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的检验 导学案 编号13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2.2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2.2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2.2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苏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知识技能: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过程方法: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

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教学过程情景设计:在生产、生活及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请同学回忆一下,初中化学中我们接触过那些物质的检验?学生讨论。

实验探究:根据学过的知识请同学设计实验把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化肥区分开来。

通过实验检验同学们设计实验的正确性。

交流讨论、整理归纳:一些物质的检验方法。

铵盐是通过铵盐与强碱溶液混合加热时有氨气放出。

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反应。

(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试纸变蓝。

人们常用氨的这一性质来检验铵根离子。

盐酸、氯化钠、氯化铵等溶液中的氯离子能与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上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能与氯化钡溶液中的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人们常用向溶液中加入酸性氯化钡溶液的方法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演示: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钾、硫酸钾的焰色反应。

指出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叫焰色反应。

根据火焰所呈现的特征焰色,可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交流讨论、整理归纳: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学过的几种物质的检验方法。

信息博览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常用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

如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1.2《常见物质的检验》学案

1.2《常见物质的检验》学案

第3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目标聚焦】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2.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

3.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检验常见物质的实验方法。

【学海导航】一、离子检验法1.NH4+的检验(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_____mL的NH4Cl和(NH4)2SO4溶液。

②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③分别加热两支试管,并将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试纸靠近__________,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2)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原理:铵盐与强碱溶液在加热时发生下列反应:NH4Cl + NaOH — ___________________(NH4)2SO4 + 2NaOH —_________________2.Cl-的检验(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②再各加入5滴_________________溶液,观测实验现象。

(2)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

(4)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42-的检验(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②再各加入5滴_________________溶液,观测实验现象。

(2)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物质检验和鉴别》导学案

【导学案】《物质检验和鉴别》导学案

《物质检验和鉴别》导学案常见物质的检验:(1)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了解物质及其组成成分的特性→依据物质的特性和实验条件确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方法→选择、准备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2)物质检验的一般实验步骤①先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状态、颜色、气味等;②准备试样,当试样是固体时,一般先取少量试样配成溶液;③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每次取少量待测溶液进行检验,并编号;④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存在时,应排除离子间的相互干扰,注意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顺序;⑤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化学方程式)。

(3)物质检验的类型1.氢气:2.氧气:3.氯气:4.SO2:5.CO2:6.NH37.NO 8.NO2(二)常用阳离子的鉴别方法:1.H+2.Na+3.Mg2+4.Al3+5.NH4+6.Fe2+7.Fe3+8.Cu2+(三)常用阴离子的鉴别方法1.Cl-2.Br-3.I-4.SO42-5.SO32-6.CO32-7.HCO3-8.HSO3-(四)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方法1.乙烯(双键)2.葡萄糖(醛基)3.乙酸(羧基)2.淀粉配套练习:2.下列关于某些离子的检验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某溶液与浓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气体,则原溶液中存在NH4+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可用硝酸酸化的AgNO3 溶液鉴别Cl-、Br-、I-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②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链烃;③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④用盐析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⑤用加热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固体;⑥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4.检验下列离子时,仅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能鉴别的是A.Fe2+ (KSCN溶液) B.Cl-(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C.NH4+ (NaOH溶液,加热) D.Na+ (焰色反应呈黄色) 5.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32-存在C.用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是能一次鉴别开的6.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血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32-存在C.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不能一次鉴别出来参考答案1.B【解析】A项可能受到Ag+影响生成AgCl沉淀;C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就是SO还可能是其他气体比如氯气;D、能发生银镜2反应的官能团为醛基,而醛基还可能存在与甲酸或甲酸某酯、甲酸盐中。

江苏省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常见物质检验

江苏省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常见物质检验

常见物质的检验【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 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2.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活动一】CO32—、NH4+ 、Cl—、SO42—的检验『范例演示(旧知回顾)』CO32—的检验:(现有一小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a2CO3,如何检验其中的CO32—呢?)思路:将CO32—转化成CO2,检验到CO2证明存在CO32—(1)试剂:稀HCl、澄清石灰水(2)方法: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中,向其中加入稀HCl,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白色粉末中含有CO32—(3)相关反应方程式: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CO2 + Ca(OH)2 = CaCO3↓ + H2O『自主学习(P21~22)』1.NH4+的检验(P21实验1):思路:将NH4+ 转化成NH3,检验到NH3证明存在NH4+(1)试剂:___________溶液、湿润的____________试纸(2)方法:取少量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_________溶液并_______,若产生能使湿润的______ 试纸变______的气体,证明待测液中含有NH4+(3)相关反应方程式(以NH4Cl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的检验(P21实验2):思路:将Cl—转化成AgCl沉淀(1)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向其中加入_________和_________,若有___________产生,证明待测液中含有Cl—(3)相关反应方程式(以KCl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SO42—的检验(教材P21实验3):思路:将SO42—转化成BaSO4沉淀(1)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先向其中加入________,若无________产生,再加入_________,若有____________产生,证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3)相关反应方程式(以K2SO4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与交流』(1)检验NH4+中,为什么要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还可以用什么试纸来检验?(2)检验Cl—中,为什么要加入稀HNO3(从排除干扰角度思考)?可以用稀HCl来排除吗?(3)检验SO42—中,滴加稀HCl的作用是什么?BaCl2和稀HCl的滴加顺序能颠倒吗?『练习尝试』1.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A. Cl—: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B. SO42—:加入BaCl2,生成白色沉淀C. NH4+: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D. CO32—: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加NaOH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D.加NaOH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活动二】焰色反应『自主学习(P22)』4.定义: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火焰上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____________ 5.实验操作:(P21实验4)①“烧”: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②“蘸”:用铂丝蘸取试样③“烧”: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元素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④“洗”:用稀HCl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时,再检验下一个试样6.Na元素的焰色:__________ K元素的焰色:_____________(透过蓝色钴玻璃) 『思考感悟』(1)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①一定是钠的盐溶液②一定不含K+,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练习尝试』3.下述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④没有铂丝,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火焰颜色较弱的金属丝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C. 仅有⑤不正确D.全对4.某物质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B.该物质一定是钠盐C.该物质中必定含钠元素D.该物质中必定含钾元素【归纳整理】【课堂检测】1.检验试样中有无SO2-4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A.先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2-4B.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2-4C.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一定没有SO2-4D.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2-4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HCl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某待测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待测液中一定不含K+3.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含有K+ B.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溶液中含有SO42ˉC.用一束光照射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都出现丁达尔现象D.向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色,则溶液中含有I24.下列关于某些物质的检验方法或结论正确的是A.在某未知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肯定有SO42-B.用焰色反应可鉴别出NaCl、KCl和Na2SO4三种物质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D.在待测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滴入酚酞,若显红色则原溶液中肯定有NH4+ 5.某水样中要检验出H+、SO2-4、Cl-,两位学生进行了如下不同的实验:甲同学:取少量溶液先滴加石蕊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

常见物质的检验学案

常见物质的检验学案

常见物质的检验(学案)[复习引导]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别和鉴定。

鉴别是通过实验将两种或多种物质加以辨别,可根据几种不同物质的特性区别开它们各是什么;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别检验出该物质的阴、阳离子。

物质的检验的关键是必须熟练掌握各物质的(或离子)的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达到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的效果。

一般先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来检验鉴别,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再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检验鉴别。

检验的一般方法:先猜想→根据性质→再确定方法。

具体步骤是:取样→加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物质的检验主要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或特殊的实验现象进行的,所以掌握物质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1)固体物质的颜色:①白色固体: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②红色固体:、红磷。

③黑色固体:木炭、铁粉。

④蓝色固体:。

⑤绿色固体:。

⑥淡黄色固体⑦紫黑色固体:。

(2)沉淀的颜色等特性: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沉淀是③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无气泡产生的白色沉淀是、蓝色沉淀是、红褐色沉淀是。

(3)溶液的颜色:①蓝色溶液:是含的溶液②黄色溶液是含的溶液③浅绿色溶液是:含的溶液④紫红色溶液是含的溶液。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常见物质的化学特性:(1)常见气体的鉴定方法:(2)常见离子的鉴定方法:3、物质的鉴别题(1)可任加试剂的物质鉴别题[例1]如何鉴别硫酸钠、碳酸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四种固体物质?[练1]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

请你对两种溶液进行鉴别。

①鉴别它们的三种不同方法是(只写试剂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简述其中的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化学 1.2.6《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化学 1.2.6《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常见物质的检验一、常见离子的检验物质检验方法相关化学方程式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①红色—C 能与BaC 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②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③无色④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⑤CO2⑥、⑦N 铵盐(或铵盐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⑧蓝的有刺激性气味的⑨NH3⑩S 能与含B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硝酸Cl-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二、焰色反应1.许多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就叫作焰色反应。

根据火焰所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2.操作步骤将一根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有颜色,可将铂丝在稀盐酸中蘸一下,再灼烧至无色。

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许待测物,然后再在火焰中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

流程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可总结为四个字:洗、烧、蘸、烧。

3.钠及其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为黄色。

钾及其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为紫色。

1.氯离子检验时,所用试剂能否将硝酸换成盐酸?2.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3.观察钾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哪些?探究1:常见离子的检验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KCl、Na2SO4、CuCl2、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该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②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由上述现象推断:(1)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2)若要检验可能含有的离子,操作名称是。

1.某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吗?2.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时,向溶液中先加入盐酸还是先加入氯化钡溶液?3.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时,能否用硝酸、硝酸钡溶液代替盐酸、氯化钡溶液?探究:焰色反应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及实验操作说法中正确的是( )。

11-12学年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11-12学年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第2单元课时2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

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具体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导入] 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如为保证公平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

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个实验中,依次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l—: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

《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

《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的检验;2、能用焰色反应、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常见阳离子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阳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H+①紫色石蕊试液②橙色甲基橙试液③锌片(或铁片)①石蕊试液变红色②甲基橙试液变红色③有能燃烧的气体产生Zn + 2H+=Zn2++ H2↑K+焰色反应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Na+焰色反应黄色NH4+NaOH溶液(浓)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NH4++ OH-=NH3↑+ H2OFe2+①NaOH溶液②新制的氯水+KSCN溶液①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②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①Fc 2++ 2OH-=Fe(OH)2↓4Fe(OH)2+ O2+ 2H2O=4Fe(OH)3②2Fe2++ C12=2Fe3++ 2Cl-Fe3++ 3SCN-= Fe(SCN)3Fe3+①NaOH溶液②KSCN溶液①生成红褐色沉淀②生成红色溶液①Fc 3++ 3OH-=Fe(OH)3↓②Fe3++ 3SCN-= Fe(SCN)3Cu2+①NaOH溶液②浓氨水①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后变成黑色②生成的蓝色沉淀,溶于过量浓氨水中,呈深蓝色溶液①Cu2++2OH-=Cu(OH)2↓Cu(OH)2CuO + H2O②Cu2++ 2NH3·H2O=Cu(OH)2↓+ 2NH4+Cu(OH)2+ 4NH3·H2O=2、常见阴离子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

)高一化学(苏教版)协同模式导学案:常见物质的检验

)高一化学(苏教版)协同模式导学案:常见物质的检验

课题:—— 1-2-2 常见物质的检验 姓名: 一:学习目标1.学会Cl -、-24SO 、-23CO 、+4NH 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2.能用焰色反应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3.能综合利用上述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二:课前预习1.在生活、生产及科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测定物质的 ,确定它是哪种物质,即进行 ,通常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物质某些 将物质粗略地区分开来,但更多的是根据不同 、 或 的 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2.常见离子的检验(1)+4NH 的检验取少许样品与 混合于试管中 ,用 靠近试管口,若试纸 ,则证明含有 。

(2)Cl 一的检验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KCl 溶液,再滴加几滴AgNO 3溶液和稀硝酸,现象是 ,该沉淀 溶于稀HNO 3,方程式为 。

(3) -24SO 的检验: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K 2SO 4溶液,再滴加几滴BaCl 2溶液和稀盐酸,该沉淀 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

(4)焰色反应:焰色反应: ,如Na 的焰色为 ,钾的焰色为 。

三:课堂研讨一、常见物质的检验1.检验+4NH :【实验1】试剂:实验现象:方程式:备 注2.检验Cl —试剂:实验现象:方程式:3.检验-24SO试剂:实验现象:方程式:[讨论] 实验1:试纸为何要润湿?实验2:为何要加稀硝酸?实验3:为什么要加稀盐酸?二、焰色反应试剂:实验现象:【例题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述两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定试液中含有-24SO 。

试分别说明以下方案是否严密?并说明理由。

方案甲:试液 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方案乙:试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例题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 .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C .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D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课堂小结:四、学后反思:BaCl 2溶液 足量盐酸 足量稀盐酸 BaCl 2溶液。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技能,体会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学习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去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重点难点】重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难点:物质组成成分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现有四种无色无味的气体H2、O2、CO2和CH4,你能进行鉴别吗?2、正误判断:(1)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可以确定纤维是否为蛋白质纤维.(2)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后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3)做某溶液的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一定是钠盐.(4)若某溶液的焰色反应实验中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钾元素.(5)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6)利用焰色反应可以检验某些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7)在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C、H等非金属元素的存在,原子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红外光谱仪可以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8)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未见蓝色,则溶液中一定不含铵根离子.二、探究未知1、焰色反应:许多或在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叫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将或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用其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继续实验时要用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再进行实验.观察钾元素焰色时要透过其作用是.2、在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若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Cl、Br等元素,可利用,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可用,若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可用.3、常见离子的检验:三、典型例题【典例1】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3种: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N H4+—气体法B.Cl-—沉淀法C.Na+—显色法D.Ca2+—气体法【典例2】下述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中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弱的火焰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典例3】按下列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即可将盐酸、H2SO4、K2SO4、NaOH和KNO3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AgNO3溶液、稀硝酸B.BaCl2溶液、无色酚酞溶液、AgNO3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BaCl2溶液D.无色酚酞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典例4】在四支编号的试管里分别装有K2CO3、KNO3、K2SO4、Ba(NO3)2溶液,现需要最少种类的试剂将它们一一区别开来,则所需试剂的种类是:A.不用任何试剂B.用一种试剂C.用两种试剂D.用三种试剂四、当堂检测1.下列物质只能用焰色反应进行鉴别的是:A.碳酸钾和氯化钾 B.氯化钾和碳酸钠 C.氯化钠和氯化镁 D.氯化钠和氯化钾2.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C.硫酸 D.稀盐酸3.“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K2SO4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B.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C.Na与NaCl在灼烧时的焰色反应颜色相同 D.焰色反应一定发生化学变化4.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是碱溶液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是钠盐溶液C.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溶液中含Ca(OH)2D.无色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中含NH4+5.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与混合物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物质的家庭应用1.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稳定性与活性第二章: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2.1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检验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沉淀检验2.2 氯离子的检验加入硝酸银的沉淀检验加入氨水的沉淀检验2.3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加入盐酸后加入BaCl2的沉淀检验加入稀H2SO4后的沉淀检验第三章: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3.1 氢气的检验点燃气体产生水的检验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后的沉淀检验3.2 二氧化碳的检验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沉淀检验加入酚酞指示剂的溶液颜色变化3.3 氧气的检验使燃着的木条更旺燃烧的检验使铁丝表面产生气泡的检验第四章: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4.1 醇的检验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产生沉淀的检验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颜色变化4.2 酮的检验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产生沉淀的检验与Tollen试剂反应产生银镜的检验4.3 酸的检验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检验与石蕊指示剂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第五章:常见阴、阳离子的综合检验5.1 常见阴离子的综合检验利用pH试纸检验硫酸根离子利用沉淀法检验氯离子5.2 常见阳离子的综合检验利用火焰颜色检验钠离子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钾离子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第六章:常见金属离子的检验方法6.1 铜离子的检验加入氨水后的蓝色溶液检验加入NaOH溶液后的蓝色沉淀检验6.2 铁离子的检验加入KSCN溶液后的血红色溶液检验加入NaOH溶液后的红褐色沉淀检验6.3 铝离子的检验加入NaOH溶液后的白色絮状沉淀检验加入氨水后的白色絮状沉淀检验第七章:常见酸碱盐的检验方法7.1 酸的检验加入BaCl2溶液后的白色沉淀检验(硫酸)加入AgNO3溶液后的白色沉淀检验(氯化物)7.2 碱的检验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的红色溶液检验加入CuSO4溶液后的蓝色沉淀检验7.3 盐的检验焰色反应检验(钠、钾等金属盐)加入NH4Cl溶液后的刺激性气味检验(铵盐)第八章:常见气体物质的检验方法8.1 硫化氢的检验加入硫酸铜溶液后的黑色沉淀检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臭鸡蛋气味检验8.2 氯化氢的检验加入AgNO3溶液后的白色沉淀检验加入氨水后的白烟现象检验8.3 氨气的检验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的红色溶液检验加入硫酸铜溶液后的蓝色沉淀检验第九章: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分析9.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红外光谱的产生机理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9.2 常见官能团的红外光谱特征醇、酮、酸、酯、胺等官能团的红外光谱特征烷烃、烯烃、炔烃等烃类的红外光谱特征9.3 红外光谱在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有机物结构的推断有机物纯度的判断第十章: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与安全知识10.1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与处理10.2 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品的安全储存与处理实验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重点和难点解析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以及元素与化合物的关系是教学的基础。

13导学案

13导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学年化学导学案编制:王静复核:使用时间:2012.11.14 编号:1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3.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重点、难点】原子的构成结构。

质子、核外电子、核电荷数【思维导航】根据质子数、电子数及核电荷数的关系来思考做题。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3和P56,完成下列各题:1.原子是__________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它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

所以原子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微粒构成(注意:看教材53页表3-1,氢原子由______和_________ 构成)。

2.质子带________电,电子带_______电,中子__________。

3.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数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_____,电性_____,所以原子_______电性。

4.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53,观察表3-1,您能总结出哪些规律。

质子数电子数核外电子数【当堂演练】1. 我国在2007年发射了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其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1B. 2C. 3D. 42.碘原子核内带53个单位的正电荷,由此不能确定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核电荷数3.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核核外电子数是()A.1B.3C.4D.7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运动B.质量不同C.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D.分子比原子大5.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A.在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电子数B.在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字数C.在原子核内中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 在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核外电子数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5)带正电的粒子是;(6)带负电的粒子是;(7)不带电的粒子是;(8)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导学案】常见物质的检验

【导学案】常见物质的检验

2014年高一化学导学案——常见物质的检验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学习目标】1.学会NH4+、Cl-、SO42-、CO32-等离子的检验方法;掌握焰色反应及常见离子的特征焰色;2.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物质的组成。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1-22页内容,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预习案并记熟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法;归纳总结。

【导学内容】(一)课前预习问题1、如何区别下列几组物质?(1)硫酸铜溶液、硫酸钠溶液:(2)两瓶失去标签的食用醋和酱油:(3)CCl4和水:(4)真丝和人造丝:2、如何检验某种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即CO32-离子)?(二)课堂研讨问题问题:现有是去标签的六瓶溶液,它们可能为NaCl、NH4Cl、(NH4)2SO4、KCl、FeCl3、Na2CO3溶液,如何进行鉴别?【实验探究1】实验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NH4Cl和(NH4)2SO4溶液,再各加入2mL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闻气味(注意方法)及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结论:检验NH4+的实验方案: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加热,若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含有NH4+。

思考:红色石蕊试纸为何要湿润?答:实验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NH4Cl和KCl溶液,各滴几滴稀HNO3和AgNO3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结论:检验Cl-的实验方案: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含有Cl-。

思考:加入稀硝酸的作用是什么?答: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NH4)2SO4和K2SO4溶液,各滴几滴稀盐酸,再各滴几滴BaCl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结论:检验SO42-的实验方案: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含有SO42-。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课时作业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课时作业

第2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学习目标] 1.掌握Cl -、SO 2-4、NH +4等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上述离子。

2.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原理及操作,能根据物质的焰色判别物质中所含的金属元素。

常见物质的检验(1)NH +4检验试剂:NaOH 溶液(或其他强碱溶液)、红色石蕊试纸。

实验现象:加热,□01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反应方程式:如NH 4Cl +NaOH=====△□02NaCl +NH 3↑+H 2O 。

(2)Cl - 检验试剂:□03AgNO 3溶液、稀HNO 3。

实验现象:□04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HNO 3。

反应方程式:如NaCl +AgNO 3□05AgCl ↓+NaNO 3。

【注意】 加稀HNO 3可排除Ag 2CO 3等沉淀的干扰。

(3)SO 2-4 检验试剂:BaCl 2溶液、稀盐酸。

实验现象:□06先加稀盐酸无现象,再加BaCl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反应方程式:如Na 2SO 4+BaCl 2===□07BaSO 4↓+2NaCl 。

【注意】 加酸酸化是为了排除其他沉淀的干扰。

如BaCO 3、BaSO 3等均为白色沉淀。

(4)CO 2-3检验试剂: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08产生无色无味气体(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方程式:如Na2CO3+2HCl===2NaCl+CO2↑+H2OCO2+Ca(OH)2===CaCO3↓+H2O(5)蛋白质纤维实验现象:□09在火焰上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如羽毛、羊毛的检验。

(6)一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钠、钾)检验方法:□10焰色反应。

检验原理:□11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根据焰色反应所呈现的特殊颜色,□12可以检测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实验方法:取一根铂丝,放在酒精喷灯的火焰上灼烧,若火焰有颜色,可将铂丝在盐酸中蘸一下,再灼烧至火焰与酒精灯原火焰颜色相同。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化学《122常见物质的检验 导学案》导学案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化学《122常见物质的检验 导学案》导学案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一化学《122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导学案学习难点: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情境导入】例: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这瓶无色溶液是盐酸,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解释(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说明溶液中含有(2)取少量该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溶液与稀硝酸说明溶液中含有化学方程式[分析归纳]要完成这样的题目,关键是掌握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

【合作学习】下面同学们来探究氯化铵 NH4Cl、硫酸铵 (NH4)2SO4、氯化钾 KCl、硫酸钾 K2SO4这几种盐中所含离子的检验方法。

(课本21页预习)1.独立完成,小组展示:实验检验离子步骤现象反应方程式实验2 Cl-实验3SO42-物质的检验的关键是必须熟练掌握各物质的(或离子)的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达到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的效果。

检验的具体步骤是:→加试剂→→得出结论。

2. NH4+的检验如何检验NH4+的存在?(信息提示:①铵盐能与碱共热产生氨气(NH3)NH4Cl+NaOH==NaCl+H2O+NH3②NH3是有刺激性气味的碱性气体。

)实验检验离子步骤现象反应方程式实验1 NH4+试管中为2mL4NH Cl或424)NH SO(加2mLNaOH,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3.焰色反应:许多或,在灼烧时都会使呈现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叫做,此过程(是,不是)化学反应。

实验检验离子步骤现象反应方程式实验4 K+ 或Na+无无焰色反应的应用:根据火焰所呈现的特征焰色,就可以检验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总结)焰色反应实验步骤(1)取一根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在中清洗一下,然后在火焰上灼烧,反复多次,直至(2)蘸取试样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钾要透过观察)(3)用洗净铂丝(方法同(1))4. 了解一些现代化学的分析方法 ,请同学们在课本22页查找:现代化学也可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如测定物质中是否含C、H、O、N、S、Br 等元素可用,测定有机物中的某些基团可用,测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可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孟村回民中学高中化学导学案编号班级姓名
年级高一作者化学组时间
课题常见物质的检验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掌握化学中物质检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学习过程】阅读课本P21-22,思考下列问题:
1、已知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其中含有CO32—?
2、常见离子的检验(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3)
物质
(离子)
所用试剂检验方法及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42—向待测液中加入_________溶液,________,产生能使湿润
..的____色石蕊试纸变_____的气体,证明其中含有NH4+。

Cl—向待测液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有__________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________,证明其中含有Cl—。

NH4+向待测液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有__________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________,证明其中含有SO42—。

思考:实验1:试纸为何要润湿?实验2:为何要加稀硝酸?实验3:为什么要加稀盐酸?
3、焰色反应
(1)什么是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用于检验哪类物质的?
(2)结合课本实验4,归纳总结焰色反应实验步骤。

(3)钠、钾的焰色是什么颜色?观察时有什么注意事项?(资料:大多数情况下制钾时需要用到钠,所以K+溶液中常含有Na+,而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黄色与少量的紫色无法分别出来,所以检验钾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4、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
1.特征反应法:(1)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______气体;(2)淀粉遇碘显____色;(3)焰色反应可检验_____元素;(4)蛋白质灼烧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味。

2.仪器分析法:(1)元素分析仪: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的存在。

(2)红外光谱法:确定有机物中某些________的存在。

(3)原子吸收光谱法:确定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

【合作探究】由加碘盐标签可知,加碘盐添加的是KIO3。

已知:KIO3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得到碘单质。

如何确证碘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如何确证某食盐是否已加碘?如何确定加碘食盐中含有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