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试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受众者方面的因素
![试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受众者方面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193729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d.png)
试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受众者方面的因素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传播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不同的受众者对于健康传播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却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受众者的角度探讨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1. 年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和理解程度存在差异。
老年人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和疾病预防,而年轻人更加关注健康饮食和锻炼。
因此,在进行健康传播时,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受众者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以更好地传递健康信息。
2. 教育水平受众者的教育水平对于健康传播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水平高的受众者更容易理解专业的健康知识,并能够根据这些知识做出正确的健康决策。
相反,教育水平低的受众者可能对于健康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示来进行健康传播。
3. 性别性别也是一个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男女在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和需求上存在差异。
例如,女性更关注妇科健康和美容护肤,而男性更关注心血管健康和体能训练。
因此,在进行健康传播时,需要根据不同性别的受众者的需求和关注点来进行针对性的传播。
4. 文化背景受众者的文化背景也会对健康传播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对于健康的定义和健康行为的看法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的健康传播时,需要考虑到受众者的文化背景,避免传播信息的冲突和触碰敏感问题。
5. 健康素养受众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也会影响健康传播的效果。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对于健康问题的认知能力和健康行为的能力。
具有较高健康素养的受众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健康知识,并能够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因此,在进行健康传播时,需要考虑到受众者的健康素养水平,采用相应的传播方式和策略。
6. 个人兴趣和态度受众者的个人兴趣和态度也会对健康传播产生影响。
对于某些人来说,健康只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他们可能对于健康传播缺乏兴趣和积极的态度。
因此,在进行健康传播时,需要针对受众者的兴趣和态度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到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传播内容和方式。
第二章 健康传播(1)
![第二章 健康传播(1)](https://img.taocdn.com/s3/m/071562cb9ec3d5bbfd0a741b.png)
说话技巧
①讲话速度适中; ②语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③对方讲话时要仔细倾听; ④用表情和动作支持、鼓励对方把问题提出; ⑤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 ⑥用举例的方法和材料来说明问题; ⑦注意问话技巧,选择好提问方式; ⑧回答问题先要搞清问题的核心。
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
①封闭式提问:要求对方简短而准确的答复。 例如,问:“你抽烟吗 ? ”答:“抽”或“不 抽”。 ②开放式提问:给回答一方以思考、判断和发 挥的余地,问者可从对方的回答中获得较多的 信息。例如问:“你中饭吃的什么菜呀?”答: “芹菜、鸡蛋、鱼等。” ③、试探提问:对对方进行试探,以证实某种估 计
二、传播的分类
组织 传播
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 交流活动 是有组织、有领导、有一定规模的信息 传播
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 大众 传播
报刊、书籍、网络等大众传媒向范围广泛 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群体传播:非组织以外的一般群体传播活动
三、传播模式
(一) 拉斯韦尔的五因素传播模式 谁?(Who Says) 说了什么?(Says What ) 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 ) 对谁?(To Whom ) 取得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 ) 5W模式
反馈有两种情况或有两层 含义
• 1、人际传播中直接获得受传者的主动反 应情况
• 2、间接传播中,传播者需要运用反馈机 制去收集受传者对信息的被动反应
第二节 人际传播
LOGO
人际传播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 的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交流主 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 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表情、信号等。 人际传播可以分为个人与个人之间(交 谈、访问、劝告、咨询等)、个人与群体之 间(授课、报告、演讲、讲座等)。
“吸烟有害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吸烟有害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11039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5.png)
“吸烟有害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吸烟有害健康已经被科学证实,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尽管各种宣传和政策措施已经被采取,但吸烟率仍然居高不下,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吸烟有害健康”的传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更有效地减少吸烟率,改善公众健康水平。
一、问题分析1. 传播途径单一目前,“吸烟有害健康”主要通过电视、广播和海报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广告接触率和效果也在逐渐减弱,造成了吸烟危害的传达不到预期效果。
2. 意识形态偏差部分人群对吸烟危害的认知较低,甚至存在误解。
他们可能认为吸烟只是一种习惯或者享受,忽视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这种意识形态偏差极大地削弱了相关宣传的影响力。
3. 宣传手段单一目前的宣传手段大多是以文字、图片和影视作品为主导,缺乏互动和多元化的形式。
这种单一的宣传手段无法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更无法改变他们的吸烟态度和行为。
二、改进策略1. 多渠道宣传除了传统媒体外,应当增加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渠道,如在社交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大型公共活动等场合进行宣传。
这样可以提高广告曝光率,更好地影响更多的人。
2. 个性化宣传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定制不同形式的宣传策略,例如对于年轻人,可以采用视频、音乐和游戏等富有创意的宣传形式,吸引他们的关注。
而对于中老年人,则可以采用更加深入的健康讲座、康复故事等方式展开宣传。
3. 引导理性思考通过宣传材料引导受众对吸烟的危害进行深入思考,解释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对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让受众从深层次了解吸烟的危害,培养理性拒绝吸烟的意识。
4. 宣传内容创新传统的“吸烟有害健康”的广告宣传重点往往集中在吸烟对个人健康的危害上,而忽略了吸烟对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危害。
我们可以将宣传内容扩展至这些方面,更全面地呈现吸烟的危害,让受众更全面地了解吸烟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4、_健康信息传播(1)
![4、_健康信息传播(1)](https://img.taocdn.com/s3/m/d69002cb59eef8c75ebfb3cf.png)
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群体倾向,这种群 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 行为。
实用文档
群体传播在HE与HP中的应用
群体传播可适用于不同目的的HE与HP活动: ➢ 收集信息
- 专题小组讨论
➢ 传递健康信息
实用文档
小组讨论四要素
人数:6-8人。 时间:尽量安排在所有参与者都认为较为合适的
时间。讨论时间长短要根据讨论内容和参与者的 情况而定,一般1.5小时左右为宜。 地点:人们感觉比较舒适、方便、不受外界干扰 的地方。 座位排列:座位应围成圆圈式或马蹄式,以利于 参与者面对面的交流
实用文档
座位安排举例
通过有意识地听清每一个字句,观察和了解其 表达方式,借以洞察说话人的真正含义和感情,从 而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看法及其产生的 根源,来有效地进行健康传播工作。 ➢ 主动参与,给予积极反馈。 ➢ 集中精力,克服干扰。 ➢ 充分听取对方的讲话
实用文档
提问技巧
提问方式 封闭式
开放式
探索式/ 探究式 偏向式/诱 导式
实用文档
1、大众传播媒介在获取或接到信息源发出的信息后,要经过译码 者、释码者和编码者的加工和整理,从而变成可以被传播出去 的符号。
2、受传者都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接受和传播该信息时会 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影响,信息传播是双向循环的过程,每个 成员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
3、信息在群体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得到再解释或加工。
(传播途径) 对谁(to whom)?(受传者) 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效果)
实用文档
拉斯韦尔模式五要素
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7c41f9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1.png)
四、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二)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1.健康传播者因素 2.健康信息因素 健康传播就是用健康信息的刺激,来激发受传者的
某些健康需求,它还提醒受传者健康与不健康,快感或不快即将 来临,应该采取何种行动来使其发生或避免。
四、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二)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2.健康信息因素内容因素包括信息内容、符号使用与讯息表达形式
四、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二)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2.健康信息因素内容因素包括信息内容、符号使用与讯息表达形式
三个方面。 (3)讯息表达形式应根据传播目的和受传者需求而设计: ❖ 1)晓之以理与动之以情:情感性讯息是用丰富的情感来打动人
心,引起注意,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适用于宣传鼓动。 说理性讯息则是以鲜明的事实、准确的数据来说明道理,以理服 人,适用于劝说。
四、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四、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一)健康传播效果 • 4.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这是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受
传者接受健康信息后,在知识增加、健康信念认同、态度转变的 基础上,改变其原有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采纳有利 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提高了生活质量,这是健康传播的 最终目的。只有实现了这一效果,才能真正改变人的健康状况。
四、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四、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一)健康传播效果 • 3.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 受传者的态度是其行为的先导。健康传
播者通过健康信息的传播,使受传者获得健康知识,促进态度从 不利于健康的方面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健康的态度一旦形 成,就具有固定性,成为一种心理定势,一般说来不会轻易改变。
了表现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种信息选择性 的心理因素外,并有“5求”心理,即:①求真(真实可信); ②求新(新鲜新奇引人);③求短(短小精悍,简单明了);④ 求近(与受传者在知识、生活经验、环境、空间及需求欲望接 近);⑤求情厌教(喜欢富有人情味的、动之以情的信息,而厌 恶过多的居高临下的说教)。
以糖尿病防治为例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对策
![以糖尿病防治为例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b27da9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1.png)
以糖尿病防治为例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对策(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糖尿病的概述和防治现状1.糖尿病的定义和特征2.糖尿病的危害3.我国糖尿病的防治现状三、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1.受教育程度2.社会支持度3.营养能力及健康责任自我效能四、提高健康传播效果的对策1.提高受教育程度2.增强社会支持度3.提高营养能力及健康责任自我效能五、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的高血糖并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危害广泛而严重,可导致眼、肾、神经以及血管损害,引起功能不全或衰竭。
据估计,我国现有近 4000 万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尽管糖尿病的危害严重,但防治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糖尿病的概述和防治现状1.糖尿病的定义和特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血糖。
糖尿病可分为 1 型和 2 型,其中 2 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 90% 以上。
2.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并发症上,包括眼、肾、神经以及血管损害,导致视力减退、肾功能衰竭、神经功能障碍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此外,糖尿病还会加速衰老过程,增加感染风险等。
3.我国糖尿病的防治现状尽管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人数较高,但防治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方面,糖尿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较低,许多患者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三、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1.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知识,提高对健康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疾病防治。
2.社会支持度社会支持度包括家庭、朋友、同事以及社区等社会关系对个体健康的支持程度。
较强的社会支持度有助于个体获取更多的健康信息和资源,提高健康行为的动机和能力。
关于健康传播的相关知识
![关于健康传播的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6572129bcd126fff7050be6.png)
关于健康传播的相关知识一、健康传播概述(一)传播与健康传播的概念1.传播它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进行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行为。
l988年出版的我国第一部《新闻学字典》将传播定义为:“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制作、储存、传递和接受信息等一切传播活动,研究人们之间交流与分享信息的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2.健康传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它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健康传播是一般传播行为在健康领域的具体化和深化,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
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二)传播要素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过程性和系统性,传播是一个有结构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要素组成。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主要包含以下要素:1.传播者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传”的一端的个人(如有关领导、专家、医师、讲演者、节目主持人、教师等)或团体(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
就传播主客体而言,是传播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和媒介的控制者。
2.信息与讯息信息泛指情报、消息、数据、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讯息是由一组相关联信息符号所构成的一则具体的信息,即将原始的数据、事实以文字、电讯号等具体符号表达以后的形式。
3.媒介渠道是讯息的载体,传递信息符号的中介、渠道。
一般特指非自然的大众传播中的电子类、印刷类及通信类传播媒介。
媒介也可视为人体感觉器官的延伸。
电脑则是人类“脑”功能的延伸与放大。
4.受传者指在传播过程中接受信息的一端的个体或团体。
大量的受传者又称为“受众”,是读者、听众、观众的总称。
5.效果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
健康教育学健康传播(1)
![健康教育学健康传播(1)](https://img.taocdn.com/s3/m/ec74b25dec3a87c24128c457.png)
• 拉斯韦尔模式是不是完美无缺 的?为什么?
2、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
(1)传播符号——符号(symbol)是信 息的载体。具有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的属性。
可通过 感官 感知
人为 添加
(2)反馈 feedback:传播者获知受 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行为反应,越 及时越好。(主动反应和被动反应)
4、相对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信息量 少,覆盖范围小,传播速度慢;
5、信息容易走样。
(一)人际传播的特点
流言与事实
流言:碘盐防辐 射
事实:无 作用
(二)在健康教育中人际传播形式 (1)个别劝导persuasion与干
预 intervention
健康教育工作者针对受教育者的 具体情况,通过传授健康知识,指导其 健康技能,说服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 惯。
健康传播运用的案例
• 广西面对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置 • 健康传播视角的“艾滋病”防治 • 从健康传播视角看和谐医患关系
(一)健康传播的特点
(二)健康传播的意义与发展
• 意义:是基本策略与手段;对目标人群产 生多层次的影响
• 发展:治疗性传播——教育与传播运动— —健康传播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的特点与常用形式 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
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 流活动。(语言和非语言)
如图示,显示了人际传播具备什 么特点?
(一)人际传播的特点
1、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 的媒介;(简便易行)
2、在同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双 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互动 性)
3、人际传播中反馈及时,所以双方 的交流容易充分;
(3)可激发参与者的思维,暴露预先未预知的线索
4、_健康信息传播(1)
![4、_健康信息传播(1)](https://img.taocdn.com/s3/m/dfa0f1bf0b4e767f5bcfce92.png)
我国: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 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 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精品课件
现代健康传播的发展与特征
20世纪70年代是健康传播的开端。 1971年,美国开展了一次以“通过减轻体重、
减少吸烟、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心脏 病的发病风险”为目的,历时5年的健康促进运动 ,即著名的“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结果显 示:在健康促进运动(Health Communication) 中大众传播加上人际传播的效果最佳,但大部分 情况下仅有大众传播其效果同样很理想。这是医 学学者和传播学学者的首度联手,是传播学研究 方法在健康领域的首次应用。此计划被大多数学 者公认为美国现代健康传播的开端。
精品课件
“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项目
项目选择3个人口数量相似的城镇,设2个干预城镇,在同一 电视信号覆盖区内;一个参照城镇,远离电视信号所能达到 的范围。在干预城镇A,只接受大众媒体的宣传教育;干预城 镇B,在实施大众传播的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强化教育(组 织小组讨论或个别家庭咨询);参照城镇C,既无大众媒介也 无强化教育干预。
媒介
受传者
效果
(控制研究) (内容研究) (媒介研究) (受众研究) (效果研究)
精品课件
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 1907—1987),被誉为“传播学鼻祖”、 “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和第一个传播院系, 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也是世界上 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4、大众传播的受传者在接到信息后,会给传播者发出反馈信息。
以糖尿病防治为例,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和对策
![以糖尿病防治为例,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8f4274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f.png)
以糖尿病防治为例,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和
对策
1.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教育水平和健康意识:人们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健康意识以及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都会影响传播效果。
缺乏相关知识和低健康意识可能导致信息不被理解、接受和应用。
传播媒体和渠道: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体和渠道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不同人群使用的媒体和渠道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传播方式,如通过社交媒体、电视、报纸、健康讲座等方式进行传播。
信息可信度和可理解性:传播的信息需要具备可信度和可理解性。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专业性以及传达方式的简单易懂性都会影响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
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疾病和健康问题的认知和态度也不同。
了解受众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针对性地进行健康传播,可以提高传播效果。
2.影响健康传播效果对策
健康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和健康意识。
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如社区宣传、学校讲座、健康应用软件等,向公众普及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知识。
多样化的传播媒体:选择多种传播媒体和渠道,包括社交媒
体、电视、报纸、广播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需要确保信息准确、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接受。
提高信息可信度:确保传播的信息来源可靠,如通过权威机构、专业医生或研究机构发布的信息。
同时,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患者分享等方式,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个性化传播策略:针对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受众,制定个性化传播策略。
根据受众特点和需求,调整传播内容和方式,以提高传播效果。
《健康传播策略与技术》学习辅导
![《健康传播策略与技术》学习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31f1dc0cb90d6c85ed3ac61b.png)
健康传播策略与技术本章学习重点:传播与健康传播的概念、传播结构与传播关系、人际传播技巧及卫生服务中的人际传播、健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人际传播概念、特点及传播材料制作与预实验第一节传播概述一、传播与健康传播的基本概念1.传播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2.健康传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和部分,它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及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二、传播的分类1.自我传播又称人的内向传播、人内传播,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内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心理过程,如独立思考、自言自语等。
2.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
3.群体传播是指组织以外的一般群体(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
4.组织传播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现代社会中,组织传播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的研究领域,即公共关系。
5.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
三、传播学模式传播模式是指为了研究了解传播现象,采用简化并且具体的图解模式来对复杂的传播现象、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形式。
1.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D.Lasswell)在1948年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的文字模式,回答下列5个问题:谁(who)、说了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what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
这就是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又称5W模式。
(1)谁(who),即传播者: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传”的一端的个人或团体。
试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受众方面的因素
![试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受众方面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28b8c1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6.png)
试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受众方面的因素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受众方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素养水平:受众对健康问题的了解程度和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会影响健康传播的效果。
如果受众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健康传播的信息。
2. 文化背景: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会对健康传播的效果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中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和态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传播内容和方式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群体的特点。
3. 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受众的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影响其对健康传播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
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更容易理解专业性的健康信息,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受众可能在接收和实施健康传播的建议方面面临一些困难。
4. 个人经验和信念:个人的经验和信念对健康传播的效果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个人在过去有过积极的健康经验,他们更可能倾向于接受健康传播的信息并付诸行动。
5. 受众的兴趣和需求:健康传播需要关注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和服务。
如果传播内容与受众的兴趣和需求相契合,他们更容易接受和采纳传播的建议。
综上所述,健康传播效果受众方面的因素包括健康素养水平、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个人经验和信念以及受众的兴趣和需求等因素。
试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受众者方面的因素
![试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受众者方面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459bf1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2.png)
试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受众者方面的因素引言: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介和方法,向受众传递有关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信息。
而受众者在健康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特点和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健康传播的效果。
本文将从受众者的角度探讨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一、受众者的知识水平受众者的知识水平是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受众者对健康知识了解不足,可能会对健康传播中的信息产生误解或不信任。
因此,健康传播者需要根据受众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语言进行传播,以便受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传达的信息。
二、受众者的态度和价值观受众者的态度和价值观也会对健康传播产生影响。
如果受众者对健康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持有消极的态度,可能会对传播的信息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传播效果不佳。
因此,健康传播者需要了解受众者的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受众者改变不良的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健康意识。
三、受众者的文化背景受众者的文化背景也会对健康传播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者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点和理解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健康传播者需要根据受众者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传播策略和内容,以便信息更贴近受众的需求和习惯。
四、受众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受众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也是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受众者可能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他们对健康传播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因此,健康传播者需要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受众者,提供相应的健康信息和服务,以促进健康传播的效果。
五、受众者的年龄和性别受众者的年龄和性别也会对健康传播产生影响。
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受众者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点和需求有所不同。
因此,健康传播者需要根据受众者的年龄和性别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六、受众者的社交网络和影响力受众者的社交网络和影响力也会对健康传播产生影响。
如果受众者在社交网络中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认同度,他们传播健康信息的效果可能更好。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9b304e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5.png)
健康信息的传播是⼀个⼗分复杂的过程,其传播效果受多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影响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介、受者和环境。
(⼀)传播者 传播者是健康信息传播的主体,具有收集、制作与传递健康信息,处理反馈信息,评价传播效果等多项职能。
因此,传播者的素质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为了确保健康传播效果,传播者应特别注意以下⼏点: 1.树⽴良好的形象。
2.收集、选择对受者有价值的信息。
3.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明、⽣动、易懂、适⽤。
4.根据受者的特点,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
5.及时了解受者对信息的反应及传播效果,不断调整传播⾏为。
(⼆)信息 健康信息是指与⼈健康有关的信息,泛指⼀切有关⼈的⾝体、⼼理、社会适应能⼒的知识、技术、观念和⾏为模式。
健康信息是健康传播者传递的内容,同样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因此,健康信息应具有以下特点: 1.符号通⽤、易懂即信息传递过程中所使⽤的符号必须是通⽤的、易懂的,以避免传⽽不通。
2.科学性科学性是健康信息的⽣命,是取得健康传播效果的根本保证。
3.针对性健康信息的选择、制作、传递必须针对受者的需求和特点。
4.指导性健康信息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告诉受者如何运⽤健康知识、技能,使受者⾃愿采纳健康的⾏为⽅式。
(三)传播途径 所谓的传播途径是指信息传递的⽅式和渠道。
在健康传播过程中,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传播途径对传播效果会产⽣直接影响。
1.常⽤的健康传播途径 (1)⼝头传播:如演讲、报告、座谈、咨询等。
(2)⽂字传播:如报刊、杂志、书籍、传单等。
(3)形象传播:如图⽚、标本、⾷物、模型等。
(4)电⼦媒介传播:如电影、电视、⼴播、录像、幻灯、投影等。
2.选择传播途径的原则 健康传播者应因⼈、因地、因时地选择传播途径,以保证传播的效果。
在选择传播途径时,健康传播者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 (1)准确性原则:保证信息能准确地传递⾄受者。
(2)针对性原则:针对具体受者、具体情况,选择传播途径。
(护理健康教育学)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
![(护理健康教育学)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14d63da7e21af45b307a8b9.png)
(护理健康教育学)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学习目标:熟练掌握:传播的定义;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人际传播的技巧;小组讨论的步骤与技巧;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者、环境)。
掌握:传播的要素;传播的分类;人际传播的特点。
了解:健康传播的定义及特点;群体传播的特点。
健康传播的基本概念一、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体之间、集体之间以及个体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二、传播的要素1.传播者又称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
传播者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信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
大量受传者称为受众。
3.信息与讯息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讯息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有完整意义的信息符号所构成的具体信息。
讯息是一种信息,通过讯息,传、受双方发生有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4.传播媒介又称传播渠道,是讯息的载体,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
5.传播效果是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
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三、传播的分类1.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是个体之间相互沟通。
人际传播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2.群体传播是指组织以外的小群体(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4.组织传播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5.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是指个体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例题: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大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心理过程属于A.人际传播B.大众传播C.媒体传播D.书面传播E.自我传播『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是指个体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及相应对策相关试题(一)及答案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及相应对策相关试题(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47874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c.png)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及相应对策相关试题(一)及答案1.在婴幼儿保健方面,妈妈们更愿意相信医务人员的指导,而不是街头小报的指导,这体现了受者的A.求真心理B.求近心理C.求短心理D.求新心理E.求情心理解析:①“求真”信息真实可信;②“求新”信息新颖引人;③“求短”信息短小精悍,简单明了;④“求近”信息在生活、地域、情感、认识、知识等方面贴近受者。
答案:A2.患者甲,60岁,刚刚被确诊为冠心病护士请同样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乙给患者甲讲述自我管理心得,此行为是利用了下列哪一项心理特点A.求真B.求新C.求短D.求快E.求近解析:心理特点包括求新心理、求真心理、求近心理和求短心理。
其中求近心理是指惠者喜欢知道发生在自己周围,与自已的需要有关,同自身情况相似的事。
答案:E(3~4题共用备选答案)A,准确性原则B.速度性原则C.经济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E.科学性原则3.强调针对具体受者、具体情况而选择传播途径,遵循的原则是4.强调保证信息能准确地传递给受者而选择传播途径,遵循的原则是解析:(1)针对性原则是指健康信息的选择、制作、传递必须针对受者的需求和特点。
(2)准确性原则是指保证信息能准确地传递给受者。
速度性原则是指力求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至受者;经济性原则是指在保证准确、有针对性、快速的基础上,考虑经济因素,尽量减少传播者与受者的经济负担。
答案:D;A5.在健康传播中,受者对健康信息的接受、理解、记忆具有A.选择性B.被动性C.强制性D.顺从性E.被迫性解析:受者对信息的接受、理解、记忆具有选择性,包括:①选择性接受,受者一般选择与自己观念一致、自已所需要和关心的信息接受。
②选择性理解,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受其固有的态度、信仰影响。
③选择性记忆,人们往往容易记住自己愿意、喜欢记忆的信息。
答案:A6.健康教育宣传单的传播途径属于A.文字传播B.口头传播C.书面传播D.印刷传播E.形象传播解析:健康教育的传播途径包括:①口头传播:报告、演讲、咨询等;②文字传播:报刊、杂志、传单等;③形象化传播:图画、模型、实物等;④电子煤介传播:电视、广播、录像等;⑤综合传播:行政立法、展览、文艺演出等。
健康传播
![健康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8c417a6758fafab069dc026d.png)
• 马克思主义认为媒体都被大财团控制, 因此守门人的行为也因此受到组织上 层影响,虽然一斱面替阅众去芜存菁 选择新闻,一斱面也担任资本家的打 手替他们选择其希望让大众得知的信 息。
*守门人的职责
• 守门人的职责: 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叏舍及
突出处理,决定向叐传者提供哪些信息,
幵试图通过这些信息造成某种影响
我国学者的相关论述
• 对于健康传播的定义,台湾学者徐美苓也 有过相关论述:“可将健康传播定义为人 们寻找、处理、共享医疗资讯的过程。其 关心的范围丌仅在个人寻求医疗资讯的过 程,戒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在整个医疗体 系内信息的流动不处理”。在她的定义中, 焦点在于医疗领域,包括健康传播的主体、 客体不媒介等;其次,它是多层次的,有 个人行为、也有系统行为。
• 形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26
(3)斲拉姆双向传播模式
• 强调传播双方都是传播 的主体 • 有反馈的信息交流过程 • 引入两个传播要素: – 传播符号:信息的载 体,人在传播中将意 思转换成语言、文字、 图画、动作戒其他形 式的感知觉符号 – 反馈:传播者获知叐 传者接叐信息后的心 理和行为反应
Rogers,Everett M.提出的界定
• 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在1994年提 出一种界定,认为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 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 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 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戒国家生活 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研究议题 涉及广泛,既包括以艾滋病预防为龙头的 疾病预防,也包括药物滥用预防、医患关 系研究、计划生育、癌症的早期发现、戒 烟等内容。
类,信息载体——符号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等 • 信息具有客观性、可识别性、可转换性、可传递 性及可共享性 • 信息可分为挃导戒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和复 原性戒刺激性信息 • 符号分为语言性符号和非语言性符号
健康传播总结
![健康传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fa20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e.png)
健康传播总结介绍健康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通过传递和推广正确的健康信息,目的是提高公众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并改变其行为习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总结健康传播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传播策略。
健康传播的重要性健康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问题的增加,正确的健康传播对于提高公众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健康传播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形成健康意识,并倡导健康行为,从而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健康传播的影响因素1. 媒体角色媒体在健康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闻报道、广告、公益广告等媒体形式可以传播健康信息。
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方式会对公众产生影响,因此媒介选择、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2. 个体特征个体的特征也会对健康传播产生影响。
包括个人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态度、价值观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个人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从而影响个人对健康信息的行为习惯的改变。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健康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文化、社会信任度、社会支持网络等因素会影响健康传播的效果。
社会环境是否支持和鼓励健康行为的形成,会对个人的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有效的健康传播策略1. 制定明确的目标在进行健康传播时,需要明确传播目标。
例如,是提醒公众预防疾病,还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制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明确传播内容和方法。
2. 运用多种传播渠道健康传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
通过多种渠道的传播,可以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并提高传播效果。
3.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健康传播内容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这样更容易让公众理解和接受健康信息。
4. 效果评估和反馈传播结束后,需要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调查问卷、焦点小组等方式,了解公众对健康传播的认知和行为变化,并及时进行反馈,以进一步改进传播策略。
-卫生资格-373社区护理-章节练习-护理健康教育学-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共126题)
![-卫生资格-373社区护理-章节练习-护理健康教育学-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共126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130a0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a.png)
-卫生资格-373社区护理-章节练习-护理健康教育学-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共126题)1.医院医护人员选择传播途径的原则不包括解析:选择传播途径的原则:健康传播者应因人、因地、因时地选择传播途径,以保证传播的效果。
在选择传播途径时,健康传播者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1.准确性原则保证信息能准确地传递至受者。
2.针对性原则针对具体受者、具体情况,选择传播途径。
3.速度快原则力求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至受者。
4.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准确、有针对性、快速的基础上,考虑经济因素,尽量减少传播者与受者的经济负担。
答案:( D )A.准确性原则B.针对性原则C.速度快原则D.效益性原则E.经济性原则2.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不包括解析:影响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者和环境。
答案:( C )A.受者B.信息C.时间D.传播者E.传播途径解析:健康信息应具有以下特点:1.符号通用、易懂即信息传递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必须是通用的、易懂的,以避免传而不通。
2.科学性科学性是健康信息的生命,是取得健康传播效果的根本保证。
3.针对性健康信息的选择、制作、传递必须针对受者的需求和特点。
4.指导性健康信息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告诉受者如何运用健康知识、技能,使受者自愿采纳健康的行为方式。
答案:( D )A.符号通俗易懂、正确性、针对性、指导性B.符号通用易懂、正确性、针对性、指示性C.符号通俗易懂、正确性、针对性、指示性D.符号通用易懂、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E.符号通俗易懂、科学性、针对性、指示性4.不属于选择健康传播途径应遵循的原则的是解析:选择传播途径的原则:健康传播者应因人、因地、因时地选择传播途径,以保证传播的效果。
在选择传播途径时,健康传播者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1.准确性原则保证信息能准确地传递至受者。
2.针对性原则针对具体受者、具体情况,选择传播途径。
3.速度快原则力求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至受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标签:健康教育;传播;对策
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介、受者和环境。
传播者是健康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者个人及整体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我们从2008年~2013年的工作实践中得出经验更能证明这一点,为了保证传播效果,在传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为健康传播者,首先注意仪态、仪表,服装整洁、大方(不能穿性感、暴露服装)最好选择职业装(医务人员可着白大衣)给人以亲切感,当然,也不能过于强调服装,西装革履只能让民众产生距离感。
女性传播者不可浓妆,最好化淡妆,可佩戴饰品(耳环、项链中只选一样,小耳钉最佳)不要戴耳线、夸张耳饰及饰品。
有亲和力,既得体又不浮夸,这样才更能拉近我们与群众直接的距离。
收集、选择对受者有价值的信息: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信息需求者,收集并整理出具有选择行、有针对性的信息,从而达到符合健康传播的目的,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明、易懂:选择相关的信息,确保所选择的信息能准确的反映出健康宣传的目的,主题具体、语言简练、内容贴近,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根据受者的特点,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常用的传播途径有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形象传播、电子媒介传播等,传播工作实践中,中小学生适合文字传播与形象传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适合用健康咨询、健康教育讲座以及宣传单、宣传手册、宣传画报等传播;中、青年群体适合用文字(信息、书籍、折页、宣传单等)传播和电子媒介(手机信息、电脑信息、电视信息等)传播…根据各地自身资源条件不同,可适当做调整与选择。
作为健康传播的主体,我们不仅仅将信息与讯息传给受者,而且要了解到受者对所传的信息有和反应,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传播效果如何…了解到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及时修改健康传播和健康传播方式,提高健康传播效果。
健康信息:指与我们的健康相关的一切信息,不仅包括我们的衣、食、住、行,也涵盖我们的接受和应用的所有信息,以及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活动。
①符合通用、易懂:信息通俗易懂、主题鲜明,易于大众接受,避免适应专业术语、简化(HIV、HA V、COPD)。
②科学性:作为信息的主导,选择的健康信息和讯息必须科学、合理、经得起检验,不能出现类似于绿豆养生治病之类道听途说及传闻。
③针对性:必须针对受者的需求和特点,各类人群对信息的需求不同,不能一味的追求数量而忽略了受者对信息的需求,同样的人群(健康老年人与患病老年人)对信息的需求重点也不同(健康老年人关注个人保健与疾病预防,患
病老年人关注如何减轻疾病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等)。
④指导性:健康信息告诉受者如何运用健康知识、技能并自愿接受、采纳相关信息,付诸于行动改变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传播途径的选择原则:①准确性:我们对信息进行细致的选择,然后根据要求出制定计划,并依据信息的内容、方向、受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
我们选择信息的传播方式必须要保证信息能够准确的表达、并能准确的让大众接受。
②针对性:在选择传播时,我们会考虑到针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方式。
(健康人群发放宣传单;慢性病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儿童及妇女发放健康宣传折页)。
③速度快:每种传播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如电子媒介及时;形象传播易于让人接受;口头传播更易拉近与受者的距离;书籍和画报、报刊容易保持、可反复观看。
上述几种传播渠道相比我们选择与民众最接近的。
④经济性:无论是哪种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传播者都会考虑到经济效果,力求以最小的支出达到最佳的健康传播效果。
受者的心理:我们在健康传播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受者的心理特点和动机,提高健康传播的效果。
受者的心理:①求真:受者同我们一样在接受信息时,首先会考虑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传播的过程及效果。
②求新:信息的新颖程度会影响受者的感官,明快的传播节奏会让人更容易接受。
③求短:冗长的内容只能让人感觉厌烦,这也是为什么在开会时人们都会感觉又累、又困的原因。
④求近: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所以我们更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选择最佳途径。
受者的动机:受者寻求与接受信息的动机包括:①消遣:无聊时作为打发时间的方法。
如:翻看刊物、看电视、上网浏览。
②填充时间:如候诊时观看走廊里的宣传内容、电子显示屏上的文字。
③解决疑难:发现自身问题,寻求答案或相关、相近答案(如利用电脑查询疾病、健康、保健内容等)。
④满足社会心理需求:掌握社会动态,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事故,在相关的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环境因素:影响健康传播的环境因素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尤为重要:是否是独立的宣传场所、是否有相对安静的环境、是否在居民区附近的社区、是否能让人接受等;社会环境涵盖了整个社会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