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

1.诚信的内涵

西方国家的诚信观念最初发源于希腊,其本意是尊重事实和信守诺言。美国学者迈克尔.D.贝勒斯即说:“诚信一般被定义为忠于事实或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遵守公平交易的合理商业标准。”而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贸易促使商品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契约这一重要的商业手段和交际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诚信更多的代表着相互承诺、相互依赖和互利互惠的契约诚信。在西方国家的诚信体系之中,契约诚信要求双方必须信守承诺,一方如果违背了诚信,另一方即会取消所赋予他的权利,最终结果就是造成双方利益上的共同损失。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即是诚信缺失的一大警钟,给西方世界乃至全球都上了一堂重要的诚信教育课。

在我国,对诚信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不过此时的“诚”主要是指对鬼神的虔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尚书》中“神无长亨,亨于克诚”。而至《周易》中所讲的“修辞立其诚,诚所以居业也”则已经摆脱了宗教色彩而赋予了“诚”道德意义,认为“君子不论说话、立论都应当做到真诚无妄。”宋代时期,理学家对“诚”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在一般意义上讲,“诚”即指诚实诚恳,主要是指真诚的内在品质,“信”则指信用信任,主要指内诚的外化。“诚”与“信”组合一体即形成了内外兼备的道德品质,千百年来被中化民族视为自身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成为重要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总的来说,诚信就是人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所必须具备的真诚无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行为品质,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2.大学生诚信的意义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守信的态度,与人为善的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

诚信价值观的培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培育诚信价值观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有利于大学生善待自我,进行自我教育,改善人际关系,赢得他人尊重;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很有必要。

2.1 诚信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素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交往与合作才会长久。作为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如果缺乏诚信,就

将很难得到他人的信任,很难在与人与合作中取得成功。可见,诚是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基本品质,是在生命历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如果缺失诚信,将使自己在与人交往之中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将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著名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简单的说,人格虽一个人在其人生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心理特点以及由此而影响产生的行为方式。健康的人格可以使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思想心理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符合社会的要求。当然,不同社会条件下健康人格的标准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总的来说,健康的人格体现在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社会适应能力如何、生活态度是否积极乐观、是否能调控算我情绪等方面。自古以来,诚信一直被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对于一个人与它人相处、更好的融入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当今社会,诚信都是一个人做人处事,与人相处的重要准则,是一个健康人格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2诚信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当今社会,已经完全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信用经济、法律经济,现代经济体系中将诚实、公平、信誉等道德因素放在了经济交往的首位,众多商家、企业都将诚信作为在全球经济交往中的基本准则,将诚信作为一种经济、道德理念融入到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市场经济交往的核心理念。

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就将走向社会,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之中,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各个角落。因此,作为现代经济交往的基本要求,诚信也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必须拥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被市场经济社会所接受,才能在走入社会后被社会所容纳。

2.3诚信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重要保证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诚信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人应当且必须具备的基本行为品质。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只有具备诚信品质的人,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要求,才能真正被社会所接纳,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栋梁,其自我价值只有在经济建设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如果不具备诚信的道德品质,将无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很难真正在社会崭露头角,成就事业。

3.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在“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论坛上指出,当前厌这生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论文剽窃,不按时还贷和求职简历注水等四个方面,深层次的分析,这不仅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不良影响,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也有着不良影响。

3.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93%的人都对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状况不满意,诚信危机正成为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少大学生作风虚浮、急功

近利、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简历造假、毕业违约等现象层出不穷,被社会各界所高度重视。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实现状,本人针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诚信现状调查,通过网络、学校、社会共发放问卷800 份,其中网络问卷480 份,学校问题220 份,社会问卷100 份,共回收问卷758 份,有效问卷达到总问卷数量的96.45%。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学习方面

学习活动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活动,而考试则是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效果的手段,在考试活动中,也突显出了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不少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而投机取巧,采用作弊方式,近年来各地媒体多有报导高考、英语四六级考试等集体作弊案件,甚至还有试题被盗案件发生,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一次又一次的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本次试卷调查中,有52.4%的学生认为“学生作弊可以理解”,12.3%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被抓就行”,有63.8%的学生“当遇到不会做的题,而周围同学已经做出并能看清楚答案”时,选择了“趁老师不注意,抄下他的答案。”在众多调查者中,有7.4%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作弊”,有37.2%的学生选择了“不管监考严与不严,都会想办法作弊”。

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诚信现状令人担忧,一方面可能和较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关,不少学生在进入后,由于一下子从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过度到宽松的大学生活,渐渐形成了慵懒的学习习惯,迟到旷课现象习以为常,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很多学生都对此养成了习以为常的态度,这样根本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到考试时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通过作弊等方式谋求过关,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了替考现象和群体作弊现象。此外,很多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抄袭剽窃现象非常严重,通过在刊物上摘抄几段或者上网下载几段进行“拼凑”是常事,部分学生甚至出现整篇文章“摘抄”现象,此外为了奖学金、毕业、保送等花钱找人代写代发等现明也屡有出现。

3.1.2 经济方面

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成才,使经济困难学生不会因为贫困而无法完成学业,国家建立了一整套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包括如助学贷款、助学奖金、学费减免、学费延缓等政策,但这一政策却给部分学生造成了拖欠学费的借口。部分家庭条件并不困难的大学生故意拖欠学费和各种应缴费用,而将学费用于吃喝玩乐,部分学生甚至以经济困难为由申请减免学费、助学贷款和困难补助用于超水平消费,虽然很多学校采用了“三证”扣押、担保等措施,来解决学生欠费追缴问题,但还是有学生恶意拖欠学费甚至毕业后依然不还款。其中,部分学生在获得助学贷款后,不仅不按期还贷、还息,甚至恶意欠贷欠息,更有甚者在找到工作后还玩失踪拒不还贷。据统计,广东省2000 年64 所高校共23000 余名困难大学生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总额达3 亿多元,但均不同程度存在还贷违约现象,部分高校违约率甚至超过20%,远远超过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文件设定的警戒线,甚至造成部分银行中止助学贷款业务的后果。

3.1.3 求职方面

目前,我国大学生求职履历造假现象极为严重,很多学生在求职履历中虚构经历、制造假证件等,甚至有一个班级出现十几个“学生会主席”的现象。如中国青年报就曾报道,某高校毕业生有数百人在《就业推荐表》中填写了“学生会副主席”的履历,这种篡改成绩、伪造证书、履历注水等现象,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一个公开的秘密,不再只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