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裁常识
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
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一.文体知识1.记叙文(1)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中心。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的情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可以省略。
(3)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猫》。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紫藤萝瀑布》。
(4)方法①叙述:对事物原委、事末做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代,是基本的表达方式。
②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
a.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景物描写: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情感;c.细节描写:具体生动;③夹叙夹议:记叙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④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书法和表达。
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5)叙述方式①顺序记叙: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②倒叙a.先写结局,再追述事情的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b.把后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写。
c.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
d.③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件的叙述,如《同志的信任》。
2.说明文(1)定义: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2)特点①内容上的知识性、科学性;②结构上的条序性;③语言上的简明性。
(3)分类①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②按照表现手法的不同(4)说明对象(5)说明顺序(6)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引资料、作诠释、摹状貌等。
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常识散文在这里是指与诗歌、小说和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
是指那些在刻画事物的基础上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散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叙事散文(主要写人的叙事,带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主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议论文(主要是推理)。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式散而精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材料使用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空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表达的主题一定要清晰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情景抒情(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人情得物(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物感抒、物托志(如巴金《灯》)。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大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一部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部分,有的还有序言和结尾。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说明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是解释人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者用来烘托气氛,表达人的感受,或者促进人的情节发展。
根据不同的标准,小说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篇幅和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照写作体系,可以分为张卉小说、日记体、书信体和自传体。
按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1)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2)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称《聊斋志异》)。
传说(唐朝),如李《柳毅传》。
(4)剧本(宋朝),如《快嘴李翠莲》。
小说剧本(明朝),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6]张辉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这里的戏剧其实是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描写。
舞台描写写在剧本每个场景的对话的开头、结尾、中间,包括人物的桌子、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人物表情、动作、上下走向等。
语文基础知识文学体裁
1. 《蝶恋花》、《念奴娇》、《一剪梅》、《鹧鸪天》这 四首词,依字数划分,属于词的哪一种?
《蝶恋花》
《一剪梅》
《念奴娇》
《鹧鸪天》
2. 《蝶恋花》、《念奴娇》、《一剪梅》、《鹧鸪天》这 四首词,每首诗各分为多少片?
3. 《念奴娇》一词的题目与《鹧鸪天》一词的小序,分别 有甚么作用?
台词:剧本最主要的部分,表现出人物形象 和故事情节。
舞台说明:用来提示戏剧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舞台灯光或 布景等。
大奶奶:我先作榜样吧﹗(放下一对玉镯)
(《南海十三郎》)
台词
舞台说明: 提示大奶奶的动作
一、词的体裁特点 二、散曲的体裁特点 三、短篇小说的体裁特点 四、剧本结构的特点
一、 词的体裁特点
➢ 词是一种合乐歌词,是诗的别类,它起源于 唐代,经过五代的发展,至宋代而大盛。
➢ 词有许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 「乐府」、「倚声」等。
➢ 词产生之初,篇幅都较短小,后来出现了较 长的作品,一般依字数多少分为三类:
1. 《双调‧骤雨打新荷》、《双调‧庆东原》两首 散曲,分别属于散曲的哪一种?
2. 指出《双调‧骤雨打新荷》、 《双调‧庆东原》 两首散曲题目中的曲牌和宫调。
答案
1. 《双调‧骤雨打新荷》、《双调‧庆东原》两首 散曲,分别属于散曲的哪一种? 两首散曲均属于小令。
2. 指出《双调‧骤雨打新荷》、 《双调‧庆东原》 两首散曲题目中的曲牌和宫调。 《双调‧骤雨打新荷》,曲牌:骤雨打新荷;宫 调:双调 《双调‧庆东原》,曲牌:庆东原;宫调:双调
多限于一支曲子,与词的 小令不同。
二、散曲的体裁特点
文学体裁知识点总结
文学体裁知识点总结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按照其特定的形式、结构及表现方式进行分类的概念。
在文学创作中,不同的体裁可以给作品赋予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使得文学作品丰富多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文学体裁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文学体裁的分类文学体裁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在传统的分类体系中,文学体裁主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和戏剧三大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种体裁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1. 诗歌诗歌是文学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体裁,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韵律和节奏的追求。
诗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韵律严谨的韵诗,也有自由散漫的自由诗。
古代的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而现代诗歌则更加注重对意象的表达和想象力的展现。
诗歌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象征符号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感,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抒情性。
2. 散文散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学体裁,其不受韵律和节奏的约束,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散文随笔、散文小品、散文随笔等等。
散文在表达方式上可以是议论性的,也可以是抒情性的,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文学表现形式。
散文的语言通常比较通俗易懂,也更贴近日常生活,因此受众面更加广泛。
3. 戏剧戏剧是一种适合于舞台表演的文学形式,其最基本特点就是对话。
戏剧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悲剧、喜剧、话剧、歌剧等等。
戏剧的创作需要侧重于角色的塑造和对话的交锋,以及舞台表演的呈现方式。
因此戏剧通常对舞台和表演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专业的导演和演员来演绎。
以上三种体裁都是文学中比较典型的体裁,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但各有千秋,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只是适应不同的创作需求和表达目的。
二、文学体裁的作用文学体裁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文学体裁,就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文学体裁不仅可以赋予作品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方式,更可以满足读者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文学欣赏体验。
以下将具体介绍文学体裁的作用。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总汇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总汇什么是“谴责小说”?谴责小说,是晚清的一个小说流派。
是在1900年以后繁盛起来的。
清政府镇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内政反动腐朽,外交软弱无能,使国势衰微到了极点。
具有不同程度改良思想的作家纷纷通过创作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社会的主张。
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中国小说史略》),故称之为“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的题材和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官场、商界、华工、女界、战争等各方面,以写官场最为普遍。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即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和曾朴《孽海花》,主要内容也都是写官场的。
谴责小说为了适应报刊连载的需要,缺乏较充裕、完整的构思和写作时间,因此小说的结构不够严密,多属联缀短篇成长篇的性质,缺乏贯串始终的中心人物。
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的九死一生,《老残游记》里的老残,《孽海花》里的金雯青、傅彩云,虽是贯串全书的人物,但更多起着联缀故事的作用,缺少完整的典型塑造。
在表现手法上,“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缺乏含蓄,描写夸大失实,一些内容成为“话柄”。
但鲁迅称赞《老残游记》“叙景状物,时有可观”,《孽海花》“文采斐然”,个别小说如《九命奇冤》还受西方翻译小说的影响,用倒叙法来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些小说突破了传统的文艺藩篱,在当时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什么叫“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
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
“章回”的“回”的意思是“次”。
宋元说话人演说长篇故事,非一天一场所能了结,每场讲演一段,为了吸引观众,讲到紧要关头,就宣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也就是下一次。
因为每场讲演的时间大致相同,所以每回故事的长短也大致相等。
所以,宋元时期的说话人据以讲唱的底本,也就是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
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常识一、什么是文学体裁文学体裁指的是文学作品按照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和划分的方式。
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写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
二、主要的文学体裁1. 小说小说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描绘环境背景和展开情节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文学形式。
小说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等等。
每种小说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如言情小说追求情感的细腻表达,武侠小说注重动作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2. 诗歌诗歌是一种以压缩、凝练的语言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意象的文学形式。
诗歌通常具有韵律和节奏感,通过押韵、排比、对仗等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美感。
不同的诗歌形式有长诗、短诗、抒情诗、叙事诗等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魅力。
3.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自由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的文学形式。
散文的写作风格灵活多样,可以是抒情的、议论的、描写的等等。
散文可以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等各种主题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4. 戏剧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冲突决策的文学形式。
戏剧通常包括剧本和演出两个方面,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形式,演出则是戏剧的艺术表现形式。
戏剧通过舞台的布景、演员的表演和音效的配合来展现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享受。
5. 故事故事是一种以叙述的方式表达情节、事件和人物形象的文学形式。
故事可以是真实的或虚构的,可以是短篇的或长篇的。
故事通常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紧凑的叙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体验。
6. 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的形式表达事实、经历和观点的文学形式。
记叙文通常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叙述的客观性,通过详实的描述和有条理的叙述方式来展示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过程。
记叙文可以是自传、游记、日记、传记等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艺术特点。
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是与实用类文体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文学体裁的四大样式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
下面分别简单简绍:一、散文1、定义: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
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范围较窄。
这里所谈的是狭义散文。
2、分类: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事情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抒情散文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以抒发情感为主,兼有叙事议论。
议论散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论述事理为主,兼有抒情叙事。
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几乎都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学性,使其具有“文学”的特点,几乎不存在表达方式单一,只是单纯叙事、单纯抒情、单纯议论的散文。
3、特点:一般认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行文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表达的中心或主旨必须明确而集中。
就一般情况看,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是相当准确的;当然,对这一概括有人有不同看法。
4、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1.寓情于景,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景物中。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清、静、悲凉之情融注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之中(有人认为融注的是纯粹的喜悦之情)。
2.即景抒情,即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淡淡的喜悦和淡淡哀愁之情。
3.叙事抒情,即通过叙述事情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通过叙述“我”因身体残疾,苦闷难熬,百无聊赖地独自到地坛消遣,而母亲关爱担忧却又不愿张扬表露的事情,抒发对母亲的歉疚、感激和赞颂之情。
4.寓情于物,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某一物象中。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通过描写和赞美白杨树的伟岸形象和坚强品质,来赞美坚持抗战的中国农民。
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常识1、诗歌关于诗经:结构,分类及标准,流传时间及作者,诗的起源,孔子删诗说,六义说,变风变雅,四始说,汉诗四家国风:大致内容分类,代表性诗章,艺术特色雅颂:大致内容分类,周民族史诗的篇章,大致内容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内容,形式楚辞:新诗体,社会文化渊源,代表作家及篇章离骚:时代背景,情志内容,艺术特点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的艺术特色屈原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宋玉的九辫:艺术独创性,悲秋母题乐府:源流,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思想内容,时代精神,艺术特色,名篇分析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名篇分析,后世批评文人诗与民间乐府诗的承继关系和异同概述建安风骨:时代北京,代表作家,基本特征,后世影响曹植艺术成就:继承与开拓,艺术特色,后世批评嵇志清俊,阮旨遥深,左思风力陶渊明:诗风特色,名篇分析,后世影响谢灵运:艺术风格及其得失鲍照:艺术风格及成就永明体:代表作家,艺术上的得失宫体:代表作家及其得失庾信人生两阶段诗风转变及其文学史地位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南北之异,艺术特色,对唐诗的影响分析西洲曲和木兰辞唐诗繁荣的时代背景,兴盛原因初唐四杰的诗风,贡献,后世评价沈宋与律诗的确立山水田园诗派之王孟: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异同,名篇分析盛唐边塞诗派之高岑: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异同,名篇分析概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李白和杜甫: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文学史地位,后世评价李杜之争:褒贬,得失,学李和学杜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家,文学主张,创作实践,历史意义白居易艺术成就概述大历十才子及其创作得失刘禹锡与柳宗元韩孟中唐奇险诗派作品形式,风格特色郊寒岛瘦,诗鬼小李杜:西昆体的得失及其后世影响欧阳修和王安石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文学主张,创作实践,文学史意义苏轼的诗南宋四大家,永嘉四灵,江湖诗人陆游: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时代意义,后世影响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明代诗:台阁三杨,茶陵派,前后七子,李贽,公安派,竟陵派清代诗:江左三大家,南施北宋,神韵论,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宗唐宗宋,黄遵宪新体诗,梁启超诗界革命2、赋赋作为文体的源流演变情况主要赋家及其作品: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骈赋与骈文概况3、词概述词体的别名,结构,体式,历史嬗变等基本知识花间词与李煜:代表作品,名篇分析,文学史地位概述敦煌曲子词柳永的意义:慢词周邦彦的意义:以赋为词苏轼的词:以诗为词李清照:女性词家,词别是一家姜夔于与吴文英辛弃疾的意义:以文为词对比分析:柳与周,苏辛,姜吴,秦观与李清照,婉约与豪放清词:清初三大家,阳羡派,浙西派,常州派4、曲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结构,体制,形式,体裁,概念名词分析元代散曲作家:关马,酸甜乐府,张可久,张养浩明清散曲:成就不高,可以略5、散文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典籍,简单分类,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思想内容,风格,艺术特色诸子散文: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司马迁与史记:作家简介,写作背景,结构分类,纪传体,互见法史记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汉书的成就及其影响骈文的特点与形成,篇目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主要文学主张,创作实践,文学史意义晚唐小品文:作家,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宋代诗文运动:领袖,文学主张,文学史意义苏轼的文:兼及文学主张明文:兼诗,前后七子,李贽童心说,公安派,唐宋派清文:清初三大家(与诗那三大家不一样)桐城派,阳湖派6、戏剧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中国戏曲的形成(源流演变)及元杂剧的兴起(时代背景)元杂剧的体制及形式特点:重点在概念名词解释元杂剧的发展概况关汉卿的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主要内容,艺术特色,时代精神其他关剧提要关马郑白代表作西厢故事的承继和演进西厢记的艺术成就:爱情理想,人物形象分析,时代精神其他作品提要:历史剧,水浒剧,公案剧,爱情剧,社会剧南戏:形成,发展,体制四大传奇及琵琶记明传奇概况汤显祖: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临川四梦提要牡丹亭: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渊源,时代精神苏州派简介:李玉李渔的创作及理论成就南洪北孔:故事来源,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人物形象分析,时代精神花部和雅部清代讲唱文学:弹词,鼓词,子弟书7、小说小说溯源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唐传奇:兴起与发展,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名篇分析,文学史地位,后世影响话本:产生与体制,篇目提要,侧重名词解释明代四大小说:章回小说的产生体制,成书,作者,版本,思想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成就,小说批评分析明代其他小说:历史,神魔,世情三言二拍简介聊斋和阅微儒林外史:作者,思想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成就红楼梦:思想内容,主要典型,对传统写法的打破,时代精神,批评理论清代其他小说提要:狭邪,黑幕,讽刺8、古代文论诗言志,诗缘情,情志统一兴观群怨论:孔子,王夫之庄子的美学思想文学史对屈原和司马迁的评价:发愤抒情和发愤著书王充的文学主张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杜甫论诗诗陈子昂风骨兴寄论唐古文运动唐新乐府运动江西派诗论严羽沧浪诗评王夫之叶燮明清戏曲本色论李渔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小说批评:李贽,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1.文学体裁,古代的,包括散文和韵文(诗、词、歌、赋等);现代的,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文学体裁知识
一、文学体裁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与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
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
骈文就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现在一般把律诗与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她的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与绝句两种,又有五言与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就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就是很严。
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就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与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就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就是此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就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就是配乐的诗。
包括散曲与杂剧。
散曲就是清唱曲,杂剧就是演出曲。
散曲又可分为小令与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
【文学常识】关于文学体裁知识,你知道多少
【文学常识】关于文学体裁知识,你知道多少文学体裁知识归纳(一)散文1. 古代散文在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经历以下发展历程:(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3)魏晋南北朝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章多讲求声律,形成骈俪文体。
两晋散文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为代表。
北朝的《水经注》不仅是地理著作,也是描绘山水风光的散文著作,为散文开拓了新的领域。
(4)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5)明代散文先有前后“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6)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更注重“义理”的体现。
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 现代散文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其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与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文学常识之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常识之文学体裁常识Ⅰ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文学体裁常识(基本)
四、诗歌
1.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2.诗歌的特点:
5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太史公曰……’。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6说。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捕蛇者说》。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1)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以意象作为客观社会生活和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
(2)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3)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3.诗歌的分类:
(1)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旧体诗)和现代诗歌两大部分。
3.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4.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5.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6.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常识1(一)小说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
长篇小说描写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借以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短篇小说描写人物较少,故事情节比较单纯,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个场面或一件事情,以突出刻画一两个人物的性格;中篇小说介乎以上两者之间,描写若干人物和不太复杂的故事情节,比短篇有深度和广度,而生活容量又不及长篇。
还有一种微型小说(或称“小小说”),一般只有一千字左右,可看作是短篇小说的一支。
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
按照体例格式,则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系列小说等。
2.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完整,从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要求有完整的情节。
其次要紧凑,即做到简练而不冗繁、集中而不分散,主线鲜明,可有适当的跳跃却并不中断。
第三要新颖,即不落俗套,这样可以避免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乏味感。
为了使小说引人入胜,情节应生动曲折;同时,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它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应该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重要任务。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
小说塑造人物大抵有两类:一类是以生活中的某一个人作为原型,在此基础上加工,但创作时并不受真人真事限制;另一类是用生活中大量同类人的特征揉合而成。
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物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8)—文学体裁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学体裁1.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着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2.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四俪六”)。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着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3.唐诗的形式多种多样,唐诗的形式基本上有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4.词,起源于中晚唐,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主要分为小调、中调、长调,极盛于宋代。
5.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
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6.辩:“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常识(一)散文散文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体形式。
古代所说的散文,是不押韵的文章都成为散文,现在所说的散文,是指同小说、诗歌、喜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
(一)散文的类别散文按其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二)散文的线索散文,在结构上总是一条线索,将材料贯穿陈过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形”与“神”做到和谐、统一。
散文的线索大致有以下几种:1. 以人物的行踪及所见为线索。
2. 以某一事物为线索。
3. 以景物的变化或变换为线索。
4. 以作者对事物的感情为线索。
5. 以某一事件为线索。
阅读散文,理清线索,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结构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三)散文的结构散文取材广泛,结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散文的内容,分为有情节的和无情节的两种。
有情节的散文,往往是按情节的发展来安排结构的,有的则是按观点的逻辑联系来结构全文的。
(四)散文的形与神形是指散文的材料和表现形式,神是指散文的中心。
神韵。
形散而神聚就是散文的重要特点。
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作者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可以从人物的一个侧面窥全貌,可以从事情的一个片段着墨,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灵活选择。
同时,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犹如散板式结构,不拘一格,或者叙述事件的发展,或者描绘人物的形象,或者托物抒情,或者发表议论,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度、随意变化。
所谓神聚,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必须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文学体裁常识(二)小说小说是一种以人物形象的创造为中心,借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
(一)小说的分类小说的分类由于标准不同而显得较为复杂。
就题材的时代分类,有历史小说和现代小说;就文体的区别来说,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和诗体小说;就体裁的区别划分,有日记体小说、书集体小说和章回体小说;小说体裁及主要内容划分,有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公安小说、改革题材小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体裁常识你是否还在为搞不清楚文章的体裁而发愁呢?好好的看一下这篇文章,对于体裁问题你就游刃有余啦!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窦娥冤》)。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Ⅳ诗歌⑴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⑵诗歌的特点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⑶诗歌的分类:诗歌按时代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现代诗歌按形式又可分为新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如《沁园春?长沙》)。
新诗按内容有无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又可以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借人、事的描写抒情等几种形式。
新诗按形式分为格律诗(如闻一多的《死水》)、自由式、散文诗。
新诗按来源分为群众创作的民歌(歌谣)和文人诗作。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古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倚声”“填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常常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
近体诗就是古典格律诗,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一般又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形式的绝句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排律等多种形式的律诗。
按字的多少,词一般又有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⑷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新诗旧体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
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沁园春?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
这些都是现代诗歌。
②信天游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也可一韵到底;多用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
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③古体诗?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多指唐代以前的诗歌,近体诗是指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等。
④律诗?绝句(又叫截句)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成为排律。
⑤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⑥乐府新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新乐府,创于初唐。
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⑦标题词牌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一首词或词的一段叫“一阙”,“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⑧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⑨散曲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
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
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
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⑩元杂剧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
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参看下面11),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
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11宫调?曲牌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
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
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12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上联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即阴平、阳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仄起平落。
Ⅴ古代其他文学体裁⑴赋。
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
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
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⑵骈文。
它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它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又叫“四六文”。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对其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
唐代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⑶辩。
辩即辨是非,别真伪。
其特点是通过批驳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⑷原。
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黄宗羲的《原君》。
⑸论。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
《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太史公曰……’。
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⑹说。
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
《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如《师说》《捕蛇者说》。
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
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⑺奏议。
它是古代臣子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如李密的《陈情表》;“对策”是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