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学校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单元 14现代科技在身边说课课件 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现代科技在身边》图片展示课件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现代科技在身边》图片展示课件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dc9f79ad02de80d4d840ba.png)
学习要求
• 充分了解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 • 充分掌握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给我们 生活带来的无穷变化。 • 重点感知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学方法
• • • • 观赏法。 讲解法。 探究法。 讨论法。
点击鼠标
奇妙的现代科技
• 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吃的油盐酱醋----油
吃的油盐酱醋----盐
科技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强大动力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人类文明的标志。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
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吃的油盐酱醋----酱
吃的油盐酱醋----酱
穿的各类衣物
住的各式交通工具---四轮类
各式交通工具---火车
各式交通工具---轮船、飞机
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 变化
液晶彩色电视机
利用网络学习
山里人用上了手机
磁悬浮列车
我 的 感 受
象 技 住吃 生 生 极 机掌 来 愿 求 千 相 ! , 得得 活 活 大 上 , 望 。 百 关 这 明营 观 质 的 电 手 逐 现 年 。 我 些 亮养 念 量 提 脑 机 步 代 来 丰 们 新 生 宽健 和 , 高 、 、 变 科 一 足 现 科 活 敞康 生 也 了 数 纯 成 技 直 的 在 技 上 ,活逐人 码平现的是衣的 产 的 穿方渐们 相彩实发人食生 品 变 离得 式 改 的 机 电 。 展 类 , 活 的 化 不舒 。 变 科 、 、 尤 , 最 舒 与 不 真 开适 现 了 技 纳 变 其 使 基 适 科 断 难 现漂 在 人 含 米 频 是 人 本 的 技 问 以 代亮 人 们 量 洗 空 近 们 的 主 息 世 想 科, 们 的 和 衣 调 年 的 追 行 息 , 、 , ……. ……
八年级政治下册14.1现代科技在身边教案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14.1现代科技在身边教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3411f60975f46527d3e1b9.png)
感受现代科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品质。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收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知识: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教学难点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课时安排2课时上课时间第一课时《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内容及过程师生活动补充修改环节一、新课导入初步感悟当今社会,现代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让我们走进科技世界,聆听科技进步的脚步声,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
环节二、自主探究全面理解(1)观察教材P58页的四幅图片,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2)分别从衣、食、住、行、用五的方面各列举出实例,来说明现代科技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4)列举出由于科技的发展催生的新的产业和新材料?(5)根据你的认识结合实例说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6)科技发展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7)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到来,必定还会对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巨大的贡献。
(8)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这对你今后的学习由什么启示?环节三、思维互动解难释疑1、我们一起分析判断:1.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我们未来的生活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
()2.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3.现代科技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4.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5.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6、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手段,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
()7、“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手机)”是20世纪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行动写照。
【初中政治】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 鲁教版
![【初中政治】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8ce801915f804d2b16c17d.png)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单元第14课第一项目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对科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懂得现代科技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教材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正确认识感受现代科技。
设计理念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设计本课的过程中,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设计各教学环节中,或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或让学生想象,或让学生辩论。
教学中侧重对学生能力和方法的训练,突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辨证的看待事物。
在教学中力求达到师生互动,使教师不仅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且也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以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现代科技。
知道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以辨证的观点认识现代科技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能力目标:面对生活中的现代科技能正确运用。
正确运用文字以论文形式表达科技。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现代科技、辨证的认识现代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作用。
教学流程导入中学时代是人生的花季,是个追求时尚潮流的时代。
流行音乐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我们来听一段音乐〈青花瓷〉“这是谁的音乐?”“我们要听音乐怎么办?”留声机→半导体—卡带—CD—VCD—MP3、MP4—网络,这些变化都来源于科技的发展,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身边的现代科技,我们来学习〈现代科技在身边〉说一说1.、.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那些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这些成果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2.、.教师来讲一下教师眼中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吃:城里冬季蔬菜三大件(土豆、萝卜、大白菜)→冬季吃四季菜→转基因蔬菜吃的更丰富、更有营养穿(从御寒方面):棉衣棉裤→羊毛制衣→莱卡、纳米技术制衣保暖效果更好、更美观、更轻更薄用:照明蜡烛、煤油灯→电灯→二极管发光更明亮(辉光灿烂欺明月,烟焰迷离夺彩霞)传媒半导体→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背投、等离子、液晶电视色彩更鲜艳、图象更清晰通信信件→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可视电话通信更便利、交往无国界、随时随地传信息行马车或步行→自行车→机动车→飞机→磁悬浮列车来往更方便、交通更便利想一想、说一说你觉得现代科技那些地方还不够好?(有那些是现代科技解决不了的?)科技让我们吃的更营养、穿的更舒适更漂亮,它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
八年级政治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案 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 现代科技在身边教案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0d2fad84868762caaed59f.png)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一、现代科技在身边内容标准三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三4.4 了解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对生活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初步培养科学的生活态度;做一个爱学习的好少年。
(二)能力:初步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现代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认识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联系学生生活积累,感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和社会带来的新变化。
生活中,学生都能接触生活中的部分科技产品,享受科技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快乐,这是本课时展开的生活基础和动力。
支撑本课时问题解决的主要是科技知识教育和青少年为科技做贡献的品德教育的相关知识,是科技知识教育的开端。
学生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虽能体会到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但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尚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对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加以引导,帮助他们从感性认识入手,但同时也应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化,感受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为此本课时在逻辑结构上设计了紧密相联的两目:一、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二、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这两目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可以从吃、穿、住、用等方面反映出来,通过学生观察生活,列举实例,让学生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感受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需要引导学生放眼古今中外,纵观上下五千年,探究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本课时以生活中的科技实例为载体,反映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信息搜集与处理、交流与合作、探索与发现,使学生获取知识,体会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从而激发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八年级政治下册现代科技在身边课件资料
![八年级政治下册现代科技在身边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e4ab8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3.png)
学问提炼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物质财宝
精神财宝
科技是社会进展的强大推力
科技是社会进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否 意味着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科技进 展?
感受 现代科技新变化
探究 科技对社会强大推力
第一生产力 人类文明的标志
物质财宝 精神财宝
稳固新知 • 一、选择题〔以下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 〔2〕、有人认为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只有 害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面对科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 为中学生应当怎样做?
青少年应当努力学习,把握科学文化学问, 在将来科技进展的大潮中,奉献自己的一 份力气。
时政播报
2023年1月8日、国务院在北京盛大进展国家 科学技术嘉奖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 会并向获奖代表颁奖。
现代科技在身边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现代科技进展带来的 新变化,培育学生宠爱科学的情感和品质。
力量:培育学生观看、收集、整理、归纳信 息的力量。
学问:了解科技对社会进展具有推动作用,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脑、,数近码年相来机,手,纳机米,纯洗平衣彩机电等,变新频科空技A调产,品掌不上断电 问世.这些产品的问世 ( )
• ①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 ②提高了 人们的生活质量 ③
• 转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④说
明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A
•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 3、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 稻,200多公斤的大南瓜,色泽明媚的太空椒,富含养分的食用海水 蔬菜……这些承受新技术培育出来的成果正变为人们餐桌上的美
现代科技给我们生活 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学校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单元 14现代科技在身边说课课件 鲁教版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学校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单元 14现代科技在身边说课课件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539df1ce2f0066f533227f.png)
3
教学环节
构建情境· 合作探究
• 环节三:“畅所欲言” (7min)
皮影戏 科技与社会 • 丰富你的课余生活,你会用到哪些科技产品? 科技与未来 科技与生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方式学习,并 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
3
• • • •
教学环节
构建情境· 合作探究
环节四:“畅想未来” (10min) 1.请你想象一下,15年后我们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2.播放:《未来生活》 3.为了让梦想变为现实,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情感、态度、价值观
6
教学重难点
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感性认 识
对科技作 用认识不 足
生活基 础和动 力
思想情感
热爱科学 的情感
新授课教学模式
线索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引出课题 构建情境· 合作探究 走进生活· 当堂训练 课堂反思· 指导生活
1
设计理念
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教师在快乐中教学。
对教材: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 科技与生活 活性、多维性、开拓性,调动学生创新的情感,热 爱生活,大胆想像。
3
教学环节
构建情境· 合作探究
• 环节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10min)
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 领科研团队开启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 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数据演算的形式探究问题, 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活跃思维,最后再抛出“为 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 科技与社会700公斤目标实现; 什么杂交水稻会产生如此大的经济效益”这一问题, 科技与未来 2004 年, 800 公斤目标实现; 2005 年,超级稻第三 使学生豁然开朗,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 科技与生活 期小片试验田达到900公斤。 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 Q:大家推测下:杂交水稻在20年内,达到亩产多 少公斤?能养活多少亿人口呢?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四课 第1框 现代科技在身边 课件 鲁教版(共36张PPT)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四课 第1框 现代科技在身边 课件 鲁教版(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3f982ea32d7375a4178033.png)
防静电服装
防紫外线服
509米, 台北101摩天 世界第 大楼,世界最 二高楼 高楼之一。 目前拍摄的台 北市景,显示 101高楼还没 有落成,就已 经比周围建筑 高四倍。不过, 到2007年,在 上海落成的另 一座高楼就将 超越101大楼。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金贸大厦 主体建筑88层,高400.5米,为 中国第一高楼,也是世界第三高 摩天大楼。
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一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制度的进步
科技的作用
二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 供新的载体
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P61-62)
1、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薪技术及 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3、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对于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 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4、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 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假如你有一个亲戚在外省, 请你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 方式与远方的亲戚取得联系? 在古代,又有哪些联系方式?
1、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了解 2、为什么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重点
现代科技在身边
交通基本靠走, 取暖基本靠抖, 治安基本靠狗, 通讯基本靠吼。
太空服演变过程
舱内航天服。航天员在飞船舱内活动时常穿舱内航天服。 它一般是软式航天服,由里往外共有6层。第一层是最贴 身的一层,是由纯棉布或棉麻布的内衣裤,质地柔软、透 气。第二层是用羊毛制品或合成纤维片制成的保暖层。第 三层是由微细管道连接在衣服上制成的通风散热系统。在 人体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它可以把人体产生的热量、水 汽和各种气味排出体外。第四层是气密加压限制层,它用 于充气加压,使身体有足够的压力。第五层是隔热层,它 由5~7层涂铝的聚脂薄膜构成,主要防护外部热量往里辐 射。最外一层是外罩层,它要求所用材料必须耐高温,而 且耐磨损力强。这种压力服具有良好密封调压、通风散热、 排湿等功能和足够的强度,并装有小便收集装置。如果船 舱大气压力、气体成分控制失效,舱内航天服可作为应急 救生衣。
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14.1《现代科技在身边》课件(共36张ppt)
![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14.1《现代科技在身边》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59239d6529647d2728526f.png)
观察我们的衣食住行,搜 集身边的科技产品或资料,与 大家共同分享。
家用电器 通讯工具 交通工具 数码产品
一把大手枪,不把子弹装么影响?
现代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提 供 了 提 高 了 改 变 着
丰衣足食 科技含量 生活观念 舒适住行 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
2.科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精神财富)。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马春峰 即墨市 第一职业高中
这个小发明就是 酒后禁驾器,一 旦在我们的机动 车里安上了这个 小设备,司机酒 后驾车的时候, 车辆是无法被启 动的。
我们能否停下科技的脚步?
谈一谈你的收获
科技发展在学习内容和手段方面 的表现。。。。。。 我今后打算这样做。。。。。。。
今天,我们是科技成果的享受者,明天, 我们要成为科技发展的推动者。 今天我们是小制作者,小发明家,明天 我们要成为大科学家,大发明家。
1.近年来,手机、纯平彩电、变频空调、掌上 电脑、数码相机、纳米洗衣机等新科技产品不 断问世。这些产品的问世 ( )
①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 ②提高了人们 的生活质量 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 方式 ④说明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现代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
未来社会会出现什么高科技产品 或新的生活方式?
未来智能化家庭的惬意生活
努力学习, 未来 就会变成现实!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美 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 论”,撰文说到下世纪30年代, 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 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 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 机?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2.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亩产800公 斤的超级杂交水稻、200多公斤的大南瓜、色 泽鲜艳的太空椒、富含营养的食用海水蔬 菜……这些采用新技术培育出来的成果正变为 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表明 ( ) A.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的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已很富裕 C.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的较量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七单元第十四课第2框现代科技在身边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七单元第十四课第2框现代科技在身边](https://img.taocdn.com/s3/m/c65249a0960590c69ec37698.png)
现代科技在身边一、选择题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创新,就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
这是因为()A.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惟一动力B.科技创新就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C.创新能使任何国家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D.科技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2.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
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电能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
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渐少资源的浪费,关键要靠()A.加快发展环保产业B.科技创新C.减少人口增长D.转变全民的资源观念3.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在19世纪,50年增加1倍;20世纪初期,30年增加1倍;50年代,10年增加1倍;70年代,5年增加1倍;80年代,3年增加1倍;90年代更快。
据统计,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20世纪初,需要20-30年,60-70年代激光与半导体从发现到应用只不过用了两三年,而现在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只有十几个月。
这主要说明()A.我国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B.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我们根本无法预见科技发展的趋势4.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证实,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正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着大跨越。
这说明()A.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B.我国的高新技术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C.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D.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只能依靠高新技术的进步5.我国继成功发射“神七”并实现太空行走后,现在又致力于“神八”和“天宫一号”的研制;我国已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看了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A.我国始终把发展科技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B.在一些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C.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D.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单元 第十四课 第1框 现代科技在身边活动探究型教案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八年级下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单元 第十四课 第1框 现代科技在身边活动探究型教案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八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9bfc7f7284868762cbaed585.png)
现代科技在身边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联系学生生活积累,感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和社会带来的新变化。
生活中,学生都能接触生活中的部分科技产品,享受科技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快乐,这是本课时展开的生活基础和动力。
支撑本课时问题解决的主要是科技知识教育和青少年为科技做贡献的品德教育的相关知识,是科技知识教育的开端。
学生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虽能体会到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但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尚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对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加以引导,帮助他们从感性认识入手,但同时也应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化,感受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为此本课时在逻辑结构上设计了紧密相联的两目:一、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二、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这两目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认识科技与生活,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2、能力目标:感悟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理解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激发学生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初步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重视科学、反对迷信的人生态度;感受科技魅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教学难点: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二、学情分析8年级学生与6、7年级相比,在各方面也相对成熟,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强,这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但从整体上看,青少年的科技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也存在着明显不足。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而且它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成败。
因此本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创新精神。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现代科技在身边》课件-34页PPT精选文档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现代科技在身边》课件-34页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d72d57ca300a6c30c229f7e.png)
第三次 科技革 命
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 科学技术的发 明和应用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 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 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 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共同探讨: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
皮影戏
小组讨论,现代科技还通过 哪些方式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 活?
小组交流,用简 短的语言概括出科技 对社会的作用。
现代科技的应用
家庭生活领域 学校生活领域
液晶电视、手机、电脑、洗衣机、 空调、私家车、太阳能等
多媒体、饮水机、空调等
社会生活领域 交通工具、医疗设备、通信工具
小组交流,用简 短的语言概括出科技 对生活的作用。
科技与生活关系
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提高了生活的科技 含量和生活质量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观念和生活方式
科技与社会发展 关系
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 物质文明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精神文明
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你打算 怎样为科技进步做贡献 ?
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做到:努 力学习文化知识;讲科学,爱科 学;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等。
1、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我知道了: 2、今后,我准备: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 人类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 富。
标志
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一次 蒸汽机的发明 科技革 和应用 命
是一次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又是一 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变了生产 技术和劳动工具 ;人口的增加和 物质产品的丰富
第二次 电的发明和电 科技革 力的广泛应用 命
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形成许多 新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和电器制 造业、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 以及新兴的通讯产业.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单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第14课 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教案1 鲁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单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第14课 感受现代科技(现代科技在身边)教案1 鲁](https://img.taocdn.com/s3/m/8668476e5901020207409cf2.png)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
1、了解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
2、知道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懂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展示自学指导: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
1、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现代科技在身边
年级
八
科目
思品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Nhomakorabea课题
现代科技在身边
授课
类型
新课
课标依据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该项目由“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和“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这两个层次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科技入手,感受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新变化,认识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物质文明、科技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由近及远,由感性到理性,层层递进,揭示了科技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
二、学情分析
生活中,学生都能接触生活中的部分科技产品,享受科技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快乐,这是本课时展开学习的生活基础和动力。
学生虽能体会到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但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尚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对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加以引导,帮助他们从感性认识入手,进一步深化感受科技对社会影响。从而激发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认识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态度、价值观
6 教学重难点
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生活基 础和动
力
感性认 识
对科技作用认识 不足
思想情感
热爱科学的情感
新授课教学模式
线索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构建情境·合作探究
走进生活·当堂训练
课堂反思·指导生活
1 设计理念
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教师在快乐中教学。
对教材:
依靠又不依赖 超越又不脱离
2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构建情境·合作探究 走进生活·当堂训练 课堂反思·指导生活
3 教学环节
构建情境·合作探究
• 环节一:“信息发布台” (7min)
• 1.请你根据自己的观察,说说生活中与科技有关的东西或 事件。(如信息方面、交通方面、生命健康方面、饮食方 面等)
• 【2.设结合计你意对图现】在通生过活新整的理需和求展和示欲图望(片理,想使)学及生你初想改步变感 受面【的发的科到面设生展?技现,计活,与方5代 激 意年式生科 发 图、,活技 学 】1发0就生开年挥、在对阔自2自科学己0年科的己学生、技想身技的5象与0边术视年力社,的野后,会影兴,人设们趣发响想的一。展我生下学们活科,生生可随技思活能着与维的是科未怎的方技来样的灵方 活性、多维性、开拓性,调动学生创新的情感,热 爱生活,大胆想像。
构建情境·合作探究
• 环节四:“畅想未来” (10min) • 1.请你想象一下,15年后我们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 2.播放:《未来生活》 • 3.为了让梦想变为现实,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并设适科计时技意 引与图 导生】 学活使 生学的生态对度科科和技技行与的为社力,会量激更发一学步生科的培技了养与解创未,新来 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信心,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 教学环节
走进生活·当堂训练(5min)
材料:截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45%,农业科 技贡献率的提升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 大贡献。据统计,截至去年,全国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达 311.1公斤,远超过世界人均105公斤,是世界人均水平 的近三倍。专家们测算,蔬菜产业的成果,60%的功劳要 在蔬菜科技的进步身上。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的 【所设学单交计内产水意容分稻图的别利】检比用开验世技放,界术性升平的题华均重目学水大,生平突引热高破领爱,60学科带%生学、来多,4了0角为水%度祖和稻思国1种0考的植%,科,的既技特新是发别飞对展是跃学做杂。生出 贡献1.的上情述感材,料落说实明情了感什、么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拓展知识 提高能力
知活 识动 运在 用线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记录过程 表达希望
还
有倾
研 究 课 题
活 动 目 标
方 法 支 持
我 的 进 步
什 么 困 惑 或 问
我 还 希 望
听 他 人 的 心 声
题
故事引导 共同探讨 走进生活 创新实践平台 我在成长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2 编写体例
2 课时内容
搭起创新的桥梁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创新与科技发展
现代科技在身边
现代科技的 神奇与力量、
发展速度
感受现代科技
走创新之路
科技发展 靠创新、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能力
3 项目内容
引导学生感受现代科技 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 新变化,使学生感悟到 现代科技已渗透到我们 ,并改变、影响着我们 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 科学的情感。
2.从上述材料中,你获得哪些感悟?
3 教学环节
课堂反思·指导生活(3min)
其实创新离我们并不要遥远,我们的许多 奇思妙想在将来可能成为现实,把你的奇思 妙想以文字、图画、动画等你所擅长的方式 【设计表意达图出】来通,过建布立置公实共践邮性箱作,业通将过学发习送延电伸子到邮课堂 之外,件明的理方导式行与,大落家实共在享行。动上,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培养学老生师从的小电热子爱邮科箱学:的56意28识2和50习82惯@。
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
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与 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懂 得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 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 力量,理解“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的思想
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科教兴国 战略(九
年级)
5 教学目标
能力
• 三、1.1关注观社察会能发力展;变收化集,和增处进理关心社会的兴趣 • 和情感,养成信亲息社能会力行;为发。现正、确分认析识、好奇心和从众 • 心理,发展独解立决思问考题和能自力我控制能力。 • 三、2.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 • 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 • 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 教学环节
构建情境·合作探究
• 环节二:“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10min)
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 领科研团队开启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 时 【设间计内意就解图】决通了过十多猜测亿、人数的吃据演饭算问的题,形式有探力究回答问题了, 世 激发界学“生谁来的探养究活热中国情,”活的跃疑问思维。,最后再抛出“为 什么2杂0交00水年稻,会超产级生杂如科交此技水大与稻的社亩经会产济70效0公益斤”目这标一实问现题;, 2使0学0科4生年技豁,与然8生0开活0公朗斤,目由标感实性现认;识2上0升05到年理,性科超认技级识与稻,未第深来三 期 刻理小解片“试科验学田技达术到是90第0公一斤生。产力”这一观点。
对学生:
落实一个“主”字 突出一个“动”字 体现一个“爱”字
2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引出课题(3min) 构建情境·合作探究(34min) 走进生活·当堂训练(5min) 课堂反思·指导生活(3min)
3 教学环节
(3min)
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播放视频:为了幸福而改变
◆展示课题:现代科技在身边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展示手机 更多学生未知的功能,形象直观 地展示科技的伟大力量和无穷魅 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现代科技在身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课堂评价资源开发
1 单元分析
3 内容结构
我与集体 国家和社会
国情
道德
我与他人
法律
思想性
成长中的我
内容结构 人文性 实践性
心理 健康
综合性
趣味引入
孟 杰 和 他 的 伙 伴 们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大家推测下:杂交水稻在20年内,达到亩产多 少公斤?能养活多少亿人口呢?
3 教学环节
构建情境·合作探究
• 环节三:“畅所欲言” (7min)
• 【丰设科富计技你意与的图课生余】活生引活导,学你科生会技学用到与会哪社利些会用科各技皮种产影品方戏?科式技学与习未,来并 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
3 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