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医骨伤科学考试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资料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资料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资料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中医在骨伤领域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资料是帮助学习者复习中医骨伤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能够系统地总结和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宝贵的备考资料。

一、概述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与骨伤相关的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学科,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经典著作中的骨伤相关内容以及中医理论的基本原理。

中医骨伤科学注重整体观察和辩证思维,强调人体内外相互联系,通过调节气血阴阳等生理要素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它在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骨伤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二、基本理论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

其中五行学说指出人体五脏的功能特点与自然界五行的相互关系,通过对五脏功能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疾病的病机和治疗方法。

阴阳学说则是中医理论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阐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对骨伤科学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特定的经络系统,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调节机体生理机能,因此对于骨伤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常见疾病与治疗中医骨伤科学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经验。

在骨折治疗方面,中医注重整体治疗,通过调理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来促进骨折的愈合。

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面,中医强调调理肝肾,增强腰椎的稳定性,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来缓解疼痛和改善病情。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伤疾病,中医通过草药治疗、穴位按摩等方法,改善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四、中医骨伤科学的进展与研究方向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现代医学科技的应用,如中医电疗、中医康复训练等,为中医骨伤科学赋予了新的活力。

此外,中医骨伤科学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与现代骨科手术技术相结合,如何提高诊断准确性等。

因此,未来中医骨伤科学的研究方向包括临床疗效的进一步证实和机制研究、中医康复技术的改进和临床应用等。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题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肢长度一般测量法为: ( ) A.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B.腹股沟至内踝下缘C.大粗隆至内踝下缘D.大粗隆至外踝下缘E.脐至内踝下缘2.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包括: ( ) A.动静结合B.筋骨并重C.内外兼治D.医患合作E.活血化瘀3.骨折的移位方式有:( ) A.成角移位B.侧方移位C.短缩移位D.分离移位E.旋转移位4.下列哪几种损伤在放射线检查时,需加照轴位片:( ) A.髌骨B.腕舟骨C.跟骨D.距骨E.骨盆5.磁共振显像(MRI)中表现为“非常低的信号强度”的组织是:( ) A.皮质骨B.空气C.韧带D.肌腱E.纤维软骨6.下列骨折中易发生缺血性坏死的是:( ) A.桡骨远端骨折B.股骨颈骨折C.腕舟骨骨折D.距骨骨折E.肱骨外科颈骨折7.下列哪些关节内有软骨盘: ( ) A.髋关节B.膝关节C.肩关节D.肘关节E.腕关节8.肩关节脱位的并发症有:( ) A.腋神经损伤B.肩袖损伤C.肱骨头、外科颈骨折D.肱骨大结节骨折E.肱骨干骨折9.常用的颈椎病的分型有:( ) A.颈型B.神经根型C.脊髓型D.椎动脉型E.混合型10.慢性骨髓炎X线检查可见有:( ) A.死骨B.空腔C.新生骨的包壳D.常有透亮带与皮肤窦道开口相通E.有时可有病理性骨折存在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骨折的特征为畸形、____和____。

2.骨折愈合过程分为____期, ____期和骨痂改造期。

3.下肢的主要功能是____和____。

4.膝关节脱位合并十字韧带断裂时,_____试验阳性,合并侧副韧带断裂时,____试验阳性。

5.良性骨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是局部切除或____和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弹性固定2.骨折畸形愈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骨折的并发症有那些?2.何为骨折临床愈合标准?中医骨伤科学复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AE 2.ABCD 3.ABCDE 4.AC 5.ABCDE6.BCD 7.BE 8.ABCD 9.ABCDE 10.ABCDE二、填空题1.骨擦音异常活动2.血肿机化原始骨痂3.负重行走4.抽屉侧向应力5.刮除植骨三、名词解释1.弹性固定:关节脱位后,其未撕裂的软组织与离位的骨骼处于紧张状态,使其端肢体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1分),在作被动活动时,虽可稍微活动,却有弹性阻力(1分),去除外力后,关节又回复到特殊的位置上(1分),这种情况被称为弹性固定。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要点总论: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录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

2、蘭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3、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4、元·李仲南《永类欽方》创始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书中记录:“凡腰骨损断,先用门扉一片,放斜一头,令患人覆眠,以手悍止,下用三人拽伸,医以手按损处三时久。

:5、元·危宜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6、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第二章、损害的分类与病因病机1、新伤:是指2~3 周内的损害,或发病后马上就诊者;旧伤: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因某些诱因,隔一段时间又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2、损害病机: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第三章、临床诊查1、行痹:表现为游走性关节难过;痛痹:难过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着痹:关节酸痛,重着,痛有定处;热痹:患部灼痛,得冷稍舒,痛不能触。

2、肌力的测定标准:(6 级)0 级:肌肉无缩短(完满瘫痪);Ⅰ级:肌肉有略微缩短,但不能够够搬动关节(凑近完满瘫痪);Ⅱ级:肌肉缩短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够抗衡地心吸引力(重度瘫痪);Ⅳ级:能抗地心吸引力搬动关节,但不能够抵抗阻力(轻度瘫痪);Ⅴ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必然的强度的阻力(凑近正常);Ⅵ级:能抵抗富强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test)(做法、临床意义)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做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痹为阳性。

常有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4、直腿抬高试验( Laseque’s sign)患者仰卧位,两下肢挺直靠拢,检查者用一手握住患者踝部,一手扶膝保持下肢挺直,逐渐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抬高70°~90°而无任何不适;若小于以上角度即感觉该下肢有传导性难过麻痹者为阳性。

中西医骨伤主治复习资料

中西医骨伤主治复习资料

中西医骨伤主治复习资料中西医骨伤主治复习资料骨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无论是运动受伤还是意外摔倒,都有可能导致骨骼的损伤。

而对于骨伤的治疗,中西医学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中西医骨伤主治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一、骨伤的中西医学解释中医学认为,骨伤是由于人体经络的阻塞或瘀血导致的,治疗的重点是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来恢复骨骼的正常功能。

而西医学则更注重对骨骼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外科手术、物理疗法等方法来修复骨折和损伤。

二、中西医骨伤治疗方法1. 中医骨伤治疗方法中医治疗骨伤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方法。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骼的修复。

推拿则是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来舒缓肌肉和骨骼的紧张状态,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中药熏洗则是将中药煎煮后,用温热的药水浸泡患处,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2. 西医骨伤治疗方法西医治疗骨伤主要包括外科手术、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是通过手术操作来修复骨折、复位骨骼,并使用金属支架或钢板来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骼的愈合。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理疗、康复训练等,通过热敷、电疗、按摩等手段来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

药物治疗则是通过口服或外用药物来缓解疼痛、消炎、抗感染等。

三、中西医骨伤治疗的优势和劣势1. 中医骨伤治疗的优势和劣势中医骨伤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来促进骨骼的修复。

中药熏洗和针灸等方法对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缓解效果显著,而且副作用较小。

然而,中医治疗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对于严重的骨折和损伤效果可能不如西医治疗明显。

2. 西医骨伤治疗的优势和劣势西医骨伤治疗通过外科手术和物理疗法等方法,可以快速修复骨折和损伤,恢复骨骼的功能。

尤其是对于严重的骨折和损伤,西医治疗效果明显。

然而,西医治疗可能需要较大的手术创伤,恢复期较长,且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1.骨折: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环者,称为骨折2.脱位:关节遭受外力作用,使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3.石膏临界点:指石膏的硬化、定型阶段,一般需要10~20分钟。

4.骨骺损伤是小儿和青少年骨骼发育停止以前的一种特殊损伤。

5.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发生重叠、旋转、成角而愈合,称骨折畸形愈合。

6. 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

7. 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并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

8. 弹性固定:脱位后,骨端位置改变,关节周围未撕裂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对脱位关节作被动运动时,虽有一定活动度,但存在弹性阻力,当除去外力后,脱位的关节又回复到原来的特殊位置。

知识点1.小夹板最初记载在葛洪《肘后救卒方》。

2.现存最早的骨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3.《诸病源候论》对伤科学的描述,清创疗方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的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为后世清创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4.华佗的贡献:发明了麻沸散,施行于剖腹手术、刮骨术,还创立了五禽戏,似今练功疗法,可运用于骨伤科疾病之康复。

5.直接暴力引起骨折的特点:多为横断骨折火粉碎性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较严重;间接暴力引起骨折的特点:多在骨质较弱处造成斜形骨折或螺旋形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较轻。

6.骨折的内因:年龄和健康状况;骨的解剖位置和结构状况;骨骼病变。

外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筋肉牵拉;疲劳骨折。

7.骨折的类型: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为横断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骨骺分离、压缩骨折。

移位的方式: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

8.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假关节活动)。

【整体】中医骨伤学考试复习重点

【整体】中医骨伤学考试复习重点

【关键字】整体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中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首先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2、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3、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动静结合即固定与活动统一、筋骨并重即骨与软组织并重、内外兼治即局部与整体兼顾、医患合作即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

1、损伤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2、损伤的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3、骨病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4、骨病的特殊症状体征: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

5、肢体长度测量法:上肢长度:从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脐至内踝下缘(骨盆骨折或髋部病变时使用);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或腓骨头至外踝下缘。

6、肢体周径测量法:下肢常在髌上10~15cm处测量大腿周径,在小腿最粗处测定小腿周径。

7、肌力测定标准可分为以下6级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重度瘫痪)Ⅲ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Ⅳ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Ⅴ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8、特殊检查法.颈部:颈椎间孔挤压试验,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腰背部:直腿抬高试验,多见于坐骨神经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加强实验用以鉴别是神经受压还是下肢肌肉等原因引起的抬腿疼痛;拾物试验,用于检查儿童脊柱前屈功能有无障碍;背伸试验,阳性说明病人的腰肌、关节突关节、椎板、黄韧带、棘突、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有病变或者有腰椎管狭窄症。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中医骨伤科学》一、中医骨伤科学问答1.如何理解“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的含义?明代薛己所著的伤科专著《正体类要》序中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这说明局部外伤,可以导致机体的内脏功能失调,明确认识了外伤与内伤、局部与整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因此,对伤病的诊治,应从整体出发,对皮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加以综合分析,才能认识损伤的本质及病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2.伤气的病理变化包括哪些?各自的病理特点是什么?伤气的病理变化,概括起来包括有气滞、气闭、气虚、气脱、气逆等。

①气滞:由于负重用力过度,或举重、迸伤,或跌仆闪挫等,导致气机流通发生障碍,而出现气滞现象,其特点为外无瘀肿,自觉疼痛,范围广泛,痛无定处。

多见于胸胁部损伤。

②气闭:多见于严重损伤而骤然导致气血错乱,气为血壅,气闭不宣。

主要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烦躁妄动,面赤,牙关紧闭,目瞑尿遗等。

常见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③气虚:是人体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不足或衰退的病理现象,系由伤损,或创伤后元气化源不足而致。

主要表现有疲倦乏力、语言低微、呼吸气短,心悸耳鸣,胃纳不佳,自汗,脉虚细无力等。

常见于某些慢性损伤病人,严重损伤的恢复期,体质虚弱和老年患者。

④气脱:损伤后大量失血,气随血脱,出现本元不固的病理现象,主要表现有突然昏迷或醒后又昏迷,目闭口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浅促,大汗淋漓,脉微弱。

多见于颅脑损伤,骨折合并内脏损伤有大出血者。

⑤气逆:是因损伤而致内伤肝胃,可造成肝胃气机不降而反逆上。

主要表现有嗳气频频,作欲吐或呕吐等症。

3.伤血的病理变化包括哪些?各自的病理特点是什么?伤血的病理变化包括有血瘀、血热、血虚、血脱等。

①血瘀:多因局部损伤出血,离经之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临床上常见局部损伤肿胀疼痛,皮肤青紫,疼痛如针刺刀割,疼痛固定不移,是血瘀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中医骨伤 考试重点

中医骨伤  考试重点

中医骨伤科学骨擦音:是骨折两断端相互碰触而产生的摩擦声响。

在触诊时感觉到。

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尺神经损伤出现爪形手;正中神经损伤拇指不能对掌;腓总神经损伤出现足下垂。

肘后三角:肘关节有三个显而易见的骨性标志构成肘后三角,它们是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

伸直时三点处于同一水平线,屈曲时此三点为一等腰三角形。

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所引起的,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弹性固定:由于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收缩,可是脱位后的关节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被动活动脱位关节时,存在弹性阻力,去除外力后,脱位的关节又回复到原来的特殊位置,称弹性固定。

骨折畸形愈合:骨折的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愈合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变化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

网球肘:骨质疏松症:全身性骨质减少青枝骨折:仅有部分骨质和骨膜被拉长,骨折处有成角,形如请嫩的柳枝被折断。

骨盆挤压实验:骨盆挤压试验(提示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肘关节外翻携带角:肩周炎:有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局部压痛、查x线等排除骨性病变餐叉样畸形:脱位:凡构成关节的骨关节面脱离了正常位置,发生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腰椎间盘退变后,在暴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刺激或哑婆婆脊髓(圆锥)、马尾、血管或神经根而产生的腰腿痛综合征。

多见30-50岁青壮年,男多女,劳力劳动者多。

颈干角(内倾角):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构成的内倾角,叫颈干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

颈干角大于正常值为髋外翻,小于正常值为髋内翻。

肩关节脱位,肩部呈“方肩”畸形。

肘关节后脱位,肘部呈“靴形”畸形。

桡骨远端骨折,腕部呈“餐叉样”畸形。

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出现内收、内旋和屈曲畸形。

“粘膝不能开”膝关节合并十字韧带断裂,抽屉实验阳性,合并测副韧带断裂,侧向应力实验。

《中医骨伤科学》重点笔记总结

《中医骨伤科学》重点笔记总结

《中医骨伤科学》重点笔记总结《中医骨伤科学》重点笔记总结一.小题1.中医骨伤科学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骨”“正体”“伤科”。

2.唐·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中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首次描述髋关节脱位,并分为“从档内处”(前脱位)和“从臀上出”(后脱位)两种,利用手牵足蹬法复位。

3.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首载其创的“悬吊复位法”。

明·薛己撰《正体类要》中序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4.清·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5.损伤的分类:1.)按损伤部位分:外伤(皮肉筋骨脉)和内伤(脏腑损伤以及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紊乱)。

2.)按损伤性质分:急性损伤(急骤暴力所致)和慢性损伤(劳逸失度或者体位不正确)。

3.)按受伤时间分:新伤(2~3周内)和旧伤(/宿伤)。

4.)按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闭合性损伤(钝性暴力损伤而无外部创口)和开放性损伤(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皮肤.粘膜破损,深部组织与外界相通)。

5.)按受伤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长短,受伤部位及其面积大小.深度)分:轻伤和重伤。

6.)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生活性损伤.运动性损伤.工业性损伤.农业性损伤和交通性损伤。

7.)按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生物性损伤。

6.损伤的外因主要是外力伤害,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四种。

7.损伤的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和七情内伤等。

8.损伤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

9.损伤的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10.骨病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中西医结合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总论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2、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3、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4、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5、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6、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损伤】外界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使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出现结构上的破坏和功能上的紊乱,此即为损伤。

骨伤科学之范畴中,损伤主要涵盖了骨折、脱位、筋伤和内伤。

骨折系指由于外力的作用,破坏了骨或软骨的.完整性和连_续性者。

脱位(关节脱位、脱骸、脱臼),系指外力使构成关节各骨一的骨一端关节面失去了正常的对合关系,发生功能障.碍者。

筋伤系因外来暴力、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其含义与西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大致相当。

骨伤科学范畴中.的内伤是指由损伤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组织结构破坏及生理功能障碍,其不同于内科领域里一的内伤概念,为了区别,亦称“内损”。

损伤的分类:按损伤部位分:外伤(皮肉筋骨脉)和内伤(脏腑损伤以及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紊乱)。

按损伤性质分:急性损伤(急骤暴力所致)和慢性损伤(劳逸失度或者体位不正确)。

按受伤时间分:新伤(2~3周内)和旧伤(/宿伤)。

按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闭合性损伤(钝性暴力损伤而无外部创口)和开放性损伤(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皮肤、粘膜破损,深部组织与外界相通)。

按受伤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长短,受伤部位及其面积大小、深度)分:轻伤和重伤。

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生活性损伤、运动性损伤、工业性损伤、农业性损伤和交通性损伤。

按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生物性损伤。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2、《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破伤风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清创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的分层缝合,正确包扎4、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5、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7、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1.损伤的病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持续劳损)、外感六淫、邪毒感染、内因(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七情内伤)2.损伤病机: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第三章诊断一.损伤的症状体征1.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2.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骨折的主要体征之一)、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二.骨病的症状体征骨病: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1.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2.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三.骨与关节检查法1.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

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Ⅱ级:肌肉收缩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Ⅲ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Ⅳ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Ⅴ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2.临床检查方法用途:摸压痛、摸畸形、摸肤温、摸异常活动、摸弹性固定、摸肿块手法: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摇晃法3.关节活动范围测量:中立位0°法、邻肢夹角法第四章治疗方法一.药物治疗1、内治法分期:①初期:伤后1~2周内,多用“下法”和“消法”,治血和理气兼顾。

《中医骨伤科学》重点汇总

《中医骨伤科学》重点汇总

《中医骨伤科学》重点汇总《中医骨伤科学》重点汇总总论第1章:发展史(选.填)1.《黄帝内经》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体解剖学知识。

2.《肘后救卒方》XXX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3.《刘涓子鬼遗方》南北朝·XXX是我国最早的外伤科专书,对金疮和痈疽的诊治有较详尽的论述。

4.《诸病源候论》隋·巢元为我国第一部病理学专著,将骨伤科疾病列为专章。

5.《仙授理伤续断秘方》XXX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

6.《洗冤集录》XXX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7.《世医得效方》元·危亦林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8.《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清·XXX将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9.治疗骨折的四项基本准绳:动静联合.筋骨并重.表里兼治.医患协作。

(填)第2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1.损伤的分类①按损伤部位:外伤和内伤②按损伤的发生过程和外力作用的性质: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③按受伤时间:新伤:2~3周以内的损伤或损伤后立即就诊者。

XXX: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因某些诱因,隔一段工夫又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④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是否破损:闭合性损伤: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

开放性损伤: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或黏膜破损而有创口流血,XXX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

2.外力伤害性质的不同可分类:(会根据具体损伤各自分类)(1)直接暴力:损伤部位发生在直接作用部位,如创伤.挫伤.骨折.脱位(2)间接暴力:损伤部位在远离外力作用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

如高空坠落,臀着地,对脊柱反作用力,造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或伴严重的脱位及脊髓损伤(3)肌肉强烈收缩:跌仆股四头肌收缩引起髌骨骨折。

投掷手榴肌肉收缩引起肱骨干骨折。

(4)持续劳损:单一历久弯腰引起慢性腰肌劳损。

中医骨伤-期末复习资料

中医骨伤-期末复习资料

中医骨伤-期末复习资料(共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第一章:发展史1、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

2、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

3、南朝《刘涓子鬼遗方》--最早外伤科专书。

4、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破伤风是创伤后并发症。

提出清创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的分层缝合,正确包扎。

为后世清创手术奠定理论基础。

5、《千金方》: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后采用蜡疗、热敷、针灸等外治法。

6、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证型。

记载髋关节脱位,手牵足蹬法治疗髋关节脱位。

椅背复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

7、《洗冤录集》——第一部法医学专书。

8、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将麻药用于整复,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9、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1958年《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提出四项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第二章诊断检查顺序:视触叩听—》关节活动—》测定肌力—》测量—》特殊检查—》神经—》血管肢体长度测量:上肢:肩峰——桡骨茎突/中指尖上臂:肩峰——肱骨外上髁前臂: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法:用途:摸压痛、摸畸形、摸肤温、摸异常活动、摸弹性固定(关节脱位)、摸肿块常用手法: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摇晃法2.特殊检查法:(1)颈部分离实验(疼痛减轻为阳性);颈椎间孔挤压实验(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神经根型颈椎病)。

(2)腰背部直腿抬高试验(腰椎间盘突出);拾物试验(儿童脊柱前屈障碍);仰卧挺腹试验(腰突)。

(3)盆骨骨盆挤压试验、骨盆分离试验(提示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屈膝屈髋试验(闪筋扭腰、劳损,或者有腰椎椎间关节、腰骶关节或者骶髂关节等病变,腰突症阴性);“4”字试验(骶髂关节、髋关节病变);梨状肌紧张试验(梨状肌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医骨伤科学考试复习重点总论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2、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3、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4、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5、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6、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损伤】外界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使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出现结构上的破坏和功能上的紊乱,此即为损伤。

骨伤科学之范畴中,损伤主要涵盖了骨折、脱位、筋伤和内伤。

骨折系指由于外力的作用,破坏了骨或软骨的.完整性和连_续性者。

脱位(关节脱位、脱骸、脱臼),系指外力使构成关节各骨一的骨一端关节面失去了正常的对合关系,发生功能障.碍者。

筋伤系因外来暴力、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其含义与西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大致相当。

骨伤科学范畴中.的内伤是指由损伤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组织结构破坏及生理功能障碍,其不同于内科领域里一的内伤概念,为了区别,亦称“内损”。

损伤的分类:按损伤部位分:外伤(皮肉筋骨脉)和内伤(脏腑损伤以及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紊乱)。

按损伤性质分:急性损伤(急骤暴力所致)和慢性损伤(劳逸失度或者体位不正确)。

按受伤时间分:新伤(2~3周内)和旧伤(/宿伤)。

按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闭合性损伤(钝性暴力损伤而无外部创口)和开放性损伤(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皮肤、粘膜破损,深部组织与外界相通)。

按受伤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长短,受伤部位及其面积大小、深度)分:轻伤和重伤。

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生活性损伤、运动性损伤、工业性损伤、农业性损伤和交通性损伤。

按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生物性损伤。

按损伤部位的多少及严重程度分类:单发性损伤、复杂性损伤、多发性损伤(骨折、脱位、筋伤、内伤)。

损伤的外因主要是外力伤害,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收缩力和持续劳损力四种。

损伤的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和七情内伤等。

损伤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

损伤的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骨病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骨病的特殊症状体征:畸形、肿块、疮口与窦道、肌肉萎缩、肌肉挛缩。

第三章、诊断1、望诊:选择题测量肢体长度时,应将肢体置于对称的位置上,而且先定出测量的标记,并做好记号,然后用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四肢长度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1.)上肢长度:从肩峰到桡骨茎突(或中指尖)2.)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 3.)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尺骨茎突4.)下肢长度:髂前上棘到内踝下缘或脐到内踝下缘(适于骨盆骨折和髋部病变时)5.)大腿长度:髂前上棘到膝关节内缘 6.)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到内踝下缘或腓骨头到外踝下缘测量肢体周径时,两肢体取相应的同一水平测量,测量肿胀时取最肿处,测量肌萎缩时取肌腹部。

长度测量临床意义:1.长于健侧伤肢明显增长者,常为脱位的标志,多见于肩、髓等关节向前或向下脱位,亦可见于骨折过度牵引等。

2.短于健侧伤在肢体,多系有短缩畸形之骨折;伤在关节,则因脱位而引起,’如髓关节、肘关节之向后脱位等。

3.粗于健侧有畸形且量之较健侧显著增粗者,多属骨折、关节脱位等重证。

如无畸形而量之较健侧粗者,多系伤筋肿胀等。

4.细于健侧可为陈伤误治而成筋肉萎缩,或有神经疾患而致肢体瘫痪。

重点9、抽屉试验(Drawer test)又称前后运动试验,推拉试验,患者坐位或卧位,双膝屈曲90°,检者一手固定踝部,另一手推拉小腿上段,如能明显拉向前方约1cm,即前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若能明显向后推1cm 即后抽屉试验阳性,则为后交叉韧带损伤,若前后均能推拉1cm,即前后抽屉试验阳性,说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肌力检查—肌力评级标准0级:肌力完全消失,无活动。

(完全瘫)I级:肌肉能收缩,但关节不活动。

(接近瘫)II级:肌肉能收缩,关节稍有活动,但不能对抗肢体重力。

(重度瘫)III级:能对抗肢体重力使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外来阻力。

(轻度瘫)IV级:能对抗外来阻力使关节活动,但肌力较弱。

(接近正常)V 级:肌力正常。

(正常)第四章、治疗方法1、内治法分期:1)初期:伤后1~2周内,多用“下法”和“消法”,治血和理气兼顾。

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活血法、清热活血法;2)中期:伤后3~6周,多用“和法”和“缓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常用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法;3)后期:伤后7周以上,多用“补法”和“温法”,调理脏腑,补益气血。

常用补气养血法、补养脾胃法、补益肝肾法。

总之,初期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中期以接骨续筋为主,后期以补气益血、强壮筋骨为主。

第六章、骨折概论1、骨折的定义: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者,称为骨折。

2、病因病机:1)外在因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一般发生在骨力学结构的薄弱处,分传达暴力和扭转暴力等)、肌肉牵拉,累计应力。

2)内在因素:年龄和健康状况,骨骼的解剖结构特点(小儿的骨骺分离,老年人的桡骨远端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骨骼本身的病变(骨代谢异常,骨的感染性疾病和骨肿瘤等)3、骨折的分类1)根据骨折断端是否与外界相通:闭合骨折、开放骨折。

2)根据骨折线形态分类:横断骨折、斜行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骨折、青枝骨折(儿童)、嵌插骨折(常见股骨颈外科颈)、裂缝骨折(颅骨、肩胛骨)、骨骺分离、压缩骨(脊柱、跟骨)3)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分类:稳定骨折、不稳定骨折:①稳定骨折:复位后经过适当固定不容易发生再移位者,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横断骨折、压缩骨折等。

②不稳定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骨折等。

4)根据骨折程度分类: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

5)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分类:新鲜骨折(2-3周内),陈旧性骨折(2-3周以上)6)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分类:外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骨折前骨折部位有病变: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7)根据骨折后有无神经、重要血管或脏器损伤分类:单纯性骨折、复杂性骨折(合并神经、重要血管或脏器损伤)8)骨折移位的分类: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

4、骨折的诊断要点:1)病史:有外伤史。

2)临床症状:局部可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3)体征:局部压痛,纵轴叩击痛,畸形,骨擦音及异常活动是骨折特有的体征。

4)辅助检查:X线检查。

CT、MRI检查。

5)骨折的局部情况:(1)一般情况: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

(2)骨折特征:①畸形:骨折时常因暴力作用、肌肉或韧带牵拉、搬运不当而使断端移位,出现肢体形状改变而产生畸形;②骨擦音:骨折两断端相互碰触或摩擦所产生的音响或摩擦感。

一般在局部检查时用手触摸骨折处而感觉到;③异常活动:骨干部无嵌插的完全骨折,可出现如同关节一样能屈曲旋转的不正常活动,又称为假关节活动。

5.骨折的合并伤和并发症:1)合并伤:骨折的同时合并血管、神经、内脏损伤者称之。

最常见是脑、脊髓和肺部损伤,其实是周围神经损伤,泌尿系统损伤,血管损伤和腹腔内脏损伤。

2)并发症:骨折后引发的机体病理性反应称之。

并发症分早期和晚期。

早期:创伤性休克、感染、脂肪或血管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多脏器衰竭(MODS)等。

晚期: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迟发性畸形和关节僵硬等。

6、骨折并发症中的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病原因和好发部位:是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产生的严重后果,上肢多见于肱骨髁上骨折或前臂双骨折,下肢多见于股骨髁上或胫骨上端骨折。

7、骨折并发症之周围神经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可合并桡神经、正中神经损伤;腓骨小头上端骨折可合并腓总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尺神经损伤出现爪形手;正中神经损伤拇指不能对掌;腓总神经损伤出现足下垂)8、骨折并发症之损伤性骨化的好发部位:关节内或关节附近骨折脱位。

9、骨折的愈合过程:三期:血肿机化期(骨折后3周内)、原始骨痂形成期(后4-8周)和骨痂改造塑形期(8周以后)10、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与骨性愈合标准:1)临床愈合标准:(第2、4项的测定须慎重,防止发生变形或再骨折)①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④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⑤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

2)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①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②x线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11、影响骨折愈合的局部因素:骨折断面的接触;断端的血运;损伤的程度;感染的影响;治疗方法的影响(固定和运动)影响骨折愈合的整体因素:年龄、健康情况。

12、骨折的治疗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13、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恢复到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

分闭合复位(手法复位、持续牵引复位)和切开复位。

14、骨折的复位标准:1)解剖复位:骨折的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线上的关系)完全良好。

2)功能复位:骨折移位虽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

功能复位的标准:A、对线: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成角移位成人不宜超过10°,儿童不宜超过15°B、对位:长骨干骨折对位至少应达1/3以上,干骺端骨折对位至少应达3/4左右C、长度:儿童下肢骨折缩短不得超过2cm,成人缩短移位不超过1cm。

上肢骨折1.锁骨骨折:多发生在中1/3处,尤以幼儿多见。

骨折后,内侧段可因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后上方移位,外侧段由于上肢重力和胸大肌的牵拉而向前下方移位。

幼儿锁骨骨折多为青枝骨折,骨折往往向上成角(以颈腕吊带保护,限制活动2-3周)。

较大儿童或成人需复位,常用“∞”字绷带固定4-6周。

2.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老年人多见,女性发病率高。

多因跌倒时手掌或肘部先着地,传达暴力所引起。

1)解剖:肱骨外科颈位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是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是解剖上的薄弱处,故易发生骨折。

2)临床分型:外展型、内收型和骨折脱位(合并肩关节脱位)3型还有裂缝骨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