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1课时)
9.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0ddcf1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0.png)
S+100 g
D )
【例】已知KNO3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2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35 g KN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
量为135 g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A.每100 g水中含食盐16 g
B.每100 g溶液中含食盐16 g
C.溶液质量为100 g
D.溶液中含食盐16 g
知识点2
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3.(教材变式)把15 g固体硝酸钾放入85 g水中,完全溶解后,
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A )
A.15%
B.17.6%
C.21.4%
D.85%
稀?你的判断根据是什么?
烧杯Ⅲ中的最浓,烧杯Ⅰ中的最稀。判断的根据是溶液颜色
的深浅
【小结】一般情况下,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 颜色
的深
浅可以判断溶液的浓稀程度。这种方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
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在实际应用中,常常
浓度
要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即
。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知识点1
溶质的质量分数
1.(核心素养)从100 g 15%的NaOH溶液中取出20 g,将剩余
D )
溶液与原溶液进行比较,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9.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9.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42b512a0066f5335a8121fd.png)
§9.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案背景“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节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和发展。
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学生都很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计算溶液的组成却是第一次接触。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把握此内容不仅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所以综合性比较强。
教学中要牢牢抓住概念,真正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本课题内容可分三部分:建立溶质质量分数概念、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本节是本课题的第一课时,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简单计算。
始终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加强思维训练,在“讨论”、“活动探究”、“习题”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
§9.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执教: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二中学宋仲燕一、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溶液与我们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同时很多化学反应也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因此,在学习了氧气、水、二氧化碳等身边的化学物质之后再来专门的讨论有关溶液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对于定量的研究溶液的组成具有认识和应用的双重价值。
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认识溶液的组成是溶液知识的深化,它既能帮助学生加深有关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更使学生将有关溶液知识科学运用到日常生活实际和生产及科学实验的必须。
2.学生分析:在本章已学习了溶液的特征、组成、分类、物质的溶解度等知识,学生对溶液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又通过日常生活中溶液例子的分析、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标签上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方法的分析,为这节课的学习成功做了铺垫。
初中三年级下学期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
![初中三年级下学期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b61c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b.png)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含义:在100份质量的溶液里有多少份质量的溶质。
3.注意:
(1)溶质、溶剂、溶液的量均以质量来表示,单位要统一,最后结果以百分数形式存在;
(2)公式中的溶质质量必须是已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未溶解的物质不是溶液的组成部分,当然也不是溶质;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所以溶液质量是所有溶质质量之和加上溶剂的质量,该溶液中某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为该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总质量。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实验9-8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ρ水=1 g·cm-3)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10%
20
80
20%
[过渡]请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下述问题。
[投影]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试管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浅
20
0.1
20.1
0.5%
2
较浅
20
0.5
20.5
2.4%
3
较深
20
2
22
9.1%
比如试管1的溶质质量分数即为0.1g溶质除以20.1g溶液,再乘以100%,求得结果为0.5%;同理,可以计算出试管2、3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4%、9.1%。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时1 (2012新版教材同步课件)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时1 (2012新版教材同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b7c0a9b0717fd5360cdc57.png)
1
2
3
【实验9-5】哪种溶液浓
试管 溶液颜 溶 剂 溶 质 溶 液
编号 色比较 质量/g 质量/g 质量/g 1 2 3
浅
较深
20g
20g
0.1g
0.5g
20.1g
20.5g
深
20g
2g
22g
归纳:对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深 浅可以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比不饱和溶液浓。
【实验9-8】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
溶质质量/g 溶剂(水)质量/g 溶质质量分数
10 20
90 80
10%
20%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例1:20g食盐溶液中含有 2g食盐,求: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g 解: ×100% =10% 20g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g) 100% 溶液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
100%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3、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则t℃,该物质饱和溶液中 S 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 S +100g
答: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例2:40g 2%的食盐溶液中含有多少g 食盐和水? 解: 含食盐: 40g × 2% = 0.8 g 含 水: 40 g – 0.8g = 39.2 g 答:含食盐0.8克,含水39.2克。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例题3(教材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 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kg 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解: 溶质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31b09b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f.png)
3. 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收获和感悟。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总结。教师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学生总结。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其归纳整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了解化学在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化学学习者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其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展示生活中与溶液相关的实例,如药品配置、饮食调味等,引发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
3. 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小结
1.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作业。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性质,提高其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主题,以实验和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目标
5. 作业小结: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调整。
9.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9.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359d55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8.png)
20%
。60 ℃时,将
15 g甲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
(3)将60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 ℃,有晶体析出的
是
甲
(选填“甲”或“乙”,下同),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
是
甲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甲>乙
1
乙
,此时甲、乙溶液中的溶质质
。
2
3
溶质的质量分数
随堂检测
3.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
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
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B )
A. 溶质质量减少
B. 溶剂质量减少
C. 溶液质量不变
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
2
3
溶液浓。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堂导学
知识点3:溶液配制计算
1. 用固体试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计算公式: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
×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自主学习:下册课本P48“例题1”
在实验室中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
①计算所需固体和水的质量;
②用天平称量固体、量筒量取水;
稀释前溶液
质量。
第1课时
易错
提醒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堂导学
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2.如果已知溶液的体积,需要把体积换算成质量再代入公式进
9.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9.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课件(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7ecb028e2bd960590c67703.png)
[讨论 、20g 10%的盐水中 讨论] 讨论 的盐水中
求: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 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例1: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20℃时 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36 (1)计算此温度下饱和食盐水的食盐的 (1)计算此温度下饱和食盐水的食盐的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36克 36克 =26.5% P%= P%= 100克 36克 100克+36克
2.配制 千克的生理盐水,需要氯 配制2千克的生理盐水 配制 千克的生理盐水, 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 生理盐水为 %的氯化钠溶液)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计 算
[练习] 、20g 10%的盐水中放入 2g水或 2g食盐,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 20g X10% 加水: 9.1% 20g 2g 20g X10% 2g 加盐: 20g 2g 18.2%
【思考】从溶质质量分数 思考】从溶质质量分数20%的100克 的 克
食盐水中取出10克 食盐水中取出 克,这10克食盐水中溶 克食盐水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其中含多少克溶 含多少克溶剂?若取出20克 质?含多少克溶剂?若取出 克,其溶 质、溶剂又分别为多少? 溶剂又分别为多少? 【规律小结】
④将食盐与水按1:10的质量比配 将食盐与水按 : 的质量比配 成溶液
2.现有12g硝酸钾,要配制成15%的硝酸钾溶液,需 2.现有 现有12g硝酸钾 要配制成15%的硝酸钾溶液 硝酸钾, 的硝酸钾溶液, 要水的质量为多少? 要水的质量为多少?
【解】 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12g 12g+X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a083992e28ea81c759f57807.png)
课题教课媒体教学目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课型新授(第 1 课时)多媒体、实验器械1、掌握溶液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识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技术3、初步学会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经过着手实验、察看现象以及思虑问题使学生掌握一种表示溶液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 2、经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方法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经过练习必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1、学会谨慎务实的科学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感情2、培育详细问题详细剖析的能力。
态度3、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认识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宽泛联系,认识学习化学的最后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溶质质量分数的观点、计算及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教课内容及问题情境创建情境引入新课【展现】三饮料瓶的不同颜色的学生自配的红糖水【设问】你察看到了什么?由此你将作出哪些猜想?【设问】对怎样考证糖水颜色越深浓度越大的这一猜想,你有哪些好方法?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察看思虑讲话: 1、三瓶溶培育学生发散性液颜色深浅不同,颜色思想,提升自我解浅的没那么甜。
2、颜决问题能力,养成色最深的一瓶可能是自主学习,小组合饱和溶液,其余两瓶一作学习的习惯。
定是不饱和溶液 3、它们的浓度不同,颜色较深的浓度大,颜色较浅培育学生自我评的浓度小。
价能力议论沟通、互相怀疑几名学生做总结讲话成立溶质质量分数的观点【活动研究】(投影展现)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 ( 1 mL 水的质量大概为1 g)水,而后分别加入约 0.5 g、 1g、2g 固体红糖,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红糖水的颜色。
1、将三瓶糖水蒸干,比较获得糖质量的多少。
2、没有必需将整瓶糖水所有蒸干,只须取一部分等量的三种糖水蒸干,比较即可。
3、能够在等质量的水将书籍上的药品中,加入不同质量的CuSO4 溶液改成糖,制得的糖水的颜色红糖水,使学生更不同,加入糖多的颜色易和生活联系,亲深。
初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
![初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15ad3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1.png)
初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方法。
3.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重点:1. 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2.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死海图片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2.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与探究(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2. 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时,注意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课堂小结环节,及时总结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课后作业的布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掌握。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培训。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a667bd303d8ce2f016623c5.png)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
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点评教师:同学们,你们会游泳吗?学生:会。
学生:不会老师:我不会游泳,但是有一个地方,不会游泳的人到了那里会成为一个游泳高手,你可以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就是这里!请看大屏幕-----老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学生:盐份多,浓度大。
老师:说得好!那么如何才能判断一个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判断一下。
活动与探究用死海图片导入,简明扼要。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硫酸铜溶解于水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0 g、2 g固体硫酸铜。
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师生一起归纳小结: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教师:现在实验台上有两个烧杯,都是氯化钠溶液,这两杯氯化钠溶液的浓稀,能否从颜色上判断出浓稀来?学生: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
教师:现在看一下标签,你能判断出来这两杯溶液哪个浓?哪个稀?学生:写着20%的溶液比较浓。
教师:这个数值准确表示出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书中找到答案) 教师: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案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38ce1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d.png)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会计算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习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100%=⨯(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3.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浓度的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溶液 越浓。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合作探究1】完成教材P42的“实验9-7”,探究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完成下表。
1.溶质、溶剂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合作探究2】完成教材P43的“实验9-8”: 配制两种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
溶质质量/g溶剂(水)质量/g 现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氯化钠全部溶解 10% 2080氯化钠全部溶解20%【归纳总结】2.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叫作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计算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w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3)含义:如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4%,其含义是100g 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5.4g 。
3.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温度、是否饱和、溶质种类、溶剂种类烧杯编号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溶液浓稀 1 淡蓝色 20 0.1 20.1 0.5% 2 蓝色 20 0.5 20.5 2.4% 3 深蓝色202229.1%结论对于有颜色的溶液,溶液颜色越深,溶液浓度越大;溶剂质量相同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大,溶液浓度越大等均无关。
知识点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课件展示】【引导自学】阅读教材P43的【例题1】,掌握溶液配制的简单计算。
第九单元课题3第一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课题3第一课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ce97d86f1aff00bed51ee5.png)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公式,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了解公式的应用范围。
了解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3、掌握溶液组成中溶质、溶剂的量的改变引起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4、掌握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等方法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习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公式应用范围【学习难点】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课前预习学案【知识回顾】:1、溶液的组成:______和______;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__和______的质量;溶液的体积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
2、溶液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0.9%的生理盐水(2)75%的酒精(3)盐酸(4)内含甲醇15%的甲醇汽油(5)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的溶液【自主学习】: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
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100%变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溶液的稀释:(1)加水稀释:稀释前后,______不变。
(2)加稀溶液稀释溶液的浓缩:(1)加溶质:浓缩前后,_____质量不变(2)蒸发溶剂:浓缩前后,_____质量不变(3)加浓溶液3、常温下,在15克氯化钠中加入60克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课内探究【新知导学】:一、1、实验探究:教材P41实验9-5,取三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分别向其中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向水中加入0.5g 、1g、1.5g硫酸铜固体,充分振荡。
三支试管中分别观察到什么现象,形成溶液的颜色深浅是否一样?由此说明什么?三支试管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分别为多少?三支试管中溶质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为多少?2、实验探究:教材P42[实验9-6] 配制的两种组成不同的食盐水溶液:完成教材表格。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https://img.taocdn.com/s3/m/4491b2f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c.png)
思考与讨论
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 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说明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恰好 形成饱和溶液,则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6g ×100%=26.5%。
36g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联系和区别
溶质的质量分数 36% 是指每 100 g 溶液中含有 36 g 溶质。t ℃时某物质溶解度 36 g 是指
在 t ℃时,100 g 水最多溶解该溶质36g。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饱的和质溶量液分数
溶解度 100g + 溶解度
=150kg×16%=24k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150kg-24kg=126kg 答这:是需已要知2溶4k液g氯的化质量钠和和溶12质6k的g质水量。分数求溶 质和溶剂的质量。
练习 下列几种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最大的是( D )
A.150g水溶解30g硝酸钾;1503g0+g30g 100%=16.7% B.15g硝酸钾溶解在85g水中;15g1+5g85g 100%=15% C.85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15g硝酸钾;1855gg 100%=17.6%
点击 播放
练习
将50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到 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需 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D.一定量的硝酸钾溶于80g水中制成100g硝酸
钾溶液。100g 80g
100g
100%=20%
点击 播放
实验小知识
在实验室中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 的溶液,步骤如下: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8fba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6.png)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操作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操作,加深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如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观察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5.及时反馈,巩固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
6.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形象地展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过程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7.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题目:
1.计算给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根据要求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并记录实验数据。
3.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验操作要点。
5.通过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溶质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7c6087d482fb4daa58d4bff.png)
练一练
1、下面是一位同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 化钠溶液时的流程图,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说 明理由。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课时)
练一练
1、40g质量分数为2%的食盐溶液中含有多少g食 盐和水?
解: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
答:略
40 g× 2% = 0.8 g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 数
(第一课时)
复习 1、什么叫饱和溶液? 2、KNO3不饱和溶液怎样变成饱和 溶液? 3、Ca(OH)2饱和溶液怎样变成不饱 和溶液?
活动与探究一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0.5g、 1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溶液的颜色。
试管 溶液颜 溶 剂 溶 质 溶 液 编号 色比较 质量/g 质量/g 质量/g
=15.15%
答:生成氢气0.2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生成的硫酸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5.15%。
本课知识归纳
1、溶液的稀释
2、溶液的配制
步骤:①计算 ,②称量,③溶解 ④、装瓶,贴上标签 仪器:药匙,天平,烧杯,量筒,滴管,玻璃棒
3、运用方程式的的计算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 100%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想一想:
5%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什么?
答: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 质量为5g 。
讨论
3、意义:表示一定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
• 理论意义 • 现实意义
40 g – 0.8g = 39.2 g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a0b45d5b14e852458fb57df.png)
㈠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2: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 克,问需要氯化钠多少克?水多少克? 解: 溶质=50克×10%=5克 水的质量=50克-5克=45克 配制过程: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㈡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例3:把50g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 释成20%的硫酸溶液,得到20%溶液多少克? 解:设稀释后溶液质量为m,可以列出下式: 50g × 98%=m ×20%
m液=m质/p%
P%=m质/m液
m液=m质+m剂 p%、m质、m液、m剂四个量知二求余
溶质的 溶剂的质 溶液的质 浓度 质量 量 量 减少 分成三分 减少 减少 不变 加水 增加 增加 变稀 不变 增加 不变 增加 变浓 加入溶质 蒸发少量 减少 减少 不变 变浓 水
加水 加硫酸铜
分析质量分数的变化
一、已知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1、10g溶质溶于90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0%
2、用10g溶质配制成100g的溶液,则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多少? 10% 3、用80g水配制成了100g的溶液,则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多少? 20%
规律:已知任何两个质量都可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求质量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一课时
喷洒药水
飞机喷洒农药
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 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 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p%)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p%)
= =
溶质质量m质 溶液质量m液 溶质质量
m质=m液*p%m质=m液×p%Fra bibliotek推导公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设计者:陈勇
教学内容
教学分析
教学准备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两杯蔗糖水。
提问:怎样知道,哪杯糖水更浓呢?
回答:可通过尝味道,越甜的糖水越浓
再问:溶液的浓稀都可通过尝味道比较吗?(通过生活经验引入要探究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
二.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1、课件展示实验内容: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20ml的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1g、0.5g、2g固体硫酸铜,探究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依据是什么?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三种溶液溶质含量不同,可根据溶液颜色深浅来判断浓稀。
2、引导分析,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组成中的什么有关?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溶液的浓稀与溶质含量多少有关。
3、提出问题:溶液的浓稀与溶剂的量有关吗?能设计实验证明吗?多媒体展示实验内容:将1g 硫酸铜分别溶于5ml、10ml、15ml水中,判断溶液的浓稀。
引导思考,溶液的组成变化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溶液的浓稀与溶剂的量有关,溶质相同时,溶剂越多,溶液越稀。
讨论小结:
①溶质质量增大,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变大,溶液会变浓。
②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变小,溶液会变稀。
③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大,则溶液质量变大,溶液会变稀。
④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则溶液质量变小,溶液会变浓。
4、设问: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溶液的颜色来比较溶液的浓稀,如果无色溶液呢?
学生思考困惑---
讲述:要准确比较溶液的浓稀就必须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的溶质,即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我们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引导思考:根据定义让学生写出它的定义式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100⨯+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5.练一练
课件展示:在实验9-7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表中。
6、提问:某硫酸铜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其含义是什么?
7、实际应用,课件展示:农业生产中农药、医药上的注射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巡回指导:
完成课本[实验9-8]
请两个小组分别展示所配制的溶液。
2、引导思考:两杯氯化钠溶液能否通过颜色比较溶液的浓稀,如何比较呢?
学生回答: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比较
计算: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100901010=⨯+g g g
%20%100802020=⨯+g
g g 总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3.讨论:1.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有人说“20℃时食盐饱
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6%。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36% 是指: 100g溶液中含有36g
溶质。
溶质200C时溶解度36g是指:在200C 时,100g水最多溶解该溶质36g。
此时饱和溶液的浓度 36 /(100+36)×100% = 18 / (18+50)×100% ≈ 26.5%
请学生写出计算公式: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2. 练一练:(1)200C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如果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得到多少克氯化钠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多少?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
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
升温到t2℃时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
B.t2℃时,在100克水中加入60克甲,
形成不饱溶液
C.t1℃时,甲和乙各20g分别加
入50g水中,均形成70g饱和
D.将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四.实践应用,提升能力。
1、课件展示:
例题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请两名同学上台演板计算过程,另两名同学对他们的计算进行评价教师评讲并板书计算过程
2、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1)在化学实验中,需要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
现要配制200g这种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多少?(2)如果现在只有20g的氢氧化钠固体可以配制成20%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克?
3、归纳小结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类型。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液质量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已知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液和溶剂的质量。
五反思小结交流收获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本节课学习收获。
六.布置作业,拓展视野。
1、活动作业:
①收集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商品标签。
②查询无土栽培营养液的成份及含量。
2、书面作业:课本P4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