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学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忌症: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
其他运用:
夹湿:+白术祛湿(麻黄加术汤) 寒郁化热:+石膏.生姜.大枣(大青龙汤) 风寒咳嗽:去桂枝加生姜(三拗汤)
方解:
君药:麻黄—辛温入肺,发汗解表以散
风寒,开宣肺气以平喘咳,使外邪从汗 而出 臣药:桂枝—辛温发汗解肌,温经通阳, 助麻黄以发表散寒,又能温行经脉,治 身痛 佐药:杏仁—宣肺降气,既协麻黄宣肺 平喘,又助麻黄、桂枝发汗解表 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补中益气, 与麻黄为伍,能使汗出而不耗伤正气, 又能与麻黄、杏仁为伍,加强止咳之效
中药方剂学
第二节 常用治法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一)汗法:通过发汗以祛除外邪的方法。 适用于外感表证以及麻疹、疮疡、水肿 初起兼有表证者。 (二)吐法:通过涌吐作用,使停留在咽 喉、胸膈、胃脘部位的痰、宿食或毒物 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实邪壅 盛、病情急剧的病证
(三)下法:通过泻下通便以祛除里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剂
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解肌、透疹
等作用,治疗表证。 根据证的不同,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 扶正解表。 禁忌症: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失 水,热病后期津液亏损 解表剂不宜久煎,服药发汗后注意避风寒。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 用法:先煎麻黄去沫,再与余药同煎,温服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发热恶寒, 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七)消法:通过消食导滞或消痞散结,使
停积在体内的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实邪渐消 缓散的方法。适用于食积、虫积、癥瘕积聚、 痞块等证。 (八)补法: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方法。适用于各种里虚 证。
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
第一节:七方
(一)大方:药味多或量大,以治疗病邪较
汤剂
散剂 丸剂 膏剂 丹剂 酒剂 药露 茶剂 锭剂、饼剂 线条剂 合剂 糖浆 剂 冲剂 片剂 安培口服液 注射液 气 雾剂 滴丸
(一)中药煎煮法
1、煎煮器具:陶瓷器皿,忌铜铁锡 2、煎前浸泡:水浸入药物深部,使药物 有效成分溶出 3、煎煮用水:清洁水,液面淹没药物
4、煎煮火候及时间:先武后文,发散药及芳香 药煮沸后文火煮5-10分钟。矿物类、骨角类、 壳类、补益药煮沸后文火久煎30分钟以上。 5、煎煮次数 :一般药物可复煎,质地厚重 或滋润的补益药可煎多次。 但易挥发的药物只煎一次。 6、应绞渣取汁:可使药渣吸收的药汁挤出
病邪的方法,适用于实邪积滞胃肠,大 便不通,燥屎内结,以及痰饮、瘀血、 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 (四)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 使表里、寒热、虚实夹杂的证候和脏腑 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状况,得到改善的 方法。适用于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 胃不和等证。
(五)温法:通过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
作用,使寒去阳复的方法。适用于中焦虚 寒,亡阳厥逆,以及寒凝经脉之证 (六)清法: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 作用,祛除里热病邪的方法。适用于热在 气分、热在营血,以及热在脏腑等证,也 可用于虚热证。
(九)燥剂:用燥湿之品,治疗水肿腹
胀、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之证 (十)湿剂:用滋润之品,治疗干咳无 痰、口干舌燥等津液不足之证
三 方剂制方理论
(一)组方原则
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 物,又称主药. 臣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又 称辅药.

佐药:1.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
盛之证或下焦疾患的方剂,须顿服 (二)小方:药味少或量少,或分次服,以 治疗病邪较轻之证或上焦疾患的方剂
(三)缓方:药性缓和,用于一般慢性虚弱
病证,需长期服用。 (四)急方:药性猛烈,用于病势危急证, 急于取效。
(五)奇方:单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单数的
方剂 (六)偶方:两味药或组成药物合于双数的 方剂 (七)复方:两方或数方合用治疗较复杂的 病的方剂
1、服药时间(饭前或饭后1小时) 饭前服药:滋补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驱虫 药、攻下药 饭后服药: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消食药 睡前服药:安神药、缓下药。 晚间服药:涩精止遗药 截疟药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急性病不拘时

2、服药多少:每日1剂,复煎早晚服,每服
200-250毫升。发汗、泻下药以得汗、得下为 度,呕吐药小量频服 3、服药冷热:多温服,如用辛温发散药治外 感风寒,热服、顿服,温覆取汗;用寒凉药 治疗热在肠胃可冷服 4、服药方法:祛寒药用姜汤送服;祛风湿药 用黄酒送服;有呕吐症状的病人在服药前先 服少量姜或橘皮预防呕吐,浓药少量多次服 不能进食者可鼻饲
7、特殊煎煮法
(1)先煎:矿物、贝壳、毒性大的药物
(2)后下:容易挥发的药物—轻清解表药和
芳香药 (3)包煎:质地轻、细小容易漂浮或成糊粘 锅的药物,和有毛会刺激咽喉的药物 (4)另煎:贵重药物 (5)烊化:胶性、粘性大的药物 (6)冲服:入水即化和汁液性的药物
(二)中药给药规则
2.正佐,制约主药的烈性或毒性 3.反佐,消除寒热相拒,药不能进的 现象 使药:1.引经药 2.调和药性

(二)方剂组成变化
1.药味加减的变化
(1)随证加减: (2)药物配伍的变化 (3)组方变化 2.药量增减的变化 3.剂型更换的变化 4.合方的变化
四 剂型与用法
第二节
十剂
(一)宣剂:用宣散涌吐之品治疗胸闷、
呕恶等壅塞之证 (二)通剂:用通利之品以治疗乳汁不 下,湿痹留滞经脉等证 (三)补剂:用补益之品,治疗正气不 足等证 (四)泄剂:用开泄之品,治疗腑实便 秘、肺实气急等郁闭之证
(五)轻剂:用轻浮之品,治疗外感表
邪、肌腠闭塞无汗之证 (六)重剂:用重镇之品,治疗心神浮 越、惊悸不宁证 (七)滑剂:用滑利之品,治疗膀胱、 尿道结石 (八)涩剂:用收涩之品,治疗自汗、 盗汗、遗精、遗尿、泻泄、崩漏带下等 久病滑脱之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