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1答案(1)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及答案)(1)解析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及答案)(1)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3eadfb03d8ce2f016623b5.png)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及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园法庭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1)分析材料一中庄园法庭的档案记录,你能得出哪些关于庄园法庭的信息?材料二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建立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叫什么?反映此时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材料三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之后的几个世纪里所发生的事情,尽管进程缓慢,但权力逐渐由封建城堡向城市转移。
……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城市变得越来越富有,而封建领主们却越来越贫穷。
后者总是需要借钱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于是只好不断地出让行政权力来换取现金。
城市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愿意收留那些逃难的农奴,这些人只要在当地住满几年就可以获得自由的身份。
——摘编自(美)房龙《人类的故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欧洲中世纪“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指什么现象?并谈谈中世纪“城市不断成长壮大”在政治、文化方面的表现。
材料四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手工工场有比较精细的分工,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能更好的满足社会上日益扩大的对商品的需求。
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材料分析测试习题及答案1
![材料分析测试习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ca28ff8102de2bd960588a9.png)
1.计算0.071 nm (MoK α)和0.154 nm (CuK α)的X 射线的振动频率和能量。
解:由公式max 0hceU h νλ==得 将题目中数据带入= = =892.998100.15410-⨯⨯= = == = 考虑相对论效应,220/1cv m m -=,结果会有小许不同。
2.计算当管电压为50 kv 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
解:已知U=50kV ,电子的质量为m0 =9.1×10-31kg ,光速为c=2.998×108m/s ,电子电量e=1.602×10-19C ,普朗克常数:h=6.626×10-34J.s电子从阴极飞出到达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总动能为E=eU=1.602×10-19C ×50kv=8.01×10-15J由于所以电子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为=1.32×108m/s所发射连续谱的短波限=12400/U=0.248Å 辐射出来的光子的最大动能为= = 8.01×10-15J3.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CuK α X 射线激发CuK α荧光辐射; (2)用CuK β X 射线激发CuK α荧光辐射; (3)用CuK α X 射线激发CuL α荧光辐射。
解:(网上参考答案)根据经典原子模型,原子内的电子分布在一系列量子化的壳层上,在稳定状态下,每个壳层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他们有一定的能量。
最内层能量最低,向外能量依次增加。
根据能量关系,M 、K 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L 、K 成之间的能量差,K 、L 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M 、L 层能量差。
由于释放的特征谱线的能量等于壳层间的能量差,所以 K β的能量大于 K α的能量,K α能量大于L α的能量,即 。
因此在不考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 CuK α能激发CuK α荧光辐射;(能量相同) CuK β能激发CuK α荧光辐射; (K β>K α)cνλ=0M ν892.998100.07110-⨯⨯1814.2310s -⨯Cu ν1811.9510s -⨯O M eU 34186.62610 4.2310-⨯⨯⨯152.810J -⨯Cu eU 34186.62610 1.9510-⨯⨯⨯151.2910J-⨯2012E mv =12002E v m ⎛⎫= ⎪⎝⎭0λ0E 00hc h νλ=CuKα能激发CuLα荧光辐射;(Kα>Lα)解:假设E K为K壳层的能量,E L为L壳层的能量,E M为M壳层的能量,CuKαX射线的能量为E K-E L,CuKβX射线的能量为E K-E M,CuKα荧光辐射的能量为E K-E L,CuLα荧光辐射的能量为E L-E M,(1)不可能,用CuKα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需要E K的能量;(2)不可能,用CuKβ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需要E K的能量;(3)有可能,用CuKαX射线激发CuLα荧光辐射,需要E L的能量,具体能不能还要比较E K-E L 和E L的大小。
合工大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习题答案(1)
![合工大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习题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88d27fd83d049649a665810.png)
第一章1. X 射线学有几个分支?每个分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1)用CuK αX 射线激发CuK α荧光辐射;(2)用CuK βX 射线激发CuK α荧光辐射;(3)用CuK αX 射线激发CuL α荧光辐射。
3. 什么叫“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发射谱”、“吸收谱”?4. X 射线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可见光、紫外线等电磁波的主要区别何在?用哪些物理量描述它?5. 产生X 射线需具备什么条件?6. Ⅹ射线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微粒性和波动性分别表现在哪些现象中?7. 计算当管电压为50 kv 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
8. 特征X 射线与荧光X 射线的产生机理有何异同?某物质的K 系荧光X 射线波长是否等于它的K 系特征X 射线波长?9. 连续谱是怎样产生的?其短波限V eV hc 301024.1⨯==λ与某物质的吸收限kk k V eV hc 31024.1⨯==λ有何不同(V 和V K 以kv 为单位)? 10. Ⅹ射线与物质有哪些相互作用?规律如何?对x 射线分析有何影响?反冲电子、光电子和俄歇电子有何不同?11. 试计算当管压为50kv 时,Ⅹ射线管中电子击靶时的速度和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能量是多少?12.为什么会出现吸收限?K吸收限为什么只有一个而L吸收限有三个?当激发X系荧光Ⅹ射线时,能否伴生L系?当L系激发时能否伴生K系?13.已知钼的λKα=0.71Å,铁的λKα=1.93Å及钴的λKα=1.79Å,试求光子的频率和能量。
试计算钼的K激发电压,已知钼的λK=0.619Å。
已知钴的K激发电压V K=7.71kv,试求其λK。
14.X射线实验室用防护铅屏厚度通常至少为lmm,试计算这种铅屏对CuKα、MoKα辐射的透射系数各为多少?15.如果用1mm厚的铅作防护屏,试求Cr Kα和Mo Kα的穿透系数。
九年级部编历史材料解析题含答案(1)
![九年级部编历史材料解析题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c0af7e3ff00bed5b8f31dcf.png)
九年级部编历史材料解析题含答案(1)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创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灵魂。
资产阶级思想的出现是思想创新,社会体制变革是政治创新,生产关系变革是经济创新,发明创造涌现是科技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思想创新)材料一: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上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并且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材料二中“它”指的是哪一思想运动?(政治创新)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的分割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力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材料四: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和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他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敌人;英国新兴贵族并未因革命是丧失权利,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是哪三个事件。
(4)美法两国“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文件宣扬的共同的思想”是什么?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的爆发”表明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科技创新)材料五: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大国崛起》解说词(6)材料五中所说的“崭新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材料六:(7)图1的改进者是谁?图1与图2存在着怎样的关系?(8)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参考答案一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参考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a5a027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a.png)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是中国革命道德的 核心。
.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革命道德的重 要内容。
.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二、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法律义务?
参考答案1: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以下法律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公正的重要规范。公民必须自觉遵守宪法 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保守国家秘密和维护国家统一:保守国家秘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同时,维护 国家统一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之一。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是核心:中国革命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我们仍然要坚持这一原则,将其作为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爱国主义是基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 信心,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公民应该பைடு நூலகம்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 稳定。
尊重他人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公民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九年级上册部编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含答案)(1)解析
![九年级上册部编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含答案)(1)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6d709d783e0912a3162a38.png)
九年级上册部编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含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妥协·斗争材料一英国议会上、下两院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意在避免当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前车之鉴。
这部《权利法案》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妥协原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英国议会愿意保留并接受君主制的形式,把国家主权的象征赋予国王……他的实质性权力受到议会法律的限制……议会主权才是最高的国家权力。
同时应该指出,没有这两位君主(注:威廉和玛丽)的大智大勇和妥协精神,光荣革命的宪制也是难以达成的。
——摘编自高全喜《英国究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1)根据材料一概括议会和“两位君主”相互妥协的具体表现。
结合所学分析妥协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摧毁了德国和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整个欧洲都衰落了,处在美苏冷战的前沿,法国和德国的战后选择再次成为影响欧洲命运的关键。
虽然法国在战后初期仍然抱持的是永久肢解、削弱德国的态度,但是迫于复杂的利益需求和外在压力,法国和德国都向对方伸出了橄榄枝,做出了妥协和解的尝试……欧洲走向了联合和统一的道路,维持了战后60年的持久和平,并成为其他地区未来发展的样板和典范。
可以说,法德妥协和解不仅改写了法德两国的命运,也造就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性转折。
——摘编自和春红《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2)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画“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画“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画“〇”。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陷入了普遍衰落的状态②美苏冷战带来的压力,是促成法德相互妥协、走向和解的外在因素之一③二战后法国长期坚持削弱、肢解德国的政策④法德的妥协和解改变了欧洲的命运,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⑤欧洲的联合,使欧洲各国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材料三(3)仿照示例,从①②③中任选一份历史资料,说明其与表格中主题的关系。
(4)从历史上的“妥协”与“斗争”的事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步入近代材料一(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https://img.taocdn.com/s3/m/7f2a2d0f33d4b14e84246885.png)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1.材料:“春风吹绿了大地,春雨带来了万紫千红。
你看,地上的小草发芽了,路边的杨树挂满了‘毛毛虫’,风中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公园里粉红的桃花、雪白的玉兰花、金黄的迎春花盛开了。
”这是一个13岁的初中女孩写的日记,从她的文笔中可以看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却因为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批评,父母责备,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请结合学生观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案例中的小女孩既有热爱自然、天真无邪、纯真善良的一面,也有心理脆弱、不堪一击的一面,由于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批评和父母责备,最终选择了自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造成小女孩悲剧的原因多种多样,综合来说,主要是学校、教师和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心理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特长等。
基于以上分析,学校、教师和家长要遵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发展的主体地位,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作为发展中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宽容对待学生。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在该案例中,如果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小女孩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引导她正确看待成绩,允许她犯错误。
宽容对待她,相信她能够健康地发展。
现代学生观强调,当今社会,单纯的智育或者智育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看到“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附答案)1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附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e2797be0066f5335b812195.png)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1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逻辑论证)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九年级上册历史主观题原因型材料分析题及答案(1)解析
![九年级上册历史主观题原因型材料分析题及答案(1)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e7a68427284b73f34250cd.png)
九年级上册历史主观题原因型材料分析题及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推动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摘编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保证“体人民”掌权,当时雅典设立的最高政治权力机构是什么?雅典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而采取了什么措施?雅典的民主政治对后世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民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法典对今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君权)在英国《权利法案》中的突出体现。
并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2.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1)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e97dbd5ff01dc281e53af0b6.png)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1. X射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窗口构成。
2. X射线透过物质时产生的物理效应有:散射、光电效应、透射X射线、和热。
3. 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正装、反装和偏装三种。
4. 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测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直接比较法就属于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5.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受衍射效应和像差两因素影响。
6. 今天复型技术主要应用于萃取复型来揭取第二相微小颗粒进行分析。
7. 电子探针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成分分析仪器。
8. 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的信号是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
二、选择题:(8分,每题一分)1. X射线衍射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b )。
a.劳厄法;b.粉末多晶法;c.周转晶体法。
2. 已知X光管是铜靶,应选择的滤波片材料是(b)。
a.Co ;b. Ni ;c. Fe。
3.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方法中有三种索引,如果已知物质名时可以采用(c )。
a.哈氏无机数值索引;b. 芬克无机数值索引;c. 戴维无机字母索引。
4. 能提高透射电镜成像衬度的可动光阑是(b)。
a.第二聚光镜光阑;b. 物镜光阑;c. 选区光阑。
5.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可以消除的像差是( b )。
a.球差;b. 像散;c. 色差。
6. 可以帮助我们估计样品厚度的复杂衍射花样是(a)。
a.高阶劳厄斑点;b. 超结构斑点;c. 二次衍射斑点。
7.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信号中可用于分析1nm厚表层成分的信号是(b)。
a.背散射电子;b.俄歇电子;c. 特征X射线。
8. 中心暗场像的成像操作方法是(c)。
a.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b.以物镜光栏套住衍射斑;c.将衍射斑移至中心并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
三、问答题:(24分,每题8分)1.X射线衍射仪法中对粉末多晶样品的要求是什么?答:X射线衍射仪法中样品是块状粉末样品,首先要求粉末粒度要大小适中,在1um-5um之间;其次粉末不能有应力和织构;最后是样品有一个最佳厚度(t =2.分析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哪些?它有哪些功能?在材料科学中有什么应用?答: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和观察记录系统。
材料微观分析作业题答案(一)
![材料微观分析作业题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6cccba99650e52ea54189816.png)
材料微观分析作业题答案(一)第一章1.衍射分析用的单色X射线采用的阳极靶材料的哪种标识X射线、滤波片材料的原子序数与阳极靶材料的原子序数关系如何?滤波片吸收限λk与阳极靶材料的标识X射线波长是什么关系?答:①采用Kα标识X射线。
②40Z<靶时,=-1Z Z片靶;40Z≥靶时,=-2Z Z片靶③kλ刚好位于辐射源的Kα和Kβ之间并尽可能靠近Kα2、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哪两种散射?各有什么特点?哪种散射适用于X射线衍射分析?什么方向是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方向?答: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
相干散射:振动频率与入射X射线的相同,这些散射波之间符合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位相差恒定的光的干涉条件。
适用于X射线衍射分析。
非相干散射:X射线波长增长并与原方向偏离2θ角,散布于空间各个方向的量子散射波与入射波的波长不相同,位相也不存在确定的关系。
入射波长越短,被照射物质元素越轻。
不能参与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
3、X射线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是标识X射线(特征X射线)谱?什么是连续X射线谱?两种谱的产生机理和特点。
答:①X射线的产生:X射线是由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与某种物质相撞击后猝然减速,且与该物质中的内层电子相互作用产生的。
②若我们对X射线管施加不同的电压,在用适当的方法去测量由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便会得到X射线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之为X射线光谱。
·在管压很低,小于20kV时的曲线是连续变化的,故而称这种X射线谱为连续谱·当电压继续升高,大于某临界值时,突然在连续谱的某个波长处出现强度峰,峰窄而尖锐,改变管电流、管电压,这些谱线只改变强度而峰的位置所对应的波长不变,即波长只与原子序数有关,与电压无关,叫做特征X射线。
4、根据原子结构的模型,阐述封闭式热阴极X射线管中K系标识X射线的产生。
(画图说明)材料微观分析作业题答案(一)6、什么叫X射线光电效应?什么叫荧光X射线?俄歇电子?答:①X射线光电效应:入射X射线的光子与物质原子中电子相互碰撞时产生的物理效应,称为X射线的光电效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2834a6db307e87101f696ce.png)
绪论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2] 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
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
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材料分析试题及答案
![材料分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74e2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9.png)
材料分析试题及答案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材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材料分析的概念和实践。
请注意,本文并不包含小节或小标题,所有内容首先进行材料分析说明,然后给出相应答案。
材料1:有观点认为,男性在人际关系中更倾向于使用竞争和冲突的方式,而女性则更注重合作和妥协。
这种观点在社交心理学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但是,也有研究表明,这种性别差异并非绝对,而是受到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问题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男性和女性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差异是否确凿存在?答案1:根据提供的材料,男性和女性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支持。
然而,这种差异并非绝对,而是受到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因此,无法简单地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归类为竞争和冲突以及合作和妥协,因为每个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偏好和策略。
材料2:某公司决定采取环保措施,改善产品的生产过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市场调查,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公司认为采取环保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销售额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问题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是否会对销售额和企业形象产生积极影响?答案2:根据提供的材料,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有可能对销售额和企业形象产生积极影响。
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如果企业能够改善产品的生产过程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此外,采取环保措施还能够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显示企业关注并积极回应社会和环境问题,进而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材料3:一项研究发现,在教育领域,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动机密切相关。
研究者发现,学生在有明确目标和动机的情况下,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然而,学习动机和动力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和个人兴趣。
问题3: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案3:根据提供的材料,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含答案
![材料分析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44ffd7ad51f01dc281f134.png)
一、填空题1X射线学有几个分支?每个分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X射线学分为三大分支:X射线透射学、X射线衍射学、X射线光谱学。
X射线透射学的研究对象有人体,工件等,用它的强透射性为人体诊断伤病、用于探测工件内部的缺陷等。
X射线衍射学是根据衍射花样,在波长已知的情况下测定晶体结构,研究与结构和结构变化的相关的各种问题。
X射线光谱学是根据衍射花样,在分光晶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测定各种物质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从而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和成分。
二判断题1.TEM的分辨率既受衍射效应影响,也受透镜的像差影响。
(√)第十章2短波限λ0大小和阳极靶材料的原子结构有关,是物质的固有特性。
()3 产生K层激发时,滤波片材料的K吸收限位于Ka辐射和Kb辐射之间之所以能将Kb滤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Ka光子的能量比Kb光子的能量大很多。
()4 在X 射线谱中,短波限处的X射线强度最大。
(错)解析:X射线最大强度出现在中央,约为短波限的1.5倍处5 当激发L系荧光X射线时,往往伴随着K系激发。
(错)解析:当激发 K 系荧光 X 射线时,能伴生 L 系,因为 L 系跃迁到 K 系自身产生空位,可使外层电子迁入,而 L 系激发时不能伴生 K 系。
6.倒易矢量能唯一地代表对应的正空间晶面。
(√)7 x射线管中发出的x射线越接近于与电子束平行的方向强度越高。
(错)解析:x射线管中发出的x射线越接近与电子束垂直的方向,强度越高。
8 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系统分辨本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中间镜。
(错)解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物镜。
三名词解释1.什么叫“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答:⑴当χ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当χ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射线长的χ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e80ffcdd36a32d72758130.png)
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大兴学校初一年级新生李永波,由于其家长是收废品的,一天来学校上课时脖子没有洗干净,在上课时,老师发现了李永波的脖子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讲卫生,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干净”。
老师的这种做法给李永波的心灵造成了极大伤害。
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老师的课时,李永波就感到似乎大家都在盯着他的脖子,同时想起老师说的“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干净”这句话,感到抬不起头。
这种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老师教的内容学得很差。
结果考试时李永波不及格,老师狠狠地批评他,李永波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向学校要求调换班级,学校领导知道这件事后同意了。
后来李永波在其他老师教的内容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才能。
问题:结合案例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分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怎样对待学生?正确答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懂得善恶的人来看待;另一方面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宽容和信任学生。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这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歧视和挖苦学生,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行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2.材料:熟练与陌生史铁生艺术要反对的,虚伪之后,是熟练。
有熟练的技术,哪有熟练的艺术?熟练(或娴熟)的语言,于公文或汇报可受赞扬,于文学却是末路。
熟练中,再难有语言的创造,多半是语言的消费了。
罗兰.巴特说过:文学是语言的探险。
那就是说,文学是要向着陌生之域开路。
(完整版)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完整版)材料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1de1d4af45b307e971976e.png)
材料分析题1。
[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得到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
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6133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3.png)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一、问答题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
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材料二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洋务运动》材料三(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回答:(1)根据有关材料概述洋务运动对外近代技术的态度。
你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2)根据有关材料指出顽固派反对洋务活动的理由?(4分)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
(4分)2.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主观题原因型材料分析题及答案(1)解析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主观题原因型材料分析题及答案(1)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d75f8801f69e31423294cf.png)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主观题原因型材料分析题及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地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
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因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
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材料三(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妇女经济逐步独立主要得益于哪些发明创造?“机器的广泛使用”对英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2.14世纪-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城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分析题=基本史实+理解分析+规范表述八年级下期末复习之材料分析题(一)(一)、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问题一:材料一中油画的名称是?作者是哪国的谁?它是什么时期的作品?4分①《蒙娜丽莎》②意大利 达·芬奇 ③文艺复兴时期(每问1分)问题二: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的运动是什么运动?该运动从哪个国家开始?3分①马丁·路德 ②宗教改革 ③德国(每问1分)问题三:材料三中被火烧死的人是谁?他提出怎样的学说?该事件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分①布鲁诺(1分) ②宇宙无限说(1分)③捍卫真理常常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言之有理即得1分)问题四: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有着怎样的关系?2分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人们更深入的思考宗教和自然。
(2分)(二)、阅读材料:“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 《林则徐集》奏稿中(节录)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分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的统治。
(1分)②以上材料是向皇帝所上奏折的一部分,这个皇帝是谁?1分道光皇帝(1分)③该皇帝后来采取了什么做法?1分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分)④列举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分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每点1分,共2分)(三)、阅读下列材料:“清朝中期,内外交困。
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请回答:(1)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3分①洋务派(1分)②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
(写出两人即可得2分)(2)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至少答出2项)2分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组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写出两项即得满分2分)(3)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运动,你怎样评价?2分洋务运动失败了(1分),但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1分)(四)、材料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他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有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问题:一、分别指出“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
2分①1640年英国查理一世召开议会(1分)②1789.7.14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分)二、材料一中所指的“旧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封建君主专制(1分)三、材料一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在法国表现为什么形式?英国为确立“新政治制度”颁布了一部文献,其名称是什么?4分①资本主义制度(1分)②君主立宪制(1分)③共和制(1分)④《权利法案》(1分)四、材料一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2分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各国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
(2分)五、材料二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1分美国独立战争(五)材料一:(图一)(图二)(图三)材料二:材料三:1780年,一个纺纱工和一个织布工一个月可以制成1卷布匹; 1880年,一个纺纱工和一个织布工一个月在工厂可以织出100卷布匹;材料四:1831年,有人对工业革命前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两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
”问题一: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的发明者是谁?并说出图几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的成果?6分①爱迪生、瓦特、莱特兄弟(3分)②图2、3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2分)③图1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问题二:材料二体现了英国的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①棉花加工量剧增生铁的产量剧增(2分)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分)问题三:材料三反映了工业革命在哪方面的变化?材料四反映了工业革命在哪方面的变化?2分①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1分)②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1分)(六)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的力量的壮大,产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来进行的社会革命。
——恩格斯问题:一、材料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哪方面影响?2分①工业革命(1分)②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分)二、根据材料二分析这场变革给社会阶级关系带来的影响?2分工人阶级发展壮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严重(2分)(七)1919—1949年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先后经过了国民革命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创建和发展人民军队、红色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领导了抗日游击战争,并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哪两个事件分别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开始?2分①南昌起义(1分)②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2、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军队先后有三种名称---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他们分别是什么时期的称呼?4分①红军:长征时期(1分)②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2分)③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1分)3、长征途中的哪个会议是是党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分遵义会议(1分)4、哪一重要事件标志着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分)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①开始:五四运动(1分)②胜利:新中国成立(1分)6、在艰苦的革命年代,我党形成了许多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你能够概括出它们的精神内涵吗?2分艰苦奋斗、坚强不屈、百折不回(答出两点得满分,每点1分)(八)阅读下列材料:“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
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起义军占领武昌。
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请回答:①上述起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发生地位于哪个省?简称?4分①武昌起义(1分)②1911年(1分)③湖北鄂(2分)②起义胜利后宣告成立了什么性质的政府?在什么地方成立的?2分①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共和制)(1分)②南京(1分)(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这样,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材料二“大会制定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共产主义。
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①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共产党何时何地诞生?2分1921年7月上海(2分)②材料二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决议?1分党的二大(中共二大)(1分)③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1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
(1分)(十)阅读下列材料:“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1927年)请回答:(1)文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1分南昌起义(1分)(2)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2分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分)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分)(3)为什么说“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1分第一次国共合作以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而结束,共产党由此认识到革命必须要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1分)(十一)材料: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请根据材料中提示说出江泽民的这段讲话是在哪年?1分(1)(2)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4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4分)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此后领导中国革命的“新的社会力量”是哪一阶级?他们找到的“先进理论”是什么?2分①无产阶级(1分)②马克思主义(1分)(十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①材料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次运动爆发于何时何地?由哪个阶层发起?5分①五四运动(1分)②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③1919年5月4日北京(2分)④学生(1分)②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1分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分)③材料一中的“外争国权”具体要求是什么?“国贼”主要是哪些人?2分①收回在巴黎和会上被出卖的国家主权(山东)(1分)②亲日卖国贼曹汝霖(1分)④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2分)⑤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①成功了(1分)②迫使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撤消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分)⑥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2分学习他们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或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写出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得满分2分)(十三)问题一:你认识这三幅图上的人和物吗?把它写出来。
3分马克思、蒸汽机车、孙中山(3分)问题二、以上三幅图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勾勒出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和中国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变革? 3分①思想②科技③政治(革命实践)(3分)问题三:在问题二的基础上,请选择其中一幅图,用一句话概括你对它的理解。
2分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