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及思考
浅谈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有效实践

浅谈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有效实践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造性、体验性的
方式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
有效实践可以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以下是几点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有效实践的建议和思考。
1. 创设情境,增强体验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或创建虚拟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例如,读一段描述田园生活的文章时,可以在
教室里布置一些田园农具或模拟田园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加投入、
体验并感受到农耕之乐。
2. 借助多种媒介,深化理解:除了文字,还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例如,阅
读一篇关于动物趣事的故事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动物视频,让学生
感受到动物的真实形态和行为。
3. 多元化表现,培养创意:给学生创造多种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意和表现力。
例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自由地组织演讲、诵读、绘画、写作等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理解和
感悟。
4. 良好的合作氛围,丰富思维:打破传统的单纯口头阅读,通
过合作式阅读,让学生在对话、讨论、交流中深化阅读,丰富思维。
例如,组织学生共同阅读一篇文章,让学生自主分工、收集信息、
交流讨论,最后在小组展示自己的收获和成果。
总的来说,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切实注重培
养学生的兴趣、体验和创意,通过多媒体、情境布置等方式营造浓
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既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体验式阅读思考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的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教学注重创设情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故事情节,将学生置身于故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样一篇内容简单、情节生动的小品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蝌蚪寻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蝌蚪如何找妈妈,以及在寻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教学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阅读《白雪公主》这样的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皇后要毒死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是如何躲过危险的?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和人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教学注重情感沟通,促进学生情感升华。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境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在阅读《木偶奇遇记》这样的小说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小木偶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当自己面临困难时该如何努力克服,如何成为一个乐观坚强的人等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感受到触动心灵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升华。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必修项,也是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阅读,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式。
方式一:感受情感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
在读课文或故事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的情感。
通过角色的言语、行为以及事件的发展,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这些情感,比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
只有在感受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
例如,当学生阅读《小蝌蚪找妈妈》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小蝌蚪的孤独、无助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好地体验故事情感。
方式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阅读。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情感的故事,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情节,进一步加深其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当学生阅读《汉字成语》时,可以让他们扮演成语中的角色,体验成语的含义和故事情节。
方式三:画画绘画是一种直观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
在阅读故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图片或素材,让他们自由绘画。
通过绘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场景、人物特点和情感因素等。
例如,当学生阅读《小熊和小兔子》时,可以让他们画出小熊和小兔子的形象,体验故事中温馨和感人的情感因素。
方式四:问答互动问答互动是一种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进行课文或故事阅读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通过问答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语文素养和思考能力。
例如,当学生阅读《小蝴蝶和小蚂蚁》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小蝴蝶和小蚂蚁之间的友谊是如何建立的?小蝴蝶和小蚂蚁的性格特点有哪些?总之,语文阅读体验式思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内涵,提高语文素养和思考能力。
阅读教学设计体验和反思

阅读教学设计体验和反思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教学安排的一种行为规划与组织过程。
而阅读教学设计则是特指在阅读课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发展。
在我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验了阅读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
首先,我选择了适合学生的教材和阅读材料。
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程度的教材,而在选择教材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估,确保教材的难度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接下来,我会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授一篇课文之前,我会先进行预习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然后,我会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整篇文章,寻找关键信息。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以及文章中的细节内容。
在此过程中,我还会利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我还会设计一些延伸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
例如,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让他们通过模仿优秀的朗读者,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并进行书评分享,让他们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培养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也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方面,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我会参考专业书籍和教学研究成果,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教师细心设计,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通过不断的体验和反思,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迪。
探究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探究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其中体验式阅读教学备受关注。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指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探究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并分享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验式阅读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体验式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流利度,还能够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体验式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进行阅读。
4.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体验式阅读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践经验1. 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文学角、设立阅读墙、开展朗读比赛等形式,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 进行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活动,如朗读、演讲、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培养阅读分享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分享,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向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倡导全班共同分享阅读之乐。
1. 设计合理的体验活动教师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设计合理的体验活动,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得到积极的阅读体验。
2. 注重感受与体验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活动,深入地感受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体验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体验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为现代化教育的一部分,体验式阅读教学已经深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也被视为未来语
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所以,实施体验式阅读教学是关键。
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思考,体会,感受语文的情趣,更深入地理解,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丰富知识、培养感性,激发学习欲望。
体验式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驱动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注重语
言的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较完
整地阅读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式的阅读教学也需要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结合。
不要“一刀切”,单纯把体验式阅读教
学套用到课堂,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正确选择。
当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定的基础时,
可以采用传统的阅读方法,而当学生阅读能力较弱时则可以采用体验式的阅读方法。
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语文理解,获得更深刻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利
用阅读技巧理解语文,为深入学习、高考等填上语文基础,为今后深度研究更宽广的文学
古典和文学基础打下基础,为踏上更宏大的文学殿堂奠定基础。
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及思考

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及思考塘下一中钱秀丽内容提要在在语文教学中,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把内涵式阅读体验与外延式阅读体验结合,在有序、可探、开放的教学系统中,灵活安排操作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又让学生的心灵放飞。
关键词体验内涵式阅读外延式阅读正文2001年,教育部颁发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出现了17次之多,贯穿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部分的主要方面,可以说这是新的课程标准吹出的又一阵清新之风。
体验教学是现代育人哲学的深刻思考,也是当代世界母语教育新的价值取向,特别是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体验”是打开通向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抽象知识的感性化、形象化,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它还能激起学生理解记忆并引起对学习问题探索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他的感受才能深刻,也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
我认为体验式教学是一个有序、可探、开放的教学系统,灵活安排操作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又让学生的心灵放飞。
我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对课文或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的规律和方式来看,主要可有两种体验阅读方式:首先是内涵式阅读体验,即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然后能合理推出对课文新的理解,赋予课文新的意义,从而逐步加深对所读课文的认识。
其次才是外延式阅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努力使学生拓展课文的外延,先把作者没有说出的东西理解出来,进行合理演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评价课文,扩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在本学期的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中,内涵式阅读体验有 8种基本方式。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阅读中的情感、思考和创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体验式阅读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阅读中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阅读材料中的色彩、声音、气味等元素,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察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听诗歌中的音乐韵律,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节再现,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在学习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参与到故事情节中,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情感变化和成长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观实地,了解阅读材料所描述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建立图像记忆和情感联想,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体验式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投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阅读中,学生不仅要理解材料的表层含义,更要深入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情感表达和价值取向等,通过个人的思考和思维碰撞,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见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考需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促进学生的思辨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扩展,如改编故事情节、创作后续的故事、插入自己的观点和评价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从被动的接收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是我们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语文不仅是学习知识的一种途径,也是我们思考、表达自己的重要工具。
而阅读则是学习语文的核心。
在进行阅读时,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知识,了解世界、拓展思维,甚至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下面我就分享一些我在语文体验式阅读中获得的思考和感悟。
一、阅读让我更好地了解世界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够让我们了解许多我们从未了解过的事物,以及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思想观念。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了关于日本文化的内容,其中描述了日本的和风。
在日本,和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是自古以来一直被传承下来的。
从书上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和服、茶道、日式庭院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了解到日本的和风文化,我对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增长了见识。
二、阅读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推荐了很多儿童读物,其中有《小王子》、《鲁滨逊漂流记》、《格林童话》等。
虽然这些作品都是儿童读物,但小学生阅读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当我打开《小王子》这本书,发现里面的文字那么小,页数又那么多,我开始有些害怕。
但是,当我看到书中的插图和文字,慢慢地我开始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感受着作者的文字和一些深刻的哲理。
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还激发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三、阅读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时候,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会让我们有所收获,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待和应对生活。
例如,《樱桃小丸子》这个动漫中的主人公小丸子,她身边的人和事都让我很受启发,每个人和物品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小熊维尼》中也有无数的故事,其中一个是讲述熊维尼的生日,最后他得到的礼物是一个写着“好朋友就像一扇门,你开了它,一个新世界就在你面前”字样的门牌,通过这个礼物我们也能体会到其中寓意,朋友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可以带给我们无数的快乐与收获。
综上所述,阅读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小班体验阅读教案及反思

小班体验阅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观看一段有关阅读的视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并与学生交流对阅读的看法和感受。
2.学习新知。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并请学生阅读其中的一篇文章,然后请学生围绕文章内容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操练训练。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有趣的阅读任务,比如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操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4.达标检测。
教师设计了一些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导入新课环节,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激发,可能是因为视频内容选择不够吸引人,导致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
其次,在学习新知环节,学生对故事书中的文章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可能是因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的问题设计不够具体,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再次,在操练训练环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投入,可能是因为角色扮演的任务设置不够具体,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
最后,在达标检测环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是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存在偏差,可能是因为题目设计不够清晰,没有考察到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在小学阶段,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
通过语文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体验式阅读则是一种更加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阅读方式。
体验式阅读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与传统的静态阅读相比,体验式阅读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体验式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方式,亲身感受故事情节和文字中所描述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学生参与到体验式阅读的活动中。
老师可以选取一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们在课前阅读并做好预习。
然后,在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系列与故事情节相关的体验活动。
如果故事中描述了主人公去深山中探险的场景,老师可以准备一些装备,如望远镜、罗盘、登山杖等,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真实的探险感觉。
学生们可以分组做小小探险家,探索教室里或学校周围的“山脉”,并记录下发现的有趣事物。
如果故事中描述了主人公在厨房里做饭的场景,老师可以准备一些食材和厨具,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做一道简单的菜品。
学生们可以体验到烹饪的乐趣,同时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通过体验式阅读,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操作能力。
体验式阅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体验式阅读,学生们也可以在课外的阅读中进行类似的体验活动。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然后通过DIY、绘画等方式,将书中的场景和角色还原出来。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体验式阅读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
通过体验式阅读,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希望各位小朋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多多参与到体验式阅读中来,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初中语文体验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体验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内容摘要:体验,是语文阅读的本原追求,体验阅读重在多角度、多方位引导学生体悟,我们按“读认——读品——读拓”三环节推进教学,即“体认读物内容——品味语言内涵——生成个性建构”。
整个阅读过程,无论是课堂流程还是学生思维流程及课堂“对话”,都始终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纽带,阅读过程更具自主性、情感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阅读文本情感体验体验是人类的一种生命活动,人类的情感、精神和智慧是体验的结晶。
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阅读教学,则注重学生个体独特的阅读体验,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生活联系和情感互动,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生命意义的建构。
一、体验内化——语文阅读的本原追求阅读活动是读者--文本--作者之间的互动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作为阅读主体激活了文本的潜在要素,重建了文本的意义,并通过文本认识了作者,同时也在阅读过程中改变着自己。
语文阅读教学,是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强调体验,即意味着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神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进行体味、领悟从而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二、多维体验——文本解读的清泉活水1、读认:穿越文本层面,体认读物内容。
读认是指借助有效的阅读形式,接近并体认文本的内容。
关键是设法引导学生快捷穿越物质化的文本层面,走进读物的精神世界。
主要分两个步骤:读通——读懂。
“读通”是指扫除文字障碍,即读对字音、明确句子停顿、弄懂词语意思等。
“读懂”主要是明白文章写了什么,即解读文章语言符号,把握作者情感。
语文体验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体演示 、 图像与 文字结合 、 视频 资料 、 音乐 渲染 、 历史背 景介 绍等创 设与文本 相似 的真实情境 , 让学生仿 若如 临其境 , 身在其 中 , 并在此情境 中启发学 生展开 自由的 想象 , 深入 到文章 中去 , 体验 文章 的情 感走 向 , 深 层次 的感悟文章 的主 旨 和深 意 , 与文本产生共振 , 从而唤醒 学生内心对教材文本 的体验 。
1 . 在音 乐情境 中体验
在 阅读 中引入 适 当的背景音 乐进行环 境渲 染 , 可 以唤起 学生探 究文章 的兴趣 , 让学 生在音 乐的世界 中
削 者的淫威的经典作品而传唱 , 但是读 了《 陌上桑》 , 我 和作者 的思想情 感碰撞 , 进 而与作 者产生情 感上 的共 在 学 习《 钱塘湖 春行 》 一 文时 , 这首诗用细腻 觉得使 君并不那么坏 , 罗敷也没有那么高大 , 你 的认识 鸣。例如 , 如何呢 ?你 是否 同意 反抗说 ?淫威 说呢? ” 一石激起 干 的文笔描绘 了一 幅钱塘湖 春景 图 , 表达了诗 人对西湖 层浪 , 这 个平凡 冤案式 的提 问立 即激发起 学生探 讨的 美景 的热爱 之情 。为此 , 在教 学时屏幕 上为学 生呈现 兴趣 , 学生积极思考 , 热烈讨论 , 踊跃 发言 , 新 见解层出 西湖 富 有早 春特 征美景 的画 面 , 用 古筝曲 《 春江 花 月 不穷 , 课 堂上真是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 气氛活跃 , 不亦 夜》 作为整堂课 的背景音 乐 , 由图片及音 乐营造一种浓 乐乎。 浓的学 习氛 围 , 让学生 的情 感融入到这首诗 中, 让学生 问题是思维 的体操 , 是思维 的磨 刀石 , 但 问题 不是 感悟钱塘江春色之美 。 越 多越好 , 问得 精而妙思维方能得到锻炼 , 良好 的思维 2 . 在视频情境 中体验 品质方 能形成 , 问得 多而拙 , 问题 便成 为思维 的负 担 , 在 阅读 中利 用视频创 设情境 , 能将抽 象的文 字转 甚至思维 的摧残 。只要 我们 走 出语文 问题 的误 区 , 明 换成生动 、 形象的画面 , 将学生带入到文本 中的情 感世 确提 问的功能 , 着眼于学生对课文 的整体把握 、 内容 的 深化、 情 感 的体悟 、 理解 的创新 、 教学 的延伸 , 问得巧 妙, 问得有序 , 问得 恰如其 分 , 我们 一定 能够让 学生 的 语文思维在长期 的教 学中不断升华 。 ★ 作者单位 : 甘肃定 西市第一 中学。
语文体验感悟型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

语文体验感悟型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语文体验感悟型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语文体验感悟型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重庆市垫江第一中学校陈红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笔者认为,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体验感悟学习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对这一建议,我们已耳熟能详,但对其理解和实施策略的探寻还需更加深入,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想象,通过体味、领悟等方式,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自我。
一、诠释:体验感悟型阅读教学的内涵与特点体验是通过亲身参与,亲自实践来获得经验的一种心智活动过程。
体验感悟型阅读教学应是在学生的语文阅读过程中,通过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运用体验感悟的方式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世界,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和交往,并主动建构文本意义,生成情感和新体验。
其特征有:(一)感悟的独特性由于每个读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所以,阅读的体验,感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即“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这正是基于体验感悟的独特性而提出的。
(二)情感的审美性阅读文本所具有的情感的审美性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美的境界中,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对话,体验文章所承载的真善美,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同时在这种审美满足中获得正确的认知。
(三)对话的多重性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和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学习具有多重对话性。
(四)意义的生成性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建构文本意义,而其外在表现是语言形式,且在意义建构之前获得。
二、体验感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新课程提出之前的`初中语文传统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视学生为容器,过于强调知识的普遍接受和结果的统一生成,过于强调标准的理性认识,()而体验感悟型阅读教学,对于剔除这种弊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体验感悟的重要性、紧迫性并在教学行为中落实这一新理念,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语感和文化素养。
然而,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只是机械地看文字,只能得到很少的收获和体验。
要想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需要运用思考的方法来深化阅读过程。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的方法。
一、摆脱字面理解,挖掘文本深层含义在阅读过程中,只看表面文字,容易理解的只是事实或最基本的故事情节,但隐藏在文本中深层意义可能是更有意义的。
要想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需要摆脱字面的理解,探索文本的深层含义。
可以通过问题回答法或类比法来发现深层含义。
比如,在读一篇寓言时,可以通过对比作品中的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找到其中的道德教育和引导。
二、按序理解,确立脉络,把握核心阅读中,要把握文章的脉络,理清句子的先后顺序,建立起正确的思想框架。
可以通过试着用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一段的主题句,让自己先大致了解每段的内容。
此外,还需要通过归纳、总结,找到文章的主旨和重点,抓住核心意思。
比如,在读一篇议论文时,通过精读每段和主题句,理解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和重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从多角度入手,挖掘亮点在阅读中,可以从多角度着手,挖掘文本的亮点,增强阅读体验。
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角度来挖掘亮点。
比如,在读一本历史小说时,可以结合历史事件,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然后思考作者是如何将历史事实和小说情节联系起来的,展现了哪些文学特点和特色。
四、借助图像,增强联想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借助图像来增强联想,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具体方法可包括自己画小插图或网络搜索相关图片。
比如,在读一篇描写美景的文学作品时,可以画出自己理解的美景画面,或搜索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带来更直观的视觉体验。
总之,阅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我们需要学习和运用一些思考方法,提高我们的阅读体验。
应该注重文本的深层含义,建立正确的思想框架,挖掘文本的亮点,借助图像来增强联想。
体验和反思阅读教学设计

体验和反思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而教学设计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种体验和反思式的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阅读策略,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设计背景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
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较弱,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
因此,我们决定设计一种体验和反思式的阅读教学,旨在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技巧。
设计内容一、体验式阅读体验我们将设计一系列的阅读体验,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阅读的乐趣。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参加读书分享会,并鼓励他们以阅读为乐。
此外,我们还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绘本阅读、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反思式阅读策略指导在体验式的基础上,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他们意识到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疑惑,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如预测、推测、细节抓取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实践应用与总结评价在体验和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阅读中,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阅读任务,要求学生独立进行阅读,并在阅读后完成相关的练习或写作任务。
通过学生的实际应用和表现,我们可以及时了解他们的阅读能力,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评价。
总结体验和反思阅读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反思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提高阅读兴趣;通过反思,他们能够发现阅读中的问题并解决;而实践应用与评价的环节则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阅读技能。
这种教学设计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摘要】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这种阅读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体验式阅读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加了解世界各个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见识。
最重要的是,这种阅读方式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提高语文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志和社会能力。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学生,兴趣,素养,思维能力,视野,全面发展,积极作用。
1. 引言1.1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是指通过让学生通过体验阅读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这种阅读方式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意义。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还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学会独立思考,提高语文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体验式阅读活动,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从而激发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体验式阅读注重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情节的吸引力,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通过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游戏化阅读、角色扮演、剧场式朗读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去阅读,形成持续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笔谈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笔谈从古至今,从猿人进化到人类,从零沟通到语言交流,由最初的语言交流到现在的文化传播,从知识的言传身教到有文字存在供人学习,阅读在人的学习与生活中越来越不可缺少。
学会阅读才能掌握知识。
最好的教学教育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的阅读,通过在课上课下对学生进行体验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所需掌握的知识。
一、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的教育1.通过视觉引导学生体验式阅读。
阅读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一个好的途径。
彩色的画面能更加直接地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为了让学生对通过阅读对学习有一个印象加深的过程,可以采用视觉上的引导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取知识。
如:苏教版版三年级下册《黄继光》一文中,革命英雄黄继光,为了摧毁敌人在碉堡中的机关枪减少我军损失,将自己作为肉墙,堵住了敌人的机关枪口,用自己的生命为取得胜利,做出贡献。
通过视觉上的阅读教育,让学生对要学习的人物事物有一个认识,可以加深体验式阅读的效果。
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总理,他是中国杰出的领导人,外交家,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课中,向学生展示人物的生平事迹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学生通过体验式阅读了解到人物的一生,对人物有更深的了解,是体验式阅读的教育意义变得深远重大。
2.通过影视资料体验自然之美。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播放有关纪录片等,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之美。
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文中写出雅鲁藏布的生物种类繁多,濒临灭绝的物种或者已经灭绝的物种,在雅鲁藏布中都可以寻到。
雅鲁藏布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多样,堪称地质博物馆。
雅鲁藏布降雨丰富,雨量充足,为热带、亚热带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自然宝库。
雅鲁藏布有冰川作用的遗迹,可以供人们研究。
雅鲁藏布用自然景观,记录一次次历史的演变。
当学生们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大自然之美,仿佛大自然在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诉说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反思与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反思与实践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与此同时,在参予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更高。
语文学科是教学工作的重点,许多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知识,都是从持续多年的语文学习中得到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汉语言文化成为了我国综合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
因此,青年学生更应该提高自身的汉语言文化知识水平,为将来融入社会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然而,语言学习离不开阅读文学作品,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是现阶段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阅读反思;实践研究引言:汉语言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的重要支柱,在对外进行文化输出的时候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青年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化知识的时候所阅读的文学作品数量比较少,并且阅读的质量也有待提高,因此老师应该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基本的阅读情况,从而对该课题进行实践研究。
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开展为重点,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培养学生阅读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待语文学科,总是沉浸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认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对于自己个人今后的发展用处不大。
并且他们在中考的压力下,个人的时间十分有限,让他们进行阅读是一项比较难的工作。
然而,笔者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只是缺乏阅读的意识,没有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他们在投入到阅读过程的初期会感到十分累,从而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
为了促进后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老师需要先从学生的思想角度出发,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听取学生的个人阅读情况,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意识,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以促进后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摘要】体验式阅读是一种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和参与来深入理解文本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阅读方式包括朗读、演讲、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和理解文本。
体验式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有效进行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可以通过导读、引导讨论、激发兴趣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体验文本。
体验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包括多样化的体验式阅读方式和激励机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益处,方法,教学,重要性,阅读能力1. 引言1.1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思考,是指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和体验故事情节、人物情感、文化内涵等内容,从而深入理解和感悟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体验式阅读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感受,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认识和审美体验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体验式阅读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思维、培养情感的有效途径。
通过体验式阅读,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语文阅读的效果和乐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阅读的方式多样,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感倾诉、小组讨论、艺术表现等形式进行。
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与感悟。
体验式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2. 正文2.1 什么是体验式阅读体验式阅读是一种注重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的阅读方式。
在这种阅读模式下,读者不仅仅停留在理性思考和文字解读的层面,更加注重对文本中的情感、意境和思想的体验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及思考塘下一中钱秀丽内容提要在在语文教学中,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把内涵式阅读体验与外延式阅读体验结合,在有序、可探、开放的教学系统中,灵活安排操作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又让学生的心灵放飞。
关键词体验内涵式阅读外延式阅读正文2001年,教育部颁发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出现了17次之多,贯穿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部分的主要方面,可以说这是新的课程标准吹出的又一阵清新之风。
体验教学是现代育人哲学的深刻思考,也是当代世界母语教育新的价值取向,特别是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体验”是打开通向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抽象知识的感性化、形象化,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它还能激起学生理解记忆并引起对学习问题探索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他的感受才能深刻,也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有了自己的感受,生命才会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
我认为体验式教学是一个有序、可探、开放的教学系统,灵活安排操作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又让学生的心灵放飞。
我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对课文或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的规律和方式来看,主要可有两种体验阅读方式:首先是内涵式阅读体验,即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然后能合理推出对课文新的理解,赋予课文新的意义,从而逐步加深对所读课文的认识。
其次才是外延式阅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努力使学生拓展课文的外延,先把作者没有说出的东西理解出来,进行合理演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评价课文,扩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在本学期的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中,内涵式阅读体验有 8种基本方式。
1、在词语学习中体验。
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一篇课文中的词语整合起来去理解和应用,在合成运用中加深对词的体验和感知,这比单个词语的学习效果好得多。
首先是在揣摩词义中体验学习。
如学习文言文,词语如单个单个地学习,显然会使整个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就不乐意学,而且学习效果差。
而用来初学的文言文往往带有点故事性,大概的意思学生基本知道,具体的个别的词语则难以明白,如放到一定的语境中时,学生联系上下文则基本可以揣摩其意义,而且在揣摩推测其意义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领略到快感,如果再展开抢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体验成功的乐趣。
如我在教刘义庆的《咏雪》时,学生对文中的“儿女”一词难以理解,我就问他们:“下文的兄子是谢太傅的什么人?”学生自然知道,那么对文中的“儿女”一词的意思自然就理解作是“子侄辈”了。
其次是在复述中学习体会词语,教一些文质皆美的美文的话,就可以抓住一些优美词让学生进行复述,如我在教《白兔和月亮》的时候,让学生复述课文是可以问学生:“哪些词语是不能省的?为什么?”学生就课文的语言特点就会体会到文中的“独具审美的慧心、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闲适、心痛如割、各具风韵、险象迭生、得失之患、慧心未泯”等优美词。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一些优美的词语就有了理解和体会,还有可以在利用关键词复述课文中体验学习词语。
复述时这样,不仅时间利用率比较高,积累了词语,而且让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在体验了文中人物的性格来体验作者的心境,语言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2、在驰骋想象中体验。
想象是人类通向艺术殿堂的翅膀,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语文老师应该使学生触发情感,唤起记忆,激起活跃的联想和想象。
在神话《夸父逐日》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象“夸父与日逐走”时的心理活动和具体动作,可以让学生想象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时的心理活动等等,学生想象到夸父的好强和坚持不懈的心理与动作,想象到“桃子”的甜蜜多汁与夸父的渴死时的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后人继续其遗志的心愿,理解了夸父的不服输和为后人造福的伟大人格,明白神话中的想象与人物性格特点及文章的思想内蕴有着一定的关系。
但是仅仅到此还是不够的,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不能知识局限于对作品本身的体验。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文只是“影子”,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文本的解读达到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因此对教材中作品的阅读既要源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更要拓展教材。
在这时我提出问题:“神话最大的特点是想象,想象有着莫大的魅力,但是想象是随便怎样都可以的吗?”学生经过讨论进而明白想象要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想象。
明白这一点之后,我又进一步提出要求:“请针对现在所发生的一些自然现象,进行想象一则神话。
”学生兴趣盎然而又学有所得。
所以这些动作和心理想象使学生有利与对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思想内蕴的体验把握,深入领悟文章的精髓。
3、在情境创设中体验。
创设恰当的音乐情境。
(1)根据课文的内容或与作者相关的情况选择符合情境的音乐,挑起学生的兴趣,在形式上或内容上导入教学,来既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又营造了一定的学习体验的情境,有助于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去。
(2)根据课文内容或课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选择音乐来进配乐朗读,给学生营造一定的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一定的朗读情趣之下,更好地感悟课文的情感主旨。
如《爱的罗曼司》可以给那些具有浓浓情意的语段配乐朗读,而《二泉映月》可以给那些有着较凄凉的情感的语段配乐,(3)也可以根据课文学习目标的需要来找相关的音乐来欣赏学习。
如学习课文《黄河颂》就很有必要学唱一下《黄河颂》这首歌,学习课文《土地的誓言》就很有必要唱一下我们的国歌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把握和体会,使学生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创设恰当的画面情境。
(1)如果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话或语言表达能力的话,一张画面的展现,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实地演习、体会,让学生口述描绘,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多幅画面的展现,设置声音、动作连贯的或相对的效果来让学生选择画面讲感受或了解有关课文所涉及的知识或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2)从身边的人、事、物讲起,如在实物投影仪上可以直接演示“一张老照片”,学生可以从身边亲近的人、事、物亲切地回忆、描述、听讲、认识这张老照片,探求其中的意义,有感而发,进而有感而写,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
(3)用动态的形式来表现某种思想意念,来让学生领悟这种思想意念,如用跳动的红心让学生感觉爱心的意蕴所在,如转动的地球更让人觉得什么是美好的世界。
4、在角色表演中体验。
对于戏剧表演,学生大多有一种表现和表演欲,把表演引入课堂,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体验。
因为要把角色演好,必须回到课本中挖掘写作背景、了解人物身份、把握人物性格,从而体现出与之相应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
而只要有动作、外貌、肖像、神态的课文都可以借助表演这一活动方式让学生来体验和品味课文的内容和内涵。
像《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轮流出场进行表演,一人演皇帝,两人演骗子,一人演大臣,其他同学则做观众和评论家。
通过学生的表演-评价-再表演的过程,学生的表演越来越逼真,惟妙惟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这样的活动中,演员的表演跟观众和评论家的评论共同促使学生传课文中人物之情,达课文中人物之意,把人物的性格凸现出来,大家都充分地体会到皇帝的愚蠢、大臣的虚伪、骗子的狡猾、孩子的天真,学生就在表演与观看表演中获得对课文内容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真切的生活体验,不仅担当角色的同学的到深刻的体验,而且未担当角色的同学也会对表演有较为具体而形象的感知。
5、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验。
真正的语文课应把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放在首位,因为文本中所有的信息内涵、情感思想都是以语言为依托传递出来的。
自主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使朗读者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景中而且能唤起其他学生爱憎的情感。
一些有一定意境的课文适合美读,而一些人物个性鲜明而其人物内在感情矛盾复杂的文章较适合分角色朗读,如我在教《羚羊木雕》等此类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比赛朗读中揣摩议论怎样合理地变换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停顿的长短来表现人物的焦急、生气、自私、胆怯、严厉、暴躁、惭愧、坦然、理直气壮等思想情感。
这样,在朗读体验中学生走进作品中的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故事情节,体验作品的思想内蕴。
6、在角色变换中体验。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
以前的包办式的教学造成学生与文本的隔膜,学生上课的表现总是不够主动、积极,但我们如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就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使他们思想的清流汩汩涌出,浇灌语文阅读的园地,开出智慧的花朵。
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看似不起眼却很耐人寻味的细节,在《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中,我提出:如果你是文中的友人,你会“怒”骂太丘吗?学生认为自己迟到,别人“舍去”也很正常,可能会抱怨自己,但表示绝不会骂人“非人哉”,进而认识到文中的友人有点傲慢和不讲礼貌,有的学生还猜测友人官职高于太丘,经我证实后,生很高兴。
我还提问:如果你是太丘,你会“舍去”吗?学生回答不一,理也各不相同,我进而追问为什么太丘会“舍去”,学生们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太丘的刚正不阿……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真正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都有利于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对作品和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和体验,这样的阅读教学才不会让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而仅仅做一个旁观者,也才会汽笛其智慧,会使语文教学不如崭新的境界。
7、在辩论中体验。
在一些颇有争议的课文学习中,要善于抓住学生中的“嘀咕”声,让那些心中有不同看法的学生畅所欲言,如在《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中,对“元方入门不顾”赞成与否的辩论,学生的辩论较为激烈。
赞成方认为友人没有礼貌在先,元方则可以没有礼貌在后;有的则认为元方这不是没有礼貌,而是元方不愿与辱骂自己父亲之徒讲话,是不屑而为之;有的认为元方要给友人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
否定方则认为元方既然责友人无礼,为什么自己也这么无礼呢;有的认为友人由“怒”到“惭”到“下车引之”表示已经知错就改,元方应该原谅他,而不应该“入门不顾”。
随着辩论的深入发展,有学生提出看法,元方只是一个小孩,根本不可能考虑这么多,“入门不顾”是他真性情的流露,表现了他作为小孩的纯真,而不能过多地批评他。
但这些严格来讲是属于思想品德的教育,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为了使辩论的语文味浓点,我进一步追问:“文章这里对元方的行动描写比起前面的驳友人‘无信’和‘无礼’的语言描写,你最欣赏哪一处?”学生进行比较辩论、猜想结果,充分认识欣赏元方有礼有节的机智,通过学习元方的应对技巧,体会语言的艺术与魅力,并且使学生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争论涉及面广,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都在这样的交流中体验了作品的艺术形象并有自己的评价,充分地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辩论中敢于体验、善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