强化目标完成效果学生要具有明确的学习训练目标,所有的学习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为了强化教学效果,笔者运用项目驱动模式,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一个整体项目,要求学生对照项目要求开展各个环节的学习与训练活动。
探讨新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
探 讨 新 形 势 下 高 中 体 育 教 学 新 模 式
邵 炜
( 山县 楠 杆 高 级 中学 , 南 罗 山 罗 河
在 体 育 教 学 领 域 中认 真 落 实 新 课 程 的 基 本 要 求 , 是 深 既 化 教 育改 革 的必 要 环 节 , 又是 体 育 教 师 应 当履 行 的重 要 职 责 。 体 育 教 师对 这 一 新 的 教 学 模 式 感 受 颇 多 。我 对 新 课 标 体 育 教 学 模 式进 行 了探 索 , 期 共 鸣 , 求 争 鸣 。 不 但
、
() 4 由备 课 组 长 负 责 制 定 年 级 体 育 教 学 计 划 , 人 制 定 专 专 项 教 学 计 划 :专 项 基 础 知 识 一 专 项 素质 一 技 术一 战 术 配 合 一 理 论知 识一 实 践 运 用 , 成 体 育 与 健 康 学 科 校 本 课 程 体 系 。 形 ( ) 加 理 论 知 识 的教 学 时 数 , 充 内 容 , 学 生 所 选 择 5增 扩 将 项 目的裁 判 规 则 及 有 关 理 论 知识 作 为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保 证 学
一
44 0 ) 6 2 0
爱好 与体育 能力 . 利达到 全 民健 康计 划 的要 求和 目标 , 顺 与终 身体
育接触 。
( ) 养 组 织 能 力 和 交 际 能 力 及社 会 主义 道 德 品质 。 4培 2教 学 内容 。 . ( ) 据 目前 学 校 场 地 器 材 及 教 师 队伍 建 设 情 况 , 定 学 1根 设 生可 以 选 择 的 项 目有 : 田径 、 球 、 球 、 球 、 乓 球 、 毛 排 篮 足 乒 羽 球、 球 、 术 、 美操 、 泳等 。 手 武 健 游 ( ) 以设 立 专 项 素 质 为必 测项 目。 2可 ( ) 生 每学 期 可以选 择一 个 项 目, 少 要基 本 掌握 一 至两 3学 至 个运 动项 目的技 术 、 能 , 技 这样 才 能够 更好地 适应 社会 发展 变化 。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定义、特点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教师在课堂上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供问题、情境和材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合作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和应用知识。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效果。
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进行篮球技术的教学时,可以给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提高篮球投篮的准确性?然后,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探究,从而启发学生们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提高技能。
通过建立合作和竞争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进行足球比赛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抗,在比赛中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足球技术,并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赛来改进自己的表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在进行体操动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动作分解和动作连贯的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思维的启发和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锻炼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向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和建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效果。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其概念、特点、现状、优势、实践方法和效果评价。
研究发现,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文章总结了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高中体育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推动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高中体育教学、研究、应用、现状、优势、实践方法、效果评价、启示、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模式的选择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法,其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尚未被充分研究和探讨。
对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为高中体育教学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动机而展开,旨在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高中体育教学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效果评价,旨在深入了解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并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对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方法和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和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启示,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为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为推动高中体育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中体育合作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
高中体育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摘要:国家高中教育计划中高中体育是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体育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和锻炼学生体质,也有利于高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发展及促进。
在现代教学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是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模式,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和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有着极为远大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体育合作教学模式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在体育课堂中的直观体现。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中比较依赖和重视教师的教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而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之中,强调师生之间交往与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积极倡导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下面我们就简单地探讨一下高中体育合作教学模式:一、合作教育模式的内涵1.合作教育模式的概念。
合作教育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著名教授罗伯特提出的,当时称为学生小组学习。
小组在保证成功机会均等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每一个小组均有被要求的任务,并设置小组奖励。
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并且需要小组人员协同合作,共同克服困难。
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增加沟通,加深交流,懂得分享快乐,懂得认同鼓励他人。
小组合作还可以发挥所有人的优势,规避小组成员的劣势,达到一种互补,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
2.合作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
合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优势在于学生自己沟通方便,协同合作,分享成功。
在当代社会,手机成为大多数人的交流方式,人情变得冷漠,但是学习小组能加强孩子面对面交流沟通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能增强同伴意识,协同合作共同克服问题,并且分享成功后的喜悦、失败后的悲伤,加强了学生的凝聚力。
二、体育教学中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1.老师充当裁判角色。
教师的有效调控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起着很大程度的辅导作用。
如果在学习中体育教师被脱离,合作学习将有可能会被演变成自由谈论和自由活动,大大降低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高中体育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与研究
、
④ 运动项 目的教练工作专题, 如篮球训练 的基本战术 。 ⑤运动 处方类 。⑥球类竞赛规则主题 , 知道运动项 目的比赛规 则 , 能 看得懂 比赛 。 ⑦特定的探究学习单元 。 ⑧ 实用 游泳为主题 的单
元⑨ 有 氧锻 炼 主 题 。 一 些 较 大 的 主 题 还 可 以 细 分 成 一 个 个 小 主 题 .组 成 小 单 元 。如 有 氧 锻 炼 单 元 也 可 分 为 有 氧 锻 炼 一 减 肥、 有氧锻炼一完 善体型 、 有氧锻炼一提 高健康 水平 、 有 氧 锻 炼一 提 高 体 能 等 : 再如 . “ 以实 用 游 泳 为 主 题 的大 单 元 , 可 以开 设 成实 用 游 泳 一 潜 水 作 业 、 实用 游泳 一 负 重 过 河 、 实 用 游 泳 ~ 救 生 等 各种 小 主题 单 元 ” [ 5 / 。主 题 的进 一 步 细 化 , 使 教 学 目标
更 具有 明确 性 和 指 向性 . 让 学 生一 日了然 . 满 足分 层 需 求 。 ( 3 ) 主题 单元 的 大 小 主题 单 元 的 教 学 时 间也 称 为 主 题 单 元 的 大 小 , 主 题 单 元 可大可小, 小 到2 课 时, 大 到 一 学 年 。体 育 文 化 知 识 类 单 元 , 如
教 育 者 的 另 一 种设 想 . 教师有意地扩大组 内差别 . 减 小组 问 差 别, 以 便 于 同 一 组 内 学 生 实 现 互 帮 互 助 的功 能 ” 。这 种 分 组 形 式 有 利 于 培 养学 生 的合 作 精 神 , 发展学生 问的友谊 。 对 社会 适 应 这 一 领 域 目标 的实 现有 积极 的 意 义 。 因此 。 “ 异 质 分 组 在 主题 单 元 教 学 巾应 用 较 多 ” [ 8 3 。然而 . 这 种 分 组 形 式 也 有 其无 法 克 服 的 弊端 . 那就是好学生在帮助后进生 提高的同时 , 自己 很 难 在 原 有 水 平上 有 所 提 高 和 突 破 。 总而言之 , 无 论是 同 质设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研究随着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各学校也开始对自己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在改革的同时,就出现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此现状问题,结合现状,提出新课程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理论。
学校要充分发扬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要进行人性化的更新,有自己的独特教学方式。
深化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构建教师的强大的教师队伍。
标签: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对策1 新课程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1.1 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局限在课堂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理论方法传授上,教师的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的地位在课堂是中心,而学生是处于听得状态,大脑没有在跟随老师的思维进行思考。
学生是处于填鸭式教学的教学观念中,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丧失。
其次就是教师在上课期间,重视的是自己的“教法”,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法授课,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即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再有就是体育教师在自己的考核范围内,在乎的是学生的成绩,而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每个学生的特长是什么,在哪方面有潜力,成为了成绩的替代品。
即忽视了学生个性完善,以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2 教学模式在大部分的学校,高中教师是毕业于体育教育的专业。
毕业于教育专业,大部分的教师是在中学,高中都处于体队的。
长时间的竞技训练,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专项训练,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就形成了一个固有的体系:教师讲解自己的经验,理论。
其次教师进行亲身示范,强调重点,注意事项,带领学生练习,最后学生自己练习。
再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接受能力就明显的提高,在时间的冲刷下,学生的思维就过于单一化,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自己的视野。
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就是体育课,无非就是老师示范那么点东西,没有新意,没有兴趣。
结果就是学生没有兴趣,出现厌学的情绪。
1.3 体育教学评价虽然目前各大高中体育教学都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但原先的应试教育时期的,还是存在忽视学生个体特色。
专业的体育教师不根据学生的主观,不对学生进行观察,看不到学生的努力,就别提学生的体育进步幅度。
关于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分析
关于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探讨了其概述、优势、实施方法、案例分析及影响与挑战。
分类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专项技能。
分类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如师资不足、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
在总结了分类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优势分析、实施方法、案例分析、影响与挑战、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体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和提高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体育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研究表明,采用分类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类教学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和综合素质。
探究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分类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如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对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旨在分析当前分类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对分类教学模式的概述、优势分析、实施方法、案例分析以及影响与挑战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竞技水平。
本研究也将探讨分类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为未来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和健康意识的培养都需要得到重视。
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尤为重要。
研究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体育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1.2 研究意义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潜力,提升学生的体育竞赛水平和体育专项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1.3 研究现状当前,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支架式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目前,国内外关于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方面,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揭示了支架式教学模式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
而国外研究则更注重支架式教学模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和效果评价,为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尽管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待解决。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方法,为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究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究一、前言体育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高中阶段,如何科学地分类教学体育课程,开展多样化、富有特色的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探究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基本概念1. 体育分类教学体育分类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不同发展特点、兴趣倾向和潜能水平,对体育课程进行分门别类地、系统地教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差异化的体育教学活动。
通过分类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全面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技能和竞技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体育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高中体育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特点,采用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项目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般来说,体育项目可以分为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体育项目两大类。
传统体育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这些项目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受欢迎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而现代体育项目包括攀岩、舞蹈、跆拳道等,这些项目更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能够满足部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追求。
在体育分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合理地设计体育项目的分类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从而增强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 学生类型分类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教学。
一般可以将学生分为运动比较优秀的学生、运动一般的学生和运动水平较低的学生三类,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于运动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采用专业化的训练方法,开展更具挑战性和专业性的体育运动;对于运动一般的学生,可以采用针对性的练习和游戏方式,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水平;对于运动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采用简单易学的体育项目,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关于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的探究
关于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的探究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创新与反思一、研究合作学习模式的目的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推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越来越重视,对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青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事业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契机。
有感于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教育部决定对学生“减负”,这个指示给体育教育提供了广大的发展空间。
在课程标准中,把合作学习归为一项重要的学习方式来推进,因为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集体探究问题的能力。
虽然在我国,高中体育教育采取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已有些年头,可以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而且教育成果也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操作过程中,仍会有不少问题呈现出来。
基于此,笔者将和大家一起探讨我国高中体育关于合作教学的成效,研究教学方法,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力求对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在合作教学这一片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研究合作学习模式的方式1.查阅文献,参考资料在这次撰写本文的过程中,笔者为了弥补平时体育教学中重视实践而疏忽于理论指导的这个缺点,而特意去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教育类书籍和文献资料,包括《新课程》等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内容。
还在互联网上学习了相关的网页资料,为这次的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提供了理论的支持与引导。
2.问卷调查法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笔者仔细观察了自己执教的5个班级的体育课程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反映情况,通过不记名形式的调查问卷的填写,来真实地了解学生对合作学习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的态度和看法,并且以此为改进本人教学方法的依据。
3.他人评价法为了能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评价,本人亲自采访了各班主任和同学们,真诚地请求他们对这种教学方式作出评价,并提出他们的建议。
由此,很多以前自己不知道的问题都从他们那儿显露出来,并对以后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性。
关于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于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包括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分类教学模式的优势。
具体介绍了具体分类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施分类教学模式的建议。
文章的结尾给出了未来发展展望和总结提纲。
通过对分类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教学方法、体育教育、教学模式优势、未来发展、建议、局限性、实施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中体育教学也在探索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分类教学模式。
背景介绍中,需要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出发,引出分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固定的课程设置和统一的教学方法为主,无法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兴趣特点。
对于不同体育项目和不同类型的学生应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受到限制。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特点,开展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分类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体育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
有必要对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究,深入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2. 挖掘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探索分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进步;3. 探讨具体的分类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估,为实施分类教学模式提供具体方案和指导;4. 提出实施分类教学模式的建议,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转型和提升。
关于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的研究
现 今 的学校 的教育还 没有 完全脱 离传 统教 育的弊 端 , 应试教 育观 念仍然停 留在 学
运动技术水平 。但是其 弊端也是不可忽视 的, 主要 淮 1 不利 于强化 高一 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 高一 年级 的学生 由于刚升上高 中,他 们来 自 不同的学 校 , 体育 技能水平存在很 大的差异性 , 而
山
●
现在 的 高 中生身体 素质整体 呈 下降 的
趋势 , 主要 体现在 短跑 、 中长跑 、 力 、 耐 柔韧
、
体育选项教学 问题分析
根据相关 的调查 , 当前 , 国的体育选项 教学 我 模 式利与弊共 存 ,好的地方 主要体现在学生 在教
学中的主体性 地位 ,很多学 生可以按照 自己的兴 趣爱 好来选择运 动项 目,适应 了中学生 的心理 与
教学的初衷 。 同时 , 在进行学期评分时 , 由于选项教学 , 学生的成绩 可能较为分散 , 这给教师的统计工作也带来 了很大的 困难 。
激烈 , 使不 少学 生家长重视文化课 而轻视体育活动的思 想更
加严 重 , 以至 于觉得 自己的孩 子锻 炼不锻 炼 已不重要 , 考名 校、 重点校才是最重要的 。这不仅抹杀 了体化 , 体 学生可能 一时无 法适应 和接受 , 从而松懈了 日常的体 育锻炼 。 2学生的差异性 大, . 教师的上课难度大大增加 根据相关教学 调查 证明 :学 生对 于体育项 目 的喜好存在着很大 的差异性 ,另外加 上学生进行 选项 时被选择面 的不 同 , 因此 , 在对学 生进行分班
关于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的研究
3 教学持 续的时间长 , . 学生 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由于在选项 的过程 中,学生选择 的项 目较少 ,基本上 只选 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本文在查阅了大量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论证,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教学模式研究探讨
我国现阶段高中师资队伍中,搞体育教育模式研究的与从事教学实践研究的比例严重失调,其主要表现在从事体育教学实践理论研究的人太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太多,但理论研究水平普遍不高。
现阶段仍有一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体育教学模式还存在
困惑。
本文旨在对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探讨。
1.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国体育教育百家争鸣。
在当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导和潮流,教师必须迎潮流而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与理论研究水平。
这就需要教师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有所了解。
那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呢?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研究中一直是一个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其最早是以美国著名学者乔伊斯等人的理论研究为起点。
在1972年,乔伊斯和伟尔在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首次提出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即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和范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教学模式的本质进行大量的研究。
但随着教学模式研究的
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总体上分为两大派系。
一类是以张武升为首的“教学模式”论,是指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另一类是以于深德为首的“教学结构”论,其认为教学模式又称为教学结构,它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与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和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式。
无论是张武升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是于深德的教学结构都是界定教学模式的本质属性,其相同点是以科学的系统的观点为出发点,把其作为体育教学模式理论与体育教学模式实践相结合的支撑点和桥梁,旨在把复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简化为方便可操作的教学程序。
简单来说,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是最高效地实现既定教育教学目标的程序和策略。
2.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淀积累,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于教学思想、模式、组织等理论系统的科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主要有:①我国学者提出了众多的体育教学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的教学思想不断地从国外引进,给我国带来了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这片多年采用苏式“三段论”体育教学模式的贫瘠土壤“施了肥”,我国众多学者纷纷根据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在普通常用的体育教学模式之外提出众多的、新颖的、有创新的、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例如,周林清的元认知——反馈强化体育教学模式,张洪潭的体育增强教学模式。
②开展并实践了体育教学模式。
我国开展并实践了体育教学模式,其主要表现在胡泓2000年在我国国有民办二级学院进行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张虹在2001年提出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学分制下公共体育课教
学模式的改革与效果;周红律在2009年提出的体育教学模式及其在排球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
3.我国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认识不够、体育教学模式两极分化较大、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不够。
(1)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认识不够
高中体育教育者往往认为体育教学模式仅是一种教学方法。
然而实际上,体育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映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或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组合,而且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评价方法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的结构。
它将从比较深远的理论背景上考虑体育教学的目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等一系列因素的性质和联系。
(2)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出现两极分化
我国现阶段高中师资队伍中,搞体育教育模式研究的与从事教学实践研究的比例严重失调,其主要表现在从事体育教学实践理论
研究的人太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太多,但理论研究水平普遍不高。
模式研究是体育模式实践的指导理论基础,而实践是对理论模式研究成果的唯一验证,并对理论基础的实用性进行检验。
(3)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践不够
受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对高中体育教学及研究重视不够。
高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太少是我国现阶段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4.结语
构建体育教学模式是现阶段体育教学改革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它不仅是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理论的可操作化和浓缩化的体现,而且是对教学实践的概括化和理性化的提升,更是使体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中间枢纽。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剖析,我们不难得出,它们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三段式”思想的束缚,但都有自己的亮点。
在此基础上探讨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和问题,希望对未来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林清.试析“元认知-反馈强化”体育教学模式[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4.
[2]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修订与拓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