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

合集下载

热镀锌 标准及中外牌号对照表

热镀锌 标准及中外牌号对照表

常用钢板标准参考宝钢【产品牌号及标准】【镀锌层重量】【表面处理分类】注:表面处理记号与牌号可任意组合,如SECC-P,SECD-N,SECE-O等。

【通常可供规格范围】【产品牌号及标准】【产品的种类及代号】【镀层种类及可供范围】g/m2【推荐的标准镀层重量】g/m2【表面处理种类及特点】/彩色涂层产品【产品牌号及标准】注:代号后加G表示钢窗用牌号,如TSt02G钢窗料按A级T弯供货。

【按用途、涂料种类、涂料结构分类及代号】注:上表面指以钢板交货时,钢板的正表面为上表面,以钢卷交货时,钢板的外表面为上表面。

【通常可供规格范围】镀铝锌钢板基板则由55%的铝,43.5%的锌和1.5%的硅组成的合金涂层,其防腐能力为同等条件的镀锌钢板基板的4-6倍,是用于屋面、外墙面比较理想的材料。

镀铝锌板经实践证明具有下述特点:非凡的耐候性且使用20年以上无须进行维修。

最近对该屋面/墙面系统早期产品的测试结果表明:镀铝锌板在数十年强烈太阳光线照射、暴晒、工业排泄物的侵蚀及温度应力的作用下,主体性能完好无须进行任何维修。

全球超过5亿平方米的工程实例使该镀铝锌板正在得到更多的建筑师和业主的青睐。

卓越的抗侵蚀性能,新颖的设计风格正是这种屋面/墙面系统广为应用的原因。

研究表明: 目前这种屋面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期望达到超过30年甚至更长年限的使用寿命,且无须进行主体维修。

1. 彩色镀铝锌钢板的基材为质轻而高强力的钢材。

2. 经连续式热浸处理后,在钢板的两面形成镀铝锌合金层,经20年的不同环境、实地试验证实了在同样环境下,镀铝锌钢板比镀锌钢材耐用四倍以上。

3. 在镀铝锌钢材上涂上一层化学皮膜,在化学皮膜上再涂覆上极耐腐蚀的环氧基树脂底漆,增加防腐蚀功能。

4. 面层覆涂上耐侯性极佳的有色涂覆特殊强化学聚酯,确保镀铝锌钢板能在使用多年后仍能保持自己的原有色彩和光泽,底部则涂上一层浅灰色涂料使钢板更加美观。

冷连轧薄钢板及钢带Q/BQB 402-1999代替Q/BQB 402-97≥0.30~≤0.40>0.40~≤0.60>0.60~≤0.80>0.80~≤1.00>1.00~≤1.20>1.20~≤1.60>1.60~≤2.00>2.00~≤2.50>2.50~≤3.0>3.0~≤3.5±0.025±0.035±0.045±0.05±0.06±0.07±0.08±0.10±0.11±0.14±0.035±0.045±0.05±0.06±0.07±0.08±0.09±0.11±0.12±0.15-±0.05±0.05±0.06±0.07±0.08±0.09±0.11±0.12±0.15±0.04±0.05±0.06±0.07±0.08±0.10±0.12±0.14±0.16±0.17±0.05±0.06±0.07±0.08±0.09±0.11±0.13±0.15±0.17±0.19-±0.07±0.08±0.09±0.10±0.11±0.13±0.15±0.17±0.19/冷轧系列产品【产品牌号及标准】宝钢企业标准相当国外标准说明标准号牌号标准号牌号一般用Q/BQB403Q/BQB402St12SPCCDIN1623JISG3141St12SPCC冰箱等家电外壳、油桶、钢家俱等一般成形加工用。

电镀质检标准

电镀质检标准

Q W 8.2.4-02.5 A 电镀件检验标准/ QW 8.2.4-01.5 A 0 6 1. 目的:定义公司所有外协电镀件的检验标准。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外协电镀件的验收。

3. 抽样标准:颜色、结晶、外观表面质量参照“ LS/QW 8.2.4-01”,(判定标准为CR=0,MA=0.65,MI=1.5);镀层厚度,附着力抽样数为2pcs. ★质量小知识:缺陷等级抽样检验中发现之不符合品质标准之瑕疵,称为缺陷,其等级有下列三种:(1)致命缺陷(CR)能或可能危害制品的使用者、携带者的生命或财产安全之缺陷,称为致命缺陷,又称严重缺陷,用CR 表示。

(2)主要缺陷(MA)不能达成制品的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主要缺陷,或重缺陷,用MA 表示。

(3)次要缺陷(MI)并不影响制品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次要缺陷,或轻微缺陷,用MI 表示。

4.术语:4.1 表面缺陷:镀件表面缺陷是指镀层表面上特别是镀件的主要表面上的各种针孔,麻点,起皮,起泡,削落,阴阳面,斑点,烧焦,雾状,树枝状,各海绵状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未镀覆的部位等。

4.1.1 针孔:从镀层表面贯穿到镀层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4.1.2 麻点: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4.1.3 起皮: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现象。

4.1.4 起泡:在电镀中由地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一种凸起状缺陷。

4.1.5 削落:由于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的破裂或脱落。

4.1.6 阴阳面:指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一或色泽不均匀的缺陷,多数情况下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4.1.7 斑点:指镀层表面的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

它是由一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粘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

电镀件检验标准/ QW 8.2.4-01.5 A 0 6 4.1.8 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情况下形成的暗色,粗糙松散,质量差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漆膜硬度测试
测试步骤:
a)按客户指定的铅笔硬度选择铅笔,用削笔刀削去大约5~6mm的木头。小心操作,以留下原样的、未划伤的、光滑的圆柱形铅笔笔芯。
b)将400#砂纸放在坚硬的台面上,手握铅笔与砂纸保持90°角画圆圈,把铅笔芯尖端磨平,直到获得一个平整光滑的圆形横截面,且边缘没有碎屑和缺口。每次使用铅笔前都要重复这个步骤。
c)将试样放在水平的台面上,手持铅笔与测试面约成45°角,以铅笔芯不折断为度和约1cm/s的速度在漆膜面上向试验者前方推压约1cm。平行测试两次。
评定方法
用橡皮擦净漆膜面上的铅笔芯碎屑后,以裸眼或放大镜检查漆膜表面是否有擦伤或刮破或永久性的压痕。如果有长度超过3mm的划痕,则认为漆膜铅笔硬度未满足要求;如果两次测试均无长度超过3mm的划痕,则认为漆膜铅笔硬度满足要求。
包含一个或多个致命缺陷,可能包含严重缺陷和(或)轻微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严重不合格品(maj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可能包含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轻微不合格品(min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漆膜耐性测试
甲法:浸水试验法
a)试样的浸泡:在玻璃容器中加入纯水或自来水(客户规定时),将3件样品放入其中,并使每件样品长度的2/3浸泡于水中,在室温下静置,直到产品标准规定的浸泡时间结束。

C面残留有1mm2≤S≤2mm2的污渍,10cm2内不超过2处

变形
制品加工处理后,其基体及孔位不能有变形现象
制品经表面加工后,出现明显弯曲、翘角等变形现象

制品经表面加工后,A面出现明显凹凸等变形现象

电镀国家标准清单

电镀国家标准清单
05
GB4957-85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方法
2360-1982
06
GB5270-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厚(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
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07
GB5926-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
08
GB5931-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
3543-1981
09
GB5932-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磨试验方法
10
GB5935-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11
GB5936-86
轻工产品黑色金属化学保护层的测试方法浸渍点滴法
12
GB5937-86
轻工产品镀锌白色钝化膜的存在试验及耐腐蚀试验方法
13
GB5943-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
30
GB9799-88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2018-1973
31
GB9800-88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4520-81
32
GB10124-88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
33
GB10125-88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试验)
ISO/DIS922T
34
GB11376-89
6581-1980
72
GB/T12967.5-91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用变形法评定阳极氧化膜的抗破裂性
3211-1977
73
GB11250.1-89
复合金属覆层厚度的测定—金相法

电镀国家标准清单

电镀国家标准清单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镍电镀层
4526-1985
48
GB12333-90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铜电镀层
49
GB12334-90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2064-1980
50
GB12335-90
金属覆盖层 对底材呈阳极性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评级
51
GB12336-90
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标准方法
44
GB12306-90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
4521-1985
45
GB12307.1-90
金属覆盖层 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的测定
4522/1-1985
46
GB12307.2-90
金属覆盖层 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2/2-1985
47
GB12332-90
4543-1981
36
GB11378-89
金属覆盖层厚度 轮廓尺寸测量方法
4518-1980
37
GB11379-89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铬电镀层
6158-1984
38
GB12304-90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
4523-1985
39
GB12305.1-90
金属覆盖层 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测定
金属覆盖层 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孔隙的电图象试验
4524/3-1985
42
GB12305.4-90
金属覆盖层 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金含量的测定
4524/4-1985
43
GB12305.5-90

电镀与精饰技术标准及常用国家标准

电镀与精饰技术标准及常用国家标准

电镀与精饰技术标准(国标)与国际标准ISO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 GB3138-82 电镀常用名词术语02 GB/T4342-91 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03 GB4955-8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2177-197204 GB4956-85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2178-198205 GB4957-85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方法 2360-198206 GB5270-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厚(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07 GB5926-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08 GB5931-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 3543-198109 GB5932-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磨试验方法10 GB5935-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11 GB5936-86 轻工产品黑色金属化学保护层的测试方法浸渍点滴法12 GB5937-86 轻工产品镀锌白色钝化膜的存在试验及耐腐蚀试验方法13 GB5943-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硫化氢试验法14 GB5945-86 轻工产品铝或铝合金氧化处理层的测试方法15 GB6458-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3768-197616 GB6459-86 金属覆盖层醋酸盐雾试验(ASS试验) 3769-197617 GB6460-86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3770-197618 GB6461-86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 4540-198019 GB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1463-198220 GB6463-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3882-198621 GB6464-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静置户外曝晒腐蚀试验一般规则 4542-198122 GB6465-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腐蚀膏腐蚀试验(CORR试验) 4541-197823 GB6466-86 电沉积铬层电解腐蚀试验(EC试验) 4539-198024 GB9789-88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通常疑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6988-198525 GB9790-88 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 4516-198026 GB9791-88 锌和镉上铬酸盐转化膜试验方法 3613-8027 GB9792-88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方法 3892-8028 GB9797-88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1456-197429 GB9798-88 金属覆盖层镍电镀层 1458-197430 GB9799-88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2018-197331 GB9800-88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4520-8132 GB10124-88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33 GB10125-88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试验) ISO/DIS922T34 GB11376-89 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35 GB11377-89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储存条件下腐蚀试验的一般规则 4543-198136 GB11378-89 金属覆盖层厚度轮廓尺寸测量方法 4518-198037 GB11379-89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6158-198438 GB12304-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 4523-198539 GB12305.1-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测定 4524/1-198540 GB12305.2-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环境试验 4524/2-198641 GB12305.3-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孔隙的电图象试验4524/3-198542 GB12305.4-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金含量的测定 4524/4-198543 GB12305.5-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4/5-198544 GB12306-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 4521-198545 GB12307.1-90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的测定 4522/1-198546 GB12307.2-90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2/2-198547 GB12332-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 4526-198548 GB12333-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49 GB12334-90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2064-198050 GB12335-90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呈阳极性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评级51 GB12336-90 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标准方法52 GB12599-90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 2093-198653 GB12600-9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 4525-198554 GB12609-90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 4519-198555 GB/T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4525-198556 GB/T12611-90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57 GB/T12612-90 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58 GB6808-86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阳极氧化膜耐晒度的人造光加速试验 2135-8459 GB8013-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7599-198360 GB8014-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2164-1980适用国家标准常用国家标准CNS 3627、 3385、 4159、7669、 8886JIS D0201、 H8502、H8610、K5400、Z2371ISO 3768、 3769、 3770ASTM 8117、B268常用国家标准对照表CNS:中国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组织MILSTO:美国国防部JIS:日本工业标准NACE:腐蚀工程协会ASTM:美国材料实验协会DIN:德国标准协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BS:英国标准协会。

完整版)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

完整版)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

完整版)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1、标准编号:GB/T 2056-2005标准名称: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简介:该标准规定了电镀用铜、锌、镉、镍和锡轧制阳极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适用于电镀用的铜、锌、镉、镍和锡阳极板。

2、标准编号:GB/T-2005标准名称: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化学分析法评述简介:该标准等同于3、标准编号:GB/T -1998标准名称:金属覆盖层锡-铅合金电镀层简介:该标准规定了含锡量范围为50%~70%(质量比)的锡-铅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适用于电子、电气制品及其他金属制品上防止腐蚀和改善焊接性能的锡-铅合金电镀层。

4、标准编号:GB/T -1998标准名称:金属覆盖层锡-镍合金电镀层简介:该标准规定了由约为65%(质量比)锡和30%(质量比)的镍所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锡-镍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适用于钢铁及其他金属制品上的锡-镍合金电镀层,该电镀层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能防止基体金属腐蚀。

5、标准编号:GB/T 2056-2005标准名称: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简介:该标准规定了电镀用铜、锌、镉、镍和锡轧制阳极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适用于电镀用的铜、锌、镉、镍和锡阳极板。

6、标准编号:GB -2008标准名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7、标准编号:GB/T -2008标准名称: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2009年4月1日实施)简介:该标准适用于镀锡量单面规格不低于2.8g/m2的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能的测定。

其中包括电镀锡钢板酸洗时滞试验方法、铁溶出值测定方法、锡晶粒度测定方法和合金锡电偶试验方法。

8、标准编号:GB/T 5267.1-2002标准名称:紧固件电镀层简介:该部分规定了钢或钢合金电镀紧固件的尺寸要求、镀层厚度,并给出了高抗拉强度固件或硬化或表面淬硬紧固件消除氢脆的建议。

电镀标准——精选推荐

电镀标准——精选推荐

1.铜层厚的计算方法:镀层厚度微米=电流密度(asd)x电镀时间(分钟)x0.2172.镍层厚度的计算方法:镀层厚度微米=电流密度(asd)x电镀时间(分钟)x0.1963.锡层的计算方法:镀层厚度微米=电流密度(asd)x电镀时间(分钟)x0.491GB 9799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2081-1973《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各种使用条件下防止钢铁腐蚀的锌电镀层。

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的钢铁板材、带材和线材上的锌电镀层;钢制密圈弹簧上的锌电镀层;钢铁上非防护装饰性用途的锌电镀层。

使用本标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本标准中未涉及转化膜的具体规定。

有关规定的详细内容见国家标准GB 9800,GB 9791,GB9792。

锌电镀层上形成的铬酸盐转化膜能有效地提高镀层的耐蚀能力,镀锌生产中可将形成的铬酸盐转化膜作为常规后处理步骤,只有当用户规定不要铬酸盐转化膜时才能省去。

此外,某些需要涂漆的电镀锌零件,为了使覆盖层有良好的附着强度,可以选用磷化处理代替生成铬酸盐转化膜的处理。

b.应注意包装、贮存、运输过程中对锌镀层的防护措施,因为镀锌零件容易受到诸如硬纸板、木材、某些电工绝缘材料、油漆等散发有机物气氛的侵蚀。

c.需方仅提出按本标准进行电镀锌生产是不够的,还应当提出本标准中规定的分级号要求。

D.在有螺纹的零件上,锌镀层的厚度要受到螺纹等级和配合尺寸方面的限制。

在规定螺纹零件镀锌层的厚度时,可参照标准螺纹对镀层厚度的要求,可由电镀生产方和需方协商认可。

2 引用标准GB 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 5270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 6462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 6463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GB 9791 锌和镉上铬酸盐转化膜试验方法GB 9792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法GB 9800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3 术语3.1 主要表面指工件上电镀前和电镀后的某些表面。

(完整版)零件电镀标准

(完整版)零件电镀标准

金属零件镀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零件镀覆的术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零件上进行铜、镍、装饰铬(镍+铬和铜+镍+铬)、银、锌、锡、化学镀镍表面镀覆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955-1997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GB5270-19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T12306-19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GB/T12332-19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GB/T12333-19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GB/T16921-1997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X射线光谱方法GB/T9799-1997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GB/T9800-88 电镀锌和电镀隔层的铬酸盐转化模GB/T12599-2002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GB/T9797-1997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沉积层GB/T13913-92 自催化镍-磷镀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术语、分类3.1术语3.1.1主要表面指工件上某些已镀覆或待镀覆的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工作的外观和(或)功能是极为重要的。

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表面,如孔内部、深凹处等,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 若因特殊需要而必须按规定厚度镀覆时应在图纸或工艺文件上注明。

3.1.2最小局部厚度在一个工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得的厚度最小值,也称最小厚度。

3.2分类3.2.1按不同金属覆盖层分为:电镀铜、镀镍、镀铬、、镀银、镀锌、镀锡。

3.2.2按零件大小分为:大零件——每件表面面积1平方分米以上;中零件——每件表面面积0.3—1平方分米;小零件——每件表面面积0.3平方分米以下。

电镀产品企业通用品质标准

电镀产品企业通用品质标准
使用部门 发行日期
XXXX 科技有限公司
电镀产品企业通用品质标准
版次 A/0 页次 1/1
编号
HB-3-QC-006
镀检层验厚类度别 标准
产品类别 Cu
Ni
数码音影类
10-15µm 3.5-4.5µm
汽配类 ≥15µm 8-12µm
电子电器类 ≥15µm
8~12µm
普通类
10-15µm 3.5-4.5µm
A 面、B 面 C面
镀层无明显发黄、发蒙、发白、变形、气泡,不允许有阴阳面及明显色差,不允许有气泡、脱皮、漏镀现
象。间距 50-150 mm2 允许 1 处 0.3 mm2 的异物点压伤、擦伤、压痕、凹凸点、麻点。
电镀表面没有具体要求,不影响到与其他配件的正常装配则视为合格,其他管控要点以客户具体要求为准。
备注
镀层厚度 标准(直接 镀镍) 测厚点位
置标准 盐雾测试 耐磨测试
Cr Ni
Cr 高电位 平均电位 中性/酸性5µm
0.1-0.25µm √ √ √ √
0.15-0.25µm 20µm±5µm
≥0.25µm √ √ √ √
0.15-0.25µm 10-15µm
B面 制品在 A 面的后面和侧面面向使用者的部位
C面 使用者最不易看到的制品部位
材质外观 检验通用
标准
素材表面无明显锈斑、污渍、50-150mm2 允许≤0.2 mm2 划伤 、擦伤、压痕。切边、毛边、毛刺、
A面
无明显划手感,目视无明显变形。150 mm2 允许 0.5 mm2 2 个凹凸点或异物类表面无色斑,其他素材不
良依据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
素材无明显锈斑、污渍、间距 30-100mm2 允许 0.30mm2 划伤、擦伤、压痕 3 处、切边、毛边,批锋无明显 B面

电镀产品通用检测标准

电镀产品通用检测标准

电镀产品通用检测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件的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适用于公司来料、半成品的检查。

2引用标准
GB/T 2828-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适用于产品逐批检查)。

3定义
3.1 A 面:指电镀件正面 . (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3.2 B 面:指电镀件四侧边。

(需将电镀件偏转45~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3.3 软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无手感)
3.4 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

3.5 批锋:由于注塑等原因造成塑胶边缘突起。

3.6 麻点:由于电镀环境不干净而导致有点状或线状物覆盖于产品表面的缺陷。

3.7 凸点:由于有灰尘造成电镀表面凸点状缺陷。

3.8 沙眼:由于模具压伤后留下的印痕。

4要求
4.1 检验步骤:
? 包装检验信赖度测试试装检验尺寸检验外观检验
4.2 检验条件
4.2.1 光源: 两支40W 日光灯照射下距物件1.2 ~1.5 米
4.2.2 目视距离:35 ± 5cm
4.2.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45° ~90°
4.2.4 目视时间:5 ~10S
4 .3 检验仪器和工具
4.3.1 游标卡尺[ 准确度:0.02mm ]
4.3.2 标准菲林
4.3.3 普通刀片[ 有保护手柄]
4.3.4 塞尺
4.3.5 配套卡机面、底壳[ 工程提供]
4.3.6 3M 胶纸
4.3.7 RCA 耐磨测试仪4.4 检验细则
4.4.1 检验项目。

(完整版)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

(完整版)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

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1、标准编号:GB/T 2056-2005 标准名称: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用铜、锌、镉、镍和锡轧制阳极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用的铜、锌、镉、镍和锡阳极板。

2、标准编号:GB/T 20017-2005 标准名称: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化学分析法评述简介:本标准等同ISO 10111:2000《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质量法和化学分析法评述》(英文版)。

3、GB/T 17461-1998金属覆盖层锡-铅合金电镀层简介:本标准规定了含锡量范围为50%~70%(质量比)的锡-铅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制品及其他金属制品上防止腐蚀和改善焊接性能的锡-铅合金电镀层。

本标准也适用于其他成分的锡-铅合金电镀层,但使用时应注意这些镀层的性能可能与上述合金成分范围的锡-铅合金镀层不同。

4、 GB/T 17462-1998 金属覆盖层锡-镍合金电镀层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由约为65%(质量比)锡和30%(质量比)的镍所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锡-镍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及其他金属制品上的锡-镍合金电镀层,该电镀层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能防止基体金属腐蚀。

5、GB/T 2056-2005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用铜、锌、镉、镍和锡轧制阳极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用的铜、锌、镉、镍和锡阳极板。

6、GB 21900-20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7、GB/T 22316-2008 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2009年4月1日实施)简介:本标准适用于镀锡量单面规格不低于2.8g/m2的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能的测定。

其中包括电镀锡钢板酸洗时滞试验方法、铁溶出值测定方法、锡晶粒度测定方法和合金锡电偶试验方法。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1.目的:规范我司电镀(外协/外购)的检验标准。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司产品的零部件镀镍层,镀锌层的质量验收。

规范了电镀标准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3.特殊规定:3.1本文件若与技术图纸及SIP,SOP客户检验规范发生冲突,以上述规范和技术图纸为准。

3.2例外规定放入个别检验规格中。

4.引用标准:GB4956-85 磁性金属基本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12334-90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GB/T19798-1997 金属覆盖层镍电沉积层GB/T10125-1997 盐雾实验5.术语:5.1表面缺陷:镀层表面缺陷:镀层表面上(特别是镀件的主要表面上)的各种针孔,麻点,起皮,起泡,剥落,阴阳面,斑点,烧焦,雾状,树枝装和海绵状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未镀覆的部位等。

5.1.1针孔:从镀层表面贯穿到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5.1.2麻点: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5.1.3起皮: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的现象。

5.1.4起泡:在电镀中由于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的一种缺陷。

5.1.5剥落:由于某些原因(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破裂或脱落。

5.1.6阴阳面: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一致或色泽不均匀的缺陷。

5.1.7斑点:镀层表面的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

由于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黏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所致。

5.1.8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的情况下形成的黑暗色,粗糙松散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5.1.9雾状:镀层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云雾覆盖物,多产生于光亮赌层表面。

5.1.10树枝状结晶:电镀时在阴极(特别是边缘和其他高电流密度区)形成的粗糙/松散的树枝壮或不规则突起的沉淀物。

5.1.11海绵状镀层:与基材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5.2镀层厚度术语:5.2.1主要表面:制件上某些已作或待作覆盖的表面,在该表面上覆盖层对制作的外观或使用性能是重要的。

电镀锌标准

电镀锌标准

电镀锌标准【镀锌层重量】标准镀锌量(单面) g/m2 单面最小镀锌量(g/m2) 镀层厚度(单面) um 等厚差厚标准值10 8.5 8.0 10 1.4 20 17 16 20 2.8 30 25.5 24 30 4.2 40 34 32 40 5.6 50 42.5 40 50 7.060 51.0 4860 8.470 59.5 56 70 9.8 80 68 64 80 11.2【表面处理分类】表面处理种类记号用途说明:11磷化处理P 涂装用磷酸盐处理主要是为钢板进一步涂漆作表面准备,同时也可以防止表面产生白锈钝化处理 C 一般用铬酸盐钝化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产生白锈涂油O 前处理加涂装涂油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产品产生白锈耐指纹N 电器用提高耐指纹性及耐蚀性【通常可供规格范围】项目公称尺寸mm厚度0.5~2.0宽度900~1550长度钢板1000~6000钢带内径610【镀层种类及可供范围】g/m2镀层形式镀层种类适用范围纯锌镀层锌-镍合金镀层等厚3/3~90/90 10/10~40/40 适用于对两面耐蚀性要求一样的场合差厚3~90(每面)两面差值最大值为40g/m210~40(每面)两面差值最大值为20g/m2适用于对两面耐蚀性要求不一样的场合单面0/10~0/110 - 对一面的焊接性有要求注:①50g/m2纯锌量约等于7.1mm,50g/m2锌-镍合金量约等于6.8mm。

②等厚及单面镀层重量每面三点试验平均值应不小于相应面标准镀层重量的85%;差厚镀层重量每面三点试验平均值应不小于相应面标准镀层重量的80%。

厚度卷内径宽度0.3~2.0 610mm 800~1830【推荐的标准镀层重量】g/m2镀层形式镀层种类纯锌镀层锌-镍合金镀层等厚3/3, 10/10, 15/15, 20/20, 30/30, 40/40, 50/50, 60/60, 70/70, 80/80, 90/90 10/10, 15/15, 20/20, 25/25, 30/30, 35/35, 40/40差厚每面:3, 10,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每面:10, 15, 20, 25, 30, 35, 40单面每面: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注:经供需双方协议,亦可供其它镀层重量的钢带。

电镀国家标准.

电镀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Metallic coatings——Hot dip galvanized coatingson fabricated ferrous products—SpecificationGB/T 13912-92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SO 1459——1973(E)《金属覆盖层——热铰锌防腐蚀层——指导原则》和 ISO 1461——1973(E)《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品上热镀锌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制品防腐蚀的热镀锌层。

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的钢铁线材、管材和板材上的热镀锌层。

本标准对热镀锌前基体材料的性质、表面状态不作规定。

影响热镀锌效果的基体材料状况参见附录A(参考件)。

本标准对热镀锌产品的后处理未作规定。

2 引用标准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 12334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GB/T 13825 金属覆盖层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层的质量测定称量法3 术语3.1热镀锌将钢件或铸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在其表面形成锌—铁合金或锌和锌—铁合金覆盖层的工艺过程和方法。

3.2热镀锌层(简称:镀层)采用热镀锌方法所获得的锌—铁合金或锌和锌—铁合金覆盖层。

3.3主要表面指制件上热镀锌前和热镀锌后的某些表面。

该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的。

3.4 检查批(简称:批)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热镀锌件。

在热镀锌厂检验时,指一个生产班内同一镀槽中生产的相同类型和大小的热镀锌件。

交货后由需方检验时,指一次订货或一次交货量。

3.5 样本从批中随机抽取的镀件或镀件组。

3.6基本测量面在主要表面上进行规定次数测量的区域。

3.7局部厚度在基本测量面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各主机厂电镀产品测试标准汇总

各主机厂电镀产品测试标准汇总

ASTM B764 PV 1065
上汽
镍层电位差 ASTM B764 (3pcs)
内饰测试要求 外饰测试要求
不适用
微孔镍与光镍(或珍珠镍):20mv~ 90mv(Type 1,Type 2,Type 3); 或 50mv~90mv(仅Type 4) 光镍(或珍珠镍)与半光镍:100mv~
200mv
任意的,需要详细说 明
Cu ≥ 20.0 µm 总镍 ≥ 10.0 µm (半亮镍≥50%, 光镍或珍珠镍≤50%) 镍封 ≥ 1.0 µm
Cr mp: 0.2~0.4 µm
B-2 镍层电位差测试要求
主机厂 测试
测试标准
通用
镍层电位差 ASTM B764 (3HCD/3LCD)
奔驰 大众
镍层电位差 (3pcs)
镀层厚度 (3pcs)
位高120~180 mV.
B-3 微孔密度测试要求
主机厂 测试
测试标准 内饰测试要求 外饰测试要求
通用
微裂纹/微孔数 ASTM B604 的测量
(3HCD/3LCD)
(1) 铜沉积法:至少 10000 pores/cm2
(2) 活性点法: 至少 5000 pores/cm2
(1) 铜沉积法:至少10000 pores/cm2
C. 耐候性
测试项目
1. 耐高温 2. 环境交变 3. 环境交变+盐雾腐蚀 4. CASS
通用
GMW146682019
福特
WSS-M1P83F1-2017
奔驰
DBL 84652016
大众
TL 528-2015
上汽
SMTC 5 300 003 - 2018
X
X

电镀锌标准

电镀锌标准

电镀锌标准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电镀锌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件(以下简称“零件”)防锈及装饰用电镀锌镀层,(以下简称“镀层”)的技术要求。

2、术语定义本标准中的术语定义如下。

*其它术语应与JISH0400(电镀术语汇编)中的定义一致。

(1)光亮铬酸盐处理铬酸盐处理在锌镀层上生成防腐层,同时进行化学抛光。

光亮铬酸盐处理就是使用化学抛光的方法使镀层光亮。

化学抛光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使用铬酸溶液,它是在抑制防腐层形成的同时完成化学抛光。

另一种方法方法是使用碱溶液,是在防腐蚀层形成之后获得光亮镀层。

(2)有色铬酸盐、绿色铬酸盐及黑色铬酸处理用来防腐蚀的铬酸盐镀层厚且有色。

因此,这种防腐蚀镀层被称作“有色铬酸盐”。

其色调随镀层的主要成分铬酸铬(XCr2·yCrq3·ZH2O)的比例不同而变化;绿色色调的叫做“绿色铬酸盐”黑色色调的被称为“黑色铬酸盐”。

(3)表面干涉带在镀层上相当薄的铬酸盐涂层里有着透明的及看不见的薄涂层。

当白色光照在其表面上时,涂层及镀层表面上的反光互相进一步干涉,显出彩虹般的色彩。

这种现象所引起的条纹图案称作“干涉带”。

(4)表面色散有色铬酸盐的色调随涂层成分的不同而起变化。

而涂层成分又随铬酸盐处理浴的成分及操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即使是同一批次的某种零件,每个零件的色调都有可能不同,即使在同一表面也很难获得均匀的色调,而导致色彩不匀。

(5)白色腐蚀物锌的腐蚀物大多数情况下包括象碱性碳酸锌那样的白色混合物。

这种腐蚀物(锌锈)是在铬酸盐镀层受损,锌暴露在腐蚀环境中时产生的。

3、种类与代号镀层被分为19类,其类型及代号示于表11、代号尾部的B表示:“亮光铬酸盐处理”,C表示“有钯铬酸盐处理”,G表示“绿色铬酸盐处理”(通常叫作“黄褐色处理”),GS表示绿色铬酸盐处理中的腐蚀性能特好,K表示“黑色铬酸盐处理”。

电镀标准参考

电镀标准参考

GB 11379-89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程用铬电镀层的表示方法、加工定货时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资料、工件镀前镀后的热处理工艺规范、镀层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

适用于黑色金属或有色金属基体上带底镀层或不带底镀层的工程用铬电镀层。

工程用铬电镀层常被称为“厚铬”或“硬铬”层。

本标准不包括用于防护装饰性目的的薄铬面层。

工程用铬的应用实例及有关说明见附录A。

2 引用标准GB1238 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表示方法GB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4956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6458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GB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6463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3.术语主要表面:指工件上电镀前和电镀后的某些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工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的。

4.镀层的表示方法镀铬层及有关处理的表示方法按GB1238的规定。

5.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资料a.本标准的标准编号;b.基体金属的成分、含量或牌号以及它的金相组织状态;c.镀前是否需要作消除应力的处理;d.是否需要作引入压应力的处理,如电镀前喷丸;e.主要表面、不应有镀层的所有表面、允许铬层延伸到的所有部位可用图或有适当标记的样品详细说明;f.对于镀前处理的任何要求或限制,例如用喷砂代替浸酸处理;g.若要求底层,要说明底层的类型,例如镍层或无裂纹铬层等;h.铬层应沉积的最小厚度,若要求底层还应说明电镀层的总厚度,若认为必要,还应说明镀层的最大厚度,特别是磨损或超差零件的修复镀铬。

上述镀层的厚度均指经过磨光之后精饰表面上镀层的厚度;i.铬层的类型,如多孔的、无裂纹的、微裂纹的、双层的或常规的;j.铬层最后的表面精饰状态;k.允许的表面缺陷,包括缺陷的类型、尺寸、位置;l.工件电镀后的任何热处理要求;m.其他特殊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镀标准一览表
1、标准编号:GB/T 2056-2005 标准名称: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用铜、锌、镉、镍和锡轧制阳极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用的铜、锌、镉、镍和锡阳极板。

2、标准编号:GB/T 20017-2005 标准名称: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化学分析法评述
简介:本标准等同ISO 10111:2000《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质量法和化学分析法评述》(英文版)。

3、GB/T 17461-1998金属覆盖层锡-铅合金电镀层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含锡量范围为50%~70%(质量比)的锡-铅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制品及其他金属制品上防止腐蚀和改善焊接性能的锡-铅合金电镀层。

本标准也适用于其他成分的锡-铅合金电镀层,但使用时应注意这些镀层的性能可能与上述合金成分范围的锡-铅合金镀层不同。

4、 GB/T 17462-1998 金属覆盖层锡-镍合金电镀层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由约为65%(质量比)锡和30%(质量比)的镍所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锡-镍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及其他金属制品上的锡-镍合金电镀层,该电镀层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能防止基体金属腐蚀。

5、GB/T 2056-2005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用铜、锌、镉、镍和锡轧制阳极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用的铜、锌、镉、镍和锡阳极板。

6、GB 21900-20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7、GB/T 22316-2008 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2009年4月1日实施)
简介:本标准适用于镀锡量单面规格不低于2.8g/m2的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能的测定。

其中包括电镀锡钢板酸洗时滞试验方法、铁溶出值测定方法、锡晶粒度测定方法和合金锡电偶试验方法。

8、GB/T 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
简介:本部分规定了钢或钢合金电镀紧固件的尺寸要求、镀层厚度,并给出了高抗拉强度固件或硬化或表面淬硬紧固件消除氢脆的建议。

本部分适用于螺纹紧固件电镀层,或其他螺纹零件。

对自攻螺钉等的适用情况,见第8章。

本部分的规定也适用于非螺纹零件,如垫圈和销。

9、GB/T 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在腐蚀环境中进行过暴露试验或经其他目的的暴露后,装饰性和保护性金属和无机覆盖层所覆盖的试板或试件腐蚀状态的评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适用于在自然大气中动态或静态条件下暴露的试板或试件,也适用于经加速试验的试板或试件。

10、GB/T 9797-2005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在钢铁、锌合金、铜和铜合金、铝和铝合金上,提供装饰性外观和增强防腐蚀性的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的要求。

规定了不同厚度和种类镀层的标识,提供了电镀制品暴露在对应服股环境下镀层标识选择的指南。

本标准未规定电镀前基体金属的表面状态,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的薄板、带材、线材的电镀,也不适用于螺纹紧固件或螺旋弹簧上的电镀。

GB/T 12600规定了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的要求。

GB/T 9798规定了未镀铬面层的相同镀层的要求。

GB/T 12332和GB/T 11379分别规定了工程用镍和工程用铬电镀层的要求。

11、GB/T 9799-1997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钢铁上锌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使用条件下防止钢铁腐蚀的锌电镀层。

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的钢铁板材、带材和线材上的锌电镀层,钢制密绕弹簧上的锌电镀层以及非防护装饰性用途的锌电镀层。

12、JB/T 10620-2006 金属覆盖层铜-锡合金电镀层(机械行业)
13、JB/T 6986-1993 铝及铝合金电镀前表面准备方法
简介:本标准参照采用ASTM B253-1983。

本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电镀前一般应进行的表面准备方法,包括清洗、表面调整处理、浸镀、预镀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包括常用铸铝、变型铝合金)的表面准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铸用铝和铝合金模芯的表面准备。

14、JB/T 7704.1-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霍尔槽试验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溶液的霍尔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电镀溶液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分散能力及整平性等性能,亦适用于研究电镀溶液组分及工艺条件的改变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15、JB/T 7704.2-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覆盖能力试验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溶液覆盖能力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电镀溶液。

16、JB/T 7704.3-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阴极电流效率试验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溶液阴极电流效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电镀溶液。

17、JB/T 7704.4-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分散能力试验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溶液分散能力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电镀溶液。

18、JB/T 7704.5-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整平性试验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电镀溶液整平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各类整平性能的电镀溶液。

19、JB/T 7704.6-1995电镀溶液试验方法极化曲线测定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测量电镀溶液极化曲线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电镀溶液阴极和阳极极化曲线
20、GB/T 11379-2008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黑色和有色金属上的有或无底镀层的工程用铬电镀层的要求。

电镀层标识提供了一种表示典型工程应用的铬电镀层的厚度的方法。

21、GB 12333-19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基体上工程用铜电镀层的有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用途的铜电镀层,例如在热处理零件表面起阻挡层作用的铜电镀层;拉拔丝加工过程中要求起减磨作用的铜电镀层;作锡镀层的底层防止基体金属扩散的铜电镀层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装饰性用途的铜电镀层和铜底层及电铸用铜镀层。

22、GB/T 12599-2002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制品防腐蚀和提高可焊性的锡镀层的要求。

执行本标准应考虑国家对食品工业用锡镀层的相关法规和条例。

23、GB/T 12600-2005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镍+铬电镀层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塑料上有或无铜底镀层的镍+铬装饰性电镀层要求。

本标准允许使用铜或者延层性镍作为底镀层以满足热循环试验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程塑料上的电镀层。

24、GB/T 13912-200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简介:本标准规定了铁制件热浸镀锌层(其他合金素总含量不超过2%)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情况:a)连续式热浸镀生产的板材、带材、线材、管材和棒材;b)采用特殊标准的热浸镀产品;c)有附加要求或有与本标准要求不一致的热浸镀产品。

本标准对热浸镀锌产品的后处理和附加保护涂层未做规定
25、GB/T 15675-2008 连续电镀锌、锌镍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2009年5月1日)
简介:本标准代替GB/T 15675-1995 《连续电镀锌冷轧钢板及钢带》。

本标准规定了连续电镀锌、锌镍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等行业使用的电镀锌、锌镍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本标准与GB/T 15675-1995 相比,对下列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
———标准名称修改为《连续电镀锌、锌镍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范围中增加了锌镍合金镀层的钢板及钢带;
———新增了烘烤硬化钢、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和双相钢等基板的电镀产品;
———新增了锌镍合金镀层、耐指纹处理的定义;
———修改了牌号命名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将表面质量的要求区分为三种级别;
———新增了无铬的环保表面处理方式;
———成分和性能直接参考基板要求,并根据镀层重量不同,对锌镍镀层的钢板性能进行适当调整;
———修改了镀层粘附性的规定;
———修改了镀层重量的要求,并规定了单面单点值要求;
———对于钢带状态交货的产品,其表面有缺陷的部分的长度由8%调整为6%。

现代电镀网拥有最专业,最新颖的BBS论坛,为电镀行业相关人士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

论坛不仅有专业人员答疑解惑,也可以让您在工作之外的时间放松心情。

论坛设有娱乐版块供各位电镀人阅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