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7节-西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政策——独尊 儒术
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 ,吸取 了法家 、阴阳五形家学说,迎合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的需要。此后,儒家成为封建正 统思想。 长安设太学,置五经博士。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1)推恩、夺爵,打击诸王列侯。 汉武帝采纳 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 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庶子由皇帝分割原王国 的部分土地为列侯,王国越分越小。 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他又以 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 106人。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武帝又制定《附 益法》等,进一步限制诸侯王。
二、手工业 冶铁业: 规模大 全国广置铁官 煤做燃料。
丝织业:
临淄丝织业发达,产品供皇室使用 。
马王堆汉墓出土纱衣49克。 北方丝织为主,南方麻织为主。
三、商业 商人获利多(素封)
长安、洛阳、邯郸、临淄、成都、番禺等 城市,是全国商业中心
长安居住区为里,商业区为市。贵族当街 开门称第。
第四节 汉武帝加强集权的政策
韩信
刘邦分封同姓王
刘邦诛除异姓王之后,又 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 并杀白马为盟,立誓:“非刘 氏王者,天下共击之。” 封 国的存在,对中央集权是个离 心力。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诸王势力日益膨胀,并 掌握着封国内的征收赋税、任 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 大权。形成了“尾大不掉”之 势。 汉初同姓王分封形势图
第七章 西汉
第一节 西汉初年的各项制度及政策 一、政治制度及措施 1官制、兵制及法律制度
▲在官制上仍实行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 制。 ▲在地方行政机构上,施行郡国制。 ▲军制。成年男子一生服二年兵役。军 队的种类有材官(步兵)、楼船(水 兵)、骑士。 ▲在法律上,命丞相萧何取秦法加以损 益,制定《九章律》。
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 组织军队复员。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根据功绩大小,按 照军功爵位的高低,赐给数量不等的土地。 ▲ 重农抑商。 ▲ 招抚流亡。令战争期间流亡山泽没有户籍的人口,各归 原籍,“复故爵田宅”。 ▲释放奴婢。诏令规定: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 为庶人”。 ▲减轻赋税。田税:汉初十五税一,景帝三十税一,并成为 汉朝定制。
西汉皇后玉玺文
西汉皇后玉玺
第二节 惠文景时期的政治
一、萧规曹随与黄老之术
二、铲除诸吕
吕产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管北军。 陈平、周勃等杀诸吕,未立刘章及其兄 齐王,而立代为刘恒为帝——汉文帝。
三、晁错削藩与七国之乱
汉文帝时期,贾谊在 《治安策》中认为当时形势 是中央弱而王国强,像肿病 患者一样,肢体和指头不能 屈伸。他认为,要使天下治 安,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众 建诸侯而少其力”,诸侯国 小力弱,不易产生邪心,天 子也便于控制。
萧 何
张 良
Biblioteka Baidu
2.分封
刘邦在与项羽的战争中,分封了一批异姓王,他们为刘邦 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西汉建立后,刘邦借谋反的罪 名,先后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王杀掉。 ●
韩信之死
汉高祖六年十月,有人揭发韩信阴谋叛乱。 刘邦采用陈平的“伪游云梦”之计,假装到云梦 巡狩,通知各诸侯到陈县(今河南淮阳)相会, 乘机将韩信逮捕,带回洛阳,贬为淮阴侯。汉高 祖十一年,当刘邦带兵征讨陈豨反叛时,吕后与 萧何合谋,以韩信勾结陈豨叛乱为由,将其秘密 处死于长乐钟宫,并夷其三族。彭越亦因谋反被 刘邦逮捕诛杀。
(2)限制相权,设立“中朝”。“中朝” 亦称“内朝”,主要是由皇帝身边的较低级 的亲信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汉 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 就重用身边的人员,让他们出入宫廷,共议 军国大事,组成“中朝”。以丞相为首的三 公九卿等中央官员或机构为“外朝”,外朝 受到了“中朝”的牵制。
昭宣中兴
第五节 王莽改制与赤眉绿林起义
一、王莽改制
社会背景:土地兼并、奴婢问题 王莽为外戚,逢迎长辈,沽名钓誉。公 元8年建新。 改革措施:
(1) 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 卖买 。 (2)五均、赊贷、六筦 (3)币制改革:大钱换小钱,启用古币, 垄断铸币。
二、绿林、赤眉大起义 公元17年,发生饥荒,绿林起义爆发。 后分为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三支。 刘縯 、刘秀兄弟组织舂陵军。 23年,刘玄为帝,昆阳之战
楚王墓兵马俑 (徐州楚王墓出土)
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晁错屡次建 议削夺诸王的封土。上《削 藩策》。说诸王“削之亦反, 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 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 大”。景帝三年,用晁错之策, 削赵王常山郡,削胶西王六县, 以次削夺,将及吴国。景帝三 年(前154)吴王濞联络楚、赵、 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 六国,发动了波及整个东方地 区的叛乱,后被平定,史称 “七国之乱”。此后诸侯王 不再治民,只食租税。
刘秀去河北经营 公元18年,赤眉 起义,领导者樊崇
三、新莽灭亡,东汉建立
23年绿林军攻下洛阳、长安。王莽被杀。
24年,绿林刘玄迁都长安。 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攻下长安, 杀刘玄。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27年刘秀打败樊崇。
第六节 西汉的民族关系 一、汉与匈奴 和亲(冒顿、阏氏) 屯田 武帝时期多次打击匈奴: 前127年卫青等出云中,夺回河套地区 前121年霍去病在西北远征匈奴,斩俘 数万人,在河西设四郡,打通了西域交通。 前119年,卫、霍出击漠北,卫青歼匈 奴主力,霍去病出塞2000里,俘7万余人。 后南匈奴降汉,北匈奴西迁。
汉武帝实行的这些措施,打击了诸侯王, 限制了丞相等重臣的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 监察,同时注意选拔人才。中央集权得到加 强。
三、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政策
1统一货币 2盐铁官营 3打击私人工商业者
均输平准
算缗和告缗
韩世忠
四、轮台罪己诏 背景
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 苦,不可追悔”(《资治通鉴》卷22)。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 农……” (《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下)
二、张骞通西域 联络大月氏,第一次被匈奴扣10年,第 二次较顺利。丝绸之路开通;传特产、技术 三、南方等地的开发与巩固 西南:川贵一带有夜郎,设犍为郡。云 南有滇,设益州郡。 东南:武帝时将闽、浙等地汉人内迁江 淮。两广的南越反汉,汉平叛后在南越等地 设9郡。 东北:少数民族统称东胡,一为鲜卑, 一为乌桓。武帝时设护乌桓校尉。
(3)设置刺史。 武帝时,为了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监察区), 每个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刺史“以 六条问事”,主要针对“强宗豪右”和郡守 等。这套监察制度比秦朝的监察制度严密得 多,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整个官僚机构的控 制。
(4)实行察举制。汉武帝在位期间 前134年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前106年后又令州郡推举秀才。 这些被推举上来的孝廉、秀才将会被任 以官职。
汉初同姓王分封表
四、文景之治 重农抑商
轻徭薄赋 提倡节俭 减轻刑罚
第三节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铁制农具已推广到边远地区。
武帝时赵过总结推广代田法。固根保墒。 水利:武帝时,关中开凿了许多渠 。龙首渠在 洛水旁,它的某些段凿成若干深井,井与井间有 水流通,叫做井渠。武帝时期还治理黄河。 垦田、人口大增。
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 ,吸取 了法家 、阴阳五形家学说,迎合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的需要。此后,儒家成为封建正 统思想。 长安设太学,置五经博士。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1)推恩、夺爵,打击诸王列侯。 汉武帝采纳 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 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庶子由皇帝分割原王国 的部分土地为列侯,王国越分越小。 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他又以 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 106人。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武帝又制定《附 益法》等,进一步限制诸侯王。
二、手工业 冶铁业: 规模大 全国广置铁官 煤做燃料。
丝织业:
临淄丝织业发达,产品供皇室使用 。
马王堆汉墓出土纱衣49克。 北方丝织为主,南方麻织为主。
三、商业 商人获利多(素封)
长安、洛阳、邯郸、临淄、成都、番禺等 城市,是全国商业中心
长安居住区为里,商业区为市。贵族当街 开门称第。
第四节 汉武帝加强集权的政策
韩信
刘邦分封同姓王
刘邦诛除异姓王之后,又 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 并杀白马为盟,立誓:“非刘 氏王者,天下共击之。” 封 国的存在,对中央集权是个离 心力。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诸王势力日益膨胀,并 掌握着封国内的征收赋税、任 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 大权。形成了“尾大不掉”之 势。 汉初同姓王分封形势图
第七章 西汉
第一节 西汉初年的各项制度及政策 一、政治制度及措施 1官制、兵制及法律制度
▲在官制上仍实行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 制。 ▲在地方行政机构上,施行郡国制。 ▲军制。成年男子一生服二年兵役。军 队的种类有材官(步兵)、楼船(水 兵)、骑士。 ▲在法律上,命丞相萧何取秦法加以损 益,制定《九章律》。
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 组织军队复员。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根据功绩大小,按 照军功爵位的高低,赐给数量不等的土地。 ▲ 重农抑商。 ▲ 招抚流亡。令战争期间流亡山泽没有户籍的人口,各归 原籍,“复故爵田宅”。 ▲释放奴婢。诏令规定: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 为庶人”。 ▲减轻赋税。田税:汉初十五税一,景帝三十税一,并成为 汉朝定制。
西汉皇后玉玺文
西汉皇后玉玺
第二节 惠文景时期的政治
一、萧规曹随与黄老之术
二、铲除诸吕
吕产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管北军。 陈平、周勃等杀诸吕,未立刘章及其兄 齐王,而立代为刘恒为帝——汉文帝。
三、晁错削藩与七国之乱
汉文帝时期,贾谊在 《治安策》中认为当时形势 是中央弱而王国强,像肿病 患者一样,肢体和指头不能 屈伸。他认为,要使天下治 安,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众 建诸侯而少其力”,诸侯国 小力弱,不易产生邪心,天 子也便于控制。
萧 何
张 良
Biblioteka Baidu
2.分封
刘邦在与项羽的战争中,分封了一批异姓王,他们为刘邦 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西汉建立后,刘邦借谋反的罪 名,先后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王杀掉。 ●
韩信之死
汉高祖六年十月,有人揭发韩信阴谋叛乱。 刘邦采用陈平的“伪游云梦”之计,假装到云梦 巡狩,通知各诸侯到陈县(今河南淮阳)相会, 乘机将韩信逮捕,带回洛阳,贬为淮阴侯。汉高 祖十一年,当刘邦带兵征讨陈豨反叛时,吕后与 萧何合谋,以韩信勾结陈豨叛乱为由,将其秘密 处死于长乐钟宫,并夷其三族。彭越亦因谋反被 刘邦逮捕诛杀。
(2)限制相权,设立“中朝”。“中朝” 亦称“内朝”,主要是由皇帝身边的较低级 的亲信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汉 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 就重用身边的人员,让他们出入宫廷,共议 军国大事,组成“中朝”。以丞相为首的三 公九卿等中央官员或机构为“外朝”,外朝 受到了“中朝”的牵制。
昭宣中兴
第五节 王莽改制与赤眉绿林起义
一、王莽改制
社会背景:土地兼并、奴婢问题 王莽为外戚,逢迎长辈,沽名钓誉。公 元8年建新。 改革措施:
(1) 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 卖买 。 (2)五均、赊贷、六筦 (3)币制改革:大钱换小钱,启用古币, 垄断铸币。
二、绿林、赤眉大起义 公元17年,发生饥荒,绿林起义爆发。 后分为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三支。 刘縯 、刘秀兄弟组织舂陵军。 23年,刘玄为帝,昆阳之战
楚王墓兵马俑 (徐州楚王墓出土)
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晁错屡次建 议削夺诸王的封土。上《削 藩策》。说诸王“削之亦反, 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 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 大”。景帝三年,用晁错之策, 削赵王常山郡,削胶西王六县, 以次削夺,将及吴国。景帝三 年(前154)吴王濞联络楚、赵、 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 六国,发动了波及整个东方地 区的叛乱,后被平定,史称 “七国之乱”。此后诸侯王 不再治民,只食租税。
刘秀去河北经营 公元18年,赤眉 起义,领导者樊崇
三、新莽灭亡,东汉建立
23年绿林军攻下洛阳、长安。王莽被杀。
24年,绿林刘玄迁都长安。 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攻下长安, 杀刘玄。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27年刘秀打败樊崇。
第六节 西汉的民族关系 一、汉与匈奴 和亲(冒顿、阏氏) 屯田 武帝时期多次打击匈奴: 前127年卫青等出云中,夺回河套地区 前121年霍去病在西北远征匈奴,斩俘 数万人,在河西设四郡,打通了西域交通。 前119年,卫、霍出击漠北,卫青歼匈 奴主力,霍去病出塞2000里,俘7万余人。 后南匈奴降汉,北匈奴西迁。
汉武帝实行的这些措施,打击了诸侯王, 限制了丞相等重臣的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 监察,同时注意选拔人才。中央集权得到加 强。
三、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政策
1统一货币 2盐铁官营 3打击私人工商业者
均输平准
算缗和告缗
韩世忠
四、轮台罪己诏 背景
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 苦,不可追悔”(《资治通鉴》卷22)。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 农……” (《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下)
二、张骞通西域 联络大月氏,第一次被匈奴扣10年,第 二次较顺利。丝绸之路开通;传特产、技术 三、南方等地的开发与巩固 西南:川贵一带有夜郎,设犍为郡。云 南有滇,设益州郡。 东南:武帝时将闽、浙等地汉人内迁江 淮。两广的南越反汉,汉平叛后在南越等地 设9郡。 东北:少数民族统称东胡,一为鲜卑, 一为乌桓。武帝时设护乌桓校尉。
(3)设置刺史。 武帝时,为了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监察区), 每个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刺史“以 六条问事”,主要针对“强宗豪右”和郡守 等。这套监察制度比秦朝的监察制度严密得 多,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整个官僚机构的控 制。
(4)实行察举制。汉武帝在位期间 前134年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前106年后又令州郡推举秀才。 这些被推举上来的孝廉、秀才将会被任 以官职。
汉初同姓王分封表
四、文景之治 重农抑商
轻徭薄赋 提倡节俭 减轻刑罚
第三节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铁制农具已推广到边远地区。
武帝时赵过总结推广代田法。固根保墒。 水利:武帝时,关中开凿了许多渠 。龙首渠在 洛水旁,它的某些段凿成若干深井,井与井间有 水流通,叫做井渠。武帝时期还治理黄河。 垦田、人口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