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下册试卷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66ce12580216fc710afd15.png)
二 相平衡2-1 是非题1、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 √ )2、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量。
( × )3、)()(22g I s I ⇔平衡共存,因10',1,2====C R R S 所以。
( √ )4、单组份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隆方程定量描述。
( √ )5、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衡时两相的相对量。
( √ )6、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 × )7、部分互溶双液系总以互相共轭的两相平衡共存。
( × )8、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 × )9、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体系状态的点。
( √ )10、三组分体系最多同时存在4个相。
( × )11、完全互溶双液系T -x 图中,溶液的沸点与纯组分的沸点的意义是一样的。
( × )12、根据二元液系的p-x 图,可以准确判断该体系的液相是否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 √ )13、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 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 × )14、A 、B 两液体完全不互相溶,那么当有B 存在时,A 的蒸汽压与体系中A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 × )15、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16、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在T -x 图上必有最高恒沸点。
( × )17、在水的三相点,冰、水、水蒸气三相共存,此时的温度和压力都有确定值,体系的自由度为0。
( √ )18、将双组分进行连续的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得以分离就是精馏的原理。
( √ )19、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 √ )20、二元体系相图中,物系点移动方向是垂直上下,而相点则水平移动。
( × )21、确定体系的物种数可以人为随意设定,但是组分数是固定不变的。
物理化学(下)考试卷A及答案 苏大
![物理化学(下)考试卷A及答案 苏大](https://img.taocdn.com/s3/m/157b9303eff9aef8941e0654.png)
物理化学(下)样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98K ,当H 2SO 4溶液浓度从0.01mol ⋅ kg -1增加到0.1mol ⋅ kg -1时,其电导率 κ 和摩尔电导率 Λm 将: ( )(A )κ 减小,Λm 增加 (B )κ 增加,Λm 增加(C )κ 减小,Λm 减小 (D )κ 增加,Λm 减小2、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 )(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3、在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时,通常必须用到: ( )(A )标准氢电极 (B )甘汞电极(C )标准电池 (D )活度为1的电解质溶液4、一个电池反应确定的电池,电动势E 值的正负可以用来说明: ( )(A )电池是否可逆 (B )电池反应是否已达平衡(C )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D )电池反应的限度5、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H 2(g) + 1/2O 2(g) = H 2O(g),在400K 时的m r H ∆和m r S ∆分别为- 251.6 kJ ⋅ mol -1和- 50 J ⋅ K -1 ⋅ mol -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 )(A )1.2V (B )2.4V (C )1.4V (D )2.8V6、已知ϕ o ( Fe 2+ / Fe ) = - 0.4402V , ϕ o ( Cd 2+ / Cd ) = - 0.4029V , 将金属铁粉和镉粉丢入含Fe 2+ ( 0.1mol ⋅ kg -1 )和Cd 2+ ( 0.001mol ⋅ kg -1 )的溶液中,铁粉和镉粉是否会溶解:( )(A )铁粉和镉粉皆会溶解 (B )铁粉和镉粉皆不会溶解(C )铁粉溶解、镉粉不溶 (D )镉粉溶解、铁粉不溶7、常用的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Hg 2Cl 2(s) + 2e - = 2Hg(l) + 2Cl -(aq),设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电极和0.1mol ⋅ dm -3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相应地为ϕ 1、ϕ 2、ϕ 3,则298K 时,三者之相对大小是 ( )(A )ϕ 1 > ϕ 2 > ϕ 3 (B )ϕ 1 < ϕ 2 < ϕ 3(C)ϕ2 > ϕ1 > ϕ3 (D)ϕ3 > ϕ1 = ϕ28、两半电池之间使用盐桥测得电动势为0.059V,当盐桥拿走,使两溶液接触,这时测得电动势为0.048V,则液接电势值为:()(A)- 0.011 V (B)0.011 V (C)0.107 V (D)- 0.107V9、测定溶液的pH值的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它是()(A)第一类电极(B)第二类电极(C)氧化还原电极(D)氢离子选择性电极10、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A)析出氧气(B)析出氯气(C)析出铜(D)铜电极溶解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时必须采用_________电源,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化学下学期试卷
![物理化学下学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341142814791711cc791794.png)
一、选择题1、在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2g S H 以制备硫化砷32S As 溶胶,该溶胶的稳定剂是略过量的)(2g S H ,则所形成胶团的结构式是(B )。
A 、---+∙-∙∙xHS HS x n nH m S As x ])()[(32B 、+-+-∙-∙∙xH H x n nHS m S As x ])()[(32C 、-+-+∙-∙∙xHS HS x n nH m S As x ])()[(32D 、+++-∙-∙∙xH H x n nHS m S As x ])()[(322、在电泳实验中,观察到胶粒向阳极移动,表明(B )。
A 、胶粒带正电B 、胶粒带负电C 、ξ电势为正D 、介质带负电3、在298K 时,苯蒸汽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式,苯蒸汽的压力为40Pa 时,石墨表面的覆盖度05.0=θ。
如果要使覆盖度5.0=θ,则此时苯蒸汽的压力应控制在(C )。
A 、200PaB 、400PaC 、760PaD 、1000Pa4、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2B −→−k C+D ,实验测定得到其速率系数为113)(25.0---⋅⋅=s dm mol k ,则该反应大的级数为(C )。
A 、零级B 、一级C 、二级D 、三级5、有某化学反应,已知反应物的转化分数为95=y 时所需的时间是31=y 所需的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C )。
A 、23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一级反应D 、零级反应 6、当某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43-⋅dm mol 时,反应的半衰期为360s ,初始浓度为3024.0-⋅dm mol 时,半衰期600s ,则此反应的级数为(C )。
A 、零级B 、一级C 、二级D 、三级7、某基元反应在等容条件下反应,当反应进度为1mol 时,吸热50kJ ,则该反应的实验活化能a E 值得大小范围是(A )。
A 、150-⋅≥mol kJ E aB 、150-⋅<mol kJ E aC 、150-⋅-=mol kJ E aD 、无法确定8、某化学反应,温度升高1K ,反应的速率系数增加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的数值约为(D )。
物理化学 下 考试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下 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d3a63e960590c69fc37684.png)
A.Δp=γ/r
B. Δp=2γ/r
C. Δp=3γ/r D. Δp=4γ/r
4. 已知 LaCl3 溶液的浓度为 b mol·kg-1, 则该溶液的平均浓度 b±为( )
A. 27b
B. 271/2b
C. 271/3b
D. 271/4b
5. 溶液对溶质 B 发生吸附, 若 CB(表) < CB(内), 则( )
H2SO4 溶液中平均活度系数
0.0567
与(3)中得到的实验值相比有相当误差,主要是因为德拜极限公式只能在 I<0.01 mol·kg1 的稀溶液中应用,在题给条件下有较大误差。
2.解:
kA
11 ln
t 1 xA
1 14d
ln 1 1 0.0685
5.07 103
d 1
t1/ 2
ln 2 kA
k2 E2 RT 2
1 k1E1 k2 E2
RT 2
k1 k2
所以 E' k1E1 k 2 E2 k1 k2
五.计算题(第 1 题 20 分,第二题 10 分,本大题共 30 分)
解:(1) 正极(阴极)反应:
Hg
2SO4
s
2e
2Hg
l
SO
24
aq
负极(阳极)反应: H2 g 2e 2H+ aq
m (CH3COOH)= m (H+)+ m (CH3COO-) = m (HCl)+ m (CH3COONa) m (NaCl)
5
四、证明题(本题共 10 分) 证明:总速率: d[A]/dt = k1[A] + k2[A] = (k1 + k2)[A] = k'[A] (其中 k' = (k1 + k2) = Aexp(-E'/RT), ∵ d ln k' E' dT RT 2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fede5f69dc5022aaea00f6.png)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8分) 1.利用反应A B 生产物质B ,提高温度对产品产率有利,这表明( )A 、E a ,1> E a ,2B 、 E a ,1< E a ,2C 、E a ,1= E a ,2D 、不能确定两者的相对大小2.四种浓度都是0.01mol/kg 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 )A 、HClB 、CuCl 2C 、AlCl 3D 、MgSO 43.某反应速率常数k =mol -1·dm 3·s -1,则该反应为( ) 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三级反应D 、零级反应4.在电解池的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 、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B 、标准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C 、析出电势最小的反应D 、析出电势最大的反应5.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连通管,在两端各吹一个大小不同的肥皂泡,当打开活塞两端连通,最后的状态为( )A 、泡1变大,泡2消失B 、泡1、泡2都消失C 、泡1消失,泡2变大D 、泡1、泡2大小相等6.当电流通过化学电源或电解池时,电极将因偏离平衡而发生极化,如下图。
则( )表示化学电源的阳极,( )表示电解池的阳极。
127.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 →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A、E1=E2 K1=K2B、E1≠E2K1=K2C、E1=E2K1≠K2D、E1≠E2K1≠K28.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的水面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A、相同B、无法确定C、25℃水中高于75℃水中D、75℃水中高于25℃水中9.在一个密封的玻璃容器中有着大小不等的两个小水滴,则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出现的现象是()A、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C、大小水珠的大小都不变D、不能确定10.已知298K时,NH4C1、NaOH、Na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499×10-2,2. 487×10-2,1.265×10-2S·m2·mol-1,则NH4OH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A、0.277×10-2S·m2·mol-1B、2.931×10-2S·m2·mol-1C、2.253×10-2S·m2·mol-1D、2.721×10-2S·m2·mol-111.已知连串反应A →B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当()A、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增大反应速率C、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12.往AgI负溶胶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NaCl、CaCl2、AlCl3电解质溶液,其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A、AlCl3>CaCl2> NaClB、CaCl2 >AlCl3>NaClC、NaCl >CaCl2> AlCl3D、NaCl>AlCl3> CaCl213.关于过渡态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渡态理论又叫活化络合物理论B、总反应速率由活化络合物转化成产物的速率决定C、反应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D、活化络合物能量较反应物能量高,较产物能量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反应的反应级数总是等于反应分子数。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c685f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b.png)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D. 能量转换具有方向性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不是状态函数?A. P(压强)B. V(体积)C. n(摩尔数)D. T(温度)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 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D.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热机4.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B. 在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为零C.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为负值D.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是不确定的5.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过程?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C. 等容过程D. 等速过程6. 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内能不变B. 温度不变C. 压强和体积成反比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7. 根据熵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熵是系统无序度的量度B. 熵总是增加的C. 熵是状态函数D. 熵的变化只与过程有关,与路径无关8.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吉布斯自由能是系统在恒温恒压下的可用能B.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是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标准C. 吉布斯自由能是状态函数D. 吉布斯自由能等于内能减去熵乘以温度9.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范特霍夫方程描述了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B. 范特霍夫方程只适用于恒温恒压条件C. 范特霍夫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熵变D. 范特霍夫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10. 在相变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相变过程是等温等压过程B.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不交换热量C.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D.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做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
物理化学下试题
![物理化学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8a42717cd184254a353519.png)
《物理化学》(下)试题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 A ,B ,C ,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一个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 )A. 离子数目,价数B. 离子移动速率C. 离子数目,移动速率D. 离子数目,移动速率和价数2. 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应选用下列哪一对电解质溶液:( )A. HCl与CuSO4; B. HCl与CdCl2;C. CuCl2与CuSO4; D. H2SO4与CdCl2。
3.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率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4. 25℃时电池反应 H2(g) + ½O2(g) = H2O(l) 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为E10,则反应2H2O(l) = 2H2(g) + O2(g)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20是:( )A. E20 = - 2E10;B. E20 = 2E10;C. E20 = - E10;D. E20 = E10。
5. 有关催化剂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途径;B. 催化反应频率因子比非催化反应大得多;C. 催化剂提高单位时间内原料转化率;D. 催化剂对少量杂质敏感。
6. 在一个连串反应A →B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A. 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 增大反应速率C. 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 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7.由过量KBr与AgNO3溶液混合可制得溶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位离子是Ag+;B. 反号离子是NO3-;C. 胶粒带正电;D. 它是负溶胶。
8. 对临界胶束浓度(CMC)说法不正确的是()A. CMC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B.在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显著的变化;C. 在CMC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D. 达到CMC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的变化。
物化下册期末试题-A卷
![物化下册期末试题-A卷](https://img.taocdn.com/s3/m/a42de4ca6137ee06eff9182b.png)
11. 给出反应式 A+B2P,则正确的叙述是( A.此反应为二级反应; C.此反应为基元反应; 12. 气体反应碰撞理论的要点是( )
)
B.此反应为双分子反应; D.此反应各物质间的计量关系已定。
A.全体分子可看作是刚球,一经碰撞便起反应 B.在一定方向上发生了碰撞,才能引起反应 C.分子迎面碰撞,便能引起反应 D.一对反应分子具有足够能量的碰撞,才能引起反应 13. 如果某个反应的速率常数 k 的量纲为[浓度][时间]-1 则该反应是( A.一级反应 B.零级反应 C.三级反应 D.二级反应 )
A.1/(6.93× 10-2× 0.12)
7. 放射性 Pb201 的半衰期为 8 小时,1 克放射性 Pb20124 小时后还剩下( A.1/2 克 B.1/3 克 C.1/4 克 D.1/8 克 ) D.降低而减少
8. 某物质的反应级数为负值时,该反应速率是随物质浓度( A.升高而增大 B.升高而减少 C.升高而不变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 号前写 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题号前;统一命题的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 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题 得
号 分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电池不可逆充电时,电流密度增加,阳极的电 ,两极电势差 。
,阴极的电极电势变得更
3.有质量摩尔浓度为 m 的 K3PO4 稀溶液, 设它能完全解离, 其平均活度因子为 , 则 K3PO4 的平均活度 a 的表示式为 。 。
4.有 K3[Fe(CN)6]溶液的浓度 mB=0.01 mol· kg-1,则其离子强度 I= 5. 298K 时,当 H2SO4 溶液的浓度从 0.01mol· kg-1 增加到 0.1 mol· kg-1,其电导率 k 将 和摩尔电导率 Λm 将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题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6eeb47e518964bcf847c92.png)
一、选择题(22分)1.强电解质CaCl 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 C )A.)()()(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B.)()(5.0)(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C.)(2)()(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D.)]()([2)(22-∞+∞∞+=ΛCl Ca CaCl m m m λλ 2.强电解质CaCl 2的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α与电解质活度B α之间的关系为 ( D)A. B αα=±B. 3B αα=±C. 2/1B αα=±D. 3/1B αα=±3.在不可逆电极过程中,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 ( D )A.阴极电势变低,阳极电势变高B. 电池的电动势降低C.电解池耗电能增加D. 以上说法都对4.某电池反应为-++=++OH Hg l O H g O l Hg 42)(2)()(2222,当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E 必然是 ( D )A. 0>EB. ϑE E = C. 0<E D. 0=E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B.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是基元反应C. 不同反应若具有相同的级数形式,一定具有相同的反应机理D. 反应级数不一定是简单正整数6.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B A →2,在动力学研究中表明该反应为 (D )A. 二级反应B. 基元反应C. 双分子反应D. 以上都无法确定7.设理想气体反应体系P A →的速率方程为A c c c k r =,若用分压表示浓度,速率方程可写为A P P P k r =,式中c k 与P k 的关系为 ( A ) A. P c k k = B. RT k k P c ⋅= C. RT k k c P ⋅= D. P c k k /1= 8.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B.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活化能C.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平衡,提高了转化率D. 催化剂同时加快正向与逆向反应9.一定温度、压力下,将1克液体水分散成半径为10 -9米的小水滴,经过此变化后,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 B )A. 总表面能B. 表面张力C. 比表面积D.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10.硅胶吸水后其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将 ( A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1.在水中加入肥皂液后,将发生 ( A )A. 0/<αγd d 正吸附B. 0/<αγd d 负吸附C. 0/>αγd d 正吸附D. 0/>αγd d 负吸附12.将少量的KI 溶液加入AgNO 3溶液中制得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D )A. NaClB. FeCl 3C. MgSO 4D. K 3PO 413.下列各分散体系中丁铎尔(Tyndall )效应最强的是 (D )A. 食盐水溶液B. 大分子溶液C. 空气D. Fe(OH)3溶胶14.下列电池中能测定AgCl 的)(AgCl G m f ϑ∆的是 ( A ) A. Ag(s)|AgCl(s)|KCl(aq)|Cl 2(p ϑ),Pt B. Ag(s)|Ag +||Cl -|Cl 2(g),Pt C. Ag(s)|Ag +||Cl -| AgCl(s)| Ag(s) D. Ag(s)|AgCl(s)| Cl -|| Ag +| Ag(s) 15.乳状液属于 ( C )A. 分子分散体系B. 胶体分散体系C. 粗分散体系D. 憎液溶胶 16.兰缪尔(Langmuir)吸附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 ( C ) A. 气体处于低压下 B. 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 C. 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D. 吸附是放热的17.电池在恒温、恒压下可逆放电1F 与以一定的电压放电1F ,二者相比不同的是 (C )A. 电池反应的m r U ∆B. 电池反应的m r H ∆C. 与环境交换的热QD. 电池反应的m r G ∆ 18.一定T 、P 下可以发生∆G >0的反应是 ( B )A. 原电池中的反应B. 光化学反应C. 催化反应D. 溶液中的反应 19.胶体体系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是 (B )A. 布朗运动B. 胶粒表面的扩散双电层C. 溶剂化层的作用D. 胶体为微多相体系 20.某光化学反应A + h ν→ A*, 其速率与 ( B )A. A 的浓度有关B. A 的浓度无关C. A 的浓度和h ν有关D. 不确定21.实验活化能Ea 、临界能Ec 和0K 时的能量差E 0,三者在数值上近似相等的条件是 (C )A. 基态振动频率很高B. Ec 很小C. 温度很低D. 基元反应 22.BET 吸附等温式中V m 为 (C )A. 饱和吸附量B. 平衡吸附量C. 铺满第一层的吸附量D. 总吸附量二、简答题(16分)1、试用所学知识解释毛细凝聚现象。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cf4fab284ac850ad024217.png)
(3)k1/ k-1 的值是恒定的;
(4)达到平衡时正逆二向的反应速率系(常)数相等。
10、本小题 3 分
低温下,反应 CO(g) + NO2(g) ==CO2(g)+ NO(g) 的速率方程是 υ= k{c(NO2) }2 试问下列机理中,哪个反应机理与此速率方程一致:( )。
(1) CO + NO2 CO2 + NO ;
(非沉淀剂) , 或将溶胶适当加热 , 为什么?试从胶体化学观点加以解释。
三. 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 10 分 ) 均相反应 2A+B 3Y+Z 在一定温度体积下进行,测得动力学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反应温度 T/K
cA,0/molm-3 cB,0/molm-3 A,0/molm-3s-1
)
(1)是表面积 A;
(2)是表面张力 ;
(3)是表面积 A 和表面张力 ;
(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2、本小题 3 分
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是不是?( )
3、本小题 2 分
微小颗粒物质的熔点 与同组成大块物质的熔点 的关系是:( (1) ; (2) = ; (3) ; (4)不能确定。
(1) 1 ; (2) 2 ;
(3) 3 ;
(4) 1.5 。
8、本小题 3 分
反应速率系(常)数随温度变化的阿仑尼乌斯经验式可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 是不是?( )
9、本小题 3 分
对行反应 A B,当温度一定时由纯 A 开始,下列说法中哪一点是不对的:
(
)。
(1)开始时 A 的反应消耗速率最快;
(2)反应的净速率是正逆二向反应速率之差;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2e81c6d48d7c1c708a14592.png)
(一)电化学 一、选择题1、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是( )。
A. 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无法判断。
2、离子电迁移率为一定条件下的离子运动速率,即( )。
A.在温度为298K 时的离子运动速率;B.在浓度为1mol ·dm -3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C.在单位电势梯度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D.在浓度为无限稀释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3、无限稀释的KCl 溶液中,Cl -离子的迁移数为0.505,该溶液中K +离子的迁移数为( )。
A. 0.505 ; B. 0.495; C. 67.5; D. 64.3 。
4、电解质溶液活度a B 与其离子平均活度之间的关系为( )。
A. a B = a ±ν;B.a B = a ±1/ν; C.a B =( 1/ν)a ±; D.a B =ν a ± 。
5 25℃无限稀释的KCl 摩尔电导率为130 S ﹒m 2﹒mol -1,已知Cl -的迁移数为0.505,在K+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单位:S ﹒m 2﹒mol -1)( )。
A. 130; B. 0.479; C. 65.7; D. 64.35。
6、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 )。
A.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 B.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C.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D.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7 25 ℃时,电池反应Ag (s )+ (1/2)Hg 2Cl 2 (s) = AgCl (s) + Hg (l)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 V ,反应时所对应的△r S m 为32.9 J ·K -1·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T E )/(∂∂为( )。
A.1.70×10-4V ·K -1; B. 1.10×10-6V ·K -1;C.1.01×10-1 V ·K -1 ;D. 3.40×10-4 V ·K -1。
物理化学 下 考试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下 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cbf18c850ad02de8041ca.png)
t=3143 h=130.9 d
6
和
。
3.写出电池 Pt|H2(p)|HCl(b)|AgCl(s)|Ag 的阳极反应:
,
阴极反应:
。
4. 根据电极极化产生的原因,可将极化分为两类,即:
极化和
。
5. 链反应一般由和
、
和
三个步骤构成。
2
6. 由光化学第二定律可知:在光化学的初级过程中,系统每吸收 1 摩尔光子,
则活化
摩尔分子。
7. 酶催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催化活性
0.4820 V
2.解:(1) 把 Arrhenius 方程式两边取自然对数,有:
lnk=lnA-Ea/RT
比较:ln(k
/
h 1 )
8938 T/K
20.40
Ea=8.314×8938=74.31 kJ/mol0
A=1020.40=2.512×1020
(2) k=1.135 ×104 h-1
ln1/(1-xA)= kt -ln(1-0.3)= 1.135 ×104t
()
A. 布郎运动
B. 电泳
C. 丁铎尔效应
D.沉降平衡
10.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是由何者所提出?
()
A. Freundlich
B. Gibbs
C. BET
D. Langmuir
11. 根据 DLVO 理论,溶胶相对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
A 胶粒表面存在双电层结构 B 胶粒和分散介质运动时产生ζ电位
A. 零
B. TΔS
C. ΔH
D. -ZEF
4. 有关催化剂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途径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c830b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d.png)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P代表的是:A. 压力B. 体积C. 温度D. 摩尔数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关系是:A. 相等B. 相加C. 相减D. 无关3.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A. 物质的热容与质量的比值B. 物质的热容与体积的比值C. 物质的热容与摩尔数的比值D. 物质的热容与温度的比值4. 化学反应的熵变是指:A.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差B.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和C.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比D.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积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哪个过程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06. 电化学中,原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既不氧化也不还原D. 既是氧化也是还原7.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是:A. 强酸B. 强碱C. 盐类D. 气体8.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9.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指:A.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吸引力B.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排斥力C.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D.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排斥力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无其他变化,这表明:A. 能量守恒B. 能量不守恒C. 能量转换效率D. 能量转换不完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 ________ mol^-1。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 ________ 有关。
3. 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之________。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的 ________ 成正比。
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这是由于 ________ 效应。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9621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1.png)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的比值等于密度?A. 气体B. 液体B. 固体D. 所有物质答案:B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是温度的函数?A. P(压强)B. V(体积)C. n(摩尔数)D. R(气体常数)答案:A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能量守恒?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W - QD. ΔU = Q / W答案:B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热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B.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C. 熵总是增加的。
D. 可以制造一个完全无摩擦的机器。
答案:D5.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
B. 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都是零。
C.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为负。
D.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是常数。
答案:A二、填空题6.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7.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 T = t + ________。
答案:273.158. 一个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但没有做功,此时系统的熵________。
答案:增加9.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这是________定律的表述。
答案:开尔文-普朗克10.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达到________。
答案:最小值三、简答题11.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请简述其物理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
其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 是系统内能的变化,Q 是系统吸收的热量,W 是系统对外做的功。
12. 解释什么是熵,并简述熵增加原理。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bb7e2ca26925c52cc5bf53.png)
I 练习题一、填空题电解质溶液1. Pt|Cu 2+,Cu + 电极上的反应为Cu 2+ + e -→Cu +,当有1F 的电量通过电池时,发生反应的Cu 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 同一电导池测得浓度为0.01mol·dm -3的A 溶液和浓度为0.1 mol·dm -3的B 溶液的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Λm (A )/Λm (B )等于________。
3. 已知m Λ∞(Na +)=50.11×10-4S·m 2·mol -1,m Λ∞(OH -)=198.0×10-4S·m 2·mol -1,在无限稀释的NaOH 溶液中t ∞(Na +)等于________,t ∞(OH -)等于________。
4. 25℃时,在0.002mol·kg -1CaCl 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1,在0.002mol·kg -1CuSO 4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2,则γ±1_______γ±2。
5. 已知NaAc 、NaCl 、HCl 水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Λ1,Λ2,Λ3,则HAc的摩尔电导率为________________。
6. 25℃时,1mol·kg -1的BaCl 2水溶液的γ±=0.399,则a ±= 。
7. 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NaCl ,MgCl 2,MgSO 4的稀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大小是:γ±(NaCl ) γ±(MgCl 2) γ±(MgSO 4)(选填<,=,>)。
8. 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定义为I = ,1 mol·kg -1的CaCl 2水溶液的I =mol·kg -1。
9. 等量的0.05 mol·kg -1的LaCl 3水溶液及0.05 mol·kg -1的NaCl 水溶液混合后,溶液的离子强度I = 。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8102ecbaeaad1f346933fed.png)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6、已知Λ()K O H m 291,2∞=4.89×10-2-12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90b049dc5da50e2524d7fe5.png)
(2 分)
(2)设计电池为:Au(s)│Au+(αAu+)∥I-(αI-)│AuI(s)+Au(s) (1 分)
Eθ=φ q
- φ q =0.4971-1.68=-1.1829V
AuI , Au,I -
Au + ,Au
lnKap= ZEq F = 1´ (-1.1829) ´ 96500 =-46.07
(5 分)
0.21
,能自发进行。(4 分)
E = 0 = E$ - RT ln [Hg2+ ]2 (10-7 )4
(3)
4F
0.21
[Hg2+]=2.27×10-2 mol·kg-1
Hg2+浓度大于此值时不再反应。
(2 分)
3、(10 分)解:设在 t 时刻
的分压为 p,
1000 s 后 对密闭容器中的气相反应,可以用分压表示组成:
初始压力为 21.332kPa,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 6 页
5、(10 分) 373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0.0589N∙m1,密度为 958.4 ㎏·m3, 问直径为 1×107m 的气泡内(即球形凹面上),在 373K 时的水蒸气压力为 多少?在 101.325kPa 外压下,能否从 373K 的水中蒸发出直径为 1×107m 的蒸气泡?
2、已知Λ
¥ m
(H
2O,291K
)
=4.89×10-2 S
×
m
2
×
mol 1
,此时(291K)纯水中的
m(H+)
=m(OH-) =7.8×10-8 mol·kg-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卷三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卷三](https://img.taocdn.com/s3/m/fae73739580216fc700afd6f.png)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卷三姓名 座号 成绩一、选择填空题:30%1、催化剂的作用是--------------------------------------( )(1)加快正反应速率 (2)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3)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4)降低反应的压力。
2、链反应由 , , 三步组成。
3、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写出基元反应A+2B=P 的反应速率表示式: 。
用反应物A 、B 表示的速率系数的关系 k A ∶k B = 。
4、 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是---------------------------( )A .由于存在表面B .由于在表面存在表面张力C .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在弯曲表面两边压力不同D .不能确定5、某反应A → Y ,其速率常数k A = 6.98 min -1,则该反应物A 的浓度从1.0mol 〃dm -3变到0.5 mol 〃dm -3所需时间是:( )A .0.2minB .0.1minC .0.5minD .1min6、一球形肥皂半径为r ,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σ内的附加压力为:A .r P σ2=∆ B.rP σ4=∆ C.rP 2σ=∆ D.rP 4σ=∆7、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83.68kJ.mol -1,在室温27℃时,温度每增加1K ,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为:A 4%B 90%C 11%D 50%8、发生毛细管凝结时,液体在毛细管壁的接触角必 90°(选填”>”,”=”,”<”).9、电池Pt|O 2 (p 1)|HCl(a 1)‖NaOH(a 2)|O 2(p 2)|Pt 的: (1) 阳极反应是 ; (2) 阴极反应是 ; (3) 电池反应是。
10、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 〃kg -1增加到0.1 mol 〃kg -1时,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 将-----------------------( )A 、κ减小,Λm 增加B 、κ增加,Λm 增加C 、κ减小,Λm 减小D 、κ增加,Λm 减小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4分,合12分)1. 已知平行反应和,且 Ea 2>Ea 1,为提高C 的产量,应采取什么措施?2.用As 2O 3与略过量的H 2S 制成的硫化砷As 2S 3溶胶,试写出其胶团的结构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O 六一二OO 七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化学 试题A 卷(化工生工二两院各专业用)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
一. 计算题。
将某电导池盛以 0.02 mol dm 3 KCl 溶液(25C 时其电导率为 0.277 S m 1),在25C 时测 得其电阻为 82.4 Q,再换用0.005 mol dm 3 K2SO4溶液,测得其电阻为 326.0 Q 。
求:(1) 电导池常数 K(l/A) ; (2) K2SO4溶液的电导率;(3) K2SO4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二. 问答题。
在进行重量分析实验时,为了尽可能使沉淀完全,通常加入大量电解质(非沉淀剂),或 将溶胶适当加热 ,为什么?试从胶体化学观点加以解释。
三. 计算题。
)均相反应2A+B 3Y+Z 在一定温度体积下进行,测得动力学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4 反应温度T/K 300 300 300 320 cA,0/mol m-3 1 2001 200 600 800 cB,0/mol m-3 500 300 500 800 A,0/mol m-3 s-110864.827.011 530其中cA,0及cB,0分别表示 A 及B 的初始浓度; A,0 月 A 的初始消耗速率 ,即,假定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为(1) 确定分级数 ,的值和总反应级数; (2) 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四. CH4气相热分解反应 2CH4 C2H6 +H2的反应机理及各元反应的活化能如下:CH4 CH3- +H-,CH3- + CH4 C2H6 +H- H- +CH4 CH3- +H2 H- + CH3- CH4 已知该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试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五.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在 25 C 时为1.448 V: Pt | H2( p ) | HCl ( b=0.1 mol - kg-1, =0.796 ) |Cl2( p ) | Pt(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计算氯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E (Cl |Cl2|Pt )。
六. 推导题。
气相反应2A(g) Y(g),是二级反应,反应开始时只有 A ,压力为pA,0 , 试推导反应系统的总压力 p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
七. 选择题1、 在等温等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 ()(1) 是表面积 A ; (2)是表面张力 ;(3)是表面积 A 和表面张力;(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2、 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
是不是 ?()3、 微小颗粒物质的熔点 与同组成大块物质的熔点的关系是:()。
E1=423 kJ-mol-1 E2=201 kJ-mol-1 ; E3=29 kJ-mol-1 E-1=0 kJ-mol-1 。
(1) ;(2) = ; (3) ; (4)不能确定。
4、朗缪尔等温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2) ;(4)5、 某反应,若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A= Ac cB,则当cB,0>>cA,0时,反应速率方程可约 化为假二级反应。
是不是 ?()6、 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 — 3, 1 h 后其浓度为0.8 mol dm 一3,2 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 — 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数k= 。
7、反应 CO(g) + Cl2(g) COCl2(g)实验测得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dc(COCl2) / dt = kc(Cl2)n - c(CO)。
当温度及CO 浓度维持不变而使 Cl2浓度增至原来的3倍时,反应速率加 快到原来的9倍,贝U Cl2的分级数n 为:()。
(1) 1 ; (2) 2 ;(3) 3 ;(4) 1.5。
8、反应速率系(常)数随温度变化的阿仑尼乌斯经验式可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
是不是?9、 对行反应A B,当温度一定时由纯 A 开始,下列说法中哪一点是不对的:( )。
(1) 开始时A 的反应消耗速率最快; (2) 反应的净速率是正逆二向反应速率之差; (3) k1/ k-1的值是恒定的; (4)达到平衡时正逆二向的反应速率系 (常)数相等。
10、 低温下,反应 CO(g) + NO2(g) ==CO2(g)+ NO(g) 的速率方程是 u = k{c(NO2) }2 试问下列机理中,哪个反应机理与此速率方程一致:()。
(1) CO + NO2 CO2 + NO ;(2) 2NO2 N2O4 (快),N2O4 +2CO 2CO2 + 2NO (慢); (3) 2NO2 2NO + O2 (慢), 2CO + O2 2CO2 (快) 。
11、 简单碰撞理论可以说明质量作用定律及温度对速率系 (常)数的影响,但它不能从理论上算出活化能。
是不是?()12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13、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 ()。
(1)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 (2)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3) 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4)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14 0.005 mol kg — 1 的 BaCl2 水溶液,其离子强度 I = 0.03 mol kg- 1。
是不是?( )15、原电池的正极即为阳极,负极即为阴极。
是不是 ?() 16、 电池 Hg | Zn(a1) | ZnSO4(a2) | Zn(a3) | Hg 的电动势:( )。
(1) 仅与a1, a3有关,与a2无关;(2)仅与a1, a2有关,与a3无关;(3) 仅与a2, a3有关,与a1无关;(4)与a1, a2, a3均无关。
17、 在电解时,阴极电势必须 于阳离子的析出电势,阳离子才能在阴极析出;而阳极电位必须于金属的溶解电势,金属才能从阳极溶解。
18、 电解质使溶胶发生聚沉时,起作用的是与胶体粒子带电符号相 的离子。
离子价数越高,其聚沉能力越 ,聚沉值越19、由瑞利公式可知,分散介质与分散相之间折射率相差愈大,则散射作用愈显著。
是不是?()(1) (3) ,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20、某水溶液发生负吸附后,在干净的毛吸管中的上升高度比纯水在该毛吸管中上升的高度低。
()21、通常物理吸附的速率较小,而化学吸附的速率较大。
()22、写出AgI 正溶胶的胶团结构式: 2006-2007-1A 卷答案物理化学(一)-2试卷A 卷参考答案 一. 计算题。
解:(1) K(l/A)= E R = 0.277 X 82.4=22.8 m 1 (2)E (K2SO4) = = 22.8 + 326=0.07 S m 1(4 分)(3) m (K2SO4) = =0.07 S m 1 + 0.005 mol dm 3 = 0.014 S m2 mol 1 (6 分)二. 问答题。
解:加入大量电解质能显著降低动电电势,使溶胶易于聚沉。
适当的加热可加快胶粒的热运动 ,增加胶粒互相碰撞的频率,从而使聚沉机会增加。
二者都有利于沉淀完全 。
三. 解:(1)由实验1,3知,cB,0不变,cA,0减半,而 A,0仅为原来的1/4;可知 =2。
由实验 1,2 知,cA,0 不变,cB,0 从 500 mol m-3 降到 300 mol m-3, 而 A,0 从 108 mol m-3 s-1 降到 64.8 mol m-3 s-1;可知 =1。
故总反应级数n= + =3从实验1,2,3可以计算出300 K 时,kA(300 K)的平均值。
kA(300 K)=1.5 x 10-7 m6 - mol-3 - s-1从实验4可以计算出320 K 时,kA(320 K)的平均值。
kA(320 K)=2.25 x 10-5 m6 - mol-3 - s-1(2) 把(1)的结果代入阿仑尼乌斯方程,得解得:Ea=200 kJ - mol-1 四. 计算题。
解: k=,=;=+ + —即=++ —Ea= (E1 +E2+E3 — E — 1) =(423+201+29 — 0) kJ-mol — 1&, nbsp; =327 kJ-mol — 1 五.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8分) 解:(1)电极反应:H2(p )=== H+ + eCl2( p ) + e ===Cl- 电池反应: H2(p ) + Cl2( p ) === HCl (b=0.1 mol - kg-1 , =0.796)(2) E = E (Cl |Cl2|Pt) E (H+|H2|Pt) ln a (HCl)=E (Cl |Cl2|Pt) ln a 2|Cl2|Pt) = E+ ln a = [1.488 2X 0.05916 lg (0.1 X 0.796)]V=(1.488 0.130) V = 1.358 V将式(1)代入式(2),得:E (Cl 六. 解推导题。
Y(g) t=0 总压力 2A(g) Y(g) pA,O 0 pA(pA,0p = pA + (pA,0pA = 2p - pA,0(pA,0 — pA) \,0 — pA) = (pA,0 + pA) (1)—=kA,pt 经整理 p = pA,0 七 .1.4. (1)吸附为单分子层(3) 吸附于表面上的分子无相互作用力5. 是6. 零级 0.2 mol - dm — 3 - h — 1 13. (1) 14.不是 15.不是 16.(1) 17.18. 反,大,小 19.是20.不是21.不是22. 卷亏:OO 六一二OO 七 学年第 物理化学 试题B 卷(化工生工两院各专业用)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
一. 对于以等体积的 0.008 mol - dm -3AgNO3溶液和0.01 mol - dm -3 KI 溶液混合制得的AgI 溶胶,用下列电解质使其聚沉时,其聚沉能力的强弱顺序如何? (1) MgCl2 ; (2) NaCl ; (3) MgSO4 ; (4) Na2SO4。
二. 用活性炭吸附 CHCl3时,0 C 时的最大吸附量为 93.8 dm 3 kg -1已知该温度下 CHCl3 的分压力为1.34 X 10 4 Pa 时的平衡吸附量为 82.5 dm 3 - kg -1,试计算:(1) 朗缪尔吸附等温式中的常数 b ;(2) CHCl3分压力为 6.67 X 10 3 Pa 时的平衡吸附量。
三. 21 C 时,将等体积的 0.0400 mol - dm-3CH3COOC2H5 溶液和 0.0400 mol - dm-3 NaOH 溶液混合,经25 min 后,取出100 cm3样品,测得中和该样品需 0.125 mol - dm-3的HCl 溶液 4.23 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