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教案+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民间故事,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包含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素养评价等多个部分,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民间故事这一题材,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细节和深层次的意义可能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2.互动教学法: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读写结合法: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相关资料:收集一些民间故事的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写作纸张:为学生准备写作所需的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民间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然后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课件
暑假里,爸爸带我参观华夏艺术展。走进展厅,一 曲空灵悠扬的古筝曲《高山流水》传入耳中,犹如 (天籁之音),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成语“( 余音绕梁 ),三 日不绝”;漫步书画大厅,绘画作品中的一个个艺术形 象(栩栩如生 );民间艺术厅,表演者随着音乐轻( 歌曼舞), 连游客都忍不住舞动起来,模仿得(惟妙惟)肖,沉浸其中, 不由感叹华夏艺术的无穷魅力!
Hale Waihona Puke 修改方法:①补充材料和工具; ②可通过具体数字或进行实物比较交代材料 规格; ③补充交代制作注意事项; ④出示制作步骤示意图。
日积月累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黄钟大吕:
黄钟指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 律;大吕指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阴律的第四律。 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 言辞。
仔细观察图,再 细读说明书,把 两者结合起来看。
任务二:结合自己对说明书的了解,再来看一
看《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如果让它更好一 些,你觉得它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吗?完成任务单。 任务单:
我的发现
我的办法
学生记录存在的问题:
如何获得半个乒乓球,瓶盖的大小,铅丝的长短、粗细要与乒 乓球所做的灯罩配合适中。
①读做法,边听边想象每一步骤制作的画面。 ②说明书给我们介绍了制作玩具的三个步骤,思考:如果让你制 作,在制作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困难或迷惑? 示例:如何钻小洞?钻多大的小洞?铅丝的另一头是从里面还 是从外面插进乒乓球的小洞里?
存在问题:
①材料和工具制定不全。 ②材料规格交代不清楚。 ③制作过程交代简单。 ④制作的步骤交代不清。
音乐: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本单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课文的阅读,也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还有趣味性强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语文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
2.教学难点:对于部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课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口语交际活动可能是一个挑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激励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好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趣味性的语文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优质课件(共62张PPT)
课堂笔记记些什么内容?
记“新”—— 新的知识点 记“少”—— 知识上的缺漏 记“实用”—— 易出错的知识点 记“法”—— 有规律的知识点
词句段运用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读一 读下面的词语,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再 选一两个说句子。 亮相 行当 压轴 行头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而同时 演出相同剧目的戏。后多以“唱对台戏”来 比喻双方发表相反的言论或采取针锋相对的 行动。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谈词句。
讨
1.交流词语意思。
论 要
2.可交流书本外的关于戏曲的词语。
求
3.用你交流的词语说一个句子。
唱白脸的意思是扮演反面角 色,它和唱红脸是相反的意思, 经常听到家里人说:“我们俩在 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个唱白脸 一个唱红脸。”
3.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 把洞的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 一个小灯泡。
➢ 展示玩具台灯。 台灯的灯泡安在灯 罩外面了。
这盏台灯有什么问题吗?
➢ 修改说明书。
找找说明书有哪些地方写得不清楚,并 寻求修改方法。
材料和工具制定不全——补充法 材料规格交代不清楚——列数字(如铅丝的
长度、粗细等)、作比较(如瓶盖的大小) 制作过程交代简单——描述法(交代清楚制
作时的注意事项) 有的步骤交代不清——图示法
➢ 修改后的说明书【范例】。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材料: 小钢锯、乒乓球、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
的瓶盖、针锥、一段长约15厘米的铅丝、一 块橡皮泥。
做法: 1.用钢锯将乒乓球锯成两半。 2.在半个乒乓球的中间用针锥钻个小洞,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语文园地七》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能够正确朗读、理解和背诵课文;•能够运用词语添加适当标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教学准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活动•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向学生介绍课文《语文园地七》,并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你们喜欢读书吗?”、“你们都读过哪些好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2 学习活动•联想记忆: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和理解。
•课文导读:通过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跟随课文朗读,并解释生字词和短语的含义。
•分组合作理解课文: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从课文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讨论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背诵,鼓励学生尽量流利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语文操练:通过练习题和游戏等形式,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成课后作业。
3.3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亮点。
问题•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课堂活动缺乏兴趣和积极性,需要采用更多的趣味性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亮点•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导入引发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在不足之处仍需改进,同时也要在亮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语文园地七
日积月累
作者介绍: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
少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后 人誉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 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日积月累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 蓉/向 脸/两 边 开 。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日积月累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 蓉 向 脸 两 边 开 。罗裙:用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日积月累
采莲曲
jī
fēi
吴姬越艳楚王妃⑴,争弄莲舟水湿衣。
pŭ
bà
来时浦口花迎入⑵,采罢江头月送归。
再见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
书写提示
我想提醒大家,在书写时
。
书写提示
英 及柔 雾 蒙奏煤翅
书写提示 撇捺书写小口诀
撇捺在上如小伞,左低右高让下部。 撇捺在中如鸟翅,左右舒展要大度。 撇捺在下如支架,左右持平才稳固。
书写提示英 及柔 雾 蒙奏Fra bibliotek翅日积月累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乱入池中看不见,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
闻歌始觉有人来。哪是采莲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日积月累
闻乱芙荷
歌 始 觉
入 池 中
蓉 向 脸
叶 罗 裙
唐 王
采 莲
有看两一昌曲
人不边色龄
来见开裁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最后一部分,它以一种综合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节日”,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语法和词汇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他们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2.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向大家介绍这个节日的起源、习俗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优质课件(共46张PPT)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悠久,真让我骄傲。
一、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读一读下面的
词语,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再选一两个说句子。
亮相 跑龙套 粉墨登场
行当 唱白脸 字正腔圆
压轴 花架子 有板有眼
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而同时 演出相同剧目的戏。后多以“唱对台戏”来 比喻双方发表相反的言论或采取针锋相对的 行动。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谈词句。
讨
1.交流词语意思。
论 要
2.可交流书本外的关于戏曲的词语。
求
3.用你交流的词语说一个句子。
唱白脸的意思是扮演反面角 色,它和唱红脸是相反的意思, 经常听到家里人说:“我们俩在 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个唱白脸 一个唱红脸。”
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也称“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 常见于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指使用各种武术器械的功夫和技能。 谢肇浙《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记述:“一弓、 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 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 打。”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 拳术”。《水浒传》有谓十八般武艺是指九长九短:九长是枪、戟、棍、 钺、叉、钂、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杵。
读一读,找规律。
你读了情景对话,你收获了什么?
我发现这次大家交流的是做课堂 笔记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既可以 帮助我们记忆,还可以促使我们积极 思考。(1)用图示法记录老师讲的重要 内容;(2)记下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或 需要查资料的部分;(3)用简短的语句 记录下听课过程中的想法。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教版五年级语⽂下册第七单元《语⽂园地七》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语⽂园地教学⽬标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4.积累记背古诗《乡村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的课⽂,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引导学⽣总结出“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的结论。
2.词句段运⽤(1)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法。
引导学⽣选择⼀个情景,照样⼦写⼀写。
(2)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出三段话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3.⽇积⽉累引导学⽣回顾学习古诗的⽅法,并运⽤学古诗的⽅法⾃学古诗《乡村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标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学会根据⼀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板块⼀回顾课⽂,讨论交流1.谈话导⼊。
本单元的课⽂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体会《威尼斯的⼩艇》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威尼斯的⼩艇》,四⼈⼩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威尼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组⾃由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学⽣说)课件出⽰《威尼斯的⼩艇》⼀⽂,描写了⼩艇在⽔⾯上灵活穿梭的样⼦,体现了威尼斯的动态美;还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3.体会《牧场之国》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1)快速浏览课⽂《牧场之国》,四⼈⼩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荷兰牧场风光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组⾃由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激发爱国爱乡之情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和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掌握本园地涉及的生字词语
添加标题
掌握本园地涉及的生字:包括“雾、霜、朝、霞、夕、露、霸、露、霞、雾、涌、浪、涌、 罩”等生字。
汇报人: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堂练习题目: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课堂练习题目:阅读理解 课堂练
总结学生表现及收获
布置作业及拓展延伸
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语三遍。 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 预习下一课。
学生自评
自我认知:学生了 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发现自己的优点和 不足
讲解法
定义:讲解法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
特点:讲解法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能够快速传递知识,但可能缺乏互动和实践性。
应用场景:适用于需要快速传递大量知识或信息,或者需要学生系统掌握某一领域知识的课程。 注意事项:在使用讲解法时,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避免过于枯燥或难以理解的 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增加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文章 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发音准确,语速适当,不添 字、不丢字、不改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方法: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范读、 跟读、齐读等。
目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促进语言积累。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最后一部分,它以总结性的读写训练为主要内容,通过不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本册书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单元包括了对本册书所有内容的回顾,以及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考察。
二. 学情分析经过前三学期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已经熟悉了课文的学习流程,能够进行简单的独立阅读和思考。
但同时,学生的学习差异也逐渐明显,部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教师的重点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顾和总结,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册书所学的知识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回顾,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册书所学的知识点;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和帮助。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学生准备:回顾本册书的学习内容,准备进行交流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书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每组选择一个重点知识点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和帮助。
3.操练(10分钟)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1.认真品读本单元的课文,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
2.认真读词语,读准字音,积存四字词语;朗读反问句,体会反问句比陈述句更猛烈的语气;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劝告辞人,向别人致谢。
3.理解并背诵古诗《别董大》,理解诗句,积存关于送别的诗句。
重点1.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
2.积存词语和诗句,学会正确表达。
难点把学会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1.沟通平台学生沟通自己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总结出从课题入手,从事情的六要素入手,把几件事连起来等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词句段运用“词句段运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道教材中列举的词语是用来形容哪些人的,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语气的不同,学会在情境中运用反问的语气。
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朗读反问句,体会反问句的猛烈的语气,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所学学问。
3.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古诗《别董大》,理解诗人离别的情感,积存别离的诗句。
朗读并背诵古诗。
1.预习提纲(1)复习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查字典生疏“词句段运用”中的四字词语,并理解意思。
(3)熟读《别董大》,搜集有关别离的诗句。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 课时。
一、谈话导入寻常上课时,教师总会问大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的同学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完全不知道怎么答复……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可是如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
设计意图: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从学生学习的障碍动身,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迫切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忱。
二、沟通平台1.请学生相互沟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生自读“沟通平台”,标注方法,小组沟通,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学生汇报:说说你学会了几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预设一:抓住课文的总领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句子可以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课件
交际范例
我们一定要向书法家学习,把字练好,传 承祖国灿烂的书法文化。练好字有以下几点好 处:第一,字是“门面”,写得一手漂亮的字,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给人留下 好的印象,增强自信心;第二,学书法能使人 变“静”,使人变得专心、细心,有耐心;第 三,学书法不仅能够提高书法素养和艺术修养, 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 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还知道
叫板
开场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习作要求
1.请以“我的拿手好戏”为题写一篇习作。 2.仿照例子列提纲,写自己的拿手好戏,要求语句通顺。 3.能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之后能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选材
欢欢:所谓的“拿手好戏”就是指我们的特长。比如说我擅长跳舞, 那么跳舞就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就可以把跳舞作为本次习作的写作材料。
习作构思
3.安排习作结构。 根据《三招挑西瓜》的习作提纲,总结梳理出列提纲的几个要点:
首先,围绕自己的拿手好戏,要从总体上列出要写的内容。其次明确习 作顺序:拿手好戏是什么,拿手好戏是怎么练成的,围绕拿手好戏有哪 些想要分享的故事。这三方面之间是递进关系,也是本次习作的基本写 作顺序。最后,明确习作重点,拿手好戏中哪些想要分享的故事最能表 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要重点写。
交际范例
我国古代有很多书法家。下面 我来介绍一下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 羲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兼 善隶、草、楷、行各体。他精研体 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书法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 书”。传说皇帝要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 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 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 迹一直渗到木板里面。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 底,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 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此外,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3.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的交流。
2.阅读:如何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同时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给予反馈。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七》2.PPT课件3.相关阅读材料4.课堂活动用品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幅美丽的花园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花园的喜爱之情,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讲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然后,介绍阅读的方法,如何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3.操练(15分钟)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
同时,让学生自主阅读提供的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
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表达和评议,做到内容表述清楚具体。
2.认识描写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
3.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其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
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可以找到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1.小组交流: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中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情说具体。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词,自学生字新词,体会其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这些描述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并联系课文用它们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名人故事》。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自读成语,要求字音读得准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试着说说它的含义和故事。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5.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二)第二题。
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1.写出连贯的动作,把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来写。
2.动作要体现人物的特点。
3.动作要符合生活实际。
4.准确运用多种词语描写人物动作,尽量避免重复。
5.从“蝴蝶飞舞”“小男孩在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中选一种情况试写。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强、患”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人物品质的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文: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译文: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文: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译文: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沉迷安逸享乐而衰亡。
3.你还积累了哪些与人物品质有关的名言?请在班内交流。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学习了连续的动作描写的方法,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搜集、积累与人的精神意志和品质有关的成语,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在自己以后的习作中正确运用它们。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积累与自强不息相关的名言警句,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以句子训练为中心,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将成语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以强化句子训练,使学生能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并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连续的动作描写应用于写作中,可以使习作更生动、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