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综述
浅谈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主要特点
![浅谈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主要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08c92d915f804d2b16c1d5.png)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04- 0862( 2007) 05( a) - 0019- 02
氧气作为一种重要原料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 传统获得氧 气的方法主要通过低温精馏法 即深冷法 其投资大 能耗高 操 作复杂 仅适用于大规模制氧领域 变压吸附法是20世纪60年代 才开发成功的 由于其灵活 方便 自动化操作 投资少 能耗 低等优点 得到了快速发展
1 电解液预热的必要性 蒸发过程中, 电解液预热温度作为主要的工艺操作条件之一,
尤为重要 通过计算, 电解液温度每升高10 , 加热蒸汽消耗量 可节省170kg/ t , 占总耗的5%左右 在一般工序中电解液送至蒸 发时, 温度只有75 左右, 采用三效四体两段顺流蒸发操作, 效 溶液沸点145 , 就是说, 要将电解液加热到沸点温度, 电解液温 升达70 , 若完全用生蒸汽加热, 则仅用于电解液预热的汽耗即 达1190kg/ t 碱 如果预热温度接近进料 效的沸点, 则对蒸发 装置的稳定运行和降低加热蒸汽用量大有益处, 一般, 电解液使用 蒸发的冷凝水显热来预热 由于预热工艺和装置不够完善, 预热 后电解液的温度往往比蒸发器内料液的沸点低得多, 这就不可避 免地要在蒸发器内继续预热而消耗一部分加热蒸汽 据资料报 道, 目前多数氯碱厂电解液预热后的温度要比进料效的沸点低 45 50 , 引起蒸汽消耗增加0. 7 0. 9t / t 100%Na OH, 占蒸发 总汽耗的25% 30%, 因此, 为了节约蒸汽, 应采取措施, 提高电解 液预热温度
由于深冷分离氧 氮的过程是在极低的温度下进行的 设 备在正常运行前必须有预冷启动这一耗能过程 启动时间通常在 6h 以上 变压吸附技术制氧通常在 30mi n 左右便可获得纯度为 93. 5 %的产品氧 3. 3 可 随时停机
变压吸附制氧原理
![变压吸附制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62fc23fd0a79563d1e723c.png)
VPSA制氧简介变压吸附制氧原理吸附是指:当两种相态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其中密度较低物质的分子在密度较高的物质表面被富集的现象和过程。
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大的多孔固体)被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小的气体或液体)称为吸附质。
吸附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即:化学吸附、活性吸附、毛细管凝缩和物理吸附。
PSA制氧装置中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是指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包括范德华力和电磁力)进行的吸附。
其特点是:吸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进行的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物质间的动态平衡在瞬间即可完成,并且这种吸附是完全可逆的。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工艺过程之所以得以实现是由于吸附剂在这种物理吸附中所具有的两个基本性质:一是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二是吸附质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随吸附质的分压上升而增加。
利用吸附剂的第一个性质,可实现对混合气体中某些组分的优先吸附而使其它组分得以提纯;利用吸附剂的第二个性质,可实现吸附剂在高压下吸附而在低压下解吸再生,从而构成吸附剂的吸附与再生循环,达到连续分离气体的目的。
装置所选用的吸附剂都是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固体颗粒,主要有:工业PSA-O2活性氧化铝类和分子筛类吸附剂。
吸附剂最重要的物理特征包括孔容积、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和表面性质等。
不同的吸附剂由于有不同的孔隙大小分布、不同的比表面积和不同的表面性质,因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
吸附剂对各种气体的吸附性能主要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吸附等温线和动态下的穿透曲线来评价的。
优良的吸附性能和较大的吸附容量是实现吸附分离的基本条件。
同时,要在工业上实现有效的分离,还必须考虑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分离系数应尽可能大。
所谓分离系数是指:在达到吸附平衡时,(弱吸附组分在吸附床死空间中残余量/弱吸附组分在吸附床中的总量)与(强吸附组分在吸附床死空间中残余量/强吸附组分在吸附床中的总量)之比。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29d7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3.png)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变压吸附制氧技术(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PSA)是一种用于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技术。
它通过调节吸附剂的压力进行气体的吸附和脱附,从而实现氧气的生产。
这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生活领域,为人们提供了高纯度的氧气,同时减轻了对传统氧气供应方式的依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变压吸附制氧技术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改进。
过去,该技术的主要局限在于设备体积庞大、操作复杂、效益低下等问题。
然而,随着吸附材料、气体分离理论和设备工程的进步,目前的PSA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实现了设备小型化、自动化程度高和高效率的氧气产出。
一方面,新型吸附材料的研发推动了PSA技术的发展。
石化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分子筛(Molecular Sieves)成为PSA技术中的理想吸附剂。
分子筛具有大孔径和高比表面积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吸附氮气,使氧气得到足够的富集。
此外,树脂状吸附剂的研究也逐渐成为PSA技术的一个新方向。
这种吸附剂具有更高的气体吸附速率和更好的气体选择性,进一步提高了氧气的产出效率。
另一方面,气体分离理论的深入研究也为PSA技术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持。
传统的PSA技术主要基于动力学理论,通过调节吸附剂的压力和流量来实现氧气的富集。
然而,近年来,热力学理论在PSA技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热力学理论的使用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吸附剂的效率,提高氧气的纯度和产出率。
在应用方面,PS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生活领域。
医疗行业中,PSA技术可以用于制取高纯度氧气,用于呼吸机、手术室和氧疗设备等的供氧。
相比传统的氧气瓶和槽,PSA技术可以实现连续供氧,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在工业领域,PSA技术可以用于氧化反应、燃烧和半导体制造等过程中的氧气需求。
传统的液氧和液氮供气方式存在储存和运输的限制,而PSA技术可以实现现场制氧,减少成本和能源消耗。
此外,PSA技术还可以用于生活领域,如水处理、饮食食品、饮料和酿酒等领域的氧气需求。
变压吸附脱氧
![变压吸附脱氧](https://img.taocdn.com/s3/m/ee7fca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c.png)
变压吸附脱氧
变压吸附脱氧是一种基于吸附原理的脱氧技术。
它通过使用具有特定吸附性能的吸附剂,在一定压力下将氧气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达到脱氧的目的。
该技术的吸附剂再生和分离过程在变压条件下进行,实现连续吸附和分离,从而实现高效、低能耗的脱氧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变压吸附脱氧技术通常采用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
碳分子筛是一种具有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能够在一定压力下选择性吸附氧气,从而实现氧气的分离和净化。
同时,通过调节压力条件,可以实现吸附剂的再生和循环使用,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提高经济效益。
变压吸附脱氧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首先,该技术具有较高的脱氧效率和较低的能耗,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品中的氧气含量,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其次,该技术采用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延长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行成本。
最后,该技术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生产。
总之,变压吸附脱氧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环保的脱氧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fc286f2ba0d4a7302763a36.png)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对变压吸附制医用氧过程中的吸附剂选择、流程开发、多层过滤系统等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它将有助于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在我国各级医院中的使用。
变压吸附(简称PSA)制氧是国际上最近三十年新兴起来的制氧技术,它的特点是就地产氧,只要将制氧设备接通电源,就可由空气中生产出氧气,且设备的体积小、操作简单,可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适合实施管道化中心供氧的医院以及工业不发达地区的医院。
1原理和方法变压吸附制医用氧是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使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zeolite molecular sieve)。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及其它稀有气体,它们的分子极性各不相同,其中氮气的极性较氧气的极性要大。
沸石分子筛是一种极性吸附剂,在等温条件下,当吸附压力增加时,它对氮气的平衡吸附量要比氧气增加很多;当吸附压力减少时,它对氮气的平衡吸附量比氧气减少很多。
利用沸石分子筛的这一特性,可采用加压吸附,减压解吸循环操作的方法制取氧气。
2吸附剂的选择在PSA吸附床中,至少有两层吸附剂,靠近进料端的吸附剂称为“预处理”吸附剂,它的主要作用是除去进料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氧化铝通常被用作预处理吸附剂,但是,使用中人们发现在氧化铝与其它吸附剂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个低温区,称为“冷点”,会影响吸附剂的再生。
随着人们对“冷点”的进一步认识,氧化铝已被NaX型的沸石分子筛代替,因为它比氧化铝具有更高的氧、氮吸附容量和吸附热,可以帮助减少“冷点”的损害。
目前,具有更高吸附容量的NaX吸附剂已经被开发出来,可以进一步减低“冷点”效应。
靠近吸附床产品端的第二层吸附剂称为“主吸附剂”,它的主要作用是氧气、氮气的分离,一般选用具有优先吸附氮气的沸石分子筛。
在有些场合,NaX既被用来作主吸附剂,也被用作预处理吸附剂,但CaA型的沸石分子筛是变压吸附法制氧最常用的吸附剂。
为了提高分子筛的吸附性能,又开发其它类型的分子筛如CaX型的沸石分子筛,目前吸附选择性能最好的吸附剂是LiX型和MgA型沸石分子筛。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391fb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5.png)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摘要:简述了变压吸附技术应用于空分制氧领域的技术优势;基于这些优势,吸附空分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随后综述了吸附制氧领域的关键技术发展并作出展望。
关键词: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大型化;噪音控制引言近年来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持续发展,已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化工、炉窑、玻璃等多个行业中,满足不同产业对于氧气的需求,推动了国内工业制氧设备的技术变革。
一、分析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优势(一)运行成本低在制氧工艺中,电源能耗量占据总运行成本的90%以上,伴随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优化创新,纯氧电耗从原来的0.45kW·h/m3变为现在的0.30kW·h/m3,电能消耗量得到了大幅度降低。
相比于其他空分制氧技术,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
(二)流程简洁、本质安全、易于操作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工艺流程较为简洁,罗茨鼓风机和罗茨真空泵作为基础的动力设施,操作方式比较为简单,便于开展维护工作[2]。
操作压力的范围在-0.5~0.5bar,不属于压力管道范畴;几乎常温操作,因此具有本质安全性。
开停机方便,开机30min以内即可产出符合标准的氧气;可实现无人值守。
(三)投资低、工期短变压吸附制氧设备主要由一体化罗茨设备、吸附设备、以及阀门切换体系等构成;设备种类、数量少,可以节约项目的一次性投资成本,且设备的占地面积比较低,还可以降低设备土建成本和建设用地的费用。
同时吸附制氧设备的加工制造周期比较短暂,重要设备的加工周期不会超出4个月,一般状况下6个月内就可达成产氧目标,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建设时间。
(四)维护简单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应用的设备比较少,包括鼓风机、真空泵和程控阀门等全,这些设备的备件便于更换,可以实现量化生产。
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对后续的工期进行严格管控,同时设备维修方法较为简单,售后便捷。
(五)便于调节负荷通过并联、变频、程序时序控制等技术手段,可以方便调节装置产量和纯度,把纯度调在70%~95%,通过对变压吸附制氧设备进行联合使用,可以对负荷进行有效调节。
青藏铁路与氧气——青藏高原变压吸附与膜分离制氧报载与文献综述
![青藏铁路与氧气——青藏高原变压吸附与膜分离制氧报载与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f127a9251e79b8968022675.png)
,*旅铁路: 世界之橄的新的 铜铁长 城
青藏铁路的修建工程, 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
壮举。中国人在 “ 生命禁区” ,冒严寒、迎风雪、抗缺 氧、 斗冻土, 挑战极限, 勇创一流, 攻克了 “ 高寒缺氧、 多年冻土、 生态脆弱” 三大世界性难题。 一条修筑在平
路全线通车。
全长1 2 1 公里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用的钢轨( 4 1 4
万多吨) 全部为国产 ( 由攀钢、 包钢、 鞍钢提供) 有氧 , 的创新的高原旅客列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世界之巅新 的钢铁长城一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彰显了 “ 达10 0多公里的世界第一流
的高原冻土铁路( 世界上冻土铁路行车平均时速一般为 5 公里左右, 0 最高也只有7 公里) 正如世界各国媒体 0 , 报道所称“ 青藏铁路是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 “ 中国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
关组创造性地提出了 “ 有压吸附、 高原低气压直接解吸 的变压吸附制氧工艺和隧道掌子面弥散供氧和氧吧车供
含氧量低于 1 8 %就不行, 再低就会出现 “ 缺氧症” ,日
本 界限 6O 空 氧 度 至1 -% 划的 为1 Z当 气中 浓 低 0 - , %。 %6
人就会出现意识不清,严重的要濒于死亡。
“ 先生存, 再生产” 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严格体检, 。 免
费发放防寒用品和抗缺氧药物。 铁路沿线建立了14 4个 三级医疗机构, 0 每1公里一座医院, 医务人员与施工人
冷( 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 度以下, 一般为一 ', 4 最低 C
达一 0 历史最低曾达一 52 。 40 C, 4 .C) 这正如人们形容的 那样:“ 氧气吸不饱,六月穿棉袄,积雪化不了,风吹 石头跑” 。但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中国人铺就了 创造一系列世界之最的青藏铁路,确实是一个奇迹! 缺氧,是青藏高原筑路的 “ 第一威胁” ,缺氧引起 的肺水肿、 脑水肿对职工的生命如一颗定时炸弹。 铺轨 架桥, 稍一用力就需要氧气。 一般平原人到高原, 易发 生 “ 高原反应” ,不适应就会得 “ 高原病” 。高原反应, 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 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增高 造成的气压低、 含氧少、 空气干燥等的变化, 而产生的
变压吸附制氧
![变压吸附制氧](https://img.taocdn.com/s3/m/d1353b1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d.png)
摘要文章就目前最常用的空气分离法----深冷法、变压吸附法在流程费用、产品用途等方面进行了简单比较。
详细分析了1000m3/hO2PVSA制氧机的能耗及气氛成本的计算,在此基础上阐述了PVSA制氧机在一些现场供气领域的优势。
图1表2关键词:真空变压吸附能耗成本比较优势SSS实业氧气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等工业生产中,例如,富氧炼铁、炼钢、炼铝、炼锌,其它工业窑炉中用富氧助燃;合成氨工来中富氧块煤连续汽化,造纸行业中氧气漂白及脱木,等等。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简化工艺、节约能耗。
而做为产品氧的生产设备---空分设备,用户可以根据所需氧气的纯度及产量,在深冷法及变压吸附法中选择。
目前,变压吸附制氧主要应用于电炉炼钢用工艺氧、造纸行业中漂白及脱木用氧和医疗用氧等。
变压吸附制氧就是将空气通过分子筛(通常为泡沸石),利用氧、氮分子的直径差异来分离氧、氮以制限氧,这种吸附法为平衡型吸附。
也有利用速度不一样来进行分离的速度型吸附,这种吸附制氧法必须有多塔切换流程(压力升高时吸附、压力降低时解吸),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
1、PVAS与深冷法的比较深冷法空气分离制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工艺流程不继改进。
现代化生产装置使用分子筛纯化、高效透平、填料塔、内增压等流程和工艺,能耗和基建费用有所降低。
PVA制氧装置是近20多年中发展起来并被市场所广泛接受的技术,PVSA技术开发时间更短。
PVSA两塔真空解吸制氧流程见图1。
PVSA与深泠比较各有特点:1.1流程比较PVSA制氧装置流程简单,设备数量少,主要设备仅鼓风机、吸附塔、储气罐、真空泵和一些阀门。
而深冷空分装置流程复杂,主要设备包括空压机、预冷器、纯化器、换热器、膨胀机、精馏塔、氧压机(或液氧泵)等许多装置。
1.2基建费用PVSA装置设备数量少,基建费用少,对厂房要求也不高。
深冷空分装置设备复杂,安装要求高且周期长,基建投资高,其保冷箱和保冷材料(珠光砂)就需要大量资金。
1.3运行控制PVSA装置能自动无负荷运转,启动时间短,且停车12小时内吸附塔内气氛稳定,重新开车后几分钟就能出产品。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f5e1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2.png)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基于分子筛的原理。
分子筛是一种多孔的固体物质,它可以吸附气体中的分子。
在变压吸附制氧技术中,分子筛通常使用沸石
作为吸附材料。
沸石具有许多微小的孔道,可以选择性地吸附氧气分子。
通过改变沸石的压力和温度条件,可以实现对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有效分离。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在医疗领域用于治疗呼
吸系统疾病。
许多患有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额外的氧气供应来维持正常的
生活。
通过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可以提供高纯度的氧气,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手术室、急救车和其他医疗设施,以确保氧气
供给的稳定和可靠。
其次,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在工业领域中也有许多应用。
例如,钢铁、
化工、玻璃等行业需要大量氧气来支持其生产过程。
通过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可以从空气中提取高纯度的氧气,用于这些工业生产过程。
与传统的
液氧供应相比,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更加节能和可持续。
此外,变压吸附制氧技术还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氧气燃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处理有机废气。
通过将有机废气与高纯度氧气
混合燃烧,可以将有机物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是一种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气
体来提供高纯度氧气的成熟技术。
它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并在医疗、工业和环境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变压
吸附制氧技术将在更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制氧机原理 变压吸附(psa)技术
![制氧机原理 变压吸附(psa)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823b18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f.png)
制氧机原理变压吸附(psa)技术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制氧机原理变压吸附(PSA)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生活等领域。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介绍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62d9715cc7931b765ce155d.png)
一、变压吸附制氧技术介绍1、变压吸附制氧基本原理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是利用气体在不同的压力下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对空气中各种气体进行分离的一种非低温空气分离技术。
空气中的主要组份是氮和氧,因此可选择对氮和氧具有不同吸附选择性的吸附剂,设计适当的工艺过程,使氮和氧分离制得氧气。
氮和氧都具有四极矩,但氮的四极矩(0.31Å)比氧的(0.10 Å)大得多,因此氮气在沸石分子筛上的吸附能力比氧气强(氮与分子筛表面离子的作用力强,如图1所示)。
因此,当空气在加压状态下通过装有沸石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床时,氮气被分子筛吸附,氧气因吸附较少,在气相中得到富集并流出吸附床,使氧气和氮气分离获得氧气。
当分子筛吸附氮气至接近饱和后,停止通空气并降低吸附床的压力,分子筛吸附的氮气可以解吸出来,分子筛得到再生并重复利用。
两个以上的吸附床轮流切换工作,便可连续生产出氧气。
2、变压吸附制氧工艺流程介绍VPSA制氧装置的操作必须至少包含两个步骤:进气吸附和抽空解吸,无论采用几塔流程,每个吸附塔都必须周期性地重复这两个步骤。
最初的变压吸附装置规模小,一般采用两塔流程,后来为了扩大规模和节约能耗,又开发出多塔流程。
随着新型吸附剂的开发和设备制造工艺的进步,又逐步向两塔流程回归。
这是因为采用两塔流程时,当一个塔进行吸附时,另外一个塔可以进行抽空解吸,两个塔互相匹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必须的操作,使吸附剂的利用效率最高,而且两塔流程可以实现吸附塔之间的均压,氧气的收率和能耗也可达到比较好的水平;此外,两塔流程由于工艺简单,设备数量少、投资较低。
尽管两塔流程在能耗水平上不如多塔流程,但综合考虑投资和运行费用,两塔流程的长期运行成本最低。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两塔流程,这个结论是理论上的分析,同时得到了国内外变压吸附制氧设备供应商长期实践的验证。
但大规模装置采用两塔流程必须解决两个难点:在限定气流速度的前提下,解决大直径吸附塔的制造问题并保证吸附塔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综述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6fd4d2db4daa58da0114ae5.png)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田津津,张玉文,王 锐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制冷系,陕西西安 710049)
摘要:回顾 了 变 压 吸 附 (PSA) 近 些 年 来 的 发 展 现 状, 并 且 介 绍 了 变 压 吸 附 技 术 应 用 的 领
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由于电能紧张,变压吸 附制氧又在炼钢等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3 我国对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研究
我国对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开发起步较早,从 1966 年开始研究沸石分子筛分离空气制氧技术;20 世纪 70 年代 PSA 分 离 空 气 制 氧 在 钢 铁、 冶 炼 和 玻 璃窑等工 业 领 域 已 经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20 多 年 来,由于技术力量分散,相互之间缺少联络,我国 的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发展缓慢,同国外的差距越来 越大。
Abstract:The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in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PSA)is followed by an introd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the PSA technology . The advantages of the PSA in rich-oxygen air separation systems are also analyzed. Finally,we present the latest progresses in the PSA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our lagging situation compared with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he world,and the future efforts to make . Keywords: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Oxygen manufacture;Research;Application
浅究变压吸附制氧法及深冷法
![浅究变压吸附制氧法及深冷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d60cec227916888586d700.png)
浅究变压吸附制氧法及深冷法现如今,工业上的制氧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变压吸附法,另一种就是深冷法。
变压吸附法是近年来刚兴起的工艺而深冷法则属于传统方法。
这两种制氧方法各有各的好处。
因此用户难免会面临对两者的选择问题。
本文将从这两种制氧法的制作工艺、技术手法、运行参数、投资成本、建设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
一、两种制氧方法的制作过程以及制作原理(一)变压吸附法变压吸附法是一种新兴的制氧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工业制氧工作当中。
鼓风机、吸附塔、缓冲罐、贮氧罐以及真空泵是其主要的组成结构,利用各式的专业阀门进行设备之间的连接,再加上一套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就是一套完整的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把空气进行除尘处理之后,利用鼓风机将其鼓进盛有多种分子筛(作为吸附剂)的吸附塔中。
这个时候空气中大部分的氮气、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水和少量的氧气等会在吸附塔中被分子筛吸附住。
而剩余的大部分氧气则会经过床层由塔顶排除。
这个时候得到的氧气,就可以称之为富氧产品。
然后将其导入到贮氧罐中进行贮藏备用。
当吸附塔中的分子筛达到了饱和状态之后,要停止鼓风机鼓入空气操作,同时要将真空泵打开对吸附塔进行抽真空的处理(这项操作主要是为了将氮气等杂质从分子筛中“脱离”出来,这样的话吸附剂就可以再进行循环利用)。
在停止一个吸附塔空气进入的同时,将另一个吸附塔打开进行空气的吸附工作,这样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吸附塔交替工作的形式可以保证富氧产品连续不断的产出。
而吸附塔的交替切换的工作则是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相关阀门的控制进行的。
(二)深冷法深冷法相对于变压吸附法来讲,它算是传统的制氧方法。
它的主要设备构成包括:空气压缩机组、空气冷却系统、分子筛净化系统以及透平膨胀机、分馏塔、换热器等。
如果需要对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进行回收的话,则还需增设一个稀有气体分馏设备。
将空气导入到制氧机组进行各种气体的分离操作后,可以得到纯氧、纯氮以及各种类型的稀有气体。
VPSA变压吸附制氧设备说明书
![VPSA变压吸附制氧设备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10473234b35eefdc8d333d9.png)
1 概述1.1 真空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真空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从空气中制取富氧的技术,真空变压吸附(VACUUM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VPSA),是一个近似等温变化的物理过程,它是利用气体介质中不同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不同而产生的气体分离,吸附剂在压力升高时进行选择性吸附,在压力降低至负压时得到脱附再生。
真空变压吸附分子筛制氧设备是以电力为动力、空气为原料,利用沸石分子筛在加正压状态下对氮的吸附容量增加,负压时对氮的吸附容量减少的特性,通过对两只吸附塔切换作用,形成正压吸附、负压脱附的循环过程,实现空气中氧、氮的分离,连续制取所需求的工业用氧。
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设备的制氧过程为物理吸附过程,无化学反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是一种理想的供氧方式。
整个制氧过程相对于传统的深冷法制氧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流程简单、使用操作方便、设备启动迅速、常温低压运行、安全可靠、能耗小、制氧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
1.2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工作过程瑞气真空变压吸附分子筛制氧设备是以洁净空气为原料,经空气过滤器进入罗茨鼓风机,升压至45kpa左右,出口气体温度约50℃,经过换热器进行冷却,使温度降到35℃左右,再进入已经再生完毕处于工作状态的吸附器。
在吸附器内,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等极性分子气体经过氧化铝、13X脱水剂被吸附,干燥空气再通过LiX 分子筛后空气组分中的氮气组分被分子筛吸附分离,氧气在吸附器顶部富积进入氧气平衡器,纯度93±3%左右的富氧通过调节阀稳压处理进入缓冲罐,缓冲罐中的富氧压力在10~15kpa,缓冲罐出口富氧经过氧气压缩机升压达到所需的压力要求,高压富氧气冷却后通过氧气储罐再送至用氧用户。
为获得连续稳定的产品氧气,瑞气真空变压吸附分子筛制氧设备设置两只吸附器,交替产氧,一只吸附器产出氧气时,另一只吸附器处于抽真空再生状态,吸附器在真空泵作用下抽至-60kpa左右,排出的富氮组分经过消音处理排至室外。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方案经典.doc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方案经典.doc](https://img.taocdn.com/s3/m/fc74c3231a37f111f1855bb6.png)
ZY-1000/80Nm3/h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公司简介第二章:变压吸附制氧简介第三章:技术方案第四章:近两年变压吸附设备部分业绩表第五章:公司投资成功案例一、公司简介成都宏达新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设备及气体产品应用研究开发的专业公司。
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设备销售、租赁、整改★VPSA真空变压吸附制氧★PSA变压吸附制氧设备★制氮设备、氮气纯化装置★LNG系统成套设备和LNG泵企业拥有现代化标准生产车间和大批专业从事VPSA真空变压吸附、PSA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及机械技术人员,为气体及气体设备领域用户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我公司下辖的企业有四川简阳天欣气体公司和广西百色聚源气体公司,为客户提供优质高纯度的气体。
企业还在四川省内与成都欣国力低温公司、简阳川空通用机械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公司于2011年3月17日在梧州市苍梧县工商行政管理处登记注册成立的广西川桂气体科技有限公司。
其性质为有限责任。
注册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
我们将不断完善售后服务、改善设备工艺、加强质量管理,并与研究机构密切配合,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出色的产品与服务。
二、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简介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空分制氧工艺。
与传统的深冷空分制氧装置相比,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具有投资少、能耗低、运行维护费用低、工艺条件温和(常温、低压)、工艺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灵活性高(可随时开停)、建设工期短和安全性好等优点,因此得到国内外大型气体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并纷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研究开发。
自九十年代国外开发成功高效锂基制氧分子筛后,变压吸附空分制氧技术开始迅猛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在很多用氧场合下变压吸附空分制氧可替代深冷空分制氧,并且装置的经济性明显优于传统的深冷空分制氧装置。
2.1.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原理空气中的主要组份是氮和氧,因此可选择对氮和氧具有不同吸附选择性的吸附剂,设计适当的工艺过程,使氮和氧分离制得氧气。
变压吸附法制氧与深冷法制氧综合分析
![变压吸附法制氧与深冷法制氧综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dd0ad86f1aff00bed51ed7.png)
变压吸附法制氧与深冷法制氧综合分析河南开元气体装备有限公司张文录2009年12月18日比较项目深冷空分法制氧变压吸附法空分制氧工艺流程流程复杂流程简单技术成熟度比较成熟比较成熟操作难易程度操作稍复杂,开停机时间稍长操作简单,随用随开设备操作弹性筛板塔到70%,填料塔到30% 多台配套鼓风机真空泵时30-100%纯度调整制氧纯度可达99.6% 制取纯度≤93%的富氧多种产品生产可以生产氧氮氩等多种产品只有一种氧产品自动化程度调节较复杂,调节复杂调节较简单,调节方便安全性低温有一定爆炸危险性常温低压下运行,无不安全因素操作工适应程度操作工需长时间专业技术培训操作工经过较短时间培训即可上岗作厂房要求比较高比较高设备投资一次性投资少一次性投资多土建投资一次性投资多一次性投资少综合投资与变压吸附法空分制氧相当与深冷空分制氧相当维护费用与变压吸附法空分制氧相当与深冷空分制氧相当占地面积占地面积稍大占地面积稍小制氧单位能耗0.4~0.75kw.h/ Nm3O20.36~0.38kw.h/Nm3O2制氧成本运行费用稍高运行费用稍低适用范围纯度要求高且连续运行单位纯度要求低且断续运行单位KDON-5000/5000深冷法制氧与VSA-5000变压吸附制氧比较比较项目KDON-5000/5000深冷法制氧VSA-5000变压吸附制氧产量纯度5000 Nm3 / h,纯度99.6% 5000 Nm3 / h,纯度93%氮气产量纯度5000 Nm3 / h,纯度99.99% 不能生产氮气产品配套水平常规产品配套且为PLC控制中高端产品配套且为PLC控制设备投资1800万元2400万元工程材料250万元90万元土建投资350万元150万元共用工程100万元50万元安装工程150万元80万元综合投资2650万元2770万元年维护费用45万元30万元制氧单位能耗0.50kw.h/ Nm3O20.37kw.h/ Nm3O2元/Nm3O20.250(按0.5元/度电)0.185(按0.5元/度电)10年内电费10000万元(按每年8000小时)7400万元(按每年8000小时)操作人员15人12人更换分子筛时间8-10年8-10年更换分子筛数量7000Kg×2 30000Kg×2更换分子筛费用21万元756万元分子筛平衡点(7560000-210000)/《(0.25-0.185)×5000×8000》=2.83年,即在2.83年时VSA工艺经济2次换筛周期内变压吸附比深冷节省电费=13年×5000×8000×(0.25-0.185)=3380万元。
变压吸附法制氧与深冷法制氧综合分析5000
![变压吸附法制氧与深冷法制氧综合分析5000](https://img.taocdn.com/s3/m/a5e236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f.png)
变压吸附法制氧与深冷法制氧综合分析5000一、变压吸附法制氧原理二、深冷法制氧原理深冷法制氧是一种基于蒸发冷却原理的工艺方法。
它通过将空气进行压缩冷却,使其达到液化的状态,然后通过分离液态空气中氮气和其他成分的方法,获得高纯度的氧气。
该过程主要包括空气的压缩冷却、液态空气的分离和再蒸发等步骤。
三、变压吸附法制氧的优缺点1.优点:(1)工艺简单,设备相对较小,运行成本较低。
(2)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制氧的纯度和产氧量。
(3)对于大气压力下的制氧工艺,通过分子筛的选择可以实现较高的制氧效率。
2.缺点:(1)过程中气体经过吸附塔进行循环使用,造成制氧效率的降低。
(2)对于高纯度的氧气,需要较高的设备投资。
(3)过程中需要能量消耗,造成能源的浪费。
四、深冷法制氧的优缺点1.优点:(1)能够获得较高纯度的氧气,适用于一些对氧气纯度要求较高的领域。
(2)能够通过调节工艺参数来获得不同纯度和产氧量的氧气。
2.缺点:(1)设备较大,投资成本较高。
(2)能耗较高,需要较大的能源供应。
(3)对于大气压力下的制氧工艺,制氧效率较低。
五、变压吸附法制氧与深冷法制氧的应用1.变压吸附法制氧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医疗领域,用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氧疗场所,提供纯净的氧气。
(2)制造业,如焊接、切割等工艺需要大量的氧气。
(3)国防军工领域,提供高纯度氧气。
2.深冷法制氧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化工工业,用于氧化反应等生产过程。
(2)医疗领域,提供高纯度氧气给病院。
(3)食品行业,用于鲜肉冷藏等领域。
六、总结变压吸附法制氧和深冷法制氧是两种常见的制氧工艺方法,它们在原理、优缺点和应用方面各有特点。
变压吸附法制氧具有工艺简单、设备小型化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医疗、制造业、军工等领域;而深冷法制氧则能够提供高纯度的氧气,适用于化工、食品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制氧工艺。
高炉炼铁变压吸附供氧技术要求
![高炉炼铁变压吸附供氧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cb3b61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1.png)
高炉炼铁变压吸附供氧技术要求高炉炼铁变压吸附供氧(PSA-O2)技术是指在炼铁过程中,采用负压变换压力或温度(TPSA)的负压吸附技术,从有限的空气资源中分离出氧原料供炉内使用的技术。
该技术的重要应用包括:不锈钢合金、高含碳高耐磨铁件、高碳耐热钢件等,以及各种高碳合金,如合金钢、硼钢、针钢等。
1、供氧过程中,由于受温度和反应组分的影响,氧由空气中分离出来。
变压吸附过程的步骤是将气体放入正压力的变压吸附器,改变压力,并分离出氧和氮。
该工艺简单、效率较高,可有效避免昂贵耗空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变压吸附供氧系统有较强的环保性,可以节省能耗,减少碳排放。
燃料燃烧完全,排放物排放物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可以准确控制炉温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温度控制和炉口气体净化。
3、供氧系统使用的设备,如变压吸附塔、吸附反应器、活性碳气体洗涤器、电磁阀等,都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此外,待供氧完成后,可有效处理炉内残余气体,减少金属熔渣的腐蚀。
4、供氧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应具备较完善的防火设计,避免产生火灾隐患,为炉内环境提供安全保障。
供氧系统中有充足的安全装置,包括断路熔断器、止回阀、止回阀、止回阁和保护设备。
5、高炉炼钢变压吸附供氧技术要求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设备供氧性能稳定可靠,产品质量合格率高。
在供氧过程中,对设备维护和管理要求非常严格,严禁松养枯坏、缺少配备或欠缺配备的现象,严禁拖延或破坏设备的供氧性能。
总之,炼铁变压吸附供氧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高炉缩气补氧是它的重要应用,掌握了该技术可以提高高炉内熔渣质量,从而提高高炉工作效率,减少烟尘污染。
变压吸附制氧一般性技术原理
![变压吸附制氧一般性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4892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7.png)
变压吸附制氧一般性技术原理变压吸附制氧(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PSA)是一种常见的制氧技术,用于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和氮气。
其原理主要基于吸附剂与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差异,通过不同压力下的吸附和解吸过程来实现氧气和氮气的分离。
1.吸附过程:原始空气在吸附塔中通过吸附剂床层时,氮气(主要成分)较氧气被吸附剂强烈吸附,导致气流中的氮气浓度增加,而氧气浓度减少。
此时,吸附剂床层逐渐富集了氮气。
2.增压脱附过程:当吸附剂床层饱和时,需要增加压力来脱附已吸附的气体。
通过增加压力,可以减小氮气与吸附剂的吸附力,从而使其脱附。
氮气被排出吸附塔,并收集在增压脱附后的低压部分。
3.气体解吸过程:在增压脱附之后,吸附塔的压力降至较低的水平。
这会导致吸附剂上的氧气分子释放出来。
氧气在此阶段被解吸,并与其它气体一起进入氧气收集部分。
4.减压脱附过程:在吸附塔中的气体解吸结束后,需要进一步降低压力,以便从吸附剂中深度去除残余氮气。
减压脱附过程是通过降低压力使吸附剂达到低压下的最低吸附能力,从而脱附残余的氮气,以准备下一循环。
5.再生过程:吸附剂在其中一时间点上的吸附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为了维持长期的持续工作,需要定期进行再生。
再生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减压脱附和吸附剂的再生。
通过减压脱附,将吸附塔中的残余气体除去,然后通过对吸附剂进行加热或抽真空等方式来去除吸附剂上吸附的气体,使其恢复吸附性能。
总结起来,变压吸附制氧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调整吸附剂床层的压力,利用不同气体分子与吸附剂之间吸附力的差异来实现氧气和氮气的分离。
吸附过程中,氮气被吸附剂吸附,而氧气则解吸出来。
通过增压脱附、气体解吸、减压脱附和再生等步骤,实现对氧气和氮气的交替分离和收集。
psa变压吸附制氧原理
![psa变压吸附制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9f3a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e.png)
PSA(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变压吸附)制氧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分离技术,它通过吸附剂对气体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实现对氧气的富集。
下面是PSA 制氧的基本原理:
1. 吸附剂选择:通常采用的吸附剂是具有特定孔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固体颗粒,如铝基分子筛或硅胶。
这些吸附剂具有对空气中的氮气、水汽等成分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对氧气有较弱的吸附能力。
2. 吸附-脱附循环:PSA 制氧设备包括多个吸附罐,在吸附罐内,通过增加压力使空气中的氮气、水汽等成分被吸附到吸附剂表面,同时将富含氧气的气流抽出。
当吸附罐达到饱和后,通过减压来减小吸附剂上的压力,从而释放吸附剂上的氮气等成分,再次实现对氧气的富集。
3. 压力摆动:PSA 制氧设备中的吸附罐会进行交替的吸附和脱附操作。
当一个吸附罐处于吸附状态时,其他吸附罐则处于脱附状态,通过压力的交替变化,实现对氧气的连续富集和产氧。
4. 溶解气体的去除:在PSA 制氧过程中,通常还需要设置适当的装置来去除空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溶解气体,以
确保生产的氧气纯度。
总的来说,PSA 制氧利用吸附剂对气体的选择性吸附特性,通过周期性的压力摆动操作,将空气中的氮气等成分吸附到吸附剂上,从而实现对氧气的富集,最终产生高纯度的氧气。
这种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广泛应用,能够提供可靠的氧气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 ~ 110 % 范围内任意变化等。 变压吸附法生产的氧气可以用于氧化反应,造
纸漂白;氧气顶吹转炉炼钢、高炉富氧喷煤炼铁和 有色金属的冶炼;环境保护,污水生化处理;医疗 保健、家庭氧疗、室内环境、高原补氧、科研氧源 以及养殖业用氧等许多领域。
2 变压吸附技术的发展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被发明以来,广泛地应用于425(2005)06-0007-04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田津津,张玉文,王 锐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制冷系,陕西西安 710049)
摘要:回顾 了 变 压 吸 附 (PSA) 近 些 年 来 的 发 展 现 状, 并 且 介 绍 了 变 压 吸 附 技 术 应 用 的 领
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由于电能紧张,变压吸 附制氧又在炼钢等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3 我国对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研究
我国对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开发起步较早,从 1966 年开始研究沸石分子筛分离空气制氧技术;20 世纪 70 年代 PSA 分 离 空 气 制 氧 在 钢 铁、 冶 炼 和 玻 璃窑等工 业 领 域 已 经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20 多 年 来,由于技术力量分散,相互之间缺少联络,我国 的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发展缓慢,同国外的差距越来 越大。
表 1 两种变压吸附产品技术性能比较
氧产量 / (m3 / h)
8
5
氧气输出压力 OGSI
/ MPa
专利技术
0.2 ~ 0.4 0.2 ~ 0.5
0.2 ~ 0.4 0.3 ~ 0.5
氧气纯度
OGSI
≥90
≥90
/%
专利技术
≥93
≥93
单位氧能耗
OGSI
/ (kW·h / m3 ) 专利技术
≥2 ≤1.5
5 变压吸附制氧研究的发展方向
5 . 1 大型变压吸附制氧技术[9] 在我国,采用电炉炼钢的企业有上千家之多,
而我国的电力资源总体上相当紧张,电力供需之间 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供氧系统还是采用原有的深冷 法系统,供气量远远不足。因此我们需要改进并用 新的系统及方法。20 世 纪 90 年 代 后 期, 我 国 把 高 炉富氧喷煤作为发展钢铁工业节能降耗的重点改造
深冷技术 2334 年第 6 期
田津津,张玉文,王 锐: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专题综述
发挥了各自优势。同时,膜法—变压吸附法制富氧 的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 4 . 2 装置的改进[7]
日本报道了在吸附塔中分层填装三种吸附剂生 产高纯氧的方法。该法是在塔的上部填装活性炭、 中层 填 装 活 性 氧 化 铝、 下 层 填 装 5A 分 子 筛, 在 0 . 5MPa 压力下 操 作, 其 纯 氧 收 率 大 于 95 % 。 日 本 还开发了沸石分子筛和碳分子筛串联使用的变压吸 附装置,用于除去氧气中的氩,从而得到 99 . 995 % 的氧气。 4 . 3 新型的吸附剂的研究[8]
空的办法解吸。 1960 年大 型 变 压 吸 附 法 空 气 分 离 的 工 业 化 装
置建成。 1961 年用 变 压 吸 附 分 离 工 艺 从 石 脑 油 中 回 收
高纯度的正 构 烷 溶 剂, 并 命 名 为 Isosiv 过 程,1964 年完善了从煤油馏分中回收正构烷烃的工艺。
1966 年利 用 变 压 吸 附 技 术 提 氢 的 四 塔 流 程 装 置建成,20 世纪 70 年 代 后 采 用 四 塔 以 上 的 多 塔 操 作 , 并 向 大 规 模 、 大 型 化 发 展[4]。
(3) 投 资 和 管 理 费 用 比 较 低 , 单 位 产 品 能 耗 低 ( 尤 其 是 中 小 型 ), 气 体 生 产 成 本 低 ;
(4) 产 品 纯 度 可 以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任 意 调 节 。 吸 附装置在常温下运行,不涉及绝热问题;氧气纯度 在 50 % ~ 95 % 之 间 可 以 任 意 调 整, 生 产 负 荷 可 在
Tian Jin-jin,Zhang Yu-wen,Wang Rui
( Department of Refrigeration ,School of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ning Xi Road ,Xi'an 710049 ,Shaanxi ,P . R . China)
(2) 空 气 进 入 吸 附 塔 前 , 经 过 脱 水 预 处 理 ; (3) 设 备 可 靠 性 差 , 不 能 连 续 稳 定 运 行 , 导 致 大部分设备报废;
(4) 技 术 、 经 济 指 标 落 后 。 20 世纪 80 年代,原 来 从 事 变 压 吸 附 制 氧 装 备 研制单位的开发项目相继中止,我国变压吸附制氧 技术的开发再次 进 入 低 谷。20 世 纪 90 年 代 是 我 国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时期,变压 吸附制氧技术逐渐成熟,有些产品的综合技术经济 指标已经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多年的实践表明,我 国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步入实用化阶 段。在近 十 年 内, 通 过 不 断 地 技 术 更 新 和 研 究 开 发,我国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 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例如西 安交通大学的张玉文老师自主设计开发、并获专利 的小型医用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已经投入生产,并产 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相 当的优势。这是一种产品质量稳定、工作可靠、结 构新颖、成本和能耗低的径向进气类紊流智能可调 吸附式富氧装 置 技 术。 该 技 术 与 美 国 的 OGSI 公 司 生产的产品进行性能指标比较,主要指标高于美国 产品,启动时间更短,稳定性更好,而成本仅为美 国产品的 1 / 2 左右,主要性能指标比较见表 1。
域,同时阐明了变压吸附技术在 分 离 空 气 制 取 富 氧 方 面 的 优 越 性, 并 指 出 了 我 国 在 PSA 技 术 研
究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及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一步开展 PSA 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变压吸附;制氧;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TQ116 . 19
文献标识码:A
Advances in pressure-swing-adsorption oxygen manufacture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Abstract:The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in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PSA)is followed by an introd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the PSA technology . The advantages of the PSA in rich-oxygen air separation systems are also analyzed. Finally,we present the latest progresses in the PSA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our lagging situation compared with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he world,and the future efforts to make . Keywords: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Oxygen manufacture;Research;Application
收 稿 日 期 :2005-03-28; 修 回 日 期 :2005-05-11 作者简介:田津津 (1978— ),女,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变压吸附制氧。
深冷技术 2005 年第 6 期
Cryogenic TechnoIogy 1 6 2005
·7·
专题综述
田津津,张玉文,王 锐: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 国内外的新技术
4 . 1 发展多种分离过程的集成技术[6] 最近,从事低温设 备 开 发 的 美 国 公 司 Universal
Envirogentics Inc(UEI) 研 制 出 一 种 新 型 空 分 设 备, 兼容并包括了变压吸附和低温精馏两种装置,充分
·8·
Cryogenic TechnoIogy 1 6 2334
≥2.5 1 ~ 1.5
结构尺寸
OGSI 910 × 1200 × 2110 650 × 660 × 1930
/ mm
专利技术 900 × 1000 × 1900 500 × 600 × 1850
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类技术水 平。但从整体水平上看,我国在很多方面与国际先 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如在新型高性能的吸附剂 的研究,吸附流程的改进,理论分析研究和数学模 型的建立,质量监控与自动化控制等许多方面。
首先,1958 年,Skarstorm 申请专利并应用此技 术 分 离 空 气[3]。 同 时, Gerin de Montgareuil 和 Domine 也 在 法 国 申 请 专 利。 两 者 的 差 别 是, Skarstorm 循环在床层吸附饱和后,用 部分低 压的轻 产品组分冲洗解 吸, 而 Gerin-Domine 循 环 采 用 抽 真
1970 年 又 建 成 分 离 和 回 收 氧 的 工 业 化 装 置, 用于环保工业污水处理生化的需要。同时被广泛用 于从石脑油中提取正构烷烃,再经异构化,将异构 化产物加入 汽 油 馏 分 中, 以 提 高 其 辛 烷 的 Hysomer 过程。
1975 年试 制 成 医 用 富 氧 浓 缩 器,1976 年 开 发 了用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氮的工艺并工业化,随后 采用 5A 沸石分子筛抽真空制氮工艺。到 1983 年 德 国推出性 能 优 良 的 制 氮 用 碳 分 子 筛[5]。 到 1979 年 为止,约有 一 半 的 空 气 干 燥 器 采 用 Skarstrom 的 变 压吸附工艺。变压吸附用于空气或工业气体的干燥 比变温吸 附 更 为 有 效。1980 年 开 发 了 快 速 变 压 吸 附 工 艺 ( 又 称 为 参 数 泵 变 压 吸 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