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问题
生态环境需水量在水资源规划中的配置方法
关 键词 : 生 态 环境 ; 需水量; 配 置 方 法
水 资源 的规划过程中 , 生态用水量能够 符合相关 的要求是非常 第三是在某些地区, 植被 主要依靠地下水 ,而地 下水 又主要 由 重要的 , 在现代水资源 的规划 当中也是其优势 的集 中展现 , 所 以合 人工灌 溉渗漏 、 排水 、 退水补 给或河渠补给 时,这部分植被所 需要 理配置水资源当 中生态用水 的需水量是非 常重要的。 从二十世纪七 的水也是水 资源总量 中的一部 分, 也必须得到 间接配置 。比如,在 十年代开始 , 很多专家学者对生态用水 量提 高了关注 的程度 , , 生态 河 流 下 游 区 的林 地 、 草地 就 属 于 这 一类 。 环境用水和水文学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 在 以往 的研究工作 第四是在某些 地区, 植被主要依靠浅层地下水 、泉水,它所需 中虽然付出了很多 的努力 , 但是还是有很多 的问题 , 相关 的理论上 要的水 也是水资源总量中的一部分,也必 须得 到供应 。这需要通过 还 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不足 , 笔 者根据 自己的经验提 出应该将生态环 控制地 下水位 的措施来保证生态环境需水。 境用水和生态环境需水量 区分开来 , 对其进行分别研究。 相关 的专 家基 于 3 s技术的生态用水量计算方法 。基 于这一方 1 生态 环 境 需 水 量 的研 究 发 展 法, 可以充分发挥 3 s技术 的优势, 提 取生态环境信 息 , 并 判断 哪些 生态环境需水量 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 , 但是 区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需要 配置( 考虑因素如上) , 哪些不需要配置 ; 当时只是为 了能够对河道 内流量的特点进行 具体 的研究 , 经过 了长 再应用生态环境需水 量计算模型 , 计算得到的相应需水量就是需要 期 的研究才研究 出了河道 内流量阀 , 利用该方法计算 出了河流 的总 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 量。 流量 , 到 了二 十世 纪的八十年代 , 河道 内流量的方法有 了较 为迅速 4 直接配置生态境需水重和接配置生态 的发展 , 出现 了河道内流量增加法等等 。这些方法为生态环境需水 环境 需水量需要 配置 的生态环 境需水量包 括直接 配置水量 和 量 的研究 奠定了非常重要 的基础 , 到 了二十世纪九 十年 代 , 人 们对 问接配置水量 。直接配置水量是指直接从河流或地下水 中取水 , 所 这一 问题才给予 了相应的重视。 当前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 的方法主 取 水量是水资源 总量 中的一部分 , 如人工草场 、 人工林 地f 用 材林 、 要有两 种 , 一种是针对城市 中的河流 、 虎扑 以及 实地等小 范围的需 经济林 、 防护林及各类园林) 等用水 , 河渠、 水库 、 湖泊耗水 。间接配 水量进行研 究和计算 , 第 二种是针对大 的生态系统的需水量进行研 置水量是指生态系统 利用水循环 的天然条件 ,问接利用水资源 , 如 究和计算 , 但在水资源的规划与配置 当中应该着力解决对某一个区 部分植被问接利用灌 溉回归水 、 退水 、 地下水等 。 域、 某一个流段需水量 的计算 和配置 , 需要 为整个 生态系统提 供的 直接配置水量和 间接配置水量都是生态系统利用 的水资源量 , 水量等问题 。 都是水资源总量中的一部分 , 但是 , 它们的用水意义有截然区别 。 直 2 剖 析 生 态 环境 的 需水 量 接 配置水量需要在水资源配置方案 中直接 留出水量 ; 问接配置水量 在对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 分析 和研究之前 , 应该将水资源的定 不在水资源配置方案 中出现 , 但是它所需要 的水量必须在水循环 中 义 以及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关 系弄清楚, 广义 的水 资源当 得 到保 障 。 比如 , 在 干 旱 区河 流下 游 , 大量的林地 、 草 地 并 没有 在 水 中主要就是 指大气 的降水 , 大气降水受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会 量分配 中得到直接配水 , 但是 由于农 田灌溉 , 形成了大量的退水 、 回 蒸发掉一部分 , 这些蒸发掉 的水都不能应用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当 归水 、 灌溉渗漏形成 的地下水 , 这些 水源是下游植被 的主要用水来 中, 但是某些蒸发掉 的水可应用 于生态用水当 中, 另外一方面 就是 源 。 因此 , 假 如农 田灌溉利用效 率提高 , 退水 、 回归水 、 灌溉渗漏水减 狭义的水资源 ,也就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以及生活使用 的水资源 , 少 , 就会直接影 响干旱 区下游生态环境 , 所以在水资源规 划时一定 从某种角度 上说 生态需水量有一部分是依靠大 自然 的水分来供 给 要保证一定的农 田余水或控制一定的地下水位 , 以考虑下游生态环 的, 这一部分 的用水量并没有计算 到狭义的水资源 当中 , 举例来说 境需水 的间接配置。根据这一原理 , 不 能认 为农业节余下来 的水都 就是山坡上依靠降水来保 持其生长 的水被生态环境用水 占据 , 影响 可 以置换为工业用水 。 了这类植物 的生长 。 针对具体 区域或流域 , 需要根据实 际情况 , 分 区、 分类型进行判 所以 , 生态环境需水量从 内容上说既包含了需要配置的生态环 断 , 再分别计算生态环境需 水量 , 最后按 照“ 直接 配置水量 ” 、 “ 问接 境需水量 , 也包括 了不需要进行具体 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量 , 所 以 配置水量” 两类型求和得 到。 完成这一工作也 十分不易 , 如果能在平 在水资源规划和配置的过程 中一定要将其仔细区分 。 台上进行就显得很方便。, 所 以在这个层面上说是存在很大优势的。 3 需 要 配 置 的生 态 环 境 需 水量 的确 定 方 法 结 束 语 依 照上文 中的分析 , 在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 算中应该充分考虑 我 国的水资源总量正在逐渐减少 , 所 以加强对水 资源的合理配
分析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
分析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经济发展区域之一,地下水是该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和过度利用等问题,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问题。
本文将对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特点明显。
该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含水层较浅,因此地下水资源丰富。
黄河流域地下水主要来自于河流的入渗和降水的补给,随着地下水的长期不断补给,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然而,由于黄河流域属于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有限,水资源紧缺。
因此,人们对地下水依赖度较高,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黄河流域的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长,达到了严重的过度利用状态,不仅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还进一步加剧了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
其次,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需求增加,地下水开采主要用于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
这些领域对地下水的需求量很大,但管理不善,大量地下水被浪费和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
另一方面,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方式较为粗放,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例如,地下水采区管理较为松散,缺乏约束和实施措施,对地下水的控制和保护不到位,导致地下水的利用不合理,使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更加恶化。
第三,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不良影响。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渗漏能力减弱,导致地表水资源流失,并且引起土壤干燥和河流水位下降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
此外,地下水位下降还会引发地层沉降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给生活和生产带来一系列风险与问题。
为了改善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有几个关键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调查研究和监测工作,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补给和利用情况,为科学合理规划和管理地下水提供依据。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引言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本文将重点探讨内蒙古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一些保护措施,旨在促进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
主体1. 水资源短缺内蒙古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和河流水源。
然而,随着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增加,水资源短缺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很多地方的地下水位下降过快,甚至导致了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地表水的污染。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内蒙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
其次,应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过度开采和地表水污染。
此外,应该加大水资源的调配力度,实施跨流域调水等工程,以合理分配水资源。
2. 沙尘暴频发内蒙古是一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沙尘暴频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沙尘暴不仅对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还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内蒙古需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草原的保护和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
植被的保护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风沙。
其次,应该加强土地治理,防止干旱土地的退化和荒漠化。
此外,应该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沙尘暴。
3.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采矿活动会导致土地的破坏、水资源的污染和空气质量的恶化。
为了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内蒙古需要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
其次,应该推广绿色矿业的理念,推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此外,应该加强对矿业企业的环境审核和考核,确保矿业活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 生态移民问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内蒙古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移民政策,将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进行了人口转移。
生态环境需水量相关问题
生态环境需水有待研究的问题(王西琴,河流生态需水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由于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关系复杂,生态需水估计的理论方法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生态学和水文学的研究均有各自的尺度域,因此对于二者的交叉学科——生态水文学而言,研究数据必须建立在既适合生态学又适合水文学的共通的尺度上时研究结论才最可靠。
建立生态需水的理论框架。
2、在确定河道生态需水时,生态保护目标不明确,生态需水计算大多是以现状为主缺乏生态合理性分析,也无具体的生态保护目标,研究应将河流的生态保护目标与生态需水相结合。
3、水质和水量统一的问题。
生态需水仅考虑水量的要素,缺乏对水质的考虑。
4、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耦合关系。
计算河流生态需水量时,需要考虑河岸地下水位对河流的调节作用,确定河流的地下水位。
讨论地下水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影响及如何耦合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5、目前国际上越来越重视水生生物指标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并将其作为评价河流健康的重要指标。
因此通过研究水生生物与流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来确定适宜的河道生态需水,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6、河道生态需水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完善现有的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体系,在已有的监测指标中加入有关生物方面的监测指标,并建立包括水文、水资源、供水量、水质、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生物资源的数据库,以便进一步研究。
河流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是河道内以及河道外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它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健康的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没有受到损害,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功能流(物种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都能正常进行,并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服务。
生态系统健康应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满足人类社会合理要求的能力;二是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目标,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地下水开发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它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随着地下水开发的加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污染等,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环境议题之一。
地下水位下降是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的补给减少,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关系被破坏,导致许多湖泊、河流、湿地等水体干涸,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地下水位下降还会引发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对地下水位下降进行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下水质量下降,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
随着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体,地下水中的有毒物质和有机污染物浓度逐渐增加,导致地下水变得不可用,影响人类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地下水污染还会对地下水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影响地下水中的微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存繁衍,破坏地下水中的生态平衡。
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治理,是保障地下水资源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任务。
针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应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资源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的变化情况,为科学管理和有效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应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制定严格的地下水开发管理制度,限制地下水开采量,保持地下水位稳定。
开展地下水补给工程,通过人工补给的方式提高地下水位,保障地表水地下水的互补补给;加强地下水污染的防控,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设施,加强污染源的管理和治理,减少地下水受到的污染影响。
应加强地下水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加大对违规开发和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水资源,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背景与概述地下水是指地壳下部水文系统中的地下水资源。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城市化不断推进,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需求。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和乡村饮水问题。
但是,随着地下水的大规模开采,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目前,全国面积约占7%的中国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或过度开采的影响,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现状常见的环境问题1. 水源枯竭地下水开采大规模,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不仅影响城市的正常供水,也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2. 地面下陷地下水长时间过度开采会导致地面下陷,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的稳定性。
3. 污染地下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如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的渗入等。
污染的地下水会给城市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危害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污染会造成以下危害:1.造成地面下陷,影响城市建设;2.地下水长时间过度开采和污染,导致水源优质化、供水困难;3.地下水污染会危害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治理为了治理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监管地方政府应对地下水开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开采企业的合法经营、及时应对违规开采、实施惩处等。
同时,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体系,有效地了解地下水的使用和污染情况。
2.量化用水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计划,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指标,并对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严格的环境审核,规范地下水的开采。
3.综合治理措施(a)加大污染源的治理,加强有机物和重金属的管理。
(b)积极开展城市污水回收利用,将适度处理后的污水回收利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降低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c)推广雨水收集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结论地下水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但是过度开采和污染会对城市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等措施,才能够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大西北生态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大西北生态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大西北,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然而,在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西北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亟待我们去解决。
水资源短缺是大西北生态环境保护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大西北的水资源总量相对匮乏。
加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农业灌溉方式的粗放等,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许多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一些绿洲因为缺水而逐渐萎缩,土地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也不容忽视。
大西北的部分地区土地沙化严重,沙漠不断扩张,吞噬着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过度放牧、滥垦滥伐等人类活动,使得植被遭到破坏,土壤失去了保护,容易被风力和雨水侵蚀。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还使得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水库淤积,水利设施的效益降低。
生态系统脆弱也是大西北面临的一大难题。
大西北的生态环境本就较为脆弱,自我修复能力较差。
一旦受到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
例如,草原生态系统在过度放牧的压力下,牧草生长受到抑制,草原退化现象严重。
森林生态系统中,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对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方面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环境污染问题在大西北同样存在。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一些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也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等方式进入水体和土壤,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和处理不当,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生物多样性减少是大西北生态环境保护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珍稀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种群数量减少。
一些特有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影响了生态平衡,也削弱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保护
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保护地下水位下降是当地下水的提取量超过补给量时产生的现象。
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讨论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1 水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水源的减少,从而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许多湿地和河流以地下水的补给为主要水源,如果地下水位下降,这些湿地和河流将面临失去水源的困境。
这将导致湿地植被的退化,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1.2 土壤盐碱化: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浓度增加。
当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时,土壤中的盐分会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引起土壤盐碱化。
这将导致土壤变得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3 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会破坏湿地和森林等栖息地,导致许多物种失去生存环境。
很多濒危物种依赖湿地和地下水维持其生态系统,因此地下水位下降将对这些物种造成重大威胁。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进一步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二、地下水位下降保护措施2.1 水资源管理:改善水资源管理是解决地下水位下降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
此外,应加强对非法抽取地下水的打击力度,确保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2.2 提倡节水意识:加强公众的节水意识教育,提倡人们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通过普及节水设施和技术,减少人们的用水量,从源头上降低对地下水的需求,保护地下水资源。
2.3 恢复湿地和河流:在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湿地和河流的恢复措施。
这包括补充水源,恢复湿地植被,以及保护和繁育湿地和河流的特有物种。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逐步恢复湿地和河流的生态系统功能。
2.4 推广可持续农业:农业是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轻对地下水的过度提取,可以推广可持续农业模式。
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它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随着地下水开发的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利用对策。
首先,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下水位下降。
长期过度抽取地下水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将进一步影响河流和湖泊的供水,甚至导致地面沉降、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二是地下水污染。
过度开采地下水和不当排放废水都会污染地下水资源,使其变得不适合饮用或农业灌溉。
三是生态环境恶化。
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湿地消失、植被减少,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是地质灾害增加。
过度开发地下水后,地下岩体容易失去支撑而引发地面塌陷等灾害。
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我们应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利用对策。
首先,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
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地下水开采的监测和调控,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改善农业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设备等措施,实现对地下水的高效利用,同时合理规划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减少浪费和损耗。
此外,加强废水处理和排放标准的执行,避免污染地下水资源。
第三,推动水资源的多元化供应。
加大对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支持力度,开发利用海水淡化和水资源回用技术,减轻对地下水的依赖,确保供水安全。
此外,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还需采取进一步措施。
一是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通过生态治理措施,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恢复其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是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
加强废水排放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污染溯源和追责机制,对违规排放者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净化与保护。
三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地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
综上所述,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通过可持续利用对策的实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其负面影响,并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是指自然存在于地下的水体,它们通常由地下岩石和土壤之间的裂缝、空隙和孔隙储存。
地下水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我们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还对环境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开发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地下水显然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它为人类的日常用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全球有约1亿人依赖地下水供应生活用水。
在一些地区,地下水已经成为了唯一的供水来源。
此外,地下水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
比如,地下水被用于生产石油和天然气,制造纸张和纺织品等;同时,它也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来源之一。
如此重要的资源显然需要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地下水保护的紧迫性地下水的保护同样重要。
首先,地下水是非常易受污染的资源。
地下水极易遭受各种类型的污染源的侵蚀,并且由于地下水深度较大,一旦受到污染,污染物的扩散很难被发现。
其次,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致使垂直水分层发生变化,沉降和地面下沉问题也可能导致供水中断和污染。
因此,地下水保护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问题,更是确保我们生活和工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和经济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开发方式。
以下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常用方法:1、钻井取水:这是一种常见的地下水开发方式,通过钻井将地下水抽上来,并进行处理,最终供应给人类需要。
2、地下水渗滤集水:地下水渗滤集水是一种如何收集地层内部水分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所需水分较少且地层条件特殊的地区。
3、人造增渗技术:人造增渗技术是指以一些手段和方法将地层的天然水文条件改变,以人为制约地调整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状态从而提高开采的效率。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保护方法:1、防止工业和农业活动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在工业和农业活动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化学物质,如肥料、杀虫剂和石油。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一、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在许多地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其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和各种化学污染物,通过渗透进入地下含水层。
农业活动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一部分未被作物吸收,也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渗入地下。
城市垃圾填埋场如果处理不当,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逐渐污染周边的地下水。
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还受到了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化学物质的污染。
此外,地下储油罐的泄漏、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水排放等,都成为了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深远而严重的。
被污染的地下水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人们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地下水污染会破坏生态平衡。
许多依赖地下水生存的动植物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同时,污染的地下水还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地下水污染的原因1、工业污染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地下水系统。
例如,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往往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
2、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农药中的有机化合物,在雨水的冲刷和灌溉的作用下,容易渗入地下水中。
3、生活污染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如果处理不当或直接排放,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此外,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也是生活污染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4、地质因素某些地区的地质结构特殊,含水层的渗透性较强,污染物更容易在地下水中扩散和迁移,从而增加了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水环境保护过程中,生态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
流域河湖污染、生态用水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十分复杂,水生态系统恢复面临多重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从多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实现水环境持续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良性循环,以改善人民生活空间,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
近年来,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虽然我国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
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用水需求,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相关政府部门应不断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采取相应措施高质高效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持续前行。
1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首先,水污染治理能够有效改善水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
良好的水质是人体健康的保障。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水质不断恶化,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导致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难以保证,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其次,水污染治理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
水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用水需求不断增大,而淡水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必须大力实施水污染治理工作,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水的消耗量,减少浪费现象,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2分析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2.1水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功效有限水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建设滞后,难以有效执行。
我国现有的部分法律法规与水生态环境治理相关,但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及侧重点不同,相关措施不能落实到位,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河长制”“湖长制”虽已开始全面推行,但尚未形成良性运行体系,社会认知和接受程度亟待提高。
地下水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地下水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地下水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一些观点:1.水资源保障:地下水是可再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供应。
尤其是在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地下水可以作为重要的备用水源,保障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支持:地下水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它可以被用于灌溉作物,满足农作物的水分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地下水的利用还可以减轻对表水的依赖,降低对水源地的压力,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4.城市供水:地下水对城市供水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地下水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水源,提供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地下水还可以减轻水源地的压力,保护城市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5.生态保护:地下水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可以供应湖泊、河流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水分需求,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此外,地下水还可以维持地表地下水交互作用的平衡,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物生长。
6.自然环境保护:地下水是维持地下水环境的重要要素。
地下水的存在可以稳定土壤层,防止土壤沉降和地面塌陷。
同时,地下水可以对抗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持地下水的水位稳定,减缓地表干旱和洪涝等灾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包括地下水污染、过度开采和水资源分配不均等。
为了保障地下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建立科学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和利用制度,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只有这样,地下水才能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地下水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之一,被广泛用于灌溉农田、城市供水、工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等方面。
随着地下水开发的不断加剧,一些环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角度探讨地下水开发引起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治理措施。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表沉陷、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减少、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破坏等。
地下水开发导致地表沉陷的问题。
当地下水被大量抽取时,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表土壤下陷,进而引发地表沉陷的现象。
这对城市建设、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给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地下水位下降是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水的可利用资源量减少,给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带来了压力,同时也影响了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象,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地表水减少也是地下水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之一。
地下水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一些湖泊、河流和湿地水源不足,甚至干涸,给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威胁。
地下水开发还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地下水里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也会被过度开采而释放到水体中,对环境产生污染。
地下水开发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地下水是维持湿地、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水源,一旦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将导致湿地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平衡。
为了应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应该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对过度开采地下水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监管。
应该通过技术手段来调控地下水资源。
利用地下水补给、水资源调配和节水技术等手段,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还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和激励地下水开发者采取可持续的开发方式,促进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资源短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水资源短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水,是生命之源,对于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水资源短缺成为现实,生态环境便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深刻的影响。
首先,水资源短缺会对地表水体产生直接的冲击。
河流、湖泊和湿地的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许多依赖水域生存的生物失去了栖息地,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比如,一些鱼类、水鸟和水生植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物种多样性面临威胁。
原本繁茂的湿地生态系统逐渐萎缩,其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蓄水防洪的功能也随之减弱。
在地下水资源方面,过度开采以弥补地表水资源的不足,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这不仅使得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如泉水减少、地下河干涸,还可能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会破坏道路、桥梁和建筑物等基础设施,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安全风险。
水资源短缺还会对土壤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土壤的水分不足,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干旱使得土地更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土壤结构被破坏,表层肥沃的土壤流失,土地逐渐沙漠化和荒漠化。
这不仅减少了可耕地的面积,还会引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进一步影响周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
从气候角度来看,水资源的短缺会改变局部的气候条件。
湿润的地区变得干燥,降雨量减少,气温波动加大。
这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造成连锁反应,使得生态环境更加脆弱,难以承受外界的干扰和压力。
对于生物多样性而言,水资源短缺是一场灾难。
许多动植物物种因为栖息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匮乏而濒临灭绝。
生态链中的一环受损,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一些依赖特定水环境的珍稀物种,如某些淡水鱼类、两栖动物和水生动植物,可能会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水资源短缺也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问题,进而间接影响生态环境。
为了获取水资源,人们可能会过度抽取地下水,或者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这些行为如果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例如,一些大型水库的建设可能会淹没大片的森林和土地,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进一步降低土地的生产力。
水资源配置中生态环境需水问题探讨
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 护和改善 的水资源分配问 是生态环境水权的确立及其水权 主体的明确 ,则将有利于保障生 题, 致使一些地 区的生态环境 出现退化 , 表现 出 态环境用水 , 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从国外经验看, 生态环境水权通 类似上述 的各类 自然生态 问题 。为根治 这些 生 常 由政府机构监管或 由专 门成立 的非政府公共机构享有 。南水北
二、 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
此外 , 水权制度 的引入 , 可以改变过去取水 许可 以一 次性授 管 理水 权 , 并通过 省( 自治 区、 直辖市 ) 际水权 管理权 限的划 分等 法 定程 序授 权省( 自治 区 、 直辖市 ) 分级管 理相应 的水权 , 必要 时
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 、部 门间的合理配 置 权水量分级标准而不控制总量的弊端 , 真正实现 由流域机构统一
河流流量指标 : 一般情况下 , 河道内应保 证 省 也可以通过市( 地区 ) 际水权 管理权 限的划 分等法定程 序授权
6 %的水质达标水量 ,流量减少会 直接影 响其 市 ( 0 地区 ) 分级管理各 自的水权 : 从而 , 总量上控制 、 在 限制和避免
生 态 功 能 。 类 为 维持 生 活 、 产 和生 态 的河 道 超 量用水 , 人 生 真正保障生态环境水权名实相符。
外用水 , 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 的 4 %。 0
目前 , 在流域 内的水 资源管理体 制下 , 资源的管理 方式较 水
湖泊 的面积与水量 :城市水体面积的 比率 为粗放 。首先 , 从水资源 的特性上看 , 尚未将 可更新 的水资源 ( 如 直接关 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 ,是城市生 地 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 与难 以更新 的水 资源( 如更新 时间达千年 态的重要指标 。采用河湖 占城 区面积 比来 反映 以上 的深层地下水 ) 以区别对待 , 加 也未将 可以导致地 面沉 降 、 含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浅析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浅析摘要:关键词:水资源承载能力体现在水资源的使用权上,水环境承载能力体现在污水排放权上。
既要满足经济用水、生活用水,也要充分考虑生态和环境用水。
两套系统都需要建立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两套指标,使二者有机结合,做到层层有指标、有定额,进而通过实施取水许可等制度,把两套系统最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
当前水资源问题的研究应重点放在四类课题上:其一,良好生态系统的标准以及生态水量的计算。
在进行水权分配过程中,必须首先把生态水量留下来,然后才能配置工业、农业、社会生活等其他用水。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什么样的系统称为良好的生态系统,维系良好生态系统需要多少生态水量,生态水量和环境水量的内涵是什么,等等。
这些都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和定量的标准。
汪恕诚《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证》2002.9水利建设的方针:一是水利建设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接触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
二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把节水放到突出位置。
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三是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搞好江河全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汪恕诚《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扎实工作,团结协作,走出有中国特色水资源新路子》2001.11水资源能力是当地的水资源能够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这种承载能力不是无限的,同时,它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在保持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保证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再去谈经济发展用水。
生态用水是指动物、植物能够保持正常生态状态所需要的水。
地下水状态,海水入侵状态,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生态用水侧重人和自然的关系。
环境用水是特指保持水体自净能力的用水。
环境用水侧重人和资源的关系。
水资源保护保护地下水的重要性
水资源保护保护地下水的重要性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在人类生活、农业灌溉、工业制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地下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过度开采的问题。
因此,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资源的价值、问题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一、地下水资源的价值地下水资源是一种被广泛利用的天然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1. 经济价值:地下水是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水源。
许多地区的农业依赖地下水灌溉,而工业生产也需要地下水作为生产原料。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 社会价值:地下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水源之一。
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地下水是解决人们饮水、生活用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 生态价值:地下水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湿地和河流源头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二、地下水资源问题然而,地下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污染和过度开采两方面。
1. 地下水污染:工业排放、农药农化物和城市生活污水都有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由于地下水的自净能力相对较弱,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富集和迁移速度较慢,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常常难以解决。
2. 过度开采: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开始出现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
过度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储量减少,甚至地下水资源枯竭,严重威胁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由于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保护地下水资源就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所在:1. 保障水资源供应:保护地下水资源可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规划,控制过度开采和污染,可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充分供应。
2. 保护生态环境:地下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地下水资源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和河流源头等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生态用水解决措施与途径
生态用水解决措施与途径因为水资源严重短缺,多年来为满足辽宁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和灌区都在尽最大可能取用河道径流和地下水,致使水环境持续恶化。
枯水季节河道径流几乎全部被取用,河道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据统计,1990~2010年,浑河邢家窝铺站年断流天数多在10~40d,太子河辽阳站年断流天数多在30~80d。
大型水利控制性工程因无环境水量可放,河流污染负荷不能得到稀释,水体自净水平基本丧失,一些河段自上而下平水期与枯水期的污染负荷比平均增加50%以上。
现状浑河抚顺以下、太子河辽阳以下河段水质绝大多数为V类,有的为劣V 类。
而且随着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沿河地下水污染有进一步加重趋势。
据近年河流水质监测数据显示,辽宁省辽河、浑河、太子河及大辽河、鸭绿江、大凌河等主要河流的中下游,尤其是城市河段的水体都受到了不同水准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指标如COD、BOD5、NH4-N、石油类、挥发酚等含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由此导致下游河段的水体也基本丧失了应有的生态价值。
因为入海水量减少,河流污染严重,加之盲目围垦造田,随意排放“三废”,近海海域污染严重,尤其是大连湾、辽东湾、锦州湾等半封闭式内海,污染更为严重。
据1999年统计,辽宁省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六座沿海城市共有排污口240处,年排污水总量达10亿m3,其中直接排海量2.5亿m3。
大量污水排入近海,受潮汐及海洋环流影响,污染物质往复运动,海水污染指标居高不下。
从近年海域水质监测结果看,辽宁省枯水期除丹东海域外,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海域水质均超过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Ⅲ类水质标准,丰水期则全部超过Ⅲ类水质标准。
多数近岸海域海水主要污染因子均为无机氮、无机磷和化学需氧量,六个近岸海域无机氮全部超标,其中营口、盘锦尤为严重,最大超标值达61.8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式中:QE为系统总的生态环境需水量;QEi、Ai、Ψi分别为第i类型植被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布面 积及生态环境需水定额。
此方法的关键是生态需水定额的确定,但其值获得较为困难;另外植被的分布密度对计算结果 有一定影响。
(2)间接方法 利用潜水蒸发量间接进行估算,具体步骤为: (i)利用实地调查及遥感解译,确定目前状态下系统中不同植被的分布情况,给出每一类型 植被的分布面积; (ii)根据观测或实验,确定不同类型植被的理想水位埋深; (iii)结合土壤条件,通过观测或实验,确定不同水位埋深对应的潜水蒸发量值; (iv)利用下式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
(2)根据依赖地下水的程度,对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可以分完全依赖、强依赖、偶尔依赖、 基本不依赖等几种。河流基流系统、泉出露口附近生态系统等属于完全依赖型;西北干旱地区的天 然绿洲植被生态系统则是属于强依赖型;高山植被系统由于只依赖于天然降水,因此为基本不依赖 型;而大多数生态系统属于偶尔依赖型。
(3)根据依赖地下水的不同特性,对生态系统进行进一步分析。地下水的特性可以分为水质、 水量、水位(含测压)等。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天然绿洲植被生态系统,强烈依赖于地下水水位, 一旦地下水位下降,植被就有可能趋于消亡。而河流系统的基流,主要依赖于地下水水量和水位, 若地下水水位下降,会造成基流量减少,在枯水期有可能造成河流的断流。
对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有危害的人类活动,包括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开 矿、造林、污染物的排放等等。
水资源开发,特别是地下水开发,在开发不合理情况,容易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 水位降落漏斗,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特别是过量灌溉,在排 泄条件不畅的情况下,容易使地下水位过高,造成次生盐碱化。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如农业用地 方式的变化、城市开发等等都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造林也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开矿的不利影响 则更明显,如疏干含水层、造成地面塌陷及矿坑水的排放等等;污染物的排放则恶化生态系统。因 此在识别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时,对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区分,以突出哪些主要危害,采取预 防措施。
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问题∗
沈珍瑶,杨志峰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针对目前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中很少考虑地下水作用的情况,指出了开展依赖地下水生态系 统生态环境需水的研究意义,进行了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的确定工作。认为,开展依 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需水研究,首先应该确定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其依赖地下水的类型与程度, 其次是识别这些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再探讨重要的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 其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问题,更进一步则是探讨生态环境用水的配置问题。文中对依赖地下水的 生态系统需水研究中存在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以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为例进 行了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的识别,选取相对重要的天然绿洲系统进行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工 作。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地下水;识别
在我国,研究生态环境需水问题主要以类型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如对河道、湿地、湖泊、城 市、林地等等的生态环境需水进行研究(王西琴等, 2001a, 2001b; Cui &Yang, 2002; 崔保山和杨志峰, 2002; 刘静玲和杨志峰,2002; Liu & Yang, 2002; 张远和杨志峰, 2002; 田英等, 2003)。另外,针对我 国西北干旱地区面临的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开展了陆地生态需水研究(刘燕华, 2000; 钱正英和张光斗, 2001)。目前,正在开展有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
—3—
由于涉及到土壤条件、植被类型、理想地下水埋深以及潜水蒸发量的确定,因此计算较为复杂, 但物理意义较为清晰,通过观测与实验,可得到相应的数据。在考虑满足植被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 需水时,还需要考虑植被分布密度的影响问题。
在获得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目前地下水实际埋深情况,计算潜水蒸发量值,作 为实际生态环境用水量。通过比较生态环境需水量与用水量,获得生态环境缺水量,并进一步探讨 生态环境用水的配置问题。
上述两种确定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方法,直接法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问题,间接法则 是从地下水的作用出发的。在宏观的粗略计算中,可以用直接法;在相对精细计算中,应利用间接 法。另外,如果要探讨更为深入的生态环境用水配置问题,则只能以间接法为基础。算例中我们即 是以间接法为基础,确定生态环境需水量及生态环境用水量的。
表 1 我国西北内陆河地下水位与天然植被生长关系∗
Table 1 Groundwater level vs. natural plant in inland river basin northwest of China
地下水埋深 /m <2 2~3 3~4
4~5
主要生长植物及状况
覆盖度 %
水生生物及芦苇生长良好。
1.2 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评价 在识别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判断什么样的系统应该进行生态环境需水量
的计算,这就涉及到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评价问题。如果这些系统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影 响,原则上也就不需要进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也即所有的水都为天然生态系统所利用。由于 大多数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需要确定这些生态系统对人类影响响应的重 要程度,为此,首先应该进行对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有危害的人类活动的识别。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先从理论上探讨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问题,然后以一 个典型生态系统为例进行了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识别工作,选取其中相对重要的强烈依赖地下水 的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工作。而更为重要的工作—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生态环
∗ 510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2390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3CB415204)
(1) 直接方法 实际上就是生态环境需水定额法,具体步骤为: (i)首先利用遥感解译及实地调查,确定目前状态下系统中植被的分布情况,给出每一类型 植被的分布面积; (ii)确定不同植被生态环境需水定额; (iii)利用下式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
n
n
∑ ∑ QE = QEi = Ai Ψi
i =1
i =1
(1)根据研究区生态系统实际情况,分析其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研究区,类似的生 态系统其依赖地下水的程度是有差异的。因此,对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首先应该将与地下水有关 的生态系统都列出来,再进一步进行细致的工作。现实情况下,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很多,如湿 地生态系统、陆地植物生态系统、河流基流系统、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等等。
n
n
∑ ∑ QE = QEi = Aiωi
i =1
i =1
(2)
式中:QE为系统总的生态环境需水量;QEi、Ai分别为第i类型植被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布面积; ωI为不同水位埋深对应的潜水蒸发量值。
① Environment Australia. 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s of groundwater dependent ecosystems (Project Report) , Sinclair Knight Merz Pty Ltd. , November 2001
Zalucki, 1998; 杨志峰等, 2003)பைடு நூலகம்但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是有差异 的。因此,笼统地谈论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方法可能不妥。应针对不同类型 的生态系统,具体去谈。
以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天然绿洲生态系统及向荒漠过渡的植被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确 定为例,该种类型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若以满足植被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为目标, 则有两种方法: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已有的有关生态环境需水研究工作基本上没有或极少考虑地下水在其 中的作用(仅见部分文献在生态用水计算中考虑地下水的作用)。实际上,自然界存在的生态系统 是不同程度依赖地下水,有的甚至是完全依赖地下水。因此,识别这些生态系统,探讨其生态环境 需水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内容,而且也有助于生态环境需水问题的深入了解。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 经逐渐注意到地下水在生态环境需水中的作用,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①。
在此基础上,评价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可以用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生态系统的潜在
—2—
风险×生态系统的价值来反映①。若生态系统脆弱程度高、潜在风险大、价值大,则必须进行生态 环境需水量计算,以确保其不向不利的方向转化。
1.3 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选取相对重要的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目前,有关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已经提出了若干方法(Jowett, 1997; Arthington &
2 算例研究
以我国西北的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识别为例来简要阐述此问题,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一般可分 为山地生态系统和平原生态系统。山地生态系统根据垂直景观分带,进一步划分为极高山冰川积雪 单元,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单元,中山片林、灌丛、草原单元,低山荒漠单元等。平原生态系统依 据人文景观与植被景观,可进一步划分为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天然绿洲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三 个部分。而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天然绿洲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也可进一步细分。
—1—
境需水的配置问题则留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1 理论研究
1.1 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识别 如果生态系统与地下水没有任何的依赖关系,该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的满足也与地下水无
关,则没有必要开展本文所指的研究工作。因此,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识别是本项研究工作的基 础,需要开展的工作应包括:
40~70
芦苇、冰草、杨树生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