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_波斯曼传播思想再研究_陈力丹

合集下载

工具理性的批判:波兹曼媒介文化批判思想的理论溯源

工具理性的批判:波兹曼媒介文化批判思想的理论溯源

工具理性的批判:波兹曼媒介文化批判思想的理论溯源陈彤(辽宁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36)摘要:尼尔·波兹曼媒介文化批判理论思想的形成受到诸多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影响,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成因。

具体来看,波兹曼的理论思想是基于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背景而建立的,它立足于赫胥黎所构建的反技术乌托邦性质的人文主义立场,汲取了法兰克福学派与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精神,继承并发展了麦克卢汉的当代媒介文化理论,最终与鲍德里亚等人的商业符号消费理论形成现实互释,吹响了对于当代西方工具理性与技术垄断批判的先锋号角。

关键词:尼尔·波兹曼;人文立场;大众媒介;技术批判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23)03-0122-09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产生于西方后现代文化语境当中,其理论观点的形成受到诸多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影响。

在这些理论当中,丹尼尔·贝尔、奥尔德斯·赫胥黎、于尔根·哈贝马斯、路易斯·阿尔都塞、马歇尔·麦克卢汉、让-鲍德里亚等人的理论观点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波兹曼的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思想观点为波兹曼媒介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背景语境与理论成因,也为其理论的核心观点提供了思想支撑与观念互释,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波兹曼鲜明批判风格的形成。

一、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当代反思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1919—2011年)在其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通过对西方后工业社会文化的反思,形成对于当代西方文化走向的分析和预判。

贝尔对于西方后工业社会中文化艺术的反思对波兹曼的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理论中关于西方后工业社会来临的展望也构成了波兹曼理论观点形成的文化背景语境。

贝尔作为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先行者,他的理论为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发展衍生奠定了基础。

传播学三大学派(陈力丹总结)

传播学三大学派(陈力丹总结)

(一)代表人物: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莱文(旧译勒温、卢因)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施拉姆(二)经验—功能学派的特点1.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2.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三)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信息论(一)代表人物:1.英尼斯2.麦克卢汉3.梅罗维茨4.莱文森5.詹姆斯·凯瑞(二)控制论思想在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

(三)系统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提出的。

(四)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观点:循着由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

它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术主义范式”。

1.英尼斯(1894-1952)相关媒介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2.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英尼斯的学生。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媒介》等著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

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

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3.梅罗维茨(1953-),美国传播学者。

代表作:《消失的地域》(1985)。

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

4.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学者。

代表作:《软边缘》(1997)。

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

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

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詹姆斯·凯瑞(1934-2006),美国文化学家和新闻教育家。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一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一章

二、媒介

从另一种角度看符号,它们是信息、知识的载体, 即媒介。 语言是人类的第一种传播媒介,单独使用这种媒 介的历史有数万年。 数千年来,文字以植物纸草、泥板、竹片或木片、 羊皮等作为载体被人工书 写。 其实,当把印刷品视为传播媒介的时候,它承载 的文字本身也是一种媒介; 当把广播电台等视为 传播媒介的时候,它承载的言语本身也是一种媒 介。
要点思考



communication(传播)的双向、共享意义。 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双向循环传 播模式。 用社会学家米德“主我”、“客我”的观点说明人内传播 (以“阅读”为 例)。 符号能指和所指;语言和言语。 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内涵和外延。 信息(information,港台译为“资讯”)与讯息 (message)的差别。 人类依次经历的语言媒介、文字媒介以及印刷术的发明、 传统电子媒介、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等几个传播发展 阶段的各自特点。
二、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符号所表征的、由人类赋予事物 的认识或含义,并不仅仅意 味着人们通常对讨,更多地集中在语言符号的意义 领域。
在层次上,语言符号有表面意义和引申意义之分。 表面意义是指符号的本 义,是符号基本或核心 的意义;引申意义则是符号的暗示或深层的意义。
谁 传播者
说了什么 讯息 通过什么渠道 媒介 向谁说 受传者 有什么效果 效果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基于传播过程直线模式的局限,1954年,施拉姆在 《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受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 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1916—1991)观点的启 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模式与类型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一、本文概述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与研究成果。

本文将选取传播学中的十大经典解读,旨在通过对这些经典理论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传播学的核心思想与发展脉络。

这些经典解读不仅涵盖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还深入探讨了传播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领域的紧密联系。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对传播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传播现象,指导实践工作,并推动传播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在传播学领域,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堪称经典。

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的“魔弹论”观点,即信息一旦发出,就能像子弹一样击中并改变受众。

相反,拉扎斯菲尔德强调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间接性。

他通过实证研究,特别是在选举研究中,发现信息并非直接从媒介流向大众,而是先经过一小部分“意见领袖”的筛选和解释,再通过这些意见领袖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中介角色,即意见领袖在信息传递和解释中的关键作用。

意见领袖通常是某个社会群体中的活跃分子,他们具有较高的信息接收能力和社交影响力,能够将复杂的信息简化并传递给其他受众。

因此,两级传播理论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还强调了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两级传播理论还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新视角。

它让我们意识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可能存在信息流通的不平等现象。

一些社会群体可能更容易接触到意见领袖,从而更容易获取和理解信息;而另一些社会群体则可能因为缺乏合适的意见领袖或信息渠道,而处于信息传播的边缘地带。

这种信息流通的不平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为我们理解信息传播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它不仅揭示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中介角色和受众的主动性,还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流通不平等现象。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研究(1998-2005)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研究(1998-2005)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研究情况陈力丹最近每年都会撰写综述性的文章,总结每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情况。

将他从1998年到2005年的综述文章读下来,对近十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就能有个大致了解。

摘录其要点如下:《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1、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角色、责任与效能2、新闻伦理与职业规范:热点新闻引发的思考(付费采访、记者职业行为的边界、匿名信源的使用)3、新闻与法治:权利冲突与权界限定(知情权与隐私权、知情权的内容)4、媒介内容:我们会娱乐致死吗?(媒介内容的过度娱乐化)5、危机传播:渐入成熟应对之道6、政治传播:法治化的管理观念在先(新闻执政,发言人制度,政府形象传播)7、公信力研究:扩展基础理论研究(媒介公信力标准,受众对传媒的内容偏好与公信力评价)8、跨文化传播:碰撞中各得其所9、媒介教育:媒介素养和改革新闻教育(提高公众的媒介批判精神—普及媒介知识和提高公众的媒介使用能力:中西方媒介素养理论提出的不同追求)10、新媒介研究:从分类到集聚(媒介的融合式发展)《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200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研究领域的专门化和深化是基本特点。

1、新闻理论研究第一,较多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新闻学理论的传统命题进行回顾和解读,重构传统命题得以产生的历史环境。

(全党办报、用事实说话)第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重构(新闻话语中的原型沉淀、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分析)。

另外,关注新闻学的体系建构,对学术话语依附政治话语体系的评判,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亦是今年学界关注的问题。

2、传播学研究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该理论创始人之一唐纳德•肖应邀来人大作学术交流),对批判学派的关注(对文化研究学派的发展过程的梳理,),电子-数字化信息时代呈现真实被模拟取代和消解的趋向。

但科技同时也为人们更接近现实世界提供了手段。

区域内传媒和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明显增多3、新闻法治研究媒介审判和司法公正、新闻采访权、新闻侵权与诉讼、“真实性”证明(举证程序)4、传媒产业研究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媒介产业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基于现象描述的实证研究,另一个部分是引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对作为经济实体的传媒产业进行解读和剖析。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六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六章

首先,文学文本的参照系是虚构的情境,而讯息性文本的 参照系是具体的、现实的或历史的,总之是真实的。
第二,文学文本是非实用的,人们接受文学文本是为了满足 审美的需要。而讯息性文本是为了说明某一问题、达到一定 的功能目的而发出的,有的带有相当的说服性质。
第三,在结构上文学文本通过适当增加文本的不确定性而留 给接受者联想、想象、意象、意会等参与创造的机会,它给 予接受者的不完全是精确信息,而讯息性文本需要通过递进 的、多方面的说明或连续报道,给予接受者精确的信息,以 达到说明或说服的目的。这就要求讯息的内容连贯和有逻辑 性,通过这种文本的结构减少接受者对于意义理解的不确定 性。
区分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目的是强调文艺传播 过程中读 者与文本的交流。文学接受理论重点研究第二文本,对此做 出了相当深入的理论分析。 另一位文学接受理论的著名学者伊泽尔(Wolfgang Iser, 1926— )指出,文艺文本与一般的讯息性文本的一个不同 点,就在于它具有“交流能力”,可以使读者在阅读它的时 候体验到、而不是认识到某种当前世界不存在的或者读者尚 未意识到的东西,而一般的讯息性文本是以材料的形式存在 的人类的认识成果,不具有文艺文本的交流功能。他写 道:“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验不复存在的事物,能够理解对 我们来说完全陌生的事物,现在需要研究的正是这个令人惊 奇的阅读过程。”
第六,从交流过程看,文学文本通过提供形式上完整的文本, 激发接受者的审美情趣,在“观念”领域参与艺术的创造或 直接享受一种美感,对于接受者来说,这是形象性信息的再 创造或直接感知。而讯息性文本同接受者的交流过程,通过 不断地提供信息和逻辑地编织信息,在接受者那里积累起来, 用于认识变化着的现实世界,因而对于接受者来说,这是个 信息确认或材料收集的过程。

短视频新闻中“新黄色新闻”现象探究

短视频新闻中“新黄色新闻”现象探究

2024年01月近期,有这样一种短视频大量涌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同时在一些主流媒体短视频账号中也屡见不鲜。

这是一种以黄色大字幕作为标题并加以简单“采访”的短视频,其时长较短,内容浅薄,却总能获得非常亮眼的传播数据。

这类视频被受众称为“新黄色新闻”,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新黄色新闻”短视频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究竟缘何泛滥于互联网?这一现象又会对新闻业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对主流媒体在生产新闻短视频的过程中带来哪些新思考?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究。

一、“新黄色新闻”——黄色新闻的短视频新形态黄色新闻的说法滥觞于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之间的商业竞争,赫斯特的《新闻报》同普利策的《世界报》抢夺以“黄孩子”为主角的连载漫画的作者群,因而把以这两个报纸为代表的具有煽情性的新闻报道类型称为黄色新闻。

[1]这是一种以夸张、煽情的内容来吸引读者眼球,为传媒带来注意力经济,并通过低售价、高发行量赢得高利润的办报模式,给当时的美国受众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新黄色新闻”说法继承于“黄色新闻”一词,目前学界对此并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但早在互联网自媒体发展初期,周丽君曾对自媒体时代网络黄色新闻泛滥的现象作过研究,认为标题党泛滥、内容低俗化、原创抄袭等自媒体乱象都是当前网络黄色新闻的表现。

[2]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短视频逐渐“黄色新闻”化。

向烨通过抖音短视频与黄色新闻的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出抖音短视频与19世纪未兴起的黄色新闻虽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两者的传播模式较为相似,即通过夸张的标题和内容等方式实现二级传播、多级传播的指数扩大。

[3]当短视频逐渐向新闻领域渗透,短视频新闻内容也在近两年呈现出“去严肃化”趋势。

学者窦锋昌、孙萌认为“新黄色新闻”属于消遣型新闻,都有着鲜明的共性,即由作为生产主体的各类网络新媒体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精心的包装和设计,给琐碎的新闻事件或生活趣事赋予鲜明的标签或文字,并搭配带有强烈感染力的音乐,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内容。

陈力丹:2007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陈力丹:2007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2007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陈力丹陈秀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7年主要新闻传播期刊的梳理,从新闻理论、新闻实务、新闻史、传播学四个方面概述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新闻理论;新闻实务;新闻史;传播学2007年被称为中国社会公共事件年和信息公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较多地指向现实,虽然缺乏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成果,但视野较为开阔,讨论更加多元。

新闻理论研究这年关于新闻真实问题出现数篇论文,比较集中;关于信息公开的政策探讨也较多。

这年有几位研究者对新闻真实再次进行了论证。

有的文章提出探讨新闻“意义实”的问题,认为意义真实应从原初意义、媒介意义、受众意义的“意义共享”层面来探求,而共享意义则涉及到新闻价值和权力的构成关系,所以,新闻的真实意义实际上反映了价值和权力的较量。

[1] 有的文章认为,“本质真实”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真实观”较为接近,即以必然性为真实性,以反映规律为最终目的,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真实观”事实上并不适用于新闻报道领域,以此证明“本质真实”是值得商榷的理论。

[2] 有的文章认为,新闻真实是新闻呈现的理想状态,新闻传播无力承担“本质真实”所赋予的沉重使命。

所谓新闻真实,就是使新闻报道尽可能地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即现象真实。

应在现象真实的意义上衡量新闻真假。

[3] 这年展开了一场关于“隐蔽性失实”讨论。

有的文章以“隐蔽性失实”概括报道中的这类现象:在原有事实基础上,加入一定臆断成分,想当然地对现有事实加以延伸和扩展,或武断地对事件发展走向给出似是而非的推断。

作者把这类新闻分成先入为主、合理想象等多种类型。

另一位作者对这一概念提出质疑,认为“隐蔽性失实”的概念不管在确立研究对象,还是在分析研究案例乃至在探讨现象成因上,都是乏力的。

这是由于人们没有厘清虚假新闻(或称“显性失实”)与“隐蔽性失实”的关系,当下新闻的主要问题在于简单化。

尼尔·波兹曼传播思想研究

尼尔·波兹曼传播思想研究

尼尔·波兹曼传播思想研究作者:王磊来源:《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30期摘要:文章以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判三部曲”为研究基础,深入探讨整合了尼尔·波兹曼的传播学思想和媒介环境学派传播学思想关键词:尼尔·波兹曼;媒介批判三部曲;传播学思想尼尔·波兹曼是世界媒介理论家和批评家。

生前任美国纽约大学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横跨教育学、语义学和传播学。

在此我们研究的是关于他在传播学方面的思想。

在传播学方面尼尔·波兹曼弘扬了麦克卢汉、伊尼斯等人开创的媒介环境学,并推动该学派进入北美传播学主流圈。

其著作25种,其中《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和《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是他著名的“媒介批判三部曲”。

这三部曲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传播学界产生持久的影响。

文章也将基于这三本书来阐述研究尼尔·波兹曼的传播思想。

尼尔·波兹曼传播思想应属于媒介环境学派,此学派以马歇尔·马克卢汉为代表,在20世纪由北美的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整合而成,现在已经问鼎北美传播学主流学术圈。

媒介环境学派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该学派具有深厚的历史视野,关注技术、环境、媒介、知识、传播、文明的演进,跨度较大。

(2)该学派主张泛技术论、泛环境论和泛媒介论,关注的重点是媒介而不是狭隘的媒体。

(3)该学派比较重视媒介长效而深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影响。

(4)该学派怀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

尼尔·波兹曼给出的媒介环境学定义是:媒介环境学研究人的交往,人交往的讯息以及讯息系统。

具体的说,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研究我们和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者阻碍我们生存的机会。

其中包含的“环境”一词指的是环境研究——研究环境结构、内容已经环境对人的影响。

毕竟,环境是一个复杂的讯息系统,环境调节我们的感觉和行为,环境给我们耳闻目睹的东西提供结构。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组织规范诉诸于强制和服从,而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规范 的力量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作用,以增强成员对组 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统一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所希望实 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总体组织文化铁板一块地实现对 整个组织的渗透。 然而,过分强调组织文化的凝聚力和共识度,容易滋生 自傲狂妄的习气而失去对自我的省思,并进而使组织文 化故步自封,趋于僵化。与一般文化一样,组织文化是 动态的,并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富有朝气的组织文化, 明显的象征乃是它的开创性与弹性,从持续的外观与内 省中,体察出主客观环境的需求与变数,调整组织运作 的方针与步伐,规划出组织最适当的发展取向。 组织文化并不仅仅限于组织内传播,它也是组织外传播 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传播
组织内传播的信息交流依照信息流向及特性可分为 以下几种传播方式: 下行传播 上行传播 平行传播 除了上述在正式的信息传播之外,组织内还存在大 量的非正式传播。
三、组织的文化传播
循着把组织类比为家庭的人际关系学派和人力资源学派 的思路,出现了探寻影响组织诸因素的整体化阐释理论, 也即组织文化理论。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人格”。 组织文化的传播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手段,除了正式地通 过媒介反复宣扬、管理者的讲话强调、口号标语的悬挂 张贴、定期或不定期的典礼仪式、日常的组织行为规范 等进行强化和灌输之外,更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组织 故事的叙述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组织故事,即对组织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进行故事 化处理和叙述,以宣扬和灌输组织的理念和意识形态。
第一节 认识组织传播
“组织”和“传播”是把握组织传播概念和特点的关键 词。组织传播的研究 发端于20世纪初,形成于20世纪 中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深化形成了诸多研究视角, 为我们理解组织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里要说明一点, 即现在的组织传播研究者,多数是企业管理学家,以及 一些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心理学家,因而大部分实例都与 企业管理有关。而企业只是 组织的一类,还有政府机 关、政党组织、行业(专业)组织、学术团体、社会兴 趣团体、各种非政府组织、家庭、宗族、宗教组织等。 组织的结构特征差别很大,松散或严密程度差别巨大, 因而组织的内外传播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规 律来 阐述。企业组织在这里只是一类较为典型的研究范例, 其他组织的传播特点,有待新的研究成果的涌现。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转: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马克思主义传播观1,《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出版社2003年版。

(此书名称叫“新闻思想”,实际包括传播、新闻、宣传思想的研究)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传播学史论3,《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埃弗里特·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4,《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概念7,《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费斯克等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范式8,《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闻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9,《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传播学:危机与范式革命》,胡翼青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传播学研究的几种代表作12,《新闻:政治的幻象》,W·兰斯·班尼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13,《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4,《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5,《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16,《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利贝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作▲17,《交往行动理论》(三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九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九章

1、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


信息爆炸是指信息的巨量复制和传播形成的量化态势。由 于传播技术的改进,信息总量呈几何形态的增长。每天海 量的信息涌来,而人们接受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从而造成信息过载,以至有些人为躲避过量信息的侵扰而 远离各种现代信息源。 信息过载是相对于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言的。在信息爆 炸的态势下,信息生产的无限性相对于人们处理信息的时 间、精力和能力的有限性,使得人们面对海量信息而无能 为力。原本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人们的信息供给的传播现象, 现在变成了对人的一种压迫。大量的信息无序泛滥也给人 们的接收和处理带来难度,对有用信息的寻找如大海捞针, 信息利用率低下,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信息过 载在带来信息丰裕的同时,也导致了新的信息匮乏。
第一节 批判大众传媒

我们所处世界的庞大、复杂与人自身认知能力的有限, 使得我们行为决策的前提——信息的获取——必须有所 依凭。德国学者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 从符号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描述:“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 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 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 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 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 东西。”在现代社会,这种依凭主要是大众传媒。
1.对物的消费聚焦于物的符号意义

鲍德里亚认为,传统社会对物的消费着重于其功能性目 的,而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消费社会,对物的消费聚 焦于物的符号意义。这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社会,人们 通过消费物的符号意义而获得自我与他人的身份认同。 作为与社会价值相联结的符号意义,通过赋予物的差异 而将人们区分开来。他提出了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认为消费(符号)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转的核心议 题。整个社会对商品的盲目崇拜转为对符号的崇拜,符 号意义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地位、价值的区分系统渗透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此,资本主义的社会控制也 更趋全面、系统和隐蔽,符号提供了“一种比剥削要更 为精巧和更为专制的控制与权力结构”。异化现象在当 代消费社会中更加突出和严重。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是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的研究涉及传播理论、媒介融合、媒介效应等多个方面。

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多经典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新闻传播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陈力丹提出了“传播矩阵”理论,认为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多个维度和层面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环境等。

这个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另外,陈力丹还提出了“媒介融合”理论,认为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与整合是媒介发展的趋势,也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这个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的变化。

除此之外,陈力丹还对传播效应、传播伦理、网络社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阅读陈力丹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也可以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 1 -。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三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三章

第三,传播中的人通常会有回应,而且能够经过选择以 后来回应,这种回应与那种无生命事物的“反应”,其 性质完全不同。
第四,传播中的人具有反思的能力,这不仅指感知周围 环境,而且还指反观这种感知。
第五,人的传播是言说的,可以为事物诉说、命名。如 果人不称呼事物,它便什么都不是。(我国研究者王怡 红补充了第六点,即人在传播中具有创造性,人可以建 造个性化的交往。
二、我—他的人际传播
如果就人际传播的研究进程看,早期的人际传播关注个人 功效、工具性价值研究,现在开始关注传播如何造就人与 人的个性、互动、合作、协商、对话机制等。申农、拉斯 韦尔的传播模式,后来被经常用于说明大众传播,其实它 们是较早的关于人际传播的直线性模式。人际传播当然不 是直线性的,于是第一个纠偏模式便是“奥斯古德—施拉 姆循环模式”它把申农的传播模式的两头——即传播者和 接受者——变成了两个交谈的人。
还有一种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交换理论”。它的特点是 借助经济学的概念,将报偿 与付出交往的代价大小的互换。
人际传播的目的,其实有多种动机的选择。但是当一个人 富有吸引力的外界关系越来越多时,他的人际关系的不稳 定性便容易暴露出来。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时通 常需要权衡利弊,进行选择,追求传播报偿的考虑会增多。
第一节 认识人际传播
简单而言,人际传播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活动。美国华盛顿大学语言传播学教授约翰·斯图尔特 (John Robert Stewart,1941— )认为,人际传播并不 仅仅意味着两人之 间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交流。他 认为人际传播是一种每个人都带着自身和他人的人性以说 和听涉入其间的联系。人际传播的动机决定于人类社会的 各种关系,关系是理解人际传播的核心。人际传播是人类 确认自我、通过对话实现心灵相遇的重要手段。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引言: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是美国著名的媒体批评家、教育家和作家。

他生于1931年,逝世于2003年,是传媒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针对媒体对社会、教育和文化的影响,波兹曼提出了许多有深刻启示的观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童年理论”。

本文将探讨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媒介变迁在波兹曼看来,媒体是塑造社会的重要力量。

不同的媒体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而每种媒体形式又会对社会产生独特的影响。

波兹曼将媒体变迁分为口头传统、印刷术、电传媒和电子媒体四个阶段。

1. 口头传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传递信息主要依靠口头的方式。

社会不依赖书写或印刷物来存储、传递知识和信息。

这个阶段的代表媒介是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诗歌。

由于信息传递的依赖于个人记忆和口头表达,信息的传递效率相对较低。

2. 印刷术阶段印刷术的发明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容易。

印刷品的出现使知识和信息得以固化,并得以迅速传播。

人们开始大规模出版书籍和报纸,知识和信息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广泛传播。

这使得普通人也能够接触到之前被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知识,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科学和文艺的迅速发展。

3. 电传媒阶段随着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出现,信息的传递变得越来越快速和便捷。

电传媒的特点是即时性,使得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成为了可能。

新闻可以实时报道,人们之间的交流可以更直接,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

4. 电子媒体阶段电子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媒的面貌。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广泛。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博客等形式自由地传递信息和意见,形成自发的“公共领域”。

但同时,面临着信息过载和真实性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筛选能力来判断信息的可信性。

二、童年理论波兹曼的童年理论被称为他最重要的观点之一。

尼尔·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

尼尔·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

尼尔·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陈彤(辽宁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36)摘要: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集中体现了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

在“媒介批评三部曲”当中,波兹曼对西方当代社会中的唯科学主义、技术垄断主义、媒介帝国主义与商业娱乐主义等文化趋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以其人文主义立场对西方当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由此,波兹曼的“成人化的儿童”“娱乐至死”“文化绝不向技术投降”等观点中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也得到了清晰呈现。

关键词:尼尔·波兹曼;大众媒介;人文立场;技术批判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22)06-0116-08《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并称为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集中体现了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

在“媒介批评三部曲”中,波兹曼对西方当代社会中的唯科学主义、技术垄断主义、媒介帝国主义与商业娱乐主义等文化趋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以其人文主义立场对西方当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透过波兹曼的这种反思与批判态度,其“成人化的儿童”“娱乐至死”“文化绝不向技术投降”等观点中的文化立场与理论旨趣也得到了清晰呈现。

一、唯科学主义的反思批判波兹曼的人文主义立场鲜明地体现于他对于现代技术的批判当中,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波兹曼对于形成技术垄断论的根源——唯科学主义观念在西方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历史探源与详细分析,指出唯科学主义与技术垄断论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居于人文主义立场,揭示了唯科学主义在当代西方社会引发的技术滥用以及人们对于科学的盲目接受。

(一)唯科学主义的现代成因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波兹曼以“唯科学主义”单独命名一章,分析了唯科学主义在西方社会的现代成因。

波兹曼认为,唯科学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至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以及在巴黎高等技术学院的一批物理学家,并指出:他们试图建立一种基于人类社会性的科学研究,从而推动了唯科学主义的产生。

2015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_陈力丹

2015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_陈力丹


he d om n a n t t o p


c , t hat m or e a n dm o r es c h o l ars h av e

pa

d at e nt i o n t ot h e is s ue o f


n t e rn e t

互 联 网规
政 治 传 播 话题 紧 跟 快 转
抗战 时 期 新 闻 传 播 史 研 究 伴 随政 治 周 期 突 显

等 方面

马 克 思主 义 新 闻 观 的 研 究 仍 平 稳持 续




新闻 界 》

新 闻 前 哨 》 两 个期


刊 发 表 的 相 关小 型 研 究 文 章 就 有 4 5 篇
D ev e


p m e n t n

R e n m n U n v e r s



y o f Ch n a



i l


h a n l i d an
@v




si
n a c om


C h e n H u i is a d oc t o ral s tu d e nt at S c h o o l o f


的 问 题 意 识 对 当 下 新 闻 实 践 中 的 新 现象 进行 捕 捉 和 回 应

开 拓 了 我 们对相关 问 题和
现国 新 闻 文 字 报 道 体 裁 的 分 类 与 命 名 问 题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七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七章

2、现实的人后天习得文化。
文化具有传承性,但不是生理的遗传,而是后天的学习。 人拥有何种文化取决于他生活的文化环境。
3、既定的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无形向导和规范。
生活中言语、行为的进行都在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并且 这种规范 是先验的,很少有人凡事去问个为什么、去深究。
4、文化是动态的。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文化崇尚人的个性和自由,强调独立意识,认 为个人的权利、利益不可侵犯;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保 护和捍卫个人的权利,集体的存在为的是维护个人的利益; 鼓励个人奋斗、个人成功、个人为决策负责任;在这种文化 氛围中人一般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感情上不会依赖于组织 或机构;追求平等,每个人的存在对于世界具有同等意义而 不分高低贵贱。 “集体主义”文化中,“我们”的意识强烈,“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强调个人利益从属于集体利益;个人融于集体, 与集体合而为一,不提倡突出个人,通常将个人的成功归于 集体,当然相反的情形则是“一人飞天,仙及鸡犬”;讲求 集体和谐,不惜以压抑个性为代价;社会等级分明,成员各 安其位,以维护集体的稳定。
二、爱德华·霍尔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语境,即传播的“背景”,是传播活动的时空环境以及社会
文化环境。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文化就是最大的语境。
美国学者霍尔根据语境在文化中的突出倾向,将文化分为高
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又译作强势语境和弱势语境)。他 认为:“强环境交流突出按预定程序传输的信息,这样的信 息储存在受信者身上和背景之中;传达的信息中只包含极少 量信息。弱环境交流则与之相反:大多数的信息必须包含在 传达的信息之中,以弥补环境中失却的信息(包括人体内和 人体外的信息)。”

一、跨文化的语言传播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目录第1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第2章 传播学的形成与学派第3章 自我传播第4章 人际传播第5章 组织传播第6章 大众传播第7章 文艺传播第8章 跨文化传播第9章 传播的控制第10章 批判视角看传播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内容简介本书是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严格按照教材的章目编排,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进行详解,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

此外还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并提供详解。

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第1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一、概念题1传播学[北京师大2009年研;华东师大2007年研]答: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传播与信息[中科大2019年研]相关试题:(1)传播[浙大2018年研;华农2011年研;辽宁大学2008年研](2)信息[浙工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学三大学派(陈力丹总结)

传播学三大学派(陈力丹总结)

(一)代表人物: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莱文(旧译勒温、卢因)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施拉姆(二)经验—功能学派的特点1.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2.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三)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信息论(一)代表人物:1.英尼斯2.麦克卢汉3.梅罗维茨4.莱文森5.詹姆斯·凯瑞(二)控制论思想在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

(三)系统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提出的。

(四)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观点:循着由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

它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术主义范式”。

1.英尼斯(1894-1952)相关媒介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2.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英尼斯的学生。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媒介》等著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

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

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3.梅罗维茨(1953-),美国传播学者。

代表作:《消失的地域》(1985)。

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

4.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学者。

代表作:《软边缘》(1997)。

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

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

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詹姆斯·凯瑞(1934-2006),美国文化学家和新闻教育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罗维茨、兰斯·斯特雷特 (美国福德姆大学)、林文刚 又不仅限于媒介形态或渠道本身,更有着对媒介演化过程、
(Casey Man Kong Lum,威廉·帕特森大学)等是活跃的第 媒介变革带来的社会影响分析。③作为传播学中与经验学派
三代。
和批判学派相区分的新兴学派,媒介环境学派的独特性表
【作者简介】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湛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曲所蕴含的学术思想,就可得波斯曼与麦克卢汉都
第一,波斯曼对麦克卢汉的继承体现在“媒介即讯息” 成为了备受争议的传播学者,但也为其在传播学界赢得了
这一观点上,但他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正,发展为“媒介 不少声望,有点像“梅耶荷德定律”。⑩其实,师生两人的境遇
即隐喻”的观点。受到“媒介即是讯息”的启发,波斯曼相信 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媒介环境学派的情形,这一学派的
视野。中国人民大学要求本科生的新闻理论和传播学理论 了媒介环境学的定义:“媒介环境是对作为信息环境的媒介
课程必须各提交一篇读书笔记,120 多位新闻学院的同学 的研究,它所关注的是交流的技术和传播工具如何控制了
中,有四分之一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娱乐至死》作为读本,有 信息的形式、数量、速度和方向,继而研究这样的信息构造
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随着电视取代印刷术占据文化的中 有必要回溯波斯曼批判电子媒介文化时的社会背景与时代
心,公共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 语境。
步。麦克卢汉并没有对媒介的优劣高下做出区分,而波斯曼
波斯曼学术思想活跃之时,正是美国以广播电视为代
2013 年第 5 期
■ 新闻与传播研究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表的电子媒介发展繁荣的年代。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 化是由于传播技术的创新造成了信息环境的改变:当由媒
处于经济的上升期,国民生活稳定且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介造就的环境由信息稀缺变为注意力稀缺时,娱乐化便不
电视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媒介并开始发挥影响。美国新闻史 可避免。
学家艾默里便有着对当时社会景观的“激动人心”的描述:
的微观及宏观的影响。④
第三,波斯曼与麦克卢汉对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也不
在波斯曼 45 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媒 相同。麦克卢汉划分为“前文字 / 部落社会—— —文字社
介环境学派的推进上,他使麦克卢汉早期的探索合法化并 会— ——印刷时代— ——电子时代”。波斯曼的划分则有两种:
给这些探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延伸了麦克卢汉的 一种是他在 《娱乐至死》 中划分为“口语时代—— —阐释时
发出警醒,这种划分方式超越了麦克卢汉的思路。
虽然是媒介环境学派的正式开山学者,但是波斯曼
此外,与麦克卢汉对技术乐观的态度不同,生活在电子
在众多的媒介环境学者中却是一个特立独行者。作为麦 媒介泛滥时代的波斯曼对媒介技术怀有更加审慎的观点。
克卢汉的学生,波斯曼并没有完全将麦克卢汉的学术思 “他总是被一种深刻的道德感所驱使,试图用印刷时代的社
义现实世界,并且这种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⑦波斯 仅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者) 都给予高度评价:“我们今天
曼从来不相信技术是中性的,他认为每一种媒介形式都偏 已经处在尼尔描述的世界里,处于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
好某些特殊的信息内容,而电视这种瞬时性观看的媒介形 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
态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 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娱乐至死》的预言指向了我
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⑧
们今天的现实。”輥輯訛同时,不少研究者在剖析我国当前的媒体
第二,波斯曼强调其研究重点在于媒介对于人类认识 发展时,特别是分析电视娱乐节目泛滥时,直接套用波斯曼
论的影响,在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人体的延伸”基础上, 的说法,认为这就是“娱乐至死”时代来临的标志。輥輰訛这些观
波斯曼学术思想上与麦克卢汉的不同,让他在突破老
曼就有些尴尬。而波斯曼自己也曾这样形容他和麦克卢汉 师传统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但同时又延续了麦克卢
的关系:“他们[波斯曼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是麦克卢汉的 汉从技术视角研究媒介和传播的取向,逐步发展自成体系
孩子。当然我也认为自己是他的后代,不是很听话的一个 的媒介环境学派。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个不太听
2013 年第 5 期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新闻与传播研究 ■
现在将研究重点放在研究传播技术本质或内在的 符 号 在论述中打破了这种技术中立的观点,提出了对电视媒介
(symbolic) 和物质 (physical) 结构,如何对文化导致深远 通过影响文化进而控制文化的批判。
样的字面理解上,应该深挖他的思想内涵,并进一步理解他 ogy”的概念,在我国翻译为“媒介生态”或“媒介环境”之
10
创建媒介环境学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将在研读波斯曼三部 后,还曾出现讨论两个概念有何不同的研究文章,提出莫
曲的基础上,对其传播思想展开解读,也是为了对以波斯曼 名其妙的“媒介生态互动”之说。有的学生在分析老师们的
【关键词】尼尔·波斯曼;媒介环境学;技术垄断;文化;批判
2011 年 6 月,尼尔·波斯曼 (Neil Postman,1931-
作为第二代学者,波斯曼称得上是该学派承上启下的
2003)的《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中文版再版,波斯曼以 中坚力量,他亦被后继学者称作是媒介环境学这个传播学
畅销书作者而不是传播学者的身份,再次走进中国读者的 学派的开山之父。这是因为在 1968 年,由波斯曼最早给出
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派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讨论时客气地说:“借用生态学的学科思维来研究媒介在
中西方是一致的,但中国的媒介生态学对西方的研究并没
一、媒介环境学派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
有继承和延续的关系。”②为了与此前“媒介是条鱼”的“媒
介生态学”划清界线,在波斯曼等原意上研究“Media E-
传播学中的媒介环境学派,是在哈罗德·英尼斯和马 cology”的我国学界人士,使用“媒介环境学”这个概念展
十分之一选择了《童年的消逝》作为读本,可见波斯曼这两 或者倾向如何影响到了人们观点、价值和态度。故而媒介环
本书在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中的接触频率之高。然而,多数同 境学超过了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其他学科,如心理学和社
学看到的只是他对电视这种媒介形态的批判,似乎没有读 会学,因为它假定人们的心理和社会组织的方法在很大程
懂他。但也有几位同学读懂了波斯曼,甚至比此前我国有的 度上是一种文化独特的信息模式的产物”。①1971 年,波斯
学者看得还清楚,因为他们在数字化新媒体的环境中醒悟 曼在纽约大学开设“媒介环境学研究”的博士和硕士课程,
到波斯曼的真正寓意。这两本书,连同他撰写的 《技术垄 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下来。“将媒介作为环境来做研
想发扬光大,倒是波斯曼的学生保罗·莱文森“隔代继承” 会传统去维持或重获电子媒介时代的社会平衡。”⑨同时,他
了麦克卢汉的媒介观,莱文森也因此被称为“数字时代的 还突破了麦克卢汉较为单一的媒介研究,将教育、语言、宗
麦克卢汉”。
教、文化等都被纳入了其研究范围中。
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学派发展中承上启下环节的波斯
的生命力并得到世界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这个学派从 认为人类历史可以看作“使用工具的阶段—— —技术统治的
拓荒到稳步发展的过程中,波斯曼发挥了重要作用。
阶段— ——技术垄断的阶段”的过程,这不再是简单地按照媒
介形态变化划分,而转向对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波斯曼意
二、麦克卢汉的“一个不是很听话的孩子”
识到从以前人掌握技术,正在演变为技术反过来控制人,并
探索。他在媒介技术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了更新的见 代— ——娱乐业时代”,这一划分基本与麦克卢汉一脉相承,
解。在波斯曼之后,涌现了更多的媒介环境学者。1998 年, 只不过用娱乐业时代代替了电子时代的表述,更强调了电
媒介环境学会在纽约宣告成立,这一学派逐渐显示出发展 视加速娱乐化的后果。另一种划分在《技术垄断》中,波斯曼
波斯曼发展了“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他认为,以电视为中 点虽正面声援了波斯曼,但忽视了“娱乐至死”提出的社会
心的认识论本质是娱乐,因而污染了大众交流和相关活动, 语境,将当前的时代简单归结为“娱乐至死”的时代,实则是
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 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波斯曼的媒介思想。要澄清这个问题,
歇尔·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型的,至今 开研究,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成套的关于这个学派
已有三代学人: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的埃里克·哈弗 的译著。
洛克、英尼斯、麦克卢汉可视为第一代;尼尔·波斯曼、沃尔
如果从拉斯韦尔所说的“5W”模式角度看,媒介环境学
特·翁、詹姆斯·凯利等人是第二代;保罗·莱文森、约书亚· 派关心的主要是“in which channel”的问题,但研究视角
断》,构成了其媒介形态批评的三部曲。这三本论著,不仅有 究”是波斯曼反复强调的。
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洞察,而且蕴含了他一系列的传
然而在我国,这一十分明确的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内
播思想。
容,却在十多年前被望文生义地解读为媒介周围的环境如
对波斯曼传播思想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娱乐至死”这 何影响了媒介,即所谓“媒介是条鱼”;同一个“Media Ecol-
■ 新闻与传播研究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尼尔·波斯曼传播思想再研究
□ 陈力丹 毛湛文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13)05—0010-5
【内容提要】本文梳理并解读了媒介环境学者尼尔·波斯曼的传播思想,围绕其三部代表作《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 《技术垄断》,分析其与麦克卢汉思想的不同之处,并检视波斯曼思想产生的历史和时代语境。本文认为,波斯曼并非批评者 眼中的“技术悲观主义者”,其强烈的批判意识,来源于其对媒介环境的人文关怀,他对电子媒介所进行的种种批判,意在为 迷失在信息海洋中、生活在技术统治下的现代人,揭示普遍事实背后的规律,具有警示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