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光加色法
色光加色法

色彩的混合理论色光加色法红(R)、绿(G)、蓝(B)(一)、色光三原色的确定三原色的本质是三原色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余两种色彩合成。
另外,三原色具有最大的混合色域,其它色彩可由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并且混合后得到的颜色数目最多。
在色彩感觉形成的过程中,光源色与光源、眼睛和大脑三个要素有关,因此对于色光三原色的选择,涉及到光源的波长及能量﹑人眼的光谱响应区间等因素。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色光混合是亮度的叠加,混合后的色光必然要亮于混合前的各个色光,只有明亮度低的色光作为原色才能混合出数目比较多的色彩,否则,用明亮度高的色光作为原色,其相加则更亮,这样就永远不能混合出那些明亮度低的色光。
同时,三原色应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不能集中在可见光光谱的某一段区域内,否则,不仅不能混合出其它区域的色光,而且所选的原色也可能由其它两色混合得到,失去其独立性,而不是真正的原色。
在白光的色散试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红、绿、蓝三色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可见光谱上,而且占据较宽的区域。
如果适当地转动三棱镜,使光谱有宽变窄,就会发现:其中色光所占据的区域有所改变。
在变窄的光谱上,红(R)、绿(G)、蓝(B)三色光的颜色最显著,其余色光颜色逐渐减退,有的差不多已消失。
得到的这三种色光的波长范围分别为:R (600~700nm),G(500~570nm),B(400~470nm)。
在色彩学中,一般将整个可见光谱分成蓝光区,绿光区和红光区进行研究。
当用红光、绿光、蓝光三色光进行混合时,可分别得到黄光、青光和品红光。
品红光是光谱上没有的,我们称之为谱外色。
如果我们将此三色光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而将此三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就可得到多种不同色光。
从人的视觉生理特性来看,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三种感色视锥细胞--感红细胞、感绿细胞、感蓝细胞,这三种细胞分别对红光、绿光、蓝光敏感。
当其中一种感色细胞受到较强的刺激,就会引起该感色细胞的兴奋,则产生该色彩的感觉。
色彩原理与应用-第三章-颜色混合原理与视觉理论

四色(赫林)学说的视网膜视素 感光化学视素 白-黒 红-绿 黄-蓝 视网膜过程 破坏 建立 破坏 建立 破坏 建立 颜色感觉 白 黒 红 绿 黄 蓝
三对视素的代谢作用图
破坏
建立
a曲线是白-黑视素的代谢作用 b曲线是黄-蓝视素的代谢作用 c曲线是红-绿视素的代谢作用
对立学说可以解释的现象: ◇对立学说能很好地解释对立色。 ◇对立学说能很好地解释色盲。 ◇对立学说能很好地解释负后像现象现象。 ◇对立学说能很好地解释补色现象。 ◇对立学说能很好地解释光谱上存在众多的高纯度 的单波长色光的现象。 对立学说的不足: ◇对于红、绿、蓝三原色能够产生所有光谱色彩的 现象并无法得到满意的解释。
B= M+C G= Y+C M+Y+C = K M+Y+C = K M+Y+C = K B+Y=K G+M=K
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R+C=K
颜色相减
白光
实际使用的三原色油墨的光谱反射和吸收示意图
三、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关系
◇加色法与减色法都是针对色光而言;加色法指的是色光相加
,减色法指的是色光被减弱。加色法与减色法又是迥然不同的两
3、阶段学说
阶段学说最早是由G.E.Muller(1930)及Judd (1949)所提出,他们认为长久以来一直在色彩视觉 理论(处于对立的状态的三色理论与对立理论,是可 以加以统一与相互配合的,并且对于人眼色彩视觉的 现象做了更为完整的解释与说明。
阶段学说理论: 视网膜上的锥体细胞是一个三色系统,而在视觉信息 向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传导通路中则变成了四色机制。颜 色视觉过程的这种设想称为阶段学说。 颜色视觉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光线进入人眼视网膜时,三种独立的锥 体细胞中的感色物质会选择性在吸收不同波长光谱的辐射, 同时每一种锥体细胞根据光刺激量又可独自产生明度(黑 或白)与色彩(红、绿、蓝)的反应。在这一阶段中可应 用三原色理论及色光混合实验来解释视觉色彩的现象。 第二阶段中,在神经兴奋由锥体细胞向视神经细胞传 递的过程中,这三种反应重新组合,形成三对对立性的神 经反应,即红-绿、黄-蓝、黑-白反应。
颜色的配色定律

染料
颜料
溶解性 溶解于水或有 分散在水、有机溶
机溶剂中
剂、树脂中
离子键、共价 粘结物使颜料粒子 作用机理 键、氢键、范 机械附着在物体上
德华力
染料和颜料的应用方法
染色 染料由外部进入到被染物的内 纤维、纺织物、
部,使被染物获得颜色。
皮革等(染料)
着色 将染料分散于被染物中,固化 塑料、橡胶、
成型后得到有颜色的物体
用于电影、电视彩色图像,舞 台灯光等。
Color
international
第四章 色料减色法
1、色料
指颜料、染料等自身有色而且能使其它
物质获得鲜明和坚牢色泽的物质(无机物 或有机物)。
染料
凡能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并 能使纤维或其它材料着色的有机物 质称为染料。
染料的种类
按颜色:黄、橙、红、紫、蓝、绿、棕、黑 按化学结构:偶氮染料(50%)、蒽醌染料、硝基和 亚硝基类、芳基甲烷类、酞菁染料、杂环类染料 按应用方法:酸性、碱性、活性、分散染料等
品红 黄 青 品红 黄 青
红
绿蓝
红绿
古
橄
紫
铜
榄
红
色
色
色
复色比间色和原色明度降低、颜色暗淡。
色料减色法本质: 色料的选择性吸收,使色光能量减弱,
新颜色的明亮程度降低而趋于黑暗:-色料 相加,能量减弱,越加越暗。
色料混合后,混合色是光源减去被几种色料 吸收一种或几种单色光,所剩余的光所引起的颜 M
黄色Y
青色C
色料三原色的性质
以黄、品红、青三种色料为基础,以 任意两色按不同比例相混合,可以调配出 其他所有颜色。自然界中任何其它色料都 无法混合出这三种颜色。
色光加色法的规律

色光加色法的规律
哎呀呀,说起“色光加色法的规律”,这可真是个有趣又神奇的话题呢!
咱们先想想,生活里是不是有好多漂亮的颜色呀?比如说,夜晚五彩斑斓的霓虹灯,舞台上绚烂的灯光效果,还有那些美美的绘画作品。
那这些各种各样的颜色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和色光加色法的规律有关系啦!
比如说,红色的光和绿色的光加在一起,会变成黄色的光,这难道不神奇吗?就好像是两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变成了一个新的小伙伴!那蓝色的光和红色的光碰到一起呢,居然就变成了品红色的光,这像不像一场魔法呀?
咱们来打个比方,红色光就像是热情似火的小太阳,绿色光呢,就像是生机勃勃的小草,当它们凑到一块儿,就产生了像温暖的阳光洒在嫩绿草地上的那种黄色光,是不是很有意思?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做实验,想看看色光加色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把红色的灯和绿色的灯放在一起,眼睛紧紧盯着,心里充满了期待,“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结果真的出现了黄色的光,我们都兴奋地叫了起来:“哇,真的变啦!”
还有蓝色光和绿色光相加,会变成青色光,这感觉就像是清澈的湖水和翠绿的树叶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清新又迷人的色彩。
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色光加色法的规律,那我们看到的灯光是不是就会很单调?就像每天都只能吃一种口味的糖果,多无聊呀!
色光加色法的规律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惊喜和可能。
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画笔,能画出无数美丽的画卷。
所以呀,色光加色法的规律可真是太重要啦,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充满了无限的魅力!。
投影教学PPT课件的配色原则

1 2 3 4
灯
开 关 开 关
窗帘
开 开 关 关
实测对比度
1.3/1 2.1/1 5.8/1 45.7/1
三、投影教学PPT课件配色方法
• (一)提高文图色和背景色的亮度差
• (二)提高文图色与背景色的纯度
• (三)文图色与背景色建立补色关系
(一)提高文图色和背景色的亮度差
文图色 效果 背景色 白黄青绿 白黄青绿 品红红蓝黑
差
最好
品红红蓝黑
不好
差
(二)提高文图色与背景色的纯度
• 文图色或背景色最好选择:
• 红、黄、绿、青、蓝、品红。
(三)文图色与背景色呈补色关系
• 最基本的三对互补色: • 1、红色与青色 • 2、绿色与品红色 • 3、蓝色与黄色
谢谢,再见!
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再见!
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再见!
投Hale Waihona Puke 教学PPT课件的配色目录• 一、色彩的物理理论
• 二、投影银幕的效果远不如电脑显示器
• 三、投影教学PPT课件配色的方法
一、色彩的物理理论
• (一)色光加色法
• (二)人眼的光谱灵敏度
• (三)设计软件中常见颜色的最高亮度
(一)色光加色法
三原色:红、绿、蓝
(一)色光加色法
红+绿=黄 绿+蓝=青
亮度 54 87 30 97 90 60 100 0
(三)常见颜色的最高亮度
• 亮色系:白100、黄97、青90、绿87、 • 暗色系:品红60、红54、蓝30、黑0。
二、投影银幕的效果远不如显示器
颜色 对比度
液晶显示器
加色法

姓名
加色法定义
加色法,是指颜色光的红(R)、绿(G)、蓝(B)三基色。它们按 不同比例相加而混合出其他色彩的一种方法。当三基色RGB物 理分量比例相同时混合得到白色光,三基色分量比例不同时混 合后可产生各种颜色光,当三基色照射至白纸或物质上反射的 颜色是补色(也即减色)叫三补色,三基色与三补色的关系称互 补色。 三基色以英文缩写的红、绿、蓝的RGB表示,三补色则为英 文的青、品红、黄的缩写CMY表示,多用于美术及各种涂覆颜 料和色素,成为"三原色"。
加色法的规律
1.色光的三基色(又称三原色): 红光、绿光和蓝光是色光三基色 2.色光的叠加: 加色: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白光。 减色(加色法的补色): 红色光+绿色光=黄色光; 红色光+蓝色 光=品红色光; 蓝色光+绿色与减色的关系为互补色,互补色相加等于中性色(由 黑过度到白的任何一种灰度):
红+青=灰
绿+品红=灰 蓝+黄=灰
补色
补色是指,如果把两种颜色的色光相加可以得到白光,那 么,我们就说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表示两种单色光的叠加还
可以得到白光,或两种单色光互为补色,可以用公式:
红色光+青色光=白光; 绿色光+品红色光=白光; 蓝色光+黄 色光=白光; 或:白光-红色光=青色光; 白光-绿色光= 品红色光; 白光-蓝色 光=黄色光。
2颜色的混合

25
4.色料三原色理想光谱曲线和实际光谱曲线 理想的三原色色料是不存在的。实际所用的三原 色色料对可见光应当说的吸收和反(透)射不彻 底(透过基本色不足,反射相反色过量),它们 的光谱反(透)射率曲线与理想曲线有较大差别, 造成的结果是色料的颜色亮度低、饱和度小、色 调不纯正并且不鲜明。
26
实际三原色料的缺陷: ①有一定灰度 ②饱和度降低 ③有色偏
绿 黄
色相
青
红
明度=明度1+明度2
蓝
品
10
3.色光加色法的特点: (1)色光相加,越加越亮 (2)互补律:两种色光相加,呈现白色光,这两种 色光为互补色。 等量: R光+C光=W光 R、C互为补色 G光+M光=W光 G、M互为补色 B光+Y 光=W光 B、Y互为补色
11
不等量: B光+Y光=
=淡黄色 (Y光B光) =淡蓝紫色(Y光B光)
16
17
四、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 1)人的视觉只能分辨颜色的三种变化:色 相、明度、饱和度。 • 2)混合光的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颜色 光亮度总和。 L=L1+L218来自• 3)补色律和中间色律
由两个色光的混合匹配中,其中一色光连续变化, 则混合色外貌也连续变化。由此可推出中间色律 和补色律。 补色律:每一种彩色都有一个相应的补色。一 种色光与另一种色光相混合产生白光,这两种色 光互为补色。 中间色律:任两色(非补色)相混合,产生中 间色光,色相取决于两光的相对数量,近似于比 例大的色光,饱和度取决于两混合色光在色相顺 序上的远近。
35
(2)透明色料层的叠合: • 叠合网点呈色为色料减色法。
36
2.色料的调合 几种色料混合后成为另一种新的颜色称为调色。 混合后的颜色亮度降低。不论与补色或非补色混 合,明度都会降低,颜色变暗变灰。 Y+M=(W―B)+(W―G) =R+G+B+R=W+R 先减色后加色。
色彩的物理理论

补色的一个重要性质:一种色光照射到其补色的物体上,则被吸收。如用蓝光照射黄色物体,则呈现黑色。如图2-11 所示。
图2-11 物体对补色光的吸收
利用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用某一色光的补色控制这一色光。如果控制绿色,可以通过调节品红颜料层的浓度来控制其反射(透射)率,以达到合适的强度。
3、中间色律
(三)加色法实质
加色法是色光与色光混合生成新色光的呈色方法。参加混合的每一种色光都具有一定的能量,这些具有不同能量的色光混合时,可以导致混合色光能量的变化。
色光直接混合时产生新色光的能量是参加混合的各色光的能量之和。如图2-8所示,照射面积相同的两种色光--红光与绿光混合,混合后的面积依然与混合前单色光的面积相同,但光的能量却增大了,所以导致了混合后色光亮度的增加。
当用红光、绿光、蓝光三色光进行混合时,可分别得到黄光、青光和品红光。品红光是光谱上没有的,我们称之为谱外色。如果我们将此三色光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而将此三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就可得到多种不同色光。
从人的视觉生理特性来看,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三种感色视锥细胞--感红细胞、感绿细胞、感蓝细胞,这三种细胞分别对红光、绿光、蓝光敏感。当其中一种感色细胞受到较强的刺激,就会引起该感色细胞的兴奋,则产生该色彩的感觉。人眼的三种感色细胞,具有合色的能力。当一复色光刺激人眼时,人眼感色细胞可将其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单色光,然后混合成一种颜色。正是由于这种合色能力,我们才能识别除红、绿、蓝三色之外的更大范围的颜色。
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等于黄色

红色加绿色可以变为黄色。
色光三原色(加色法):
1、(红)+(绿)=(黄)
2、(蓝)+(绿)=(青)
3、(红)+(蓝)=(品红)
三原色分为两类,一类是色光三原色,即R(红Red)、G(绿Green)、B(蓝Blue),RGB三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白色。
调色原则
颜色如同炒菜要掌握火候.颜色调配得不够,会显得“生”,“火气”。
颜料的品种要尽量用得少,包括黑白在内,一般不超过四种色就能调配出所需要的颜色,第五种以上的颜色加进去,只能起到增加黑和灰的作用,颜色中的对比色成一起,就是黑灰色。
有人认为加不同颜料可以使颜色丰富,其实只能降低纯度,经验丰富的画家常常利用简单的几种颜色,取得优美雅致的效果。
用浅黄加入少量的黑调配出一种沉着的绿色。
当颜色调配合适的时候,会有一种滋润的感觉,涂在画布上色素渗入画面,退到空间里的感觉,相反颜色显得干枯、漂浮就不好。
印刷色彩学课件03-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3.1 色光加色法
2) 加色混合
等量混合
R+G=Y
R
R+B=M G+B=C R+G+B=W 互补色
YM W
GCB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代替律
如果颜色光A=B、 C=D,那么: A+C=B+D 色光混合的代替规律表明:只要在感觉上颜色 是相似的便可以相互代替,所得的视觉效果是同样 的。设A+B=C,且X+Y=B,则A+X+Y=C。由代替 律产生的混合色光与原来的混合色光在视觉上具有 相同的效果。 色光混合的代替律是非常重要的规律。根据代 替律,可以利用色光相加的方法产生或代替各种所 需要的色光。色光的代替律,更加明确了同色异谱 色的应用意义。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中间色律
任何两种非补色光混合,便产生中间色。 其颜色取决于两种色光的相对能量,其鲜艳程 度取决于二者在色相顺序上的远近。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代替律
颜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 光谱成份是否一样在色光混合中都具 有相同的效果。凡是在视觉上相同的 颜色都是等效的。即相似色混合后仍 相似。
第三章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亮度相加律
由几种色光混合组成的混合色的总亮度等 于组成混合色的各种色光亮度的总和。这一定 律叫作色光的亮度相加律。色光的亮度相加规 律,体现了色光混合时的能量叠加关系,反映 了色光加色法的实质。
三原色加法记录表

三原色加法记录表
色光三原色(加色法)
(红)+(绿)=(黄)
(蓝)+(绿)=(青)
(红)+(蓝)=(品红)
(绿)+(蓝)+(红)=(白)
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顏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顏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什么是三原色,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
下面贤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三原色原理并附上三原色配色表。
三原色原理为什么是红、绿、蓝色,而不是其他颜色?
这是因为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顏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
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原色原理。
三种原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原色都不能有其他两种顏色合成。
红绿蓝是三原色,这三种顏色合成的顏色范围最为广泛。
红绿蓝三原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三原色是这样的三种顏色,它们相互独立,其中任一色均不能由其他二色
混合产生。
它们又是完备的,即所有其他顏色都可以由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得到。
有两种原色系统,一种是加色系统,其原色是红、绿、蓝;另一种是减色系统,其三原色是黄、青、紫(或品红)。
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光相加得到彩色称为相加混色。
Photoshop制作色光加色法效果图探讨

Photoshop制作色光加色法效果图探讨洪亮河南工程学院,郑州450007通信地址:郑州市桐柏路62号116#信箱450007从色彩学原理中了解到红(R)、绿(G)、蓝(B)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可以组成各种颜色的其他色光。
也就是说,所有的色光都是来源于R、G、B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的混合。
而红、绿、蓝三色光却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得到,所以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色光三原色。
三原色光是有严格标准规定的,它们彼此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任何一种色光均不得由其他色光所混合。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在1931年制定了三原色光的标准色相和波长(平均莱特、吉尔德匹配的光谱色),如表1。
表1三原色色相与波长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相混合时,会同时或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使人产生一种新的色彩感觉,这种色光混合称为加色混合。
这种由两种以上色光相混合,呈现另一种色光的方法,称为色光加色法。
色光相加,能量相加,越加越亮。
当三原色光蓝、绿、红相等量两两进行混合时,可以分别得到亮度较高的青(C)、品红(M)、黄(Y),当蓝、绿、红三者等量相加时便得到了白色(W),其颜色方程如下:红(R)+绿(G)=黄(Y);红(R)+蓝=品红(M);蓝(B)+绿(G)=青(C);红(R)+绿(G)+蓝(B)=白(W)。
为了直观了解三原色光等比例混合规律,通常用色光加色法效果图表示其规律,如图1所示。
图1 色光加色法效果图以Photoshop软件为平台,可以方便地实现色光加色法效果图的制作。
Photoshop是Adobe公司开发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自从1990年问世以来,Photoshop以其强大的功能、简单快捷的操作、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受到大家的青睐,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之一。
因此探讨Photoshop软件制作色光加色法效果图,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1 色光加色法效果图制作Photoshop制作色光加色法效果图主要采用图层混合法实现。
色光的加色法示意

色光的加色法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1
三原色光加色规律
• • • • 红光R+绿光G=黄光Y 绿光R+蓝光B=青光C 红光R+蓝光B=品红光M 红光R+绿光G+蓝光B=白光W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2
负片
W G R B Y M C Bk
• 曝光
感B+成Y 感G+成M 感R+成C
Ag Ag
Ag Ag Ag
Ag Ag
●水洗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同上
10
反转片
W R G B Y M C Bk
• 再曝光 感B+成Y 感G+成M 感R+成C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11
反转片
W R G B Y M C Bk • 彩色曝光
• 漂白 Y Y Y 感B+成Y Y M M M 感G+成M M C C 感R+成C C C
定影
Bk
C M Y B G R W
5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正片
W R G B Y M C Bk • 再曝光 感G+成M 感R+成C 感B+成Y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6
正片
• 再显影 W R G B Y M C Bk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3
负片
W R G B Y M C Bk
• 显影
感B+成Y 感G+成M 感R+成C
Ag+ Y Ag+ M Ag+ C Ag+ C Ag+ M
色彩的混合

色彩的混合一色光加色法(一)、色光三原色的确定三原色的本质是三原色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余两种色彩合成。
另外,三原色具有最大的混合色域,其它色彩可由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并且混合后得到的颜色数目最多。
在色彩感觉形成的过程中,光源色与光源、眼睛和大脑三个要素有关,因此对于色光三原色的选择,涉及到光源的波长及能量﹑人眼的光谱响应区间等因素。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色光混合是亮度的叠加,混合后的色光必然要亮于混合前的各个色光,只有明亮度低的色光作为原色才能混合出数目比较多的色彩,否则,用明亮度高的色光作为原色,其相加则更亮,这样就永远不能混合出那些明亮度低的色光。
同时,三原色应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不能集中在可见光光谱的某一段区域内,否则,不仅不能混合出其它区域的色光,而且所选的原色也可能由其它两色混合得到,失去其独立性,而不是真正的原色。
在白光的色散试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红、绿、蓝三色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可见光谱上,而且占据较宽的区域。
如果适当地转动三棱镜,使光谱有宽变窄,就会发现:其中色光所占据的区域有所改变。
在变窄的光谱上,红(R)、绿(G)、蓝(B)三色光的颜色最显著,其余色光颜色逐渐减退,有的差不多已消失。
得到的这三种色光的波长范围分别为:R (600~700nm),G(500~570nm),B(400~470nm)。
在色彩学中,一般将整个可见光谱分成蓝光区,绿光区和红光区进行研究。
当用红光、绿光、蓝光三色光进行混合时,可分别得到黄光、青光和品红光。
品红光是光谱上没有的,我们称之为谱外色。
如果我们将此三色光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而将此三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就可得到多种不同色光。
从人的视觉生理特性来看,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三种感色视锥细胞--感红细胞、感绿细胞、感蓝细胞,这三种细胞分别对红光、绿光、蓝光敏感。
当其中一种感色细胞受到较强的刺激,就会引起该感色细胞的兴奋,则产生该色彩的感觉。
加色法与减色法PPT课件

加色法与减色法
第七组:陈白雪 施彦妃 井有瑞 曹家慧 王燕琴 阿曼古丽
基本概念
光能量增大
光能量减小
明度增大
明度减小
补色光相加,愈加愈亮, 补色料相加,愈加愈暗,
形成白色
形成黑色
彩色电影,电视,测试计 彩色绘画,摄影,印刷, 印染
SUCCESS
THANK YOU
•
SUCCESS
THANK 原色:黄 品红 青
颜色相减原理:当两块滤光片组合产生颜 色混合时,入射光通过每一滤色片时都减 掉一部分辐射,最后透过的光是经多次减 法的结果。
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区别:
三原色 实质 效果 补色关系
主要应用
色光加色法
色料减色法
RGB
YMC
色光相加,加入原色光, 颜料混合,减去原色光,
1.三原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何一种都 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 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 调的颜色,则称之为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红 绿 蓝
例:红=绿=蓝=1/3白 红+绿+蓝=1
基本概念
2.互补色:若两种颜色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 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
例:黄和蓝 红和青
显示屏解释RGB颜色混合

1. RGB色光加法色原理人眼的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可以感应颜色细节的椎体细胞(明视觉),和仅仅感应明暗的杆体细胞(暗视觉)。
椎体细胞又按含有的视锥色素的不同,分为三种:感红细胞,感绿细胞,感蓝细胞。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照进人的眼睛,这三种感色细胞就会受到相应的信号刺激,从而在大脑中产生一种综合的颜色感觉。
这种由色光混合,呈现颜色的办法,就叫做色光加法色。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等量的)红色+绿色=黄色;红色+蓝色=紫红色;绿色+蓝色=青色;红色+绿色+蓝色=白色;而改变他们之间的配比,还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色彩。
不要问我为什么RGB加起来就是白色的问题。
我还想知道为什么呢摔!颜色本来就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科学家至今也没完全搞清楚大脑识别颜色的原理。
对大脑神经元的研究仍然是一门非常非常年轻的学科。
总之,颜色科学目前还是一门现象学,只知道“是什么”,还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不要纠结了(其实最纠结的是楼主)!2. 典型的RGB显色系统——液晶显示器先休息一下,欣赏一下世界名画,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为什么要放这幅画呢?因为这幅画采用的“点彩画法”,完美的展现了色光的动态混合原理:人眼的分辨率是有限的,约1’。
只要不同的色块,对人眼形成的视角小于1’,并列色块的颜色就会在视觉中产生混合,形成新颜色。
这就是现代显色系统——显示器、印刷品、打印系统——的工作原理。
对于大家现在最熟悉、最常用的液晶显示器而言,就是:图像被分解为按矩阵排列的像素(pixel),每一个像素又分为3个不同颜色(R\G\B)的子像素(sub pixel)。
上图的第一行是照片,但是不是很清楚,原谅楼主的渣手艺。
第二行是示意图:所有的图像都是由一个个不同亮度的RGB小色块组成的。
虽然是示意图,却跟楼主在显微镜下面看到的一模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楼主就是拍不出来。
看一下别人拍的资料:显微镜下的显示屏像素(不同屏幕)。
——-冷门知识大放送:这些一根根的黑色的线是怎么回事?液晶显示器的每一个子像素,相当于一个由电信号控制的小开关。
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原理

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原理
加色法的原理是根据光的加色混合原理,将几种基本色光以不同的比例叠加,从而合成出所需的颜色。
在加色法中,主要使用的基本色光有红色、绿色和蓝色。
通过调节三种基本颜色光的强度和比例,可以合成出可见光谱上的各种颜色。
减色法的原理是利用吸收和反射光的原理,通过混合几种颜料来减少可见光的波长,从而合成出所需的颜色。
在减色法中,主要使用的颜料有青色、品红色和黄色。
当光照射到颜料上时,颜料吸收部分光的波长,反射出剩下的波长,从而形成所见颜色。
加色法和减色法是两种常用的颜色混合方法,它们分别应用于显示技术和打印技术等领域。
通过先进的光学和化学技术,可以在显示器和打印机上准确地控制和合成出各种颜色,实现彩色图像的显示和打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光加色法的分类
2)动态混合 动态混合是指各种颜色处于动态时,反 射的色光在人眼中的混合,如彩色转盘的快速 转动,各种色块的反射光不是同时在人眼中出 现,而是一种色光消失,另一种色光出现,先 后交替刺激人眼的感色细胞,由于人眼的视觉 暂留现象,使人产生混合色觉。
色彩加色法对于影视技术人员来说是一门很重 要的专业知识。好的画面给人美的感受,可以吸 引观众的眼球,提高票房。 但是有些画面在现实中很难拍到,或者是根 本就不存在,但是在今天,人们可以利用快速发 展的科技创造出来,这也就需要用到色彩学,色 彩加色法。 当然生活中对色光加色法的应用还有很多,睁 大你的慧眼去发现吧。
色光加色法的分类
1、视觉器官外的加色混合 视觉器官外的加色混合是指色光在进入人 眼之前就已经混合成新的色光。色光的直接匹 配就是视觉器官外的加色混合。光谱上各种单 色光形成白光,是最典型的视觉器官外的加色 混合这种加色混合的特点是:在进入人眼之前 各色光的能量就已经叠加在一起,混合色光中 的各原色光对人眼的刺激是同时开始的,是色 光的同时混合。
三原色
色光中存在三种最基本的色光,它们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 蓝色。这三种色光既是白光分解后得到的主要色光,又是混合色光的 主要成分,并且能与人眼视网膜细胞的光谱响应区间相匹配,符合人 眼的视觉生理效应。这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几乎可以得到自然 界中的一切色光,混合色域最大;而且这三种色光具有独立性,其中一 种原色不能由另外的原色光混合而成,由此,我们称红、绿、蓝为色光 三原色。 为了统一认识,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了三原色的波 长λR=700.0nm,λG=546.1nm,λB=435.8nm。在色彩学研究中,为了 便于定性分析,常将白光看成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等量相加而合
成的
三原色
三原色加法运算
R(红)+G(绿)=Y(黄) B(蓝)+G(绿)=C(青) R(红)+B(蓝)=H(品红) G(绿)+B(蓝)+R(红)=W(白)
色光加色法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相混合时,会 同时或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刺激人的视觉 器官,使人产生一种新的色彩感觉。我们称 这种色光混合为加色混合。这种由两种以上 色光相混合,呈现另一种色光的方法,称为 色光加色法。
色光加色法
一· 色光加色法的概念。 二.色光加色法的应用。
色彩的感知
从人的视觉生理特性来看,人眼的视网膜 上有三种感色视锥细胞--感红细胞、感绿细胞、 感蓝细胞,这三种细胞分别对红光、绿光、蓝 光敏感。当其中一种感色细胞受到较强的刺激, 就会引起该感色细胞的兴奋,则产生该色彩的 感觉。
色彩的感知
色光加色法的分类
2、视觉器官内的加色混合 视觉器官内的加色混合 是指参加混合的各单色光,分别刺激人眼的三种感色 细胞,使人产生新的综合色彩感觉,它包括静态混合 与动态混合。 1)静态混合 静态混合是指各种颜色处于静态时,反射的色光 同时刺激人眼而产生的混合,如细小色点的并列与各 单色细线的纵横交错,所形成的颜色混合,均属静态 混合,各色反射光是同时刺激人眼的,也是色光的同 时混合。
色光加色法的分类
加色法是色光与色光混合生成新色光的呈 色方法。参加混合的每一种色光导致混合色光能量的变化。色光直接混合时产 生新色光的能量是参加混合的各色光的能量之 和。 色光混合的实现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 是视觉器官外的混合,另一类是视觉器官内的 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