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检校张拉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共4页
60吨千斤顶回归方程式
60吨千斤顶回归方程式
欧伯巴顶是一种常见的悬臂梁设备,它实施了很多重要的工程,这也是一种比
较常见的大型设备。
现在,我们研究的是60吨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说明如何计
算其工作效率。
悬臂梁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动机构,使吊杆上的机头和下方支座间结构,
给吊杆及吊杆上装在钢绞线上的暂停发动机提供动力,利用钢绞线起升吊杆上的吊头。
清楚地知道60吨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可以准确计算出其工作效率。
在数学上,60吨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M=q*h1*h2/h3,
其中M为吊头重量(60吨),q为起升的速度,h1、h2、h3分别为支座的高度和
绞线的高度。
可以看出,它的计算特别复杂,它是通过不同参数的加权相乘得出的,我们通过改变参数的值来调节工作效率。
此外,60吨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也允许我们改变设备的结构来实现其燃料消
耗的最小化,从而节约成本。
因此可以看出,60吨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不仅可以
用来计算其工作效率,还可以用来优化设备的结构,从根本上改善其工作性能。
使用60吨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可以准确地测试设备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能
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使设备能够实现最低燃料消耗和最优工作绩效。
因此,60吨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的存在,对于悬臂梁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检校张拉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
关于检校张拉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关于检校张拉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阐明由(一)式至(二)式的转换过程以及a 与b 的出处(一) Y = a + b X (试验室公式,旨在求得a 、b 。
) 试验室数据(“顶压机”法)油缸面积571.48cm 2=57148mm 20.4(1.0)级压力表读数MPa(Y) 千斤顶压 力值(KN) (理论计算)压力机读数KN(X)校正系数实测值理论值=K1.00≤K ≤1.051 2 3 均值 A B C D E F G i1 5 285.7 272.1 1.05 i2 10 571.5 544.3 1.05 i3 15 857.2 816.4 1.05 i4 20 1143.0 1088.6 1.05 i5 25 1428.7 1360.7 1.05 i6 30 1714.4 1632.8 1.05 i7 35 2000.2 1905.0 1.05 i8 40 2285.9 2177.0 1.05 i9 45 2571.7 2449.2 1.05 in …首先计算相关系数])([])([2222Y Y n X X n YX XY n ∑-∑*∑-∑∑*∑-∑=γ ≥0.9999计算公式:截距 222)(X n X X Y X XY a ∑-∑∑*∑-∑*∑=斜率 22)(Xn X XYn Y X b ∑-∑∑-∑*∑= 说明:①“Σ”读“西格玛”是“∑=ni 11”的简化。
表示与a 、b 相关的数据(即“回归因素”)Y 或X 由 i 1=5MPa(或272.1KN)……至i 9=45MPa(或2449.2KN)……i n =……之总和。
② n 表示数据量即因数发生的次数,此处n=9。
例如:22229124515105+++=∑= i y 。
()22914515105+++=⎪⎭⎫⎝⎛∑= i y 。
()2.2449454.816153.544101.2725991⨯+⨯+⨯+⨯=∑= i YX n 。
张拉力与油表读数计算说明书
沈阜开发大道(丹霍公路十大线至新民外环段)改扩建工程第八合同段施工空心板张拉力、油表读数及伸长值大连四方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沈阜开发大道改扩建工程第八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1年05月25日20米空心板张拉力、油表读数及伸长值计算说明书一、φs15.2钢铰线初始张拉力(20%)及油表读数计算1、初始张拉力(20%)的计算P(20%)=σS其中:σ—控制应力1395MPaS—钢筋有效面积140mm22、油表读数计算1#千斤顶y=0.2191x-1.4133(回归方程由检测报告提供)2#千斤顶y=0.2209x-0.7867(回归方程由检测报告提供)其中:y—指示器示值x—负荷二、φs15.24钢铰线控制张拉力(100%)及油表读数计算1、控制张拉力(100%)的计算P(20%)=σS×100%其中:σ—控制应力1395MPaS—为钢筋有效截面积140mm22、油表读数计算1#千斤顶y=0.2191x-1.41332#千斤顶y=0.2209x-0.7867其中:y—指示器示值x—负荷详细计算数值见下表20m空心板张拉力及油表读数3、理论伸长值的计算ΔL=P/E×L其中:ΔL—理论伸长值(mm)P—设计控制应力P=1395 MPaE—弹性模量E=1.95×105MPaL—张拉台座夹具至夹具距离L=66400mmΔL=1395/(1.95×105)×66400=475mm4、实测值为ΔL实=ΔL初+ΔL终其中:ΔL初为初张拉力(20%)对应的钢铰线伸长值,实际取理论计算值的20%,ΔL初=95mmΔL终相对于初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按照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应控制在±6% 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13米空心板张拉力、油表读数及伸长值计算说明书一、φs12.7钢铰线初始张拉力(20%)及油表读数计算1、初始张拉力(20%)的计算P(20%)=σS其中:σ—控制应力1395MPaS—钢筋有效面积98.7mm22、油表读数计算1#千斤顶y=0.2191x-1.4133(回归方程由检测报告提供)2#千斤顶y=0.2209x-0.7867(回归方程由检测报告提供)其中:y—指示器示值x—负荷二、φs12.7钢铰线控制张拉力(100%)及油表读数计算1、控制张拉力(100%)的计算P(20%)=σS×100%其中:σ—控制应力1395MPaS—为钢筋有效截面积98.7mm22、油表读数计算1#千斤顶y=0.2191x-1.41332#千斤顶y=0.2209x-0.7867其中:y—指示器示值x—负荷详细计算数值见下表13m空心板张拉力及油表读数3、理论伸长值的计算ΔL=P/E×L其中:ΔL—理论伸长值(mm)P—设计控制应力P=1395 MPaE—弹性模量E=1.95×105MPaL—张拉台座夹具至夹具距离L=56700mmΔL=1395/(1.95×105)×56700=406mm4、实测值为ΔL实=ΔL初+ΔL终其中:ΔL初为初张拉力(20%)对应的钢铰线伸长值,实际取理论计算值的20%,ΔL初=81mmΔL终相对于初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按照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应控制在±6% 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张拉设备回归公式
20% 30% 50% 100% 15%
17束
3296.4
30% 50% 100%
计量器具名称及型号:液压千斤顶,400t 出厂编号:0937 压力表器号:5203.14D 油泵型号:ZB10/320-4/800B 油泵器号: 校核方程:Y= 钢束股数 0723 0.0134 锚下控制张 拉力(kn) X + -0.38 对应油表 读数 2.94 6.26 10.69 21.76 3.52 5.47 7.42 11.31 19.11 38.60 6.25 12.87 21.71 43.79 0936 5203.14D 型号:ZB10/320-4/800B 器号:0723 千斤顶 出厂编号 对应压力表器号 油泵型号及器号
计量器具名称及型号:液压千斤顶,400t 出厂编号:0938 压力表器号:5382.14D 油泵型号:ZB10/320-4/800B 油泵器号: 校核方程:Y= 钢束股数 0723 0.0133 锚下控制张 拉力(kn) X + -0.1 对应油表 读数 3.20 6.49 10.89 21.88 3.77 5.70 7.64 11.51 19.24 38.58 6.48 13.05 21.82 43.74 0935 5382.14D 型号:ZB10/320-4/800B 器号:0723 千斤顶 出厂编号 对应压力表器号 油泵型号及器号
张拉阶段及对应控制力 (kn) 15% 247.89 495.78 826.3 1652.6 290.86 436.29 581.72 872.58 1454.3 2908.6 494.46 988.92 1648.2 3296.4
9束
1652.6
30% 50% 100% 10% 15%
15束
千斤顶线性方程计算公式
顶号 0257 表号 548434(7) 张拉力(KN) 油表读数 319.3 10
60
y = 0.035x - 1.564
50
603.9 906.1 1198.2 1432.6
20 30 40 50
40
30
系列1 线性 (系列1)
Y
20
10
0 0 1000 X 2000
顶号 / 表号 548435(8) 张拉力(KN) 油表读数 302.5 10 617.2 20 906.9 30 1194.1 40 1461.4 50
40
30
系列1 线性 (系列1)
Y
20
10
0 0 1000 X 2000
顶号 0255 表号 6A2834(4) 张拉力(KN) 油表读数 293.6 10 592.7 20 894.1 30 1195.2 40 1488.6 50
60
y = 0.033x + 0.164
50
40
30
20
系列1 线性 (系列1)
Y
10
0 0 1000 X 2000
顶号 0250 表号 548432(6) 张拉力(KN) 油表读数 317.9 10 584.8 20 880.8 30 1196.7 40 1431.2 50
60
50
y = 0.035x - 1.025
40
30
系列1 线性 (系列1)
Y
20
10
0 0 1000 X 2000
线性方程:y=aF+b a 0.0358 0.0356 0.035 0.0334 0.0343 0.0352 0.0354 0.0345 b -1.6714 -1.3433 -1.2601 0.1647 -0.859 -1.0254 -1.5645 -0.9417
千斤顶校准作业指导书..
第五章千斤顶校验规程第一节基本原理千斤顶,特别是大吨位千斤顶,常用于预应力砼施工中预应力钢绞线等的张拉。
由于千斤顶对外显示不是活塞上的力值而是液压油的压力值,这样在张拉钢绞线张拉时不方便。
钢绞线的张拉是以力为控制参数的,故校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立千斤顶液压油压力值同千斤顶向外提供的力值之间的关系;一般地,这种关系是线性关系。
另外,由于千斤顶活塞与活塞环之间存在摩擦阻力,单纯以液压油压力来计算千斤顶提供的力值是不恰当的,同时,若活塞与活塞环之间的摩擦阻力过大,也不能保证千斤顶的正确计量,这也是在千斤顶的校验要处理的问题,也就是要限制千斤顶的摩阻系数不大于....。
.............1.05一般地,校验千斤顶前,应先校准油压表;只有经校准的油压表才能用在千斤顶上。
在千斤顶上的油压表一般是1.5级精度,这样,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互换油压表后的误差也不会超过3.0%,这种精度是能满足施工要求的。
故在理论上用于千斤顶上的油压表可以互换使用,前提条件是油压表必须校准合格。
第二节校验荷载级数确定千斤顶在使用时,往往达不到其最大的吨位,因此在校验时,也不一定要校验到最大吨位。
因此校验荷载级数可这样确定:根据使用要求,确定本次校验的最大压力Pa,则级间压力差为Pa/10,同时,再向最大压力之外加上两荷载级,即两个Pa/10,这样校验荷载级数共有12级。
第三节校验过程1、千斤顶的准备在校验之前,应让千斤顶的活塞自由往复运动数次,一是查看千斤顶是否完好,二是确定千斤顶活塞与活塞环之间是否有异物,造成摩擦阻力过大。
如有故障,应先排除故障。
然后要查找千斤顶的铭牌或档案,查出它的公称活塞面积备用。
2、校验时,将千斤顶置于反力架上,测力计或传感器器置于千斤上方(可选用三等精度的测力计或传感器),用垫块适当地垫高千斤顶或测力计,使用千斤顶活塞能顶上反力架,如图1所示。
启动千斤顶油压泵,使压力表清零。
若是小吨位、小行程的千斤顶,可以用试验室的压力机或万能材料试验机做反力架。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分段计算表
本工程项目预应力钢绞线按照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求进行采购
计算参数计算: 钢绞线编号 T1 T2 fpk= 1860 工作长度mm (L1) 100 100 直线长度 mm(L2) 7000 14000 K= 0.0015 束数 1 1 μ = 0.25 张拉端张拉控制力 195300 195300 Ap= 140 L1工作长度 (mm) 1.430769231 1.430769231 Ep= 195,000 L2工作长度 (mm) 50.07692308 100.1538462 总延伸量 (mm) 51.51 101.58 备 注 钢绞线 长mm 7600 14600
4#千斤顶校验回归方程为:P(x)=0.0366x+0.3478
4#千斤顶校验回归方程为:P(x)=0.0366x+0.3478
钢绞线为4根,张拉控制力P=781.2 张拉阶段 25% 50% 100% 张拉力(KN) 195.3 390.6 781.2 油表读数 (Mpa) 7.49578 14.64376 28.93972
3#千斤顶校验回归方程为:P(x)=0.0354x+0.1748
备注: 本25m箱梁的预应力钢绞线按照设计要求均按照两段设计,钢绞线计算长度已经包括了工作长度100mm(设计工作长度300,此长 度包含在钢绞线设计总长度中)。 . 2 计算: 复核: △L=(Pp×L)/(Ap×Ep) 直线部分Pp=P
钢绞线为3根,张拉控制力P=781.2 张拉阶段 张拉力(KN) 10% 20% 100% 146.475 292.95 585.9 油表读数 (Mpa) 5.360015 10.54523 20.91566
张拉千斤顶工作原理及校验PPT学习教案
油 压 σ
千斤顶活塞受力简图
第16页/共30页
作用 于钢 束的 张拉 力
2.什么情况下应该对张拉千斤顶进行校验 (1)新千斤顶初次使用前; (2)油压表指针不能退回零点时; (3)千斤顶、油压表和油管进行过更换或维修后; (4)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张拉超过200次以上,
客运专线规定千斤顶标定周期为一个月,油压表标定 周期为一周;
筋。下图为JM型锚具和YC-60型千斤顶的安装示意图。 系列产品有YC20D,YC60与YC120型千斤顶。
YC60型千斤顶主要由张拉油缸、顶压油缸、顶压活塞、
穿心套、保护套、端盖堵头、连接套、撑套、回弹弹簧
和动、静密封圈等组成。该千斤顶具有双作用,即张拉
与顶锚两个作用。
第2页/共30页
图4-29 YC-60型千斤顶具和JM型锚的安装
锥锚式千斤顶由张拉油缸、顶压油缸、退楔装置、
楔形卡环、退楔翼片等组成如图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当张拉油缸进油时,张拉缸被压移,
使固定在其上的钢筋被张拉。钢筋张拉后,改由顶压
油缸进油,随即由副缸活塞将锚塞顶人锚圈中。张拉
缸、顶压缸同时回油,则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
第7页/共30页
1-张拉油缸;2-顶压油缸(张拉活塞);3-顶压活塞;4-后的外貌 1一张拉油缸;2—顶压油缸(即张拉活塞);3—顶压活塞;4—弹簧; 5—预应力筋;6—工具锚;7—螺帽;8—锚环;9—构件;10—撑脚; 11一张拉杆;12—连接器;13—张拉工作油室;14—顶压工作油室;
15—张拉回程油室;16—张拉缸油嘴;17一顶压缸油嘴;18—油孔
第10页/共30页
张拉前,先将连接器旋在预应力
的螺丝端杆上,相互连接牢固。千斤 顶由传力架支承在构件端部的钢板上。 张拉时,高压油进入主油缸、推动主 缸活塞及拉杆,通过连接器和螺丝端 杆,预应力筋被拉伸。千斤顶拉力的 大小可由油泵压力表的读数直接显示。 当张拉力达到规定值时,拧紧螺丝端 杆上的螺母,此时张拉完成的预应力 筋被锚固在构件的端部。锚固后回油 缸进油,推动回第11油页/共活30页 塞工作,千斤顶 脱离构件,主缸活塞、拉杆和连接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检校张拉千斤顶的回归方程式
阐明由(一)式至(二)式的转换过程以及a 与b 的出处
(一) Y = a + b X (试验室公式,旨在求得a 、b 。
)
试验室数据(“顶压机”法)油缸面积571.48cm 2=57148mm 2
首先计算相关系数
]
)([])([2222Y Y n X X n Y
X XY n ∑-∑*∑-∑∑*∑-∑=γ ≥0.9999
计算公式:
截距 2
22
)(X n X X Y X XY a ∑-∑∑*∑-∑*∑=
斜率 2
2)(X
n X XY
n Y X b ∑-∑∑-∑*∑= 说明:
①“Σ”读“西格玛”是“∑=n
i 11”的简化。
表示与a 、b 相关的数据(即“回归因素”)
Y 或X 由 i 1=5MPa(或272.1KN)……至i 9=45MPa(或2449.2KN)……i n =……之总和。
② n 表示数据量即因数发生的次数,此处n=9。
例如:
22229
1
2
4515105+++=∑=ΛΛi y。
③ i 表示因素发生的次序,如i 1=5 , i 2=10 ……i 9=45等等(因素:原因要素)。
④按公式计算求得
Y = a + b X = 0 + 0.018373 X = 0.018373X
回归方程(即经验方程、经验公式)之意义(使用价值)在于将各个处于离散
分布状态的相关数据(因素)通过统计手段(如a 、b 计算公式)使它们趋于(回归于)统一稳定(如ρ = a + b F 方程式)。
因此,这种回归分析所得数据永远是一个近似数。
其近似于理想值(或理想状态、要求精度)的程度由相关系数γ表达,此处要求γ=0.9999,同时要求校正系数K 等于1小于1.05,就是说当γ和K 的条件满足后,a 、b 的运算结果可信(可以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应用)。
关于回归运算公式的根源,涉及应用数学如概率论、最小二乘法……等等,须作深入复杂的学习研究。
随着X 、Y 这两个关系密切的因素的细分即“n ”值增加,将相应提高回归分析的质量,即γ将愈加趋于“1”!这就是数学的辩证法。
(二)ρ= a + b F (现场实用公式,旨在求ρ)ρ——油泵0.4级压力表的现场张拉读数(MPa)。
[注意:ρ×油缸面积即每一预应力钢束的实际张拉力值KN/束]。
F——每一预应力钢束的设计张拉力值(KN/束)。
a与b是线性回归方程式中的两个常数(参数),a相当于截距,b 是F变量的系数,也是斜率[b =(ρ- a)/ F]。
a、b乃回归运算之核心,其运算依据由试验室提供,即校顶时油泵0.4级压力表的分档读值设为Y(自5MPa……至50MPa,共10档;今又改为按4MPa的倍数分档,自4MPa……至48MPa,共12档。
)和相应的压力机读数(KN)设为X,或测力计(压力环)百分表读数(mm)经换算后的相应压力值(KN)。
(一)与(二)两式中Y与ρ的影响因素(人、泵、表、顶)及F(设计值)与X(实测值)具备可代换的逻辑性【先有(一)后有(二)】。
已知 Y = 0.018373X, 所以ρ= a + b F = 0 + 0.018373F。
值得提醒的是,计算表明,校顶系数与b(斜率)正相关,即与预施应力值正相关,这也是要求K ≥1.00的内在原因;但千斤顶油缸面积的大小却与b(斜率)反相关。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
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