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指导书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指导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75c260ec5da50e2524d7f1f.png)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指导实习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时间:2011年11月实习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现状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全县土地资源的利用状态、特点,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为合理确定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任务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实习使同学们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报告的编写。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一)土地利用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态的分析这一部分分析要以二级地类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态;比较详细地论述各类用地的基本情况、利用特点以及形成目前利用状态的主要原因。
在报告中要分别对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进行论述。
(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收集10多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统计资料,从动态变化中分析土地利用的合理方面与不合理方面,找出存在的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因自然灾害或人为不合理的利用造成的耕地减少,森林、草原退化,非农业建设用地超占等等问题,最后得出具体的分析结论。
(三)土地资源潜力分析通过内业的资料分析,结合外业勘察,初步确定规划地区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及今后进行整治、改造的主攻方向。
(四)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主要是分乡镇分别计算下列指标,阐明全县土地开发利用的类型、数量及分布,开发利用程度以及产业布局状态。
1.土地垦殖率:即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反映土地开发利用和种植业发展程度。
2.土地利用率:即巳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反映全县土地利用的程度。
3.农业利用率:是指大农业(农、林、牧、渔)用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反映大农业的发展程度。
农业利用率=(大农业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4.耕地复种指数:是指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其所占耕地面积之比。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指导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3a7cb96c3c1ec5da50e270b4.png)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指导实验一、规划期人口预测与耕地需求量预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规划期人口预测和耕地需求量预测的必要性和意义;2.掌握不同的人口预测方法和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明确不同方法的适用性;3.能够熟练使用不同的预测方法二、实验原理预测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和协调时期和区域土地利用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土地需求量和供给量受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质量和区位条件等的影响。
人口预测和耕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规划预测中最基本的内容。
三、方法步骤1.确定预测目的2.制定预测计划主要包括确定预测期限、收集资料的途径等。
3.收集基础资料,并进行检验根据不同的预测目的,收集所需要的资料,人口资料包括历年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城乡比例、人口迁入迁出情况等。
耕地需求量预测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人均食物消费水平,预测区域粮食生产情况,人口数量等等。
4.实施预测过程4.1人口预测方法4.1.1总人口预测4.1.1.1在人口变动比较稳定的地区,可按以下公式计算+±1(=)PP n∆KP式中:P-规划期总人口(人);P-规划基期年人口(人);K-规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n-规划年限∆-规划期间人口机械增长数(人)P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根据计划生育指标,分析人口年龄与性别构成状况予以确定。
人口机械增长,宜按平均增长法计算,依公安部门统计的多年人口净迁入(出)量计算平均值,并分析影响机械增长的因素予以确定。
4.1.1.2在人口变动不稳定的地区,应分析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采用不同方法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较大的,应分析影响人口自然增长趋势,按上述公式分段或逐年确定K 值计算。
(2)、建设重大项目引起人口变动的,可按带眷系数法计算人口机械增长,此法是根据平均每个职工所带眷属规划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推算新建小城镇的人口规模。
它根据规划期内所确定的厂矿企业、对外交通运输等建设项目及其预定规模,确定物质生产部门职工人数,再从整个城镇着眼,根据生产与生活配套的要求与规定,确定物质生产部门职工与非物质生产部门职工的比例,推算规划期末职工总数,然后再根据单身职工,带眷职工与带眷系数,推算出城市总人口。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指导及手册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指导及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e6d16dd15abe23492f4d1e.png)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及报告书姓名:学号: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土地管理专业刘文旭编写基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实验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规划评价一、实验目的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知道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及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价过程与方法。
能够利用excel进行图表制作,掌握条图,柱状图,饼图,散点图。
二、实验内容1.土地利用用地的现状分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方针,从巢湖市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利用中保护与发展、规划控制与市场调节、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等重大关系,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表1 土地利用现状表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说明分区情况(二)建设用地现状填写(三)未利用地2.建立土地利用结构(按照上课教学要求说明此市的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变化情况)表2 土地利用区位分析利用区位熵指数对本市下辖行政地区的建设用地区位指数,耕地,城市用地的区位指数建行计算并分析:区位熵指数:iidsQ DS由表2和表3、表4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如下:据2005年西双版纳州土地变更调查显示,版纳州土地总面积为18994.51平方公里。
2005年末耕地面积为180572.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1%。
3.前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西双版纳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自依法实施到2005年已经实施8年了。
这些年来,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按规划办事的意识明显增强;实施规划的机制和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规划的实施,在引导和规范城乡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1](https://img.taocdn.com/s3/m/b9032596daef5ef7ba0d3cf0.png)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年目录课程设计的指导书 (1)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二、课程设计内容与方法 (1)评分细则 (7)一、评分原则 (7)二、各档次给分范围和要求 (7)表格及附表 (8)课程设计的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编制该课程设计指导书。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方法本课程设计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在内容上由六个课程设计部分组成,安排十次作业。
通过十次作业的练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的程序、方案编制中数据的处理及编制的方法。
由于课程设计安排的时间有限,该课程设计未安排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课程设计一:城镇村规划(一)作业一1.内容:根据提供的1996年长沙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资料,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过渡分类系统》编制1996年长沙市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表和1996年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结构表。
具体表样见表1、表22.时间安排:1课时(二)作业二1.内容:根据提供的历年长沙市人口资料,编制长沙市人口分布规划表、2000年、2010年长沙市城镇化水平规划表。
具体表样见表3、表42.时间安排: 2课时3.编制方法:(1)根据前十年人口资料对表3中人口进行预测。
要求用自然增长法进行预测。
将预测的结果如实填写。
然后以长沙市(含五区四县)预测的总人口为控制,对预测人口进行平差。
(2)对预测总人口进行调整:根据我国城市发展方针,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进行适当控制,防止人口过分膨胀,并将人口有序引导扩散到周边小城镇或县城中。
下表中的人口数既是城镇人口也是非农业人口。
长沙市市区人口分流分配表单位:万人表3的最终结果应是进行调整后的结果。
(3)对城镇常住人口与农村常住人口全面进行预测,待结果确定后,利用预测的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常住非农业人口分别除以预测的总人口即可得出两种口径计算出的城镇化水平。
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c65faa5acfa1c7ab00cc58.png)
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姓名:王居午学号:411102030106指导老师:张侠14目录一基础数据预测11人口预测12城市化水平23农作物单产4(2)农用化肥施用量率预测法6二土地需求量预测81粮食需求量预测82耕地需求量预测113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11三必要的公式14四感想15一基础数据预测1人口预测1986年到2021年南京市人口数据如下表:表1.1人口预测年份总人口(人)年份总人口(人)1986471610520XX6560038198747977366663804 1988 4882399 20XX 6770256 1989 4961394 20XX 6879395 1990 5018177 20XX 6991221 1991 5064392 20XX 7105733 1992 5100495 20XX 72229325147381 20XX 7342817 1994 5182799 2021 7465389 1995 5217200 1996 5254300 20XX 6390782 1997 5298181 20XX 6456935 1998 5323107 20XX 65230895374352 20XX 6589242 2000 5448885 20XX 6655396 2001 5530389 20XX 6721549 2002 5632753 20XX 6787703 2003 5722262 20XX 6853856 20xx 5836016692001020xx595799220xx607226120xx617166720216244613202162977302021632424420216363641根据以上数据对2021年到2021年的人口数采用多项式法和线性法进行预测,如下表,预测结果如上表红色蓝色数据:2城市化水平1986、2000年到20xx年南京市城市化率数据如表2.1总人口(人)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城镇化率﹪19864716105 2586424 212968145.1576219874797736 2607048 219068845.6608719884882399 2611689 227071046.50808198949613942328026 46.92282 1990 5018177 2656007 2362170 47.07227 1991 5064392 2671793 2392599 47.24356 1992 5100495 2670503 2429992 47.64228 1993 5147381 2658340 24890411994 5182799 2644657 2538142 48.97242 1995 5217200 2626800 2590400 49.65115 1996 5254300 2605800 2648500 50.40633 1997 5298181 2597084 2701097 50.98159 19985323107 2560783 2762324 51.89308 1999 5374352 2504053 2870299 53.40735 2000 5448885 2353682 3095203 56.80434 2001 5530389 2291812 3238577 58.55966 2002 5632753 223929060.24519 2003 5722262 1805592 3916670 68.44618 20xx 5836016 1652079 4183937 71.69166 20xx 5957992 1604957 4353035 73.06212 20xx 67.26762 67.23403 20xx 68.585072021 69.90252 69.85229 2021 71.21997 71.16045 2021 72.53742 72.46795 2021 73.85486 73.77481 20XX 75.17231 75.0820XX 76.48976 76.38656 20XX 77.80721 77.6914720XX79.1246678.9957320XX80.4421080.2993420XX81.7595581.6023020XX83.0770082.9046220XX84.3944584.20630202185.7119085.50732根据以上数据对20xx年到2021年的城市化率采用线性法和对数法进行预测,结果如下图,数据如上表的蓝色数据和红色数据。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内容及要点-河南农业大学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内容及要点-河南农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3ab05ad5c1c708a1284a44dd.png)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实习指导书(土地管理专业用)曲晨晓等编写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实习指导书1实习目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要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知识,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本教学实习,要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进一步深化《土地利用规划》某些基本理论与内容。
利用土地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成果和管理经验来验证和阐明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能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和常规手段,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的室内外工作。
在参加土地规划、土地管理等工作中,能担当起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制图工作。
2 实习动员2.1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实习任务和调查的技术规程,初步拟定总的实习计划。
其内容一般包括:调查的项目、内容、工作阶段的划分和时间安排等。
实习分外业调查与内业处理两个阶段,外业调查为3天,内业处理为2天。
2.2 学生实习动员为了保证调查实习质量,要进行实习动员,让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内业外业工作、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和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国土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况,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3准备工作土地利用规划实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联系、做好编图与外业工作的物质准备。
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步工作的进行,甚至影响到土地利用规划实习的质量。
3.1 资料的准备资料准备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所需要的规划区域的基础图件和各种专业图件、数字、文字资料、工作底图(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分幅现状图等)。
3.2 用品准备手持式GPS、1:1万的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尺子(三角尺、直尺、丁字尺)、绘图笔、绘图墨水、透明胶带纸、晒图纸、硫酸纸、放大镜、橡皮、小刀、圆规、分规、求积仪、A0绘图仪、A3激光打印机、计算机及应用软件、劳动保护用品等。
(201406)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指导书
![(201406)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2313029eff9aef8941e0630.png)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指导书第一部分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大纲一、本课程实习的时间与地点1.实习时间:外业3天,内业7天;2.实习地点:长沙市宁乡县。
二、本课程实习的目的与任务1.练习地类调查的基本方法与一般技术;2.练习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平衡表的填写方法及其运用;3.练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的撰写;4.练习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5.练习区域主要用地类型(耕地、城市及居民点用地、工矿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三、本课程实习的基本要求1.要求认真进行,并独立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报告,不得抄袭,但可参考借鉴别人资料;字数不少于4000,要求有血有肉,不说空话、套话;报告内容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2.在外业收集资料可以分组进行,各小组内部应进行适当的分工与合作,且各组之间必须相互配合。
3.内业时以小组为单位,但提交的实习报告必须是个人的。
4.外业进行之前,各小组必须制定详细的外业工作计划交指导老师审查通过,否则外业不能进行。
5.严格内、外业考勤制度,要求各小组组长认真填写实习日志。
四、本课程实习内容及安排(一)实习内容依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本次实习要求分别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与城镇土地地类调查。
(1)农村土地调查只进行地类调查,即实地调查县城以外13个乡镇的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等利用状况,查清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村庄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2)城镇土地调查即城镇地籍调查,是对宁乡县城内部每宗土地的调查,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
(二)实习任务:1.运用GIS软件进行成果处理,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统计各类土地类型的面积。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三个实习模块内容,撰写并提交实习报告:(1)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2)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供需预测报告;(3)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与说明书。
实验指导书 土地利用与规划
![实验指导书 土地利用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aae113aa32d7375a4178099.png)
《土地利用与规划学》实验指导书2011年9月6日实验一土地利用与规划编制中基础数据的调查、收集1土地利用与规划编制中基础数据的实地调查与测量实地调查与测量一般来说主要针对小区域小范围的土地利用与规划问题而进行的,我们以全站仪与GPS仪器的简单调查与测量为例进行简单的测量,获取部分实测数据。
全站仪与GPS仪器的简单操作前面的课程我们也都已经学过,我们只做简单的温习。
测量数据整理。
2土地利用与规划编制中基础数据的收集(包括电子版数据与纸质数据等)土地利用与规划编制中基础数据的收集主要包括电子版数据与纸质数据等,电子版数据包括已经完善好了的规划与利用图件,还有一些未进行过编辑处理的遥感影像,航片等等;纸质数据主要包括一些计算资料,一些印刷图纸等等,这些数据我们要对其进行扫描或输入,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遥感影像和航片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这里主要讲用ENVI软件进行遥感影像的处理。
1) Open Image File (打开图像文件)Open Image File 是一个普通的文件打开程序。
使用该项打开ENVI 图像文件(flat binary files。
ENVI 自动地识别和读取下列类型的文件:TIFF、GeoTIFF、GIF、JPEG、BMP、SRF、HDF、PDS、MAS-50、NLAPS、RADARSAT 和A VHRR 。
数据仍保留它原有格式,必要的信息从数据文件头中读取。
1. 选择File > Open Image File.2. 当出现Enter Data Filename 对话框,点击文件名,再点击“OK” 或“O pen” 以打开选择的文件。
·要选择一组连续显示的文件,在该组的第一个文件上点击,然后按住它的同时,点击该组的最后一个文件。
或者,用鼠标左键点击和拖曳来选择所需要的组。
·要选择非连续显示的多个文件,按住“Ctrl”键,在每个所需要的文件上点击。
·要改变目录来查找你的文件,在“File Name” 文本框输入路径名(“Path” for UNIX)。
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3篇)
![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b7e12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8.png)
第1篇一、前言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利用矛盾日益突出。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土地利用规划人才,我们开展了本次实践教学活动。
三、实践内容1. 实践地点选择本次实践教学地点选择在某县级市,该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 实践内容安排(1)现场调研: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该市土地利用现状,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政策背景、发展历程和实施效果。
(2)资料收集:收集该市土地利用规划相关资料,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3)规划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和收集到的资料,设计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开发整理、土地保护与利用等。
(4)规划方案评审:邀请相关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5)规划方案实施: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方案,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四、实践过程1. 现场调研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分组对该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走访村庄、企业、政府部门等,了解土地利用规划在当地的实施情况。
调研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以下信息:(1)土地利用现状: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等。
(2)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土地征收、土地储备、土地供应等。
(3)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效果:土地利用率、土地质量、生态环境等。
2. 资料收集学生分组收集该市土地利用规划相关资料,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土地规划实习报告
![土地规划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4052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8.png)
土地规划实习报告【正文】一、前言本文是关于土地规划实习报告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通过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本报告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实习背景介绍、实习目标和计划、实习过程和经验总结、实习成果和收获等。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将会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二、实习背景介绍实习背景介绍部分主要对实习所在地的土地规划背景进行概述,包括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所在地区的土地资源特点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会介绍实习单位的组织架构和实习岗位的职责要求,以便读者对实习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实习目标和计划实习目标和计划是实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部分将会详细叙述实习目标的制定过程、目标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实习计划表。
在实习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实习目标能够与实际工作相互促进。
四、实习过程和经验总结实习过程和经验总结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将对实习期间的具体工作内容、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采取的解决方法进行详细记录。
同时,还会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实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进行评价和展望,以期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参考。
五、实习成果和收获实习成果和收获部分将会对实习期间取得的具体成果进行描述和展示,例如完成的项目、提出的建议和解决的问题等。
同时,还会对实习收获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专业知识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这部分内容将展示实习的价值和意义,为读者提供实习经验的参考和借鉴。
六、结语通过对土地规划实习的详细叙述和分析,可以看出实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收获。
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也是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会继续发挥实习经验的作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本文详细描述了土地规划实习的背景介绍、实习目标和计划、实习过程和经验总结以及实习成果和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指导书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42923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b.png)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实验指导书环境与地理科学系2009 年 9 月 10 日实验一土地需求量预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必要性和意义;2.掌握不同的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明确不同方法的实用性;3.能够借助传统手工方式或计算机计算方式熟练使用不同的预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预测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和协调时期和区域土地利用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土地需求量受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质量和区位条件等的影响。
耕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规划预测中最基本的内容。
三、实验过程1.确定预测目的;2.检验土地需求量预测案例提供的资料;3.利用传统手工方式或者计算机软件实施预测过程:分别采用趋势预测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案例(见附件1)进行预测。
其中,手工计算方式严格按照预测方法的原理进行逐步计算;计算机计算可以采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或者SPSS软件等;4.比较传统手工和计算机两种计算方式的优缺点;5.分析预测误差。
四、注意事项数据输入时要仔细,分析过程中做到谨慎认真。
五、上交资料提交实验报告,内容书写要规范。
附件1:例1. 根据某县市1970-1999年30年耕地面积资料(表-1),采用趋势预测法计算出预测方程并绘制趋势线,同时计算出2000年的耕地面积,最后对预测误差进行分析。
表-1 ××县1970-1999年耕地面积例2.未来耕地面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人口、单产、总产、基建投资等,并随着上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下表提供了某县市1970-1999年30年人口、粮食总产量和耕地面积的资料(表-2),由此采用回归分析法预测2000年的耕地面积,并列出回归分析方程,最后分析预测误差。
表-2 ××县1970-1999年人口、粮食总产量和耕地面积实验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借助计算机工具编制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流程、内容及表示方法;2.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3.熟练掌握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图上内容的计算与分析;二、实验原理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土地空间上合理组织土地的一项综合性措施。
工作报告之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
![工作报告之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baf37777232f60ddcca1ff.png)
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篇一: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报告1. 实习目的实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到现场或生产实践中去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教学环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习主要是为增强学生对己学过的专业基础课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及野外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观察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从事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合理的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方面的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已学过的基础理论的理解,培养专业兴趣,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目的有:1. 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更新调查、变更调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思路; 2. 掌握遥感影像图的纠正、镶嵌和标准分幅影像图的制作及影像判读; 3. 掌握利用航片或卫片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变更调查的技术方法; 4. 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变更调查的内容和外业工作方法;5. 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变更调查后期内业工作内容与方法;6. 掌握利用mapgis软件建立实习区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完成面积统计和制作专题图;7. 完成调查实习区内用地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分析当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
2. 前期准备和室内预判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为了确保我们的调查实习按照技术规程要求的精度及速度,使调查的成果符合生产,科研的要求,所调查出来的结果与实地保持一致性,就必须遵循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和土地调查工作的特点及规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1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任何一项工作的前奏,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工作圆满完成的保证。
根据我们实习的要求,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资料准备、仪器设备准备、经费准备、其他生活用品准备等。
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作业指导书
![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fe94ce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b.png)
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4)1.1 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概述 (4)1.1.1 内涵 (4)1.1.2 分类 (4)1.1.3 基本原则 (4)1.2 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5)1.2.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5)1.2.2 优化空间布局 (5)1.2.3 保护生态环境 (5)1.2.4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5)1.2.5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第2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2.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5)2.1.1 土地利用类型 (5)2.1.2 土地利用面积 (6)2.1.3 土地利用分布特征 (6)2.2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6)2.2.1 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评价 (6)2.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6)2.2.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6)2.3 土地利用问题诊断 (6)2.3.1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6)2.3.2 土地利用效益低下 (6)2.3.3 生态环境问题 (6)2.3.4 社会经济问题 (7)第3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与战略 (7)3.1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7)3.1.1 保障粮食安全 (7)3.1.2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7)3.1.3 保护生态环境 (7)3.1.4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7)3.1.5 保障土地权益 (7)3.2 土地利用战略布局 (7)3.2.1 优化农业用地布局 (7)3.2.2 完善城镇用地布局 (7)3.2.3 加强生态用地保护 (8)3.2.4 推进工业用地调整 (8)3.2.5 保障基础设施和民生用地 (8)第4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规划 (8)4.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8)4.1.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8)4.1.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8)4.1.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目标 (8)4.2 土地利用布局规划 (8)4.2.1 土地利用布局原则 (8)4.2.2 土地利用布局策略 (9)4.2.3 土地利用布局方案 (9)4.2.4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9)4.3 土地利用分区规划 (9)4.3.1 土地利用分区原则 (9)4.3.2 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9)4.3.3 土地利用分区方案 (9)4.3.4 土地利用分区管理 (9)第5章土地开发与整理 (9)5.1 土地开发技术 (9)5.1.1 开发目标与原则 (9)5.1.2 开发技术选择 (9)5.1.3 技术实施要点 (10)5.2 土地整理方法 (10)5.2.1 整理目标与原则 (10)5.2.2 整理方法选择 (10)5.2.3 方法实施要点 (10)5.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 (10)5.3.1 项目立项 (10)5.3.2 项目设计 (10)5.3.3 项目施工 (10)5.3.4 项目验收 (10)5.3.5 项目后期管理 (11)第6章建设用地规划 (11)6.1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11)6.1.1 预测方法 (11)6.1.2 预测结果 (11)6.2 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11)6.2.1 布局原则 (11)6.2.2 布局方案 (11)6.2.3 布局调整 (11)6.3 建设用地标准与控制 (11)6.3.1 建设用地标准 (11)6.3.2 用地控制指标 (11)6.3.3 控制措施 (12)6.3.4 监测与评估 (12)第7章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12)7.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策略 (12)7.1.1 目标设定 (12)7.2 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 (12)7.2.1 生态保护技术 (12)7.2.2 生态恢复技术 (12)7.3 生态补偿机制 (12)7.3.1 补偿原则 (12)7.3.2 补偿方式 (13)7.3.3 补偿对象和范围 (13)7.3.4 补偿标准 (13)第8章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3)8.1 基础设施规划 (13)8.1.1 供水设施规划 (13)8.1.2 排水设施规划 (13)8.1.3 供电设施规划 (14)8.1.4 通信设施规划 (14)8.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4)8.2.1 教育设施规划 (14)8.2.2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14)8.2.3 文化设施规划 (14)8.2.4 体育设施规划 (14)8.3 配套设施布局与优化 (15)8.3.1 商业设施布局 (15)8.3.2 公共交通设施布局 (15)8.3.3 休闲娱乐设施布局 (15)8.3.4 社区服务设施布局 (15)第9章规划实施与监管 (15)9.1 规划实施策略与措施 (15)9.1.1 实施策略 (15)9.1.2 实施措施 (16)9.2 规划监测与评估 (16)9.2.1 监测机制 (16)9.2.2 评估机制 (16)9.3 规划调整与优化 (16)9.3.1 调整原则 (16)9.3.2 优化措施 (16)第10章案例分析与启示 (17)10.1 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案例 (17)10.1.1 国内案例 (17)10.1.2 国外案例 (17)10.2 案例启示与借鉴 (17)10.2.1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需求 (17)10.2.2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17)10.2.3 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17)10.2.4 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拓展土地资源 (18)10.3 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发展趋势与展望 (18)10.3.1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规划体系日益成熟 (18)10.3.2 科技支撑作用凸显,规划手段不断创新 (18)10.3.3 社会参与度提高,公众参与机制逐步完善 (18)10.3.4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保护成为共识 (18)第1章绪论1.1 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概述土地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精编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指导及手册资料
![精编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指导及手册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d54fb20650e52ea55189857.png)
土地利用规划实验及报告书姓名:学号: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土地管理专业刘文旭编写基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实验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规划评价一、实验目的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知道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及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价过程与方法。
能够利用excel进行图表制作,掌握条图,柱状图,饼图,散点图。
二、实验内容1.土地利用用地的现状分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方针,从巢湖市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利用中保护与发展、规划控制与市场调节、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等重大关系,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表1 土地利用现状表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说明分区情况(二)建设用地现状填写(三)未利用地2.建立土地利用结构(按照上课教学要求说明此市的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变化情况)表2 土地利用区位分析利用区位熵指数对本市下辖行政地区的建设用地区位指数,耕地,城市用地的区位指数建行计算并分析:区位熵指数:iidsQ DS表3 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表由表2和表3、表4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如下:据2005年西双版纳州土地变更调查显示,版纳州土地总面积为18994.51平方公里。
2005年末耕地面积为180572.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1%。
3.前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西双版纳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自依法实施到2005年已经实施8年了。
这些年来,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按规划办事的意识明显增强;实施规划的机制和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规划的实施,在引导和规范城乡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指导书
![2014年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d4c7cae76eeaeaad0f3302b.png)
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指导书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地理科学教研室二零一四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土壤剖面调查 (6)一、土壤调查的目的 (6)二、土壤调查的准备工作 (6)三、土壤的野外调查和研究 (6)四、土壤采样 (13)五、土壤野外理化性质的测定 (14)六、土壤分类、分布野外研究 (14)七、室内资料整理和撰写报告 (15)第二章衡山植物区系与植物群落调查 (17)第三章气象仪器的使用说明 (25)通风干湿表 (25)测定原理 (25)操作步骤 (25)第四章衡山自然环境 (26)一、衡山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26)二、主要的土壤类型 (26)第五章地质地貌野外实习的方法简介 (28)三、地貌的野外观察与分析 (32)1、地貌形态的测量与描述 (32)2、地貌物质结构的观测与描述 (32)3、现代地貌过程的观测 (33)4、地貌成因类型的确定 (33)5、地貌相对年龄的确定 (33)四、野外地质剖面图绘制 (33)五、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 (34)第六章桂林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35)一、地理位置 (35)二、气候 (35)三、地层 (36)(一)泥盆系 D (36)(二)石炭系 C (37)(三)白垩系K (37)(四)第四系Q (37)四、地质构造 (38)五、地貌形态及特征 (39)1、峰丛洼地 (39)2.峰林平原的形态特征 (40)3.丛丘缓丘洼地 (40)4.几个主要溶洞特征 (40)5.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 (41)6.台地 (41)六、水文特征与水资源概况 (42)1.区内总水资源(见下表) (42)2.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 (42)3.旅游航运 (42)4.地下水 (43)第六章桂林地区实习地点观测内容简介 (44)二、地质构造观察和分析 (44)四、河流地貌调查 (46)五、遥感影像图的判读和应用。
(46)附:地质图常用的图例 (47)专题一——土壤剖面与垂直分布规律调查(衡山)任务具体内容方法成果调查土壤剖面和土壤垂直分布规律1、调查土壤剖面层次,观察土壤形态特征;2、调查衡山土壤垂直分布规律,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的海拔及植被和气候特征。
土地利用综合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综合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a6203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0.png)
土地利用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状况,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我们一行来到了某地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掌握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探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地调查我们实习团队在该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通过走村入户、访谈当地居民、参观企业等方式,了解了当地土地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居民对土地利用的看法。
2. 数据收集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收集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等相关资料,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结构、比例和变化趋势,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闲置土地较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用地面积减少等。
4. 实习成果根据实习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针对性的土地利用改进措施,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保护等。
同时,我们还就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讨论。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认识,为我们今后从事土地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实习体会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土地利用问题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也意识到土地利用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丰富和实践土地利用知识,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贡献力量。
四、实习总结本次土地利用综合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也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土地利用相关知识,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地利用与区域规划实习报告34页PPT
![土地利用与区域规划实习报告3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bdeacca300a6c30d229fa3.png)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土地利用与区域规划实习报告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指导书第一部分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大纲一、本课程实习的时间与地点1.实习时间:外业3天,内业7天;2.实习地点:长沙市宁乡县。
二、本课程实习的目的与任务1.练习地类调查的基本方法与一般技术;2.练习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平衡表的填写方法及其运用;3.练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的撰写;4.练习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5.练习区域主要用地类型(耕地、城市及居民点用地、工矿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三、本课程实习的基本要求1.要求认真进行,并独立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报告,不得抄袭,但可参考借鉴别人资料;字数不少于4000,要求有血有肉,不说空话、套话;报告内容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2.在外业收集资料可以分组进行,各小组内部应进行适当的分工与合作,且各组之间必须相互配合。
3.内业时以小组为单位,但提交的实习报告必须是个人的。
4.外业进行之前,各小组必须制定详细的外业工作计划交指导老师审查通过,否则外业不能进行。
5.严格内、外业考勤制度,要求各小组组长认真填写实习日志。
四、本课程实习内容及安排(一)实习内容依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本次实习要求分别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与城镇土地地类调查。
(1)农村土地调查只进行地类调查,即实地调查县城以外13个乡镇的每块土地的地类、位臵、范围、面积等利用状况,查清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村庄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2)城镇土地调查即城镇地籍调查,是对宁乡县城内部每宗土地的调查,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臵等情况。
(二)实习任务:1.运用GIS软件进行成果处理,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统计各类土地类型的面积。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三个实习模块内容,撰写并提交实习报告:(1)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2)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供需预测报告;(3)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与说明书。
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内部进行分工与协调,但必须确保人人动手、全程参与实习!五、本课程实习的考核方法与计分方式本课程实习考核及计分方式由外业表现、内业表现及实习报告三部分综合而成。
具体内容见附表(请各位同学妥善保存,以便任课老师在实习结束后评定成绩)。
王忠诚2014/06/10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方法利用遥感影像图、地形图以及收集到的土地调查成果资料等,按现状实地调查地类及其界线。
地类调查至《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二级类。
1农村土地调查(1)线状地物调查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
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
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线状地物(以下未作特殊说明的线状地物指单线线状地物),并按附录E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
(2)图斑调查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斑。
明显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3mm,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0mm。
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15.0mm2。
(3)零星地物调查零星地物是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
零星地物可不调查。
对零星地物较多地区,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具体调查方法,开展调查。
(4)地物补测补测实地相对DOM发生变化的部分。
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限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
(5)调查底图标绘及手簿填写外业调查完成后,调查底图应完整标绘全部调查信息,包括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及其界线、线状地物及宽度、补测地物,以及编号和注记等。
编号统一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分别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顺序编号。
补测地物的编号在顺序号前加“B”。
《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见附录F)应记载图斑地类、权属,以及有关线状地物权属、宽度等信息。
地物补测应绘制草图,并在备注栏予以说明。
2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与农村土地调查确定的城镇范围相互衔接。
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内部的土地调查参照本规程。
本规程未规定的可参照执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1)调查单元调查单元是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地块称为宗地。
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
大型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或被道路、围墙等明显线状地物分割成单一地类的地块应独立分宗。
难以调处的争议土地,以及河流和其他未确定使用权的土地,应按用地范围单独划“宗”,不调查使用权人,仅调查地类。
(2)调查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权属调查是对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位臵、权属、界址和地类等的调查。
地籍测量是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其他地籍要素、位臵、形状等,计算面积,以及编制地籍图和宗地图。
(3)地籍编号地籍编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
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开始顺序编号。
同一街道、街坊、宗地被两幅以上基本地籍图分割时,应注记同一地籍号。
在已开展或完成地籍调查的地区,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不再使用。
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编号的支号顺序编列;数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以原宗地号中的最小号加支号表示。
(4)宗地图宗地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内容包括本宗地号、地类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界址点号、界址边长;邻宗地号及邻宗地界址示意线等。
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宗地图比例尺可适当调整。
(5)面积计算以宗地为单位,利用界址点坐标计算面积。
共用宗内,各自使用的土地有明显范围的,先划分各自使用界线,并计算其面积,剩余部分按建筑面积分摊。
一宗地分割成数宗地,其分割后宗地面积之和应与原宗地面积相符。
如存在不符值时,其误差按分割宗地面积比例配赋。
第二部分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模块实习模块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实习项目名称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二、实习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起点,是制定土地利用方针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的依据,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土地利用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三、实习内容及实习要求熟悉模拟规划设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对规划对象现状进行分析,要求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具体要求如下:1、影响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通过对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矿藏、景观、灾害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商品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明确规划区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分析根据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土壤监测和人口、土地、农业、城乡建设统计年报,分析、比较全县各类土地的面积、人均占有量和质量,以及主要用地近十年的变化情况,研究引起土地数量、质量变化的原因,评价土地数量、质量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3、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结合土地资源条件,分析各类土地比例关系及各类土地在规划范围内的分布是否合理,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
4、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计算土地开发利用率、各类用地实际利用率、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产出率,并与平均先进水平或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大利用率、生产率相比较,评价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的高低。
5、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结果最后归纳土地利用分析中反映出来的土地利用特点和各种土地利用问题,分析规划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清轻重缓急,提出规划所要重点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
6、规划目标的确定根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或上级下达的规划区的土地利用控制指标;本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十年计划;土地利用现状、利用潜力及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规划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等,提出为了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规划期土地利用所要达到的目标。
这里主要包括:耕地及其他主要农用地保有量;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及占用耕地控制量;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规模;土地利用布局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主要目标等。
四、实习资料及仪器设备准备宁乡县县城的基础材料、规划底图。
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矿藏、景观、灾害等土地自然条件、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要农产品产量等社会经济条件及工作底图等。
五、实习成果《宁乡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实习模块2. 土地利用供需预测一、实习项目名称宁乡县县城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二、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让学生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预测的方法;土地资源潜力分析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和掌握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土地供需平衡分析找出供需问题。
三、实习内容及实习要求根据各部门发展要求,预测规划期间的人口和用地数量、类型,提出用地布局要求并汇总各类土地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具体实习方法与要求如下:(一)土地供给量预测1、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远景潜力分析(1)在分析各类农用地实际利用水平、集约利用程度的基础上,预测农用地可增加的有效利用面积和提高土地单产能力。
(2)在分析各类建设用地实际利用水平、集约利用水平的基础上,预测各类建设用地的调整改造能力。
(3)在调查分析工矿生产建设中各类废弃地情况的基础上,评价未利用土地适宜复垦利用的方向和数量。
(4)分析未利用土地的类型、面积、分布,评价未利用土地适宜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数量。
2、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规模预测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和投资能力,通过投入产出和费用效益分析,预测规划期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为各类农地的数量。
(二)土地需求量预测1.人口预测规划期总人口的预测分为人口自然增长预测和人口机械增长预测,也可以运用模型进行预测。
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根据计划生育政策,分析多年来的自然增长情况予以确定,一般应不高于计划指标。
人口的机械增长应根据公安部门统计的多年人口实际净迁入(出)数量,分析影响人口机械增长的因素予以确定。
年均机械增长数一般不超过近五年平均增长数。
2用地预测(1)耕地需求量预测规划期耕地需求量取决于各类农产品需求量,作物播种单产和复种指数。
各类农产品需求量包括各地基本需求量,国家征购任务或农产品调入(出)商品量。
其中:当地基本需求量按人口预测的结果和计划要求达到的人均农产品占有标准确定;国家征购任务和农产品调入(出)商品量应不低于五年统计平均值,并努力减少调入量,增加调出量;作物播面单产和耕地复种指书根据多年实际情况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