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选修七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教学课件(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发展概述ppt 人教课标版精选公开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发展概述ppt 人教课标版精选公开教学课件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 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 边塞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李白兼采“屈、庄” 之精华,融会“儒、仙 侠”之精神,进而形成 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 诗风。建功立业的雄心 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 情怀,雄奇壮丽的名山 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 作中得以体现。
• 这类诗内容多为边塞诗或怀古诗。边塞诗尽管内容异彩纷呈, 但都体现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分析时要善于把握这一 主旨。同时应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盛唐时期,边塞诗大 多豪迈、爽朗、昂扬向上;中晚唐时期,国势渐衰,诗中悲壮 惋伤渐增;到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之中苟且偷安,诗歌多 抒发悲愤、哀痛之情。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星”
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知人论世
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 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 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

对后 世有 深远 影响
《荀子
先秦 《 荀子 咏礼 朴实深
先 诸子 荀 (况 篇 秦 散文 子》 ) 》
厚,说 对后 理透彻, 世有 取辟精 深远
关键索
年代 派系 书名 作者 代表文章 特色


《 先秦 韩
对后 严峻销 世有
秦 诸子 非 韩 《初见 刻,深 极大
散文 子》 非 秦第一》挟隐微 影响

则录、论、战子。文勃 作叙事文不时国
为,墨语道国散先著发春是的功,少代古
本 人 的 著 作 。
《 庄 子 》 《 荀 子 》 《 韩
翟 、 孟 轲 的 弟 子 对 其 师
》 《 墨 子 》 《 孟 子 》 等
、 法 等 学 派 的 文 章 ,
策 》 等 历 史 著 作 ; 后 者
文 。 前 者 包 括 《 左 传 》
寓理于形和语言艺术方面都是 后世良好的先导。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晁错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 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 在汉以后一 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 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 元23)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


代表
代 派系 名 作者 性文 章
先 秦
先秦 《 待考究,《周
史传 国
一般认 为是左
语》
文 语》 丘明 三卷
《 待考
先 秦
先秦
战 国
史传 策》

究, 由西 汉刘 向校 订和 编订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说之士的策略,以记 言为主,其中有处于 虚构想象的文学性人
具有战国纵横捭 物描写。对后代的赋
阖的时代特征
及议论文有深远影响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晁错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杨雄、枚乘、班固、张衡等
《 史记》作者司马
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 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 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 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
先秦散文
卜辞 (殷商、 巫师)
《尚书》 (商周、 史官)
诸子散文 (说理)
历史散文 (记事)
(春秋战国 哲学 家、史学家)
诸子散文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 分为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 农、小说共十家 。
代表:
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有《老子》《庄子》; 法家有《韩非子》; 墨家有《墨子》;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 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 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 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 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 意境。
散文概念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 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 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 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 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 、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 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 围缩小。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PPT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PPT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先秦散文 ——开创者
作《的》《墨《诸文散蓬 看记族铭现商我
荀弟《论、战子。文勃 作叙事文不时国
子子孟语道国散先著发春是的功,少代古
》 《 韩 非 子 》 等 则 为 本
对 其 师 言 行 的 记 录 , 《
子 》 等 , 是 孔 丘 、 墨 翟
》 《 墨 子 。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先秦散文
卜辞
《尚书》
(殷商、巫师)(商周、史 官)
诸子散文 (说理)
历史散文 (记事) (春秋战国 哲学家、 史学家)
诸子散文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 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 农、小说十家 代表: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有《老子》老子1 老子2、《庄子》; 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 杂家有《吕氏春秋》等 文风方面 《论语》言简意赅 《墨子》讲究逻辑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 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 千里,日踰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 何如何!
• 从总体看,南北朝时期是骈文兴 盛的时代,散文并不发达,代表 这一时期散文成就的是一些史传、 地理等学术著作,而这些著作, 其文风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骈文 的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几部 著作,即郦道元的《水经注》杨 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以及刘义 庆的《世说新语》和颜之推的 《颜氏家训》。
汉初文人喜借题发挥,以史为鉴而述治国方 略,文风疏直激切;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儒士 多本经立义,婉曲作论而谈理政之宜,文风雍 容温润;东汉后期文人常径遂直陈,横议朝政 以痛斥时弊,文风刚劲质朴。汉代政论文的巨 大成就,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使用ppt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使用ppt课件
其中的意义很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 它的书出来。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春秋左氏传》,世称“春秋三传”。
8
汉代散文
政论文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过秦论》、晁错 《论贵粟疏》 东汉王充《论衡》
史传文 :西汉司马迁、东汉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 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纪”“传” 是纪传散文。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 严谨、逻辑周密。
曾巩 字子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
,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16
元明清散文
元代散文和宋代相比,远为逊色。
明代的散文取材较为广泛,后期散文的表现手法也较为多样,尤其是晚明 小品文。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 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踰十晨,严霜 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14
唐宋散文
一方面扬六朝余波,有讲究辞采的骈文 另一方面革六朝旧习,有散行流畅的古文 代表作家:唐宋八大家 王勃《滕王阁序》 韩愈《师说》《进学解》《杂说》《送李原归盘古序》《祭十二郎文》《送孟冬野序》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僮区寄传》《三戒》《永州八记》《蝜蝂传》 欧阳修《醉翁亭记》《五代史 伶官传序》《丰乐亭记》 杜牧《阿房宫赋》《秋声赋》 苏轼《石钟山记》《超然亭记》《喜雨亭记》《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
3
散文的主要特点

人教版 选修七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教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 选修七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教学课件(共21张PPT)

2. 史传文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
王朝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大一统的 统治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史记》、 《汉书》。
3. 赋 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赋”。赋的名称
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后代形成了 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 文的双重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近 于骈文的称“骈赋”。
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我国 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 “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集《尚书》 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
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
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 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 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战国策》作者不可考,现在版本为西汉刘向 辑成。它同《国语》一样,也是分国记事,记载 了西、东周及秦、齐、楚、赵等诸国之事,记载 内容是谋臣策士的种种活动及辞说。《战国策》 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 造极为生动。
3.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了诸子散
文。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 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 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 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 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 子》、《庄子》、《韩非子》等。
2. 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
础,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 的影响。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 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 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列国间的史实,如《春 秋》。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 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传》、《国语》、 《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左传》与《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至战国而后世之文 体备”(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44张+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课件44张+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的文体。《马说》《师说》(韩愈)、《爱莲说》 (周敦颐) • ④论:古代析理推论的议论文体。《六国论》(苏 洵)《过秦论》(贾谊)。
10
• 2.古代散文的常见类别——⑶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
奏章--属议论文体:
• 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奏章。《论积贮
疏》(贾谊)。
• ②表: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奏章。《陈情表》(李
• 1东晋著名的散文家有谁?我们学过他们什么作品?
• •
2《东世晋说王新羲语之》、是陶一渊本明怎样的书籍?笔 南记 朝小 刘说 义的 庆先 。驱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 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年年1贾((公公谊元元《22过33))秦共共论2222》99年年《的的论断断积代代贮历历疏史史》。。《共共治11安0000策篇篇》,,8800余余万万字字。。 •《《2晁苏苏错武武《传传论》》贵乃乃粟遣遣疏武武》以以中中郎郎将将使使持 持节节送送匈匈奴奴使使留留在在汉汉者者。。 •匈匈3王奴奴充单单《于于论为为衡了了》不 不乃(让让徙东苏苏武汉武武北)回回海去去上,,无提提人出出处,使牧羝2的的1 ,荒荒羝谬谬乳条条乃件件得。。归
•1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 •2晁错《论贵粟疏》 •3王充《论衡》(东汉)
20
又称《太史公书》,创造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二十四史之首,体例分为
本史《者•纪”(周,。、亚备二与世夫他《家)、军盗两列细之传汉》柳出、并散入》表称、与《文为书史非陈:。学常涉与“(也世《双前。家璧2”》》《0。6、《廉~与《鸿公颇门元蔺》宴2相并3、》如年称《所“列~史2以传5界》遣~》两合2将均司称2马守0之“年”前关二,)四与

中国散文发展概述 ppt课件

中国散文发展概述 ppt课件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 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 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 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 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 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 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 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 丽呢?
2020/12/17
三、魏晋南北朝
2020/12/17
辞赋
文学进入自觉时期,文学创作 个性化,文学价值受到重视。
文学阶段
2020/12/17
2020/12/17
1.特征: ①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
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往往密 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 赋)
②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 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裁愈 益多样化。(骈文)
2.晁错: 《守边劝农疏》 《论贵粟疏》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 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 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 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 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起复古运动,倡导文必秦汉。对扫荡八 股文风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同时又走上 了盲目摸拟古人的路子。
2.后来的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 后七子复古运动,也再一次重复了他们 的错误。
2020/12/17
明中晚: 1.归有光等唐宋派首先起来反对
复古派。 2.进而万历年间的公安派也加入
猛烈抨击拟古主义的队伍。公安派以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时 称“三袁”。袁宏道最为著名,提出 了“性灵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 (共31张PPT)


• 你知道出自《尚书》的名言吗? • ‘满招损,谦受益’……” • 玉石俱焚”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逭,音“换”,逃跑的意思)
• “暴殄天物”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诸子共分为多少家?
•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 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12021/8/11August 11, 2021
• 赋莫若司马相如, • 文莫若司马迁 • 汉代文章两司马说的就是他俩。
魏晋南北朝散文
1东晋著名的散文家有谁?我们 学过他们什么作品?
东晋 王羲之、陶渊明
中国古代散文的高峰期?

唐宋
什么叫骈文呢?
•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 “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 故也称“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 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盛行于 六朝,代表作家有吴均。中唐古文运动
• 1. 《左传》是《____________》的简称,又名 《__________》,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________ 所著。《国语》是一种_______史,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 诸侯各国之事,记言多于记事。《战国策》作者不可考, 现在版本为西汉________辑成。
• 2. 《史记》开创了_________体例,被鲁迅称赞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 部通史。《汉书》开创了__________体例,作者为东汉 的_________。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39页PPT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39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课件
文学性较强 年体史书
先 秦
先秦 史传
《春 鲁太史 《郑伯
秋左 左丘明 克段于
氏传》
鄢》
语言简洁,叙述 为阐述《春秋》 详细且清晰,故 而写,详叙事件 事化的语言引人 本末。艺术成就 入胜却不违背历 颇高,被推为先

史的真实,有一 秦散文“叙事之
定的文学性
最”
历史散文
年代 派系
书名 作者
代表性文 章
2. 《史记》开创了_________体例,被鲁迅称赞为


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汉书》开创了__________体例,作者为东汉的
_________。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非常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创新精神 ,一方面彻底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文化思想,一方 面提倡白话文,坚决反对桐城派及其旁支余脉,直至其 消歇。至此,散文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历史时期。
课堂练习
1. 《左传》是《____________》的简称,又名 《__________》,相传 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________所著。《国语》是一种_______史,分别 记载了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记言多于记事。《战国策》作者不可考, 现在版本为西汉________辑成。
唐宋八大家
韩愈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苏
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 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
柳宗元 字子厚,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提倡简而有法、
说之士的策略,以记 言为主,其中有处于 虚构想象的文学性人
具有战国纵横捭 物描写。对后代的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 《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 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列 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道、 鬼神、灾祥、占卜之事。这部书叙事富于戏剧 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炼、 富于形象。
《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王 朝及诸侯各国(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记 言多于记事,所记大多为当时较有远见的开明 贵族的话。
小赋是汉代后期继大赋后出现的新体赋,至 六朝而盛行。多为抒情作品,篇幅较小,少用典 故。至唐宋,进士考试科目中的律赋亦称小赋。 这些赋短小精悍,不再是主客对话的形式,而是 作者的直接描写。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期文章多讲求声律,形 成骈俪文体,《水经注》、《洛阳伽蓝记》不同 凡响。
魏晋南北朝的文坛,在各种文体中,辞赋创作 的时代特征最为突出,与汉赋的对比也最为鲜明。 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成为风气,文章的句 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其结果是骈文的出现和成 熟。赋体受诗的影响,也趋于骈化,有些赋其实 就是骈文。北朝文坛虽然整体上受骈化的影响, 但仍有别具风格的散体名篇大放异彩,从而构成 对唐代文坛发展的多重影响。
(二)两汉
两汉时代,散文进一步发展。 1. 政论文
汉初,政论散文有所发展。贾谊(公元前 200——前168)是西汉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他的 文章《过秦论》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 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 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语言富于形象性。
除贾谊外,汉初还有不少散文家,他们的文 章大多或论秦之得失,或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 主张,其中以晁错和邹阳成就较高。晁错以主张 募民备塞的《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两篇 散文最为著名。
2. 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
础,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 的影响。
殷商时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记史的散文。 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 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列国间的史实,如《春 秋》。以后,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 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传》、《国语》、 《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左传》与《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至战国而后世之文 体备”(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
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我国 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 “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 个时期:
(一)先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期
1. 第一部散文集《尚书》 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的散文,
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
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 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 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战国策》作者不可考,现在版本为西汉刘向 辑成。它同《国语》一样,也是分国记事,记载 了西、东周及秦、齐、楚、赵等诸国之事,记载 内容是谋臣策士的种种活动及辞说。《战国策》 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 造极为生动。
3.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了诸子散
文。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 学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 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 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 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 子》、《庄子》、《韩非子》等。
辞赋在魏晋时期出现了新局面,其标志是抒 情小赋的涌现,从而拓展了辞赋的表现领域与 表现风格。沿着东汉以来情理赋发展的方向, 魏晋之际的辞赋创作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 特色。
与东汉班固、张衡等赋家兼善散体大赋与骚 体辞赋不同,这一时期的作家往往集诗人与小 赋作者于一身,这也标志着诗赋交相影响的深 化。王粲的诗赋为“七子之冠冕”(刘勰《文 心雕龙·才略》),其代表作是《登楼赋》。由 于主体意识和抒情因素的强化,魏晋时期涌现 出一批体物写志的佳作,如曹植写《洛神赋》。
《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书 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 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 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 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 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 “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 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 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3篇, 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 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
(四)唐宋时期。
中唐韩愈、柳宗元领导了古文运动,“文 起八代之衰”。北宋时,欧阳修力倡古文,苏 氏父子等人互相应和,古文日渐占领文坛。
唐朝韩愈大力反对浮华的骈俪文,提倡作古 文,一时从者甚众,后又得柳宗元大力支持, 古文创作业绩大增,影响更大,成为文坛的主 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以韩柳为 首的古文运动的胜利,树立了一种摆脱陈言俗 套,自由抒写的新文风,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 情、叙事、议论、讽刺的艺术功能。
汉赋以铺叙事物见长,继承了《楚辞》。因 其篇章宏大,后世称为“大赋”。
大赋是对东汉以后抒情为主的“小赋”而言。 大赋大都以问答为骨架,铺陈名物、排比词藻、 好用古文奇字和双声叠韵词,铺陈多用整齐对称 的韵语,叙述多用散文句。枚乘的《七发》是汉 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其他代表作如司马相 如《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等。
2. 史传文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
王朝迫切需求总结古代文化,给予大一统的 统治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史记》、 《汉书》。
3. 赋 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赋”。赋的名称
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后代形成了 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 文的双重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近 于骈文的称“骈赋”。
中唐以后,古文运动一度衰落,到了宋代, 欧阳修再一次掀起了古文运动,此后的王安石、 曾巩、苏轼、苏洵、苏辙等人都在古文革新运 动的影响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后人将他们 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