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英雄人物》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真正的英雄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真正的英雄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9877e8a32d7375a517809d.png)
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 真正的英雄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 真正的英雄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 真正的英雄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真正的英雄课题真正的英雄本学期总第课时课型自读主备人日期复备人教学目标:1. 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2。
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3. 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4。
培养困境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2、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时间复备同学们,你们心中的英雄是谁?你认为具有怎样的精神或品质才能称之为英雄?……(给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那好,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关于英雄的文章《真正的英雄》,看一看美国前总统里根对于英雄的理解。
二、了解作者、体裁及背景请一位同学朗读课前提示部分,简单了解作者里根及背景,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书下注释明确课文体裁为演讲词。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补充介绍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相关情况及演说词的特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看一看:1、学生指出自己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学生尝试解释和读准下面的词语2 315突如其来哀悼锲而不舍勋章建树锤2、再读课文,总结里根总统在这篇演讲词中都写了哪些内3. 里根总统演讲时包含着怎样的情感?情感主要是由悲痛中蕴含敬佩到化敬佩为力量这样读的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4 .真正的英雄》研讨课教案_2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4 .真正的英雄》研讨课教案_28](https://img.taocdn.com/s3/m/4f44e653a45177232f60a2af.png)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简案)三维目标:一.会积累——识记主要字词;二.会初读——概述英雄性情;三.善品读——体会作者感情,解读英雄精神;四. 唤体验——释放英雄情结。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感情;解读英雄精神。
学习难点:解读英雄精神。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各语文科长负责各学习小组——1.交流:“我所积累的字词”;2.互助:解决“易错”的音、形。
二、导入新课:有人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惨的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不朽的英雄诗篇。
(板书:英雄)……三、展示学习目标——“英雄”之旅四、追忆——“航天”英雄1、读一读,说一说:文中追忆了哪几位英雄?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其事迹或性格品质。
(温馨提示:找细节,抓特征)先速读课文,再小组交流。
2、赞一赞:七位宇航员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位?请深情地为他、她点赞。
3、播放视频——“挑战者”号升空后爆炸五、致敬——“真正”英雄1.读一读,品一品:里根总统在悼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温馨提示:悼词的内容?悼词的感情?)生先默读文本体会,再小组合作共识。
①小组展示、补充、纠正;②教师小结情感(板书:悲、力)2、读一读:这篇演讲词句句从肺腑流出,字字浸透真情,请再次默读课文,用“——”划出令你感动、受鼓舞的语句。
并根据你的理解,有感情的读一读(语气、语速、语调)。
(配乐:《英雄的黎明》)3、赛一赛:个人或小组选读最能打动你们的一组句子,全班竞读,并说说读后的最大感受。
4、找一找,思一思:在演讲词中,总统亦高度的评价了英雄——诠释了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真正原因。
(板书:真正的)请跳读文本,找到这组句子。
5、学生起立齐读: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6、说一说:英雄的理解(板书:精神)7、找一找,议一议:里根总统认为——“真正的英雄”该有哪些精神?(温馨提示:筛选关键词)①小组合作,到文中找答案;②教师点拨:即美国精神亦人类精神。
七年级语文下:《真正的英雄》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真正的英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1b3e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1.png)
七年级语文下:《真正的英雄》设计一、教材分析《真正的英雄》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普通妇女张秀英在抗洪救灾中拼搏的故事。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开头的阐述、妇女在抗洪救灾中的表现、张秀英的故事、最后对英雄的评价。
通过本篇课文的阅读学习,我们将得到以下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抗洪救灾的知识与技能。
2.了解并认识英雄的概念和特征,了解身边的英雄故事。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设计要求本次设计以《真正的英雄》课文为依据,围绕“英雄”这一话题,旨在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语文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主要目标如下:1.了解并掌握英雄的概念和特征,感悟英雄精神,培养学生的感恩敬业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本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撰写议论文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知识讲授1. 英雄的概念与特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与阅读其他英雄事迹,了解英雄的概念和特征,从而深刻领会张秀英拼搏抗洪救灾的英雄形象。
2. 抗洪救灾的知识与技能讲解抗洪救灾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教授学生正确的抗洪救灾方法。
练习与评价1. 阅读与理解让学生进行分组阅读全文,编写读书笔记,着重了解妇女在抗洪救灾中的表现和张秀英的故事,提出问题并在班内讨论。
随后,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
2. 议论文写作让学生以“真正的英雄”为主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简单介绍张秀英的事迹;•其次,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思考,谈谈你对“真正的英雄”概念的理解;•最后,一些学生可能会质疑是否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这时可以就这个话题展开一定的讨论。
实践1. 抗洪救灾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抗洪救灾实地考察,实地了解抗洪救灾的现场情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英雄的不易与英雄所承担的责任。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12edc2336c1eb91a375de4.png)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3、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4、培养困境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精神。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加强朗读。
2、了解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概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学生已知导入。
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宇航员杨立伟的事迹,从而引出杨立伟是一个成功的英雄。
再讨论明确美国“挑战者”号英勇牺牲的七名宇航员虽然升空失败但仍败论英雄”,从而引出课文。
(板书课题、文体、作者)二、欣赏图片:七名宇航员的肖像和“挑战者”号爆炸时的情景。
三、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做到:1、看看里根总统讲了哪些内容?2、体会里根总统在演讲时的感情是怎样的?(师提醒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①必须是默读,不要朗读。
力戒倒回去重读。
②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词、句、段的读法。
内容相同的段落可以适当合并,有时可以甚至是跳读。
)四、朗读指导:1、师明确课文大致所包含的两种感情:悲痛和力量。
阐释说明这两种感情的变化脉络是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后半部分主要是表达力量。
但两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的。
2、师明确朗读课文的语气:低沉→激昂。
3、教师选取三个自然段范读。
五、品味语言:师——找出你认为精彩或让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对它的解。
(这个环节可结合“研讨与练习”一、二。
学生说理由时,只要能说出他可,多给予定。
)六、教师小结:(强调学习宇航员身上在困难面前永不言退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七、拓展延伸:阅读左拉(法)《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并思考问题。
八、作业:1、在班内组织一场“再现里根”的演讲比赛。
2、上图书馆或利用互连网查找资料,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一些情进行交流。
人教版语文七下册第五单元《英雄人物》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下册第五单元《英雄人物》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03693e6c175f0e7cd137bb.png)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英雄人物》整体教学设计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刘军一、教材内容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
《在沙漠中心》(圣艾克絮佩里)写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的心灵世界。
《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
《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
二、设计背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由传记《伟大的悲剧》、自传散文《在沙漠中心》、通讯《登上地球之巅》、演讲词《真正的英雄》组成,四篇体裁各异的选文均与探险路上的英雄有关。
四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却叙述简单,浅显易懂,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基本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
教科书编者将单元教学重点定为: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所以学习这一单元不宜采用单篇教学,教学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学习跳读方法两条主线并进:熟悉情节发展,认识英雄感知文中人物,品读英雄仿写演说语言,记住英雄为内容主线,跳读词语跳读语句跳读文段为方法主线。
三、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词。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4、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5、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四、教学重点: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1、体会文中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六、教学流程第一模块:预习课文(1课时)(此模块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交流)1、查找四篇课文的作者及作品简介,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b1ed37f78a6529647d5383.png)
24《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2.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体会演讲词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图片及引言,导入新课1.前言。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为代价。
可是,人类并未因此而停步不前,而是总结教训,积蓄力量,继续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2.引言。
1986年1月28日中午,数百万美国人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情景。
这是航天飞机第25次飞行,但这一次非同寻常。
在机上有7人—-5男2女,包括克里斯特·麦考利夫,她是一位小学教师,志愿参加美国政府的“公民航天”计划。
她的丈夫和孩子们,以及其他机组人员的家属,也都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传播。
“挑战者号”升空后了72秒钟突然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挑战者”号爆炸后,美国举国哀悼,世界震惊。
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
“挑战者”号的爆炸,使美国举国震惊,华盛顿和其它各地均下半旗致哀。
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在演说中,他将这些宇航员们称之为是……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的基本特点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2)介绍七人的身份。
职业宇航员、机长、46岁的迪克·司各比;职业宇航员、驾驶员、40岁的迈克·史密斯。
职业女宇航员、飞行任务专家、36岁的朱蒂丝·莱恩尼科;职业宇航员、飞行任务专家、39岁的埃利森·奥尼佐卡;职业宇航员、飞行任务专家、罗纳德·麦克耐尔。
载荷专家、休斯顿公司工程师、41岁的高利·杰维斯;第一位太空教师、37岁的克里斯塔·麦考利芙。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20756a172ded630a1cb66c.png)
24 真正的英雄知识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深刻体会文章中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和演讲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情感。
2、初步学习并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
过程和方法目标:1、认真朗读演讲词,理清文章思路。
体会重点语句蕴涵的深刻哲理,并积累有价值语言。
2、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本文所展现的主题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味本文作者的深沉而悲痛但却发自内心的赞颂与敬佩之情。
2、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
教学难点:体味重点语句蕴涵的深刻哲理,及本文作者所洋溢的赞颂与敬佩之情。
从小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为事业勇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情境导入新课人类前进的道路历来就不是平坦的。
从某种意义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与艰难险阻作斗争的经历,人类的前进同样如此!美国“挑战者”号的伟大创举与悲壮消失,就是很好的证实与体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先生饱含真情的演讲稿《真正的英雄》。
二、作者简介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年2月6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曾经做过演员。
1980年被提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台,仅69天后他就被刺伤。
1984年再度连任。
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本文是里根在“挑战者”号1986年1月28日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的第3天,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声请并茂的演讲。
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三、释题:题目中的“英雄”用“真正”一词限制,这是里根对航天英雄的崇高精神品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
四、文体知识简介:演讲词(演讲稿)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究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bd208a13e009581b6ad9eb64.png)
24.《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3、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录音、录象或X读),整体感知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演讲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听后归纳,用100字左右文字写出。
(教师提示:哀悼遇难的英雄;颂扬人类探索的精神;号召化悲痛为力量,激励继续探索。
)(2)在听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情节?你记住了哪些感人的话?组内交流谈一谈。
(3)演讲稿表达了里根总统怎样的感情?(教师提示:悲痛,哀悼,敬佩。
)2、你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请你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1)理清演讲中隐含的感情变化脉络。
(教师提示:前半部分抒发悲痛的心情,后半部分表达继续探索的力量。
)(2)从写作思路的角度,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示:前四节表达哀痛和颂扬之情;中间追忆英雄的故事;后八节号召继续英雄未竟的事业。
)(3)文章为什么花了大量篇幅来一一追忆几位英雄?(教师提示:通过回忆他们的点滴事迹,颂扬他们的英雄行为;借他们的事迹鼓舞人们继续探索太空的信心和勇气;表明总统对他们非常熟悉,增强演讲感人的力量。
)二、品味探究1、再仔细品读文章,从文中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出你对这些语句的体会。
(1)老老少少都在诉说自己的悲哀,都为我们的宇航员感到骄傲。
这里的“骄傲”是贬词褒用,是感到自豪、光荣的意思。
(2)如果出现什么,它决不意味着太空计划的结束。
“什么”这个词比较委婉地表示了探索太空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幸的意外和失败。
2、(1)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你如何看待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教师提示:1)、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2)、这里所指的美国精神,已不仅是指美国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了人类无畏地探索未知领域的伟大精神,是人类精神的精华,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ee309bff00bed5b9f31db3.png)
第二十四课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演讲者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
2.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3.理解人类在科学探索上愈挫愈奋,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精彩语句的深刻含义,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陷入一片悲哀之中,世界也为之震惊。
1月31日,里根总统发表了这篇电视讲话。
今天就让我们从这篇讲话中,再次认识这些真正的英雄。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哀悼.(dào) 锤.(chuí)炼余暇.(xiá) 阴霾.(mái) 拓.(tuò)荒弥.(mí)补勋.(xūn)章孜孜.(zī)不倦梦寐.(mèi)以求彻.(chè)夜不眠迫.(pò)不及待2.根据词语写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3.作者链接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总统(1981年-1989年)。
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演讲家,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
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年龄最大。
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二、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思考:1.这篇演讲词追忆了哪几位英雄?请你分别概括这些英雄的事迹或性格。
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英雄人物
![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英雄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a554fc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8.png)
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英雄人物在语文教学设计中,英雄人物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主题,也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个性品质的一个切入点。
以下是一个关于英雄人物的语文教学设计,分为导入活动、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等环节。
一、导入活动(15分钟)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在课前播放一段关于英雄人物的视频或音频。
视频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英雄人物的介绍,或者是一些英雄事迹的展示。
音频可以选择一些与英雄人物相关的歌曲或故事。
通过这个导入活动,可以让学生对英雄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对英雄人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课堂教学(40分钟)1. 介绍英雄人物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什么是英雄人物?英雄人物有哪些特点和品质?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可以慢慢引导学生理解英雄人物的定义和特征。
2. 学习英雄人物的故事选择几个著名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如岳飞、雷锋、杨利伟等,进行介绍和解读。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搜索并介绍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故事,然后进行学生分享和交流。
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英雄人物的品质和行为,了解他们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培养学生敬佩和崇拜英雄人物的情感。
3. 分析英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选择一些英雄人物的形象描写和语言表达,让学生分析并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
教师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然后进行展示和总结。
通过分析英雄人物的形象和语言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4. 写作活动让学生以英雄人物为主题,写一篇关于英雄人物的作文。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崇拜之情的作文,或者写一篇对英雄人物形象和品质的分析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和修改。
通过写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英雄人物的了解和认识。
三、课后拓展(15分钟)1. 探究英雄人物的价值观通过阅读和讨论一些关于英雄人物价值观的文章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英雄人物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初中语文_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07a1f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8.png)
初中语⽂_⼈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邓稼先》教学设计:⼀、教学⽬标1.掌握本⽂的⽣字⽣词,了解作者。
2.体会课⽂语⾔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理解课⽂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本⽂通过对⽐表现⼈物的写作⽅法三、教学过程:(⼀)设置情境,导⼊新课1.多媒体(图⽚)显⽰原⼦弹爆炸时的蘑菇云,邓稼先画像、杨振宁画像。
(针对三幅图作适当的介绍,突出邓稼先的形象)今天,就让我们⼀起⾛近这位为我国科学事业作出了巨⼤贡献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2.出⽰课件,引导学⽣了解作者及其与邓稼先的关系。
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的好朋友。
⼀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3.检查预习,读准正⾳。
了解成语意思zǎi gē kě gē kěqì xiǎn wié rén zhī宰割可歌可泣鲜为⼈知chóu huà dāng zhī wǘ kuì fēng wáng bì lou筹划当之⽆愧锋芒毕露锋芒毕露:⽐喻锐⽓和才⼲全部显露出来.。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懂得。
妇孺皆知:妇⼥⼉童都知道。
马⾰裹⼫:⽤马⽪把⼫体包裹起来,指军⼈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后已:指⼩⼼谨慎,贡献出全部的⼒量。
速读课⽂,整体感知(⼆)课⽂写了邓稼先哪些事例?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学⽣找事例,谈看法。
总结:邓稼先是⼀个中国知识分⼦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当⽆名英雄,默默⽆闻地奋⽃了数⼗年。
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私的奉献精神。
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知,直到他死后,⼈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鞠躬尽瘁死⽽后已……舍⼩我贡献⼤我……有毅⼒,精忠报国……邓稼先具有的忠厚平实、真诚坦⽩、从不骄⼈的“纯”字代表的⽓质和品格的赞美。
七年级语文下《邓稼先》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邓稼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53a6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0.png)
《邓稼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回忆性文学传记的特点,学习本文变换视角、引用、比较等
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品味本文语言,体
会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邓稼先的爱国品质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邓稼先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质,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2.难点:品味本文语言,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回顾历史名人事迹,引导学生了解邓稼先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品质。
2.课文朗读:通过集体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自主探究: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教师提出探究性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4.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答案。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
解课文内容。
5.深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学生
通过小组讨论、比较阅读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邓稼先的贡献和品质。
布置作业,要求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和拓展阅读。
四、教学评价:
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找出自己的不
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小组互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学习成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鼓励
学生继续努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990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1.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
结合生活实际,探讨真正的英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英雄、关爱英雄的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真正的英雄”。
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提问:“你们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标记出生词、难句,查找资料,理解抽象概念。
3.课堂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课文中的英雄具有哪些品质?你认同这些品质吗?为什么?”4.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
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学习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如对比、排比等。
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
6.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英雄品质。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7.写作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真正的英雄”的作文。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8.课堂小结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英雄,学会关爱和尊重。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真正的英雄”的作文。
2.收集有关英雄的故事、名言等,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英雄’是指哪些人?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学生回答:“英雄是指那些为国家、民族、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他们的共同点是勇敢、无私、坚定信念。
”教师提问:“课文开头、中间、结尾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教学难点:教师提问:“你们认为,‘真正的英雄’和‘普通英雄’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真正的英雄不仅仅是在行动上表现出勇敢和无私,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2a57cbb9d528ea81c779b4.png)
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3、理解人类在科学探索上愈挫愈奋,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把握内容,体会感情,理解精彩语句的含义。
难点:演讲词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
可是,人类并不因此停步不前,而是总结教训,积蓄力量,继续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爆炸后,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大西洋中。
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转瞬间销于无形。
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纷纷哀悼;全世界也为之震惊,各国元首纷纷发表讲话,对死难者家属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
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当晚即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对罹难的英雄表示哀悼,并决心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
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
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字词哀悼(dào )锲而不舍(qiè )勋章(xūn )锤炼(chuí)阴霾(mái )孜孜不倦(zī )企求(qĭ)凝聚(níng )战栗(lì )拓荒(tuò )弥补(mí )不朽(xiŭ)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真正的英雄教案(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学设计
![真正的英雄教案(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098e4269dc5022abea00e0.png)
教材说明:《真正的英雄》是人教版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深切哀悼罹难的七位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通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2.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文章思路,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难点:把握文中几句富有哲理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演讲词讲到了哪些内容?讨论明确: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1~4自然段)追忆七位英雄(5一13自然段)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14―2l自然段)(2)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全文蕴涵着两种思想感情:悲痛,英雄已死,对人类,对亲人,对朋友都是巨大的损失;力量,我们不能停留于悲痛,而应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
二、细读课文,赏析品悟1.要求生自读课文,从文中画出自己感动的、有些想法的句子,有什么想法在句子旁边做批注。
2、同位交流,全班交流。
个人谈感受的基础上老师用引读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主要是这几句:●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教师引言:①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历史是一部冒险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难险阻的历史,他们迎难而上,不畏艰难,不畏危险,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出示幻灯片)②七名宇航员具有美国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品质,他们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的责任,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不企求些微的报答,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出示幻灯片)③七位宇航员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归根到底在于――●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英雄人物》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
《在沙漠中心》(圣艾克絮佩里)写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的心灵世界。
《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
《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
二、设计背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由传记《伟大的悲剧》、自传散文《在沙漠中心》、通讯《登上地球之巅》、演讲词《真正的英雄》组成,四篇体裁各异的选文均与探险路上的英雄有关。
四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却叙述简单,浅显易懂,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基本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
教科书编者将单元教学重点定为: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所以学习这一单元不宜采用单篇教学,教学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学习跳读方法两条主线并进:熟悉情节发展,认识英雄感知文中人物,品读英雄仿写演说语言,记住英雄为内容主线,跳读词语跳读语句跳读文段为方法主线。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词。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4、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5、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
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四、教学重点:
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六、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预习课文(1课时)
(此模块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交流)
1、查找四篇课文的作者及作品简介,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2、积累几篇课文的生字词。
3、熟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第二模块:整体感知(2课时)
(学生自由朗读四篇课文,并在文中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做圈点勾画批注,初步把握每篇文章的传达的思想感情。
)
(1)梳理每篇课文内容。
可采取速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信息,复述课文内容的形式教学。
A、《伟大的悲剧》主要写了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
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
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发现英雄们已冻僵的尸体。
)
B、《在沙漠中心》描述的是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伴在一次飞行中,盲目地撞在利比亚的沙漠地带。
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
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东奔西走,受尽海市蜃楼的愚弄,寻觅沙上的踪迹,把希望寄托于露水,盼念茫茫沙海中一个悠悠晃晃的驼队来营救。
作者的飞机因故障坠毁在沙漠中心时,他面临的危险:寒冷、严重的缺水、饱受寒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濒临死亡。
C、《〈登上地球之巅》1960年和1964年,郭超人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的高度,历经千难万险,谱写了一曲科学探险的美妙乐章。
D、《真正的英雄》1986年1月28日。
这是美国航天事业史上第一次发生爆炸事件,更是全世界宇航史上一个悲痛欲绝的日子。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挑战者号”爆炸后,美国举国哀悼,世界震惊。
当时美国总统发表了全国性的电视讲话。
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三模块:诵读赏析(2课时)
(此模块师生交流,合作完成)
1、汇报上一模块中勾画自己感动的语句,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朗读,并且作赏析。
如:《真正的英雄》中①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②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进程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③我们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我们在心里知道飞得那样高那样惬意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2、寻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特别是体会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写法。
(是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
如《在沙漠中心》作者的飞机因故障坠毁在沙漠中心时,他面临的危险:寒冷、严重的缺水、饱受寒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濒临死亡。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作者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的原因:
①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
②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③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④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⑤20、21节,文中“我”盼望着清晨的露水,以给自己带来生的希望,强调了身处沙漠的我们对水的渴盼。
总之表明了“我”信心坚定,继续寻找生路,对生存下去充满了信心。
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体会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的作用。
如《登上地球之巅》中“阳关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与艰苦的攀登描写结合,构成一张一弛,让人轻松,有美的享受。
)
第四模块:升华情感(1课时)
(在前三个模块教学,教师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感悟文章传达出的情感,已达到学生对于情感态度价值感的教育。
以学生交流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
1、小结
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
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
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
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我们应当不断武装自己,去探寻无穷的未知世界!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
“挑战者”号爆炸了,整个人类太空计划也因此遭受重大挫折,但人类并没有被吓倒。
我们看到,此后有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员投入到太空探索的事业中去,一架又一架航天飞机升上了蓝天,去探索那茫茫未知的宇宙世界。
让我们随着宇航英雄的魂魄,发扬美国精神,总结教训,积蓄力量,不断前进,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2、拓展
什么样的生活是你向往的生活?人生怎样才算成功?
发散角度1:我向往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成就一番伟业是人生成功的标志。
古有秦始皇,今有毛泽东,他们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胆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他们是我崇拜的英雄。
发散角度2:我喜欢一种平静的生活,平平淡淡做事就是人生的成功。
尽管人类有许多杰出人物,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平凡的。
这些人是构成人类群体的基础。
没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的默默奉献,英雄也难以成功。
发散角度3:我喜欢一种拥有大量财富的生活,财富的多少是人生成败的标志。
因为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基础就是物质财富,没有财富,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拥有了财富,人类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才会得到促进。
发散角度4:我喜欢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愉悦是我的追求,以微笑面对世界是我幸福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