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溢血后遗症的具体方法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逐年增长,常见的有脑梗塞、脑血栓,年龄大都在中老人群中且越来越年轻化。

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涡斜,是造成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偏瘫是心脑血管病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脑部功能,使患者出现身体一侧偏瘫,发病机制是脑部血管由于受到压力高或血脂稠等因素影响,血液流动限制,脑部缺血时间长导致脑组织受伤害,结果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肢体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差,患者经西医治疗后,肢体活动自主能力较差,所以临床中常用中医针灸治疗,帮助患者恢复部分能力,。

一、针灸选穴原则选穴原则分为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及经验选穴原则,近部选穴是在偏瘫肢体周围进行选穴,例如面部偏瘫选择迎香、人中、地仓等,体现了“经络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远部选穴是在经络循行路线上选择可以治疗本病的腧穴,例如足阳明经循行路线上的梁丘、足三里等,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辩证选穴是根据患者病因病机的特点进行选穴,根据患者病程进行选穴治疗。

偏瘫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在八纲辩证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及恢复期,中经络没有神志上的改变,只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涡斜为主,中脏腑主要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中风多因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导致的脏腑功能失司,风痰夹瘀上扰头脑;病位在脑,与心肝肾有关,病机为风火痰气血。

二、针灸治疗头部穴位选择百会、四神聪、前顶、后顶、风池,运用醒脑开窍针法可以帮助患者开窍醒神;面部穴位:太阳、迎香、颧髎、地仓、颊车、人中,主要治疗患者口眼涡斜、流涎、面瘫等症状,通过刺激患者面部穴位,使面部经络疏通;上肢穴位:八风、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髃、肩井、臂臑,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患者肢体活动,缓解患者活动受限的症状;腹部穴位:天枢、上脘、气海、关元,大部分为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中医治疗痿证独取阳明经,患者卧床时间久,腹部穴位可以缓解便秘情况,气海和关元治疗患者尿失禁或癃闭等病症;下肢穴位: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昆仑、申脉、太溪、照海、三阴交、阳陵泉;其中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上的腧穴,有助于下肢能力恢复。

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结合康复治疗

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结合康复治疗

针灸科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治疗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一.病因:日常生活中,引发脑出血的因素: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

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

2.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此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②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

③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及时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1.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2.认知和精神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3.言语功能障碍。

4.吞咽功能障碍。

5.其他症状: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检查三、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康复评定:1.影像学检查(1)脑血管造影曾是脑出血的重要诊断方法。

脑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肿块性占位。

(2)CT脑出血的显影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其对X 线的吸收系数明显大于脑组织,故呈高密度影。

(3)MRI在MIR上脑出血可分四层:位于中央的核心层,缺氧最重;其外的核外层,缺氧较轻,再外的边缘层,吞噬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最外为反应带,脑胶质细胞增生和程度不一的脑水肿。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15期 193 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覃颖潜(岑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岑溪)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康复科2014年11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80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针灸、推拿、理疗等中医康复治疗。

治疗3个月后,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3个月后,18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8.89%,显效率为88.89%(显效160例),有效率为10.00%(有效18例),无效率为1.11%(无效2例)。

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脑出血后遗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后遗症;中医康复;临床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5.135本文引用格式:覃颖潜.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193.0 引言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致死、致残率较高[1]。

脑出血后遗症指的是脑溢血后所遗留的后遗症,主要症状为偏瘫、全身瘫痪、四肢功能的活动障碍、口角歪斜等[2],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医院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在中医中,脑出血称为“中风”[3],主要是因为血溢于脑、气血逆乱、阴阳失调、脑脉痹阻[4]。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医康复(针灸、推拿、理疗)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老年康复科2014年11月至2018年4月接诊的180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年龄在55~80岁,平均(60.12±2.3)岁;病程10d至2年,平均(3.31±3.20)月;内囊-基底节出血者110例,脑桥出血2例,顶叶出血60例,丘脑出血8例。

常见病针灸处方

常见病针灸处方

散瘀穴
①急性腰扭伤:委中(刺血)。 ②胸中瘀血:足三里。 ③胸肋扭伤:大包、阳陵泉。 ④腕关节扭伤:阳池、大陵。 ⑤肩臂扭伤:肩井、曲池。 ⑥踝关节扭伤:丘墟、昆仑。 ⑦膝关节扭伤:膝眼、阳陵泉。
止呕穴
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公孙、膻中、 劳宫、三阴交。
抽搐
1.百会、印堂、大椎; 2.合谷、太冲; 3.风府、曲池、涌泉;
运动系统辨病处方选穴
一.头颈上病症 (一)落枕 1.落枕穴。 2.天柱、后溪。 3.养老、悬钟。 4.大杼、肩外俞。 (二)颈肩肌筋膜炎 1.风寒:风池、百劳、风门、天宗、曲垣。 2.湿热:风池、肩井、肩外俞、后溪、支沟。 3.淤滞:天柱、曲垣、秉风、膈俞。 (三)肩关节周围炎 1.肩髃、肩贞、曲池、外关。 2.肩髃、肩賿、秉风、大杼、手三里。 3.条口透承山。 (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 1.听宫、颊车、下关、合谷。 2.下关、颊车、外关、太冲。 3.听宫、下关、足三里、阳陵泉。 (五)肱骨外上髁炎 1.肘賿、曲池、天井、手三里、外关。 2.阿是穴。 (六)腕管综合症 1.内关、大陵。 2.合谷、外劳宫、中渚 、外关。 3.十二井(手经)。 (七)桡骨茎突狭隘性腱鞘炎 1.列缺、合谷、手三里。 2.阳溪、偏历、阿是穴。 3.列缺或阿是穴。 (八)腱鞘囊肿 阿是穴。
痛经
1.气滞血瘀:气海、地机、太冲(加热疗) 2.寒湿凝滞:关元、归来、肾俞、三阴交。 3.肝肾不足:肾俞、肝俞、血海、三阴交、
太溪。 4.气血虚弱:脾俞、胃俞、膈俞、足三里、
三阴交。 5.中极、次賿---热疗法
(十四)产后宫缩痛 1. 关元、合谷;2.十七椎、腰阳关、三阴交(加热疗) (十五)产后乳少 1. 气虚血弱:膻中、乳根、脾俞、胃俞、足三里(加热疗) 2. 肝郁气滞:太冲、内关、膻中、乳根(热疗)、少泽; 3. 对证选穴:膻中、乳根(热疗)膻中、少泽(热疗)。 (十六)产后血晕 1. 血虚气脱: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2. 寒凝血瘀:中极、阴交、三阴交、支沟、公孙。 (十七)产后腹痛 1. 血虚:关元、气海、膈俞、三阴交、足三里(加热疗) 2. 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 3. 血瘀: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 (十八)绝经期综合征 辩证选穴: 1. 肝阳上亢: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2. 心血亏损: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 3.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加热疗) 4. 痰气郁结:中脘、膻症

针刺治疗脑出血常见后遗症临床研究进展-秦懿囡

针刺治疗脑出血常见后遗症临床研究进展-秦懿囡

130第19卷 第2期 2017 年 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9 No. 2 Feb .,2017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的一类疾病,发病率每年(60~80)/10万,在我国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1]。

其发病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因此,该病为目前临床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导致脑出血的病因较多且复杂,又因现在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结构老龄化等因素,发病率有增长趋势。

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等后遗症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对脑出血的有效治疗及降低致残率是当今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运用针灸治疗脑出血及相关后遗症在我国古代医籍中均有记载,《黄帝内经》中就曾提出“偏枯”“大厥”“薄厥”的概念。

《灵枢·热病篇》曾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针灸大成·中风论》中云:“中于脏者,则令人不省人事,痰涎壅,喉中雷鸣,四肢瘫痪,不知疼痛,语言蹇涩,故难治也。

中于腑者,则令人半身不遂,口眼斜,知痒痛,能言语,形色不变,故易治也。

知之先审其证,而后刺之。

”唐代《备急千金药方·卷八》记载:“治半身不遂,失音不语者灸百会次灸本神……”,说明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运用针法和灸法治疗脑出血及其常见后遗症的案例并总结了相当多的治疗经验。

另外,脑卒中又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向全球推荐采用针灸疗法的43个病种之一[2],近年来,多位医家运用针刺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取得了显著疗效,且一些大家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同行的广泛好评和关注。

现将近9年采用针刺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针刺治疗脑出血后运动障碍针刺对运动障碍治疗具有益气活血、舒筋通络等功效,是目前促进血液循化、恢复肢体功能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且发病急、致残率高,脑出血患者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一般都会产生一些后遗症,出院后若护理不好,再次复发的概率较高。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也是比较讲究的,很多家属都不清楚如何进行正确护理,一般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照顾老人,往往收效甚微,那么脑出血后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具体内容如下:1、脑出血的早期诊断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突然的恶心头痛、眩晕、呕吐、乏力、肢体麻木、偏瘫、意识障碍等。

一旦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期阶段。

这时如能仔细观察,就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到当地的正规医院或者机构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从而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

脑出血的常见检查方法包括头颅CT、头颅磁共振、以及头颅CT血管造影或者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头颅CT对于疑似出血的病人能够及时发现出血部位及程度。

头颅磁共振可以评估出血的大小、部位以及出血区域有没有相关的肿瘤等,导致出血的一些病变。

头颅CT血管造影或者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有助于筛查局部的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出血。

2、脑出血的康复治疗方法脑溢血这种疾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患者的基础情况,脑溢血后可能会出现很多后遗症,我们必须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如果患者脑溢血之后胡乱食用相关食物,或者是未遵照医嘱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很有可能导致病情复发,再次复发、死亡率非常高。

那么脑溢血的康复治疗方法具体都包括什么?2.1 一般应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以轻轻的转动,尽量避免抬高头部,患者也可以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的翻动,两个小时一次也不要太过紧张。

大小便必须要在床上进行,千万不能自己下床,避免再次出血。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受压超过两个小时那么就很容易发生褥疮,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加快翻身来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长时间卧床患者很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痰多不易咳出,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减轻肺部感染现象,如果没有力气咳痰,那么我们就需要采取吸痰措施,然后让患者每天坚持半卧位,每次最好是30分钟左右。

中风后遗症艾灸治疗,选好这些穴位最重要

中风后遗症艾灸治疗,选好这些穴位最重要

中风后遗症艾灸治疗,选好这些⽳位最重要病因病机中风后遗症是由于脑出⾎、脑⾎栓、脑栓塞发作,所造成的⼿脚⿇⽊,活动不利,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后遗症,和痰湿瘀阻经络有直接的关系。

⾼⾎压、动脉硬化、各种脑⾎管病,以及风湿性⼼脏病、⼼房纤颤、细菌性⼼内膜炎等形成脑⾎栓、脑栓塞,均可发⽣中风。

配⽳印堂⽳:位于⼈体的⾯部,两眉头连线中点。

⽔沟⽳:位于⾯部⼈中沟中。

合⾕⽳(双侧):位于⼿背虎⼝处,当拇指、⾷指合拢时,在肌⾁的最⾼处。

丰隆⽳(双侧):位于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

⾜三⾥⽳(双侧):位于⼩腿前外侧,外膝眼下4指宽,距胫⾻前缘⼀横指。

三阴交⽳(双侧):位于内踝尖直上4指宽,胫⾻后缘。

太冲⽳(双侧):位于⾜背侧,第⼀、⼆跖⾻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太溪⽳(双侧):位于⾜内侧,内踝后⽅,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加:廉泉⽳:位于颈部,结喉上⽅。

上肢活动不利,加:肩井⽳(双侧):位于肩上,在脖⼦根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曲池⽳(双侧):位于肘横纹外侧端与肱⾻外上髁连线中点。

⼿三⾥⽳(双侧):位于前臂背⾯桡侧,肘横纹下3指宽处。

外关⽳(双侧):位于⼿背腕横纹上3指宽。

下肢活动不利,加:环跳⽳(双侧):位于臀外下部,当股⾻⼤转⼦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交点处。

阳陵泉⽳(双侧):位于⼩腿外侧上部,腓⾻头前下⽅凹陷处。

悬钟⽳(双侧):位于⼩腿外侧,外踝尖上4指宽。

昆仑⽳(双侧):位于外踝后⽅,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原理:印堂⽳、⽔沟⽳可通调脑络,减轻中风对脑部的损伤;合⾕⽳、丰隆⽳化痰熄风,疏通被堵塞的经络;⾜三⾥⽳补⽓⾎,三阴交⽳、太溪⽳、太冲⽳,滋补肝肾,缓解由于中风⽇久造成的⾝体虚弱。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训练:中风是中⽼年⼈容易患上的疾病之⼀,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增加,因此中风后遗症也在所难免。

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来说,把握好中风后的前三个⽉内的康复治疗⾮常重要,它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但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来说,长期的康复治疗是关键。

涌泉穴

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主治:开窍醒神,宁心安神。

适用于头目昏花、失眠、头项痛、足心热、中风、下肢瘫痪、目涩咽干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胀痛明显,有时可向下肢发散。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疾病: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涌泉穴Yǒng quán(KI1)〖取穴方法〗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解剖〗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主治疾病〗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人体穴位配伍〗配然谷穴治喉痹;配阴陵泉穴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穴、照海穴治癫痫。

配太冲穴、百会穴治头项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别名〗地冲穴。

〖穴义〗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

〖名解〗(1)涌泉。

涌,外涌而出也。

泉,泉水也。

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

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2)地冲。

地,地部也。

冲,冲突也。

地冲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

理同涌泉名解。

(3)肾经井。

井,地部孔隙也。

本穴气血运行是体内经水由地部孔隙外出体表,故为肾经井穴。

(4)本穴属木。

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体内外出体表的高温水液,出体表后水液大量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此气因其湿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层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较低层次,只表现出木的一发特征,故其属木。

脑出血病人后遗症期康复护理(定稿)

脑出血病人后遗症期康复护理(定稿)

体位护理
体位护理
体位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人格,态度和蔼 ,语言关切,细心护理,耐心的做好患者及 家属的解释工作,帮助患者调整好心理状态 ,以取得配合。
患肢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产生痛苦、绝 望、急躁不安、恐惧害怕、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对治疗缺 乏信心
细心耐心
态度良好
日常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4)意识障碍
加强对意识的观察,可用简单的语言、肢体活动、针 刺皮肤或压迫眶上神经等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对 意识状态的动态及时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可为病情变化 提供依据,以最大的程度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日常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5)瞳孔变化
瞳孔变化是观察判断病情的重要手段,包括瞳孔大小、形状、是否对称及对光发射等情况。如双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表面脑干缺氧和晚期脑疝。护士密切观察,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抢救。
4.消化道护理
遵医嘱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的分泌防止应激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出血严 重时遵医嘱用去甲肾上腺素2mg加生理盐水500ml洗胃,同时加用立止血2KU,补充新鲜 冰冻血浆。消化道出血停止后可给予温凉、无刺激性的食物,中和胃酸,减少对胃黏膜 的刺激。
马选梅日常康复护理 马选梅日常康复护理片段.avi
由 于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其 病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因 此 , 针对脑出血的特点,做好脑出血病人住院期 间的护理,讲解诱发因素,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有着 极其重要的意义。
急性期预防性康复
从发病开始直至一周。这个时期病情一般不是十分稳定,应以临床治疗为主,康

深刺风府穴的秘诀:提高针灸疗效的12种针灸手法

深刺风府穴的秘诀:提高针灸疗效的12种针灸手法

深刺风府穴的秘诀:提高针灸疗效的12种针灸手法风府穴在针灸里面向来是个常用穴,可以用来治疗癫痫等神志疾病。

但在针刺中也常常把它列为危险穴位之一,教材里面多强调“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不可深刺,以免损伤延髓”。

在教学及临床带教过程中,老师格外的让学生要注意该穴,甚至不让学生来操作该穴。

但在临床实践中,也有个别大家别具一格,独出心裁,深刺3寸许,远远过了传统针刺的禁忌。

比如山西曾有李定明教授以深刺风府、哑门治疗脑血管而名噪一时。

后来调查发现,除了李定明外还有其它的针灸大家也深刺风府穴,效果很好,打破了传统针刺“浅刺”原则,并总结深刺的秘诀如下:1、摆放体位:凡深刺风府,病人必须正坐,前面凭几,使有依靠,又须头正颈直,如立正姿式,使穴位暴露,显出凹陷。

如病人狂躁,可以请助手帮忙固定,术者站在其后,正直针刺。

2、针具选择:粗细以0.30--0.35mm(28--30号)为宜,长短以65mm(2.5--3寸)左右为宜,根据病人、病情选择。

弯曲之针,虽经修复亦不用。

3、进针手法:分三步,对准穴位,双手同时轻巧用力将针尖刺入皮下2-3mm (1-2分)深,稍停,然后对准鼻尖或耳垂,向前慢慢地小角度捻转推进;如有阻力,可以徐徐提插,找空隙前进,此时比较安全,可以放心;约进入25mm(1寸)以后,将右手放松,观察针柄方向,这是第一步。

至此,如针柄和原定方向一致,可以再向前用极小角度捻转刺入,约50mm(2寸)左右,再松开右手看针柄方向,同时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此为第二步。

稍停,情况正常再向前推进,但不加捻转,约至60mm(2、5寸)左右时稍停,这是第三步。

此时已临近危险区,要注意针下的感觉和病人的反应。

医者要针不离手,手不离针,疑神静气,手如握虎,慎重行事。

4、反复行抽刺术二三度,进针如上后,如果情况正常,可以缓慢向上抽出5-7、5mm(2-3分),再向下轻轻进针5-7、5mm (2-3分),再如此反复2-3次,以加强刺激量,此即所谓“抽刺术”。

针灸穴位在脑溢血康复中的疗效研究与应用

针灸穴位在脑溢血康复中的疗效研究与应用

针灸穴位在脑溢血康复中的疗效研究与应用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脑卒中已成为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脑卒中的康复过程中,传统中医针灸疗法逐渐受到了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本文将研究和探讨针灸穴位在脑溢血康复中的疗效以及其应用。

一、脑溢血疾病概述脑溢血是指脑动脉破裂,使血液从血管内进入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导致脑部组织出血,这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溢血常常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言语困难甚至瘫痪,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二、针灸穴位的作用机制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整身体的功能和平衡。

针灸穴位的作用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调节和心理调节等。

在脑溢血康复过程中,针灸穴位的应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的供氧供血情况,进而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三、针灸穴位在脑溢血康复中的疗效3.1 神经功能恢复针灸穴位的刺激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神经突起的生长,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研究表明,针灸穴位的应用可以促使脑溢血患者的肢体活动恢复,减轻瘫痪等症状。

3.2 言语功能恢复脑溢血常常会导致患者的言语能力丧失或受损,而针灸穴位的刺激有助于促进脑功能的修复和重建。

研究发现,通过针灸穴位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脑溢血患者的言语流利性和口语表达能力,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

3.3 心理康复脑溢血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而针灸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研究表明,在脑溢血康复中应用针灸穴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四、针灸穴位的应用技术4.1 穴位的选择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状况,医生会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刺。

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足三里、合谷等,这些穴位分布在不同的经络上,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4.2 刺激方法在针灸穴位的刺激方法上,常见的有手动针刺、电针刺和温针刺等多种技术。

切脉针灸治疗脑出血术后顽固性呃逆治验浅析

切脉针灸治疗脑出血术后顽固性呃逆治验浅析

切脉针灸治疗脑出血术后顽固性呃逆治验浅析熊倩【摘要】切脉针灸术是在切脉指导下进行针刺治疗,再根据切脉来评估治疗效果的手法,其临床应用避免了针灸的盲目性.介绍运用切脉针灸术治疗脑出血术后顽固性呃逆的验案1则,以加深大家对切脉针灸的理解,进一步推广切脉针灸术的临床应用.【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7(026)021【总页数】2页(P73-74)【关键词】切脉针灸;顽固性呃逆;验案举隅【作者】熊倩【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深圳51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切脉针灸是一种切脉与针灸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方法,切脉针灸术是俞云教授结合《黄帝内经》的针灸理论,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所得而创新的一种切脉与针灸相结合的诊疗方法[1],是指在针灸临床中先切脉,通过辨别人迎、寸口、跗阳及人体各条经络的脉象大、小、盛、衰、滑、涩等表现以诊察疾病、指导针灸临床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建立在脉象及经络理论基础之上,并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穴位为诊治对象,以脉象变化为主要得气的表现,最终以症状改善或病情痊愈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临床应用中证明,由于针刺前先切脉,切脉指导针刺取穴及金银针补泻,克服了普通针刺的盲目性,解决了长期针刺相同腧穴导致的针灸疲劳现象,且由于可及时切脉判断针刺疗效,较普通针刺更具有起效快及疗效明显、持久的特点。

由于切脉针灸起效快,且具有能通经络、调气血阴阳的特点,目前多用于治疗癌症、急性痛症等疾病[2-6]。

笔者运用切脉针灸术治疗脑出血术后顽固性呃逆1例,收效明显,现将其诊疗过程详述如下。

张某,男, 5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意识不清1小时”于2016年03月22日 00时15分入住我院神经外科。

入院时病例特点:①中老年男性患者,5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予规则治疗,平素血压不详。

1周前曾因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于我院住院治疗,并于2016年3月21日出院。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脑出血后遗症(ICD 编码:I69.100)。

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病期诊断标准: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3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以上。

(三)中医证型诊断: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痰阻络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方法-访永旺脑病医院高允旺

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方法-访永旺脑病医院高允旺

脑出血后遗症主要的症状有什么?1、脑溢血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偏瘫。

具体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疼痛等感觉减退或完全不知,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

2.、失语。

主要包括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感觉性失语则无语言表达障碍,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

命名性失语则表现为看到一件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出名称。

3、脑出血后遗症其它的表现还有头疼、眩晕、恶心、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等等。

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1、继续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的中西药治疗,可在神经内科医师指导下服用。

2、一般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需要主要补充多种维生素。

另外,护肝药物如肌苷为细胞激活剂,在体内提高atp的水平,转变为多种核苷酸,参与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

用中药可达到活血化瘀、理气功效,如丹参、黄芪等。

3、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肝功中的转氨酶及胆红素异常多揭示肝细胞损害,应按照肝炎的治疗原则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

4、适当辅助治疗帮助恢复:针灸、按摩、理疗、体疗等配合治疗。

5、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

高允旺,男,82岁,出生于1938年12月2日。

主任医师,现任临汾永旺脑病医院院长,从事脑病的医疗、临床、科研、教学50余年。

1963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医疗系,分配在大宁县人民医院工作,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宁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1972年担任大宁县卫生局局长兼医院院长,1979年至1982年在中国中医研究生班读书。

而后分配在临汾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担任主任,发表文章60余篇,1998年退休。

于2003年创办临汾永旺脑病医院至今。

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全国脑病委员会委员。

脑出血偏瘫怎么治疗

脑出血偏瘫怎么治疗

脑出血偏瘫怎么治疗文章目录*一、脑出血偏瘫怎么治疗1. 脑出血偏瘫的住院治疗2. 脑出血偏瘫的中医治疗3. 脑出血偏瘫的日常训练*二、脑出血偏瘫怎么治疗*三、导致脑出血的原因脑出血偏瘫怎么治疗1、脑出血偏瘫的住院治疗一般对于脑出血偏瘫病人采取的是住院治疗,但是在出院后需继续康复治疗:一能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二能预防复发,消除后患,出院后痊愈的患者按上述预防处理,口服阿司匹林二级预防,但绝大多数患者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必须及时综合康复,争取恢复到最佳状态;千万不可让其自然和锻炼恢复,耽误最佳康复时机,时间一长,损伤部位变性坏死,那就回天无力。

2、脑出血偏瘫的中医治疗 2.1、针灸:根据病因与后遗症状,合理配穴,促进功能恢复。

2.2、按摩:帮助患者翻身,上肢做伸展运动,下肢做倔曲运动,同时按摩瘫肢肌肉与关节,预防僵硬与萎缩;控制感染,防止褥疮发生。

2.3、药浴:通过表皮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康复。

3、脑出血偏瘫的日常训练 3.1、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来说,只要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即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训练。

如果已经并发了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则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3.2、运动量不宜过大:训练强度要由小到大,使病人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恢复体力。

如安静时心率超过120次/分,收缩压超过24kpa(180mmhg),有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应暂停训练。

训练后脉率不宜超过120次/分。

如果患者经过一天的训练,休息一夜后仍感疲劳,脉搏数仍高于平日水平,则表示运动量过大,应适当减量。

3.3、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训练:鼓励病人自己做事,如更衣、梳洗、进食等。

减少其对家庭的依赖,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4、顺其自然:病人能达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但可以建议病人坚持试做1-2次更难的动作。

脑出血的预防方法1、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122例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122例
行评定 。
所 定标准 进
2 2 临床疗效 .
经 过平均 8周 治疗 结果显示 :基本 治
愈4 5例 ,占 3 . % 6 9 ,显 效 6 2例 ,有效 1 0例 ,无效 5 例 ,总有 效率达 9 . % 59。 2 3 典 型病例 张 某 ,男性 ,7 ,退休 干部 。2 0 . 2岁 02 年 2月 1 6日初诊 。家属代 述 ,1月前 的一 个傍 患 者 述 疲 劳不适 ,正收 看 电视 节 目, 突感 头 晕 ,肢 体 不 灵 ,继则 口角歪斜 ,流 涎 ,左侧 上 下肢 不 能活动 ,随 即住 院 治疗 ,诊 为 多发腔 梗 ,伴 轻度 脑 痿 缩。住 院静 输 脑 活素 、脑 组 织液 、胞 二磷 胆 碱 等 药 ,病 情稳 定后

显效 :瘫痪肢体 、肌力 恢复达 4级 以上 ,伴语言 障碍 恢 复达 3级 以上者 。有效 :肢体肌 力恢复 达 3级 ,伴 语言
障碍恢 复达 2 以上者 。无 效 :针刺后病侧 肢体肌 力恢 级 复小于 3级 ,言 语障碍 恢复小 于 2级 。参照 《 现代偏 瘫
治疗 学》 和 《 医病症 诊 断疗 效标准 》 中
结如下 。
l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自 2 0 . 0 0年 1月至 2 0 0 9年 7月,笔 者 选 择 12 , 2 例 病情稳 定且愿 意接 受针灸 治疗 的患者进行 分析观察 。其 中男性 8 5例 ,女性 3 7例 ;年 龄 4  ̄5 0 0 岁 8例 ,5 ~6 1 0岁 4 例 ,6 ~7 1 1 0岁 6 3例 ,7 ~8 1 0岁 1 例 。C O T诊断为脑溢 血 2 8例 ( 出血性) ,脑血栓 形成 、 腔梗 9 4例 ( 缺血性) 病程 最短 的 3 , ; d 最长 的 3 月 ( 个 从 发病到接 受针 刺治疗) 。按 中风病 辨证 分型标 准分 为 : ①风 痰 阻络 型 8 例 。②气 虚血瘀 型 1 1 5例 。 阴虚 阳亢 ③ 型 1 。④ 痰热腑 实型 7 。⑤肝 阳上 亢型 5 。 4例 例 例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中风是中老年患者常见多发疾病,同时该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中风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还是会出现中风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要重视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会选择中医方法治疗并且取得理想效果。

本文对中风后遗症的中医针灸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中风的基本介绍(一)中风的病因和诱因中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由血脂增高和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密切相关。

首先是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在中风患者中有70%及以上都患有动脉硬化,而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脂症。

其次,高血压疾病也是中风的常见发病原因,因为超过90%的脑出血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

最后,中风的发病原因之一还有心脏病,常见的有心内膜炎疾病,该病可能会导致附壁血栓,如果心动过缓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中风。

另外,糖尿病也与中风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中风患者中有30%左右都患有糖尿病。

所以有以上疾病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多关注自己身体变化,预防中风。

临床研究证实中风起病急,但是具体的病理过程却比较缓慢,在病理变化的过程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可能会加快变化过程,最终诱发中风。

如:情绪突然波动,生气、激动等。

还有过度劳累或者是用力过猛也容易突然诱发中风。

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突然加重,也会加快中风进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按时服药,保证病情稳定。

(二)中风发病的三个时期中风发病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首先发病后的两周内都是急性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十分不稳定,并且可能会快速变化。

在这个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控制病情避免恶化。

其次是发病两周后到发病六个月内,这是中风疾病的恢复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如果治疗及时患者的肢体障碍与语言障碍等症状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患者病情较轻就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生活养生-脑溢血后遗

生活养生-脑溢血后遗

文章导读脑溢血,多么可怕的字眼,听到这三个字感觉到内心很恐惧。

觉得死神就在不远处招手呢。

这种疾病,大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要么行动不便,要么卧床不起,要么直接性的导致死亡。

很多人都在寻找治疗的方法,但是这个可不能盲目用药,否则悔之晚矣。

那么脑溢血后遗症如何治疗?脑溢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治疗】一、治疗原则,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压以防止进一步出血。

二、常规治疗(一)一般处理;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

适当给氧,以间歇吸用为宜;③保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三)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

一般以维持在20.0 ̄21.3/12.0 ̄13.3kpa(150 ̄160/90 ̄100mmhg)为宜;(四)止血药和凝血药对脑出血并无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仍可使用;(五)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重症病人应特别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轻轻更换体位,注意皮肤的干燥清洁,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三、手术治疗四、中医药、针灸、按摩疗法配合治疗,对治疗和康复有一定效果。

【预防】高血压病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控制血压,并避免剧烈变动、饱餐、剧烈活动、用力排便、性交等可能诱发血压升高的因素。

如出现剧烈的后侧头痛或项部痛、运动感觉障碍、眩晕或晕厥、鼻出血、视物模糊等可能是脑出血前兆,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溢血患者度过急性期后,以下问题应当注意:(l)心理护理:急性期家属及病人的注意力在抢救生命上,而在康复期则往往急于功能恢复,要求很快自理,甚至去工作。

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的针灸康复疗法

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的针灸康复疗法

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的针灸康复疗法
李圣平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1996(0)S1
【摘要】急性脑血管病(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留有半身肢体瘫软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后遗症。

笔者以全息生物学作指导,结合祝一郝氏实验经络针灸疗法,选取张氏全息胚腓骨脑穴组成的针灸康复疗法,治疗13例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

一般资料本文13例患者均经本院内科住院诊断并抢救后神志清醒,其中脑溢血3例,脑血栓
【总页数】1页(P103-103)
【作者】李圣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人民医院 34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在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J], 游远坤;赵嫦莹;赖雪燕;黄嘉荣
2.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 郑维龙;
3.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在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中的效果 [J], 李振楩
4.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干预效果 [J], 江沛聪
5.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在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J], 王高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针灸治疗脑溢血后遗症的具体方法
导语:脑溢血是一种中老年人多发的疾病。

一般脑出血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和脑功能障碍,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脑溢血后遗症
脑溢血是一种中老年人多发的疾病。

一般脑出血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和脑功能障碍,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脑溢血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是个慢慢恢复的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针灸、按摩等。

因此针灸治疗是可行的。

康复治疗没有速成的道理,需要机体在长期的针灸治疗和功能锻炼下才可恢复。

在这里我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针灸治疗脑溢血后遗症的方法。

一:病人首先放松,后便可以取穴针刺,从面部先开始,患者下肢取环跳、太冲等,腰部取肾俞、大肠俞等穴。

针刺上以上穴位后,每10-20分钟行针一次,共行针两次,针刺上以上穴位后,每10-20分钟行针一次,共行针两次。

注意事项:
病人有条件最好到医院的医生给实施针灸,或者把医生请到家里来施灸,毕竟自己的手法不是很娴熟,如果突发其他事情也不好处理,还有患者在实施针灸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住,针灸是一项长期的治疗方法,所以一定要扛住针扎的疼。

二:在病人稳定七到十天时,我们就可以对那些中轻度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先对患侧的肢体进行十分钟的按摩,病人会感觉放松,之后便可以取穴针刺,从面部先开始,取头部运动区、下关、人中、地仓、颊车、廉泉、风池等穴,患肢肩部,取肩颙、肩髎,肩前、肩后,曲池、外关、合谷、后溪等,患者下肢取环跳、承扶、殷门、髀关、伏兔、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