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稻鸭共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稻鸭共作技术的现状、对策及前景
摘要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安全更是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重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稻鸭共作技术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生产出优质健康的稻米及食用鸭,发展前景尤为可观。但是,我国稻鸭共作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本文总结经验,寻找对策,以期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稻鸭共作技术;技术特色;现状;问题;对策;前景
1 稻鸭共作技术的概念
稻鸭共作技术是由传统的稻田养鸭发展而来的,在水稻生长季节,向稻田里放养一定鸭龄、一定数量的役用鸭,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除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鸭子的活动产生的中耕浑水作用可以促进稻田的养分物质循环,增强植株的抗性。鸭子的粪便则为稻田提供了必要的肥料,除使用必要的有机肥外,基本不需要追施化肥。同时稻田为鸭子提供食物、水源以及栖息的场所。稻鸭共作技术使一片稻田同时生产出安全优质、无公害的稻米和鸭肉,是种养结合、降本增效的生态型立体式种养殖结合模式。
2 稻鸭共作的技术特色
2.1 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已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而稻鸭共育通过充分发挥鸭的“役禽”效应,能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稻田里的害虫、浮游和底栖小动物,为鸭子提供了丰富的饲料;稻的茂密茎叶为鸭子提供了避光、避敌的栖息地。同时,鸭子在稻丛间不断觅食多种害虫,减少了对水稻生育的危害;鸭的排泄物是氮、磷、钾养分齐全的天然肥料。这种互惠互促的良性循环关系,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发展生态农业极为有利。
2.2 能增强水稻自身生长活力,有利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业
鸭在稻丛间不断踩踏,起到了中耕的作用,使杂草明显减少,有着人工和化学除草的效果;鸭子吃草觅食,浑水松土,通气增氧,减低土壤有害物质危害水稻,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深扎;鸭过稻动,壅泥培土,增强水稻抗倒伏的能力。稻鸭共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形成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稻的生产体系。
2.3 能够达到省工节本高效的要求,有利于发展高效农业
试验对比结果,稻鸭共育比单纯种稻平均增产4.93%,每公顷增收节支 4 273.5元;对1.54万hm2中心示范方统计结果,平均增产4.36%,增收节支3404.1元,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从而提高了种稻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
极性,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
2.4 能够达到稻鸭产品同时安全优质,有利于发展市场农业
农产品优质安全正在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一种追求,也是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采取稻鸭共育新技术,由于少施化肥、农药,生产的稻米品质上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监测中心检测符合无公害标准,食用安全,纷纷被粮食和食品加工企业看中,与农民签订合同,加价收购。鸭子在自然生态下野养,瘦肉率高,鸭肉鲜美可口,完全不同于规模饲养的鸭子,符合当前群众的消费要求。
3 我国稻鸭共作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3.1 我国稻鸭共作生态农业的现状
我国早在明朝时代就开始将家鸭放牧于稻田。明代霍韬记述了用鸭防治稻田蟛蛴的事迹,其后陈经伦饲鸭治蝗获得成功,陈九振、顾颜等人加以引用,证明该法行之有效,养鸭除虫便在生产上运用,稻田养鸭因此得以发展。近代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稻田养鸭逐渐减少。2000年,江苏省率先引进日本的现代稻鸭共作技术,在镇江市延陵镇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基地试验与示范应用。在各地农业、畜牧等单位大力协助下,稻鸭共作技术内容不断完善,推广应用范围迅速扩大许多地区特别是南方稻区,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实际提出了因地制宜的稻鸭共作技术体系。农业部于2003年在湖南省召开了南方优质高效无公害稻米生产示范观摩会,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技术作为无公害稻米生产的主导技术引起各地农业主管部门的关注。如今这项技术在浙江、江西、江苏、湖南、云南、湖北等省有较大发展,其中,推广力度最大的是浙江、江西和湖北。
3.2 我国稻鸭共作生态农业推广模式
当前我国稻鸭共作技术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3.2.1 种养结合模式:以农户为单位。按水稻面积多少,每667 m:稻田投放l2~15只野性较强的肉蛋兼用型鸭,以2000~3330m为一个种养结合小区并围网。在每个小区的稻田田头放置木制鸭舍,白天将鸭放进稻田,夜间将鸭收进鸭舍。这种模式无论是平原湖区还是丘陵地区的稻田,均可推广应用。
3.2.2 分户种养模式:通过专业养鸭户的群鸭与一定面积的水稻相配套.按每667m2稻田投放12~15只鸭的标准,确定鸭群与稻田面积的配比。专业养鸭户在稻田旁建设鸭棚,利用或开挖相应面积的水面,做到鸭棚大小、鸭苗数量、水稻面积相匹配。白天将鸭投入稻田放养,夜晚回收饲喂。这种模式可在低湖地区推广。
3.3 我国稻鸭共作技术研究进展
在稻鸭共作技术广泛推广应用的同时,国内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在积极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探索稻鸭共作条件下的稻田生态规律,完善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但是在诸如水稻品种及栽植密度、役用鸭品种与放养密度、稻田杂草控制、
稻田病虫害控制、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中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亟待深入研究。
4 我国稻鸭共作技术存在的问题
4.1 研究不深入,技术不配套
虽然稻鸭共作正在全国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但技术空间的拓展程度不够充分,稻田生态的利用与研究不够深入。目前,主要在移栽稻的表观功能与生态效应上进行了相应研究,而在土壤理化性质、稻田生物多样性(如有益生物组成与变化、微生物效应、杂草库变化)、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如根系构型、分蘖发生规律、群体特征、品质生理等)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信息、价值流向和转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对于不同种植制度与方式(直播、再生、抛秧)的生态效应研究更是鲜见。此外,传统手工栽插方式不适应稻鸭共作要求,而目前生产使用的各种国内外插秧机株行距调整范围尚不能满足稻鸭共作的需要,必须研制相适应的插秧机.使之既符合软盘育秧、双膜育秧等育秧方式的要求,又能满足稻鸭共作模式的需要。
4.2 机制不适应,操作有困难
目前,我国的农户种植规模普遍偏小,应用稻鸭共作新技术后.户均增收数百元,对农户吸引力不大;而且稻鸭共作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应用有一定操作规程要求,农户对新技术示范兴趣小,往往选择风险不大效益稳定的稻一麦、稻一油菜两熟制;而新技术推广产生的效益与收入不挂钩,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推广新技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影响该项技术推广应用。
4.3 宣传不到位,认识有误区
由于各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很多农户认为在稻田里放养鸭子既要增加投入,管理又很麻烦、辛苦,鸭子还会踩倒秧苗、采食稻穗,从而引起减产减收,严重影响了稻鸭共作新技术的推广。
4.4 政策不落实,推广有难度
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保证粮食生产数量,但在提高农产品品质方面出台的政策不多。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与传统农业相比需要增加鸭苗、饲料、生物农药、有机肥及围网投入,多数农民只关注投入的增加,不了解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大米品质提高带来的效益,不愿意尝试,如无政策支持,多数农户仍会选择传统技术。以保证安全无风险。加之,目前绝大多数大米加工企业,只重视扩大收购加工规模,靠获得加工费实现利润的增加,不重视通过产品品质提升获取高附加值来增加效益,对采取稻鸭共作方式提高稻米品质增效不重视。
5 加快稻鸭共作新技术发展对策
5.1 组织技术攻关,加强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