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等,观察患者呕吐的伴随状态、呕吐物的量、气味、呕吐次数,并做好记录。

评估病人的健康史和相关因素如年龄、加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及颅内压急骤升高的相关因素等。

定时监测病人生命体、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态及自理能力;视力下降的患者做好安全宣教,防止摔伤。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片X光片,头CT。

2)专科检查:①影像学检查:头CT,头MRI②神经外科检查:数字显影(DSA),腰椎穿刺,ICP监测3)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

(2)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

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备皮,备皮范围为剃头、腹部及会阴部,为手术做准备。

5)个人卫生: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

7)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课件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课件
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等临床症状,严重 时可能导致脑疝,威胁生命。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病因包括颅脑外伤 、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 等。
病理机制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颅 腔内体积增加或脑脊液过多,导致颅 内空间相对狭小,压力升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瘤、脑膜炎等。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症
状。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 态、瞳孔变化、颈项强直等体
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 检查,了解颅内病变情况。
评估流程与注意事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02
03
评估时机
在患者入院时或病情发生 变化时进行评估。
性。
拓展形式
探索更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如线上教 育、移动应用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
需求。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病人及家 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健康教育 方案。
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医疗机构、社区组织等合作, 共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 颅内压增高的认知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合理安排饮食,保持大便 通畅等。
心理调适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病情监测
教会病人及家属如何观察病情变化, 如出现头痛加剧、呕吐、意识障碍等 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实施方式
实施人员
通过讲座、宣传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 健康教育,确保病人及家属充分了解相关 知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有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瞳孔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1、体位: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15-30 度。

2、给氧;持续或间断给氧,改善脑缺氧。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有明显的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应警惕脑疝的发生,频繁呕吐时应避免误吸或窒息。

4、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并配合激素的应用,有时可用速尿加强脱水的作用。

5、遵医嘱应用冬眠低温疗法,使患者处于亚低温状态,其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以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避免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2、指导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

3、指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不良刺激,维持血压平稳,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颅内出血。

四、注意事项
1、行物理降温时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护,避免冻伤,复温不可过快,以免出现颅内压反跳、体温过高或酸中毒等。

2、躁动患者应该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切忌强制约束。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征的变化。

2、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

【护理措施】1、保持安静: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避免约束,以防止因患者挣扎而导致颅内压进一步的增高。

2、抬高床头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头颈部应放置在一直线上,不要压迫和扭转颈静脉。

3、头痛的护理:耐心听取患者的感受,分析引起头痛的原因,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对不能忍受的头痛,遵医嘱使用镇痛药或脱水药。

4、呕吐的护理:吸痰时动作轻柔,勿刺激以免诱发呕吐;对出现呃逆患者,采用压眶,遵医嘱肌注氯丙嗪等措施进行控制,以免频繁呃逆引发呕吐;密切观察呕吐的伴随症状、呕吐物的量、气味、性质、呕吐的次数,并做好准确记录;呕吐时给予安慰,并随时清除呕吐物。

呕吐期间,暂时禁食,以免加重胃肠道症状。

5、严格控制腰穿指征,防止诱发脑疝形成,尤其是重度颅内压增高患者,对于有腰穿指征的患者,穿刺后嘱平卧6小时。

6、做好生活护理,如口腔护理;定时喂饮食,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肛周及会阴,随时更换尿湿、便污的衣被,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

严格掌握热水袋和冰袋的应用指征,防止烫伤和冻伤。

7、意识、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床栏、约束带,必要时专人守护。

8、氧气吸入:给氧不仅可以改善脑缺氧,而且可使脑血管收缩减轻脑水肿。

9、避免胸内压或腹内压上升的主要措施:(1)保持大便通畅。

(2)避免患者肌肉过度收缩及髋关节长期屈曲。

(3)指导患者翻身时行呼气动作。

(4)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舌后坠者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

(5)避免剧烈咳嗽。

10、避免血压骤然变化过大措施:(1)吸痰、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应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

(2)按医嘱给予止痛腰缓解患者疼痛,以免因疼痛造成血压升高。

11、预防全身感染:(1)体温高于38℃应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2)更换患者伤口敷料和引流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1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遵医嘱输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
1、立即抬高床头15-30°,给予高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同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立即给予脱水利尿剂及激素,常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速尿20〜40mg静推,地塞米松5〜IOnIg静注,及时抽血生化送检。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

4、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5、若处于脑疝早期,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剧烈头疼、频繁呕吐,遵医嘱立即开放静脉通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6、若脑疝形成,患者表现为瞳孔不等大、呼吸深快、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程度加重。

7、应遵医嘱快速输入甘露醇,急查血气分析、血常规,加大氧流量。

8、若患者瞳孔未恢复、神志昏迷,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9、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观察患者用药反应,遵医嘱调整药物用量。

10、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变化。

【处理流程】11、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目标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目标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目标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是指颅腔内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颅内压力升高。

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并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在护理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减少颅内压力,保护脑组织,促进病情的稳定和恢复。

以下是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目标:1. 减少颅内压力:通过控制呼吸、碱化血液、减少氧需求、控制体温等措施,减少颅内压力的增加。

例如,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气;保持患者的酸碱平衡,避免酸中毒,可以减少脑组织的水肿和压力;通过有效控制体温,降低新陈代谢产物的生成,减少脑组织代谢的需要。

2. 维持稳定的血压:有效控制和维持患者的血压水平,以确保脑血流的稳定和脑组织的供氧。

高血压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力的增加,而低血压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

通过监测血压,调整药物治疗和液体管理,维持适当的血压水平。

3. 保护脑组织:采取措施保护和维持脑组织的功能。

例如,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侧头部,减少脑组织的缺血;保持患者的头部抬高,以降低颅内压力;监测神经系统状况,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4. 防止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疝等。

通过维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注意口腔和呼吸道的清洁,预防颅内感染发生。

同时,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检查脑疝的迹象,及时采取响应措施。

5. 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要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刺激和紧张。

避免嘈杂的声音、强光和其他刺激物,以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跌倒和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总的来说,颅内压增高需要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支持。

通过减少颅内压力、保护脑组织、维持良好的生理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nurses对颅内压增高的害怕有时会导致护理过程中不注意发生并发症的有关知识。

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

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

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
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呕吐物,以免误吸导致窒息。

2. 抬高头部:抬高头部可以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等症状。

同时,应尽量避免头部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3. 控制饮水量: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控制饮水量,以免加重颅内压。

4.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 协助医生治疗:遵医嘱协助医生进行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 预防并发症: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应加强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等。

7.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8.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9. 预防颅内压增高:积极治疗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总之,防治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传统意识障碍分级法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
PPT课件
21
格拉斯哥计分

睁眼反应 计分 言语反应 计分 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 4 呼唤睁眼 3 刺痛睁眼 2 不能睁眼 1
回答正确 5 回答错误 4 语无伦次 3 只能发声 2 不能发声 1
PPT课件
遵嘱活动 刺痛定位 躲避刺痛 刺痛肢屈 刺痛肢伸 无活动
计分
PPT课件
25
④冬眠低温疗法护理
概念:冬眠低温治疗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 降低病人体温,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 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细胞对缺 血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水肿。
PPT课件
26
适应症: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重度脑挫 伤,严重脑水肿。
禁忌症:衰竭、休克、儿童、老年人或有 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
6 5 4 3 2 1
22
②瞳孔改变:对判断病变部位具有重要意义 ③生命体征改变:注意二慢一高 ④颅内压监护 ⑤脑疝
PPT课件
23
3、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 ①休息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 ④控制癫痫发作
PPT课件
24
4、降低颅内压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护理 ①脱水治疗护理 常用药20%甘露醇,速尿。 ②激素治疗护理 常用药地塞米松 ③辅助过度换气护理
◆缓慢复温:冬眠低温治疗一般3-5日,先停 物理降温,再渐停用冬眠药物,任其自然复 温。
PPT课件
29
5、症状护理
①高热
②头痛
③躁动
④呕吐
PPT课件
30
6、脑疝急救护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②立即使用脱水剂。 ③密切观察呼吸、心跳、瞳孔变化。 ④紧急做好术前准备。 ⑤准备气管插管盘及呼吸机,对呼吸功能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二 临床表现:
(一)小脑幕切迹疝 1.颅内压增高 2.进行性意识障碍 3.瞳孔改变 4.运动障碍 5.生命体征变化
(二)枕骨大孔疝
三、处理原则:
(一) 病人一旦出现典型的脑疝症状,应立即给 予脱水治疗,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确诊后,尽 快手术,去除病因。
(二)若难以确诊或虽确诊但病变无法切除者, 可通过脑脊液分流术、侧脑室外引流术或病变侧颞 肌下、枕肌下减压术等降低颅内压。
第二十七章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
一 概述
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所共有的综合 征.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 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 200 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 水肿三大病征时,称为颅内压增高.
二 病因
可分两大类 (一 ) 颅腔内容物的体积或量增加
(二)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
1 休息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托起下颌、
防止颈部过曲、据病人情况尽早气管切开、重视基础护理;
3 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避免咳嗽感冒、多吃蔬菜
水果、给予缓泄剂、开塞露肛用 、 禁忌高压灌肠;
4 协助医师及时控制癫痫发作
(三)症状护理
1 高热 2 头痛 3 躁动 4 呕吐
1 脑体积增加 2 脑脊液增多 3 脑血流量增多 (二 ) 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 1 颅内占位性病变 2 先天性畸形 3 大片凹陷性骨折
三、病理生理
1、与颅内压增高的相关因素 (1)年龄 (2)病变进展的速度
1、与颅内压增高的相关因素
(3)病变的部位
(4)伴发脑水肿的程度
(5)全身性疾病 如尿毒症、肝昏迷、 毒血症、酸碱平衡失调等,可引起继发 性脑水肿,高热也可以加重颅内压增高 的程度。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颅内压增高不是一种临床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此类病人情况较为复杂且病情变化过快,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容易发展成为脑疝,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因此对颅内压增高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具体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观察颅内压增高病人具体情况1.1主征观察明确病人是否存在颅内压增高的典型症状,即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病人一般会存在持续性头痛症状,头痛位置一般处于双颞和脑前,呈进行性加重,在用力咳嗽、低头时疼痛症状会明显加重。

在病人头痛剧烈时经常会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而视盘水肿是一种比较高的客观体征,对疑似颅内压病人来讲,需要进行连续观察。

1.2瞳孔、意识变化情况观察颅内压增高病人可能在病发期间存在意识障碍,甚至会随着颅内压的不断增高呈现为清醒--躁动转晕--昏迷的状态,因此需要观察病人瞳孔情况以及光反应敏感性。

一般情况下轻度颅内压增高病人瞳孔并不明显变化,直至病人病情恶化为脑疝时会存在病侧瞳孔散大的情况,导致病人光反应迟钝或者消失。

脑疝病人如果病情不能有效控制或者持续性发展会出现双侧瞳孔散大的情况,其光反应完全消失,因此针对瞳孔散大的病人需要遵循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根据病人病情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3体征变化观察一般来讲,人们发生颅内压增高情况时会导致生命体征紊乱,具体表现形式为自身脉搏、血压、体温、呼吸出现明显变化。

处于急性发展期的病人表现为呼吸、脉搏有所减慢,血压指标直线上升,其体温会高达40摄氏度以上,但是也有病人体温低于35摄氏度。

病情发展为脑疝者具有大汗淋漓和面色潮红的情况,也有呼吸不规则的症状,因此需要进行病人体征变化的观察,以便于在出现颅内压增高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4观察病人其他症状部分颅内压增高病人具有双侧或者一侧外展神经麻痹的表现,包括头晕、复视、黑朦等,出现这些症状以后有利于及早发现并确定病人是否存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超过正常范围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常见于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等情况下。

颅内压增高可以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准确、及时、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

以下是针对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颅内压增高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饮食调理、生活护理等内容。

通过教育,帮助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病情,提高合作意愿,积极配合治疗。

二、严密观察。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神志、肢体活动等指标。

对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或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给医生。

三、提供舒适环境。

四、保持头部平举。

五、合理饮食。

六、呼吸护理。

护理人员应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通畅。

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病人,可辅助通气,如吸氧、呼气末正压等措施,以保证氧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的平衡。

七、药物治疗。

针对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医生可能会开具降颅内压的药物进行治疗。

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及时给予药物,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反馈给医生。

八、病情观察和记录。

护理人员应每日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包括生命体征、神志状态、瞳孔反应等情况。

对于异常情况的发现,应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针对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践中,护理人员还应不断学习更新的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水平,为病人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视力障碍
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 视力问题,如视力模 糊、复视或失明。
意识障碍
病人可能会变得嗜睡 、昏迷或躁动不安。
抽搐
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 抽搐发作,甚至癫痫 。
全身症状
病人可能会出现发热 、心跳加快、血压升 高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01
02
03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病人的神经系 统,包括检查感觉、运动 和反射功能,以确定是否 存在异常。
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
01
02
03
04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颅内压增高的常见 原因之一,包括脑挫裂伤、硬 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 另一常见原因,包括良性肿瘤
和恶性肿瘤。
脑积水
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循环或吸 收障碍引起的,也是颅内压增
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他原因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 颅内压增高,如脑血管疾病、
运动指导
总结词
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颅内压,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详细描述
病人可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和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压力。但是,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 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此外,病人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或长时间站立等,应适时活动身体。
休息与睡眠指导
总结词
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习惯,有助于降低颅内压。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病人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保持 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床垫软硬适中, 以预防压疮。
药物治疗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及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应定期更换 注射部位,以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精选3篇)护理工作的服务性决定着在执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必须时时配合治疗的需要,尽力为病人创造适合于治疗的环境和条件,下面给大家分享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外科护理学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篇1】1、颅内压正常值:成人0.7-2.0kPa(70-200mmH2O);儿童0.5-1.0kPa (50-100mmH2O)。

__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2、冬眠低温治疗的护理要点:(1)环境和物品准备(2)降温方法:先冬眠后降温,每小时体温下降1 ℃,肛温32-34 ℃为宜(3)观察病情: P100次/分、BP100mmHg、呼吸次数减少或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4)饮食(5)并发症:肺部并发症、低血压、冻伤(6)复温:先停降温,后停药,任其自然复温。

3、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每日引流量小于500ml。

脑室引流放置时间不宜超过5-7日,以免时间过长发生颅内感染。

4、Glasgow昏迷评分法 (最高15分,最低3分)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自动睁眼4 回答正确5 遵命动作6呼唤睁眼3 对答错误4 __定痛动作5痛时睁眼2 吐词不清3 __肢体回缩4不能睁眼1 有音无语2 __异常屈曲3不能发音1 __异常伸直1__无动作 15、脑室引流的护理要点:(1)引流管的位置(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2)引流速度、引流量(每日引流量小于500ml)(3)保持引流通畅(不畅时查明原因)(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5) 无菌操作(6)拔管。

6、急性脑疝的急救护理:(1)脱水(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3)准备气管插管及呼吸肌必要时行人工辅助呼吸(4)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5)做好紧急手术前特殊检查及准备(6)一般护理。

7、颅内压增高:颅脑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kPa(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征。

简述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要点

简述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要点

简述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要点
1. 体位与休息:床头抬高 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昏迷病人取侧卧位,便于引流。

2.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避免颅内压骤然升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禁忌高压灌肠。

4.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 脑室引流护理:对于进行脑室引流的病人,应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6. 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 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家属颅内压增高的相关知识,指导病人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情绪激动、剧烈咳嗽等。

总之,对于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6
身体状况
▪ 脑疝的表现
– 枕骨大孔疝 是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向椎管的移位。病情变化快、 头痛剧烈、呕吐频繁、颈项强直、生命体征改变显著, 而意识障碍和瞳孔改变出现较晚。由于延髓的呼吸中枢 受压,病人可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
可编辑课件PPT
17
心理-社会状况
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可因头痛、呕吐等引起烦躁不安、 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要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 恢复信心,了解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心理反应,对病人的 关心程度及家庭经济情况。
压升高。 6. 先天性畸形:如狭颅征,使颅腔容积变小。
可编辑课件PPT
8
发病机制
颅内压增高时,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处于严重缺血缺氧的状态。 严重的脑缺氧会造成脑水肿,进一步加重颅内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 当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尤其是占位性病变使颅内各分腔之间压 力不均衡,会使一部分脑组织通过生理性间隙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 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甚至形成脑疝。疝出的脑组织压迫脑内重要 结构和生命中枢,常常危及生命。
➢ 图10-1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
可编辑课件PPT
9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及反应
可编辑课件PPT
11

健康史
▪ 有无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肿瘤、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脑 畸形等病史,初步判断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 有无合并其它系统的疾病。 ▪ 有无呼吸道梗阻、咳嗽、便秘、癫痫等导致颅内压增高的诱因。 ▪ 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病情进展情况,以及发病以来做过那些检
查和用药等情况。
可编辑课件PPT
12
身体状况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学习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学习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学习一、颅内压增高的病因与表现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梗死等。

病人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异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癫痫发作、瞳孔异常等症状。

二、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1.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体征异常进行处理。

2. 观察神经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变化,如意识水平、瞳孔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保持通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适度升高床头,保持患者头部处于30度的高度,减少颅内压增高的发生。

4. 控制体液平衡: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防止水肿加重,控制体液平衡。

5. 维持良好的氧合:保持患者的良好氧合状态,防止缺氧加重颅内压增高。

6. 维持合适的体位:帮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改善血流灌注,降低颅内压力。

7. 防止努力性呼吸:防止患者出现努力性呼吸,以避免过度负荷增加颅内压力。

8.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减轻其精神压力,促进康复。

三、护理措施的实施与技巧1. 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如加固床边围栏、避免移动患者等,以防止跌倒和伤害。

2. 遵循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利尿剂、镇静剂、抗惊厥药物等,有助于减轻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3. 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压。

4. 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 温暖及舒适的环境:提供舒适的环境,维持适宜的室温,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四、危重护理对于颅内压增高的危重病人,护理措施更加复杂和安全性要求更高。

在危重护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 抗感染:注意加强感染预防和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加重颅内压增高。

3. 特殊体位处理:对于特殊情况如中风、脑出血等,要保持特定体位,减轻颅内压增高的发生。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1)卧底休息:保持病室安静.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以免血压升高而加重颅内压增高.(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舌根后坠者,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防止颈部过曲,过伸或扭曲;对意识不清及咳痰困难的病人,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当病人咳嗽和用力排便时胸,腹腔内压力增高.有诱发脑疝的危险.因此,要预防和及时治疗感冒,避免咳嗽.应鼓励能进食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已发生便秘者切勿用力屏气排便,可用缓泻药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避免高压大量灌肠.控制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可加重脑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和脑积水等共同的综合征.当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使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临床表现时,称为颅内压增高.病因:1.颅腔内容物体积或量增加a脑体积增加:脑组织损伤,炎症,缺血缺氧,中毒等导致脑水肿.b脑脊液增多:脑脊液分泌过多,吸收障碍或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积水.c脑血流量增加:高碳酸血症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脑血管扩张致脑血流量增多.2.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a先天性因素: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先天性畸形使颅腔容积变小.b后天性因素: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大片凹陷性骨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典型表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2.生命体征改变机体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二慢一高),这种典型的生命体征改变称为库欣反应.3.意识障碍急性颅内压增高,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和呆滞,症状时轻时重.4.其他症状与体征复视(展神经麻痹),头晕,猝倒等.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见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增大,头皮静脉怒张,囟门饱满,张力增高和骨缝分离.辅助检查1.腰椎穿刺可以直接测量颅内压力,同时取脑脊液做化验.2.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摄片,CT,MRI,脑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治疗要点1.一般处理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的变化.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补液.给予氧气吸入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对意识不清的病人及咳痰困难者要考虑做气管切开.2.病因治疗作病变切除术,减压术,脑脊液分流术.3.降低颅内压治疗给予高渗利尿剂.常用口服药物有:氢氯噻嗪,乙酰唑胺,呋塞米.常用口服药物有20%甘露醇,呋塞米.4.激素治疗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可减轻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5.冬眠疗法或亚低温疗法有利于降低脑的新陈代谢,减少脑组织的氧耗量.6.脑脊液体外引流经脑室缓慢放出脑脊液少许,以缓解颅内压增高.7.巴比妥治疗大剂量异戊巴比妥或硫喷妥钠可降低脑的代谢.8.辅助过度换气目的是使体内CO2排出.9.抗生素治疗控制颅内感染或预防感染.10.症状治疗抽搐发作的病人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烦躁病人给予镇静剂.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体位: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头部敷料情况.如瞳孔不等大,血压偏高,脉搏和呼吸减慢,应立即报告医生.(3)给氧:持续或间断吸氧,改善脑乏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4)饮食与补液:吞咽障碍的病人给予鼻饲饮食,给予少量多餐饮食.成年人每天静脉输液在1500—2000毫升,其中等渗盐水不超过500毫升.保证每日尿量600毫升以上.(5)维持正常体温和防治感染:高热病人给予有效的降温措施,遵医嘱应用抗生素.(4)加强生活护理,适当保护病人,避免意外损伤.缺氧和脑水肿.2.药物治疗的护理 (1)使用脱水药物的护理:注意输液速度.最常用高渗性脱水药,如20%甘露醇250毫升,15-30分内滴完,每日2-4次.但对儿童,老人及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循环系统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若同时使用利尿药,降低颅压效果更好.(2)激素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有无因应用激素诱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3.冬眠低温疗法的护理冬眠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体温,使病人处于亚低温状态,其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00mmHg,呼吸慢而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停药.冬眠低温时间一般为3-5日.4.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预防与护理(1)保证病人机体营养,适当调整饮食;(2)了解水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根据检验指标进行饮食调整;(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若病人平均每小时尿量超过300—400毫升,通知医生予以处理.5.脑室外引流护理 (1)引流管的位置: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2)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活动及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4)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性质及量.(5)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6)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清洁.6.缓解疼痛(1)有效降低颅内压.(2)遵医嘱应用镇痛药,但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健康指导1.指导病人避免导致颅内压增高因素的方法.2.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癫痫病人避免饮咖啡,浓茶.3.指导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不良刺激,维持血压平稳,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颅内出血.4.针对治疗药物对病人进行宣教,讲解目前的治疗,以及用药的重要性,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颅腔由大脑廉,小脑幕分隔成三个腔,小脑幕以上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幕上肿瘤,小脑幕以下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幕下肿瘤.临床表现(一)幕上肿瘤1.脑膜瘤起源于脑膜与脑膜间隙,属良性肿瘤.(1)肿瘤生长缓慢;(2)局灶性症状:肿瘤对周围脑组织,脑神经的压迫症状;(3)颅内压增高症状;(4)颅骨的改变.2.颅咽管瘤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展而来的良性先天性肿瘤.(1)颅内压增高症状;(2)视力视野障碍;(3)垂体功能低下;(4)下丘脑损害的表现:体温偏低,嗜睡,尿崩症,以及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3.垂体腺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泌乳素(PRL)型:闭经,溢乳,不育;(2)生长激素(GH)型:巨人症,面容改变,肢端肥大症;(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型:高血压,向心性肥胖,满月脸;(4)促甲状腺激素(TSH)型:饥饿,多食,多汗,畏寒,情绪烦躁;(5)促性腺激素细胞瘤:性欲下降.(二)幕下肿瘤1.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细胞,是典型的神经鞘瘤.(1)耳蜗及前庭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2)头痛,伴有病区枕骨大孔区的不适;(3)小脑性共济失调,动作不协调;(4)临近颅神经受损症状;(5)颅内压增高症状.2.四脑室室管膜瘤肿瘤多位于脑室内,少数肿瘤的主体位于脑组织内.(1)颅内压增高症状;(2)脑干症状与颅神经损伤症状:出现桥脑或延脑诸神经核受累症状;(3)小脑症状:走路不稳,眼球震颤,共济失调.3.血管网织细胞瘤为良性肿瘤,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叶组织,为颅内真性血管性肿瘤,多发生在小脑.(1)头痛;(2)呕吐,眩晕,复视.(3)脑脊液循环不畅可产生脑积水,出现颅内压升高.(4)眼震,共济失调.辅助检查X线平片,CT或MRI检查.治疗要点以手术为主,辅以化学药物,放疗.护理要点(一)术前护理1.按外科术前常规准备.2.术前观察(1)病人的精神,意识状况;(2)病人语言表达状况:语言表达是否流利,判断失语的具体类型如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等;(3)病人的运功状况;(4)病人的记忆能力;(5)病人视力,视野状况,判断视野有无缺损;(6)病人是否有癫痫发作及癫痫发作的类型;(7)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瞳孔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颅内压增高颅内压(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者与颅腔容积相适应,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

成人正常值为70~200mmH2O(0.7~2.OkPa),儿童为50~100mmH2O(0.5~1.0kPa)。

成人的颅腔是一个骨性的半封闭的体腔,借枕骨大孔与椎管相通,其容积是固定不变的。

当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使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2kPa),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临床表现时,即称为颅内压增高。

(一)病因1.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如脑的创伤、炎症、脑缺血缺氧、中毒所致的脑水肿;脑脊液分泌或吸收失衡所致脑积水;二氧化碳蓄积和高碳酸血症时脑血管扩张导致脑血流量持续增加。

2.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血肿、肿瘤、脓肿等导致颅内压增高。

3.颅腔容量缩小如凹陷性骨折、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使颅腔空间缩小。

(二)病理生理颅内压增高时,首先是脑脊液的一部分被挤入椎管内,同时通过脑脊液分泌减少、吸收增加来代偿。

随着颅内压不断上升。

脑血流量减少,脑处于严重缺氧状态,此时,一方面通过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另一方面全身周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伴心率减慢,使得心每搏排出量增加,同时呼吸减慢加深,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当颅内压力升至平均动脉压1/2时。

脑血管自身调节失效,脑血流量即迅速下降,严重脑缺氧造成的脑水肿,进一步加重颅内压增高,造成恶性循环。

当颅内压升至接近平均动脉压水平时,颅内血流几乎停止,脑细胞活动也随之停止。

当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尤其是占位性病变使颅内各分腔之间的压力不平衡,使一部分脑组织通过生理性孔隙,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形成脑疝。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危急并发症,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三)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

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由颅内压增高使脑膜血管和神经受刺激或牵拉引起。

常在晨起或夜间时出现,咳嗽、低头、用力时加重,头痛部位常在前额、两颞,也可位于枕后或眶部。

呕吐因迷走神经受激惹所致,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呈喷射性,可伴有恶心,与进食无直接关系。

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常为双侧性,早期多不影响视力,存在时闻较久者有视力减退,严重者失明。

2.生命体征改变机体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两慢一高)。

这种典型的生命体征改变称为库欣(Cushing)反应。

病情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浅促或潮式呼吸,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意识障碍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

慢性颅内压增高病人,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和呆滞,症状时轻时重。

4.其他症状与体征颅内压增高还可以引起展神经麻痹或复视、头晕、猝倒等。

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见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增大、头皮静脉怒张等。

(四)辅助检查1.腰椎穿刺可以直接测量颅内压力,同时取脑脊液作化验。

但颅内压增高明显时有促成枕骨大孔疝的危险,应避免进行。

2.影像学检查CT、MRI能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和形态,对判断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有重要参考价值。

脑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主要用于脑血管畸形等疾病。

(五)治疗病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原则,如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清除颅内血肿、处理大片凹陷性骨折、控制颅内感染等。

对原因不明或一时不能解除病因者,先采取限制液体入量,应用脱水药和糖皮质激素、冬眠低温等治疗,以减轻脑水肿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对有脑积水的病人,先穿刺侧脑室作外引流术,暂时控制颅内高压,待病因诊断明确后再手术治疗。

(六)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床头抬高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昏迷病人取侧卧位,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通过持续或间断吸氧,可以降低PaCO2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不能进食者,成人每天静脉输液量在1500~2000ml,其中等渗盐水不超过500ml,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00ml,并且应控制输液速度,防止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重脑水肿。

神志清醒者给予普通饮食,但要限制钠盐摄入量。

加强生活护理,适当保护病人,避免意外损伤。

昏迷躁动不安者切忌强制约束。

以免病人挣扎导致颅内压增高。

2.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1)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清醒病人不要用力坐起或提重物。

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情绪激烈波动,以免血压骤升而增高颅内压。

(2)保持呼吸道通畅:当呼吸道梗阻时,病人用力呼吸、咳嗽,致胸腔内压力增高,加重颅内压。

呼吸道梗阻使PaC02增高,致脑血管扩张,脑血容量增多,也加重颅内高压。

昏迷病人或排痰困难者,应配合医生及早行气管切开术。

(3)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当病人咳嗽和用力排便时胸、腹腔内压力增高,有诱发脑疝的危险。

因此,要预防和及时治疗感冒,避免咳嗽。

应鼓励能进食者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促进肠蠕动。

已发生便秘者切勿用力屏气排便,可用缓泻药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避免高压大量灌肠。

(4)控制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可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

3.脱水治疗的护理最常用高渗性脱水药,如20%甘露醇250ml,在15~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每日2~4次,静注后10~20分钟开始颅内压下降,约维持4~6小时,可重复使用。

通过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分,缩小脑的体积,起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若同时使用利尿药,降低颅压效果更好。

脱水治疗期间.应准确记录出入量,并注意纠正利尿药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停止使用脱水药时,应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以防止颅内压反跳现象。

4.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改善血一脑屏障的通透性,预防和治疗脑水肿,并能减少脑脊液生成,使颅内压下降。

常用地塞米松5~10mg,每日1~2次静脉注射;在治疗中应注意防止感染和应激性溃疡。

5.冬眠低温疗法的护理冬眠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体温,使病人处于亚低温状态,其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脑水肿、中枢性高热病人。

但儿童和老年人慎用,休克、全身衰竭或有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此法。

冬眠低温疗法前应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和神经系统病症并记录,作为治疗后观察对比的基础。

先按医嘱静脉滴注冬眠药物,通过调节滴速来控制冬眠深度,待病人进入冬眠状态,方可开始物理降温。

若未进入冬眠状态即开始降温,病人的御寒反应会出现寒战,使机体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加,反而增高颅内压。

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降至肛温32~34℃较为理想。

体温过低易诱发心律失常。

在冬眠降温期间要预防肺炎、冻伤及压疮等并发症.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00mmHg。

呼吸慢而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停药。

冬眠低温疗法时间一般为3~5日,停止治疗时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渐停用冬眠药物,任其自然复温。

6.健康教育(1)病人原因不明的头痛症状进行性加重,经一般治疗无效,或头部外伤后有剧烈头痛并伴有呕吐者,应及时到医院做检查以明确诊断。

(2)颅内压增高的病人要预防剧烈咳嗽、便秘、提重物等使颅内压骤然升高的因素,以免诱发脑疝。

(3)指导病人学习康复的知识和技能,对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病人,要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调动他们的心理和躯体的潜在代偿能力,鼓励其积极参与各项治疗和功能训练,如肌力训练、步态平衡训练、排尿功能训练等,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能力。

第二节急性脑疝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

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脯疝。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危象和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解剖概要颅腔被小脑幕分成幕上腔和幕下腔。

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隔成左右两分腔,分别容纳左右大脑半球。

中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其外侧与大脑颞叶的沟回、海马回相邻。

动眼神经从中脑腹侧的大脑脚内侧发出,通过小脑幕切迹走行在海绵窦的外侧壁直至眶上裂。

幕下腔容纳脑桥、延髓和小脑。

颅腔与脊髓腔相连处的出口称为枕骨大孔.延髓下端通过此孔与脊髓相连,小脑扁桃体位于延髓下端的背面,其下缘与枕骨大孔后缘相对。

(二)病因与分类颅内占位性病变发展到严重程度均可导致颅内各分腔压力不均而引起脑疝。

常见的原因有颅内血肿、颅内脓肿、颅内肿瘤、颅内寄生虫病及各种肉芽肿性病变等。

根据移位的脑组织及其通过的硬脑膜间隙和孔道,常见的脑疝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小脑幕上方的颞叶沟回、海马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幕下移位,称小脑幕切迹疝(又称颞叶沟回疝),因疝入的脑组织压迫中脑的大脑脚,并牵拉动眼神经引起锥体束征和瞳孔变化。

由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向椎管内移位,称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临床表现1.小脑幕切迹疝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在颅内压增高的基础上,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

患侧瞳孔最初有短暂的缩小,但多不易被发现,以后逐渐散大、直接或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并伴有患侧上睑下垂及眼球外斜。

病变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如脑疝继续发展.则出现深度昏迷,双侧眼球固定及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全瘫,去脑强直,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最后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枕骨大孔疝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容易被误诊,病人常有剧烈头痛,以枕后部疼痛为甚,反复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体位,生命体征改变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因脑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

当延髓呼吸中枢受压时,病人早期即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治疗当病人出现典型的脑疝症状,应立即静脉快速输入高渗脱水药,争取时间尽快手术,去除病因。

若难以确诊,或虽确诊但无法切除者,选用脑脊液分流术、侧脑室外引流术,或病变侧颞肌下减压术等姑息性手术来降低颅内压。

(五)急救护理1.脑疝发生后应做紧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立即静脉快速输入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等,以暂时降低颅内压;同时紧急做好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

对呼吸功能障碍者,立即气管插管进行辅助呼吸。

2.病情观察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意识反映了大脑皮质和脑干的功能状态,评估意识障碍的程度、持续时间和演变过程,是分析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急性颅内压增高早期病人的生命体征常有“二慢一高”现象。

瞳孔的观察对判断病变部位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注意两侧瞳孔的直径,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射灵敏度的变化,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病侧瞳孔先小后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应警惕小脑幕切迹疝的发生。

小脑幕切迹疝压迫患侧大脑脚,出现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但有时脑干被推向对侧,使对侧大脑脚受压,造成脑疝同侧肢体瘫痪,应结合瞳孔变化及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