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习与记忆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de637f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6.png)
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六章记忆读后感读了这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的第六章关于记忆的内容,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大脑仓库的大门,那感觉老奇妙了。
这一章首先让我惊到的是,原来我们的记忆就像一个超级复杂又有点调皮的小怪兽。
它不是那种简单的一个大盒子,东西往里一扔就完事儿了。
记忆有好多不同的类型呢,就像有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这种分类。
短期记忆就像是个小驿站,信息在这儿短暂停留,就像我们临时记个电话号码,要是不赶紧把它挪到长期记忆这个大仓库里,那它很快就像一阵风似的溜走了。
我就想起自己有时候刚听完一个电话号码,还没来得及存,下一秒就忘了,原来这就是短期记忆在搞鬼呀。
说到长期记忆,那可真是个神秘又庞大的地方。
这里面又分了好多不同的小房间,像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就像是个知识的宝库,什么“地球是圆的”“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这些知识都存在那儿。
我就感觉自己的语义记忆就像个乱乱的书架,有时候找个知识得翻半天。
而情景记忆呢,那就是专属于我们个人经历的小天地。
就像我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去动物园,看到大象那兴奋劲儿,那画面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这就是情景记忆的魔力。
每次回想起来,都感觉特别温馨又有趣。
然后呢,这记忆的存储和提取也特别有意思。
它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把信息拿出来的。
就好比你把东西胡乱堆在仓库里,想要找的时候,要是没有点线索,那可就难喽。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死活想不起来一个事儿,但是只要有点小提示,就像突然找到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一样,“哗”地一下就想起来了。
比如说,我总是想不起一部老电影的名字,但是别人一说主演是谁,我立马就能想起来。
这就像是记忆在跟我们玩捉迷藏,而提示就是找到它的小诀窍。
记忆还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呢。
比如说情绪,开心的时候记东西好像就特别快,那些快乐的经历就像带着小翅膀一样,“嗖”地就飞进记忆里了。
但是呢,要是情绪特别低落或者紧张,记忆就像被乌云遮住了一样,变得迷迷糊糊的。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的时候紧张得要死,背过的东西怎么也想不起来,一出考场就全想起来了,可把我气得够呛。
《学习与记忆》课件
![《学习与记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c406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6.png)
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要点一
总结词
学习与记忆相互关联,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学习是一个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过程,它涉及到信息的获取 、处理和存储。记忆则是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和保存信息的 关键机制。通过记忆,人们能够回忆起过去学过的知识和 经验,并在当前情境中加以应用。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学习效果,还影响人 们的思考、决策和行为。
02
CATALOGUE
学习与记忆的生理机制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分区
大脑由多个区域组成,每个区域 都有特定的功能。例如,额叶负 责决策和规划,颞叶处理听觉信 息,顶叶处理触觉和空间信息。
神经元与突触
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过突触相互连接 ,形成复杂的网络。突触是神经元 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大脑的可塑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与记忆》ppt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学习与记忆的基本概念 • 学习与记忆的生理机制 • 学习与记忆的过程 • 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因素 • 学习与记忆的应用
01
CATALOGUE
学习与记忆的基本概念
学习的定义
总结词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验获得并保留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过程。
详细描述
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涉及到个体对外部环境刺激的感知、处理和反应。通过学习,人们能够获得新的 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应用。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还包括技能和行 为的习得。
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学习与记忆过程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它负责将感觉记 忆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以
便于进一步的处理和存储。
普通心理学-第6章-记忆(新)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第6章-记忆(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d11c5bec3a87c24128c4be.png)
“重复启动”心理测验
•这种测验通常先向被试展示一系列单词,随后让他们做完 形拼写填空的任务。 •通常被试填空的结果,会受到事先所见的单词的影响:譬 如面对“pic____”,如果被试事先看到的单词中有“picture” 这个词,出于心理暗示,他们更倾向于用picture来完成填空 而不是picnic,或者pick。 •这再次说明,虽然亨利不可能说出先前自己看到了什么单 词,但他的大脑中却确实留下了关于这个单词的一些长期的 “记忆”。 •有趣的是,如果事先展示的单词里包括五十年代之后才出 现的新词汇,这种重复启动的暗示效应就消失了。
苏珊设计的实验
• 在一个实验里,苏珊给亨利出示几幅杂志画片,让 他盯着看上一阵。过上十分钟、一天、或者三天之 后,苏珊给他出示同一张画片,外加一张他没看过 的画片,询问他哪一张看起来更加眼熟。
• 在这个测验中,亨利表现得不错。虽然亨利完全不 记得自己看过什么杂志和画片,但他缺失了一部分 重要组织的大脑,却能奇妙地在潜意识里记录下关 于画片的粗略印象,让他对看过的画片产生说不清 道不明的熟悉感觉。
•由于镜像左右颠倒,亨利最开始画得歪歪斜斜,完全无法笔 走直线,但是经过好几天的重复,亨利的表现大为提高,到 最后,他完全可以对着镜子,流畅地画出五角星来。 •他学习的速度虽然比正常人稍慢,可是毕竟能够学会,而且 学会后却并不比别人忘得快——在一年之后,他依然可以较 为流畅地完成这一项任务。
程序性记忆的存在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很少收外界 因素干扰,比较稳定。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是否有意识参与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 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 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 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 学习与记忆
![第六章 学习与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5e0f5f828762caaedd33d489.png)
第六章学习与记忆本章内容第一节学习概述例如:5岁的波波是一只神奇的狗。
它能帮助主人——一位脑瘫患者做很多事。
门铃响了,它会去应门,主人掉了东西,它会帮他捡起来,甚至主人从轮椅上摔倒在地,动弹不得时,它会找了邻居帮忙。
波波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艰苦训练的结果。
我们读书、打牌、开车等日常生活技能其实都是训练的结果。
一、学习概述二、学习过程二、学习过程[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释文]:广博地学习,详尽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切实地实行。
可以不学习,一旦学习,则学不会不放弃;可以不询问,一旦询问则问不明白不放弃;可以不思考,一旦思考则思无所得不放弃;可以不放析,一旦辨析则辨不清杨不放弃;可以不行动,一旦行动则行不笃实不放弃。
别人用一分力能成功,自己用百分之力;别人用十分力能成功,自己用千分之力。
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钝人也会明察,即使懦弱人也会坚强。
孔子的学习过程7阶段说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
用现代的话来说:立志——激发学习动机;博学——多见多闻;审问——多问多疑(不是怀疑一切);慎思——学思结合;明辨——形成明确的概念;时习——及时复习;笃行——学以致用。
二、学习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E.Mayer)在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见图。
模型显示,学习始于学习者的注意(A),通过注意,学习者选择了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并将有限的心理能量集中在相应的信息上,同时激活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与新信息有关的原有知识(B);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WM,又称短时记忆S9M),在此,学习者找出新信息各部分的内部联系(C),然后,学习者使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相联系,找出新旧知识间的异同(D),最后,新习得的知识进入长时记忆(E)。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六章 记忆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六章 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317df21f19e8b8f67d1cb9ea.png)
第六章记忆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二、感觉记忆(选择)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选择、简答)四、长时记忆(选择、简答)五、遗忘(选择、简答)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1、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过程(1)传统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回忆,也可以表现为再认。
(2)认知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过程的上述三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3、记忆的种类(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①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的记忆。
储存时间大约为0.25秒~2秒。
②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1分钟,它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
储存时间很长,从一分钟以上到甚至终生。
容量没有限制。
(2)图尔文按照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①情景记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干扰,记忆不够稳定。
②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不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3)按照提取时是否需要意识参与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①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②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表现有以下差别:①加工深度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内隐记忆,却对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86b7c0dfaa00b52acfc7ca94.png)
(三)记忆的神经细胞化学假说 记忆的神经细胞化学假说把核糖核酸(RNA)看作是记忆 分子。已有大量的行为证据表明给这个假说以支持。例如,人脑 细胞中的RNA的浓度,跟人的学习能力一样,起先随着年龄而 增长,随后又随着年老而下降。当神经细胞受到反复刺激时, RNA在这些神经细胞中的浓度会增加。RNA的合成受阻,动物 的记忆就会遭到破坏。 (四)记忆的脑定位说 记忆是不同脑部位都参与的复杂的联合活动(信息多数存储 在大脑皮质,也有信息存储在边缘系统、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 部位)。但是不同的脑部位存储的信息功能是不同的。
主要类型:维持性复述,即从感觉记忆中抽取某些信息,并使该 信息适应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保持在短时记忆中。(2)精制 性复述。即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精细结构的编码。所谓精细结构 编码,是指联想编码、组织编码、心象编码等等。这种编码能在 长时记忆中稳定的存储,并在日后被提取出来使用。
二、组织加工
将材料加以组织能使输入信息有效地储入长时记忆。把新材 料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中或把材料作为合并单元而组合为某种新 的知识框架,这些过程称为组织加工。对识记材料可以用多种方 式组织加工,下面介绍六种加工方式。 (一)类别群集 我们在记一系列项目时总是倾向于将他们按一定的类别来记 忆的。按一定类别的存储更有助于信息的检索。 (二)联想群集 建立联想把孤立的识记材料构建为一个大的组块,有助于长 时记忆。所谓联想就是由一种经验想起另一种经验,或由想起的
容量为7±2个组块。 (三)短时记忆的加工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主要加工方式是组块化和复述。从而使 其有限的容量增加。保持时间延长,并使更多的信息转入长时记 忆。组块化(chunking),如上所述,组块是信息的一种意义单 位,一个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或数字,一组字母或其它材料,甚 至一组次或一个句子。组块化就是根据人的经验将孤立的项目连 接成更大的单元过程。 原始信息:129048282023847592823582 组块化后:1290 4828 2023 8475 9282 3582 复述就是出声或不出声的重复。对一个电话号码进行复述, 只要没有其他干扰,它就可以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在无复述时,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将迅速消失,复述使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 以防止被其他信息排挤掉。 (四)短时记忆的提取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提取是以系列全扫描的方式进行的。如
消费者行为学第六章 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
![消费者行为学第六章 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46686feeba0d4a7302763aa5.png)
二、记忆系统与机制 (二)短时记忆
(一)感觉记忆
(三)长时记忆
1.短时记忆的信息处理活动。 2.短时记忆工具。
1.语义记忆。 2.插曲式记忆。 3.图解式记忆。 4.脚本。
一、名词解释 经典性条件反射、认知学习、渲染性活动、插曲式记忆、高介入学习、映像式机械学习、意象、学习、长期记 忆、低介入学习、保持性复述、模仿、操作性条件反射、脚本、图解式记忆、短时记忆、刺激辨别、刺激泛化、 替代式学习、脉冲 二、选择题 1、在消费者记忆机制里,影响消费者信息提取有哪些因素( )。 A刺激提取的线索 B刺激的连续性 C刺激的代表性 D刺激的熟悉性 2、首位效果属于消费者记忆机制的哪部分( )。 A复述 B编码 C储存 D提取 3、在广告上运用的词语,如““塞外茅台,宁城老窖”,体现了消费者行为学中的( )原理。 A刺激的泛化 B刺激的辨别 C刺激的强化 D刺激的重复 4、下列选项中不是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过程是( )。 A有榜样或其示范行为出现的过程 B学习者的注意过程 C消费者的保持过程 D行为的再现过程 5、下列不属于强化作用的是( )。 A正强化作用 B惩罚作用 C负强化作用 D二次性强化作用 6、影响消费者学习强度的因素有( )。(多选) A被学习事物的重要性 B强化的水平或程度 C刺激的重复水平 D产品或商标的表象
第六章-消费者学习与记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第六章-消费者学习与记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fab9d237e21af45b207a83d.png)
第六章消费者学习与记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第一节消费者的学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一、消费者学习的概念是指在购买和使用商品的活动中,消费者不断积累购买和消费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完善其购买行为的过程。
含义: 1、消费者学习是个过程,是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多种途径。
服装、超市试尝2、经验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学习属于隐蔽部分,无法观察到。
二、消费者学习的类型1、加强型类型加强了消费行为,提高消费频率如芥茉2、稳定型类型形成一定的消费习惯3、无效型类型消费频率没有上升⏹无需要(洗碗机)、不信任、不愿改变原来的消费习惯4、削弱型类型削弱了原来的消费方式,或消费方式改变⏹当当网的购书经历、一家曾食物中毒过的饭馆削弱型学习(禁烟广告)三、消费者学习的作用1、获得购买信息2、促发联想3、形成消费者的态度和评价四、研究学习的观点五、行为学习理论及其在营销中应用⏹,相反,把思想当作一个黑匣子,强调行为的可观察方面。
伊凡.巴甫洛夫(俄)和他的狗铃响,然后将干肉粉喷到狗嘴里重复,直到狗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肉粉=非条件刺激铃声=条件刺激分泌唾液=条件反应1、理论:借助某种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的已有联系,经由练习可以建立起另一种中性刺激与同样反应之间的联系。
1) 条件反射的形成Marlboro牛仔广告运动;非条件刺激:牛仔;条件刺激:万宝路;非条件反应:力量、阳刚、正直2)条件反射消退:对以铃声为条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给铃声,不用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
当一件产品在市场上开始泛滥,以至失去了它最初的吸引力就发生了消退。
消退将使消费者再次购买相同品牌的可能性迅速下降。
3)条件反射的泛化给狗喂食的同时吹哨子。
重复多次以后,狗一听到哨声就分泌唾液,不过狗对各种哨声——响亮的,微弱的,高音的,低音的都起同样的反应,似乎不同的哨音在他们听起来没有什么区别。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六章-记忆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六章-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dd38ba07ba1aa8114431d9fc.png)
第六章-记忆一、单选题1.为了要记住 "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 "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这样的联系,这是 ( )记忆策略的运用。
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阐述策略D.组织策略2.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方法的记忆叫做 ( )。
A.机械记忆 L B.内隐记忆C.重复记忆D.有意记忆3.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4.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 )。
A.再认和回忆B.保持和遗忘C.识记、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5,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 (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
A.重现B.保持C.回忆D.再认6.在记忆乘法、珠算口诀时采用的编码方式是( )。
A.按语义关系编码B.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编码C.采用主观组织加工材料D.使用字形编码7.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内隐记忆8.使短时记忆信息得到存储的有效方法是 ( )。
A.引起个体注意B.采取有效的编码C.复述D.睡眠9.斯腾伯格对短时记忆的研究发现,对短时记忆项目的提取采用的是 ( )。
A.平行扫描B.完全系列扫描C.自动停止系列扫描D.继时性扫描10.对输入的信息暂时储存和加工,并与长时记忆中已储存信息发生某种意义上联系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内隐记忆D.工作记忆11.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图像记忆B.声像记忆C.视觉编码D.听觉编码12、早期记忆研究的主要的实验材料为?A、无意义音节B、单词C、句子D、德文字母13、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
(完整版)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
![(完整版)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a781faaedd36a32d737581c8.png)
第六章-记忆一、单选题1.为了要记住 "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 "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这样的联系,这是 ( )记忆策略的运用。
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阐述策略D.组织策略2.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方法的记忆叫做 ( )。
A.机械记忆 L B.内隐记忆C.重复记忆D.有意记忆3.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4.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 )。
A.再认和回忆B.保持和遗忘C.识记、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5,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 (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
A.重现B.保持C.回忆D.再认6.在记忆乘法、珠算口诀时采用的编码方式是( )。
A.按语义关系编码B.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编码C.采用主观组织加工材料D.使用字形编码7.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内隐记忆8.使短时记忆信息得到存储的有效方法是 ( )。
A.引起个体注意B.采取有效的编码C.复述D.睡眠9.斯腾伯格对短时记忆的研究发现,对短时记忆项目的提取采用的是 ( )。
A.平行扫描B.完全系列扫描C.自动停止系列扫描D.继时性扫描10.对输入的信息暂时储存和加工,并与长时记忆中已储存信息发生某种意义上联系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内隐记忆D.工作记忆11.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图像记忆B.声像记忆C.视觉编码D.听觉编码12、早期记忆研究的主要的实验材料为?A、无意义音节B、单词C、句子D、德文字母13、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
第六章 记忆(1)
![第六章 记忆(1)](https://img.taocdn.com/s3/m/f95fb058e518964bcf847cd6.png)
一般相信,在感觉记忆的编码过程中,以下两种心理活动 是最重要的:
注意 形之辨识
1.注意
个体对情境中的众多刺激,只选择其一个或部分去反应, 并从而获得知觉经验的心理活动。当个体对某一刺激注意 时,可以获得清楚的知觉,对注意目标之外的刺激,则模 糊不清;因而会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 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相反,那些与长时记忆无关的或 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由于没有转换到短时记忆,很快 就消失了。
以语文材料学习为例: 个体如果真正要认识某一单字,学到后并将之 贮存,以备以后随时提取出来应用,他必须在 短时记忆阶段,将该单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分别编为形码(visual code)、声码(acoustic code)与意码(semantic code)。经过编码之 后的信息,才能贮存。
感觉记忆好比是整个记忆系统的“接待室”, 从感官输入的所有信息都要在这里登记并进行 初步加工以后才能进入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
第三节 短时记忆的研究
感官收录的信息,经过注意、选择与编码 等初步处理程序之后,立即传送到第二阶 段的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阶段中的信息, 也要经过编码、贮存、提取三个程序。
在必要时将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应用的心 理历程。 提取时,将编码后贮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再经 过心理运作的解码(decoding,将抽象信息还原 为具体刺激)过程,使之还原为编码以前的形式, 并表现于外显行为。
第二节 感觉记忆的研究
个体凭感觉器官,将对外在刺激一瞬间的认知性 感应。以视觉为例,“瞥见”一词所指者,即为 感觉记忆。 其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 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4dd40940e45c3b3567ec8bc3.png)
二、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记忆的脑机制学说
⑴定位说
科恩(Cohen,1968):电击抑郁症患者脑的不同部位,发
现两半球的记忆丧失差异。
电击脑休克后记忆的丧失
只击大脑 左半球
文字材料 表 象 严重丧失 轻微丧失
第六章 记忆
只击大脑 右半球
没有丧失 严重丧失
电击两半球 严重丧失 严重丧失
语义编码
语义类别 语义联想与组织
第六章 记忆
27
五、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编码
“记忆术”
自然语言媒介法:运用形、音、义的联系提高记忆。
例,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在后面。
地点法:将识记材料想象为放在自己熟悉地方的不同位置上,
回忆时在头脑里对每一个位置逐个进行检索。 据说,起源于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Simonides)
第六章 记忆
音似 形似
19
四、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的编码
⑵视觉编码
Posner(1969)经典实验
2(同时呈现、继时呈现)×2(音同形同、音同形异)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条件4
A
A
A
a
第六章 记忆
A
a A
20
四、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的编码
⑶语义编码
Wickens经典实验
延迟1s——正确回忆率36%
第六章 记忆
16
三、感觉记忆
2、听觉编码
达尔文等人的经典实验
9个字符:左侧2、T、F;正中央x、4、s;右侧M、5、3 字符呈现后,规定各种延迟时间 全部报告 部分报告(屏幕指示需要报告的部分)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知识梳理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ab60834a7302768e9939ee.png)
第六章记忆概念:1.记忆: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2.编码:人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编码有不同层次或水平,以不同形式存在,主要有视觉的、听觉的和语义的编码。
3.知识的表征:知识的储存。
把感知过的事物、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势保持在人的头脑中。
4.精确的复述:把要记住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是存储信息最有效的方法。
5.提取: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
(记忆的好坏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基本形式:再认和回忆。
6.长时记忆:储存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永久性的储存)7.情景记忆:指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因为受时空限制,信息储存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记忆不够稳固、不够确定。
)8.语义记忆:指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
(受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9.外显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指个体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10.内隐记忆(自动的无意识记忆):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影响。
11.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的记忆。
需要多次尝试才能获得。
(不需意识的参与)12.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需要意识参与)13.空间记忆:对有关物体的空间位置、方向等方面的记忆。
14.反响回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15.长时程增强:指传递信息的神经元和接收信息的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强度的增加。
16.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编码主要依赖与信息的物理特征。
17.图像记忆:视觉的感觉记忆,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并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额皮层被切除以后,猴子的这种短时空间记忆能力 受到严重损害。后来,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前额 皮层主沟区(46区)是空间工作记忆的关键脑区。 延缓样本匹配任务实验表明,前额叶皮层的下凸部 (12和45区)具有物体工作记忆功能。 延缓样本匹配任务实验:实验开始前设定A和B两个物 体,暗示期内给猴子呈现A或B物体(图形)“样本”, 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延缓期;开始进入反应期后,同 时呈现A、B两个物体(图形),猴子去翻动在暗示期 内呈现的物体或触摸呈现的图形,即执行匹配操作从 而获得奖励。 切除猴子前额叶皮层的下凸部,延缓样本匹配任务的 操作成绩显著下降。
二是信息平行处理。所谓信息平行处理, 是指同时输入各种信息,并分别在脑内 相应的中枢区域进行整合和分析,产生 综合记忆。 三是结构复杂、高效低耗能。一生中进 入大脑的信息相当于5亿册图书,脑神经 系统总耗能量不过100瓦
第一节 学习模式与记忆模式
一、学习模式 (一)非联合型学习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不形成明确联系的学习形 式,称为非联合型学习。它主要表现为在单一 刺激长期重复作用下个体对该刺激的行为反应 发生改变,即增强或减弱的过程。 习惯化和敏感化属于典型的非联合型学习。
机制:前额皮层主沟区(46区)接受在空间 视觉中起关键作用的顶叶联合皮层的纤 维投射:初级视觉皮层从视觉通道接受 的视觉信息中的空间特征成分,传送到 顶叶联合皮层并在这一部位加工处理, 形成了空间知觉,然后进入前额皮层主 沟区被储存下来(背侧通道),形成了 空间工作记忆。
前额叶皮层的下凸部侧接受在物体视觉 中既有关键作用的的颞下皮层的纤维投 射:初级视觉皮层从视觉通道接受的视 觉信息中的特征成分,如颜色、形状、 模式和相貌,等等,传送到颞下回联合 皮层并在这一部位加工处理,形成物体 视觉,然后进入前额皮层下凸部被储存 下来(腹侧通道),形成了物体工作记 忆。
是具有自主或反射性质的记忆,又称为 程序性记忆 非陈述性记忆不依赖于意识和认知过程, 几乎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它主要表现 为对操作某些作业的完善,需要经过多 次重复测试才能逐步形成。像日常生活 中人们对弹钢琴、打球、做体操、系鞋 带等技能或行为的记忆。
(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所从事任务产生的无 意识影响称为内隐记忆 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是 个体无法意识到的,因此又被称为自动的无意 识记忆。 外显记忆则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 某些相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面临的任务时所表 现出来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个体有意识回忆的, 因此又被称为意识控制的记忆。
(三)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1.短时记忆短暂的、容量有限的、其内容 需要在脑内不断反复加强(重复)的记忆。 2.记忆时间较持久、容量大、其内容不需 要在脑内经常重复的记忆,称为长时记 忆
(四)工作记忆与参考记忆
1.工作记亿指对某次训练时出现的特殊刺激或 线索的记忆,也就是动物或人在进行某种复杂 的认知任务操作(如下棋、判断与推理、行为的 计划与组织、语言交流,等等)过程中脑内“在 线”(on-1ine)或短暂贮存某些必要信息的神经 过程。 也称为操作记忆 2.参考记忆指对整个训练过程中一直不变的一 般线索或规则的记忆
二、参与学习和记忆的脑结构
1.颞叶 (1)颞下回的功能 通过实验证明颞下回可分两部分:远离 枕叶的部分与三维物体的认知学习有关, 与枕叶距离较近的部分与二维图形鉴别 学习有关。 实验:对猴进行了延缓的物体不匹配训 练。
首先让猴观察一个圆柱体,当它将圆柱体移开 就会发现下面有一小块食物。间隔10秒钟以后, 猴的面前出现两个物体,一种是刚刚见过的圆 柱体,另一个是未见过的长形。这时猴移动长 方体也会得到一小块食物,如果它移动曾见过 的圆柱体则得不到食物。训练几日,这种行为 模式就得到巩固。对猴手术损毁与枕叶相邻的 两半球颞下回,需对之进行73次训练才能重新 习得这种行为;而损毁与枕叶远隔部位的颞下 回,则训练1500次仍不能重新学会这种行为模 式。
习惯化指一个不具有伤害性效应刺激重 复作用时,机体对该刺激的反射性行为 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 敏感化是习惯化的对立面,又称假性条 件化,表现为当一个强刺激存在时,大 脑对一个弱刺激的反应会得到加强 。 (二)知觉学习 是识别曾经知觉过的刺激的能力。这种 学习的主要功能是对世间万物以及千变 万化的客观环境进行鉴别与归类。
可能并非对慢性疼痛更敏感,只不过它们对疼痛 和伤害有更好的记忆能力 对疼痛更为敏感,因而更善于学习躲避伤害对疼 痛更为敏感,因而更善于学习躲避伤害
(三)情绪性学习的调节
情绪反应--边缘系统 海马对学习的调节作用更可能是由于它属于边 缘系统的结构,参与情绪反应的调节机制,对 学习行为发生的间接效果。 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 →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 30 年代就认识 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
二、记忆模式
(一)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 1.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 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依赖于对信息的获得和回忆的意 识表达,依赖于评价、比较和推理等认知程。 它常常是只经过一个测试或一次经验就能够形 成,并且能够用语言简明地表达出来 。
2.非陈述性记忆
(4)情绪性学习的调节
海马属于边缘系统的结构,参与情绪反 应的调节机制,对学习行为发生的间接 效果。 帕帕兹环:在这条环路中,海马结构 是中心环节。所以,在40-50年代曾认 为海马结构与情绪体验有关
(5)海马神经元在经典条件繁重 的反应----抑制性调节
分化、延缓、消退抑制
海马对动物学习行为的影响特点还表现为抑 制性调节作用。这一作用在学习行为的精确适 应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 射中,分化抑制、延缓抑制和消退抑制过程的 发展都与海马的这一功能有关。海马损毁的动 物,多次重复某一新异刺激,朝向反射也不消 退;在食物强化的延缓条件反射中,动物在延 缓期内就出现过多的过早食物运动反应,这些 事实说明海马具有抑制性调节作用;
(三)联想式学习
1、概念 联想式学习是指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 兴奋之间,形成的联结而实现的学习过 程。 2、分类
– 经典条件反射
– 操作式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Pavlov,狗的心理性唾液分泌现象 概念 条件反射的建立
操作条件反射
B.F.Skinner提出 基本要点 实验装置 强化 (四)关系学习 是习得不同刺激之间关 联的过程 包括空间学习、情境学习和观 察学习。
(2)对陈述性记忆的影响
―海马”受损的病人,对眼前刚经历的事毫无记忆,这 样的病人会日复一日津津有味地阅读同一张旧报纸, 而自己还觉得是在看新闻。 海马在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是 对感觉体验转化为记忆储存的关键部位之一 突触回路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 有特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 切除了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难以形成新的长 时记忆
3、海马的作用
60年代起,一些生理心理学实验室利用 许多动物学习和记忆模式进行了实验研 究,发现海马在辨别空间信息、新异刺 激抑制性调节和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 过渡中起重要作用。
(1)空间辨别学习
– 迷津与学习
辐射形8臂迷津
将大鼠放入中心小室,大鼠随即跑向任一臂,都能 得到食物。然后依次跑向另一臂均可得到食物,但 两次进入某一臂则不能得到食物。这样训练21次, 大鼠即可习得这种行为模式,大鼠进入8臂迷津中 很快依次进入每臂取食,不会再进入刚刚取过食的 那一臂;但是海马结构损伤的大白鼠则不能建立这 种行为模式。这种动物有时再次或多次进入刚刚取 食的地方,说明丧失了空间位置的暂时性记忆能力。
将行为训练中匹配时间间隔从10秒逐渐 延长可达120秒,损毁与枕叶相邻的颞下 回,不影响这种逐渐延长的延缓反应; 损毁远隔枕叶的颞下回,则猴不能学习 这种延缓的不匹配行为。根据这一实验 结果,他们认为在认知学习行为和物体 记忆中,远离枕叶的颞下回具有重要作 用。电刺激颞中回和记录颞下回神经元 单位发放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颞下回 在不同颜色物体匹配学习和延缓记忆中 具有重要作用
(3)参与形成“相关记忆”
所渭相关记忆是指各种经过高度加工的感觉信息进入 海马和临近的皮质区内进一步加上形成记忆贮存,但 这种贮存的记忆是与当时发生的全部事件相联系的。 例如当一个人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所形成的记忆与多种 事物相关:书中描述的特殊事件,进入眼帘的插图。 令人感兴趣的段落,在阅读时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和发 生的事情,等等。比如,人们常常通过记住的页码来 寻找他想阅读的段落;回某一事件时会同时联想起伴 随这一事件的相关情景。 实验证明,海马内的位置细胞在对动物所处位置起 反应的同时,也对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起反应。有时, 海马神经元也对某些非空间性因素刺激起反应,如对 与位置有关的嗅觉分辨起反应。海马损伤时这些功能 就会丧失。
第二节 脑机制
Brodmann 分为52区
一、脑等位论
1、实验(Lashley) 2、1917年,美国学者拉施里着手研究动物联 想式学习的脑定位问题,以寻求一些脑结构在 联想学习中的作用,即脑的机能定位关系。得 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大脑的等位性、整体性机 能原则,只要10%-50%的大脑皮层损坏,动 物学习行为就受到影响。其动物学习障碍与损 毁皮层部位的大小成正比。损毁50%皮层就使 动物完全丧失学习能力。
第六章 学习和记 忆神经生理学
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势产生较为持 久改变的历程(是经验改变我们神经系 统和行为的过程)
第一节学习和记忆神经生物学
一、人脑学习和记忆特性 一是“不变量形成”。在记忆过程中, 人脑能将外来的各种信息依其意义、特 征分门别类,记住事物主要特征。以后, 当在主要特征上与记忆中的某一事物相 似的事物出现时,我们能熟悉地认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