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 1-1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3

高
考
命
题
二
专
vsin θ
v
题 限
A. L
B.Lcos θ
时 训
高
练
考 命 题
vcos θ C. L
v D.Lsin θ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7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解析:棒与升降台接触点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方向是垂直
考
命 题
于棒指向左上方,如图所示.
一
高
考
命
题
二
合速度 v 实=ωL,沿竖直向上方向上的速度分量等于 v,
球分别以 v 和v2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
高 考
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A
)
命
题 二
A.2 倍
B.4 倍
专
题
C.6 倍
D.8 倍
限 时
高
[提示]
画出示意图,得出末速度和初速度的解析式,再
训 练
考
命 题
判断.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23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解析] 如图所示,可知:
专 题
2
限 时
训
高
练
考
命
题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25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考 命 题 一
高分技法
高
与斜面相关的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解决方法
考
命 题
与斜面相关的平抛运动,其特点是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在
二
斜面上,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除了要运用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
专 题
限
2020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2-2 机械能守恒

3.如图所示,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量相同的物体 A 和 B,A 套 在光滑水平杆上,定滑轮离水平杆的高度 h=0.2 m,开始时让连着 A 的细线与水 平杆的夹角 θ1=37°,B 由静止释放,当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 θ2=53°时,A 的速度 为多大?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 所获得的最大速度为多大(设 B 不会碰到水平杆, sin 37°=0.6,sin 53°=0.8,g=10 m/s2)?
在 M、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π2.在小球从 M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 ) 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 D.小球到达 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 M、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 答案:BCD
解析:小球由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弹簧由 原长到发生伸长的形变,小球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小球动能增加量与弹簧弹性势 能增加量之和,即 mgh=12mv2+Ep,选项 A、B 错误;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 Ep= mgh-12mv2,选项 D 正确;小球克服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选 项 C 错误.
2.(多选)(2018·皖南八校联考)如图所示,B 是质量为 1 kg、半径为 0.2 m 的光滑 半球形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 是质量为 2 kg 的细长直杆,光滑套管 D 被 固定在竖直方向,A 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物块 C 的质量为 1 kg,紧靠半球形碗放 置,初始时 A 杆被握住,使其下端正好与碗的半球面的上边缘接触(如图),然后 从静止开始释放 A,A、B、C 便开始运动,g=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滑块从传送带 A 端运动到 B 端所需要的时间; (2)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 C 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 (3)若滑块从“9”形轨道 D 点水平抛出后,恰好垂直撞在倾角θ=45°的斜面上 P 点, 求 P、D 两点间的竖直高度 h. 答案:(1)3 s (2)90 N (3)1.4 m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物理(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专题2能量与动量第1讲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

受力和运动分析
(1)建立运动模型。
(2)抓住运动过程之间运动参量的联系。
(3)分阶段或全过程列式计算。
(4)对于选定的研究过程,只考虑初、末位置而不用考虑中间过程。
注意摩擦力做功特点
深化拓展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及时间,比
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捷。
则重力的瞬时功率不为0,C错误;随着运动员在圆弧跳台上升高,速率逐渐
减小,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在减小,向心力由台面的支持力与重力垂直接触面
向下的分力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cos θ=m
大,v在减小,所以FN在减小,D正确。
2
,随着高度升高,θ在增
2.(命题角度1、2)(多选)一个质量为5 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某时刻
能定理
1
Pt-W=2 m 2 ,则这一过程中小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D 错误。
W=Pt- 2 ,率启动
1
a-图像和
1
a-v 图像
1
F-图像问题
恒定加速度启动
1
F-v 图像
恒定功率启动
1
a- 图像
v
恒定加速度启动
1
F- 图像
v
①AB 段牵引力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
2
由动能定理得-mg·2r-W=2 2 − 2 1 2 ,联立解得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W=mgr,A 错误,B 正确;设再一次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 v3,假设空气阻力做
功不变,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
mg·2r-W= 3 2
(1)建立运动模型。
(2)抓住运动过程之间运动参量的联系。
(3)分阶段或全过程列式计算。
(4)对于选定的研究过程,只考虑初、末位置而不用考虑中间过程。
注意摩擦力做功特点
深化拓展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及时间,比
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捷。
则重力的瞬时功率不为0,C错误;随着运动员在圆弧跳台上升高,速率逐渐
减小,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在减小,向心力由台面的支持力与重力垂直接触面
向下的分力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cos θ=m
大,v在减小,所以FN在减小,D正确。
2
,随着高度升高,θ在增
2.(命题角度1、2)(多选)一个质量为5 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某时刻
能定理
1
Pt-W=2 m 2 ,则这一过程中小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D 错误。
W=Pt- 2 ,率启动
1
a-图像和
1
a-v 图像
1
F-图像问题
恒定加速度启动
1
F-v 图像
恒定功率启动
1
a- 图像
v
恒定加速度启动
1
F- 图像
v
①AB 段牵引力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
2
由动能定理得-mg·2r-W=2 2 − 2 1 2 ,联立解得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W=mgr,A 错误,B 正确;设再一次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 v3,假设空气阻力做
功不变,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
mg·2r-W= 3 2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3-3

时
高 考 命
心力.设轨迹半径为 r1,则 qBv0=mvr120
训 练
题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25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考
命
题
一
解得 r1=mqBv0
高 考
粒子第二次经过 x 轴时的位置坐标为(-L,0),故其轨迹半
命 题 二
径 r1=L,得
专
B=2vE0 .
题 限 时 训
高
练
考
命
题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时 训 练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22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考
命 题
[综合提升]
一
[2019 安徽淮北宿州一模]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
的第一象限存在沿 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二、三、四象
高
考 命
限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已知电场强度为 E.从第一象
题
二
限中坐标为(L,L)的
P
点由静止释放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
小为 v1,并在磁场边界的 N 点射出;乙种离子在 MN 的中点
限 时 训
高 考
射出;MN 长为 l.不计重力影响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练
命
题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7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考 命 题 一
高
考
命 题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二
专
(2)甲、乙两种离子的比荷之比.
题 限
时
高
[提示]
高
考
命 题
[命题角度 1] “电场加速,磁场偏转”模型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7-2

[命题角度 3] 波的叠加
高 考
[典例 3] [2017 全国卷Ⅰ]如图(a)所示,在 xOy 平面内有
命 题
两个沿 z 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 S1(0,4)和 S2(0,-2).两波
一 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 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 A(8,-2)的路程差为____2____m,
专
考 命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题 限
题
时
二
训
练
高 考 命 题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6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命题角度 1] 对简谐运动的理解
考
命 题
[典例 1] [2019 全国卷Ⅱ]如图所示,长为 l 的
一 细绳下方悬挂一小球 a,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高 考
O 点处,在 O 点正下方34l 的 O′处有一固定细铁钉.将
两列波引起的点 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减__弱___(填“加
高 考
强”或“减弱”),点
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加__强____(填
专 题
命 题
“加强”或“减弱”).
限 时
二
训
练
高 考 命 题 三
图(a)
图(b)
图(c)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6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考
命
题 一
D.可能 Δt<T4
题
三
E.一定 Δt=T2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9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考
解析:因弹簧振子在 t 时刻和 t+Δt 时刻速度相同,且 Δt<T,
(通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一讲力与物体平衡课件

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 圆由弧几的何半关径系。知不,△计Oa所b 有为等摩边擦三。角小形物,块故∠的A质aO量=为θ1(=30°);设细线中的 张力为 FT,同一根绳子中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故 FT=mg,对 a 处受力 分析知,θ1=θ2=30°,则 θ3=30°,故 α=60°,对结点 C 分析可 知,2FTcos α=m 物 g,解得 m 物=m,选项 C 正确。
A.���2���
B. 23m
C.m
D.2m
考点定位: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关闭
C解题思路与方法:确定圆弧的圆心,利用几何关系分析悬挂点的
角度是解题关键。
解析
答案
-8-
2.(多选)(2017全国Ⅰ卷)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
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 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 α α>π现2 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 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定位:动态平衡的解法 解题思路与方法:以重物为研究对象,所受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 零,画出矢量三角形是解题的突破口。
-9-
答案:AD 解析: 方法一:受力分析如图。设OM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M点绕O点做圆周运动,沿切线方向: FMNcos(α-90°)=mgsin θ, 沿半径方向: FOM=FMNsin(α-90°)+mgcos θ,
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超重和 失重,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离心现象,第二宇宙 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近五年高考命题点主要集中在:1.物体的受力分析及静态平衡(3 次)。2.共 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动态平衡(4 次)。3.运动学及动力学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6 次)。4.“滑块—滑板”模型(3 次)。5.临界极值及弹簧类问题(4 次)。6.平 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3 次)。7.圆周运动问题(3 次)。8.万有引力定律及
A.���2���
B. 23m
C.m
D.2m
考点定位: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关闭
C解题思路与方法:确定圆弧的圆心,利用几何关系分析悬挂点的
角度是解题关键。
解析
答案
-8-
2.(多选)(2017全国Ⅰ卷)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
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 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 α α>π现2 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 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定位:动态平衡的解法 解题思路与方法:以重物为研究对象,所受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 零,画出矢量三角形是解题的突破口。
-9-
答案:AD 解析: 方法一:受力分析如图。设OM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M点绕O点做圆周运动,沿切线方向: FMNcos(α-90°)=mgsin θ, 沿半径方向: FOM=FMNsin(α-90°)+mgcos θ,
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超重和 失重,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离心现象,第二宇宙 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近五年高考命题点主要集中在:1.物体的受力分析及静态平衡(3 次)。2.共 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动态平衡(4 次)。3.运动学及动力学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6 次)。4.“滑块—滑板”模型(3 次)。5.临界极值及弹簧类问题(4 次)。6.平 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3 次)。7.圆周运动问题(3 次)。8.万有引力定律及
2020年高考物理高三二轮复习策略(共49张PPT)

•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 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 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磁 场中的运动。
•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 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四)注重能力,体现探究
• 新课标要求考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 养良好思维习惯,能发现问题并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试 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注重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试题注重物理过程 的设计,将具体概念和规律的考查置于精心设计的物理过程中,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聚焦主干内容
• 2019年高考物理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聚焦高中物理学科主干内容 和要求,以主干的、学生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 设计试题,避免超纲、过难过繁的内容。试卷必考部分主要涵盖力学 和电磁学两部分内容,以受力分析和物体平衡、匀变速直线运动、牛 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静电 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等重要内容为主线,选考部分主要考查气 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等主要内容。各套试卷中高中物理主干知识占考试内容比例和分数权 重较高的,都是重点;较难的试题所考查的内容都是主干知识,引导 教学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回归课堂教材,避免 超纲学、超量学。
(三)凸显学科特点,强化关键能力
• 比如,2019全国I卷第16题利用我国“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 联试成功背景,考查学生对动量定理理解和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 要根据题给情境利用所学知识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 2018全国III卷第19题利用竖直矿井中装矿石的矿车在两次提升过程的速度-时间 图线,考查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并结合物理规律作出推理判断的能 力。2018全国I卷第18题考查动能定理、机械能等力学的基本规律,对考生的逻 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 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四)注重能力,体现探究
• 新课标要求考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 养良好思维习惯,能发现问题并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试 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注重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试题注重物理过程 的设计,将具体概念和规律的考查置于精心设计的物理过程中,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聚焦主干内容
• 2019年高考物理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聚焦高中物理学科主干内容 和要求,以主干的、学生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 设计试题,避免超纲、过难过繁的内容。试卷必考部分主要涵盖力学 和电磁学两部分内容,以受力分析和物体平衡、匀变速直线运动、牛 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静电 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等重要内容为主线,选考部分主要考查气 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等主要内容。各套试卷中高中物理主干知识占考试内容比例和分数权 重较高的,都是重点;较难的试题所考查的内容都是主干知识,引导 教学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回归课堂教材,避免 超纲学、超量学。
(三)凸显学科特点,强化关键能力
• 比如,2019全国I卷第16题利用我国“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 联试成功背景,考查学生对动量定理理解和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 要根据题给情境利用所学知识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考查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 2018全国III卷第19题利用竖直矿井中装矿石的矿车在两次提升过程的速度-时间 图线,考查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并结合物理规律作出推理判断的能 力。2018全国I卷第18题考查动能定理、机械能等力学的基本规律,对考生的逻 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专题二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课件

③ ④ ⑤
⑥ ⑦
1.符号确定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一般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不
绝对,也可规定为负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矢量为正值,相反的 矢量为负值,这样就把公式中的矢量运算转换成了代数运算。
2.应用技巧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涉及五个物理量v0、vt、x、a和t, 这五个物理量中最多只能有三个是独立的,但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 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 (2)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再反向运动,如果整个 过程加速度恒定,则可对整个过程直接应用矢量式。
3.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 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 高点的过程中,v-t图象如图2-2所 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图2-2
A.前3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最后2 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前3 s内与最后2 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3 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解析:选 AC
Δv 由v-t图象可知前3 s内,a= =2 m/s2,货 Δt
物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故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正确;最后2 s Δv 内加速度a′= =-3 m/s2,小于重力加速度,故吊绳拉力 Δt 1 不为零,选项B错误;根据 v = v=3 m/s可知选项C正确;第 2 3 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匀速上升,货物机械能增加, 选项D错误。
[解析] 设开始时甲的加速度为 a1,乙的加速度为 a2, 第一段时间 t 内 1 2 对甲:x1= a1t 2 v1=a1t ① ②
1 2 对乙:x2= a2t 2 v2=a2t 又 a2=2a1 第二段时间 t 内 1 对甲:x1′=v1t+ (2a1)t2 2 1a2 2 对乙:x2′=v2t+ t 22 x1+x1′ 5 取立①~⑦解得: = 。 x2+x2′ 7 [答案] 5∶7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2

2
m/s,
限 时
训
高 考
C 项错误;设汽车的速度为 5 m/s 时运动的位移为 x2,则有 v20
练
命 题 三
-2ax2=v22,得 x2=7.5 m,D 项正确.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7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考
命
题
高
一
考
命
题
四
高
高考命题 2
考 命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及简单应用
题
二
专
题
限 时
训
高
练
二
专
②注意横、纵轴是否从零开始.
题 限
时
高
③物理量的单位也不能忽视.
训 练
考
命
题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1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考
命 题
(2)关注斜率、面积、截距的物理意义
高
一
①斜率:通常能够体现某个物理量的大小、方向及变化情
考 命
题
况.
四
高
考 命
②面积:一般可以表示某个物理量,如 v-t 图象中的面积
命 题
挨在一起但 A、B 之间无弹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某时刻 四
高
考 命
把细线剪断,当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题
二
A.物块 A 的加速度为 0
专 题
高
B.物块 A 的加速度为g3
限 时 训 练
考 命
C.物块 B 的加速度为 0
题
三
D.物块 B 的加速度为g2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9页
新教材2024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编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一力与运动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课件

答案:AD
3.长沙某景区挂出32个灯笼(相邻两个灯笼由轻绳连接),依次贴上“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从高到低依次标为1、2、3、…、32.在无风状态下,32个灯笼处于静止状 态,简化图如图所示.与灯笼“斗”右侧相连的轻绳处于水平状态,已知 每一个灯笼的质量m=0.5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悬挂灯笼的轻绳最 大承受力Tm=320 N,最左端连接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小球c,使三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
持为θ=30°,则F的最小值为( )
A.1.5mg
B.1.8mg
C.2.1mg
D.2.4mg
答案:A
解析: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当F垂直于Oa时,F最小,根据几何关系可得,拉 力的最小值F=3mg sin 30°=1.5mg,故选A.
例 4 [2023·陕西省汉中市联考] 在吊运表面平整的重型板材(混凝土预制板、厚钢板)时,如因吊绳 无处钩挂而遇到困难,可用一根钢丝绳将板拦腰捆起(不必捆的很紧), 用两个吊钩勾住绳圈长边的中点起吊(如图所示),若钢丝绳与板材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了满足安全起吊(不考虑钢丝绳断裂),需要满 足的条件是( ) A.tan α>μ B.tan α<μ C.sin α>μ D.sin α<μ
答案:A
情境2 悬索桥——科学态度与责任
[典例2] [2023·江苏省无锡市测试]图a是一种大跨度悬索桥梁,图b
为悬索桥模型.六对轻质吊索悬挂着质量为M的水平桥面,吊索在桥
面两侧竖直对称排列,其上端挂在两根轻质悬索上(图b中只画了一侧
分布),悬索两端与水平方向成45°,则一根悬索水平段CD上的张力
3.长沙某景区挂出32个灯笼(相邻两个灯笼由轻绳连接),依次贴上“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从高到低依次标为1、2、3、…、32.在无风状态下,32个灯笼处于静止状 态,简化图如图所示.与灯笼“斗”右侧相连的轻绳处于水平状态,已知 每一个灯笼的质量m=0.5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悬挂灯笼的轻绳最 大承受力Tm=320 N,最左端连接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小球c,使三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
持为θ=30°,则F的最小值为( )
A.1.5mg
B.1.8mg
C.2.1mg
D.2.4mg
答案:A
解析: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当F垂直于Oa时,F最小,根据几何关系可得,拉 力的最小值F=3mg sin 30°=1.5mg,故选A.
例 4 [2023·陕西省汉中市联考] 在吊运表面平整的重型板材(混凝土预制板、厚钢板)时,如因吊绳 无处钩挂而遇到困难,可用一根钢丝绳将板拦腰捆起(不必捆的很紧), 用两个吊钩勾住绳圈长边的中点起吊(如图所示),若钢丝绳与板材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了满足安全起吊(不考虑钢丝绳断裂),需要满 足的条件是( ) A.tan α>μ B.tan α<μ C.sin α>μ D.sin α<μ
答案:A
情境2 悬索桥——科学态度与责任
[典例2] [2023·江苏省无锡市测试]图a是一种大跨度悬索桥梁,图b
为悬索桥模型.六对轻质吊索悬挂着质量为M的水平桥面,吊索在桥
面两侧竖直对称排列,其上端挂在两根轻质悬索上(图b中只画了一侧
分布),悬索两端与水平方向成45°,则一根悬索水平段CD上的张力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7-1

高
一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考 命
题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 四
高 考
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命 题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
二
专
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题
限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
时 训
高 考
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B 错误;当乙分子距甲分子为 r>r0 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则
命
题 二
当乙分子从某处运动到 r=r0 时,分子力一直做正功,此时乙
专
分子的速度最大,势能最小,选项 C、D 正确;甲分子与乙分
题 限
时
高
子之间的作用力随 r 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选项 E
训 练
考
命 错误.故选 ACD.
题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七
r<r0
专
题
拐点位置
r>r0
r=r0(分子势能最小)
限 时
训
高
练
考
命
题
三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5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综合提升]
高 考
1.[2019 山西百日冲刺改编]根据热学知识,下列选项正
命
题 一
确的是(
B
)
高 考
A.分子间距等于 r0 时,分子力为零,所以分子势能一定
命 题
四
高 为零
考 命
B.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
第19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红对勾讲与练】新课标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一 力与运动课件1-1-4

高三二轮 · 新课标 · 物理
专题一
第四讲
系列丛书
2.万 有 引 力 定 律 在 天 体 运 动 中 的 主 要 应 用 公 式 v2 G M m 1 ( ) =m r =m r ω r2
2
4 π2 =mr 2 . T ). G M m 0 = R2
G M m 2 ( ) =mgr(gr 为 r 处 的 重 力 加 速 度 r2 3 ( ) 对 天 体 表 面 的 物 体 m0g(式 中 R为 天 体 半 径
高三二轮 · 新课标 · 物理
专题一
第四讲
系列丛书
2 ( ) 利 用 天 体 的 卫 星 : 已 知 卫 星 的 周 期 卫 星 的 轨 道 半 径 r计 算 天 体 质 量 和 密 度 .
T(或 线 速 度
v)和
π 2r3 4 GT2 v2 Mm 4 π2 由 G 2 =m r =mr 2 ,得 M= 2 r T v r G
高三二轮 · 新课标 · 物理
专题一
第四讲
系列丛书
【 解 析 】
已 知 地 球 绕 太 阳 运 动 的 周 期 和 地 球 的 轨 道 半 A
径 , 只 能 求 出 太 阳 的 质 量 , 而 不 能 求 出 地 球 的 质 量 , 选 项 错 误 ; 已 知 月 球 绕 地 球 运 动 的 周 期 和 地 球 的 半 径 , 而 不 知 道 月 球 绕 地 球 运 动 的 轨 道 半 径 , 不 能 求 出 地 球 的 质 量 , 选 项 错 误 ; 已 知 月 球 绕 地 球 运 动 的 角 速 度 和 轨 道 半 径 , 由 =m r ω
高三二轮 · 新课标 · 物理
专题一
第四讲
系列丛书
1.(多 选 )若 宇 航 员 在 月 球 表 面 附 近 自 高 v0 水 平 抛 出 一 个 小 球 , 测 出 小 球 的 水 平 射 程 为 半 径 为 R, 万 有 引 力 常 量 为 G.则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能量和动量课件

-7-
一二三四五
答案:ABC 解析:由题意知物体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拉力 F 与滑动摩擦力 Ff 大小相等,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35,选项 A 正确; 减速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WF+WFf=0-12mv2,根据 F-x 图象中图线与横 轴围成的面积可以估算力 F 做的功 WF,而 Wf=-μmgx,由此可求得合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及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v,选项 B、C 正确; 因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所以运动时间无法求出,选项 D 错误.
答案:C 解析:由a-x图象可知,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 加速运动,到2x0位置时速度最大,A错误;设最大速度为v,根据动能 定理得 ma0x0+12ma0x0=12mv2,解得 v= 3������������0,C 正确.
一二三四五
总功的计算方法 (1)用动能定理W=ΔEk或功能关系W=ΔE,即用能量的变化量等效 替代合力所做的功.(也可计算变力功) (2)总功等于合外力的功. 先求出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F合,再根据W总=F合lcos α计算总功, 但应注意α应是合力与位移l的夹角. (3)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分别求出每一个力做的功:W1,W2,W3,…,再把各个外力的功求代 数和,即W总=W1+W2+W3+….
轨道的最高点,故第一次击打后,小球运动的高度不大于R,所以有
W≤mgR,W+3W≥52mgR,所以,58mgR≤W≤mgR,故 BCD 正确,A 错误,
故选BCD.
-10-
一二三四五
3. 如图所示,水平平台上放置一长为L、质量为m的均匀木板,板右 端距离平台边缘为s,板与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现 对板施加水平推力,要使板脱离平台,推力做功的最小值为( )
2020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1

〉〉 视角二 “解析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 [例 4] (2018·四川成都实验高中一诊)如图,楔形物块 A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 面粗糙,斜面上有小物块 B.用平行于斜面的力 F 拉 B,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现 改变力 F 的方向至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仍使物块 B 沿斜面匀速上滑.在 B 运动 的过程中,楔形物块 A 始终保持静止.关于各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 对 B 的摩擦力减小 B.拉力 F 一定增大 C.物块 B 对斜面的作用力不变 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变大 答案:A
由三角函数可知,弹力大小为 mg,故 C 错误;再以 A 为研究对象,A 受重力 GA、 C 对 A 的压力 FA′、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FN 和摩擦力 f,C 对 A 的正压力 FA′= mg,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等于地面对物块 A 的静摩擦力大小,由此可知静摩擦 力大小为 f=FA′·sin θ= 23mg,故 A、B 错误;以 A、B、C 整体为研究对象, 所受重力为 2Mg+mg,由对称性可知 A 所受地面支持力 FN=Mg+m2g,由牛顿第 三定律知 D 正确.
[规律方法] 解答动态平衡问题的三种方法
1.解析法:一般把力进行正交分解,两个方向上列平衡方程,写出所要分析的力 与变化角度的关系,然后判断各力的变化趋势.若出现直角三角形,常用三角函 数表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图解法:能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变化的问题有三个显著特征:①物体一般受三个 力的作用;②其中有一个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力;③还有一个方向不变的力. 3.相似三角形法:物体一般受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系统内一定总存在一个与矢 量三角形相似的结构三角形,这种情况下采用相似三角形法解决问题.
2.(多选)(2019·胶州模拟)如图甲所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 A 质量为 m0,放 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当 θ=37°时,木块 A 恰能静止在斜面上.现将 θ 改为 30°, 在 A 与斜面间放一质量为 m 的光滑圆柱体 B,如图乙所示,(sin 37°=0.6,cos 37° =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1-1-4

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 12 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做是质
题
二
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
专 题
限
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BC )
时 训
高 考
A.质量之积
B.质量之和
练
命
题 三
C.速率之和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2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解析] 两颗中子星运动到某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题
一
[典例 1] 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
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 g0,在赤道的大小为 g;地
高
考 命
球自转的周期为 T,引力常量为 G.地球的密度为(
B
)
题 二
3π A.GT2
g0-g g0
3π B.GT2
g0 g0-g
专 题 限
时
高 考 命 r3 .
限 时 训 练
考
命 题 三
D 错:由 GMr2m=ma 得,向心加速度 a=GrM2 .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24页
高考二轮复习 ·物理
高
考 命
[命题角度 2] 对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及赤道上物体的考
题
一查
[典例 2] [2019 重庆南开中学模拟]如图所示,A 为地球赤
高 考
道表面的物体,B 为赤道上空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此卫星在
Ⅲ卷
函数法
高 考
择题·6 分 接
命
题
三
核心素养 难度
科学推理 科学推理
中
专
题
限
易
时 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回顾 J
知识梳理 夯实双基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6页
[基础梳理]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名师点睛]
1.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三点理解
基
础 知
(1)质点的模型化:建立质点模型,明确题目中需要研究的问
2.“速度”的理解
“速度”一词在不同情境下可能表示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基
础 知
速率、平均速率,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加以区分.
识
回 顾
3.加速度的“正负”
加速度的正负并不能决定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减速运动,
只能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或相反.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8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识
回 顾
可以是身体的不同位置接触终点线,不能看作质点,D 错误.
[答案] B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25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角度二 对位移的理解
2.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 V 形槽中由 A 点释放,经 B
基
础 知
点(与 B 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 A 点等高的 C 点,设 A 点的
2.参考系的四点特性
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
基 础 知
标准性 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识
回 顾
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 任意性
为参考系
同一性 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核
心
考
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结果
点 突 破
差异性 一般不同
第19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核
D.“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1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
参考系,时针转动是以表盘为参考系,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
基
础 知
参考系,故 ABD 正确,C 错误.
识
回
顾
[答案] ABD
心
考
C.甲、乙、丙均下降
点
突 破
D.甲、乙、丙均上升
第20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审题指导]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21页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以楼房为参考系,甲是下降的;以甲为参考系,乙
基 础
间.
知
识 回 顾
②根据公式 v=xt ,求平均速度时,t 一定对应全过程的时间.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31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1)汽车在前、后两段的位移大小分别是:
基 础
x1=60×13 km=20 km,x2=60×23 km=40 km,
曲线运动中的位移
基
础 知
(1)在复杂的曲线运动中,要根据运动的特点,适当划分运动
识
回 顾
阶段.
(2)无论多么复杂的运动,位移都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
核 向线段.
心 考 点 突 破
第28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考点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微专题)
题型一 概念的理解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易错诊断]
1.判断正误
基
础 知
(1)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
识 回
[答案] ×
顾
(2)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
[答案] ×
核
心 考
(3)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
点
突 破
[答案] ×
第9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基
[解析] v=xt =4200kkmm/6h0+km8400kkmm/h=60 km/h.
础
知
识 回
[答案] 60 km/h
顾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34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C.研究乒乓球比赛中选手发出的旋转球时
D.100 米终点裁判在分析运动员冲线过程时
第24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跳水比赛看动作打分,不能看作质点,A 错误;确
定帆船在水面上的位置时,不用考虑船的大小,B 正确;研究乒
基
础 知
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不能看作质点,C 错误;运动员冲线过程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
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大不见得加速度就大,速度变
基
础 知
化小并不能表示加速度小,速度变化的大小与加速度没有直接关
识
回 顾
系,所以选项 A、B 错误;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
加速度也不一定小,所以选项 C 错误,D 正确.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2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3.(位移和路程)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基
础 知
B.位移和路程都是矢量
识
回 顾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是零
D.质点运动一段时间,路程不能为零但位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识
回 顾
(2)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是由要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并非依据
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核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有质量,而几何中的“点”
心
考 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点
突
破
第18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选取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应注意两点:
础
知
1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或同一物体在不同状态的运动必须
识
回 顾
选择同一参考系.
2对于相对运动的分析,要通过比较两者的对地运动而完成
核 参考系的转换.
心 考 点 突 破
第23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角度训练]
角度一 对质点的理解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
基
础 知
时间的比值,只有当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时,平均速率才等于
识
回 顾
平均速度的大小.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30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审题指导] ①可根据 t=vx,求出汽车通过前13路程用的时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必考部分
第1页
必考部分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第
一
直线运动
章
第2页
必考部分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考纲要求
参考系 质点(Ⅰ)
基
础 知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识
回 顾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
式、图象(Ⅱ)
核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
心
考 运动
点 突 破
核
[答案] D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6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7页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核心考点突破 H
考点探究 题型突破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考点一 质点、参考系、位移
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3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选项 B 错;位移的大小
不大于路程,选项 A 错;如质点绕圆周运动一圈回到出发点,路
基
础 知
程不为零但位移为零,选项 C 错,选项 D 对.
识
回
顾
[答案] D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典例】 (多选)(2018·河北三市期末联考)甲、乙、丙三人
各乘一架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
基
础 知
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则甲、乙、丙三人
识
回 顾
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均下降,丙停在空中
核
B.甲、乙均下降,丙上升
知识梳理 夯实双基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6页
[基础梳理]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名师点睛]
1.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三点理解
基
础 知
(1)质点的模型化:建立质点模型,明确题目中需要研究的问
2.“速度”的理解
“速度”一词在不同情境下可能表示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基
础 知
速率、平均速率,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加以区分.
识
回 顾
3.加速度的“正负”
加速度的正负并不能决定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减速运动,
只能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或相反.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8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识
回 顾
可以是身体的不同位置接触终点线,不能看作质点,D 错误.
[答案] B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25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角度二 对位移的理解
2.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 V 形槽中由 A 点释放,经 B
基
础 知
点(与 B 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 A 点等高的 C 点,设 A 点的
2.参考系的四点特性
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
基 础 知
标准性 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识
回 顾
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 任意性
为参考系
同一性 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核
心
考
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结果
点 突 破
差异性 一般不同
第19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核
D.“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1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
参考系,时针转动是以表盘为参考系,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
基
础 知
参考系,故 ABD 正确,C 错误.
识
回
顾
[答案] ABD
心
考
C.甲、乙、丙均下降
点
突 破
D.甲、乙、丙均上升
第20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审题指导]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21页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以楼房为参考系,甲是下降的;以甲为参考系,乙
基 础
间.
知
识 回 顾
②根据公式 v=xt ,求平均速度时,t 一定对应全过程的时间.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31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1)汽车在前、后两段的位移大小分别是:
基 础
x1=60×13 km=20 km,x2=60×23 km=40 km,
曲线运动中的位移
基
础 知
(1)在复杂的曲线运动中,要根据运动的特点,适当划分运动
识
回 顾
阶段.
(2)无论多么复杂的运动,位移都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
核 向线段.
心 考 点 突 破
第28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考点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微专题)
题型一 概念的理解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易错诊断]
1.判断正误
基
础 知
(1)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
识 回
[答案] ×
顾
(2)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
[答案] ×
核
心 考
(3)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
点
突 破
[答案] ×
第9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基
[解析] v=xt =4200kkmm/6h0+km8400kkmm/h=60 km/h.
础
知
识 回
[答案] 60 km/h
顾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34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C.研究乒乓球比赛中选手发出的旋转球时
D.100 米终点裁判在分析运动员冲线过程时
第24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跳水比赛看动作打分,不能看作质点,A 错误;确
定帆船在水面上的位置时,不用考虑船的大小,B 正确;研究乒
基
础 知
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不能看作质点,C 错误;运动员冲线过程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
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大不见得加速度就大,速度变
基
础 知
化小并不能表示加速度小,速度变化的大小与加速度没有直接关
识
回 顾
系,所以选项 A、B 错误;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
加速度也不一定小,所以选项 C 错误,D 正确.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2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3.(位移和路程)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基
础 知
B.位移和路程都是矢量
识
回 顾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是零
D.质点运动一段时间,路程不能为零但位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识
回 顾
(2)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是由要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并非依据
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核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有质量,而几何中的“点”
心
考 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点
突
破
第18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基
选取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应注意两点:
础
知
1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或同一物体在不同状态的运动必须
识
回 顾
选择同一参考系.
2对于相对运动的分析,要通过比较两者的对地运动而完成
核 参考系的转换.
心 考 点 突 破
第23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角度训练]
角度一 对质点的理解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
基
础 知
时间的比值,只有当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时,平均速率才等于
识
回 顾
平均速度的大小.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30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审题指导] ①可根据 t=vx,求出汽车通过前13路程用的时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必考部分
第1页
必考部分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第
一
直线运动
章
第2页
必考部分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考纲要求
参考系 质点(Ⅰ)
基
础 知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识
回 顾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
式、图象(Ⅱ)
核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
心
考 运动
点 突 破
核
[答案] D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6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7页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核心考点突破 H
考点探究 题型突破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考点一 质点、参考系、位移
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3页
必考部分 第一章 第1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解析]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选项 B 错;位移的大小
不大于路程,选项 A 错;如质点绕圆周运动一圈回到出发点,路
基
础 知
程不为零但位移为零,选项 C 错,选项 D 对.
识
回
顾
[答案] D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物理
【典例】 (多选)(2018·河北三市期末联考)甲、乙、丙三人
各乘一架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
基
础 知
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则甲、乙、丙三人
识
回 顾
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均下降,丙停在空中
核
B.甲、乙均下降,丙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