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
细胞生物学模拟试题(打印)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选择题:1. DNA的功能:A. 储存遗传信息B. 自我复制C. 转录RNA并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 以上答案均是2. 以下哪种RNA不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所必需的?A. mRNAB. tRNAC. snRNAD. rRNA二、填空题:1. 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_______。
2. 组成细胞的有机小分子为:单糖、脂肪酸、_______ 和_______。
3. 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为:_______、_______、蛋白质和核酸。
4. 核苷酸由一分子戊糖、一分子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组成。
5. 蛋白质二级结构最普遍的两种形式是_______和_______。
6. 多个单核苷酸之间通过_______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
三、名词解释:1. 生物大分子2. 肽键3. 核酸4. 脱氧核苷酸5. 3’,5’磷酸二酯键6.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四、问答题:1. 简述细胞的分子组成。
2.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3. 请你从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在细胞内的主要分布和作用着几个方面简述DNA和RNA的区别。
4. 简述蛋白质的一~四级分子结构特点。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一、选择题:1.核仁的化学成分包括A.DNA B.rRNA C.mRNA D. 蛋白质2.核仁的主要功能是A.合成rRNA B.合成mRNA C. 合成蛋白质D. 合成DNA二、填空题:1. 间期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它们一般附着在_______上。
2.细胞遗传信息表达的单位是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3.每个染色体分子都有的元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它们是_______所必需的。
三、名词解释:1.名词解释:核纤层核孔核小体核基质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转录翻译中心法则复制叉前导链后随链冈崎片段有意义链(基因链)反意义链(反基因链)四、问答题:1、简述细胞核的结构以及进化中出现细胞核的意义2、简述染色体包装构建的各个层次3、什么叫基因表达4、DNA复制有哪些特点第五章细胞质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细胞器具有解毒的功能?:A.溶酶体B.高尔基体C.线粒体D.内质网E.核糖体2.细胞在哪个部位合成多肽链:A.高尔基体B.线粒体C.多聚核糖体D.细胞核E.光面内质网3.细胞产生糖蛋白最初在哪里进行糖基化?A. 高尔基体B. 溶酶体C. 内质网D. 细胞核E. 以上都不是4.滑面内质网的功能是A. 作为核糖体的附着支架B.参与脂类代谢、糖原分解及解毒作用C. 参与能量的合成代谢D.形成溶酶体E.合成酶原颗粒和抗体5.粗面内质网(rER)的功能是A.作为核糖体的附着支架B.参与脂类代谢、糖原分解及解毒作用C.参与能量代谢D.形成溶酶体E.以上都不对6. 下列哪个结构属于膜性结构?A. 核仁B. 中心粒C. 微管D. 溶酶体E. 以上都不是7.下列细胞器中哪一种不含较多的磷脂A.内质网B. 线粒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E. 以上都不是8. 真核细胞的核小体是在哪里复制的?A.细胞质基质B.溶酶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E以上都不是9. 下列哪种细胞富含粗面内质网?A. 上皮细胞B. 精子C. 神经细胞D. 脂肪细胞E. 胰腺细胞10. 下列细胞中含线粒体最多的是A.上皮细胞B.心肌细胞C. 成熟红细胞D. 细菌E.成纤维细胞11. 葡萄糖分解的三个阶段的顺序是A.糖酵解一丙酮酸脱氢、三羧酸循环一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B.糖酵解一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一丙酮酸脱氢、三羧酸循环c.丙酮酸脱氢、三羧咳循环,糖酵解一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D.丙酮酸脱氢、三羧酸循环一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一糖酵解E.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一丙酮酸脱氢、三羧酸循环一糖酵解12. 细胞内线粒体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生成A.GTP B.cAMP C.AMP D.ATP E.cGMP13.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反应进行的场所是A.基质B.内膜C.基粒D.外膜14.线粒体中ADP一ATP发生在A. 基质B.内膜C.膜间腔D.基粒15. 溶酶体的标志酶是A.氧化酶B.蛋白水解酶C.酸性水解酶D.酸性磷酸酶E.氧化磷酸酶16.下列哪一个不是溶酶体的功能A 异噬作用B. 自噬作用C. 溶噬作用D. 吞噬作用E. 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1.高尔基复合体小囊泡主要分布于扁平囊的_______面,大囊涸多见于_______面。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的蛋白质(两性分子,水不溶性蛋白,其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与膜结合紧密)。
2010外周膜蛋白(外在蛋白):为水溶性;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极性头部非共价结合,连接较松散。
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将周边蛋白分离下来。
通道蛋白:是一种带有中央水相通道的内在膜蛋白,通道蛋白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横跨膜形成亲水通道,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通过。
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转运到低浓度一侧,转运的动力来自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因此不需要消耗能量。
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物质逆浓度梯度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及能量的供应。
2008、2011 2017简单扩散(自由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自由穿越脂双层的运输方式,既不耗能也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2013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亲水性分子借助细胞膜上特殊膜蛋白介导,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胞吞作用: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或颗粒物时,首先附着于细胞表面,然后质膜内陷,从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细胞内小泡,其中含有被摄入物质的过程。
2009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细胞通过膜上的受体介导摄入特定大分子的过程。
2004配体:即胞外信号分子,能与细胞表面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然后经过信号转导机制变为胞内信号,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这些信号分子有化学的、物理的还有生物大分子。
受体:指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亚结构中一种糖蛋白或糖脂分子,能够与配体结合,从而激活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2004、2008、2011受体病:由于膜受体数量增减或结构上的缺陷所引起的疾病。
2005细胞表面抗原:是镶嵌在细胞膜中的糖蛋白或糖脂,具有特定的抗原性。
细胞连接——精选推荐
第八章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人体和其它多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构建人体的细胞有二百多种类型,细胞总数超过一百万亿(1014)。
然而,人体并不是简单地由细胞堆积而成的,而是按特定方式有序地构建起来的。
在人体组织的构建中,细胞外基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是由细胞分泌的多种生物大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充填着细胞之间的大小间隙,它的主要功能是形成一种支撑性框架,使细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又为细胞提供一种有组织的外环境,使细胞能按一定方式移动和相互反应,行使各种生物学功能。
不同类型的细胞与其特有的细胞外基质一起构建成不同的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再由各种组织构建成功能各异的器官。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必须通过一些特殊的分子彼此识别和结合,称为细胞粘附(cell adhesion );在一些组织如上皮组织中,还通过一些特殊的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使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和细胞外基质在结构与功能上关系密切,在它们的共同配合下,使众多细胞有序地构建成组织、器官和人体。
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身体就会散架。
因此,本章把细胞连接、细胞粘附和细胞外基质放在一起讨论。
第一节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是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一些特化的连接装置,它们对机体的构建和功能都非常重要。
细胞连接的结构很小,它们的发现和对其结构的了解依赖于电镜技术,尤其是冷冻蚀刻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对各种细胞连接的生化特性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根据结构与功能不同,细胞连接可分为三类(表8-1)。
表8-1 细胞连接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性分类结构性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封闭连接紧密连接隔状连接仅见于无脊椎动物锚定连接1、微丝附着:粘合带连接细胞与细胞粘合斑连接细胞与细胞外基质2、中间丝附着桥粒连接细胞与细胞半桥粒连接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通讯连接间隙连接化学突触胞间连丝仅见于植物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皮组织是细胞连接最多的部位,因此有关细胞连接的研究一般都以上皮组织为对象。
细胞连接细胞黏着和细胞外基质
编辑ppt
11
桥粒连接
编辑ppt
12
半桥粒:半桥粒与桥粒形态类似,但功能和 化学组成不同。它通过细胞质膜上的跨膜 蛋白-整联蛋白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底膜上。
编辑ppt
13
半桥粒与桥粒连接的差别∶
参与连接的跨膜蛋白不是钙黏着蛋白而是整联蛋白。
编辑plular matrix
胶原 纤连蛋白
蛋白聚糖 层粘连蛋白
编辑ppt
42
3. 细胞外基质的基础物质
◆ 按组成成分的功能,可分为三大类∶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强亲水性,赋予胞外基质抗压 能力。
●结构蛋白 如胶原和弹性蛋白,它们赋予基质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kingdom and are noted for their high tensile strength,
that is, their resistance to pulling forces. It is
estimated that a collagen fiber 1 mm in diameter is
● 胶原是骨、腱和皮肤组织中的主要蛋白,在胞外基质中 含量最高,刚性及抗张力强度最大,胶原起着细胞外基质骨架 作用; ● 在不同组织中,胶原组装成不同的纤维形式,以适应特定 功能的需要。
编辑ppt
52
◆胶原酶遗传缺陷
某些人具有胶原酶
皮肤过渡松弛症
的遗传缺陷,这样,他
编辑ppt
22
锚定连接的作用
编辑ppt
23
3.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 Junction)
◆一种特殊的细胞连接, 在细胞间形成电偶联 或代谢偶联,以此来传递信号。 ◆通讯连接的方式:
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
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细胞连接与细胞黏附是细胞结构和功能联系的基本形式一、细胞连接(一)概念:细胞表面与其他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结合的特化区称为细胞连接(二)分布:主要分布在上皮细胞之间(三)功能:加强细胞间机械联系和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协调性(四)分类:封闭连接(紧密连接 间壁连接) 锚定连接 通讯连接1、紧密连接a.特点:封闭细胞间隙,限制物质流动,见于皮肤、上皮细胞等组织b.分子组成:密封蛋白 闭合蛋白 PDZ蛋白、ZO家族c.电镜下结构:紧密连接处,两个相邻细胞质膜以断续的点连在一起特殊的跨膜蛋白排列形成蛋白质颗粒条索,交错成网状,将细胞间隙封闭起来d.存在部位:环绕每个上皮细胞的游离端顶部e.主要功能:形成渗透屏障,起着封闭上皮细胞的间隙的作用,保证组织内环境的稳定防止细胞外物质无选择地通过细胞间隙进入组织防止组织中的物质回流入腔中形成上皮细胞质膜蛋白与膜脂分子侧向扩散的屏障,从而维持上皮细胞的极性将上皮细胞联合形成整体的机械连接作用2、锚定连接a.概念:是一类由细胞骨架纤维参与,存在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结构b.连接蛋白组成:跨膜粘连蛋白 胞内锚定蛋白 胞内骨架纤维c.功能:保持组织细胞之间的坚韧性d.类型:粘合连接:细胞内骨架蛋白——肌动蛋白桥粒连接:细胞内骨架——中间纤维3、粘和连接(1)粘合带:使相邻细胞的微丝束通过细胞内锚定蛋白和跨膜粘连蛋白连成广泛的跨膜网,使组织连为一个坚固的整体(2)粘合斑:是与细胞外基质间的连接(3)桥粒:细胞与细胞(4)半桥粒:细胞与胞外基质4、通讯连接(1)间隙连接a.结构:由连接字构成(2)化学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 神经元与肌细胞二、细胞粘附(一)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结合并起粘附作用的一类细胞表面分子结构:胞外区 跨膜区 胞质区(二)钙黏着蛋白家族 选择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整联蛋白家族。
高中生物《细胞连接》课件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结构
A.4种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免疫球蛋白 样结构域 ,每个结构域在环末端形成 二硫键
B.同亲型结合模型
整合素(Integrins)
整合素又称整联蛋白,由和两个亚基形成的异 源二聚体糖蛋白。人体细胞中已发现16种链和8种 链,它们相互配合形成22种不同的二聚体整合素, 可与不同的配基结合,从而介导细胞与基质、细胞 与细胞之间的粘着。
•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动物组织中都存在间隙连接。
• 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存在于可兴奋细胞之间的细胞连接方式,它通过释放 神经递质来传导神经冲动。
(一)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a. 连接子(connexon)由6个跨膜连接子蛋白 (connecxin)构成。
动物细胞各种连接方式
动物细胞连接
cell连接类型
主要特征
• 闭锁连接( occluding junrtion)
紧密连接( fight junction)
相邻细胞膜形成封闭带
• 描定连接( archoring )
粘合连接( ddbering junction )
胞内由动粒蛋白丝附着
粘合带
cell-cell
心肌、上皮
半桥粒: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上皮细胞基部
通讯连接 (Communicating junction) 间隙连接 化学突触
大多数动物组织 神经细胞间、神经与肌肉
胞间连丝
仅见于植物细胞间
一、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 存在于脊椎动物的上皮细胞间。 • 连接区域CAM构成焊接线,也称嵴线。相
➢ 同亲型结合:相邻细胞表面的 同种黏附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 黏附,如钙黏着蛋白;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
第一章细胞的概论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探索研究人体细胞发生、发育、增殖、衰老、死亡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学科。
第二章细胞膜与物质运输膜转运蛋白(membrane transport protein):细胞膜中的一类具有转运功能的跨膜蛋白。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载体蛋白既介导被动运输又介导主动运输,通道蛋白仅介导被动运输。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普遍存在于生物膜上的多次跨膜蛋白分子,与被转运物质特异性结合,引起载体蛋白本身构象的改变,介导物质的跨膜转运。
既可介导主动转运,又可介导被动转运。
离子泵(ionic pump):细胞膜上存在的能对某种离子进行主动转运的跨膜蛋白。
它们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水解ATP获取能量,逆浓度梯度转运某种离子进出细胞,如钠钾泵,钙泵等。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recepter-mediated endocytosis):被转运的大分子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经过有被小窝的内化而摄取物质的形式,是一种选择性的浓缩机制。
其特点有特异性,高效性,选择性,高度浓缩。
第三章细胞内膜系统信号肽(signal peptide):由信号密码翻译出的一段由18-30个疏水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位于外输蛋白的N-端,可指导外输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一旦进入内质网腔即被切除。
信号肽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在细胞基质中存在信号肽识别颗粒(SRP),它是由6个多肽亚单位和一个小的7SRNA分子组成。
它可先识别信号肽并与之结合,然后将信号肽-核糖体复合体带到另一个与其识别的粗面内质网膜上的停靠蛋白上,从而使外输蛋白的合成达到定位的目的。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
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
通讯连接: 包括间隙连接(gap junction)和突触连接
(synapse junction)
结构: 间隙连接由连接子构成。 连接子:由6个跨膜蛋白的亚单位环
列形成,中心有一个直径约 1.5nm 孔道的 短柱状结构,相邻膜上的连接子对合连接 即形成间隙连接。
突触连接:以化学突触的形式连接。 功能:通讯、代谢偶联、信息传递。
3、什么是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4、举例说明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5、细胞连接有几种方式,各有何特点? 6、比较各种细胞内外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生物学意
义。 7、简述膜受体的类型、特性和功能。 8、以肾上腺素引起肝糖原分解为例,说明细胞通讯的过程。
10、解释名词:
单位膜 / 生物膜
粘合带/粘合斑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吞噬/胞饮
细胞通讯 膜受体 第二信使
连接子/桥粒
胞吞作用/胞吐作用 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细胞识别 配体
• 结构特点:细胞膜之间无空隙,由细胞膜上 成串排列的跨膜蛋白形成嵴线,相邻细胞的 嵴线相互交联,封闭了细胞之间的空隙。
• 分布:上皮细胞之间(小肠上皮,膀胱上皮,脑 毛细血管内皮)
• 功能:封闭作用 隔离作用(隔离膜转运蛋白,保证转
运方向性) 支持作用
二.锚定连接:
桥粒与半桥粒
桥粒:细胞膜之间有15--30nm的空 隙,由连接蛋白与骨架纤维连接形 成纽扣状或带状结构.
细胞膜
盘状致密斑 (15-20nm) 桥粒蛋白
中间纤维 细胞间隙
(30nm)
பைடு நூலகம்
半桥粒:其形态与桥粒类似,但 半桥粒是细胞与其下方的基底膜 相连。
中间纤维 细胞膜
桥粒与半桥粒:它们似铆钉将 相邻细胞或细胞与基质牢牢连 基底膜 接起来, 起支持,附着,抵抗外 桥粒蛋白 界压力与张力的作用。
第八章 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
通讯连接—间隙连接电镜图
3、通讯连接
• 通讯连接 (communicating junction) 介导相邻细胞间 的物质转运、化学或电信号的传递,除有机械的细 胞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在细胞间形成电耦联或代 谢耦联 • 间隙连接 (gap junction) 化学突触 (chemical synapse) 胞间连丝 (plasmodesmata)
• 高度亲水性、带有大量负电荷
• 可结合大量水分子,赋予组织一定的抗压性
细胞外基质——糖胺聚糖(氨基聚糖)
(2)蛋白聚糖 proteoglycan
• 见于所有结缔组织和细胞外基质及许多细胞表面 • 是糖胺聚糖与核心蛋白共价连接形成的巨分子 • 数百个不同的糖胺聚糖与核心蛋白 (core protein) 的丝 氨酸残基连接,形成蛋白聚糖单体 a specific proteoglycan (red) and cell nuclei (blue), cells from a human heart valve
(1)、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 间隙连接 分布广泛,几乎存 在于所有的动物组织中 • 相邻细胞的膜间隙为2~3 nm, 也称缝隙连接 • 连接子(connexon):构成间隙 连接的基本单位,由 6 个 相同或相似的跨膜连接蛋白 connexin 环绕而成,中间孔 道直径约1.5 nm • 连接蛋白均含4个保守的α螺 旋跨膜区
第八章 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
细胞外被
细胞膜
胞质溶胶层
细胞连接——
细胞与细胞之间表面某些区域已经 特化形成的各种结构。
1、 紧密连接 2、 黏合连接(桥粒) 3、 间歇连接
紧密连接 (tight junction)
紧密连接电镜图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细胞生物学-课件
信号转导
细胞外基质通过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传递生长、分化等信号,影响细胞行 为。
物质交换
细胞通过细胞外基质摄取营养物质, 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力学响应
细胞能够感知并响应细胞外基质的物 理特性,如应变、张力等,从而调整 自身行为。
05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
相互关系
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细胞连接是指细胞间相互作用和连接的方式, 包括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等。
细胞外基质是由多种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组成 的复杂网络,为细胞提供支持和保护。
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 细胞外基质通过与细胞连接的相互作用,影响 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
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 胞外基质
• 引言 • 细胞连接 • 细胞粘附 • 细胞外基质 •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
相互关系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定义
01
02
03
细胞连接
细胞连接是指细胞间通过 特定分子相互连接的方式, 包括紧密连接、锚定连接 和通讯连接等。
功能粘附不仅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 生理功能,还与肿瘤转移、炎症反应 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信号转导与粘附
信号转导与粘附是相互关联的过程,细胞粘附分子在介导细 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同时,也传递着生长因子 、激素等信号分子。
这些信号分子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细胞的生 长、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疾病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粘附
细胞粘附是指细胞与细胞 之间或细胞与胞外基质之 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粘附 分子实现。
医学细胞生物学之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一.细胞外基质的定义细胞外基质是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的蛋白质和多糖纤维等交错形成的网络胶状结构体系,或简言之为细胞成分之外的组织成分的总称。
二.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细胞外基质不仅将细胞整合在一起并决定其物理性质,而且对细胞的存活、形态、功能、增殖、分化、迁移及死亡等各种生物学行为加以调节。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
一方面,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可作为细胞组织病理改变的重要生理指标;另一方面,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细胞外基质也会作用于周围的细胞及组织器官,进而促使和导致相关病理改变的发生。
三.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分可分为三类:①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凝胶样基质;②胶原和弹性蛋白等--纤维网架, 结构蛋白;③非胶原性黏合蛋白,包括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粘附成分1.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1)氨基聚糖(1)结构:重复的二糖单位聚合而成的无分支直链多糖(2)分类:(3)重要特征:1.与蛋白质链不同,该碳水化合物链不会折叠成致密结构,因此氨基聚糖在基质中占据很大的空间2.氨基聚糖带负电荷,具有强烈的亲水性和吸附阳离子能力。
氨基聚糖可与水分子结合形成凝胶,结果产生膨胀压可抵抗外界压力。
透明质酸:结构:最简单,无硫酸基团,含有大量亲水性的负电荷基团COO-,全部是由单纯的葡萄糖醛基和乙酰氨基葡萄糖二糖结构单位重复排列聚合而成。
形态:呈无规则卷曲状功能:赋予组织弹性、抗压性,并具有润滑剂的作用,促进细胞迁移、增殖降解:透明质酸酶2)蛋白聚糖结构:是由一条称之为核心蛋白质的多肽链与硫酸氨基聚糖共价结合的高分子量复合物,是一种含糖量极高的糖蛋白。
核心蛋白为单链多肽,在同一个核心蛋白上可同时结合一个到上百个同一种类或不同种类的氨基聚糖链,形成大小不等的蛋白聚糖单体,若干个蛋白聚糖单体又能通过连接蛋白与透明质酸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蛋白聚糖多聚体。
2.胶原和弹性蛋白1)胶原胶原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个纤维蛋白家族,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胞内侧,整联蛋白 通过某些微丝结合 蛋白与肌动蛋白纤 维结合
• 在肌腱和肌肉中常见
通讯连接—间隙连接电镜图
3、通讯连接
• 通讯连接 (communicating junction) 介导相邻细胞间 的物质转运、化学或电信号的传递,除有机械的细 胞连接作用之外,还可以在细胞间形成电耦联或代 谢耦联
1、封闭连接 occluding junction
• 相邻细胞的质膜紧密地连接 在一起,无缝隙,阻止溶液 中的小分子沿细胞间隙从细 胞一侧渗透到另一侧
•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是 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见于 上皮细胞之间
• 连接区域具有蛋白质焊接线, 也称嵴线,一般认为由成串 排列的特殊跨膜蛋白组成, 嵴线相互交联封闭了细胞的 间隙
• 跨膜连接糖蛋白 为钙黏蛋白 (钙 黏素, cadherin)
• 质膜内侧多种附 着蛋白形成致密 斑,连接的细胞 骨架成分为肌动 蛋白(actin)—— 微丝,形成平行 于细胞膜的可收 缩的纤维束
• 黏合斑 (adhesion plaque, focal adhesion) 位于细胞 与细胞外基质之间
(3)胞间连丝
第八章 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
细胞外被 细胞膜 胞质溶胶层
细胞连接——
细胞与细胞之间表面某些区域已经 特化形成的各种结构。
1、 紧密连接 2、 黏合连接(桥粒) 3、 间歇连接
紧密连接电镜图
紧密连接
(tight junction)
存在于脊椎动物 的上皮细胞间, 长度约50-400nm, 相邻细胞之间的 质膜紧密结合, 没有缝隙。
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 粘合带(Adhesion belt) 粘合斑(Focal adhesion)
细胞连接——锚定连接-桥粒 desmosome
• 细胞内锚蛋白形成独特的盘状胞质致密斑,一侧与 细胞内中间丝相连,另一侧与粘连蛋白相连,在相 邻细胞之间形成纽扣状结构,分布于承受强拉力的 组织中,如皮肤、口腔、食管、心肌
-在卵泡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卵泡的正 常发育、在胚胎发育早期,存在于发育和分化的特 定阶段的细胞之间,提供位置信息
(2)化学突触
• 化学突触 (chemical synapse) 是存在于可兴奋细胞间 的一种连接方式,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传导神经冲动
• 在信息传递中,有一个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再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因此表现出动作电位在传 递中的延迟现象
1、封闭连接 occluding junction
• 相邻细胞的质膜紧密地连接 在一起,无缝隙,阻止溶液 中的小分子沿细胞间隙从细 胞一侧渗透到另一侧
•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是 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见于 上皮细胞之间
• 连接区域具有蛋白质焊接线, 也称嵴线,一般认为由成串 排列的特殊跨膜蛋白组成, 嵴线相互交联封闭了细胞的 间隙
锚定连接—带状桥粒电镜图
2、锚定连接 anchoring junction
• 有人称为斑块连接 (plaque junction),通过细胞质膜 蛋白及细胞骨架系统将相邻细胞,或细胞与胞外基 质间连接起来。
• 动物组织内广泛存在的细胞连接方式,上皮组织、 心肌和子宫颈等组织中含量尤丰
构成锚定连接的蛋白可分成两类
细胞内附着蛋白(attachment proteins):将特定的细胞骨架成分(中间 纤维或微丝)同连接复合体结合在一起;
跨膜连接的糖蛋白:其细胞内的部分与 附着蛋白相连,细胞外的部分与相邻细胞的 跨膜连接糖蛋白相互作用或与胞外基质相 互作用。
与中间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 桥粒(Desmosome) 半桥粒(Hemidesmosome)
• 跨膜连接糖蛋白是整联蛋白(不 属于钙黏蛋白)
• 通过细胞质膜上的膜蛋白整合素 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底膜上
2、锚定连接 anchoring junction
• 黏合带 (adhesion belt) 位于某些上皮细胞紧密连接 的下方,相邻细胞间形成连续的带状结构
•相邻细胞膜的间隙约30 nm,介于 紧密连接和桥粒之间,也称为中间 连接或带状桥粒 (belt desmosome)
• 连接蛋白均含4个保守的α螺 旋跨膜区
• 功能 -在代谢耦联中的作用:间隙连接能够允许小分子 代谢物和信号分子通过是细胞间代谢耦联的基础, 在协调细胞群体的生物学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在神经冲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神经元之间 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 (如肌细胞) 之间的电突触 (electronic synapse电信号直接通过间隙连接从突 触前向突触后传导),传导神经冲动速度快
• 中间纤维成分依细胞类型而异: 上皮细胞-角蛋白 心肌细胞-结蛋白 大脑皮层细胞-波形蛋白
• 相邻细胞的致密斑由跨膜 粘连蛋白——桥粒蛋白 (属于钙黏蛋白家族)相连
细胞连接——锚定连接-半桥粒
• 半桥粒 (hemidesmosome) 为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连 接结构,类似半个桥粒
• 胞质内形成盘状致密斑,与中间 纤维相连
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结构 A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冰冻断裂复 型电镜照片,示细胞微绒毛和细胞紧密连接区;B透射电镜照片显 示相邻细胞的紧密连接处;C紧密连接模式图,两个相邻细胞的接的封闭作用
桥粒 (desmosome) 存在承受强拉力 的组织中,如皮 肤、口腔、食管 等处的复层鳞状 上皮细胞之间和 心肌中。
• 间隙连接 (gap junction) 化学突触 (chemical synapse) 胞间连丝 (plasmodesmata)
(1)、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 间隙连接 分布广泛,几乎存 在于所有的动物组织中
• 相邻细胞的膜间隙为2~3 nm, 也称缝隙连接
• 连接子(connexon):构成间隙 连接的基本单位,由 6 个 相同或相似的跨膜连接蛋白 connexin 环绕而成,中间孔 道直径约1.5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