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忍受义务:的宪法解读公众人物义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人物忍受义务"的宪法解读公众人物义务

“公众人物忍受义务”的宪法解读

杨士林

据《法制日报》12月19日报道,原中国足球队队员范志毅起诉

名誉侵权一案,已由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对范志

毅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其判决理由部分,简摘如下:

“即使范志毅认为报道指名道姓有损其名誉,但在媒体行使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作为公众人物的范志毅,对于可能的轻微损害应当

予以忍受。”

对上述判决理由,查庆九先生将其概括为“公众人物的忍受义务”,也就是说面对新闻舆论的监督,公众人物应当容忍轻微的侵权。那么,为什么民事法律关于侵权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不适用于

本案?一审法院是基于何种价值判断阻止了民事法律的适用?当然,

本文不想对一审判决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笔者只是想揭示当代司

法权在运作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诽谤和诬告陷害。这一权利并为我国的民事法律具体化。另一方面宪法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有对任何国

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一旦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和监督

权与他人的人格权发生冲突,对这种冲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取舍,哪项权利应予以保护,哪项权利应受到抑制,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传

统上一般民事审判的范围。公民的监督权不是物质和金钱所能衡量的,它也不是民事权利,而是神圣的政治权利。公众人物的名誉权

与公民的监督权发生冲突时,其名誉权之所以要服从公民的监督权,也并不是我国民事法律价值的体现,而是宪法价值的客观影响。法

官们实际上受到一种更高理念和原则的支配,他们有意或无意的在

进行着宪法价值的判断,并将宪法的价值贯彻于民事审判活动中。

这种权利冲突的情况并非为我国所独有,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而

面对这种权利的冲突,司法权将宪法价值融入民事审判在我国却并

不常见,有时甚至还受到人们的质疑;在宪政先进国家司法权的这种运作方式则是其宪政体制的应有之义。人们注意到同类案件中宪法价值的缺席与否,左右着裁判的社会效果。

“宪法的客观价值影响着所有的领域,包括私法”,“宪法与侵权行为法之间的关系直到最近才产生”。实际上,“由于宪法权利的效力,侵权行为法可能(全部或者部分)免除造成损害之人的民事责任(《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第676-719页,张新宝译)。”“宪法对民法在实在规范层面上的“介入”现象,在国外宪法学中,也就是所谓的宪法基本权利规范的第三者效力问题(《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第476页,徐秀义,韩大元著)。”现代德国宪法学称之为人权规范的“第三者效力”,日本宪法学除了这种称呼之外,尚有“私人之间的效力”的说法。美国在宪法实践中则通过把一些特定的私人行为认定为国家行为,由此将宪法的效力扩展到私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在同属成文法系的德国和日本,虽然学者仍然存在对第三者是直接效力还是间接效力的争论,但却肯定了基本权利对第三者的效力。只不过其

争论的重点已转向那些基本权利可以在私人之间有效力,以及应如何适用和贯彻这一效力。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也同样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这些现代性问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近现代西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本来是人民防御国家的一种权利,其效力只是约束国家权力的行使,对个人之间无任何效力。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种垄断集团迅速崛起,社会上居于优势地位的团体、个人所拥有的组织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使得契约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受到挑战。于是,西方国家就产生了所谓基本权利的第三者效力问题,其目的就在于对社会上的“势力集团”加以必要的控制,以维持基本的法治秩序和社会正义。而我国的宪政建设还没有完成近代宪法的历史任务,却也同样面临着对“势力集团”的控制问题,同样面临着基本权利的第三者效力问题。也许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轨迹有自己的特色,即首先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这些现代性问题,然后再反向完成近代宪法的历史任务。

虽然全面研究我国宪法的第三者效力已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但是笔者认为至少在权利和权利发生冲突的领域应当引入宪法的第三者

效力。有学者认为权利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加强立法来解决,但是

笔者认为成文法自身的弱点使其永远难以厘清所有的权利冲突,而

只能解决一部分权利冲突问题。针对千变万化的个案,司法权仍然

存在较大的运作空间。只有司法权对冲突的权利进行宪法上的判断

和平衡,才能针对不同个案选择不同的价值取向,做到或者强调维

护基本的社会正义,或者强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从而使宪法的

价值充分得以体现。司法权在运作过程中何时引入宪法的第三者效

力对案件进行宪法判断,何时其裁判结果就会获得社会的普遍接受。相反,不引入宪法的第三者效力,不对案件进行宪法判断,裁判结

果往往不为社会所接受。为了说明此观点,笔者仅举两例:1988年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

院在审理雇工合同纠纷中,招工登记表上曾注有“工伤概不负责”的内容。案件实质上是公民的契约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发生的冲突,

由于两种权利并非同一层次的权利,法院进行宪法判断经过权衡,

最终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而排斥契约自由的适用。另一个案件

是因著名的电影《秋菊打官司》所引发,案件的实质也是权利和权

利冲突问题,一方面是原告依法享有肖像权,另一方面则是电影制

片人依法享有的艺术创作权,法院用样进行宪法判断,并裁决优先

保护电影制片人的艺术创作权,原告也必须容忍轻微的肖像侵权。

总之,司法权在运作过程中也许并非是有意这样为之,而是形势使然。中国的宪法适用问题也许不是学者们刻意设计的结果,而是由

实践促成的结果。

宪法司法化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彭江民

山东考生就高考分数线差别问题对教育部提出的行政起诉状,不仅引起了人们对现行高考制度合法性的置疑,而且再一次引发了宪

法司法化问题的讨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宪法能否像其他法律一样进入司法程序直接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宪法司法化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