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阅读题(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声现象+光现象》课后练习及答案

初中物理《声现象+光现象》课后练习及答案

初二物理练习声现象光现象2022.11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每题3分,共45分)1.2022年元宵晚会上,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王亚平用古筝演奏了一曲《茉莉花》,送上元宵祝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筝是由于空气柱振动发声的B.王亚平能够听到琴声是因为空气可以传声C.通过改变弹琴弦的力度可以改变音调D.关紧门窗可减小户外烟花声的干扰,这是由声源处减弱噪声的2.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是37℃B.正常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m/sC.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 D.升国旗演奏一遍国歌时间约为5min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春天,冰雪消融———熔化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地上的树影桥在水中的倒影铅笔好像折断了幕布上的皮影A B C D5.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和(2)B.(2)和(3)C.(3)和(4)D.(1)和(4)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C.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B.“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8.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道路两旁的隔音墙,可以在声源处阻碍噪声的传播B.图乙: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C.图丙:放在真空瓶里的手机来电时,既可以看见指示灯闪烁也可以听见铃声D.图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9.在小小音乐会上,小花拿出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如图所示),并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接着小红上去把嘴贴着瓶口吹气,关于两次听到声音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左向右敲击瓶子,听到的声音越来越低B.从左向右敲击瓶子,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C.从左向右往瓶口吹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低D.无法判断10.下列事例中,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是()①利用超声波清洗镜片②超声波洗牙③利用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④超声波雾化器⑤上课认真听讲⑥对着烛焰拍手,烛焰跳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B.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降低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12.小明在观察、体验和总结声现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

初中七年级上册物理阅读理解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物理阅读理解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物理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理解:
1. 为什么物体落到地面上,会发出“啪”的一声?
当物体从高处落下到地面上时,会受到阻力的作用,导致物体速度减慢,最终落到地面上,与地面碰撞产生声音。

2. 为什么大象比猫更难推动?
因为大象质量更大,需要克服更大的惯性力才能移动,而猫质量小,惯性力较小,容易移动。

3. 为什么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比汽车行驶更稳定?
因为铁轨是一种固定不动的物体,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而汽车需要克服地面时刻在变化的不平整路面上的阻力,行驶相对不稳定。

综上所述,物理学中的许多现象都有其科学的规律和解释,对于初学者而言,要始终注重培养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更深入地掌握和理解物理学知识。

答案:
1. 当物体从高处落下到地面上时,会发出“啪”的一声,这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并与地面碰撞)。

2. 大象比猫更难推动,是因为(大象质量更大,需要克服更大的惯性力才能移动)。

3. 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比汽车行驶更稳定,是因为(铁轨是一种固定不动的物体,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技巧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 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 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 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 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答案】 C【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Ⅲ区域,箭头向上.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2.正午时,太阳光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A. 6cmB. 12cmC. 18cmD. 24cm【答案】 C【解析】【解答】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形成的光斑是焦距,即焦距是 12cm=18cm.故答案为:C.【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3.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它能够在20cm到120 cm长度间任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固定在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下列关于用自拍杆拍照的说法正确的是()A. 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B. 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C. 自拍杆增大了物距,同时增大了取景范围D. 使用自拍杆的好处是减小了物距,增大了像的大小【答案】 C【解析】【解答】用照相机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在镜头的两倍焦距之外,AB不符合题意;自拍杆增大了物距,同时增大了取景范围说法正确,所以D不符合题意。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下列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踩影子B.铅笔弯折了C.照镜子D.日食2.将一张报纸的一半压在厚玻璃板底下,一半露在外面。

压在玻璃板下的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升高了,下列能反映这个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芳面向穿衣镜,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1m,镜中的像将变小B.景物在河中的“倒影”看起来比景物“暗”,是因为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雨后晴朗的夜晚,当你背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积水,应走“较暗”的地方D.光由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4.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下列有关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倒影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C.“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说明水流急船行快,船行是以岸边为参照物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5.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在E处,现用激光笔从A点往哪点照射可照亮铜钱()A.B点B.C点C.D点D.E点6.看电影时,坐在影厅各个地方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这是因为()A.电影幕布是发光的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电影幕布上C.射到电影幕布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D.射到电影幕布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7.如图,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烛焰相对于小孔向上移动时,成像相对于小孔向下移动B.适当增大小孔面积能使成像变大C.小孔的形状影响着像的形状D.转动罐,我们可以看到薄膜上的像随之转动8.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阅读与简答(含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阅读与简答(含答案)

1.轮船发生火灾后沉没,一艘救生艇上挤满了20名遇难者,虽然海面平静,但救生艇的舷在下降,有三位遇难者游过来,“让我们上去!”“不行了,若再有人上来,救生艇也会沉下去!”此时救生艇内的船同说:“请大家全部跳入海中,用一手抓住救生艇,那么23人都能生还.”“不!这样救生艇会沉下去!”如果想让23人都生还,船员说得有道理吗?怎样解释?答:船员说得有道理.救生艇在海面上受浮力和重力作用,如再上去三位遇难者,使得人和救生艇总重G总增大,如果F浮<G总,救生艇必定下沉;如果大家都下艇,并抓住艇,人和救生艇都为漂浮体,23人和救生艇总重不变,但增大了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大了总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这时受的总浮力F浮′>G总,不会下沉,23人借助救生艇就有生还的可能.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力传感器在电子秤中的应用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常见的一种力传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度越大.应变片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金属电阻丝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金属电阻丝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1,下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2,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输出,用来反映力F的大小.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为消除气温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需分别在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与引线之间串联一只合适的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串联合适的电阻后,测量结果不再受温度影响.(1)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 (电流/电压)的装置.(2)外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增大B.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减小C.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D.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3)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外力F增大而.(4)进行温度补偿时,应给上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的电阻,下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的电阻.(5)如果未进行温度补偿,自由端受到相同的力F作用,该传感器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U2冬天比夏天(大/小).(1)电压(2)D(3)增大(4)减小;减小(5)小]3.小明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盼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有关.(2)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_______.(4)请你结合小明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落高度(2)3;6;7(3)越小 (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软硬程度有关。

中考物理光现象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光现象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光现象技巧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手影的形成B. 豹子在水中的倒影C. 放大镜将字放大D. 水中的铅笔“弯折了”【答案】 B【解析】【解答】解: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平静水面上豹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与题意不符。

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B。

【分析】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镜子里的像是虚像B. 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C. 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 【答案】 A【解析】【解答】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人向镜子靠近时,像也向镜子靠近,D不符合题意。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B. 人在墙上形成的影子C.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 观众看到荧幕上的图像【答案】D【解析】【解答】A、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D、观众看到了银幕上的图像,是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有:手影、日食、月食等;光的反射的实例有:倒影、平面镜成像等;光的折射的实例有: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透镜成像、海市蜃楼等,注意平时的积累.4.自行车是一种轻便、利于环保的交通工具,从它的结构和使用来看,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了减小摩擦,轮胎上制有花纹B. 为了骑行省力,链条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滑轮组C. 车把上的手闸刹车系统是应用了省力杠杆及摩擦的知识D. 晚上灯光照在自行车尾部,尾灯会发光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答案】C【解析】【解答】解: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后轮是主动轮,用链条带动前轮转动,前后齿轮不是滑轮组,也不是为了省力,故B 错误;C、刹车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同时也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杠杠增大了车闸和车圈之间的压力,增大了摩擦力.故C正确;D、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射向自行车尾灯的光线经尾灯反射后进入司机的眼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故D错误.故选C.【分析】自行车上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刹车利用杠杠和摩擦;车把是轮轴;车把手、脚蹬板、轮胎上的花纹利用了摩擦力;车座比较软是利用了压强知识等.5.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 黄光B. 橙光C. 紫光D. 蓝光【答案】 D【解析】【解答】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包含答案解析)(3)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包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将一付眼镜放在一张写满“Х”的纸上,透过眼镜看到的像如图所示,则该眼镜是()A.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B.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C.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2.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3.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

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15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 B.10cm C.15cm D.20cm5.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A.甲、丁B.乙、丙C.乙、丁D.甲、丙6.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等大的像,现将物体移动至凸透镜前15cm处时,移动光屏能找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7.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 (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8.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物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像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A.向下并且向右移B.向下并且向左移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9.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10.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11.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1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C.蜡烛在a点时,物距小于2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二、填空题13.新冠肺炎肆虐,巴蜀中学停课不停学组织线上学习,特别要求线上学习一定时间后须休息并眺望远处,从而使眼球中晶状体的会聚作用变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

物理阅读题复习(含答案)

物理阅读题复习(含答案)

1. 阅读题神奇的光伏高速公路全球首段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2017年12月28日在山东济南通车,光伏路面全长1120米,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让阳光穿透它: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发电装机容量峰值功率为817.2kW.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参与测试的一名中巴车司机说:“路面的感觉和平常高速一样,刹车距离和平常路面一样。

”在冬季,这段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

报道称,这光伏滑路面还预留了电磁感应线圈,随着电动汽车无线技术的配套,未来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预留的信息化端口还可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信息将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等措施,能更有效的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晒晒太阳就能发电,公路变成”充电宝”,自行融化路面积雪…,这就是智见公路的先行案例。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交章中有个物理量的单位有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2)简要描述“新型材料”的特性;(3)光伏高速公路的设计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回答三点即可)。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激光的应用1958年,人类在实验室里激发出一种自然界中没有的光,这就是激光。

激光束的平行度特别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

激光的这个特点使它可以用来进行精确的测距。

对准目标发出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测量发射脉冲和接收反射脉冲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求出目标的距离。

激光测距雷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由于平行度好,激光可以会聚到很小的一点上,让这一点照射到光盘上,就可以读出光盘上记录的信息,经处理后还原成声音和图像,由于会聚点很小,光盘记录信息密度很高。

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如果把强大的激光束会聚起来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被照的部分迅速上升到极高的温度,最难熔化的物质在一瞬间也要汽化了。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和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五一前夕,某学校举行了春季运动会,下列数据中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 男子立定跳远的成绩为6.8mB. 女子跳绳的成绩为每分钟360个C. 男子100m 的成绩为15.5sD. 女子铅球的成绩为45m2. 蓝蓝天上白云飘,站在湖边的小明看到清澈的水中鱼儿在云中游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实像B. 看到的水中的云是实像C. 看到的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3.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乐器,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悠扬的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 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音调不同C.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 通过钟声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4.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奥秘,对以下生活实例解释正确的是( )A. 夏天向地面洒水可以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B. 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高压锅的原理是通过增大气压使液体的沸点降低D. 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5. 霜、雾、露、雪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 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D.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6. 原地纵跳摸高是同学们经常玩的游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游戏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在离地前的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B. 在离地前的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小于人对地面的压力C. 在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 在落地前下降过程中,人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7. 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深受同学们喜欢。

【物理】物理物态变化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物态变化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物态变化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他们分别属于()A. 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凝固B. 气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C. 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D. 液化、凝华、升华、熔化、汽化、熔化【答案】 A【解析】【解答】解: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②严冬的深夜,教室窗户玻璃上有一层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是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④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干,即冰变成水蒸气,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⑤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A。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错误;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5﹣28cm,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3.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A. 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B.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km/hC.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37℃D.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牡丹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考生注意: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如图所示。

此时,相对于嫦娥6号静止的是()A. 月球南极B. 地球南极C. 太阳D. 中国空间站2. 军队中号声就是命令,关于号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号声是由司号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 士兵通过声音的响度分辨出号声C. 司号员利用号声传递信息D. 号声属于超声波3. 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

“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凝固B. 汽化C. 升华D. 液化4. 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的计时原理利用的是()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5.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6.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物体的长度是1.8cmB. 物体的温度是34℃C. 物块的体积是80mLD. 物体的重力是3kg7. 关于建造楼房时利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砌墙时使用铅垂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B. 用一根U形水管来确定等高点,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C. 保温板主要利用了材料硬度大的特点D. 将瓷砖贴在墙上,利用了分子间存在斥力8. 下列运动场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 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B. 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C. 标枪运动员投掷前向前助跑D. 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9. 下列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镊子B. 天平C. 瓶起子D. 核桃夹10. 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s内匀速上升4m。

初中物理高难材料阅读题

初中物理高难材料阅读题

1.(10分)初中物理高难材料阅读题总分:60答题时间:120日期:班级:姓名:一、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5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变频空调机空调机中有被称为“冷媒”的物质,利用它的物态变化可以实现室内、室外热量的转移,如图所示是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原理图,其中压缩机的作用是对气态“冷媒”加压,并使“冷媒”在管内循环,压缩机的转速越大,“冷媒”的流量越大,空调机的制冷能力就越强。

压缩机的转速由供电频率决定,“变频空调”是与传统供电频率不变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与“定频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机的变频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供电频率,从而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达到控制“冷媒”流量的目的。

变频空调机开始工作时,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当室内温度快速降至设定温度后,压缩机随机处于低速持续运转状态,维持室温基本不变。

表一表示某型号变频空调机的“冷媒”流量与变频器供电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二表示该型号变频空调机部分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制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空调机从密闭区域内去除热量的总和;能效比是空调机在额定状态工作时,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

表一:表二2.(10分)(1)空调机工作时,当液态“冷媒”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时,需要________热量。

(2)关于变频空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变频空调的压缩机与定频空调一样,也是断断续续工作的B、空调机制冷时,图中钢管内流动的是气态“冷媒”C、空调压缩机是利用降温的方法使“冷媒”发生物态变化的D、变频器供电频率越小,空调机的制冷能力越强(3)根据表一中的数据,请在坐标系中画出“冷媒”流量与变频器供电频率之间的关系图线,当变频器供电频率为时,“冷媒”流量为________。

(4)表二中空调机制冷量为________,在额定状态下工作,可以使________的空气温度下降。

[取空气的比热容](5)夏天,上述空调机开始工作后,家中房间温度降至设定温度,随机空调机处于低速稳定运转状态,又工作,全过程共消耗电,则前内空调机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后空调机的电流是________。

2024北京中考物理真题卷及答案

2024北京中考物理真题卷及答案

2024北京中考真题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题2分) 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陶瓷杯B .橡皮C .钢尺D .塑料水瓶2.下列关于自行车的实例,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车把上套了有花纹的橡胶套B .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刹车闸C .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D .车轮的轴承中装有滚珠3.图中所示为我国某型号的火箭发射时上升的情境。

关于该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B .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D.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故宫角楼在水中的“侧影”B .树在地面上的“树影”C .花在透镜下的“放大镜”D .月亮在水中的“像”5.如图所示,园艺工人在修剪枝条时,常把枝条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这 样做是为了( )A.增大动力臂,能够省力B.增大阻力臂,方便使用C.减小动力臂,方便使用D.减小阻力臂,能够省力6.北京的鸽哨制作精致,图中所示的是用多个管状哨连接成的一个“连筒类”鸽哨。

当鸽子携带鸽哨飞行时,哨声既有高音、也有低音,主要是因为各筒的长短会影响发出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传播速度7.如图所示,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掌分别沿水平方向压在气球的两侧,使气球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力B.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强C.手掌对气球的压力与气球对手掌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手指与手掌受到气球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8.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

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

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降低油的温度B .减小油的表面积C .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D .减少油的体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B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C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主要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0.某同学玩滑板车时的情境如图所示,一开始,人用力蹬地,人和滑板车一起向前运动;停止蹬地后,人和滑板车运动得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技巧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晨光初中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应怎样调节()A. 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 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C. 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 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答案】 B【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答:物近像远像变大.2.如图所示是小明看到老师拿着放大镜看自己时的情景,若放大镜镜片的焦距大约在10cm左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老师看小明是倒立缩小的B.小明距离老师在10cm以内C.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D.小明若戴有近视镜则不可能看到图示情景【答案】C【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像时,若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图知道,可知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所以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C符合题意;由于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无论小明是否戴有近视镜,小明都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由于小明到凸透镜的距离是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是2f>v>f,眼睛中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而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老师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3.正午时,太阳光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A. 6cmB. 12cmC. 18cmD. 24cm【答案】 C【解析】【解答】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初中物理声现象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声现象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声现象技巧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说悄悄话时,声带是不振动的B. 超声波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 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B【解析】【解答】解: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也在振动,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正确;C、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是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B.【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3)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4)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 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并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C、人耳正常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因为次声波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所以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3)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4)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超声波可以还可以测距或者定位等,声音还可以影响人的情绪.4.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低重力,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仍会发生的是()A. (a)图:羽毛和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石块先落地B. (b)图:用纸片覆盖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倒置,纸片不会掉落C. (c)图:给一直导线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 (d)图:敲击右边音叉,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被弹开【答案】C【解析】【解答】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知在落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同时落地,故A正确;B、在地球上能完成“覆杯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强能支撑杯中水柱,月球上没有大气压强,纸片会掉落下落,故B错误;C、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现象不受气压和重力影响,在月球上可以完成,故C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因此敲击右边的音叉,左面音叉旁的小球不会弹起,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都为g,同时下落,在落地前有相同的速度;(2)地球上,大气压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3)奥斯特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4)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5.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B. 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 人走向由平面镜制成的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变大D. 用遥控器遥控电视频道时,通常利用了红外传感器【答案】 C【解析】【解答】A、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减少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人走向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不变,C符合题意为答案。

初中物理:阅读题

初中物理:阅读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 -28 -37 -49 -48 -46 -28混合液的沸点/℃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较大.(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A.30% B.40% C.60% D.90%(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由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是高新技术的产物.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项目于2006年4月26日正式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正线全长约30km,设计最高运行时速430km/h,单向运行时间7min20s.甲乙(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结构如图甲所示.要使列车悬浮起来,车身线圈的上端是_________极.若列车总质量是20t,磁悬浮列车行驶时,强大的磁力使列车上升10mm,那么上升过程中磁力对列车做功_________J.(2)如果列车在单向运行过程中,只停靠一站,那么,停靠时间约为_________s(设磁悬浮列车全程均以360km/h的速度行驶).(3)图乙是另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设计原理图,A是磁性稳定的电磁铁,安装在铁轨上,B是安装在车身上(紧靠铁轨上方)的电阻非常小的螺线管.B中电流方向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螺线管B与电磁铁A之间相互_________ (选填“排斥”或“吸引”),从而使列车悬浮在铁轨上方.3.小铃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甲乙丙(a)称出工艺品的质量,如图甲所示.(b)A、B两量筒分别装上30mL的水.(c)把工艺品放入A量筒,如图26.(d)把与工艺品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放入B量筒,如图丙.问:(1)工艺品的质量m=g.(2)实心铜块的体积V=cm3.图27中铜块所受浮力F=N.(3)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体积比铜块的体积、密度比铜的密度.(选填“大”、“小”).(4)小铃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4.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达标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250)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达标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250)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达标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通电工作时,雾化片每秒产生170万次的高频率振动,将水抛离水面雾化成大量1~5μm的超微粒子(水雾),吹散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改变空气的湿度.图甲所示是某型号超声波加湿器,下表为其部分技术参数,其中额定加湿量是指加湿器正常工作1h雾化水的体积;循环风量是指加湿器正常工作1h通过风扇的空气体积;加湿效率是指实际加湿量和实际输入功率的比值。

(1)水雾化成超微粒子的过程 ______ (填“是”或“不是”)汽化现象,加湿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______ A 。

(2)在没有其他用电器接入电路的情况下,加湿器工作30min ,标有“3000imp/(kW ·h )”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720次,此过程中加湿器消耗的电能为 ______ J ,实际加湿量至少为 ______ L/h 。

(3)利用湿敏电阻可实现对环境湿度的精确测量,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24V ,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1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100mA ,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 ,湿敏电阻的阻值R 0随湿度R H 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该电路能够测量的湿度范围是 ______ 。

【答案】不是 2.27 58.6410⨯ 5.76 30%~90%【详解】(1)[1]水雾化成的超微粒子仍为液体,该过程不是汽化现象。

[2]由P =UI 可知,加湿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500W 2.27A 220VP I U ==≈ (2)[3]加湿器消耗的电能57201k h 0.24kW h 8.6410J 3000W W =⨯⋅=⋅=⨯加湿器实际功率58.6410J 480W 3060sW P t ⨯===⨯ [4]因为加湿效率V P η=,加湿效率的最小值1.2×10-2L/(h ·W ),所以实际加湿量至少为 21.210L /h W 480W 5.76L/h V P η-==⨯⋅⨯=()(3)[5]电路最大电流I 大=100mA=0.1A则电路中的总电阻24V 240Ω0.=1AU R I ==总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湿敏电阻的阻值R 0=R 总-R =240Ω-120Ω=120Ω由图丙可知,此时环境湿度为30%;当电压表的示数U 0大=15V 时,R 两端的电压U R =U -U 0大=24V-15V=9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00R U U I R R =='大915120V V R ='Ω 0200R '=Ω 由图丙所示可知,此时环境的湿度为90%;所以,该电路能够测量的湿度范围为30%~90%。

初中物理经典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经典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经典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

除了研究课本内容外,进行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科能力。

以下是一系列经典的物理课外阅读题目及答案,供初中生进行专项训练。

1.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1.1 题目:按照牛顿的第一定律,以下情况哪种现象被称为惯性?A. 北京地铁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B. 过山车快速下坡时,乘客感到重力加大C.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倒向前方座椅D.停止运动的自行车突然启动时,骑行人向后倒1.2 答案:A. 北京地铁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1.3 题目:按照牛顿的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物理量成正比?A. 质量B. 速度C. 加速度D. 长度1.4 答案:A. 质量1.5 题目:按照牛顿的第三定律,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何关系?A. 方向相反,大小相等B. 方向相同,大小相等C. 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D. 方向相同,大小不相等1.6 答案:A. 方向相反,大小相等2. 热传递与能量转化2.1 题目:在导热过程中,热是如何传递的?A. 纵向传递B. 横向传递C. 径向传递D. 斜向传递2.2 答案:B. 横向传递2.3 题目: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热传递方式之一?A. 对流B. 辐射C. 传导D. 摩擦2.4 答案:D. 摩擦2.5 题目:以下哪个能量转化过程中没有产生热?A. 音乐响起时,音响发热B. 电灯亮起时,灯泡发热C. 桌子静止在地上D. 手电筒亮起时,电池发热2.6 答案:C. 桌子静止在地上通过这些题目的学习,初中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热传递与能量转化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进行这样的课外阅读,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

2024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
6.如图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 )
A.吸热,内能增加B.吸热,内能减少C.放热,内能增加D.放热,内能减少
7.小明设计了一盏能调节亮度的台灯。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C.行驶的游船与广州塔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流动的江水与广州塔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详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月壤样品从月球到地球,位置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19.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N。
20.自制液体温度计利用了液体______的性质。为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应选择内径更______的玻璃管。
2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点燃蜡烛A,眼睛应在图中______(选填“a”或“b”)处观察A在玻璃板后的像;移动与A外形相同的蜡烛B,发现B与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1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_________(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请写出太阳能的1个优点:___________。
13.将自制的电动机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其中支架A是___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闭合开关,线圈开始转动,磁场对线圈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作用力。仅调换磁体的磁极,线圈转动方向与原转动方向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电功率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电功率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电功率技巧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电功率选择题1.新型PTC发热材料可以自动调节电路的电功率,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图甲是PTC调试工作电路,R0是保护电阻,阻值恒定;R1是PTC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闭合开关S,当温度从20°C升高到120°C的过程中()A. 电流表示数先变小后变大B. 电压表示数先变大后变小C.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先变小后变大D. 保护电阻消耗的功率先变小后变大【答案】 C【解析】【解答】A.甲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由图乙知,当温度从20℃升高到100℃的过程中电阻R1变小,从100℃升高120℃的过程中电阻R1变大,则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总电阻先变小后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先变大后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先变大后变小,A不符合题意;B.电路中的电流先变大后变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R0的电压先变大后变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R1的电压先变小后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先变小后变大,B不符合题意;C.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等于PTC电阻R1的阻值,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先变小后变大,C符合题意;D.因电路中的电流先变大后变小,根据P=I2R0可知,R0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由图乙知,温度升高时电阻R1先变小后变大,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分析电流表示数变化;根据U=IR确定定值电阻的电压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电压表示数变化;同理,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即热敏电阻大小,再根据P=I2R分析R0消耗的功率变化情况.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路总功率变小B. 电压表示数变大C.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 电流表示数变大【答案】 A【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的电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I=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不符合题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C不符合题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干路电流变小,由P=UI可知,电路总功率变小,A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壮丽腾飞,有这样一种精神不断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托举起了一个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如图所示)
⑴9 月18 日14 时许,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载着58.3 米“船箭塔组合体的活
动发射平台”在电源车的驱动下,沿着一
条长1500 米、宽20 米的无缝焊接重型
钢轨,缓缓驶向发射工位。

这整个活动平
台重达750吨,加上46吨重的船箭塔组
合体,这个超级“庞然大物”非常壮观。

假如它与轨道间的受力面积为400cm2,则该组合体对轨道的压强是多大?
⑵途中除按规定停车检查设备和产品状态两次外,活动发射平台以28 米/ 分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约1.5 小时的行驶船箭塔组合体安全运抵发射架,活动发射平台自动对中锁定。

求途中两次休息的时间大约是多长?
⑶如果活动发射平台受到的阻力是总重的0.5 倍,电源车做机械功的功率是多大?
⑷请你针对小亮对“神七”提出问题简要说明解决办法:(完成下表)
解:⑴F=G=( M+m)g=(750+46)×103×10=7.96×106N
⑵正常行驶用时:
休息时间为:90min-53.57min=36.43min
(3)f=0.05G=0.05×7.96×106N=3.98×105N
F’=f
W=F’S=3.98×105N×1500m=5.97×108J
2.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词语蕴含了物理知识。

请在下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序号 语句
物理知识
示例 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
1 立竿见影
2 刻舟求剑 3
树欲静而风不止
解:
3.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用长方体木块作实验器材可以研究很多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 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他辅助器材,设计两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 的物理问题。

(力、热、声、光、电均可)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 物理问题
示例 弹簧测力计、
细线
用细线将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
钩上,待木块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木块受到重力 设计一
设计二
序号 语句 物理知识 示例 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 1 立竿见影 光的直线传播 2 刻舟求剑 参照物
3
树欲静而风不止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或“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