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课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71f05e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2.png)
复习课
第一课概括
原始社会
我
奴隶社会
们 从
阶 级 封建社会
哪 里 来
社
会
资本主义社会
第一课,讲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 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通过回顾人类社会发 展的历史进程(从哪里来),阐释人类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社会主义终将代 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到哪 里去)。
5.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原因: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易混易错
× 1.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是封建等级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我们现在在哪 社会主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
我们将往哪里去 共产主义社会
本课纵向脉络:
1.1、人类社会形态的过渡 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 1.2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由空想------科学,理论----实践,一国实践----多 国实践(三个历史性飞跃)
判断对错
1.古罗马奴隶主把奴隶看作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 但是占有一定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全部处于奴隶主
× 2.按照地域关系结血成缘的关氏系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私有制
× 3.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形成。
✔ 4.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 5.原始社会,氏族长拥有高度集中的管理权力。
【备考2023】一轮复习必修一思维导图 课件
![【备考2023】一轮复习必修一思维导图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a824a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e.png)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
1956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 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
家为政治目标。
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
国为政治目标。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知识体系
社会 主义 制度 在中 国确 立
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探索)
啥时候——改造的时间 怎么办——总路线和总任务 为什么——历史必然性 怎么样——改造成功的标志 怎么看——历史意义 为什么——历史新课题 怎么办——坚持原则,主要矛 盾和主要任务。 怎么样——取得巨大成绩 怎么看——历史的飞跃和教训
封建社会
色社会主义焕发生命力
生产关系、历史进步性、残酷统治(局
限性)、主要矛盾及斗争、解体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
理论
科学社会 主义创立
的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实践
必修一
把整本书 装进脑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维导图
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02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
回看走 过的路
宏观把控
远眺前 行的路
比较别 人的路
全
书
学
习
主
线
03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坚持自 己的路
改革开放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03b9836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5.png)
3.评价
农民能够比较自主的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奴隶制被封建制取代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考点精讲:二、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三)封建社会
4.地主剥削农 民的方式
知识点1 原始社会
①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地 主 阶 级 通过收取地租(主要方式)、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 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 ②政治上: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 思想上: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 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④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迈入了文明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1| 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
[典例2]考古人员在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通
体磨光石器和用火遗存,研究发现该遗址文化堆积跨越了旧石器时
代晚期和整个新石器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该遗址中的
遗存见证了( )
①私有制确立和贫富分化加剧 ②生产资料由公有转化为私有 ③全体成员共同决定氏族大事
站 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
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
富 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 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社会主义 没有辜负
中国
中国 没有辜负 社会主义
2025统编版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总结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 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 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 碍作用。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86f2bf7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e.png)
管理方式 奴隶主阶级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上层建筑)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主要矛盾 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
历史评价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 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
归纳提升1: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对比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地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状况
基本内涵: •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
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 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 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 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新质 生产力
主要特征: •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 •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业为主要载体
• 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 态平衡为落脚点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 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 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历史结果
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止过,后来发展成大规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生。
归纳提升4: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统治
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经济剥削: ①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主要方式:收取地租,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③其他方式:高利贷、苛捐杂税、各种徭役等。 (2)政治压迫: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3)思想钳制: 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 劳动人民的思想。
原始社会末期 3.私有制会永远存在。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会走向灭亡 4.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练习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96f047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6.png)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单选题1.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表明()A.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内在规律性B.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会出现逆转C.生产力发展要不断适应生产关系变化D.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多样性2.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深刻指出,“这第一次胜利还不是最终的胜利”,但“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
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列宁的高度评价旨在强调十月革命()①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①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任务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C.第一次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D.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4.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英国等各国羊毛价格不断上涨。
于是,许多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贵族纷纷用篱笆把大片土地圈起来辟为牧场,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家园赶走,使他们沦为资本家的雇佣工人。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①需要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的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①使雇佣关系出现,从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①体现了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活动来掠夺大量财富①是资产阶级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纳杂税实现的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
可见,剩余价值学说()①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三星堆考古“上新”啦!2022年6月13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练案1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练案1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e98d04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0.png)
练案[1]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选择题1.拉法格说:“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但当初跑进人们的脑筋却不容易。
当人们开始思考时,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归大家。
”这段话( C ) A.揭示了私有观念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B.表明了自私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资本主义的产物C.肯定了自私是客观存在的私有制的产物,绝不是一切人的本质属性D.承认了私有观念是人头脑中所固有的[解析]“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说明自私是私有制的产物,“当人们开始思考时,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归大家”说明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所有的社会形态都存在的,如原始社会等,因此私有观念不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A错误;私有观念是一种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后的产物,不是人头脑中固有的,B、D错误;“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说明自私是客观存在的私有制的产物,“当人们开始思考时,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归大家”说明自私不是一切人的本质的属性,C正确。
2.《诗经》中描述了奴隶们的穿着情况:“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其意为冬月北风叫得尖,腊月寒气填,粗布衣裳无一件,怎样挨过年?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
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这反映出当时生产关系的状况是( B )①奴隶阶级受残酷剥削②奴隶劳动时使用的工具比较落后③奴隶被强制劳动,但有一定人身自由④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说明奴隶阶级受残酷剥削,也说明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①④符合题意;“奴隶劳动时使用的工具比较落后”反映的是当时的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②排除;奴隶没有人身自由,③错误。
2025山东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课《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导学案
![2025山东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课《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07e42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1.png)
2025山东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课标要求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4、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命题预测1.本讲以选择题为主,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结合当前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评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3.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地位;4.结合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考查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三、本节复习内容(一)考点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补充内容:新质生产力2、原始社会(1)历史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生产力发展状况①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燃食物,学会用天然火②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畜牧业、农业★(3)生产关系特点①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共同劳动,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③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4)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5)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的确立)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所取代。
③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④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⑤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教学学案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新人教版必修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教学学案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7c6dc91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1.png)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一文化及其社会作用1.文化的内涵、特点【例题1】文化现象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21年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演出《伟大征程》盛大举行②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公开亮相③202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通过④2020年10月20日,L市第二期商贸餐饮消费券开始预约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②正确,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021年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公开亮相”,均属于文化现象;③错误,“202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通过”,属于政治现象;④错误,“2020年10月20日,L市第二期商贸餐饮消费券开始预约”,属于经济现象。
故选B。
【例题2】从标记深圳开拓进取的“拓荒牛”雕塑、表达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兰州“黄河母亲塑像”,到国家体育场“鸟巢”勾勒钢铁天际线……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时代风貌,有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
这表明()①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展现人们的精神追求②文化的精神内涵取决于所处历史地理环境③精神产品往往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引领社会发展方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时代风貌,有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表明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展现人们的精神追求,也说明精神产品往往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说法错误,文化的精神内涵取决于社会实践;④说法错误,能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是优秀文化。
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57887b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b.png)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思想政治
课标要求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 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 实践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备考指导 本课在高考命题中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及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 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轨迹等知识点;非选择题多以当今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等社会现实素材为载体,考查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解,或资本主义社会终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 解,检验考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社会主 劳动者共同占 义社会 有生产资料
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
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
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
劳动力,受雇于资本 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家,成为雇佣工人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
度,人们在生产过程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
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 配
关系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封建社会
地主占有绝大 部分土地;农民 有自己的劳动 工具甚至少量 土地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 由,能够比较自主地 劳动,有了生产积极 性
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 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 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 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 部分归自己支配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社会形态
生产资料归谁 所有
资本主 资本家占有一 义社会 切生产资料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d5795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9.png)
考点四 封建社会
1.生产力水平发展:
①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显着进步;②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③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④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2.★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但不得不依 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的奴役);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3.意义: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4.经济剥削——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 (1)★剥削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2)剥削方式:①主要方式:收取地租。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主 义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
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生产力:旧石器天然食物→新石器原始畜牧业
第一课知识体系
生产关系:公有、平均分配、平等
原始社会
上层建筑:氏族、部落管理
社
从原始社会
会 主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 到奴隶社会
解体: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生产资料家庭私有(私有 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3、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演进
生产力
决 定
生产关系
决 定
上层建筑
金属工具
所有制 分配方式 人的关系
生产力低下
奴隶主占生产资料并完全 占有奴隶
产品归奴隶主,只给奴隶 最低生活资料 剥削与被剥削
国家诞生奴隶主专制
4、评价:历史进步
(1)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根本原因是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 立适应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主要表现:金属工 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的分工等,
导与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导与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e3a8b6205022aaea988f0f11.png)
(2)货币(huòbì)与一般等价物
产生 是否固定
货币 比一般等价物产生晚
固定
一般等价物 产生时间早
不固定
(3)货联系币与金货 商币品银是:从并商品非中所分离有出的来固金定银地充都当是一般货等币价物,只的 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能成为货 币。人们使用的金银饰品,如项链、手镯等,以 及(yǐjí)金银类制成品,如金银器皿等,都不是 货币。
行反向调节:通货膨胀(tōnghuò péngzhàng)——减少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通货紧缩——增加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考点
1.(dki信ǎǎon用) 卡货与币支的种类(zhǒnglèi)与形式 票二(zhībiào) 考点透析
的区含分义
种类
作用
消费 次数
信用卡
支票
电子支付卡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易错辨析 (biànxī)
1.(2014年江苏政治,7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导致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辨析:信用卡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其广泛使用可以加速货币的流通,从而提高货币流 通次数,降低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 2.(2014年天津文综,3A)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辨析: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国际购买力上升,有利于进口;但是,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上 涨,从而导致出口减少。 3.(2013年四川文综,1④)中澳货币直接兑换能够提高人民币汇率。 辨析: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与需求、不同货币的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国家利 率水平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中澳货币直接兑换可以减少出口企业(qǐyè)风险,但是 与提高人民币汇率无关。 4.使用银行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辨析: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结算,给人们消费带来方便。但是信用卡的使 用,面临着被盗用等多种风险。
高三一轮语文复习第一课
![高三一轮语文复习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9a46e0203169a4517723a320.png)
• 定时定量,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复习。 • 在语文复习上,大多数同学已经完全习惯了随 心所欲的复习方式,有以下几种表现: • 1、跟老师的复习计划脱节,老师在讲现代文阅读, 而自己却对诗歌鉴赏产生了兴趣,结果现代文阅读 的方法技巧没有能够掌握,而诗歌鉴赏又自学得不 够深入,得不偿失; • 2、出现其他课目挤占语文学习的时间的情况,在各 个课目的圈地运动中,语文是受害者,当其他课目 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时,学生第一个念头就是牺牲 语文,形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严重制约 了语文成绩的提高; • 3、做语文试题时不够严谨,一般是选择题做了,而 诗歌鉴赏、现代阅读一片空白,自己擅长做什么题 目,就不断的去做,自己不喜欢的,就放在一边, 开成恶性循环。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复习流程
环节一 温故知新 课堂检测 环节二 突破重点 过关演练 环节三 挖掘素材 学以致用
整理字词,重点熟语
文学常识,记牢记准
课内素材,学以致用
• 1、定时。(1)保证语文学习的时间,依据自己 学习成绩,适当调整,但一定要保证连续性,可 以加强,但绝不能中断;(2)确定练习的用时量, 多少题,一般标准是花多少时间,我该花多少时 间,如果出现超时,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这些 针对性的,所用的题目也是根 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而精心选择的;(2)依据 自身特点,再选择一些题目,具体的题、题量可 以与老师商量后确定。 3、计划。(1)年度计划;(2)学期计划;(3) 月、周、天计划。可以用简要的文字写下来,以 供督促约束。
把握细节,是学好语文的保证。 就语文学习而言,细节,包括学习 内容上的细节,一个常用字的音形义,一 个成语的基本用法,虽然琐碎,但绝不能 忽略,任何一个知识点大家都应该做到心 中有数;也包括学习行为、方法上的细节, 因方法而形成习惯,由习惯而决定效果, 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能决定同学们的最终 成绩。因此我从学习行为、方法的细节上, 来谈几点。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78478b6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f.png)
笔记!知识归纳:经济危机
• 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过剩,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P9≠绝对过剩
•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P11≠人类 社会基本矛盾(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
• 经济危机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P10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的范围:统编高中政治7本书
七本教材逻辑
贯穿一条主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必修4本教材采取总分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总,让学生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总体了解;《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 与文化》是分,让学生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领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 的矛盾。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2、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 阶段。 【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
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人类社会变化和发展是由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普遍规律决定的。
拓展延伸——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世界各地历史发展各具特色: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2.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填空-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填空-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cd120c5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7.png)
2024届高三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诵检测版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社会形态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社会形态的发展基本次序是“社会—社会—社会—社会—社会。
2.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①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与、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
③一定要适应的状况,一定要适应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向前发展。
④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是否适应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
二、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一)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水平2.生产关系的特点:共同,共同占有,的关系,分配劳动产品。
3.上层建筑:制度,议事会。
(二)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广泛使用。
2.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并完全占有;奴隶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只给奴隶的生活资料。
3.上层建筑:、的产生、专制。
(三)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土地,地主向农民收取等方式,占有农民劳动成果,农民于地主但有的人身自由,农民有的劳动工具甚至土地;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支配。
3.上层建筑:专制、森严的制度,封建迷信、道德,君权神授等(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出卖,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
③上层建筑:自由、平等、博爱、政治制度。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
3.上层建筑: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以中国为例)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1.历史进步性:带来了的巨大发展和上的极大解放,使、、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一般情 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4)流通手段(购买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 介的职能。货币之所以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因为货 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①商品交换最初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形式为:A= B,没有任何中间媒介;后来,出现了A=F=B(F代表 一般等价物)的交换方式;货币出现之后,商品交换开始 以货币作为中间媒介:A=G=B(G代表货币),这种以 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可以说,商品流 通是特殊形式的商品交换。
(2)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 用的。
【提示】国家能规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规定纸币 的购买力。
(3)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 运输。
(4)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 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 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名师点睛 一条规律:货币发行规律 两个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五大职能: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 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六个定义: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纸币、 外汇、汇率的定义
考点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 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不是劳动产品的东 西,如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等,都不是商品;不用于交换的 东西,如用于赠送、捐赠的物品,也不是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信用卡、支票 5.了解货币与财富。
政热点和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背景
等信用工具的 6.了解结算与信用工具。 材料,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
使用。3.解释 7.了解外汇和汇率。
的记忆与理解。3.建议更多关注
外汇、汇率的
货币政策、信用卡、人民币汇率
意义。
变动、人民币国际化、物价变化
等生活题材,加强计算题、函数
图像形式题型训练。
(3)一般等价物是指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4)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早期 有牲畜、布帛、贝壳等。后来,贵金属金银等由于 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 保存和携带等特点,逐步地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 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天生是金银,但 金银并非天生是货币。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 商品的社会本质、特有属种需要的 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 一定是商品,但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不是商 品。
④二者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密不 可分。
②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分 离,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有利于商 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也随之发 展,如买卖脱节、商品滞销、积压等问题不时出现。马克思 把商品向货币的转化,形象地比喻为“惊险的跳跃”。
(5)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提示】用标志词来判断货币的职能
(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 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提示】常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表示物价总 体水平。一般说来,当CPI增幅持续大于3%时,就 意味着通货膨胀;而当CPI增幅>5%时,就是严重的 通货膨胀。在已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消费价格 指数又可叫作物价上涨率或通货膨胀率。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课标要求
考纲呈现
考情分析
1.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1.从内容上看,近几年高考高频
2.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 考点有: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1.揭示货币的 质。
纸币的发行规律与通货膨胀;货
本质及其基本 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币的基本职能等。2.从命题形式
职能。2.了解 4.了解金属货币与纸币。 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多采用时
⑤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无法兼得商品的使用 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为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 渡商品的使用价值给消费者,而消费者为得到商品 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给生产者。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 币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 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2)本质: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 等价物的商品,就成为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 物。 【提示】①货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货 币是商品,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 ②货币从身份上讲是商品,从它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讲,有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6.货币与财富 (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 度。 (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 社会、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 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1)价值尺度:常用“标价…”“价格”等标志词。 (2)流通手段:常用“购买”“买卖”等标志词。 (3)支付手段:常用“赊销赊购”“还债”“支付利 息、税款、工资”等标志词。
4.金属货币和纸币 (1)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 条块形式流通的,由于每做一笔交易都要核实重 量、检查成色,很不方便,于是出现了铸币,后来 又产生了纸币,纸币因其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 管、携带和运输而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提示】纸币的产生过程:金银条块—足值的 金属铸币—不足值的金属铸币—纸币。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2)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 种基本职能。 (3)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 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①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相应的价值量,因此 它能够以自身价值作为参照物,和其他商品进行对比, 确定其他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②现实生活中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 能,也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