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害大全
辣椒常见病害及用药
![辣椒常见病害及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78dfab3f4b73f242336c5fbc.png)
辣椒常见病虫害及用药一、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易随虫传播,尤其是蚜虫,应病虫同治。
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症状大多数表现为变色(如褪绿、花叶、白化、黄化、紫化、红化或变成褐色等),坏死与变质(如组织和细胞坏死,质地变软、变硬,形成枯斑等),畸形生长(如矮缩、矮化、卷叶、皱缩、小叶等)等病状,但不出现病征。
但此症状易同非侵染性病害(缺素、污染、药害)混淆。
由病毒感染的植株在地里的分布大多是分散的,病株四周还会有健康的植株,且不因改善栽培环境等措施而恢复健康;而非侵染性病害在地里的分布往往是成片的,分布地点常与所在地段的特殊土质条件和地形或有害物质的污染有密切关系,并且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和增施营养元素或排除污染后,使有些病株逐步恢复健康。
1、花叶病:由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豇豆花叶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病害。
病株上部叶先现浓绿淡绿相间花叶,严重的邹缩畸形黄花,病株长势弱、节间短、开花畸形稀少。
用乐果、生物碱、氰戊菌酯、吡虫啉等杀虫,甾烯醇、葡聚烯糖、吗胍•硫酸锌、苦参·硫磺(病毒克星)杀毒。
2、病毒病: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病害。
花叶型病部不规则退绿,病果畸形小邹。
黄化型病叶变黄(上部全黄),矮化落叶。
坏死型斑驳状、条纹状病死,顶枯等。
畸形型病叶增厚、变小、邹缩、厥叶,节间缩短矮化、枝叶丝生丛簇状,病果畸形凹凸不平易脱落。
种子消毒:清水浸种4h转入10%磷酸三钠中20min后催种。
用葡聚烯糖、氨基寡糖素防治。
用植病灵、32%核苷·溴·吗啉胍(全新配方)、抗病威(病毒K)、病毒立克、病毒A、病毒B、病毒杀星等混杀,拌药时加些许尿素松弛角质层。
氯溴异氰尿酸、烷醇•硫酸铜、烯•烃•硫酸铜、混脂·硫酸铜、吗胍·乙酸铜、香菇多糖、宁南霉素、辛菌胺醋酸盐等喷雾。
二核苷三氮唑、十三烷胍、松脂酸铜、生物碱杀菌剂与芸苔素。
二、细菌性病害:细菌侵染植物后出现的病状主要表现有斑点、腐烂、枯萎、畸形现象,部分出现肿瘤、软腐,病征不如真菌病害明显。
辣椒病虫害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辣椒病虫害常见问题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172e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d.png)
辣椒病虫害常见问题解决方案辣椒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常常遭遇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障辣椒产量和品质,农民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将针对辣椒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 白粉病:白粉病是辣椒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
病叶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影响叶片功能和果实发育。
解决方案包括:- 防治措施:选用抗白粉病品种进行种植;注意土壤排水,避免积水;及时清除病叶和病垣;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
2. 斑点病:斑点病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辣椒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
为了解决斑点病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适时修剪植株,保持植株充分通风和光照;- 坚持病害防治,定期喷洒防病药剂;- 注意草地清理,避免杂草滋生。
3. 蚜虫:蚜虫是辣椒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会导致植株叶片弯曲、黄化和脱落,严重影响辣椒的生长和发育。
针对蚜虫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合理轮作,避免连续种植辣椒;- 定期检查植株,发现虫害及时喷洒农药;- 引入天敌捕食蚜虫,如瓢虫等;-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灌溉。
4. 白蚧:白蚧是一种常见的吸食性害虫,它会附着在植物的叶脉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干枯和脱落。
解决白蚧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植株,发现虫害及时喷施农药;- 清除受害叶片,防止蚧虫繁殖;- 在辣椒园周围设置粘虫板,诱捕白蚧;- 控制草地,减少蚧虫栖息地。
5. 褐飞虱:褐飞虱是导致辣椒叶片黄化和落叶的常见害虫。
针对褐飞虱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定期检查植株,如有发现褐飞虱迹象,及时喷施农药;- 合理轮作,避免连续种植辣椒;- 提高田间通风,保持植株干燥;- 引入天敌如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
6.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可以增强辣椒的抗病虫能力,同时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建议:- 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检测,科学配比肥料;- 根据辣椒生长期和需求,分阶段进行施肥;- 使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来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辣椒的抗病能力。
生产中最常见21种辣椒病害,有16种是真菌性病害!附防治方法
![生产中最常见21种辣椒病害,有16种是真菌性病害!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d83fe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3.png)
生产中最常见21种辣椒病害,有16种是真菌性病害!附防治方法前言辣椒别名番椒、海椒、秦椒等,起源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墨西哥、秘鲁等地,是我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
辣椒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和矿物质、维生素外,还含有辣椒素,该物质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淀粉酶活性,有助于消化,增进食欲;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也可作药用。
在辣椒的生产中,病害和虫害是重要的限制因素:•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从播种开始到果实采收,均可能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在辣椒的整个植株上,从地下的根部到地上的茎蔓、叶片、果实和花器,均可受到不同种类的病虫的为害,轻者造成减产,重者导致绝收。
•在各种辣椒病虫害中,一些种类主要在露地菜上发生,如朱砂叶螨、甜菜夜蛾等;一些则多在温室大棚中发生,如菌核病、茶黄螨等。
•在辣椒生产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病虫害,例如西花蓟马等,给生产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当前生产重要的防治对象。
小编从辣椒无公害生产的条件、要求和生产技术基础上出发,进一步详细介绍了辣椒生产中常见21种病害的识别、诊断和防治方法等,为了使广大菜农朋友准确地确定防治对象,通过大量能充分说明病害特征的原色图谱,便于读者“按图索骥”进行田间诊断。
辣椒常见真菌性病害1 辣椒立枯病•病源:立枯丝核菌•危害部位:幼苗•农药防治:出苗后发现少数病苗出现,应立即将病苗拔除,移出处理,并马上喷药保护。
在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90%恶霉灵(土菌消)水剂3000倍液、每隔7天1次,连续3~4次。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辣椒立枯病怎么识别与防治?附高清病症图和农药防治方法2 辣椒猝倒病•病源:瓜果腐霉菌•危害部位:幼苗•农药防治:种子消毒干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1500~2000倍液浸种。
用药量是种子重量的0.4%,浸种15~30分钟,浸后用清水冲洗2~3次。
良心总结辣椒9种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很全面!
![良心总结辣椒9种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很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e9d978c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e.png)
良心总结辣椒9种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很全面!辣椒作为日常生活的蔬菜,市场销路较好,在辣椒的生产过程中,几乎每个阶段都会遭到病虫侵害。
辣椒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灰霉病、青枯病等,如何防好病害也一直是困扰种植户的难题。
下面笔者根据辣椒实际生产简单总结辣椒病害的防治措施,望能为辣椒病害防治提供一些建议。
正常辣椒1、病毒病症状:病毒病常见有厥叶、花叶、明脉、矮化、黄化、坏死、顶枯和畸形等。
病毒病厥叶:叶片变小、卷缩、扭曲、丛生现象严重。
花叶:叶片出现不规则浓绿和淡绿相间的花斑,花叶分为轻型花叶和重型花叶两种类型,轻型花叶病叶初现明脉轻微褪绿,或现浓淡相间的斑驳,花叶不皱缩。
重型花叶除表现褪绿斑驳外,叶面凹凸不平,叶脉皱缩畸形,或形成线形叶,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严重矮化。
花叶型明脉:叶脉颜色变淡,半透明。
矮化:植株变矮,常伴随厥叶丛生发生。
黄化:病叶明显变黄,出现落叶现象,田间分布不均匀。
黄花型坏死:植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
畸形:病株变形,如叶片变成线状,即厥叶,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
畸形型防治方法:(1)根据当地情况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药剂处理:用高猛酸钾400倍液浸种20分钟,捞出洗净种子上的药剂,再行浸种催芽。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和田边缘杂草,及时防治蚜虫、粉虱、叶螨等虫害,特别是高温干旱季节,更要注意肥水的施用,营造良好的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4)药剂防治:可用2.0%氨基寡糖素水剂600倍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0.5%香菇多糖水剂800倍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2、辣椒疫病症状: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
幼苗期发病,多从茎基部开始染病,病部出现水渍状软腐,病斑暗绿色,病部以上倒伏。
成株期染病,多在茎基部和枝杈处发病,最初产生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后扩展成长条形黑褐色斑,绕茎一周后病斑处的皮层腐烂,缢缩,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明显,条斑以上枝叶枯萎。
辣椒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辣椒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436283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e.png)
辣椒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一、病害的发病症状1、炭疽病:此病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
果实发病初期呈水浸状黄褐色斑点,病斑多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呈褐色;叶片受害后呈现出水浸状退绿色斑点,后发展为边缘为深褐色、中央为灰白色的圆形病斑,病叶易干缩脱落。
2、疮痂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果实。
叶片染病后初期出现许多圆形或不规则状的黑绿色至黄褐色斑点,有时出现轮纹;茎蔓染病后病斑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果实染病后出现圆形或长圆形墨绿色病斑。
3、疫病:果实初染病后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然后迅速变褐软腐;茎和枝染病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
4、病毒病:受害植株一般表现为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等多种症状。
炭疽病、疮痂病、疫病多是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发生,病毒病则容易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发生。
二、病害的综合防治。
防止病害的发生,首先是选用抗病品种,如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中研八号、棚椒一号等。
其次是实行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3年,并结合深耕,使病残体充分腐烂,加速病菌死亡。
此外,在栽培中还应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栽植过密,并增施磷肥和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实行高垄覆膜栽培。
三、病害的药剂防治1、炭疽病:可选用1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喷洒,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
2、疮痂病: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常用药剂有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代森锰锌等,按各药剂的说明书配制药液,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共喷2-3次。
3、疫病:可在辣椒定植时、缓苗后和开花盛期等阶段喷施43%瑞毒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喷施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4、病毒病:可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4次。
四、虫害的防治1、蚜虫:在辣椒育苗、定植后及生长前期可采取扣膜及遮阳网覆盖的方法阻隔蚜虫潜入危害,后期可叶面喷施抗蚜威、蚜虱净、蚍虫啉和敌敌畏等药剂,每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作物病害辣椒病虫害防治大全(附图谱)-2024鲜版
![作物病害辣椒病虫害防治大全(附图谱)-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eee13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1.png)
2024/3/27
1
目录
2024/3/27
• 辣椒病害概述 • 辣椒虫害概述 • 病虫害防治原则与方法 • 常见辣椒病害及其防治 • 常见辣椒虫害及其防治 •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与误区
2
01
辣椒病害概述
2024/3/27
3
常见病害类型
2024/3/27
疫病
高畦栽培
采用高畦栽培,提高土壤排水性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 草蛉等,控制害虫数量。
02
生物农药
01
利用天敌
2024/3/27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 白僵菌等,防治害虫。
14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
用杀菌剂拌种,预防种子带菌引 起的病害。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水旱轮作是最有效的措施;加强栽培管理,高畦深沟栽培,防止大 水漫灌;药剂防治。
20
05
常见辣椒虫害及其防治
2024/3/27
21
蚜虫
危害特点
蚜虫群集于辣椒植株的嫩叶背面、嫩 茎及生长点等处,刺吸汁液,造成叶 片卷曲、皱缩变形,严重时引起枝叶 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
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利用天敌如 瓢虫、草蛉等控制蚜虫数量;在虫害发 生初期,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进行喷雾防治。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沟高畦栽培,整平畦面,以利田 间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中耕 除草培土,摘除病叶集中销毁;药剂防治。
2024/3/27
17
炭疽病
01
症状
02
防治方法
辣椒病害大全
![辣椒病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2e238cf02d276a201292e1a.png)
辣椒疫病简介英文名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病原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 Leonian.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寄主辣椒、番茄、茄子、南瓜、西瓜、白兰瓜、甜瓜、黄瓜、菜瓜等。
危害辣椒毁灭性病害。
田块株发病率20%~30%,发病田块达70%以上,严重地影响辣椒产量,甚至绝收。
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为害症状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
(1)叶片:叶片发病多在叶缘和叶柄连接处出现不规则暗绿色病斑,水渍状,边缘为黄绿色,多雨高湿条件下发展迅速,常造成叶片腐烂,干燥条件下病斑干枯易破碎。
(2)茎基部和茎节:茎基部和茎节分杈处发生成段暗绿色病斑,水渍状。
茎部多在近地面处发病,病斑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暗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易缢缩折倒,病部以上茎梗也易凋萎死亡。
(3)果实:受害多从蒂部开始,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边缘不明显,很快扩展到全果实,引起腐烂,潮湿时病部覆盖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
病原物孢囊梗简单,菌丝状,淡色。
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淡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大小(27.6~55.8)微米×(15.5~31.6)微米。
萌发时产生多个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
卵孢子圆球形,黄褐色,直径为15~28微米。
病菌还能产生球形的厚壁孢子,淡黄色、单胞。
侵染循环(1)菌源:病原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及种子上越冬,其中土壤中病残体带菌率高,是主要初侵染源。
北方寒冷地区病菌不能在种子上越冬,其主要来源是土壤中和在病残体上越冬的卵孢子。
(2)传播: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病菌经雨水飞溅或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果实上,引起发病。
重复侵染主要来自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雨水传播为害。
中心病株出现时间,棚室辣椒在4月上、中旬,露地辣椒在6月上旬左右。
线虫为害造成根部伤口,病菌很容易从伤口进入,造成植株迅速发病。
发生因素(1)环境:田间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5~33℃,相对湿度为85%以上,大棚内湿度大或棚膜上凝水结露的情况下,易发病。
辣椒常见病虫害(共19张)
![辣椒常见病虫害(共19张)](https://img.taocdn.com/s3/m/5f29875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7.png)
辣椒病毒病
由病毒引起的一类病害,导致叶片和果实畸形 。
叶片受害后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或花斑,严重 时叶片皱缩畸形。果实受害后表面出现坏死斑 或呈畸形,果实质地坚硬。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 时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药剂防治可用病毒A、 病毒灵等抗病毒剂喷雾防治。
04
辣椒常见虫害防治
蚜虫
详细描述
烟青虫主要在夏季和秋季为害辣椒,它们的幼虫蛀入辣椒果实内部,取食果肉 ,并在果内化蛹。烟青虫的为害很大,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 失。
棉铃虫
总结词
棉铃虫是辣椒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们以幼虫蛀食辣椒的花蕾、果实和叶片,导致落花、落果和叶片缺 刻。
详细描述
棉铃虫主要在夏季和秋季为害辣椒,它们的幼虫蛀入辣椒的花蕾、果实和叶片内部,取食内部组织。 棉铃虫的为害很大,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昆虫传播
某些病原微生物通过昆虫传播 ,如蚜虫、粉虱等。
土壤传播
某些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越冬 ,通过土壤传播,如根腐病等 。
人为传播
人类活动如调种、浇水等可传 播病原微生Biblioteka 。02辣椒虫害概述
辣椒虫害的分类
咀嚼式口器害虫
01
这类害虫会啃食植物的叶片、果实和根茎,如菜青虫、棉铃虫
等。
刺吸式口器害虫
02
这类害虫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造成植物萎缩、黄化等症
05
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合 当地种植的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减少 病虫害的发生。
轮作换茬
合理安排茬口,避免连作,特别是与 茄科作物连作,增加土壤中病原菌数 量,加重病害发生。
辣椒病害大全(高清详解)
![辣椒病害大全(高清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e28f98ebceb19e8b9f6ba02.png)
辣椒疫病简介英文名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病原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 Leonian.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寄主辣椒、番茄、茄子、南瓜、西瓜、白兰瓜、甜瓜、黄瓜、菜瓜等。
危害辣椒毁灭性病害。
田块株发病率20%~30%,发病田块达70%以上,严重地影响辣椒产量,甚至绝收。
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为害症状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
(1)叶片:叶片发病多在叶缘和叶柄连接处出现不规则暗绿色病斑,水渍状,边缘为黄绿色,多雨高湿条件下发展迅速,常造成叶片腐烂,干燥条件下病斑干枯易破碎。
(2)茎基部和茎节:茎基部和茎节分杈处发生成段暗绿色病斑,水渍状。
茎部多在近地面处发病,病斑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暗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易缢缩折倒,病部以上茎梗也易凋萎死亡。
(3)果实:受害多从蒂部开始,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边缘不明显,很快扩展到全果实,引起腐烂,潮湿时病部覆盖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
病原物孢囊梗简单,菌丝状,淡色。
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淡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大小(27.6~55.8)微米×(15.5~31.6)微米。
萌发时产生多个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
卵孢子圆球形,黄褐色,直径为15~28微米。
病菌还能产生球形的厚壁孢子,淡黄色、单胞。
侵染循环(1)菌源:病原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及种子上越冬,其中土壤中病残体带菌率高,是主要初侵染源。
北方寒冷地区病菌不能在种子上越冬,其主要来源是土壤中和在病残体上越冬的卵孢子。
(2)传播: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病菌经雨水飞溅或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果实上,引起发病。
重复侵染主要来自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雨水传播为害。
中心病株出现时间,棚室辣椒在4月上、中旬,露地辣椒在6月上旬左右。
线虫为害造成根部伤口,病菌很容易从伤口进入,造成植株迅速发病。
发生因素(1)环境:田间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5~33℃,相对湿度为85%以上,大棚内湿度大或棚膜上凝水结露的情况下,易发病。
辣椒病虫害(图谱)及防治大全
![辣椒病虫害(图谱)及防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c31180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5.png)
辣椒病虫害(图谱)及防治大全辣椒辣椒整个生育期会发生很多病害。
苗期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成株期有病毒病、疫病、青枯病、叶斑病等。
只有正确识别辣椒病害才能准确使用农药,控制辣椒病害蔓延,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下面就是辣椒的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辣椒猝倒病、立枯病辣椒猝倒病:苗床低温高湿易发病。
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
辣椒立枯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斑绕茎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倒伏。
猝倒病、立枯病综合防治方法:1、每方营养土中加入重茬灵200克,或瓜枯宁100克混匀,播种后用苗菌敌拌成的药土盖种;2、在保证苗床温度的情况下通风排湿;3、发现病苗用“露速净+万帅”600倍液、或“免劳露+金芸噁”1500倍液、“回生噁霉灵”1500倍液喷雾防治。
辣椒疫病辣椒疫病:毁灭性病害,茎、叶、果实均能发病,茎基部和枝杈处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甚至黑褐色腐烂,绕茎一周后皮层缢缩,染病部位以上叶片逐渐枯萎死亡。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
根部呈褐色腐烂状,发病迅速,造成田间植株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1.采取深沟高畦栽培,注意排水。
2.发病前用80%好意、65%好生灵、75%多保净等药剂600倍液喷洒防病。
3.发病初期用58%露速净、72.2%免劳露、80%烯酰吗啉、30%凯美润、72%妥冻等药剂整株喷洒,5-7天用药一次,连喷2-3次。
辣椒灰霉病辣椒灰霉病:主要为害幼果和叶片。
病菌从残留花瓣侵入,致花瓣腐烂,果蒂发病后扩展致果面,呈水浸状病斑;叶片边缘呈“V”字型褐色病斑向内扩展。
湿度大时病部有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0%蓝潮600倍液、30%凯美润1500倍液、50%秀亮500倍液、50%兴农悦购700倍液、“50%响彻1+1”800倍液、牛博士木霉菌600倍液、40%点峰嘧霉胺1000倍液防治。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54880b8be1e650e53ea9946.png)
目录1、辣椒青枯病—-——-—---—-———-————22、辣椒褐斑病————-——-——-—-———-——33、辣椒病毒病——————-—-———————---54、辣椒立枯病-——————-——-——--————125、辣椒根肿病—————--———-———————-136、辣椒白粉病—--—————-—-———————-137、辣椒疫病———-——-—————-———-———148、辣椒根腐病——---—--—-—-—--————169、辣椒炭疽病——-———————-——————-—1710、辣椒猝倒病———-————-———-———-——2311、辣椒叶枯病—--————————————-———2512、辣椒褐腐病—-——————-—--——-—-—-2613、辣椒绵腐病————-———————-————-—2714、辣椒黑斑病————-————————-————-3215、辣椒白星病——-————-———--——————3216、辣椒疫病———————--—-———————-—3517、辣椒灰霉病————--——-—————-———-3718、辣椒菌核病———-—————————————--3819、辣椒细菌性叶斑病——————-—--——--——4020、辣椒(色链隔孢)叶斑病—-————-————-—- 4221、辣椒冻害———-—-—-———-——-—————4222、辣椒热害————----——-——————-——4323、辣椒寒害——-———-—————-—--—-—-4324、辣椒肥害———-——-——-—————--——-4325、烟青虫危害辣椒———---————-———-——4426、棉铃虫危害辣椒——————-—-————————4527、甜菜夜蛾危害辣椒—-——————-—————-—4628、辣椒紫斑病--———-—-——————-————4929、辣椒幼苗带帽出土-————-———-————-—4930、辣椒白斑病——-———-————————-—--5031、辣椒脐腐病———————-———————————5132、辣椒软腐病--—-—————-———-—--——5633、辣椒辣椒芽枝霉果腐病———————————---5834、辣椒叶霉病———---—-———————--——5835、辣椒疮痂病——————————-———-————6036、辣椒黑霉病—————-————---—————-6137、辣椒黑腐病--——--—-—-————--—-—6338、辣椒白绢病—-———-——--—--—————-6639、辣椒茎基腐病—-———--——-—-—-—-——6740、辣椒裂果—-———-————————————-—68 1、辣椒青枯病1、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多从寄主的根部或茎部的皮孔或伤口侵入,前期处于潜伏状态,座果后遇有适宜条件,该菌在寄主体内繁殖,向上扩展,破坏细胞组织,致茎叶变褐萎蔫,当土壤温度达到20—25℃,气温30—35℃,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尤其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更易促成该病流行.此外,连作重茬地,或缺钾肥,管理不细的低洼排水不良地块,或酸性土壤均利于发病。
【农技帮】辣椒“烂果、枯萎、黄叶”不知道咋了?23种病虫图谱来帮你!
![【农技帮】辣椒“烂果、枯萎、黄叶”不知道咋了?23种病虫图谱来帮你!](https://img.taocdn.com/s3/m/d7413d9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c.png)
【农技帮】辣椒“烂果、枯萎、黄叶”不知道咋了?23种病虫图谱来帮你!这期给大家整理一期关于辣椒的病虫害图谱,以后对照来看就好了!1.辣椒病毒病发病症状有4种类型(1)花叶型:典型症状是病叶、病果出现不规则褪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
严重时,病部除斑驳外,病叶和病果畸形皱缩,叶明脉,植株生长缓慢或矮化,结小果,果难以转红或只局部转红,僵化。
(2)黄化型: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形成上黄下绿,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
(3)坏死型:包括顶枯、斑驳坏死和条纹状坏死。
顶枯指植株枝杈顶端幼嫩部分变褐坏死,而其余部分症状不明显。
斑驳坏死可在叶片和果实上发生。
病斑红褐色或深褐色,不规则型,有时穿孔或发展成黄褐色大斑,病斑周围有一深绿色的环,叶片迅速黄化脱落。
条纹状坏死主要表现在枝条上。
病斑红褐色,沿枝条上下扩展,得病部分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枯干。
(4)畸形型:有叶片畸形或丛簇型表现。
重病果果面有绿色不均的花斑和疣状突起。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
(2)种子处理:用高锰酸钾浸种15~20分钟,清水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也可以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冷却后催芽播种。
(3)及时防治蚜虫:溴氰虫酰胺;吡蚜酮;啶虫脒;或高效氟氯氰菊酯等喷雾。
(4)发病初期,宁南霉素;吗胍·乙酸铜;或辛菌胺醋酸盐喷雾防治。
2.辣椒疫病是辣椒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
危害症状: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暗褐色缢缩,造成幼苗折断和湿腐,最后枯萎死亡。
茎染病初产生暗绿色病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黑褐色斑,绕茎一周后病斑处皮层腐烂,引起软腐或茎枝倒折,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霉。
果实多从蒂部或果缝处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很快扩展至整个果实,呈灰绿色,果肉软腐,病果失水干缩挂在枝上呈暗褐色僵果。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新品种(2)种子处理:温水浸种或精甲霜.锰锌、烯酰.锰锌等药剂浸种(3)定植缓苗后可选嘧菌.百菌清、恶酮.霜脲氰、琥铜.甲霜灵、锰锌.氟吗啉等;坐果采收期可用吡唑醚菌酯、丙森.异丙菌胺、呋酰.锰锌等药剂。
帮忙看看辣椒病害
![帮忙看看辣椒病害](https://img.taocdn.com/s3/m/b923c59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0.png)
2023-11-10•辣椒病害概述•常见辣椒病害•辣椒病害发生原因目录•辣椒病害防治方法•辣椒病害防治案例01辣椒病害概述定义辣椒病害是指对辣椒生长和果实产生不利影响的微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导致的植物异常现象。
分类辣椒病害可以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和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生理性病害等。
定义与分类病害症状与识别常见的辣椒真菌性病害有炭疽病、疫病、霜霉病等。
症状表现为病斑、长毛、霉层等。
真菌性病害常见的辣椒细菌性病害有角斑病、软腐病等。
症状表现为水渍状、半透明、无霉层的病斑。
细菌性病害辣椒病毒病主要由病毒引起,症状表现为叶片畸形、生长缓慢、果实畸形等。
病毒病如冷害、热害、缺素症等,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落花、落果等。
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生理性病害病害会导致辣椒植株生长缓慢,果实品质下降,从而影响产量。
产量下降品质下降传染扩散病害会导致辣椒果实品质下降,如出现斑点、畸形等现象,影响食用和加工品质。
辣椒病害如果不及时防治,会迅速传染扩散,给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03病害对辣椒的影响020102常见辣椒病害叶片出现明脉、斑驳或花叶,叶缘卷曲,植株矮化,果实小而畸形,果皮有疣状突起。
症状识别由病毒引起,通过昆虫、汁液接触等方式传播。
传播途径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防治蚜虫、白粉虱等传毒媒介。
防治方法病毒病成株期叶片边缘水渍状暗绿色坏死,病株逐渐萎蔫,根系变褐,皮层腐烂。
疫病症状识别由真菌引起,通过土壤、水滴等传播。
传播途径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排水防涝,定期喷洒杀菌剂。
防治方法传播途径由真菌引起,通过分生孢子传播。
症状识别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有深褐色环纹,中央灰白色或浅褐色。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定期喷洒杀菌剂。
炭疽病叶片出现黄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为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疮痂状病斑。
症状识别由细菌引起,通过伤口传播。
传播途径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定期喷洒杀菌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害—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 烟青虫、蓟马、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蚜虫
虫害—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 烟青虫、蓟马、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白粉虱为害辣椒
虫害—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 烟青虫、蓟马、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蓟马
虫害—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 烟青虫、蓟马、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青枯病的防治
• • 定植时以高锰酸钾1000倍液作定根水 初果期发现病株即用:高锰酸钾600倍液、 20%喹菌酮1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50%琥胶肥酸铜可湿粉500倍液、 77%可杀得500倍液灌根。 每隔7-10天一次,前密后疏,灌透淋足. 也可喷施 2%加收米400倍液、77%可杀得600倍液、 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3%中生菌素
辣椒主要病害---5类32种
• 生理病害---日灼病、高温障碍、生理性卷叶、
风害、筋腐病、脐腐病
• 真菌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根腐病
白粉病、疫病、枯萎病、灰霉、白绢
• 病毒病害—花叶型、卷叶型、蕨叶型、条斑型、
巨芽型、黄顶型、坏死型
• 虫害—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蓟马、 棉铃虫、
烟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 细菌病害—青枯病、软腐病
选用什么药剂防治蚜虫、蓟马、白粉虱 等传毒害虫? 首选药剂——隆施(氟啶虫酰胺)、 非常火(烯啶· 吡蚜酮) 其次是:吡虫啉、 多杀菌素、丁硫克百威、 虫螨腈、敌敌畏等
虫害—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 烟青虫、蓟马、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棉铃虫为害辣椒
棉铃虫卵
虫害—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 烟青虫、蓟马、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辣椒疫病
真菌病害—猝倒、立枯、炭疽、根腐 白粉、疫病、枯萎
炭 疽 病
防治药剂 70%代森联600倍液、 50%咪鲜胺1000倍液、 72%立达宁+70%甲基托布津 (1:1)1000-1500倍液
真菌病害—猝倒、立枯、炭疽、根腐 白粉、疫病、枯萎
药剂防治:
氟酰胺〃嘧菌酯、精甲、咯菌腈
根腐病
剥根复初症 离及,期状 根反病 茎复株该 部多白病 皮日天是 层后萎由 呈病蔫真 浅株,菌 褐枯晚引 色死上起 腐。能的 烂病逐。 ,株渐发 易的恢病 :
72%立达宁600倍液 68%金雷600倍液 64%杀毒矾500倍液 72.2%普力克600倍液 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次
真菌病害—猝倒、立枯、炭疽、根腐 白粉、疫病、枯萎
发病前可喷施 75%立达宁(百菌清)600倍液、 25%诺凡(霜脲〃嘧菌酯)1500倍液 发病初期 喷施立达宁+诺凡,持效期可达15-20天 发病初期可交替喷施以下药剂: 10%氰霜唑1200倍液、 68.75%氟吡菌胺800倍、 50%氟啶胺2000倍(可兼治灰霉病)、 70%丙森锌600倍、 50%烯酰吗林2500倍、 72%(霜脲氰+代森锰锌)600倍、 25%吡唑醚菌酯2000倍、 72.2%(霜霉威+丙酰胺)600倍液
真菌病害—猝倒、立枯、炭疽、根腐 白粉、出病株烧毁或深埋 2、水旱轮作、3、夏季雨后及时晒田 4、药剂防治: 用15%三唑酮(粉锈宁) 或50%甲基立枯宁(利克菌) 同100-200倍细土拌和均匀,撒在病部根茎处,7天一次。
病毒病害—花叶、卷叶、蕨叶、条斑、 巨芽、黄顶、坏死
真菌病害—猝倒、立枯、炭疽、根腐 白粉、疫病、枯萎
白 粉
病
防治用药: 禾技(戊唑醇〃嘧菌酯)3000倍 80%硫磺600倍、 15%三唑酮1500倍液、 43%戊唑醇(菲展)3000倍、 50%多菌灵1000倍液、 45%百菌清烟剂
真菌病害—猝倒、立枯、炭疽、根腐 白粉、疫病、枯萎、灰霉、白绢
灰霉病
辣椒花叶病毒病
病毒病害—花叶、卷叶、蕨叶、条斑、 巨芽、黄顶、坏死
坏死病毒病
病毒病害—花叶、卷叶、蕨叶、条斑、 巨芽、黄顶、坏死
螨虫危害状和病毒病症状比较
虫
病
病毒病害—花叶、卷叶、蕨叶、条斑、 巨芽、黄顶、坏死
科学防治病毒病
病毒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其发生和传播途径有: • 种子带毒——进行种子处理 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 或0.1%高锰酸钾浸种40分钟后冲洗,再浸种催芽 • 汁液传毒——通过农事操作人为传播,进行田间卫生 操作 • 昆虫传播——由蚜虫、温室白粉虱、蓟马等传毒媒介 传播 及早防治蚜虫、蓟马、温室白粉虱等是预防病毒病的 有效措施
烟青虫为害辣椒
虫害—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 烟青虫、蓟马、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虫害—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 烟青虫、蓟马、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防治棉铃虫、 烟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喷施艾酷(阿维〃茚虫威) 1000倍、
还可选用:2.5%溴氰菊酯1000倍、 15%茚虫威3750倍、 5%定虫隆1500倍、 11%(茚虫威+吡虫啉)1500倍、 10%虫螨腈1000倍、 2.5%多杀菌素1000倍、 1.8%阿维菌素2000倍、 B.T制剂1000-1500倍.
虫害—根结线虫、蚜虫、白粉虱、棉铃虫、 烟青虫、蓟马、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根结线虫病
细菌病害—青枯病、软腐病
青枯病
症状:辣椒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该病为 细菌性病害。发病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随 后下部叶片凋萎。辣椒须根坏死,茎基维管束 变褐,细菌靠雨水传播,灌溉水传播或伤口侵 入。
细菌病害—青枯病、软腐病
生理病害---日灼病、高温障碍、生理性卷 叶、 风害、筋腐病、脐腐病
生理病害---日灼病、高温障碍、生理性卷 叶、 风害、筋腐病、脐腐病
生理病害---日灼病、高温障碍、生理性卷 叶、 风害、筋腐病、脐腐病 碳氮比失调 —筋腐病
真菌病害—猝倒、立枯、炭疽、根腐 白粉、疫病、枯萎
猝倒病
防治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