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南京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南京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南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理解热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过程;2. 使学生了解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及供热需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3. 帮助学生掌握供热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及管道布局。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供热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案例、团队协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供热系统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热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节能减排在供热工程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为人类创造舒适生活环境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南京地区的实际案例,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数学基础,对实际工程问题感兴趣,但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供热工程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础、能量转换与传输、热能利用等,参照教材第一章内容;2. 南京地区气候特点与供热需求:分析南京冬季气候特征,探讨供热需求及现状,结合教材第二章案例;3. 供热系统设计方法:a. 热负荷计算:介绍热负荷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参照教材第三章;b. 设备选型:学习供热设备类型、性能参数及选型原则,参照教材第四章;c. 管道布局:探讨管道布局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及施工要求,参照教材第五章;4. 计算机软件在供热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学习常用软件的功能、操作方法及实例分析,参照教材第六章;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实际供热工程,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设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安排与进度:1. 基本原理(2课时):热力学基础、能量转换与传输、热能利用;2. 南京地区气候特点与供热需求(1课时):分析气候特征、供热需求及现状;3. 供热系统设计方法(6课时):a. 热负荷计算(2课时);b. 设备选型(2课时);c. 管道布局(2课时);4. 计算机软件应用(3课时):软件介绍、操作方法及实例分析;5. 实践教学(2课时):参观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及模拟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带图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带图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带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问题,具备一定的供热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基本热传递方式,供热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供热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包括热负荷计算、管道布局设计、散热器选择等,并能够使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和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供热工程对于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对于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热传递方式、热负荷计算、热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等。

2.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道布局设计、散热器选择、泵和阀门的设计和应用、热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等。

3.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锅炉和热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太阳能供热技术、地热能供热技术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系统地介绍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法,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于供热工程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供热系统的组成、运行方式和优化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供热工程的设计、计算和分析,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供热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热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包括供热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组成,供热工程的运行方式和优化方法。

2.供热设备及其选用,包括锅炉、热交换器、泵和阀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和选用原则。

3.供热管道系统设计,包括管道布置、计算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4.供热工程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工程案例,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供热工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供热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供热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供热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供热工程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哈密市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哈密市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哈密市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哈密市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运行管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和应用;理解哈密市的气候特点和供热需求;掌握供热工程的设计原则、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供热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进行供热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能源、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哈密市的供热需求分析、供热工程的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方面。

1.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基本概念,热能的传输和转换原理,供热系统的分类和特点等。

2.哈密市的供热需求分析:分析哈密市的气候特点、建筑结构和供热需求,了解供热工程在哈密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3.供热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供热系统的规模确定、热源选择、管道布置和设备选型等设计原则。

4.供热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介绍热源设备、输送设备、换热设备等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5.供热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包括运行参数的监测与控制、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事故处理和节能优化等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热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运行管理。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热工程》、《城市热力工程》等。

办公南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办公南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办公南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南京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供热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我国供热政策及行业标准,掌握相关法规知识。

3. 帮助学生掌握能源转换与传递的基本规律,了解节能减排技术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供热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优化供热系统的技能,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制定合理的供热方案。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够就供热工程问题进行有效讨论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民生,具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增强学生对节能减排、环保意识的认同,树立绿色发展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课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结合供热工程学科特点,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环保意识,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南京供热工程概述:介绍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供热系统分类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教材章节:第一章《供热工程概述》内容安排:2学时2. 供热系统原理与设备:讲解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供热系统原理与设备》内容安排:4学时3. 供热系统设计与优化:分析供热系统设计方法、优化策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第三章《供热系统设计与优化》内容安排:6学时4. 节能减排技术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介绍节能减排技术及其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节能减排技术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内容安排:4学时5. 供热政策与法规:解读我国供热政策、行业标准及法规。

教材章节:第五章《供热政策与法规》内容安排:2学时6.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南京供热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供热工程小区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小区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小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小区供热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小区供热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供热政策及行业标准,明确小区供热系统的节能减排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区供热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分析小区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小区供热工程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供热工程产生兴趣,认识到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关注我国供热行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热工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供热工程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流体力学基础。

教材章节:第一章《热工学基础》2. 小区供热系统组成与功能:学习供热系统的分类、主要设备及其作用,了解系统的工作流程。

教材章节:第二章《供热系统及其设备》3. 小区供热系统设计流程与计算方法:学习供热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掌握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供热系统设计》4. 供热系统节能减排技术:了解我国供热政策、节能减排标准,学习常见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供热系统节能技术》5. 小区供热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小区供热工程案例,了解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供热工程案例分析》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区供热系统的设计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哈尔滨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哈尔滨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哈尔滨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掌握供热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认识和理解。

1.了解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掌握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维护管理方法;3.了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和作用。

4.能够分析并解决供热系统运行中的问题;5.能够制定并实施供热系统的维护管理计划;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关爱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供热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方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认识和理解。

1.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维护管理方法;3.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和作用;4.供热系统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分组讨论供热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供热系统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要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供热工程的运行原理和实际案例;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供热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授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指导方式:集体辅导课程设计时间:2周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通风工程课程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供热工程》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一次计算和设计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查手册和设计等能力为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复习和巩固已学的供热工程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设计能力;2、进一步熟悉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重点是熟练掌握热力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提出方案、设计计算、制图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设计,让学生了解热力管网设计的基本内容、程序和原则,掌握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1.掌握计算热负荷概算的方法,学会查有关资料的方法2.能够合理的布置热力管网3.掌握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和主要设备的选择方法4.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制的要求、绘制通风平面图和系统图。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计算的详细内容如下:1. 该工程的基本概况及原始资料在设计前,首先应对热源的基本概况和主要的原始资料进行了解,按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⑴阐明热网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的供热情况,相应的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供热系统的连接方式。

⑵阐明当地主要设计气象参数:包括空调室外冬、夏季计算干球温度;室外夏季计算湿球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冬夏季)及冬季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供暖期日平均温度,室外温度延续时间最大冻土层厚度;冬、夏季大气压力及海拔高度等。

2. 设计方案的确定⑴采暖系统所需热媒参数根据供热区域的具体情况,确定供热系统与热用户之间的连接形式、考虑发展规划,确定热媒参数和敷设方式。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供热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舒适的冬季供热服务。

本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

2. 学会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和系统。

3. 熟悉供热工程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4. 培养学生解决供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供热工程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 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3. 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

4. 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

5. 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能源的利用方式。

2. 学生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供热设备和系统配置。

3. 学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包括管道的选型、布置和敷设。

4. 学生进行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

5.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包括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五、项目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情况。

3. 学生能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4.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并进行性能计算,设备选型的合理性评估。

5.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六、项目实施时间计划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划用时4周,每周2次实验课或实践操作。

七、项目预算及资源需求1.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计算机、CAD绘图软件、热负荷计算软件等。

2. 学习资料:教材、参考书、教学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八、项目成果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供热课设任务书

供热课设任务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采暖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习有关国家标准和设计技术措施,提高工程计算能力,学会采暖工程图的绘制。

二、内容和要求
1、设计计算书
(1)设计任务(题目)
(2)设计参数和原始资料
(3)热负荷计算
(4)散热器及系统部件的选择计算
(5)采暖系统流程简图
(6)水力平衡计算
2、采暖系统设计图
(1)采暖平面图
(2)采暖系统图(轴侧图)
(3)设备表
3、小结、交流、答辩
三、设计任务(题目)
1、南京市某办公楼采暖工程设计。

热媒为95/75℃的热水。

该楼为4层,整个工程的采暖面积大约为4200m2。

(1)进行该公寓的热负荷计算;
(2)进行散热器及其它部件的选择计算;
(3)进行整个系统的水力平衡计算;
(4)绘出采暖平面图和系统轴侧图。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供热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述和设计项目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兰州A 研究所办公楼供暖系统设计,整个建筑物为两层,第一层高3.0米,第二层高3.3米。

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95℃、70℃。

建筑物内墙为240mm 双面抹灰粘土砖墙,外墙为370mm 内表面抹灰粘土砖墙。

所有外窗均为塑钢框双层玻璃窗,窗高1500mm,窗台下沿距本层地面1000mm,外窗下均设有与窗同宽的散热器壁龛(深120mm、高1100mm)。

走廊外门为塑钢框双层带玻璃外门。

屋面结构如图所示。

2.设计项目本设计为整栋研究所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设计主要内容为:(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五)管道水力计算(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七)设备材料表、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二、气象条件的确认1.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查《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表1.1-8可得1)室外计算温度11t=-℃。

w2)供暖设计室外计算风速:查得风速为0.5m/s。

3)相对湿度为58%。

4)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风。

2.冬季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设计计算温度:走廊、楼梯间、档案室设计为16℃其余设计为18℃。

三、设计依据1.陆耀庆. 供热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872.赵秉文等.供热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 114-198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6.邵宗义.建筑供热采暖工程设计图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四、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1.散热器的选型选择钢管柱式散热器,这类散热器系列规格多,热工性能好、承压能力好、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占地小,便于布置。

供热工程热力站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热力站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热力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供热工程热力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成,掌握热力站主要设备的结构与功能;2. 掌握热力站的热能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热力站热能平衡分析;3. 了解热力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认识常见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及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热力站运行中遇到的问题;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热力站的设计和优化,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完成热力站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热工程热力站相关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供热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1. 热力站基础知识:包括热力站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一、二节内容。

- 热力站工作原理及设备结构- 热力站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热力站热能计算与分析:学习热力站热能计算方法,进行热力站热能平衡分析,参考课本第四章第一节。

- 热能计算方法及步骤- 热力站热能平衡分析3. 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了解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认识常见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应用,涉及课本第五章第一、二节内容。

- 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 常见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应用4. 热力站设计与优化: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热力站设计与优化,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结合课本第六章内容。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地热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地热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地热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地热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地热能的认知和利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热供热系统的原理、组成和特点;掌握地热能的采集、传输和利用技术;了解地热供热工程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热供热工程实际问题;具备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热供热系统的原理与组成、地热能的采集与传输、地热供热工程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具体安排如下:1.地热供热系统的原理与组成:介绍地热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地热能的采集与传输:讲解地热能的采集方法、传输技术及其优化。

3.地热供热工程的应用:阐述地热供热工程在住宅、商业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实例。

4.案例分析:分析地热供热工程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地热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2.讨论法:学生针对地热供热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热供热工程的应用和优点。

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热供热系统的运行和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地热供热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室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热供热系统的运行。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_《供热工程》课程设计PPT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_《供热工程》课程设计PPT
图(2# 图)、设计施工说明图(2#图)。 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供热课设需说明的几点
1.敷设方式介绍 地上敷设:即架空敷设 地下敷设:地沟敷设、直埋敷设下敷设——埋地敷设
不通行地沟断面图
不通行地沟方形补偿器平面图
不通行地沟波纹补偿器布置图
题目是:XXX某小区供热外网工程设计。 基本内容及要求如下:
1、确定最佳的管网敷设线路。 2、计算各热用户的热负荷。 3、选择最不利环路,进行该环路的水力计算。 4、绘制最不利环路的水压图。 5、利用资用压差法进行各支路的水力计算。 6、绘制供热管道平面图(1#或2# 图)、管道纵断面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供热课设的目的及任务
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供热系统热负荷估算方法、 管网敷设方式、管网水力计算以及水压图的基 本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后,应基本掌握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和管网敷设工程的设计技能。
目的就是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供热工程的设计方法和绘图技能。
供热课设的内容及要求
不通行地沟套筒补偿器布置图
橡胶软接头KXT KST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1.项目背景2.系统设计要求3.系统设计方案4.设计计算与分析5.结论与建议6.参考文献1.项目背景:本项目是针对天津某办公楼的供热系统进行设计。

该办公楼位于市中心,建筑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共有10层,每层有30个办公室。

目前该办公楼的供热系统使用的是老旧的锅炉加地暖方式,存在能耗高、供热不均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造升级。

2.系统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的供热系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能够满足办公楼内不同区域的供热需求;②能够保证供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③能够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耗;④设计方案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3.系统设计方案:本次设计方案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即在建筑物外设置热源设备,通过管道将热水输送到室内进行供热。

具体方案如下:①选用高效节能的燃气锅炉作为热源设备;②在建筑物外设置热力站,通过管道将热水输送到室内;③在室内设置热交换器,将热水与室内冷却水进行换热,实现供热;④采用分区控制的方式,将办公楼内不同区域进行划分,实现不同区域的供热需求;⑤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供热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供热效率。

4.设计计算与分析:根据办公楼的建筑面积和层数,以及每层办公室的数量,计算出该办公楼的供热负荷。

根据计算结果,选用合适的燃气锅炉和热力站,并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和热交换器的数量和规格。

同时,进行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和热力平衡计算,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结论与建议:本次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天津某办公楼的供热需求,同时能够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耗。

建议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6.参考文献:1] GB -2008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 GB -2015 建筑供热、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3] XXX。

基于热力学分析的供热系统设计[J]。

供热通风空调。

2018(1): 45-48.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1.1 工程概况本工程是某会议室的供暖工程,包括采暖系统的选择、管道布置、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等。

供热工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及目的本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认识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热力学计算等,加深他们对现代供热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对供热工程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了解整个供热工程对环境、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将供热工程的运行、管理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思考的能力,培养全球视野、研发耐心、全面协作之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1.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开放式供热系统,要求能够满足一座城市中心区100万m²建筑的供热需求。

2. 设计要求2.1 设计原则(1)系统可靠性原则:系统设计需满足工程安全、可靠、稳定、经济的基本要求,保证供热工程的正常运行。

(2)节能减排原则:设计方案要考虑到能源的利用,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运行成本。

(3)人性化原则:要适应人们对供热质量、温度调节的需求,达到人畜共存、舒适且安全的状态。

2.2 设计参数设计要求每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按照25-30瓦计算,温度其在20-22℃之间调节,输出水温在80-90℃之间。

2.3 设计框图参照设计:2.4 设计步骤(1)确定供热面积;(2)计算供热负荷;(3)选择和确定锅炉型号及规格;(4)确定热水循环系统的进口和出口管道口径;(5)设计水泵供水系统的水泵选择和计算及水泵供水系统的流阻、压降及压力;(6)设计冷热水管道系统;(7)设计锅炉房和热力站店房的面积、布局和朝向,确定防火设备的位置;(8)给排水及制热系统的施工及验收;(9)给排水及制热系统的调试及维护。

3. 设计成果学生需要提交供热工程设计方案、标准图、计算书等。

三、评分标准评分主要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技术合理性、实用性、节能减排、物质、能源综合消耗成本等。

四、参考文献及要求•《电力工程基础》,刘桂全、冯军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暖通空调制图系统及其应用》第三版,姜鹏、梁小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年11月出版•《供热工程手册》第二版,刘汉元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要求学生阅读以上文献,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详图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详图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详图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供热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以及常见的供热设备及其性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供热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供热工程的仿真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供热工程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供热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供热工程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2.供热设备的选择和设计,包括常见的供热设备及其性能,设备的选择原则和设计方法。

3.供热工程的计算和仿真,包括供热负荷的计算,管道尺寸的计算和布置,供热系统的仿真和优化。

4.供热工程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供热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原则。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供热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供热工程的运行原理和设备的性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探讨和理解供热工程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热工程相关的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教师参考。

2.参考书:供热工程相关的参考书籍,用于学生深入学习和教师备课。

3.多媒体资料:供热工程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资料,用于课堂演示和学生的学习。

4.实验设备:供热工程相关的实验设备,用于实验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

北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北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北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北京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供热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北京供热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

3. 学生掌握供热工程中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供热系统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北京供热工程的运行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供热系统,具备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供热工程进行深入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供热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主动探究精神。

2. 学生认识到供热工程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方面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3. 学生通过学习供热工程,增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年级工程技术类课程,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实现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供热原理与系统组成- 理解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掌握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

- 介绍北京供热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如热源、管网、热用户等。

2. 供热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分析北京供热工程在满足城市居民供暖需求中的作用。

- 探讨供热工程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

3. 供热工程参数与计算方法- 学习供热系统中的基本参数,如供热量、热负荷、热效率等。

- 掌握简单的供热工程计算方法,如热负荷估算、管网水力计算等。

4. 供热系统案例分析- 分析北京实际供热工程案例,了解系统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供热工程b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b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b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理解供热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 学会分析供热系统的工作流程,了解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及其选型依据;3. 掌握供热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具备一定的供热工程图纸阅读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供热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如CAD等)进行供热系统设计与绘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热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能减排在供热工程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供热工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供热工程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础、传热学基础、流体力学基础等,涉及课本第1章至第3章内容;2. 供热系统组成及设备选型:分析供热系统中各类设备的功能、性能参数及选型方法,参考课本第4章和第5章;3. 供热系统设计方法与步骤:详细介绍供热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课本第6章为主;4. 供热工程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供热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原理、系统配置及运行效果,结合课本第7章内容;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运用CAD等软件进行供热系统设计与绘图,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参考课本第8章;6. 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介绍供热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方法,强调环保意识,涉及课本第9章。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方案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方案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名称:供热工程二、课程代码:HT101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四、学时安排:32学时,2学分五、课程目的:本课程着重介绍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供热工程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从业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热传导、传热方程、热平衡等。

2. 熟悉供热工程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包括热源、热交换、热储等设备。

3. 掌握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包括热负荷计算、管网布置、设备选型等。

4. 熟悉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故障处理,包括监控系统、维护保养等。

5.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供热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授课内容:1. 供热系统基本原理(1)热传导和传热方程(2)热平衡和热力学基础2. 供热系统组成和设备(1)供热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热源设备(锅炉、热泵等)的性能与选择(3)热交换设备(换热器、散热器等)的设计和运行原理(4)热储设备(水箱、蓄热罐等)的作用与设计3. 供热系统设计(1)热负荷计算方法(2)供热管网布置原则(3)设备选型与匹配原则4. 供热系统运行管理(1)供热系统的监控与控制(2)供热系统的操作与维护(3)供热系统的节能与调试5. 供热系统故障处理(1)供热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供热系统的安全保护与维修(3)供热系统的紧急应急措施七、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环节。

1. 课堂讲授:以理论知识为主线,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2.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的供热工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教师做好教材和课件的准备,学生预习相关章节。

2. 理论讲解: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听课并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首先是选择某地一建筑物,然后根据该地的气象资料特征。

计算该建筑物热负荷,合理选择确定该建筑物的供暖系统方案。

以及散热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并根据该供暖方案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以及系统的阻力平衡。

绘制该建筑物的平面图.剖面图.供暖系统图。

考虑该地区气象特征以及建筑物的特点。

根据当地节能;环保要求。

选择最合理的热水供暖系统。

进行该系统的设计计算。

关键词:热负荷;散热设备;水力计算目录1. 前言 12. 热负荷计算 32.1建筑物的概述 32.2计算最小传热阻并校核 42.3热负荷的计算 43 供暖方案的确定以及散热器布置与选择 123.1热媒的选择 123.2供暖形式的确定 123.3散热器的布置 123.4散热器选择 123.5散热器的计算 124. 管路的水力计算 234.1绘制采暖系统图 234.2计算最不利环路的管径 235. 总结 296. 参考文献 301 前言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又分为供暖工程和集中供热,供暖工程是以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为主要任务,集中供热是集中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

生活中常见的是集中供热工程,目前已成为现代化城镇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城镇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和用户三部分。

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区域锅炉房(工业区域锅炉房一般采用蒸汽锅炉,民用区域锅炉房一般采用热水锅炉),以煤、重油或天然气为燃料;有的国家已广泛利用垃圾作燃料。

工业余热和地热也可作热源。

核能供热有节约大量矿物燃料,减轻运输压力等优点。

热网分为热水管网和蒸汽管网,由输热干线、配热干线和支线组成,其布局主要根据城市热负荷分布情况、街区状况、发展规划及地形地质等条件确定,一般布置成枝状,敷设在地下。

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和热水供应,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烘干、蒸煮、清洗、溶化、致冷、汽锤和汽泵等操作。

集中供热的优点是:①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

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综合热效率可达85%,而大型汽轮机组的发电热效率一般不超过40 %;区域锅炉房的大型供热锅炉的热效率可达80%~90%,而分散的小型锅炉的热效率只有50%~60%。

②有条件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置,便于消除烟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卫生,还可以实现低质燃料和垃圾的利用。

③可以腾出大批分散的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用于绿化,改善市容。

④减少司炉人员及燃料、灰渣的运输量和散落量,降低运行费用,改善环境卫生。

⑤易于实现科学管理,提高供热质量。

实现集中供热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集中供热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建筑节能与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建筑节能材料;供热设备的选择;供热系统的选择和控制以及节能环保意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展望2010年,集中供热将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时间内,在供热及能源利用技术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战,实现供热技术进步关键在于抓好建立完善的技术开发体系、推广供热节能新技术......本次课程设计是运用供热工程的技术知识对某一建筑物进行设计计算,以及散热设备的选择与计算,合理的选择供暖系统以及管路的水力计算。

2热负荷计算2.1建筑物的概述供热系统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建筑物室内热负荷的计算2.确定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热媒形式,散热器的选型3. 散热器的计算与布置4. 绘制系统轴测图,对管段分段并标注管长,各个散热器的热负荷大小 5.进行系统的水力计算,并平衡各管段的阻力,一般异程式不大于15%,同程式不大于10%。

本次课程设计的建筑物选择郑州的某一小型住宅楼,层高3层,层高为3米。

具体的参数见图表2-1.根据以上步骤的要求,对该住宅楼进行合理的供暖系统设计与水力计算。

已知:维护结构的条件如下外墙:一砖半厚(370mm),内墙抹灰。

K=1.57w/m·℃ D=5.06外窗:单层木门玻璃窗,尺寸(宽*高)为1.5*2.0 ,可开启的缝隙总长为13.0m。

门:单层木门. 尺寸(宽*高)为1.5*2.0 ,门型为无上亮的单散门,可开启的缝隙总长为9.0m 。

顶部:厚50mm防腐木屑k=0.93 w/m·℃ D=1.53地面:不保温地面k值按划分地带计算。

郑州市室外的气象资料:=-5℃供暖室外的计算温度tw=-17.1℃累年(1951年—1980年)最低日平均温度tpmin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 pj =4.9m/s2.2计算最小传热阻并校核该外墙属于Ⅱ型维护结构(供热工程表1-6)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Twc=0.68t w +0.4t pmin =0.6*(-5)+0.4*(-17.1)=-12℃ 最小传热阻计算公式Rmin=αRn (Tn- Twc )/Ty根据已知条件可知R min =1.0×0.115×30/6.0=0.575 m 2℃/w 外墙的实际传热阻 R 0=1/K=1/1.57=0.637 m 2·℃/w>R min 满足要求 校核顶棚的最小传热阻该维护结构属于Ⅲ型,维护结构的冬季室外的计算温度Twc 应采用 Twc=0.3t w +0.7t pmin =0.3×(-5)+0.7×(-17.1)=-15℃ R min =0.76 m 2℃/w 顶棚实际的传热阻R 0=1/K=1/0.93=1.075> R min 满足要求。

2.3热负荷计算一. 一层基本耗热量计算(1)首先,将采暖房间编号,如1,2等计入表2-1中,在把采暖房间的名称如卧室,客厅等计入到第2栏内。

(2)维护结构朝向及名称如北外墙,南外墙,计入第3栏中。

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等依次记录。

(3)房间的热负荷Q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Q = Q1 + Q2 + Q3 式中:Q1——围护结构耗热量;Q2——冷风渗透耗热量;Q3——冷风侵入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a t KF q n ⎪⎭⎫ ⎝⎛'-='w t式中 :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K ;F ——围护结构的计算面积,㎡;n t ——冬季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wt '——冬季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是用来考虑供暖房间并不直接接触室外大气时,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会因内外传热温差的 削弱而减少的修正,其值取决于邻室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和透气情况。

地面各地段的传热系数见表底层1房间的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Q1 ='()(1)n w ch aKF t t x -+∙X 南外墙: q 1=1.0×1.57×(18+5)×12.68×0.8×1.04=380.95w 西外墙: q 2=1.0×1.57×(18+5)×18.81×0.95×1.04=671.08w 南外窗: q 3=1.0×2.3×(18+5)×3.2×0.85×1.04=149.64w 地面Ⅰ: q 4=1.0×0.47×(18+5)×18.6×1×1.04=209.11w 地面Ⅱ: q 5=1.0×0.23×(18+5)×5..92×1×1.04=32.57 w 围护结构耗热量Q 1= q 1+ q 2+ q 3+q 4+q 5=1431.85W (4)维护结构耗热量的修正按照暖通规范的规定,维护结构的耗热量修正应考虑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三个方面。

上面公式已修正. (5)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采用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Q 2公式如下:Q 2=0.278V ρw Cp (tn-tw ′)式中:V= LlnL —每米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空气量,按当地冬季平均风速,m 3/h ·m l —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n —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ρw —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 m 3; Cp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C=1KJ/Kg ·℃; tn —冬季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tw ′—冬季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

查表可知:郑州市的冷风朝向修正系数:南向n=0.2北向n=0.65东向n=0.65西向n=1.0向 。

查表可知: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 pj =4.9m/s ,单层门的L=5.5m 3/m ·h 南向外窗的总计算长度l=13米总的冷风渗透量:V= Lln=5.5×0.2×13=14.3 m3/h冷风渗透耗热量Q3=0.278Vρw Cp (tn-tw′)=0.278×14.3×1.34×1.0×23=122.52w (6)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Q 3=N'1Q w式中'1Q—外门基本耗热量,N—考虑冷风侵入的外门附加率,由于该房间没有外门故冷风侵入耗热量为零。

(7)综上可得 Q= Q1+Q2+Q3=1554.37 w以此可算出其它房间的热负荷,如下表所示:一层热负荷计算二层热负荷计算三层热负荷计算3供暖方案的确定以及散热器布置与选择3.1 热媒的选择本题选择热水供暖系统,供水温度tg =95℃,回水温度th=70℃。

3.2 供暖形式的确定本题采用重力循环等温异程式双管上供下回式供暖系统,每组散热器供水管上有一截止阀。

3.3 散热器的布置该题散热器安装在窗台下面,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流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流比较暖和舒适。

3.4 散热器的选择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3.5散热器的计算根据上表散热器的选择,同时又表2-13所计算热负荷的大小,室内安装二柱(M132型)或四柱760型散热器。

1 ) 散热面积的计算所需散热器传热面积F 按下式计算:123..()pj n QF K t t βββ=-式中F —房间供暖所需的散热器散热面积,m 2;Q —房间供暖热负荷,W ;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 .℃);pj t —散热器热媒的算术平均温度,℃; n t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1β—散热器组装片数或散热器的长度修正系数 2β—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3β—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注:上表仅适用于各种柱式散热器,方翼型和圆翼型散热器不修正,其它散热器需要修正时,见产品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