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第六章课程(二)、第七章心理学基础(一)
(完整版)心理学基础
完整版)心理学基础1.简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探索个体的思维、情绪、动机、记忆、学习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受到社会、文化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本文档旨在介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领域。
2.心理学的主要领域2.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观察、推理和问题解决等。
它致力于理解人类如何感知、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
2.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类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它探索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以及这些发展过程如何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2.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群体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
它包括研究人类个体如何与他人互动、如何对待他人、形成偏见和态度,以及如何在集体决策中起作用。
2.4.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关注身心健康和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临床心理学家通过评估个体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来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并开发和实施干预措施。
3.心理学的重要概念3.1.注意力注意力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关注能力。
它涉及选择性感知、集中注意、分配注意和保持注意的过程。
注意力不仅影响感知和信息加工的效率,还在学习、记忆和问题解决中起着重要作用。
3.2.学习和记忆学习是通过获取和处理信息来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记忆是将学到的内容保存并在需要时恢复的能力。
学习和记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知识储存、信息处理和记忆失调的原因。
3.3.情绪和动机情绪是个体对特定刺激和事件产生的主观体验,涉及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
动机是驱使个体行为的力量,影响个体的目标设定、取向和行为选择。
研究情绪和动机有助于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
4.结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着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通过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人际关系、学习和生活质量。
幼儿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心理实质(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1、心理学2、条件反射3、无条件反射4、第一信号系统5、第二信号系统(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试述心理现象的实质。
3.脑、客观现实和心理现象有什么关系?第二章心理发展(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幼儿心理学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观察法(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 1.幼儿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简答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3.人的心理、意识有什么特点?第三章婴儿期心理的发展(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新生儿 2.婴儿期(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1.试述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2.培养婴儿心理的发展要注意些什么? 3.为什么说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记忆力的发展?第四章幼儿前期心理的发展(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幼儿前期(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 1.影响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条件。
2.幼儿前期思维发展的特点。
3.应如何进行早期教育,以发展儿童智力?第五章幼儿期心理发展概述(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游戏(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1.幼儿期游戏的特点。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2.幼儿期双手动作发展有什么特点?幼儿的教学活动怎样适应这些特点? 3.幼教工作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4.幼儿入园时常常发生什么行为问题?我们如何处理?第六章幼儿期注意的发展(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注意?为什么说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特征? 2.注意有什么功能?试举例说明。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什么区别?在教学中应怎样运用这两种注意? 4.幼儿期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5.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加以防止? 6.如何对待好动的幼儿?7.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第七章幼儿期感觉和知觉的发展(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感觉 2.知觉 3.观察(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它们有些什么功能? 2.人类有哪些感觉和知觉?3.说明幼儿观察发展情况。
心理学每章节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每章节知识点总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灵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
心理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启蒙时期、心理学的建立和形成期、实验心理学的兴起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
在现代,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二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实验法可以控制变量,验证因果关系;调查法可以收集大量数据,了解人群特征;观察法可以直接观察行为,获得真实数据;案例研究法可以深入了解个体案例,得出特定结论。
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互为补充,有助于全面了解心理学的相关问题。
第三章:感知与知觉感知是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加工过程,知觉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意义的理解和认知的过程。
感知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心理学盲点等。
感知与知觉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个体对外界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章:学习与记忆学习是个体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记忆是将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并随时能够回忆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包括条件反射、继承、认知学习等;记忆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等。
学习与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关键环节,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
第五章:情感与情绪情感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感受,情绪是指个体对特定事物的心理反应。
情感包括爱、恨、悲伤、快乐等;情绪包括愤怒、快乐、悲伤、焦虑等。
情感和情绪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人类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章:动机与需要动机是指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和目的,需要是指个体为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而进行行动的动机。
动机的类型包括生理动机、心理动机、社会动机等;需要的分类包括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社会需要等。
动机和需要是人类行为和行动的重要驱动力,对个体的行为决策和目标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03
情绪与动机
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 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包括 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复合情绪 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 的。
情绪的理论与表达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维度理论、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等。
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人格的结构
人格包括多个层面和维度,如特质、 动机、价值观、自我概念等,这些元 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个体独特的人 格。
人格的理论与发展
01
02
03
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元素, 特质理论强调个体在特质 上的差异,如卡特尔的16 种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荣格的内外 向人格类型理论、MBTI性 格类型指标等。
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职业领域的应用
职业选择与规划
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人了解 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 观,从而做出合适的职业 选择。
用。
思维与想象关系
阐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等思维形式,以及动作思维、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维等类型。
探讨思维与想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以及它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想象的定义与作用
解释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 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探 讨想象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如创造 新形象、预见未来等。
02
认知过程
感觉与知觉
感觉的定义与分类
阐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及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的结构: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学产生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1.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17世纪唯理论(笛卡尔)、英国17-18世纪经验论(洛克、霍布斯)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强调心理学的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2.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1920s-1950s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4.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德】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的整体性;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一)感 觉
视觉
(二)知 觉
人类所接受的信息有80%是来自于视觉。 适宜的波长为380~780nm的可见光波。
ppt课件
10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与知觉 2.种类
(一)感 觉
听觉
(二)知 觉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16~20000赫)
ppt课件
11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与知觉 2.种类
(一)感 觉
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 用于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 所引起的。
(二)知 觉
嗅觉
ppt课件
12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与知觉 2.种类
(一)感 觉
味觉
(二)知 觉
人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 其他味觉都是由它们混合产生的。
ppt课件
13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与知觉
2.种类
(一)感 觉
皮肤觉
(二)知 觉
(二)知 觉
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
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反比关系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与知觉 3.特征
(一)感 觉
(2)感觉后像
(二)知 觉
注视30秒钟之后看周围白色背景会出现视觉感觉后像。
ppt课件
19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与知觉 3.特征
(一)感 觉
(2)感觉后像
(二)知 觉
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 心理 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等)
个性心理
个性心 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
理特征
社会
课件
3
• 心理的本质
– 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学每章知识点
心理学每章知识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理论。
以下是心理学的每章知识点的概述,以及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应用。
第一章:心理学的历史和方法学在这一章中,学生将了解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和研究方法。
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和学派、研究设计和方法、伦理原则和数据分析。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心理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心理学研究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神经科学和生物心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神经系统和大脑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大脑的解剖结构、神经元的功能以及神经递质的作用。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大脑如何控制我们的行为、思维和情感,并了解神经系统的疾病和障碍。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感觉与知觉是我们获取和理解世界信息的过程。
这一章介绍了感觉系统、感觉心理物理学以及知觉的构造。
学生将了解到感觉和知觉如何被我们的感官器官、大脑和心理过程所影响。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人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过程以及知觉错觉的形成非常重要。
第四章:意识和觉醒这一章主要涵盖人类意识和觉醒的研究。
学生将学习到意识的定义、意识状态的变化和意识的神经基础。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意识状态(如睡眠、梦境、催眠和药物影响)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第五章:学习学习是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章将介绍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认知学习的理论和实践。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类学习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来改善教育和培训方法。
第六章:记忆记忆是指我们将信息存储和检索的能力。
这一章将讨论记忆的组织、存储和检索过程。
学生将了解到记忆的类型、记忆的修正和记忆问题的原因。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理解记忆是如何影响学习、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非常重要。
第七章:思维和语言思维和语言是我们生成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这一章将介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思维错误,并探讨语言的组织和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小二+第七章心理学基础(二)
第七章心理学基础第三节注意一、注意的概念关键词:指向集中注意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特点(选择,次重点)1、指向性:注意力的产生2、集中性:注意的持续发生3、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一切心理活动都需要注意力的参与三、注意的功能(非重点)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四、注意的类型(简答,重点)分类依据: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一)无意注意1、无意注意的概念:又叫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例子:老师讲课抑扬顿挫;上课时,学生推门而入。
通常由外界刺激引起。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人的主观状态。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1)客观条件(物):①强烈:巨大的声响、强烈的光线、浓郁的气味(蛋糕店)、巨幅广告;②刺激物对比:不同颜色的字;“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③运动变化:霓虹灯广告、流星;④新异性:南方人见到雪,东北人见到竹子。
(2)主观条件(人):①需要和兴趣:街上的美女;②情绪:心情不好对什么都没有兴致;③知识经验:容易被自身擅长的信息所吸引。
记忆口诀:枪队变异需情智(二)有意注意也称为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
例子:认真听课。
(三)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是有意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由有意注意发展而来的更高级的注意。
例子:骑车、打毛衣,老师上复习课。
五、注意的品质(选择,简答,重点)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移光分文(一)注意的广度/范围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
例子:一目一行;一目十行;眼光六路;耳听八方。
(二)注意的稳定又叫注意的持久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对象上的时间长短。
区别:注意的起伏/动摇:注意的周期性变化,正常现象注意的分散:分心,受到干扰转移到无关刺激上,不好的现象例子:陈毅吃墨水(三)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上。
心理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 个案研究(case study)
➢ 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
第30页/共63页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一、研究领域
(一)基础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general psychology)
生理心理学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心理生理学(psychophysiology)
第28页/共63页
(四)心理与行为密切联系 1. 行为是个体的可观察测量的反应或活动 2. 行为能表现心理,但不同于心理;这种表
现可能觉知到的,也可能是没有觉知到的。
第29页/共63页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 因果研究(cause and effect)
➢ 揭示心理现象的因果联系
• 相关研究(correlation study)
复验证。
缺点:因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极大的
人为性质。影响实验外部效度。
第38页/共63页
(2) 自然实验法 ——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
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自然实验的结果比较合乎实际。但由于条件的控制不
够严格,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第39页/共63页
第五篇:活 动与发展
第十三章:学习 第十四章:第1人页/生共6全3页面发展
问题
一提到心理学 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第2页/共63页
懂心理学的人会猜,知到别人在想什么!!! 第3页/共63页
催眠!!!懂心理学的人会催眠吗?催眠是真的吗?
第4页/共63页
有关催眠的一些常识
第5页/共63页
什么是催眠
。。。
第31页/共63页
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育 二、神经元和神经冲动 三、周围神经系统 四、中枢神经系统
精品课件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构造
胞体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胞突
精品课件
树突 轴突
2、神经元的种类
按照神经元的功能,可分成:
感觉神经元(内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外导 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二、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三、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四、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精品课件
(一)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 (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三)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历史渊源
哲学 生物学和生理学
精品课件
亚里士多德
笛卡尔
精品课件
洛克
达尔文
缪勒
赫尔姆霍兹
费希纳
精品课件
一、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二、内分泌腺、激素及其功能
精品课件
内分泌系统由多种内分泌腺构成。内分泌腺是散布在机 体内各处的一些腺体。它没有导管,故又称为无管腺。 其分泌物称为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液,输送到全 身各处,以各种方式作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
尽管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可以分别独立地调节和控制 个体的行为活动,但许多反射活动是由这两个系统共同 完成的。
1、脑干:包括延髓、脑桥、中脑、网状系统。 2、小脑 3、间脑:丘脑和下丘脑是间脑的两个主要部 分。 4、大脑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大脑的结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大脑皮层的分区
感觉区 躯体运动区 言语区 联合区
5、边缘系统
精品课件
第二节 神经活动过程
心理学基础的课件
心理学基础的课件心理学基础课程是探究人类思维、行为及内心感受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解各种心理学理论,并以此作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相关领域的知识。
第一部分:导论1.1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思维、行为及内心感受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1.2 心理学历史心理学起源于哲学,并逐渐转向实验科学。
早期的心理学家包括威廉·詹姆斯和古斯塔夫·费希纳等。
当今的心理学分为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
1.3 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有多种方法,包括实验、观察、调查、案例研究和神经科学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应根据研究主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二部分:认知心理学2.1 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大脑如何产生思维和行为的学科领域。
该领域借助神经影像技术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以了解人类认知和行为的神经基础。
2.2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研究有关年龄和经验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其主要关注儿童和成年人的认知发展,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和老年认知退化的影响。
2.3 个体差异个体差异研究探讨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由基因、经验、文化等多种因素引起。
该领域主要研究智力、个性、情绪和性别差异等。
第三部分:社会心理学3.1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研究人类如何收集、处理和应用关于他人的信息的学科领域。
该领域主要关注人类如何形成印象、推理和决策等社会认知过程。
3.2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如何交互和互动。
该领域研究人类的态度、行为和建立关系的因素,以及社会影响力和协作等。
3.3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研究人类在群体中如何交互和互动的学科领域。
该领域研究人际互动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如何建立、维系和终结社会关系。
其还关注人类如何揭示和解决冲突或合作以达成共同目标。
结论本课程是心理学领域的入门级别。
学生可通过学习本课程获得心理学基础知识,进而更好的理解其它门心理学相关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课程
第四节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就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选择,次重点)
辛德提出
1、忠实取向: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
2、相互调试取向:实施过程中适当调整、改变课程计划;
3、课程创生取向(缔造):实施是过程中师生共同缔造新的教育经验。
三、课程实施的结构(选择,简答,次重点)
(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校长排课表)
(二)分析教学任务:备教材;
(三)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备学生;
(四)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备教法;教师
(五)规划教学单元和课:写计划;
(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中心环节):教学实施;
(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教学评价。
记忆口诀:安分严选贵族瓶
第五节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二、课程评价主要模式(选择,重点)
(一)目标评价模式
提出者:泰勒课程评价/教育评价之父;
观点: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
(二)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提出者:斯克里文
观点:认为评价应当注重的是课程的实际效果而不是预期效果。
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三)CIPP评价模式
提出者:斯塔弗尔比姆
课程评价应该为政府的课程决策提供信息,为课程改革服务;
背景:判断对象与目标是否匹配
输入:可供选择的评价
过程:修正有效信息
成果:确定合适的评价
记忆口诀:背书过程很麻烦
第六节新课程改革
一、概述(选择,重点)
1、第八次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九部分二十条;
2、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3、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育以人为本。
4、课程改革的地位:教育改革的核心。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总目标
(二)具体目标
1、课程理念:“双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课程结构:整体规划,设置综合课程;
3、课程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和实际;
4、课程实施: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5、课程评价:发展改进;
6、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新课程改革结构(选择,重点)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综合课程,
初中——分科和综合课程相结合,
高中——分科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地位:国家课程、必修课程;
(2)内容:①信息技术;
②研究性学习;
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④劳动技术教育。
记忆口诀:外研社信老总
(3)开设时间:①《基础教育课程改科纲要》:小学三年级—高中;
②《中小学综合实际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小学一年级—高中。
3、农村中学课程是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课程结构改革的特点:
1、均衡性:课程比例;
2、综合性:开设综合课程;
3、选择性:开设地方课、校本课。
四、新课改的学习方式改革(选择,重点)
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围绕一个共同的学习内容结伴进行互动学习;
3、探究性学习(发现学习):通过分析讨论斤进行学习。
五、课程评价改革(选择,次重点)
1、档案袋评价设计:档案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的作品及成长过程;
2、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各个方面,不局限于成绩。
六、课程管理体制改革(选择,重点)
三级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第七章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选择,重点)
二、感觉的分类(非重点)
1、外部感觉:外部世界的刺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2、内部感觉:机体内部刺激;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选择,重点)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感受性和感受阈限: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
例子:在手上放1粒灰尘感觉不到重量,当放了100粒灰尘时,刚刚可以感受到手中有重量。
(2)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子:在手上放1粒灰尘感觉不到重量,当放到第100粒灰尘的时候,刚刚可以感受到了重量,那么100就是他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呈反比关系。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1)差别感受性:感觉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例子:放了100粒灰尘在手上刚刚可以感受到重量,当放到300粒时,感觉越来越重了。
(2)差别感受阈限:能引起感觉变化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例子:放了100粒灰尘在手上刚刚可以感受到重量,当放到300粒时,感觉越来越重了,增加的这200粒灰尘就是最小差别量
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差别感受性:能力
感受阈限/绝对感受阈限/差别感受阈限:最小数值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
4、判断思路:
第一步:判断是绝对还是差别。
做法:刚刚引起感觉产生的是绝对,引起感觉变化的是差别。
第二步:判断是感受性还是感觉阈限。
做法:主语是人选感受性,主语是事物的量,选感觉阈限。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选择,重点)
1、感觉适应:相同刺激物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1)视觉适应:明适应与暗适应
明适应:由暗到亮,适应亮的环境。
例子:汽车驶出隧道。
暗适应:由亮到暗,适应暗的环境。
例子:由白天进入漆黑的电影院。
(2)听觉适应:适应吵闹的环境;
(3)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4)味觉适应:厨师做饭越做越咸;
(5)触压觉适应:戴着眼镜找眼镜;
(6)温度觉适应:热水泡脚。
2、感觉对比: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感受性变化。
(1)同时对比:和比你白的人合影,月明星稀,黑人的牙齿很白;
(2)继时对比:先吃橘子再吃糖,糖更甜了。
3、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
例子:蓝色看起来清凉,红色看起来温暖。
4、感觉的补偿:某种感觉技能丧失可由其他感觉系统技能补偿。
例子:盲人的听觉、触觉更灵敏。
第二节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选择,重点)关键词:直接作用整体属性
二、知觉的种类
(一)根据分析器分类
(二)根据知觉对象分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3、运动知觉;
4、社会知觉片偏差类型(重点)
(1)第一印象/首因效应针对陌生人
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例子:面试、相亲注意衣着打扮,礼仪
(2)近因效应针对熟人
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例子:面试要写好板书
(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以偏概全
对人的某些特征形成印象之后,掩盖了其余特征
例子: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好学生哪哪都好,差学生哪哪都差
情人眼里出西施
(4)刻板印象/刻板效应/社会刻板印象
对某一类人形成固定的看法,然后推而广之
例子:地域黑南方人细腻北方人豪爽法国人浪漫
(5)投射效应
认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
例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三、知觉的特性(选择,重点)
(一)整体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以自己过去的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孤立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1)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往往决定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
(补充)
(2)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影响知觉的整体性。
(补充)
例子:一个人戴了帽子化了妆,还能认出他,这体现了整体性;
每个音符的顺序不变,无论什么乐器演奏,都能听出这是什么歌。
(二)理解性
在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和认识它,
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
例子: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我们的背景中鲜明、清晰地区分
出来,优先的加以清晰的反映的特性。
例子:万花丛中一点红;
用红笔划重点;
在嘈杂的环境中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四)恒常性
当距离、角度、光线明暗发生变化,人的知觉映像保持不变(相对稳定)。
类型:
1、大小恒常性:远处看人小
2、形状恒常性:开门时,视网膜上形象不同,但门本质形状不变
3、颜色恒常性:草莓图片的滤镜更换,依然知道草莓是红色
4、亮度恒常性:在暗处和明处看物体亮度不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