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汉族服饰介绍
汉服全套名称和款式
![汉服全套名称和款式](https://img.taocdn.com/s3/m/2eec8a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f.png)
汉服全套名称和款式一、汉服的起源和发展背景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汉族文化。
汉服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汉代,其设计和款式受到先秦时期的服饰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逐渐演变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服饰。
汉服不仅有独特的款式和名称,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男性汉服全套名称和款式1.皇袍:皇袍是古代帝王的标志,通常由贵重的丝绸制成。
它有长袍和短袍两种款式,短袍也称为“皂袍”。
2.冠服:冠服是汉族男性的正式礼服,由冠帽、襦袍和裙子组成。
冠服的款式繁多,有后冠、兽面冠等。
3.襦裙:襦裙是男性汉服的上衣,与长衫类似但更为古典。
通常由丝绸制成,款式丰富,有侧开襟和中开襟等款式。
4.长衫:长衫也是男性汉服的一种款式,与襦裙相似,但长度更长。
长衫一般是襟开领,袖口宽松。
5.褡裢:褡裢是汉族传统的下装,类似于裤子和长裙的结合。
褡裢有各种不同的款式,包括鱼裙、裙裤等。
三、女性汉服全套名称和款式1.襦裙:襦裙是女性汉服的上装,由上衣和裙子组成。
襦裙的款式多样,有襦袢、石榴裙、五花裙等。
2.长衫:长衫也是女性汉服的一种款式,与襦裙类似,但长度更长。
长衫可以与裙子一起搭配,形成独特的风格。
3.裙子:裙子是女性汉服的下装,有各种不同的款式,包括对襟裙、半臂裙等。
裙子的长度和宽度也有所不同,适合不同场合的穿着。
4.同袍:同袍是女性汉服中的一种特殊款式,由上衣和裤子组成。
同袍通常有礼服和日常服装两种款式。
5.蘅皋袍:蘅皋袍是女性汉服的一种特殊款式,袍身宽松,袖口宽大。
蘅皋袍常常用于重要的仪式和场合。
四、综述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款式和名称。
男性汉服主要包括皇袍、冠服、襦裙、长衫和褡裢等。
女性汉服则包括襦裙、长衫、裙子、同袍和蘅皋袍等。
这些汉服款式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风尚。
通过了解和传承汉服的名称和款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服文化知识讲解
![汉服文化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ef15e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1.png)
汉服文化知识讲解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衣冠、衣裳、汉装,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和代钩系结,风格洒脱飘逸。
其主要形体有上衣下裳、深衣、袍衫、襦裙、褙子、曳撒等。
在节日礼仪方面,汉服文化通常与元宵、花朝、上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相结合,同时也有冠礼、笄礼、成童礼、昏礼、射礼、投壶礼等礼仪活动。
在色彩方面,周时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绀(红青色)、红(赤之浅者)、缥(淡青色)、紫、骝黄为间色,正色用于礼服,间色用于便服、内衣、里衣、妇女和平民的服色。
汉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有关汉服的介绍
![有关汉服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62f110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e.png)
有关汉服的介绍
汉服,是指中国汉族传统服饰。
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服是汉
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汉族传统服饰的演变
汉族传统服饰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具有强烈的历史和文化烙印。
从最初的簇纹服、春秋战国时期的衣袍、汉代的大袖长裙、魏晋南北
朝的束腰长衫,到唐代的流行长衫和宽袖,宋代的襦裙、裙褂等,明
清两代则成为汉族传统服饰发展过程中的巅峰时期。
二、汉服的特点
1. 落地式的立领盛行
2. 宽袖大袍的风格特点
3. 精致的手工刺绣和织锦工艺
4. 鲜明的配色和丰富的图案
5. 提袍式展示汉服美的风格特色
三、汉服的重要活动
1. 婚礼:新娘身穿长衫、丝裙等汉服;新郎身着宽袍大袖的汉服。
2. 迎宾:穿着盛装、庄重隆重地进行迎宾仪式,展示着汉族传统服饰
的风采。
3. 地方民俗性节庆活动:如端午节的龙舟游戏、中秋节的月饼制作等。
4. 上朝请安:皇帝和官员们身着华丽的汉服向祖先请安。
四、现代汉服文化的传承
现代人对汉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汉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些人开始将汉服穿到日常生活中,让这些传统文化恢复到日常生活中来。
总之,汉族传统服饰汉服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其特有的风格特色在历史和现代之间构建文化的桥梁,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感悟和认知。
汉服的简短介绍
![汉服的简短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457f65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7.png)
汉服的简短介绍汉服是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服起源于汉代,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到了清代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经典之一。
汉服的特点是以宽袍大袖为主,注重衣袍的褶皱和流动感。
男性汉服一般由上衣、下衣和衣襟组成,上衣通常是交领或立领的长袍,下衣则是宽松的裤子。
而女性汉服则更加丰富多样,包括上衣、下衣、衣裙、腰带、腰带等。
女性汉服的上衣有对襟和斜襟两种形式,下衣则是长裙或裤裙。
汉服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要选择上乘的绸缎或缎子作为面料,然后经过裁剪、缝制、刺绣等手工艺制作而成。
汉服的制作需要考虑面料的质地、色彩的搭配以及衣袍的款式等诸多要素,以展现出优雅华丽的效果。
汉服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穿汉服不仅能够让人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还能够让人体验到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因此,汉服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受到了青年人的喜爱和追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穿汉服,参加各种汉服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汉服也经过了一些创新和改良,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有些设计师将传统汉服与现代服饰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新颖时尚的汉服款式。
这些新款汉服不仅保留了传统汉服的特点,还增加了一些现代元素,使其更加适合现代人的穿着和搭配。
汉服的复兴不仅是一种时尚潮流,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通过穿汉服,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汉服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交流的桥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体验和学习。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穿汉服,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汉服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传承,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传承。
汉民族服饰简介ppt课件
![汉民族服饰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b7c06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9.png)
西
贵
周
族
武
服
士
饰
春 秋
战 国
曲 裾
7
秦
汉 官
月
汉皇帝冕服
吏 袍
服
汉
关
秦汉曲裾深衣
汉曲裾深衣
汉襦裙
西汉服饰
8
魏 晋 风 流
浪漫的爱情:曹植与洛神
南北朝武士 注意看“喇叭裤”
下面全是女孩子的裙 子……
9
唐
梦
文 官 袍
回
服
唐
英雄美人
朝
风 吹不散长恨 花 染不透乡愁 雪 映不出山河 月 圆不了古梦
梦里回到唐朝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三百六十年 汉服魂兮归来
苏州 广州
美国
沈 阳 黑龙江
17 北京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隋襦裙
唐宫廷礼服
唐舞衣
10
风 雅
^
两徽 宗 自
宋画 像
苏 学 士
宋皇帝朝服
大家都来 踢足球 >
汉朝服饰讲解版
![汉朝服饰讲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14c9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7.png)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
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1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
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二、汉服的特征:v汉服有如下基本特征:v交领v右衽v无扣系带三、汉服形制(1)上衣下裳(衣裳制)冕服、礼服、襦裙(2)衣裳相连(深衣制)深衣就是上下缝合在一起的款式。
它是最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款式。
有直裾深衣与曲裾两种形式。
大约在公元前九世纪出现,后世以礼服形式存在。
男子袍服与冠履(幻灯片)商周以前多用巾约发,西汉末年发展成为帽箍式的帻。
故秦汉男子多以巾帻裹头。
“崇其巾为屋”指巾帻顶端的隆起部分,形似尖角屋脊,又称“介帻”平顶的巾帻则称“平顶帻”或“平上帻”这两种,是汉代男子的基本首服。
帻:即是包发巾的一种,秦汉时不分贵贱均可戴用,戴冠者衬冠下,庶民则可单着之。
其形似便帽,多平顶的,称“平巾帻”,有屋顶状的,叫“介帻”。
庶人的巾帻只能用黑色或青色。
所以秦称人民为黔首(黔,黑色),汉称仆隶为苍头(苍,青色),都是从他们头上的巾帻颜色来区别的。
巾:秦汉时男子头上戴巾,主要有两种。
①葛巾:用葛布制成,单夹皆多用本色绢,后有两带垂下,为士庶男子用。
②缣巾:缣巾:因用整幅细绢做成,又叫“幅巾”通常以缣帛为之。
西汉初多为劳动人民所服,东汉时不分贵贱。
汉末仕宦王公贵戚,不戴冠时,以戴幅巾为雅,后来普及开来。
汉末黄巾起义,即为黄色幅巾,后世将这两种巾通称为“汉巾”。
汉代官员戴冠,冠下必衬帻,并根据品级或职务不同有所区别。
戴冠衬帻时冠与帻不能随便配合,文官的进贤冠要配介帻,而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则要佩平巾帻。
“卑贱执事”们只能戴帻而不能戴冠。
(幻灯片)汉代的冠帽是区分等级差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代汉服的介绍
![古代汉服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72d73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0.png)
古代汉服的介绍
汉服,又称汉衣冠,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其历史可追溯至黄帝即位至明末这四千多年,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
汉服的形态流露出华夏民族和谐端庄、天地人和、飘逸流畅,以及精巧细致的审美倾向。
其主要由衣衫、裙、裤、袍、袴组成,发展至今已无阶级、朝代之分。
汉服的形制丰富多样,包括曲裾、袄裙、披风/褙子、襦裙、齐胸襦裙等。
在纹样和配饰上,也多取自天地万物,寓德其间,追求平和自然、与世无争、宽厚仁爱的境界,塑造了汉服天人合一、飘逸洒脱的风格。
汉服不仅体现了穿着者的宽大、随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气度,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华夏最质朴厚重的思想。
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体现。
汉朝服饰的基本特点介绍
![汉朝服饰的基本特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24b133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70.png)
汉朝服饰的基本特点介绍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汉朝服饰的基本特点,希望你喜欢。
汉朝服饰的基本特点男服服饰礼服: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穿者。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
为公卿诸侯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着。
冠:冠是服饰的一部分。
《释名.释器》云:“冠,贯也,可以韬发也。
”第一种长冠。
所谓“长冠”,本作刘氏冠,乃刘邦徽时所制,材料用竹皮,仿楚冠制成。
《后汉书.舆服志》:“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民谓之鹊尾冠,非也。
祀宗庙诸祀则冠之......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
”至汉八年(前199年)刘邦下令:“爵非公乘以上。
毋的冠刘氏冠。
”即有军功爵八级以上的人才有资格戴刘氏冠,一般人是不允许戴了。
这种冠的主要特点是头顶冠上有向后上方伸出的似鹊尾的长板,所以杜佑在《通典》中又云:“后人谓之鹊尾冠也”。
第二种爵弁。
《后汉书.舆服志》云:“爵弁,一名冕。
广八寸,长尺二寸,如爵形,前小后大,缯其上似爵头色,又收持笄,所谓夏收殷朂者也。
”所以爵弁似不为楚冠,可能是效法中原服饰之结果。
这种冠的特点除冠的两侧各有缨,交结后有緌外,其形制为一端高一端低,恰如爵形。
另外,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1号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中的男子头戴一高冠,是切云冠。
冠盖住发髻,两侧各有一缨于颔下交结留緌,冠顶上伸出一曲状物。
这种冠在中原地区出土文物中所未见。
这种冠的制形为高5寸,“以纚为展甬,铁柱卷”。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
20种汉服形制介绍
![20种汉服形制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4083d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7.png)
20种汉服形制介绍1. 旗袍: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服装,通常由长衫和裙子组成,女性常穿。
2. 襦裙:襦裙是一种流行于唐代的女性汉服,上衣为襦(ru)领式设计,下摆多层纱裙。
3. 长袍:一种常见的男性汉服,通常由长袍、腰带和内衬组成,常见于历史剧或正式场合。
4. 背心衫:也称为"褡裢坎",是男性汉服中的一种上装,没有袖子,适合夏季穿着。
5. 对襟衫:这是一种男女通用的传统汉服,前襟两侧对称开襟设计。
6. 袍子:类似于长袍,但长度更短,并且没有腰带,常用于日常穿着。
7. 衫裤:一种传统的男性汉服,由上衣和长裤组成,适合日常生活。
8. 工作服/劳动服:汉服的一种变体,结合了传统元素和现代实用性,常见于工作场合。
9. 童装: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汉服,通常采用亮丽的颜色和可爱的图案。
10. 礼服:一种正式场合穿着的汉服,常见于婚礼、庆典等重要场合。
11. 朝服:古代官员在朝廷上穿戴的汉服,根据官职不同有不同的等级。
12. 宫廷装:专为皇室贵族设计的华丽汉服,常见于历史剧或宫廷展览。
13. 文胸袄:一种女性汉服,由胸衣和外罩组成,强调胸部曲线。
14. 鸽子裙:一种女性汉服,有多层裙摆,看起来像鸽子展翅飞翔。
15. 花褶裙:流行于明清时期的女性汉服,裙身下摆呈现出花瓣状的褶皱。
16. 四川汉服:四川地区特有的一种汉服,以其独特的样式和绣花工艺而闻名。
17. 清代汉服:清代汉服是清朝时期的传统服饰,注重细节和刺绣装饰。
18. 民国汉服:民国时期的汉服,结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呈现出简约而时尚的风格。
19. 古装剧汉服:在电视剧或电影中经常见到的重现历史场景的汉服。
20. 客家汉服:客家地区的特色汉服,注重实用性和耐穿性。
汉服简介和典型式样(多图)
![汉服简介和典型式样(多图)](https://img.taocdn.com/s3/m/29806e21b4daa58da0114ab4.png)
深衣
深衣是上衣下裳相连的长衫, 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 分开裁剪但是上下缝合,因为 “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 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 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 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 “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 藏不露,雍容典雅。
深衣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为 直裾和曲裾
朱子 深衣
直领 襦裙
直领 襦裙
高腰 襦裙
齐胸 襦裙
齐胸 襦裙
齐胸 襦裙
半臂
(半袖)
襦衣
半袖 高腰 襦裙
半袖 高腰 襦裙
(唐式)
襦裙起源于战国,终于满清,其间2000 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 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襦裙是汉服女 装的最基本形式。
汉代由于深衣的流行,襦裙不多见,至魏 晋南北朝后,襦裙重新流行,襦裙兴盛于 唐代,其多变的风格与绚丽的纹样令人惊 叹。到了元明时代,襦裙逐渐不再流行了。
十二章纹图案
☆十二章纹介绍
“十二纹章”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 子及诸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 威,而且一章有一个含义。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 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象征。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 山-取其稳重; 龙-取其应变; 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 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 藻(水草)-取其洁净; 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养; 黼(斧形)-取其决断; 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汉服 示例
汉服 示例
汉服 示例
汉服 示例
汉服 示例
汉服 示例
汉服 样式
常见的基本汉服样式有: 冕服、 曲裾、 直裾、 齐胸(高腰)襦裙、 襦裙、 圆领袍衫、 褙子、 朱子深衣、 玄端。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https://img.taocdn.com/s3/m/00222a2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9.png)
款式和特点
袍(pao):袍 是一种上下 连体的汉服 ,类似于现 代的长袖衬 衫。这种款 式流行于各 个历史时期 ,男性常用 款式之一
衫(shan): 衫是一种宽 袖的汉服, 通常为单层 或双层设计 。这种款式 流行于明清 时期,常被 用于日常穿 着或休闲场 合
翟衣(di yi) :翟衣是一种 高级别的礼服 ,通常用于皇 帝登基、婚礼 等重要场合。 这种款式有着 复杂的纹样和 装饰,代表着 皇权和尊严
款式和特点
并且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袤衣广袖:汉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其造型 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袖子,其实都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 天圆。袖宽且长是汉服中礼服袖型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并非所有的汉服都是这样 交领右衽:汉服的传统款式大多是交领右衽,即衣领交叉在右胸前,这种设计不仅美 观大方,而且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同时,右衽的设计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右为尊的 思系想带隐扣:汉服中的系带隐扣分为无扣和有扣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扣子的, 而是用带子打个结系住衣服,即使是有扣子也会将扣子隐藏起来。一件汉服有两对带 子,穿衣时将两对带子分别打结系住即可
-
谢谢欣赏
主讲:xxx
14
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此外,汉服还具有深刻的历史和 文化意义。通过研究汉服的历史 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 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3
款式和特点
款式和特点
汉服的款式和特点非常丰富,不同历史时期和 地区的汉服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汉服款式
襦裙(ru qun):襦裙 是一种上下 分割的汉服 ,上衣紧身 合体,下裙 宽大蓬松。 这种款式流 行于唐代和 宋代,是女 性常用的款 式之一
汉服科普知识
![汉服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c7e7f3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c.png)
汉服科普知识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美服,汉服和旗袍比起来历史更为悠久,穿上旗袍或沉静或妩媚妖娆风情万种,而穿上汉服的女子则是端庄优雅尽显中华礼仪之邦的韵味。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汉服科普知识,希望有所帮助!一、汉服的结构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
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
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
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
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
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
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
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1、交领右衽汉服中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领”;交领的两直线像交于衣中线左右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
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这种灭圆地方学在汉服上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体现。
汉服的领型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
衽,本义衣襟。
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
这就是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也和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另外一种作为“交领”补充的是“直领”和“盘领”。
直领就是领子从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来,而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带,有的则直接敞开而没有系带。
这种直领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领汉服外面,像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中经常运用。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27929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8.png)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介绍:
1.汉服: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起源于商周时期,历经汉、唐、宋、明等朝代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服的特点是宽松、舒适、典雅,注重面料和绣花工艺的精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2.唐装:唐装是唐代时期的传统服饰,以其宽松、华丽、大气的特点而闻名。
唐装的特点是宽袍大袖、高腰束腰、色彩斑斓,常常用金线、银线、珠片等装饰,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开放。
3.旗袍: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一种,起源于清朝时期,是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
旗袍的特点是紧身、修身、高腰、开叉,体现了女性的曲线美和优雅气质。
4.中式礼服:中式礼服是中国传统婚礼、宴会等场合的传统服饰,包括龙袍、凤袍、唐装、旗袍等。
中式礼服的特点是华丽、庄重、典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贵与典雅。
总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汉服的详细介绍
![汉服的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0c64dd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0.png)
汉服的详细介绍
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
汉
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中国没有其
他民族穿过的古代汉民族的服装。
汉服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所穿的
衣服,又称汉装、华服、华裳、玄衣、羽衣、霓裳、青衣等,是
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文明历
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汉服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简称。
汉服体系庞大,共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汉服体系。
它包括汉
民族传统服饰(即汉服)和汉民族节日风俗(包括各种节庆)两
大类。
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华夏”等。
在夏商周时期出现了第一件较为完整的服饰——夏衣。
其特点是
上衣下裳(也称裙裳)合为一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衣下裳,
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后来这一服饰体系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
的完善。
隋唐时期,受少数民族服饰影响,出现了“胡服”。
到
了宋代则演变成了“宋制”。
—— 1 —1 —。
汉服服饰ppt课件
![汉服服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258a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4.png)
耳饰
选择古朴的耳环,如玉质、珍珠 等材质,以与汉服风格相协调。
鞋履
建议选择传统的布鞋或绣花鞋来 搭配汉服,以保持整体风格的统 一。
01
发饰
可以选择传统的发簪、发带等发 饰来搭配汉服,以增添古韵。
02
03
04
腰饰
可以系上腰带或挂上玉佩等腰饰 ,以增加整体造型的层次感。
汉服的搭配风格
古风搭配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古风特色的配饰,如古筝、笛子等乐器 ,以及古典的书画作品,来增添整体造型的文化氛围。
在这些场合中,人们穿着汉服不仅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观念,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汉服文化。同 时,通过这些场合的展示和应用,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了汉服文化。
06
汉服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汉服的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
汉服市场现状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和国潮的 兴起,汉服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 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购买汉 服,市场潜力巨大。
汉服文化节则是以活动形式弘扬汉服文化, 包括汉服秀、汉服展览、汉服讲座等,旨在 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汉服文化。
汉服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汉服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古 装剧、历史剧、穿越剧等,在这些影视作品 中,演员们穿着汉服,再现古代人物的形象 ,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人的生活 和服饰。
汉服服饰ppt课件
目录
• 汉服简介 • 汉服的历史与文化 • 汉服的制作工艺 • 汉服的穿着与搭配 • 汉服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 汉服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汉服简介
汉服的定义与起源
总结词
汉服是中国传统民族服饰,起源于周代,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 特的服饰体系。
详细描述
汉服知识点总结中图版
![汉服知识点总结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b647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8.png)
汉服知识点总结中图版第一章:汉服的基本概念汉服,即中国传统服饰。
汉族服饰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至华夏部落时期。
汉服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汉服的特点包括线条简洁、色彩淡雅、面料典雅、款式独特。
汉服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审美和文明水平。
第二章:汉服发展演变史1. 古代汉服:夏商周时期,古代汉族祖先穿着兽皮和植物叶子等原始的服饰,具有原始的野性和朴素的风格。
商周时期已经开始制作丝织品,出现了丝绸服饰。
汉服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优雅、庄重和典雅的特点。
2. 汉唐汉服:汉唐时期是汉服发展的鼎盛时期,服饰款式的丰富多样,礼仪之邦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
汉唐时期的汉服主要有长衫、袍、襕衫、马褂、袍、裙、衣裳等,色彩鲜艳,织工精细,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的高超工艺水准。
3. 后汉服:明清时期的汉服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服饰的款式更加多样,而且充满了异域风情。
这一时期的汉服,延续了华贵典雅的传统,并有所创新,呈现出富丽堂皇、瑰丽多姿的特点。
第三章:汉服的基本款式及韵味1. 长衫:是指类似于现代外套的一种服饰,长度及膝盖下,领口直,一般为无袖款式。
长衫一般是男性的日常服饰,搭配腰带可以显得干练利落。
2. 襕衫:是汉服中的一种常见上衣,襕指的是下摆呈曲线形状。
襕衫有短衫和长衫之分,是古代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常穿服饰。
3. 袍:汉服的袍是一种长袍子,一般由天然丝绸制成。
在古代是中国古代服饰礼服之一,通常代表一种身份象征。
4. 马褂:是一种前短后长的汉族上衣,通常穿在襕衫外面,是广为流行的民族服饰。
5. 裙:是中国古代服饰中女性常见的下装,有各种不同款式和长度。
第四章:汉服的服饰配饰与发型1. 头饰:古代汉服的头饰多种多样,如发饰、冠、钗、钗环、金饰等。
其中发饰是女性在古代的重要饰品之一,具有多种不同的样式。
2. 腰饰:腰饰在古代汉服中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装饰,腰带、佩饰、挂饰都是古代腰部装饰的主要形式。
汉族服饰知识
![汉族服饰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d38a2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a.png)
汉族服饰知识以下是关于汉族服饰的一些知识点:1. 起源与发展:- 汉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至周朝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服饰制度,之后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每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服饰特点和变革。
2. 主要特点:- 上衣下裳制度:古代汉族服饰的基本形式,早期男性多为“上衣下裳”,女性则是“襦裙”等形式。
- 右衽:汉族服饰的一大显著特点是上衣的领口通常向右掩,称为“右衽”。
- 系带而非纽扣:传统汉服普遍采用系带而非纽扣来闭合衣物,体现了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穿着方式。
- 五行五色:古代汉族崇尚五色(青、赤、黄、白、黑),并将之与五行哲学相结合,赋予服饰不同的象征意义。
- 礼仪性:汉服不仅注重实用和美观,更与社会地位、礼仪制度密切相关,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服饰规定。
3. 典型服饰样式:- 深衣:一种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服饰,春秋战国至汉代较为流行,后成为儒者的标准服饰。
- 襦裙:女子日常和正式场合常穿的服饰,包括上襦(短衫)和下裙,样式随时代演变多种多样。
- 曲裾、直裾:汉代流行的男女均可穿着的袍服款式。
- 对襟袍、圆领袍:隋唐至明清时期男子的常见服装款式。
- 马褂、旗袍:清朝以后汉族地区男性和女性分别穿着的代表性服饰,受到满族服饰影响较大。
4. 配饰与图案:- 汉族服饰常常搭配各种配饰,如巾帻、幞头、帽冠、腰带、佩玉、璎珞等。
- 图案纹饰富有象征意义,如云龙、凤鸟、花卉、山水、吉祥符号等,体现了汉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伦理、神话的理解。
5. 现代复兴:-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潮流的兴起,汉服文化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爱好者开始穿汉服,举行汉服文化节,推广汉服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汉民族服饰总体介绍
![汉民族服饰总体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0fdcc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f.png)
汉民族服饰总体介绍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汉民族服饰不仅体现了古代的审美观念和时尚潮流,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古代汉民族服饰古代汉民族服饰主要有衣、裳、冠、履四件,其中衣和裳是最基本的服饰。
衣通常分为上衣和下衣,上衣有衫、褙、袷等不同款式,下衣有裙、袴、裤等不同类型。
裳是指裙子,女性常穿长裙,男性则多穿短裤。
冠是古代汉民族男女的头饰,不同的冠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履是指鞋子,古代汉民族鞋子的样式也有很多种类。
二、现代汉民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民族服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汉民族服饰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时尚感。
女性常穿旗袍、中山装、长袍等,而男性则多穿西装、中山装、唐装等。
现代汉民族服饰注重色彩的搭配和款式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
三、地域特色服饰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汉民族服饰也有各自的特色。
例如,北京的汉族传统服饰以宫廷服饰为主,华北地区的服饰则以平民装为主。
江南地区的汉民族服饰以绸缎为主要材质,华南地区的服饰则以丝绸为主要材质。
西南地区的服饰则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四、汉服复兴运动近年来,汉服复兴运动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传承汉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汉服复兴运动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注重服饰的细节和品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汉服参加重大活动或者日常生活中,为汉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汉民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不断与时俱进。
汉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
汉服介绍PPT课件
![汉服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71b4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9.png)
06
互动环节:试穿体验与合影留念
现场试穿体验活动安排
1 2
试穿区域设置
设立专门的试穿区域,提供舒适的更衣空间和镜 子,以便参与者试穿汉服并欣赏自己的穿着效果 。
汉服款式选择
准备多种款式和尺码的汉服,包括男女不同款式 ,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和喜好。
3
专业指导
安排专业的汉服爱好者或工作人员,提供试穿指 导和建议,帮助参与者正确穿着汉服并了解其文 化内涵。
汉服作为一种独特的服饰文化现象,可以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和创意源泉。
民族自信心提升
汉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 代表,其推广有助于提升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展示和 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可以增 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汉服所蕴含的礼仪、道德等文 化内涵,有助于培养国民良好 品德和社会风气,提升国家文 化软实力。
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汉服所承载的礼仪、道德、审美 等文化内涵,对于培养民族认同 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汉服的推广,可以让更多人 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进而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艺术审美价值体现
汉服独特的款式、色彩和图案设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精髓和审美追求。
汉服所展现的优雅、庄重、大气的美感,符合现代人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审美 需求。
深衣的一种,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 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 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下连裳的汉服,类似现代的连衣裙 ,男女皆可穿着。
一种绣有飞鱼图案的赐服,是明代锦衣卫 、大内太监朝日、夕月、耕耤、视牲所穿 赐服。
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
魏晋南北朝
服饰飘逸洒脱,具 有仙风道骨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正在做的——
• 考证服制、推广汉服 • 恢复传统节日 • 恢复传统礼仪 • 祭祀先烈 • 推广儒家文学 • 传统乐器的传教 • 精研历史、正本清源
其实我们还会努力地更多……
到此,我们有了一个短暂的段落, 汉服的体系实在太庞杂,华夏文明也太渊深,在此我无法一一讲述。 其实本篇所介绍的仅是最基本的一些了解, 如果下次还有机会,我愿为你们讲述更多, 那些关于各个类别汉服的美丽,那些关于汉服运动的激动人心
千 年 古 韵 之 美
汉 服
制 作 人 :
当介绍汉族的时候…… 当你以汉族的身份走向国际的时 候…… 当五十六个民族合影的时候…… 你,有没有想过,代表汉族的民族服饰是什么?
当宣传汉族的时 候……
? ? 错!
你可曾 在民族大合影中 看到过它?
?
汉,是我们民族的名称 ……为您找回华夏民族失去的一件衣服…… 我们的文字,叫做“汉字”; 我们的语言,叫做“汉语”; …… 那么,如果这个民族有一件属于自己的衣服 我们就会叫它“汉服”!
直裾深衣
直裾袍是直襟衣,也称 衤詹褕(chānyú)。其形制 是衣长较曲裾袍为短,从 领部曲斜至腋下的前襟直 通于衣摆。直裾样式出现 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最 初属于便服,不能做为礼 服在祭礼、朝见等重要正 式场合穿用。
襦裙
短上衣,一般长不过膝。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 裙子,是古代汉民族的日 常衣着之一。 襦裙从有实物考证的战国 时期开始,终于明末清初 的“剃发易服”,是汉族 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 其间2000多年,尽管长 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 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 式。 按领子的式样不同,可分 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 按裙腰的高低,可分为低 腰襦裙、高腰襦裙和齐胸 襦裙。 PS:襦裙的确有齐胸襦裙, 是唐代的,将唐代襦裙称 为高腰襦裙有误;高腰襦 裙束于胸下
每当汉服爱好者穿汉服上街时, 旁人总是将之误认为和服或者韩服。 那么, 到底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韩服:
韩服,本作朝鲜服,是朝鲜半岛的传统民族服饰。
最早的韩服是从三国时代演变而来,而后受到唐代服饰的巨大影响。 朝鲜半岛长期是中国的属国,所以它的服饰特点也随中国各朝代风 格的变化而变化。 如今看到的韩服带有强烈的中国明代
深衣
深衣(shēnyī),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 又称长衣、麻衣、中衣。为古代诸侯﹑大夫等士大夫阶 层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 深衣有四种不同名 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分为曲裾和直裾。
深衣特点 深衣结构
襟:指衣的前幅
交领右衽(rè n): 古人以上衣 掩下裳,衣上自胸前交领部分 至衣下两旁掩裳际处,形成“ 衽”。衣襟向左掩谓左衽,右 掩为右衽。中原习俗为右衽。 祛(qū):袖口 袂:袖子 裳:裙子
既然, 汉服传承了四千多年, 并将它的影响扩散到了日韩亚洲等国, 为什么我们现在却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呢? 汉服是如此飘逸美丽,清朗隽永, 我们又是如何失去了它的呢?
就让时间回到明末清初…… 公元十七世纪中下叶的中国…… 到底发生了怎样巨大变故的事情……
1644年4月22日,明朝驻辽东总兵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农民军激战于山海关。 汉族自古就非常重视衣冠,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 作为一个乘虚而入建立政权的关外少数民族 吴三桂以“材帛”、“割地”为条件向后金求援,多尔衮率后金军入关参战, 致使农民军败退山、陕,后金军则直抵北京, 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颁发“剃发令”: 满清政府为了扼杀广大汉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顺治于同年10月1日在北京登皇帝位,满清帝国建立。 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 用暴力手段强迫全国汉族人改剃满族发型、改穿满服 这就是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其中的汉族人民进行的反抗和清军的血腥镇压都是空前震惊的!
所以…… 今天…… 我们想要做的事就是——
汉服复兴!
在新世纪的今天,在传统文化几近消亡之下,面对西方和日韩文化的侵蚀, 断层和失根的文化,不可能使我们找到共同的精神家园。 汉服承担着重铸再造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步骤——
华夏复兴
汉服先行
辨析:汉服运动是一场文化cosplay秀? 汉服不仅仅一件好看的衣服,它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外在显示。 许多韩服爱好者为复兴文化、恢复传统、肃清不公正的历史 上做了不懈地努力。 的确,目前的汉服运动鱼龙混杂,但是所有真正的汉服爱好 者一直在做好本职使命以外规整队伍,并且耐心地劝导这些跟风者, 希望他们可以真正身心合一地接受汉服。
全 清 这就是著名的“剃发易服” 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 城 军 许多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 或被杀,或逃到海外,或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最终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 合 暴 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毁灭殆尽,历史潮流直转而下 仅有十万人的江阴城,八十一天后仅五十三人幸存…… 力 最后…… 力 为掩盖罪行, 清朝统治者修《四库全书》禁毁明代包括科技著作在内的书籍; 以牺牲当时几乎一半的中国人口, 小县嘉定,居然被屠杀三遍之多(史称“嘉定三屠”)…… 抵 屠 修《明史》极尽歪曲历史之能事; 推行八股科举、兴文字狱,束缚控制民众的言论! 将“汉服”送进了坟墓! 杀 抗 李白笔下那座“烟花三月”的扬州, 屠杀持续十天(史称“扬州十日”), ! ! 据记载,光可被收敛的尸体就超过八十万具……
齐胸襦裙
高腰襦裙
齐腰襦裙
对 襟 襦 裙 交领襦裙
袄裙
袄裙 襦裙的另一种称呼,这里说的“袄裙”是明代女装的一种 通称,不是固定术语,袄是袄,裙是裙。 普遍认同的是“ 袄”为有衬里或夹层的上衣。 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 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
袄 裙
辨析:汉服与和服、韩服
1.上下衣连体的一种设计
2.设计保守(宽大、长袖、不开胸)
3.三代时期的男女正装样式
“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 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 月,这是古人崇敬天时意识的反映。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 乎准则;垂直的背线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处要公平。
深衣结构
曲裾(jū)深衣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一直流 行曲裾深衣。特别是到了汉代, 深衣已成为女性的礼服。与战国 时期比,汉代的深衣在形制上多 为单层,下裳裁成12片;在外 观上,衣襟更长,缠绕层数更多 ,下摆增大呈喇叭状,衣长曳地 ,行不露足;在穿着上,腰身通 常紧裹,腰带系扎在缠绕的衣襟 末端,以防止松散。由于这种深 衣的右衽斜领领口很低,能露出 其内的里衣衣领,因而得名为“ 三重衣”。其袖型有宽窄两种, 袖口都要镶边。
什么是汉服??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 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 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 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代为基本特征。
二、领口 一、线条 三、袖子 六、衣缘 五、下摆 四、腰带
勘误 现代唐装 清末的中式着装风格的服装,也即是“唐人街华 人的中式着装”。这种服装事实上是满清马褂的 延续与改良,属于满服的范畴,与“唐朝的服装 ”(汉服)在风格、款式上面并无丝毫相似之处 。 误区:绝大多数的国人都把这种源于“唐人街华人 的中式着装”的满装马褂误认为是“唐朝的服装 ”。
韩服的发展趋势是背离汉服俊逸潇洒的特点, 而逐渐丧失了其实用性,趋于装饰意味。 图中的韩服面料有如纸折的,僵硬如雕塑,缺 少汉服最基本的灵动的感觉。
韩服
出土的明代中前期实物
和服:
日本的民族服饰——和服是在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因为是由当时遣唐使从吴越地区带去了当地服装的特点,所以和服 也被称作为“吴服”。 相较于汉服,和服有款式单一、穿着复杂等缺点。
汉服的领子是紧贴颈子的, 汉服的线条是流畅的曲线, 汉服的袖子下边是弧形,长 显得端庄,这是符合汉族对 汉服的领口有衣缘,或者有镶 显得婀娜飘逸。 汉服的下摆宽大,可以行走自 汉服的腰带系在腰上,是束 度能盖住手,弯臂时不露手 气质的要求。 边,衣缘上或绣有花纹,或使 如,活动不受限制。 腰的,一般在前面打结,多 腕,显得大气。 用锦缎,显得有层次感。 和服的线条是直线,像几个 余部分自然下垂。 和服的领口比较大,后面向 大方块组成的,显得呆板拘 和服的下摆窄小,走路只能迈 和服的袖子是方形,长度不 后翻,露出颈部。 和服的领口有衣缘,但使用和 谨,上下一样粗,不显身材。 小碎步,行动十分不便。 和服的腰带又厚又宽,在背 及手腕,缝合,后面却开口, 衣身一样的布料,袖口没有衣 后打结,结很大,以至于很 好像是把汉服的袖子倒过来 缘,显得缺乏层次感。 多人以为那是个背包。 缝上去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