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S51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红外传输的温度测量

基于红外传输的温度测量

基于红外传输的温度测量作者:陈乐珠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07期摘要:本设计以AT89S51单片机作为核心,设计实现红外数据传输系统,实现红外温度数据的发射和接收及数据显示。

主要特点有: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精度为±0.5℃;在3m之内做到红外数据接收的准确性。

关键词:DS18820 单片机红外数据传输引言利用无线技术实现数据传输比使用传统的有线电缆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如可移动性、方便灵活性等多方面都更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多种多样,使用高频无线电技术、激光技术、红外技术等等均能满足无线传输要求。

本设计以AT89S51单片机作为核心,设计实现红外数据传输系统,实现红外温度数据的发射和接收及数据显示。

一、红外传输温度测量设计方案红外数据传输一般采用红外波段内的近红外线,一般采用红外波长在850nm~900nm。

红外数据传输,成本低廉、连接方便、简单易用,在小型移动设备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无线技术基本上可以完成低误码率、高速率的信息传输,在无线通信领域会有更普及的使用。

红外数据传输简单使用,性能基本可靠,所以本系统采用红外线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二、系统硬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在本次设计的硬件系统中应用到的主要元器件有单片机AT89S5!,测温芯片DS18820,一体化接收头。

(一)DS18820介绍DALLAS公司的DS18820单总线数字传感器工作温度范围是-55℃~125℃,在-30℃~85℃范围内温度测量精度为±0.5℃;具有温度报警功能,采用DALLAS公司特有的单总线通信协议,只用一条数据线就可实现与MCU的通信。

DS18820数字温度传感器提供9位(二进制)温度读数,指示器件温度,所以无需A/D转换。

信息经过单线接口送入DS18820或从DS18820送出。

从而大大简化了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的接口电路。

(二)控制单元选用一片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器件,实现控制与处理的功能。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红外报警器的设计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红外报警器的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设计课题: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红外报警器的设计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地点:设计时间:指导教师意见:成绩:签名:年月日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红外报警器的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时间: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题目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红外报警器的设计课题性质课题来源自拟指导教师主要内容(参数)本设计采用AT89S51单片机作为红外报警器系统的核心部件,设计利用多谐振荡电路作为红外线发射器的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向布防区内发射红外线,接收端利用专用的红外线接收器件对发射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接收,经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及整形后驱动数字门电路,输出报警信号,又经报警信号锁定电路,将报警信号进行锁定,即使现场的入侵人员走开,报警电路也将一直报警,直到人为解除后方能取消报警。

任务要求(进度)第1天:熟悉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针对课题查阅技术资料。

第2天:确定设计方案。

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论证,画出方框图,并简述工作原理。

第3 - 4天:按照确定的方案设计单元电路。

要求画出单元电路图,元件及元件参数选择要有依据,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有详细论述。

第5天: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要求内容完整、图表清晰、文理流畅、格式规范、方案合理、设计正确,篇幅不少于6000字。

主要参考资料徐爱钧、彭秀华.单片机高级语言 C51 应用程序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楼然苗.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黄智伟.传感器应用设计实例制作.—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唐桃波、陈玉林. 基于AT89C51的智能无线安防报警器 [J].电子设计应用2003审查意见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摘要本设计采用AT89S51单片机作为红外报警器系统的核心部件,利用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红外线接收电路为单片机直接提供高低电平来控制单片机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报警电路的工作,最终实现报警作用。

毕业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精品

毕业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精品

毕业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空调控制系统设计精品1总体方案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的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分体式空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户式中央空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就室内居住环境而言,恒温环境并非是卫生和舒适的。

因为除了温度外,还有湿度、空气流速、空气洁净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到舒适的程度。

而传统的中央空调靠设置机械温控开关来实现房间的恒温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一方面操作不方便;另一方面温度波动范围大,不但影响人的舒适感,而且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耗。

采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内的环境因素,调节风机的转速,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又节省电。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单片机技术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目前,单片机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其中的C51系列的单片机[3]的出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快和更准确的运算精度,推动了工业生产,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而本次设计就是要通过以C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1方案一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中央处理器,通过温度传感器DS18B20对空气进行温度采集,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显示器,并比较采集温度与设定温度是否一致,然后驱动空调机的加热或降温系统对空气进行处理,从而模拟实现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工作情况。

在整个设计中,涉及到温度检测电路、驱动控制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电路以及电源的设计等电路。

其中单片机的控制程序是起到各个电路之间的相互协调,控制各个电路正常工作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方框图如下:图1-1 方案一设计图框该图控制简单,思路清晰,各单元模块的相互衔接较简单,同时成本低廉,用的各种器件都是常用器件,更具有使用性。

基于AT89s51的远程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基于AT89s51的远程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s a e l tt n a r a ata se o fo t , S a o p c i ai st t e d t r f r n r ns Ot tc mmu iai n sf m n il o it n i l , o t fs a e a d d sa c a - mi o h wi n c h n c t si o t gb et n a gb e o r a u p c n it eb r o n r r . A t n miso y tm a n r d c d i h c ig e hp A 8 s 1wa i o to— c i e is e r s si n s s a e w s ito u e n w i h sn lc i T 9 5 sman c n r l ma h n ,wi ls a a t s s in mo — r e sd t r miso d e n a
2 1 6月 0 1年
机床 与液压
MACHI NE OOL & HYDRAULI T CS
Jn2 1 u . 01
Vo. 9 No 1 13 . 2
第 3 卷 第 1 期 9 2
D :1 . 9 9 j i n 1 0 OI 0 3 6 / .s . 0 1—3 8 . 0 1 1 . 2 s 8 12 1 .2 00
基 于 A 8 s1 T 95 的远 程 数据 传 输 系 统 的设 计
张亚群 ,于龙飞 ' ,游亚 戈 , ,王坤林 l - , 2
(.中国科 学院广 州能 源研 究所 ,广 东广 州 504 1 160;
2 .中国科 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04 ; 160 3 .中国科 学院研 究生 院 ,北京 10 3 ;4 00 8 .华 南理 工 大学 土木 与交通 学 院 ,广 东广州 504 ) 160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智能电热水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智能电热水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智能电热水器的设计摘要本设计采用ATEML公司生产的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来设计智能电热水器。

本设计也对单片机控制电热水器实现智能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温度传感器、水位检测装置、及模数转换器等来完成本设计。

在硬件设计方面,主要对单片机最小系统及其扩展、电源电路、键盘显示及接口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水位及水温检测电路、报警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

还详细介绍了设计中应用到的主要芯片的性能和特点,包括AT89S51、74LS377、DS18B20、ADC0809等。

在软件设计方面,采用汇编语言编程,是由于其易于为单片机所识别,执行速度快。

最后对软件调试进行了误差分析。

该智能电热水器设计完善,实现方案简单易行。

采用软件设计来控制,可以实现智能检测水位及水温,智能加热,并且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关键词:单片机,控制,智能ABSTRACTAs technology make a good progress, the applications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become mature all the time.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tegrates the various components in a chip, uses the internal bus structure, reduces the connection in different chips, enhanced greatly the reliability and anti-jamming capabi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due to its excellent cost performance, high integration, small size, high reliability, it has been used as a control center all the time.Since the birth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t began to walk into a human’s life, such as washing machines, refrigerators, electronic toys, DMB, which equipped with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nd improved their intelligence, ability. People, who used them, will love them better.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makes human’s life more convenient, comfortable and colorful. As a result, I us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design intelligent electric water heater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 water heater how to work. To achieve system goals, in deep analysis of the AT89S51, I made a set of simple and practical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system is mainly to us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control centers, with specific hardware architec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design, thus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water heater would become true.Keywords: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ler, intelligence目录第1章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成果 ·······························································1.3 研究设想和实验设计 ·····································································第2章硬件系统设计 ·········································································2.1 方案验证 ····················································································2.2 硬件系统设计 ··············································································2.2.1 电源电路 ···········································································2.2.2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2.2.5 报警电路 ···········································································2.2.6 模数转换电路 ·····································································2.2.7 温度检测电路 ·····································································2.2.8 水位检测电路 ·····································································2.2.9 AT89S51功能及特性介绍·······················································第3章软件系统设计 ·········································································3.1 主程序流程框图 ·····································································3.2 键扫描子程序流程框图 ····························································3.3 显示子程序流程框图 ·······························································3.4 运行程序流程框图 ··································································3.5 软件仿真 ··············································································结论······································································································参考文献 ······························································································致谢······································································································附录1程序清单····················································································附录2 电源电路原理图·········································································附录3智能电热水器原理图主要符号表附录3英文翻译附录4 中文资料第1章绪论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以电热水器为主,占总量的60%以上;从前风光无限的燃气热水器渐渐地黯然失色,市场份额仅剩不足20%;新兴的太阳能热水器虽然受到安装条件的限制,但其安全、环保的性能广受消费者青睐,发展态势迅猛,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5%左右。

基于AT89S51单片机

基于AT89S51单片机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衣食住的享受,出行的舒适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于是,出租车行业以低价高质的服务给人们带来了出行的享受。

但是总存在买卖纠纷困扰着行业的发展。

然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改良出租车的计价器,用更加精良的计价器来为乘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我国的出租车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租车计价器的设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提高。

国内出租车计价器的发展已经经历了4个阶段,从传统的全部由机械元器件组成的机械式到半电子式出租车计价器,再从集成电路式到目前的基于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出租车计价器。

基于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出租车计价器是以单片机作为核心的控制元件,采用灵敏的霍尔开关型器件,具有功能强,性能可靠,电路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加上经过优化的程序,使其具有很高的智能化水平。

1 系统硬件设计出租车计价器系统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由按键电路、AT24C02掉电存储电路、里程计算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组成。

利用单片机灵活的编程设计和丰富的I/O端口,及其控制的准确性,不仅能实现基本的里程计价价格调节、时钟显示,而且能很大程度上实现扩展功能,同时可方便日后对系统进行升级。

图1给出计价器系统框图。

1.1 里程计算、计价电路的设计里程计算是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霍尔传感器A44E检测到的信号,送到单片机,经处理计算,送给显示单元的。

A44E的检测原理如图2所示,P3.2口作为信号的输入端,内部采用外部中断0,车轮每转一圈(设车轮的周长是1 m),霍尔开关就检测并输出信号,引起单片机的中断,对脉冲计数,当计数达到1 000次时,也就是1 km,单片机就控制将金额自动增加,其计算公式为:当前单价×公里数=金额1.2 数据显示电路的设计设计使用一个定时/计数器每0.1 s向主机发1次中断请求信号,并利用并行接口电路完成对时钟的实时显示功能。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AT89S51+Proteus仿真 第2版 第3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AT89S51+Proteus仿真 第2版 第3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编写程序较为复杂 汇编语言要安排运算的每一个细节
4. 汇编语言用到大量的各类转移指令,这些跳转指 令加大了调试的难度
使用领域:
第3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要求执行效率高,反应快的领域 如:操作系统内核,实时系统
与硬件资源密切相关的软件开发 如:设备驱动程序
受存储容量限制的应用领域 如:家用电器的计算机控制功能
没有适当的高级语言开发环境
不宜使用的领域: 大型软件的整体开发
第3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用助记(字)符代替操 作码,用地址符号代替地址码的一种面向机器的程序 设计语言;
汇编语言特点——代码精炼、执行速度快,但不便于编写 较复杂的程序;
汇编程序处理过程——输入源程序→检查语法正确性(如有 语法错误,输出错误信息)→翻译成二进制目标程序。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第3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3章 单片机的工作就是执行程序,而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 合。汇编语言是最基本的编程方式,而C语言则是单 片机程序开发的主流。对于应用C语言程序开发的读 者来说,了解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也是十分 必要的。本章主要介绍AT89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与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学习目标: 掌握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概念。 了解51单片机汇编指令的分类、语法规则、功能及程 序用法。 了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步骤及编程方法。
;若A≠R0,转START ; A + 10H →A ; A←0 ;子程序返回
第3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标号:] 操作码 [操作数] [;注释]
➢ 注释是对指令的解释性说明,用以提高程序的可读 性; ➢ 可用任何文字或符号描述,可以省略; ➢ 由(英文)分号开始,无需结束符号。

关于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关于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代写论文网:摘要: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控制的MAX038信号发生芯片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对其振荡频率控制、信号输出幅度控制以及频率和幅度数显的实现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该函数信号发生器可输出三角波,方波和正弦波。

关键词:函数信号;D/A ;单片机控制引言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1微处理器控制的MAX038信号发生芯片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文中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构成及其设计方法。

依据MAX038 输出频率的数控调节原理,配合单片机控制,我们可以实现数控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1系统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利用单片机AT89C51对主信号发生芯片进行数字控制。

因为MAX038原是模拟量控制型芯片,所以中间要通过数模转换电路,对MAX038产生的波形信号进行频率、占空比、幅度的控制,以及产生波形的选择控制。

图1 方案框图MAX038 的输出频率主要受振荡电容CF、IIN端电流和FADJ端电压的控制,其中前二者与输出频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

选择一个CF值,对应IIN端电流的变化,将产生一定范围的输出频率。

另外,改变FADJ端的电压,可以在IIN控制的基础上,对输出频率实现微调控制。

为实现输出频率的数控调整,在IIN端和FADJ端分别连接一个电压输出的DAC。

首先,通过DACB产生0V(00H)~2.5V(0FFH)的输出电压,经电压/ 电流转换网络,产生0μA到748μA的电流,叠加上网络本身产生的2μA电流,最终对IIN端形成2μA~750μA的工作电流,使之产生相应的输出频率范围。

DACB将此工作电流范围分为256级步进间隔,输出频率范围也被分为256级步进间隔。

所以,IIN端的电流对输出频率实现粗调。

第二步,通过DACA 在FADJ端产生一个从-2.3V(00H)~+2.3V (0FFH)的电压范围,该范围同样包含256级步进间隔,IIN 端的步进间隔再次细分为256级步进间隔,从而在粗调的基础上实现微调。

红外遥控接收与发射系统毕业论文

红外遥控接收与发射系统毕业论文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红外遥控接收与发射系统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1)引言 (3)第一章设计方案 (4)第二章电路设计 (5)§2.1 硬件设计 (5)§2.2 遥控发射部分 (5)§2.2.1 遥控器及遥控芯片概述 (5)§2.2.2 红外遥控发射按键矩阵简介 (9)§2.2.3 芯片控制简介 (11)§2.3 遥控接收解码部分 (12)§2.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12)§2.3.2 红外遥控接收 (13)§2.3.3 LED七段数码管的显示驱动 (14)§2.4 软件系统 (16)第三章制作与调试 (19)第四章测试 (20)第五章展望 (21)参考文献 (22)附录 (23)附录A 红外发射和接收原理图 (23)附录B 实物图 (24)附录C 部分源程序 (25)红外遥控发射与接收系统摘要:本文主要是围绕无线遥控发射、接收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

主要内容是根据项目要求,设计无线遥控发射、接收系统,设计出相应的硬件电路和编码、解码方式与元件结构等,详细叙述了系统硬件线路的设计要点和结构以及遥控电路的编码、解码技术。

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按键实现多路遥控控制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该设计方法详细的原理说明和具体的设计电路。

同时给出了一种独特、详细的系统抗干扰措施和节能措施。

文中设计的电路和控制方法适用于一般的简单遥控系统设计,硬件设计也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关键词:无线遥控调制解调单片机解码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System Abstract:This paper is mainly on the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related theory and practice application were studied. Main content i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the design of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and designed the corresponding hardware circuit and encoding, decoding way and element structure, etc,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stem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essentials and structure and remote circuit encoding, decod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a new key realization way by remote control design method is presented, the design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detailed design specific circuit. As a unique and detailed anti-interference measures of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d systems. The design of the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the general simple control system design, hardware design also has certain practical and universal.Key words: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Demodulation,SCM Decoding引言红外线遥控是利用红外线传递控制信号,实现对控制对象的远距离控制的目的。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低频信号设计及仿真研究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低频信号设计及仿真研究

t h e c i r c u i t d e s i g n , t h i s p a p e r ls a o p r o p o s e d f r e e t r a n s f o r m, p h a s e a n d f r e q u e n c y a d j u s t a b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d e s i g n f o r t h e f o u r
GA0 Yi
( G u i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5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o d e s i g n a s i mp l e s i g n a l g e n e r a t o r u s i n g AT 8 9 S 51 S CM ,t h r o u g h t h e DAC 0 8 3 2 c o n v e r s i o n a n d
关键 词 : 低频信号 ; A T 8 9 S 5 1 ; D A C 0 8 3 2 ; P r o t u e s 中 图分 类 号 : T P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1 6 7 4 — 6 2 3 6 ( 2 0 1 3 ) 1 4 — 0 1 5 9 — 0 3
第 2 1 卷 第 1 4期
Vo 1 . 21
NO . 1 4
电 子 设 计 工 程
El e c t r o n i c De s i g n En g i ne e r i n g
2 0 1 3年 7月
J u 1 . 2 0 1 3

基于AT89S51单片机红外遥控器的设计

基于AT89S51单片机红外遥控器的设计

基于AT89S51单片机红外遥控器的设计摘要:一般的红外遥控器利用的是专用配对编/解码芯片,即一个遥控器只能操纵一个电器产品,多个不同的电器产品就需要多个遥控器的操纵和治理,如此给多电器的用户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程序设置红外遥控编/解码来实现一个遥控器操纵多台电器产品的方式。

关键字:AT89S51遥控发射系统遥控接收系统编码1.设计方案本文设计的遥控器能够实现对多台电器进行遥控,其要紧功能如下:(1)8×4键盘能够遥控32种电器产品;(2)对每一个键的号码进行显示;(3)0号键操纵继电器的开关,同时显示键号:(4)1号键操纵扬声器,被选中的时候唱一首歌,同时显示键号;因为可控电器产品较多,因此本文就选择其中的两个键作为代表设计,其他键能够通过数码管显示的键号观看即可。

2.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单片机遥控系统硬件电路分为遥控发射器电路和遥控接收操纵器电路两部份。

发射端硬件电路将具有在线下载功能的AT89S51芯片作为操纵中心,同时配有键盘扫描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

接收端操纵系统要紧由AT89S51单片机、红外接收电路、扬声器及继电器操纵电路等组成。

遥控器发射的红外信号经红外接收头SM0038进行放大、解调、滤波后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信号识别后可依照不同的操纵信息码进行对32个设备的操纵操作。

3.编码设计原理遥控码采纳脉冲个数编码,不同的脉冲个数代表不同的码,最小为2个脉冲,最大为17个脉冲。

为了使接收靠得住,第1位码宽为3ms,其余为1ms,遥控码数据帧距离大于10ms,其输出编码波形如图2所示,别离是扬声器和继电器的遥控输出码波形。

当某个操作键按下时,单片机先查键,然后依照键值设定遥控码的脉冲个数,再调制成38kHz的方波由红外线发光管发射出去。

当红外线接收器输出脉冲帧数据时,第一名码的低电平将启动中断程序,实时接收数据帧。

在数据帧接收时,将对第一名码的码宽进行验证,假设第一名低电平码的脉宽小于2ms,将作为错误码处置,当距离为的高电平脉宽大于3ms时,终止接收,然后依照累加器A中的脉冲个数,执行相应输出口的操作。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监控与管理系统的设计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监控与管理系统的设计
各芯片与单片机的连接如下: ①语音录音芯片占单片机P0的8个YO口及P2.0~P2.5共 6个I/O口;其中单片机的PO 12I、P2.0和P2.1分别与ISD2560 的地址线相连,用以设置语音段的起始地址。P2.2~P2.5用以控 制录放音状态。P1.7用于录音键控制。 ②时钟芯片占用单片机P1.0~P1.2共3个I/O口;
2.2工作原理 1、硬件组成
图1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监控与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所示是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监控与管理系统的结
构框图。该系统采用了AT89S51单片机系统来控制系统的工 作.采用语音专用录音芯片,同时也加上时钟芯片,这样就可以 根据自己和场合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录音,发出适合的报音信 号。而且也可以实时显示时钟、日历等,如果选用液晶显示电
法实现 12C总线数据的传送。
2、数据采集部分 为实现对人体数据的采集,该电路根据人体恒温发出特定 波长的红外线信号,采用无线或有线的热释电人体红外探头, 通过该探头可以将所采集回来的数据转换成一个电平信号去 触发单片机。从而送出中断请求信号。由于该部分电路在本系 统中只充当一个中断源使用.且不是该系统的核心电路部分, 可采用一个成品的单元模块进行代替。 同时.由此可知,该控制系统也可以设置采集其他类型的数据 作为中断源.方便地修改为其他服务的控制。 3、时钟芯片电路 为了实现实时时钟功能。该电路采用了美国DALLAS公司 生产的高性能、低功耗的时钟芯片DSl302以及一些外围元件 组成。该芯片具有时钟,日历功能.电路中配备了两粒纽扣式后 备电池,以保证DSl302在外电源中断后正常计时,在单片机开 机后,可以通过键盘校准DSl302的时间、日历。 4、语音录音芯片电路 为了实现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发出不同的报音内容,该电 路采用了语音专用录音1SD2560,它具有抗断电、音质好,使用 方便,无须专用的开发系统等优点。录音时间为60 s,能重复录 放达10万次。只要通过麦克风便可向录音芯片录入你想录入 的内容。 5、键盘、数码管显示电路

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简易无线智能防盗报警器设计

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简易无线智能防盗报警器设计

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简易无线智能防盗报警器设计作者:张剑锋宋海丽来源:《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6年第01期摘要防盗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市场上智能防盗器价格昂贵、结构庞大、不具备无线收发功能,不适合个人家庭使用。

在此背景下,简易无线智能防盗器设计是一种社会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易无线智能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思路、功能模块设计和软件系统流程设计方案。

关键词:单片机;报警器;智能防盗中图分类号:TP227;TN8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Abstract:Anti-theft is one essential part in our life. In present market, the intellectual anti-theft machine is not only expensive and huge but also doesn’t have wireless transceiver function. Therefore,it’s not suitable for personal or family use. In this context, simple wireless intelligent anti-theft alarm system design is a trend in today’s society.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plan of the designing idea,function modul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procedure for this simple wireless intelligent anti-theft alarm.Keywords: SCM; Alarm; Intelligent Anti-theft0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均已获得了明显改善,重要表征之一即为购置家居用品的多样和高档。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无线摇控开关设计与实现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无线摇控开关设计与实现

[摘要] 目前,大多数用电器的开关都是手动控制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多功能遥控器的设计方案。

其可以通过自学习而拥有对多台用电器的遥控功能,省时省力,从而使人们免除为了控制用电器而东跑西转的烦恼。

本文采用单片机AT89S51为核心,外加调频收发电路、继电器的驱动等电路组成,实现无线多路遥控开关的设计功能。

[关键词] AT89S51单片机无线遥控继电器驱动[作者简介] 张永格,男,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

广西柳州,545007一、系统基本方案框图将系统划分为单片机控制系统、摇控系统、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模块,其总框图如图1所示。

为实现各模块的功能,分别作了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论证,以便选取了较好的方案来实现。

二、各模块方案的选择和论证(一)单片机控制器模块方案一:采用目前比较通用的51系列单片机,即AT89S51。

此单片机的运算能力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市场上比较多见价格便宜且技术比较成熟容易实现。

方案二:采用凌阳16 位单片机SPCE061A 作为控制核心。

与51单片机相比,SPCE061A具有更加丰富的资源,有32个可编程的I/O口,14个中断源。

但考虑到本设计没有用到如此多资源且价格贵,市场比较少见,技术不稳定。

综上分析,选择方案一。

(二)遥控发收模块方案一:采用通用的电视机红外遥控器,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单片机进行控制操作,如图2所示。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其控制范围小,但用单片机解码寻码复杂。

方案二:采用调频无线摇控模块,再用单片机解码。

其收发由专门的摇控模块完成,接收到八位二进制代码后由单片机解码完成。

如图3所示。

其控制范围广,用单片机解码方便简单。

综上分析,采用方案二。

(三)驱动与开关方案一:采用晶闸管直接驱动。

其优点是体积小,电路简单,外围元件少。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89C51).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89C51).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班级:11学制: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引言 (1)1总体设计 (2)1.1设计技术背景 (2)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1.2.2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1.2.3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1.2.4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3系统软硬件设计 (8)3.1 硬件设计 (8)3.1.1概述 (8)3.1.2 电路原理 (9)3.1.3 SPI接口配置 (9)3.2 软件设计 (12)3.2.1概述 (12)3.2.2发射程序 (13)3.2.3接收程序 (17)4结束语 (21)参考文献 (22)Abstract (23)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

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

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

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引言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 ,比如智能化小区内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 ,工业数据采集系统 ,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 ,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

基于WIFI模块和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附代码)

基于WIFI模块和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附代码)

目录第一章阶段任务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1.1 时钟模块1.2 最小单片机系统的原理1.3 温度传感器DS18B201.4 串口1.5 WIFI模块第三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实现2.1 WIFI模块设置2.2 串口部分设置2.3 调试与运行过程第四章程序与框图第五章小结第二章基于WIFI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原理1.1时钟DS1302模块:电路原理图:DS1302与单片机的连接也仅需要3条线:CE引脚、SCLK串行时钟引脚、I/O 串行数据引脚,Vcc2为备用电源,外接32.768kHz晶振,为芯片提供计时脉冲。

读写时序说明:DS1302是SPI总线驱动方式。

它不仅要向寄存器写入控制字,还需要读取相应寄存器的数据。

控制字总是从最低位开始输出。

在控制字指令输入后的下一个SCLK时钟的上升沿时,数据被写入DS1302,数据输入从最低位(0位)开始。

同样,在紧跟8位的控制字指令后的下一个SCLK脉冲的下降沿,读出DS1302的数据,读出的数据也是从最低位到最高位。

数据读写时序如图1.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说明复位电路: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由图并结合"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可以知道,当系统一上电,RST脚将会出现高电平,并且,这个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由电路的RC值来决定.典型的51单片机当RST脚的高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将复位,所以,适当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晶振电路:典型的晶振取11.0592MHz(因为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讯的场合)/12MHz(产生精确的uS级时歇,方便定时操作)单片机:一片AT89S51/52或其他51系列兼容单片机特别注意:对于31脚(EA/Vpp),当接高电平时,单片机在复位后从内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当接低电平时,复位后直接从外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1.3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连接到单片机最小系统,并将温度发送给WIFI模块):3.1.1 DS18B20性能特点(1) 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只需一个接口引脚即可通信;(2) 每一个DS18B20都有一个唯一的64位ROM 序列码; (3) 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4) 可用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3.0V-+5.5 V ;(5) 测温范围:-55℃ -+125℃,在-10℃-+85℃范围内精度为+0.5℃,分辨率为0.0625℃; (6) 通过编程可实现9-12位的数字读数方式。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前言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

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控制问题。

单片机是一种集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等部分于一体的器件,只需要外加电源和晶振就可实现对数字信息的处理和控制。

因此,单片机广泛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其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

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了解并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传感器能将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测量、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但是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温漂和非线性等影响因素。

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和控制系统,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因此,不仅必须掌握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性能指标,还必须懂得传感器经过适当的接口电路调整才能满足信号的处理、显示和控制的要求,而且只有通过对传感器应用实例的原理和智能传感器实例的分析了解,才能将传感器和信息通信和信息处理结合起来,适应传感器的生产、研制、开发和应用。

另一方面,传感器的被测信号来自于各个应用领域,每个领域都为了改革生产力、提高工效和时效,各自都在开发研制适合应用的传感器,于是种类繁多的新型传感器及传感器系统不断涌现。

温度传感器是其中重要的一类传感器。

其发展速度之快,以及其应用之广,并且还有很大潜力。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

基于AT89S51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设计

基于AT89S51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设计

实验开发环境
AT89S51单片机的实验开发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环境:
1、AT89S51单片机开发板
2、电脑或笔记本
3、串口转接板(如果使用串口 通信)
4、电源适配器或电池
5、实验电路板和元器件
1、Keil C51或SDCC编译器
2、STC-ISP下载软件(用于将程 序下载到单片机)
总之,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涉及到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需要 对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电子琴的原理有深入的了解。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调试过 程,我们可以制作出一款性能优良、音色优美的电子琴。
谢谢观看
实验开发实例
以一个简单的AT89S51单片机实验为例,介绍实验开发系统的应用。该实验要 求通过单片机的P1口控制8个LED灯的亮灭,同时使用P2口读取按键输入。
1、电路连接:将8个LED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P1.0~P1.7引脚,按键输入连 接到P2.0~P2.3引脚。如图1所示。图1 AT89S51单片机LED灯和按键连接电路 图
3、调试器(如ST-Link)
4、实验开发软件(如Proteus)
实验开发方法
基于AT89S51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的步骤如下:
1、电路连接:根据实验需求,将AT89S51单片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外围器件连接起来。注意电源、地线、信号线的正确连接。
2、程序设计:使用Keil C51或SDCC编译器进行程序设计。根据实验要求,编 写程序实现所需的功能。例如,控制LED灯的亮灭、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等。
参考内容
引言
AT89S51是一款经典的8051系列单片机,由于其功能强大、应用广泛,被广泛 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电子琴是一种常见的电子乐器,它通过模拟音 符的振动产生音乐。本次演示将介绍如何使用AT89S51单片机设计电子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AT89S51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班级:学制: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引言 (1)1总体设计 (2)1.1设计技术背景 (2)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1.2.2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1.2.3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1.2.4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3系统软硬件设计 (8)3.1 硬件设计 (8)3.1.1概述 (8)3.1.2 电路原理 (9)3.1.3 SPI接口配置 (9)3.2 软件设计 (12)3.2.1概述 (12)3.2.2发射程序 (13)3.2.3接收程序 (17)4结束语 (21)参考文献 (22)Abstract (23)基于AT89S51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

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

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

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引言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 ,比如智能化小区内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 ,工业数据采集系统 ,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 ,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

可以说 ,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在一些单片机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是安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现场或野外。

采集到的数据通信传输到手持终端, 然后通过手持终端送到后台机(PC机)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这样,数据采集装置与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解决通信问题。

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

相比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电线电缆,并且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

无线数据传输因其传输距离远和受障碍影响小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各种专用无线数据传输集成电路和无线数据传输发射和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的不断涌现,使许多复杂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变得愈来愈简单,而且工作稳定性可靠。

本文介绍利用单片机以及发射/接收模块电路实现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思想。

给出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

1总体设计1.1设计技术背景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AT89S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2],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其DIP封装的引脚图如图1所示,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S51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图1 AT89S51芯片 DIP封装引脚此外,AT89S51设计和配置了振荡频率可为0Hz并可通过软件设置省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暂停工作,而RAM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外中断系统可继续工作,掉电模式冻结振荡器而保存RAM的数据,停止芯片其它功能直至外中断激活或硬件复位。

同时该芯片还具有PDIP、TQFP和PLCC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1、为一般控制应用的 8 位单芯片2、晶片内部具时钟振荡器(传统最高工作频率可至 12MHz)3、内部程式存储器(ROM)为 4KB4、内部数据存储器(RAM)为 128B5、外部程序存储器可扩充至 64KB6、外部数据存储器可扩充至 64KB7、32 条双向输入输出线,且每条均可以单独做 I/O 的控制8、5 个中断向量源9、2 组独立的 16 位定时器10、1 个全多工串行通信端口11、8751 及 8752 单芯片具有数据保密的功能12、单芯片提供位逻辑运算指令13、看门狗(WDT)电路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无线数据传输有发送和接收两个组成部分。

[3]发送端采用单片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中的发射模块发射信号。

无线数据传输接收端普遍采用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的一体化无线数据传输接收模块、接收无线数据传输信号,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TTL 电平的编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解码并执行,去控制相关对象,其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无线数据传输原理1.2.2 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第一种:FSK式(移频键控方式Frequency Shift Keying), 又称数字调频。

[4]如果用改变载波频率的方法来传送二进制符号,就是移频键控(FSK)的方法。

这时其频谱可以看成码列对低频载波的开关键控加上码列的反码对高频载波的开关键控。

移频键控方式用两种不同的脉冲频率分别表示二进制数的“0”和“1”。

用2个频率传输1“位”二进制 ,这是最安全的方法,缺点是成本高、功耗大。

所以 ,在电器的遥控器中极少应用。

图3是表示用2个频率对“二进制位”的“0”和“1”进行编码的示意图。

在FSK方式中,相邻码元的频率不变或者跳变一个固定值。

在两个相邻的频率跳变的码元之间,其相位通常是不连续的。

图3 FSK编码方式第二种: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又称双相调制编码方式 ,常用于局域网传输。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时钟信号,又作数据信号;从高到低跳变表示"1",从低到高跳变表示"0"。

,在长虹、创维等彩电的控制器中,就采用了这种双相调制方式。

还有一种是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中间的跳变仅提供时钟定时,而用每位开始时有无跳变表示"0"或"1",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两种曼彻斯特编码是将时钟和数据包含在数据流中,在传输代码信息的同时,也将时钟同步信号一起传输到对方,每位编码中有一跳变,不存在直流分量,因此具有自同步能无线数据传输发射部分,一般由一个能产生等幅振荡的高频载频振荡器和一个产生低频调制信号的低频振荡器组成。

用来产生载频振荡的电路一般有多谐振荡器、互补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等由低频振荡器产生的低频调制波,一般为宽度一定的方法。

如果是多路控制可以采用每一路宽度不同的方波,或是频率不同的方法去调制高频载波,组成一组组的已调制波,作为控制信号向空中发射。

但每一个码元都被调成两个电平,所以数据传输速率只有调制速率的1/2。

曼彻斯特编码“二进制位”的表示方法如图4所示。

图4曼彻斯特编码方式第三种:脉宽调制编码方式 ,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这种编码方式根据脉冲上升沿之间的距离决定“二进制位”是“0”还是“1”,两脉冲上升沿之间距离短为“0”,距离长为“1”。

如图5所示 ,脉宽编码用在载波或脉冲调制方式中.家用录像机 ,VCD,DVD的遥控器多采用脉宽编码方式。

图5脉宽调制编码方式1.2.3 无线数据传输解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解码硬件解码可分为专用解码集成电路和自行设计的解码电路两种。

专用解码芯片一般与专用编码芯片配对设计制造。

[5]按其编码与解码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类:(1) 控制数据的地址加密编码与解码器: 这类电路的特点是在地址加密编码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控制数据的编解码。

其编码容量大,保密性好。

适用于安防、工业控制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2) 地址加密编码与解码器: 这一类电路无控制数据编码仅有加密地址编解码功能。

适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但只进行简单的开关或增减控制的场合。

(3) 控制数据编码与解码器: 这类电路无加密地址编码仅有控制数据的编解码。

适用于群控或者应用环境本身就保证了其他信号发射源不会同时出现的场合,如在一个密闭的设备内部。

使用专用的硬件编码解码对芯片,简便可靠,使用广泛,不再多述。

一般来说硬件解码相对软件解码成本较高,并且当系统因更改或升级改变了编码方式时, 接收的硬件就要做相应的更改,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当MCU 的任务不是很繁重时,可以考虑使用软件解码。

对于频率调制方式, 只要测出每次脉冲的周期就可以解码出对应的二进制信息。

方法有很多种,中断、查询都可以实现,具体方法因实际情况而定。

对于脉宽调制(PWM),只要识别出每个脉冲的高(或低)电平宽度即可完成解码。

对于2 脉位调制(2PPM),需要判断出每个周期内高低电平出现的先后次序,从而实现解码。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软件解码要保证正确无误地还原无线数据传输信息码,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部分:(1)过滤附加信息,得到有效信息位。

(2)排除系统内外各种干扰信号。

(3)丢弃接收到的不完整信息帧。

(4)检验接收信息的正确性。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要求,解码方式采用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解码由接收单片机来完成,它把无线数据传输接收模块送来的无线数据传输编码波形通过解码,还原出发送端发送的数据。

当接收到起始帧后,进入解码部分,接收完一帧后,处理收到的数据并进入下一次接收。

解码采用软件解码, 如果从一个脉冲的高电平和一个脉冲的低电平过后, 若读到的电平为低, 说明该位为“0”, 反之即可判定为编码“1”。

解码一位后,需等到下一位的高电平到来,再读到一个低电平后,判断读得的电平是高还是低,进行解码。

按照这种方法判断八次,从而还原出发送端发送的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