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医用冰箱内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药品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的1. 保证医用冰箱内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 确保医用冰箱内药品供应及使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 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4. 提高医护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责任心。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用冰箱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责任1. 医院药品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所有医用冰箱的监督和管理。

2. 医用冰箱使用单位负责医用冰箱的日常管理和使用。

3. 医护人员有责任保证医用冰箱内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管理制度1. 医用冰箱的摆放位置应符合医用冷链药品储存要求,确保通风良好,远离热源和直射阳光。

2. 医用冰箱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3. 医用冰箱的温度应符合药品的储存要求,定期进行温度校准和记录。

4. 医用冰箱内药品应按照药品特性进行分类放置,保持整齐有序,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5. 医用冰箱内药品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负责定期检查并记录药品的保存情况。

6.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期应得到严格的监管和管理,过期药品应及时清理。

7.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非常用药品应另行标注清晰,以免混淆。

8.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进货、储存、使用和退库等操作都应有相应的记录和流程。

五、管理要求1.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进货应有专门人员负责,检查药品质量和有效期,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入库。

2. 匏用冰箱内药品的储存应按照药品特性进行分类,保持整齐有序,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3.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院的用药制度,遵医师指示使用。

4.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退库应及时清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保持库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药品清查,清理过期药品和报废药品。

6. 医用冰箱内药品应定期进行温度校准和记录,确保温度符合要求。

七、管理监督1. 药品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用冰箱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目的:为规范医用药品冰箱的管理,做好冰箱内药品的储存及冰箱的养护,保障冰箱内的药品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适用范围:临床科室。

1、医用冰箱仅用于存放生物制剂及需要低温保存的医疗物品、药品,不得放置私人物品。

2、专人负责冰箱及冷藏药品的管理,并加锁管理。

3、冰箱冷藏箱当前温度控制在2-5℃。

4、A班、P班、N班护士接班时,监测冰箱温度参数,即冰箱当前温度、时间段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并在冰箱温度、清洁、消毒表上记录(冰箱当前温度以红“×”表示,时间段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以红“·”表示,前后以红线相连。

若温度大于12℃,则在12℃处描绘,并在上方写具体温度数据)。

发现异常(冰箱当前温度<2℃或>5℃、时间段的最高温度≥16℃、最低温度≤—2℃时,观察30分钟,仍未达到正常,)及时处理并记录。

5、存取药品、物品时随手关门,不能长时间打开冰箱。

6、冰箱门上不能放置任何药品和物品。

7、各种冷藏药品、物品分层放置,原则上口服药/科室基数药放于最上层、贵重药品放置在最底层贮藏盒内。

8、冷藏药品按标识放置,高危药品定位放置并有警示标识;每种药品都应有独立的贮存盒;盒外有醒目标识(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整齐摆放,标签与药品相符。

9、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的药品,贮存盒上有相应的“警示标识”。

10、护士放药到冰箱过程受干扰时立即停止,待干扰因素排除后按要求放置药品。

11、凭执行单取用冰箱内的药品。

12、护士每天凭执行单核对病人的冷藏药品,做到帐物相符。

13、每周清洁冰箱,保持无霜,有记录。

14、护士长每周检查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维修。

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医用冰箱是医疗机构内用于储存药品的重要设备,合理有效地管理医用冰箱储存药品对于保障药品质量和医院运营安全至关重要。

为此,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以确保药品的安全、稳定和合规使用。

下面是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原则1.安全原则:保证储存的药品安全无毒、无害,预防交叉感染。

2.有效原则:确保药品的保存条件符合药品质量要求,保证药品的效力不降低。

3.管理原则: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和冰箱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操作。

二、药品储存要求1.温度要求: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说明书要求,将医用冰箱设置为适宜的储存温度,必要时可将药品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不同温度区域。

2.整齐摆放:药品应整齐摆放,避免堆叠或混放,以免影响冷空气流通和温度平衡。

3.防止污染:储存药品的容器应密封良好,避光、防潮、防虫、防尘,避免存放于易剧毒、易挥发气味的物质旁边。

4.预防交叉感染:将不同类别的药品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药品标识:每个储存的药品容器上应标明药品的名称、批号、过期日期等信息,以便检查和管理。

三、医用冰箱的使用要求1.温度监测:医用冰箱应配备可靠的温度监测设备,定期校验、记录和维护温度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清洁消毒:医用冰箱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原体的滋生,严禁使用酸、碱、有机溶剂等腐蚀性物质进行清洁。

3.电源管理:医用冰箱的电源应接地良好,并配备可靠的电源供应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

4.外界干扰防护:医用冰箱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热源和直射阳光,避免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干扰。

5.维护保养:医用冰箱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储存药品的质量。

四、管理要求1.责任分工:医用冰箱管理工作应有专人负责,明确冰箱管理责任,并建立制度进行考核。

2.进出记录:建立进出医用冰箱的药品管理记录,包括药品的种类、数量、进出时间等信息。

3.使用培训:对从事医用冰箱管理和使用的人员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确保其熟知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和相关操作规范。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医用冰箱管理制度一、医用冰箱主要存放需低温保存的药物、试剂、疫苗、生物制品、贵重药品等,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二、冰箱内放置温度计或冰箱电子温度计,温度控制在2-10℃(如有特殊要求,安说明书执行)药品避免与冰箱内壁接触。

三、冰箱内药品放置应根据品种、性质、用途等分类,存放整齐,并有醒目标识。

(一)需冷藏保存的普通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日期和时间后放入冰箱。

(二)贵重药品需有登记,包括床号、姓名、日期、时间、药物名称、规格、剂量、数量等,以备取用、检查。

(三)开瓶后需冷藏的药物,应注明开瓶日期、时间、用法。

(四)如为科用吕,应置于清洁容器内放入冰箱,并标识清楚。

四、冰箱应指定专人管理是、养护,每日清洁冰箱,每周擦试消毒冰箱,每月除霜并记录(结霜厚度不超过1cm)。

五、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以确保冰箱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病区冰箱使用管理制度一、严格按照低温贮存药品的要求进行冰箱存放。

二、建立药用冰箱管理登记制度。

三、由专人(或固定班次)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除霜、检查整理物品,并记录签名,以保持冰箱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四、冷藏室温度应恒定在2~8℃,监测温度;每周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清洁消毒一次;每月除霜一次;存在问题及时维修并有记录签名五、药物应分类放置,每类药品都应有独立的贮存箱(或篮、框),如生物制品、中药、抗生素等;存放药品贮存箱外面应有醒目标志,便于拿取。

六、所有存放冰箱的药品和试剂包装上都要有有效期,定期进行效期检查;冰箱内药品数量不可积累过多,节余药品需及时清点定期返回药房。

七、启封抽吸药液后的余量,如放入冰箱,必须注明抽吸日期、时间、余量和签名,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配制过期,及时废弃。

八、冰箱内不得存放食品以及私人物品;一、存放冰箱的药物⑴药物存放冰箱前查看说明书,熟悉注意事项和禁忌等。

⑵需冰箱保存的药物:①针剂:肝素钠、胰岛素、垂体后叶素、凝血酶、维她利匹特、水乐维她、诺和笔②生物制剂(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等字样的药品):各种冻干粉针,疫苗等。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_病区冰箱管理制度规定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_病区冰箱管理制度规定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_病区冰箱管理制度规定病区冰箱管理制度_病区冰箱管理制度规定为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落实病区冰箱的管理,应制定规范的病区冰箱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病区冰箱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篇11.冰箱要设专人管理,每周由治疗班护士负责冰箱的清洁除霜。

2.冰箱内内服、外用药物、试剂等用物要分类、放置有序,药品标签清楚,定期进行清点、检查,贵重药品要登记。

3.冰箱内物品要做到无过期、无受潮、无霉点及无丢失。

4.冰箱内禁存私人物品。

5.需低温保存配制好的液体,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如肝素封管液、青霉素皮试液,应注明药物名称,配制时间、责任者。

6.抽吸好的针剂,需低温保存,应放在铺好的无菌盘中,注明床号、姓名、药品、有效时间,做好交接班。

7.若有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闭保存,防止倾倒污染其它物品,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

8.冰箱内严禁放置痰标本、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篇2一、病区医用冰箱主要存放需低温保存的`药物、试剂、疫苗、生物制品、贵重药品等,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二、冰箱内放置温度计或冰箱电子温度计,温度控制在2-8℃ (如有特殊要求,按说明书执行)。

三、冰箱内药品放置应根据品种、性质、用途等分类,存放整齐,有醒目标识。

(一) 需冷藏保存的普通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日期和时间后放入冰箱。

(二) 贵重药品需有登记,包括床号、姓名、日期、时间、药物名称、规格、剂量、数量等,以备取用、检查。

(三) 开瓶后需冷藏的药物,应注明开瓶日期、时间、用法。

(四) 需低温保存已配置的液体,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例如:肝素封管液等应注明药物名称、配置时间。

(五) 如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闭保存,防止倾倒污染其它物品,并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

(六) 冰箱内严禁放置痰、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四、冰箱应指定专人管理、养护,每日清洁冰箱,每周擦试消毒冰箱,每月除霜并记录(结霜厚度不超过1cm)。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一、严格按照低温贮存药品的要求进行冰箱存放。

二、冷藏室温度应恒定在 2-8℃(如有特殊要求,按说明书执行),药品避免与冰箱内壁接触。

三、冰箱内药物试剂等用物应分类放置,每类药品都应有独立的贮存箱(或篮框),贮存箱外面药品标签清楚,贵重药品要进行登记。

定期清点检查,保证药品无过期、无受潮、无霉点、无丢失。

病人的药品需注明床号、姓名、药名、有效期并做好交接班。

四、需低温保存已配置的液体,有效期不超过 24 小时,启封抽吸药液后的余量,若放入冰箱,必须注明抽吸日期、时间和签名,并用无菌瓶口贴覆盖,配制时间过期应及时废弃。

五、冰箱设专人(或固定班次)管理、养护,定期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每日进行温度监测并记录;每周进行清洁消毒,每月进行除霜(结霜厚度不超过 1cm);每月检查、维修一次。

六、医用冰箱内一律不得存放与医疗无关的一切物品,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七、医用冰箱的主要用途:主要存放药物、试剂、疫苗、生物制品、贵重药品,需低温保存的医用物品等。

需冰箱储存的药品及保存条件遵照药品说明书执行。

八、如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闭保存,防止倾倒污染其他物品,并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

九、冰箱内严禁放置痰、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十、冰箱的冷藏室应放置温度计,每天观察并记录冷藏室内温度一次,填写《冰箱温度监测登记本》,若超过冷藏室温度范围,需查找原因,必要时联系维修人员维修。

十一、适合冰箱内存放的药品1.代煎中药: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时间≤7 天;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汤剂保存时间≤3 天。

2.生物制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疫苗、微生态制剂、乳酶生、胃蛋白酶、胰岛素等。

此类药品必须放在冷藏室,严禁放入冷冻室。

3.其他外用制剂:搽剂、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嗽口液、中成药、糖衣片、栓剂、针剂、未开封的胶囊或胶丸。

十二、不适合冰箱内存放的药品名贵中草药、开封后的口服固体制剂、外用乳膏、其他制剂包括各种糖浆剂,如止咳糖浆、解热镇痛的内服药水、感冒糖浆等。

医用冰箱的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的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疗机构药品存储安全,规范医用冰箱的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的医用冰箱,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冰箱、疫苗冰箱、血液制品冰箱等。

第三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应遵循“安全、科学、规范、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按照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

第五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应当由专人负责,确保医用冰箱的正常使用和药品的安全。

第六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用途、规格和位置进行分类管理。

第七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八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用冰箱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医用冰箱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医用冰箱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医用冰箱的分类管理第十条医用冰箱应当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用途等进行分类管理。

第十一条药品冰箱应当单独设置,用以存放各类药品。

第十二条疫苗冰箱应当单独设置,用以存放各类疫苗。

第十三条血液制品冰箱应当单独设置,用以存放各类血液制品。

第十四条根据需要,医疗机构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医用冰箱,并进行分类管理。

第十五条不得将医用冰箱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药品,应当遵循药品的分类管理要求。

第十六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单位应当对各类医用冰箱进行分区管理,并标明用途、存放药品的名称、规格、储存条件等。

第三章医用冰箱的使用管理第十七条医用冰箱的使用应当由专人负责,确保使用规范和安全。

第十八条医用冰箱的使用人员应当熟悉医用冰箱的使用说明,按照要求操作。

第十九条医用冰箱的使用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存放,避免交叉感染和药品失效。

第二十条医用冰箱的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医用冰箱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问题,确保医用冰箱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医用冰箱的使用人员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不得擅自调整医用冰箱的温度、湿度等参数。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医用冰箱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用冰箱的安全、可靠、有效地工作,维护药品和疫苗储存的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所有医用冰箱。

三、职责1.医疗机构负责人是医用冰箱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医用冰箱的管理职责。

2.医疗机构药学部门要负责对医用冰箱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并建立医用冰箱使用记录档案。

3.医护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用冰箱,并且要认真填写使用和维护记录。

四、管理要求1.医用冰箱应按照药品和疫苗的要求进行储存,实现冷链管理,避免药品和疫苗温度波动过大、过快,防止过热过冷,以免影响药品和疫苗的质量。

2.医用冰箱使用前要进行检查,确保储存设施无故障,无异味,温度计准确可靠。

3.医用冰箱内应配备合适的记录表格,记录医用冰箱使用、温度测量等情况,每日要使用统一的温度测试仪器测试医用冰箱内部温度,同时将温度记录表记录进医用冰箱使用记录中。

对抗生素及生物制品等特殊药物要加强温度测量频次,这些药品的使用必须有特殊批准。

4.经过调查、检查和验证,发现药品和疫苗储存不正确的,必须采取措施纠正错误,防止重复发生。

5.医用冰箱应配有可靠安全、节能、环保的搁板和冷却系统,定期更换损坏零件,清洗搁板,定期清洗消毒内外壁面,并做好相关记录。

6.冷却系统故障不能够及时得到修理的,应及时报告药学部门,指导使用人员妥善储药以及及时转移药品疫苗,保障患者安全。

7.每个医用冰箱使用人员要认真履行责任。

使用药品疫苗前先要检查是否过期、受过振荡等情况,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药学部门报告,避免不良后果。

8.不得将除药品疫苗外的任何东西放进医用冰箱,为了避免人为因素,防止叉车或移动医用冰箱特殊设备对医用冰箱的损害。

9.开展药品疫苗的进货资质证件、来源、质量以及储存管理机构的考察核查,确保能够正常合规使用医用冰箱。

五、季度检查为了有效的评估医用冰箱的使用效率以及维护状态,医学管理机构年度对医用冰箱进行季度检查,定期调查冷却系统和设施的状态和管理使用方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且重点关注各种冷藏药品和疫苗的使用、储存、保管和维护管理状况是否正常。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用冰箱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药品储存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医院药品供应的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医用冰箱的科室和药房。

第三条医用冰箱是指用于存放药品、疫苗和其他医疗用品的制冷设备。

第四条医用冰箱的管理机构为医院行政管理部门。

第五条医用冰箱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各科室和药房的负责人负责。

第二章医用冰箱的选购与验收第六条医用冰箱的选购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书。

第七条医用冰箱的验收应由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共同进行,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规定。

第八条医用冰箱的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温度稳定性测试、温度控制精度测试等内容。

第九条经验收合格后,医用冰箱应在显眼位置贴上验收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条医用冰箱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通知制造商进行处理。

第三章医用冰箱的使用与管理第十一条医用冰箱的使用应按照标明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严禁私自改动温度和其他设置。

第十二条医用冰箱内的药品、疫苗和其他医疗用品应按照规定的温度要求存放,杜绝超温和低温现象。

第十三条医用冰箱内的存储物品应做好标注,包括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第十四条医用冰箱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内部清洁卫生。

第十五条医用冰箱内的存储物品应定期检查,发现过期或者损坏的物品应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发现医用冰箱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严禁私自修理。

第十七条医用冰箱定期进行温度校准和记录,确保温度控制准确可靠。

第四章医用冰箱的保养与维修第十八条医用冰箱的保养工作由各科室和药房的负责人负责,定期进行内外部清洁。

第十九条医用冰箱的维修应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更换部件必须使用原厂配件。

第二十条医用冰箱的故障维修和维护应及时处理,严禁拖延或忽视。

第二十一条医用冰箱维修记录应详细而准确,包括故障情况、维修措施和维修结果等信息。

第五章医用冰箱的报废与更新第二十二条医用冰箱的报废应经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报废程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医用冰箱的正常运行和医药品的安全储存,建立医用冰箱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用冰箱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医用冰箱的医疗单位、医疗行业从业人员。

一、医用冰箱的选择和设备购置1.医用冰箱应选用符合医疗行业标准的产品,具备冷藏、冷冻、保温等功能,能够满足不同药物的存储需求。

2.购置医用冰箱前,应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比较,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厂家,考虑到技术和售后服务等综合因素。

3.购置医用冰箱时需要填写设备验收记录,包括产品名称、型号、厂家、购置日期等信息,并将其归档备查。

二、医用冰箱的使用与维护1.医用冰箱的摆放应符合以下原则:a.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或与其他电器设备过近。

b.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c.避免与有毒物品或有害物品放置在一起,避免药品受污染。

2.医用冰箱的运行与控制:a.使用前应检查冰箱的电源插头和供电电压,确保正常供电。

b.每日清晨和下班前应检查冰箱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c.严禁在冰箱内放置或储存除医药品以外的物品。

d.冰箱内药品的摆放应有明确的顺序和分类,确保易取易放。

3.医用冰箱的温度控制:a.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冰箱的温度计,确保其准确度。

b.冰箱内温度应根据储存的药品种类进行合理调节和设置,严禁超标温度存放。

c.每日应记录冰箱的温度变化,包括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等。

4.医用冰箱的清洁与维护:a.每月对医用冰箱进行一次内外部的彻底清洁,包括冰箱的墙壁、隔板、托盘等。

b.清洁时使用专门的药品清洗,避免使用异物或刺激性物品,防止药品受污染。

c.定期对冰箱进行维护和保养,检查电源线、制冷系统、温度控制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5.医用冰箱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报修,并在维修期间暂停使用。

三、医用冰箱的药品管理1.医用冰箱内的药品应按药品的性质、用途和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分区存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医用冰箱及冷藏药品管理制度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医用冰箱及冷藏药品管理制度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医用冰箱及冷藏药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保证冷藏药品的质量,使医用冰箱及冷藏药品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二)内容(1)冰箱使用环境温度为10~32℃,相对湿度<85%。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玻璃门可能会凝露,属正常现象,不影响箱内储藏温度。

如出现凝露现象,请尽快改善通风条件,同时降低环境温度。

(2)冰箱需放置在干燥通风,不受阳光照射的环境中,设备左右两侧,上部及背部空气流通空间不得小于30 cm。

(3)存放药品时参照箱体内负载线位置,严禁超越负载线和搁物架四周的围栏,以免堵塞风道,破坏箱体内温度稳定性。

(4)药品较多时请分批存放,每批不得超过箱体容积的1/3,放入首批药品后,待显示温度稳定后再放入第二批,以确保箱体内温度的稳定。

(5)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取药品开门时间过长,外部热空气进入箱内,会引起高温报警,属正常现象,请注意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时间和次数。

(6)设备通电运行前,请将电池开关打开;当机器长期不使用时,请将电池开关关闭。

(7)箱内安置有模拟物品感温盒,显示板显示的温度为感温盒的温度,与箱体内空气温度有一定差异属正常现象。

(8)每隔3个月要定期清理冷凝器,防尘罩上的灰尘,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9)冰箱要设专人管理,每周负责冰箱的清洁除霜。

除霜前先将箱内药品移动到其他箱内,断电后方可除霜。

除霜结束后通电温度恢复到正常值时才可将药品移回。

并做好登记。

(10)排药人员摆完冷藏药后,需清洁冰箱,并登记箱内各层的相应温度。

(11)冰箱内药物要分类有序放置,高危药品专柜、抗生素药品专柜、营养药专柜,贵重药品使用须做好登记,药品开启未使用完,应注明开启时间,并用无菌瓶口贴覆盖,以备下次再用。

(12)冰箱内药品要做到无过期、无受潮、无霉点、无丢失。

(13)医用冰箱内一律不得存放与医疗无关的一切物品,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14)冷藏药品储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储藏温度要求。

医院冰箱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冰箱药物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药品储存安全,确保药品质量,预防药品变质、失效,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用冰箱中药品的储存、管理。

三、管理职责1. 药剂科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

2. 药剂科主任负责对医用冰箱药物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检查。

3. 药剂科药品保管员负责医用冰箱的日常管理和药品的出入库登记。

4. 使用医用冰箱的科室负责对所存放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四、储存要求1. 药品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储存,需低温保存的药品应存放在温度为2-10℃的医用冰箱内。

2. 冰箱内药品应分类放置,不同种类的药品应分别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药品存放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潮湿、高温、通风不良等不利条件。

4. 药品存放时应留有足够空间,便于取用和检查。

五、出入库管理1. 药品入库时,应检查药品包装完好、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登记入库记录。

2. 药品出库时,应凭处方或医嘱,由药品保管员签字确认,登记出库记录。

3. 药品入库、出库时,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等信息。

六、检查与盘点1. 药品保管员应定期检查药品储存情况,确保药品质量。

2. 每季度对医用冰箱内药品进行盘点,核对库存与实际数量,如有差异,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3. 对过期、变质、失效的药品,应立即隔离,并及时上报药剂科。

七、安全与防护1. 医用冰箱应定期进行清洁、除霜、消毒,确保冰箱内部卫生。

2. 药品保管员应定期检查冰箱的制冷效果,确保药品储存温度。

3. 冰箱内不得存放非药品物品,如食物、饮料等。

4. 使用医用冰箱的科室应加强对药品的监管,确保药品安全。

八、奖惩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药品储存管理良好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药品变质、失效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九、附则本制度由药剂科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未尽事宜,由药剂科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药学部医用冰箱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药学部医用冰箱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药学部医用冰箱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为保证置于冰箱内的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储存于医用冰箱的药品的管理。

2.需冷藏或冷冻储存的药品及保存条件需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执行。

3.药品说明书标明需冷藏保存的药品必须放入可标明温度的医用冰箱内保存,温度控制在2-8℃(需特别冷藏或冷冻的药品按药品说明书要求放置)。

4.冰箱内的药品应合理摆放,保持整齐有序、方便取用。

整包装、成捆包装、散装药品应依次放于冰箱药架底层、中层、上层,且相互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便于冰箱内冷气循环、温度均衡。

5.冰箱内需特别标识的药品按相关规定要求摆放药品标识,如高警示药品、近效期药品等。

6.所有存放于冰箱的药品和试剂需按药学部要求定期进行养护。

7.冰箱内的药品应按规定检查、盘点。

冰箱内药品数量不可积压过多,应保持正常周转。

8.各调剂科应定期对医用冷藏、冷冻冰箱进行检修、养护,保证冰箱正常运行。

2018年4月。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1.引言医用冰箱是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中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存储和保鲜重要的医疗物品,如疫苗、血液制品、药品等。

为了保证医用冰箱的安全和有效运行,制定医用冰箱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医用冰箱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并提供操作指南,以确保医用冰箱的正常运行,保证里面存储的医疗物品的质量和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等使用医用冰箱的部门或单位,并适用于使用各种类型的医用冰箱。

3.管理职责3.1 冰箱管理人员冰箱管理人员是指负责医用冰箱使用和管理的人员,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监督医用冰箱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制定和执行医用冰箱使用规程和操作指南;•定期检查医用冰箱的温度、清洁和冷冻效果,并记录检查结果;•对医用冰箱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管理和负责医用冰箱的库存物品,确保其有效控制和管理。

3.2 人员培训医用冰箱的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掌握以下内容:•医用冰箱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医用冰箱的维护保养方法;•医用冰箱的温度控制和记录;•库存物品的管理和存放要求。

4.医用冰箱的使用规程4.1 温度控制医用冰箱的温度对储存的医疗物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温度应根据不同物品的要求进行控制,并定期检查和记录温度。

4.2 储存物品的分类和标识医用冰箱内的物品应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并进行标识,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分类和标识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4.3 库存管理冰箱管理人员负责对医用冰箱内的储存物品进行库存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监控物品的有效期限,并及时处理过期的物品;•对进出库物品进行记录,确保库存准确;•根据物品的特性进行合理的放置和堆放,避免交叉污染。

5.医用冰箱的维护与清洁5.1 清洁要求医用冰箱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保持内外部的清洁和卫生。

清洁应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操作指南进行,同时注意保护冰箱内的物品。

5.2 维护保养冰箱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医用冰箱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清洁冷凝器和排水孔,保证冷却效果良好;•检查电源线和插座的安全性;•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密封件,确保冷藏效果;•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温度控制器。

药用冰箱管理制度

药用冰箱管理制度

药用冰箱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药用冰箱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药品经销企业、药品生产企业等单位的药用冰箱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责任1. 医疗机构、药品经销企业、药品生产企业等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药用冰箱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2. 负责人员应具备相关药品管理知识,熟悉冷链管理的要求,定期对冷藏药品进行检查。

3. 负责人员应制定冰箱存储药品的清单,包括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定期更新。

四、冷链管理1. 冰箱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冰箱内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可根据药品的不同要求进行调节。

3. 定期对冰箱的温度进行监测,记录温度变化,确保冰箱的温度稳定。

4. 冷藏药品应单独存放,避免混存其他物品,以免影响药品的质量。

5. 冰箱内的药品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使用,避免过期药品的使用。

五、药品安全1. 冷藏药品应定期清理和消毒,避免细菌污染。

2. 发现药品变质或者包装破损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负责人员处理。

3. 冰箱内药品应保持清晰的标识,以便及时找到需要的药品。

4. 冷链药品的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温度波动导致药品质量变化。

六、药物报废1. 严格执行药品报废流程,确保药品报废符合规定。

2. 报废药品应分类存放,避免与正常使用药品混合。

3. 对过期或者变质的药品应及时进行处理,不得继续使用。

七、附则1. 对于急需降温的药品,冷链管理人员应做好应急准备,确保及时处理。

2. 冷链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不断提高冷链管理水平。

3. 对于重要的药品,应建立电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温度变化。

以上为药用冰箱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各相关单位认真执行,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
1、为规范冰箱药品的管理,做好冰箱内药品的储存养护,保障置于冰箱药品的质量,特制
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储存医用冰箱的药品的管理,各药品储备部门和药品使用部门应熟知本程
序,并严格遵照执行。

3、需低温保存的药品应严格按照低温储存药品的要求进行冰箱存放,需冰箱储存的药品及
保存条件遵照药品说明书执行。

4、药品说明书标明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必须放入置有温度计的冰箱保存,温度控制在
2-10℃(如有特殊要求,按照药品说明书执行,如胰岛素注射液储存温度为2-8℃)。

5、放置的药品应设置登记本(卡),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数量等,以
备检查。

6、药物应分类放置,每类药品都应有独立的储存箱(篮、框)。

如生物制品、中药、抗生
素等;存放药品储存箱外面应有醒目标志,便于拿取。

7、所有存放冰箱的药品的试剂包装上都要有有效期,定期进行效期检查,发现过期物品应
及时清退。

8、开启后的药品应参照药学专业资料或药品包装上注明开启时间,药品开启后的保存时间
及有效期。

9、启封抽吸药液后的余量,如放入冰箱,必须注明抽吸日期、时间、余量和签名,严格按
照药物说明书使用,配置过期,及时废弃。

10、冰箱内的药品应每季度检查、盘点。

冰箱内药品数量不可堆积过多,节余药品需及
时清点定期返回药房。

11、如发现冰箱温度超出药品保存所需的温度范围,使用部门应通知药学部门,由药学
部门派药师到场检验和确定药品能否继续使用,若出现变质或无法使用,应及时清退。

12、若冰箱需要维修,在冰箱恢复正常状态以前,需冰箱保存的药品应移至药学部门冰
箱暂时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