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同步练习题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同步精练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同步精练含解析

第3节机械效率一、知能操练提高1.利用以下图的滑轮, 在粗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重力做的功是实用功B.拉力 F1做的功是额外功C.绳索自由端的拉力 F 做的功是总功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2.以下图的剪刀剪纸的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A.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 1 N, 则阻力是 0.8 NB. 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 1 N, 则动力是 0.8 N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 1 J, 则有 0.2 J的功用于剪纸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 1 J, 则有 0.8 J 的功用于剪纸3.以下图 , 用滑轮组提高重物时, 重力为 800 N 的物体在10 s 内匀速上涨了 1 m。

已知拉绳索的力F 为 500 N, 则提高重物的过程中()A. 做的实用功是800 JB. 拉力F的功率是80 WC.绳索自由端被拉下 3 m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4. (2017 ·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用以下图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弹簧测力计往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B. 丈量机械效率的原理是η=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相关D.提高机械效率能够经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5. 用以下图的滑轮组匀速提高重力为 200 N 的物体 , 人对绳的拉力为 125 N,不计绳重和摩擦,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假如人的体重为 600 N, 拉动过程中绳一直未断裂, 他用此滑轮组能提高的最大物重为。

6. 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高同样的高度 , 以下图。

他两次提高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 F 甲 和 F 乙 , 则 F 甲F 乙 ; 所做的实用功分别为W 和 W , 机械效率分别为 η 甲 和 η 乙 ,甲乙则 W 甲W 乙, η 甲 η 乙。

( 均选填“ >”“ =”或“ <”)7. 以下图是一种小型千斤顶的表示图 , 当手往下压摇动臂时 , 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较小的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含答案)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B.实际生产中,使用机械比不使用机械做功的效率高C.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高D.使用机械做功时,如不考虑机械本身重力及所引起的摩擦,那么,机械的效率可以高于100%2.小红用滑轮组将重力为1.5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的过程中,绳子拉力为1.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A.50%B.60%C.70%D.80%3.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12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5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滑轮重一定是300N,机械效率是80%B.有用功是1200J,机械效率是80%C.有用功是1200J,机械效率是60%D.有用功是3600J,总功是4500J4.如图所示,在研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的实验中,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方法更省力B.乙种方法更省功C.两种方法做的有用功相等D.两种方法的机械效率相等5.小蒙用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使重400N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了5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使用图乙拉力F一定小于400NB.两种方式有用功W均为2000JC.两种方式拉力F的功率相同D.使用图乙可以提高机械效率6.人民网武汉2019年4月28日电4月25日~26日,由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随州市网信办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感受随州看发展媒体行”,采访团先后深入该市随县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云峰山万亩茶园、琵琶湖风景区、广水观音村、武胜关桃源村、印台山文化生态园等地看变化,体会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美丽乡村焕发新活力,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正在进行房屋装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A.滑轮组中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B.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距离的杠杆C.绳子自由端下拉1m,桶上升2mD.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kg 的砂石,所用拉力是1000N,则机械效率是75% 7.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一个重60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了150J的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150NB.拉力F的大小为75NC.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0N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0N8.如图所示,用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为300J,若借助滑轮组用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做功为500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B.F2做功的功率比F1做功的功率大C.使用滑轮组过程中,绳子移动距离是物体的上升高度的两倍D.两个过程物体B都匀速运动,机械能不变9.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每只滑轮质量均相同,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使用D滑轮组最省力①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B滑轮①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C滑轮组①使用A滑轮与使用D滑轮组一样省力A.只有①①正确B.只有①①正确C.只有①①①正确D.只有①①①正确10.用动滑轮和杠杆,把同一个钩码分别提升相同的高度,以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 .两个测力计的示数相同B.两套机械做的有用功相等C.测力计的拉力做的总功相等D.两套机械的机械效率相等11.救援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车载电机对钢绳施加的拉力F大小为2.5×103N时,小车A恰能匀速缓慢地沿斜面上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知识点回顾1.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

(2)有用功:对完成工作任务有用的功。

(3)额外功:其他无实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4)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5)公式:任何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

2.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3.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1)两个不同的概念,无根本联系。

(2)功率表示做功快慢。

(3)机械效率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

(4)。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概念:η=W有W总×100%(2)计算:η=GhFs ×100%=GnF×100%(3)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增加物重(增加有用功占比)②减轻动滑轮重③减少摩擦(4)特殊滑轮的机械效率:η=fnF×100% η=GhFs×100%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B.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2.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机械效率高,则表明()A.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多B.甲的总功比乙的总功少C.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少D.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多3.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若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增大摩擦B.增大定滑轮的重力C.增大动滑轮的重力D.增大被提升物体的重力4.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并上升相同的高度。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省力,甲图所做的总功小B.甲图省力,甲、乙所做的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图省力,甲、乙所做的机械效率一样大D.乙图省力,乙图所做额外功小5.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要将重为1000N的木箱拉到1.5m高的车厢里,他将一块长5m的木板搁在地面与车厢之间构成斜面,然后站在车上用400N的拉力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车厢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面不但可以省力,还可以省功B.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00N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D.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变6.在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动滑轮重为G0,物体A重为G,在匀速竖直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速度为v,忽略绳重和摩擦。

第五节《机械效率》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三上) (6)

第五节《机械效率》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三上) (6)

第五节《机械效率》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三上) (6)[课堂巩固]1. 用如图1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

假如物体重50N 。

手拉绳子的力是30N ,摩擦可不考虑,那么动滑轮自身重___N ,那个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

2. 如图11.8.2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3.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假设用它们把同样重的物体提到同样的高度,那么A. 用甲滑轮组做功较少,也更省力B. 用甲滑轮组做功较少,但不一定省力C. 用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较少,费劲D. 用甲做的有用功较少,但不一定费劲4. 以下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机械效率越高的滑轮组越省力B. 机械效率越高的滑轮组做功越快C. 机械效率越高的滑轮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越大D. 有用功做得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5. 某滑轮组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假设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到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以下讲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做的有用功增加了B. 做的总功减少了C. 做的额外功减少了D. 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增大了 6. 某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了如下几个答案,其中有可能正确的选项是A. 0.05%B. 65%C. 100.8%D. 125%7. 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以下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 .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B .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C .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 .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8. 某人用如下图11.8.3的滑轮组匀速提起260N 的物体,所用的力为100N ,物体提高1m 。

那么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图11.8.3 图11.8.4A .拉力做的有用功是100JB .拉力做的总功是260J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5%D .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9. 一个工人用如下图11.8.4的滑轮组提起2000N 的物资,所用的拉力是800N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 ,下面讲法正确的选项是图11.8.1 图11.8.2 A B C D小明的实验记录 较小提升速度 绳端拉 力〔N 〕 钩码重 〔N 〕 机械 效率 较大提升速度 探究结果10 4.2 79.4% 4.210物理量 操纵因素 79.4%探究结果79.4%绳端拉 力〔N 〕 钩码重〔N 〕 机械 效率 大致相同的 提升速度 小华的实验记录10 4.2 156.0物理量 操纵因素 A .总功是3200J ,效率是40% B .有用功是8000J ,效率是40% C .有用功是3200J ,效率是62.5% D .总功是3200J ,效率是62.5%10. 用滑轮组提起某一重物时,适当增加动滑轮个数〔假定滑轮差不多上一样的〕能够更加省力,这时机械效率将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 [课后提升]11. 滑轮组将重500N 的物体,举高60cm 的过程中,机械效率为80%,那么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 ,额外功为 J 。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同步练习:机械效率(解析版)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同步练习:机械效率(解析版)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B. 一台机器所做的功中,做的有用功越多,它的机械效率就越高C.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在总功相同时,其有用功越多【答案】D【解析】A. 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两者物理意义不同,没有直接的联系,故A错误;B.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在总功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能确定机械效率的高低,故B错误;C.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不确定,则机械效率不确定,故C错误;D.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在总功不变的情况下,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越多。

故选D.2. 两台机械,甲的机械效率为80%,乙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机械一定比乙机械省力B. 乙机械一定比甲机械省力C. 甲机械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械的多D. 有用功相同时,乙机械所做的总功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①机械效率大小只能说明机械的品质高低,以及说明机械在做功时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的高低;②机械效率与做功多少、做功快慢、省力与否无关.解:因为机械是否省力与机械效率的高低无关.故选项A、B错误;甲的机械效率高于乙的机械效率,说明甲的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大于乙的,但甲做的有用功不一定大于乙的,故选项C错;在有用功相同时,根据W总=可知:机械效率小的机械做的总功多,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则乙机械所做的总功多,故D选项正确.故选D.3.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上升了1 m。

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 做的有用功是800 JB. 拉力F的功率是80 WC.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答案】A【解析】W有用=Gh=800N×1m=800J,故A正确;由图知,n=2,s=2h=2×1m=2m,故C错;W总=Fs =500N×2m=1000J,P=W总/t=1000J/10s=100W,故B错;滑轮组的机械效η=W有用/W总=800J/1000J =80%,故D错.故选A.4.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 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答案】C【解析】不计绳重及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物+G轮)/n,n1 =2,n2 =3,所以绳子受的拉力:F1 =(G 物+G轮)/2,F2 =(G物+G轮)/3,故F1 ≠F2,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因为η=W有用/W总×100%,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A、B错;因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n1 =2,n2=3,提升物体的高度h相同,所以s1 =2h,s2 =3h,即s1≠s2,拉力做的功:W1 =F1 s1=(G物+G轮)/2×2h=(G物+G轮)h,W2 =F2s2 =(G 物+G轮)/3×3h=(G物+G轮)h,故W1 =W2,所以C正确、D错,故选C。

12.3课时《机械效率》课时同步训练—— 八年级物理【Word版含答案】

12.3课时《机械效率》课时同步训练—— 八年级物理【Word版含答案】

12.3课时《机械效率》课时同步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机械效率比原来大大提高,用该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与改进前相比()A.总功不变,但额外功减少了B.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D.做的有用功减少了2.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B.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多,功率越大C.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少,功率越大D.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少,但功率不一定大3.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得到以下几个答案,其中有可能的是()A.0.83%B.83%C.100%D.101.5%4.如图所示,小桂利用动滑轮竖直匀速提升木箱。

以下做法可以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是()A.适当减小木箱重力B.增大木箱上升高度C.增大提升木箱的速度D.换用质量较小的动滑轮5.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木块重100N,小明用F=32N的力将物体从底端沿斜面匀速拉到顶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做的有用功为32J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32N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20%D.小明做的总功为160J6.将一个定滑轮和挂有一个重60N钩码的动滑轮分别组装成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滑轮组。

在图甲滑轮组,用大小为36N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1把钩码匀速提升了0.3m;在图乙滑轮组,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2把钩码匀速提升了0.6m 。

不计摩擦和绳重。

设图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甲,图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乙,则A .η甲>η乙B .η甲<η乙C .η甲≈55.5%D .η乙≈83.3%7.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 、N 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则( )A .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B .乙、丁的机械效率相同C .使用丙提升物体M 时省力D .实验测得的数据无法算出机械效率8.工人利用滑轮组吊起重为2400N 的路灯杆。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B.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多,功率越大C.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少,功率越大D.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少,但功率不一定大2.关于功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完成同一项工作,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大B.使用机械,可以尽可能减小额外功,但是不可能让额外功为0C.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所用力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大D.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总是会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3.如图,斜面长s为1.2m、高h为0.3m,现将重为1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F为5N,拉力的功率为3W,则()A.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B.拉力做的总功为4.8JC.物体沿斜面的运动速度是0.6m/sD.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1N4.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相同的滑轮将同样的钩码(滑轮重小于钩码重),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与F2大小相等B.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C.F1做的总功比F2多D.甲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比乙大5.如图所示,重3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不计动滑轮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用功为120JB.拉力F的功率为40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6.如图,这是一种塔式起重机,已知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在匀速起吊330kg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g取10N/kg。

下列分析和计算错误..的是()A.起重机的吊臂AOB可视为杠杆B.增加起吊物体的质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减小C.物体上升2m,滑轮组所做有用功是6.6×103JD.物体上升2m,滑轮组所做总功是1.1×104J7.图显示的是甲、乙两机械的参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同步训练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同步训练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同步训练题-带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单选题1.下列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2.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A.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3.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 < W2,η1 >η2B.W1 > W2,η1 <η2C.W1 = W2,η1 =η2D.W1 = W2,η1 >η24.如图斜面长为2m、高为0.4m,现将重为20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F为5N,则()A.拉力所做的功为2J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 D.有用功为40J5.如图所示,斜面长4m,高2m,工人用400N的力沿斜面将重为600N的箱子,从底端推到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用功为1800J,总功1200J B.有用功为1200J,额外功为800JC.总功为1600J,机械效率为75%D.总功为800J,机械效率为75%6.同一物体(质量为m)先用滑轮组(如图甲)匀速提升,后沿斜面(如图乙)匀速提升,两次提升高度均为h,两次拉力大小均为3mg,斜面长AB=2h,则这两次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比较()4A.η甲>η乙B.η甲<η乙C.η甲=η乙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做的有用功是800J B.拉力F的功率是80W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8.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300N的货物,人所用的拉力为200N,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1m,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00 JB.滑轮组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100 JC.额外功为50 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9.如图所示,在“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必须用到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停表B.实验中所需测量的拉力可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C.增大物体上升的高度,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D.增大物重,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10.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 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A.f2F A B.f3FC.F A2FD.G2F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3N的物体,拉力F为2N,物体在10s内上升1m.在此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拉力F的功率为 W,若要提高动滑轮提升物体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12.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F始终为2.5N,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高度h为0.3m,则拉力做的总攻为 J,机械效率为.13.如图所示,某同学把重为1.5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所用的拉力是0.8N,则他做的有用功为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 同步习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 同步习题

(2)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 F 时,应尽量
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第 3 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由表中第
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4)由表中第 3、4 组数据可知,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出第 3 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J。
由公式η= ×100%和 W 总=W 有+W 额外可知:有用功相同,总功越大,额外功就越多, 机械效率越低,所以 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2.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大 B.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小 C.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 D.机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 解: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小与做功多少 和时间有关;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A、功率大,说明做功快,但不能说明机械效率越大,故 A 错误;
21.小亮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小车上,联想到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提出了以下两 个问题:
①斜面越缓越省力,是不是机械效率高呢?
②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对于同一个斜面,是不是所推
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呢?
8 / 37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A.动滑轮重 150 N B.物块的质量为 40 kg C.若以 0.2 m/s 的速度匀速提升物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 80% D.若以 0.2 m/s 的速度匀速提升物块,竖直向下的拉力大于 F2 14.如图是小明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p0 =2×104Pa;当在动滑轮下挂一个与小明重力相同的(边长为 40cm 的正立方体)物体甲 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 A 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强 p1=4.5 ×104Pa,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当在动滑轮下挂 1200N 的重物乙时,他用力匀速 举起杠杆的 A 端,当杠杆又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强 p2=5.5×104Pa,此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杠杆 OA:OB=1:2(杠杆、绳重和机械间摩擦忽略不 计,g 取 10N/kg),则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人教版初中物理初二下册第十二章章简单机械《机械效率》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初二下册第十二章章简单机械《机械效率》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初二下册第十二章章简单机械《机械效率》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有用功、分外功、总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有用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分外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总功。

二、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用字母____表示,其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

1、机械效率常用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有/没有)单位。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_____。

3、物理意义: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70%,它表示使用起重机提拔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_______%,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______%,另______%做的是分外功。

1、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进步了机械效率,用它将联合物体匀速提拔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2、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不可能抵达100%B.随着科学技能的成长,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D.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3、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拔相同高度时,则()学科王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分外功较多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4、.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章简单机械12.3《机械效率》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章简单机械12.3《机械效率》同步练习(解析版)

《机械效率》1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η=×100%,改装后的机械效率高,∴改装后利用有用功所占总功的比例增加,即总功减小或额外功减少.故D正确.故选D.,高,用大小为5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重10N的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的机械效率为;若仅使倾角θ逐渐增大,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将逐渐(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将逐渐(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80%;增大;增大【解析】试题分析:斜面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Gh/Fs×100%=10N×5N×1m×100%=80%;若仅使倾角θ逐渐增大,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将逐渐增大;其他条件不变,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考点:斜面的机械效率=9N的物体,当用竖直向上F=5N的拉力拉绳的自由端匀速上升,用时4s,小欣所做的总功是J,机械效率是,拉力的功率是W。

【答案】490%1【解析】观察图像可知道动滑轮,2段绳子,小欣做功,而有用功,机械效率,拉力的功率9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若物体重6N。

(1)实验时沿_______方向拉绳子自由端最省力,且应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

【答案】1竖直向上2匀速3%4增大【解析】【详解】1①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示数才会稳定,所读出的数值才等于拉力的大小;②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则绳端的拉力F=,由图可知,n=3,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GnF×100%=×100%≈%;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量,则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机械效率增大。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下)同步练习:10.5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机械效率(Word 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下)同步练习:10.5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机械效率(Word 含答案)

第五节机械效率第1课时机械效率知识点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用绳子将钩码提升至一定的高度,如图所示,此过程所做的有用功是()A.提升钩码所做的功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C.提高绳子所做的功D.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2.同一个物理过程,由于人们的主观需要不同,做功的类型也不同。

如图用桶在井中打水时,克服桶的重力做的功是,克服水的重力做的功是;若在井中捞水桶,克服桶的重力做的功是,克服水的重力做的功是,两次对水和桶共同做的功都叫。

(均选填“有用功”“额外功”或“总功”)知识点2机械效率3.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功率越大,机械效率也越大C.实际生产中,使用机械比不使用机械做功的效率高D.无论采取何种手段,使用简单机械时机械效率都不会达到100%4.一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80%,若该简单机械做的总功为200 J,则做的有用功为()A.160 JB.40 JC.120 JD.300 J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1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 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40N,关于提升物体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3 mB.有用功为100 JC.总功为80 JD.机械效率为83.3%6.用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 N的货物提升4 m,做的额外功是9600 J。

问:(1)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起重机做的总功是多少?(3)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4)起重机在哪些方面做的是额外功?7.(2020广安)如图所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为900 N的物体在10 s 内匀速提升了2 m。

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00 N,自身重力为700 N,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700 NB.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50 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D.动滑轮的重力为100 N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9.如图所示,在20 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200 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2 m/s,则1 min内拉力做的功为J,功率为W。

(课件、教案、学案)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上册

(课件、教案、学案)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上册

11.5 机械效率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关于功率、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2.用如图重为G的均匀杠杆,先后把同一重物挂在A、B两处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支点处的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物在A点处人做的有用功多B.在提升重物时杠杆可节省距离C.重物在A点处杠杆的机械效率更高D.重物在B点处杠杆的机械效率更高3.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每一个滑轮的重量都相同,用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G1=G2,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B.若G1=G2,则甲机械效率大于乙机械效率C.若F1=F2,则拉力做功的功率相同D.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4.如图所示,重800N的物体在100N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2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做的功为400J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80NC.额外功的功率为6WD.若物体的重力和运动速度不变,只增大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降低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时,将重为G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上A点,弹簧测力计作用于C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h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1;在小明的装置基础上,小红仅改为将弹簧测力计作用于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仍使钩码上升h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在小明的装置基础上,小华仅改为将钩码挂到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仍使钩码上升h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3;则()A.η1<η2,η1<η3B.η1=η2,η1<η3C.η1=η2,η1=η3D.η1>η2,η1>η36.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0.6m,小明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F是15N。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不计绳重和摩擦,设每个滑轮质量相等),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η组<η动<η定B.η动<η定<η组C.η定<η动<η组D.η定<η组<η动2.将一个重为4.5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m,高0.4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N(物体大小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斜面向上的拉力0.3NB.有用功0.36J,机械效率20%C.有用功1.8J,机械效率20%D.总功2.16J,机械效率83.3%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2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120N,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B.动滑轮重20N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D.拉力F的功率是40W4.用动滑轮把一物体匀速提起,不计摩擦,下列说正确的是()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提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提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物体被提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5.小明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10kg的大米,从一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小明与爸爸所做的()A.有用功相等B.总功相等C.总功率相等D.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提升高度h,已知绳端所需拉力为F,动滑轮自重为G,绳端移动的距离为S,则下列表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绳重与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A.η=GℎFS ×100% B.η=G2F×100% C.η=GG+G动×100% D.η=GℎFS+G动ℎ×100%7.小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下列关于提高机械效率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把物体提得更高B.提升重物的速度更大C.提升更重的物体D.增加滑轮个数8.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9.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不变C.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增大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二、多选题10.关于机械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大小与功率大小无关 C.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就越少 D.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1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 的物体匀速提升1m ,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B.有用功一定是150J C.总功一定是250J D.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12.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改变所挂物体重G ,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滑轮组匀速提拉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总功为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选项中关于物重G 及对应的W 和η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3.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 物,动滑轮的重力为G 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 ) A.G 物+G 动2+1 B.G 物2ηC.G 物+ηG 动ηD.G 动2(1−η)14.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16N 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N ,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滑轮重4NB.使该用动滑轮要费距离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三、填空题15.用2.5N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沿着长1m,高0.4m的斜面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端,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 ,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 ______ N.16.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14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则木棒重为 ______ N(不计摩擦).四、实验探究题17.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______ 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她没有考虑到 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3)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4)通过比较 ______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填实验次数的序号)(5)通过比较 ______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6)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______实验次数钩码重量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端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 4 0.1 2.7 0.2 74%2 4 0.1 1.8 0.3 74%3 8 0.1 3.1 0.3 86%4 8 0.1 2.5 ______ ______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同步练习答案和解析【答案】1.A2.D3.C4.B5.A6.D7.C8.C9.D 10.BD 11.ABC 12.BD 13.BD 14.ABC 15.80%;0.5 16.1017.匀速;不正确;摩擦;1、2;2、3;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轻,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0.4;80%【解析】 1. 解: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由W 有用=G h 可知,三种情况下做的有用功相同,大小都为W 有用;不计绳子质量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W 额=G 动h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时,动滑轮的个数分别为0、1、2,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时,做的额外功:W 额定<W 额动<W 额组, 由W 总=W 有用+W 额可知三种情况下做的总功:W 定<W 动<W 组,由η=W 有用W 总可知,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组<η动<η定.故选A .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由题知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子质量和摩擦,额外功W 额=G 轮h ,知道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动滑轮的个数为0、1、2,可以得出做的额外功的大小关系,由于W 总=W 有用+W额,可以得出所做的总功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效率公式比较三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高低.本题考查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难点是额外功的求法,因此利用好不计摩擦和绳的质量时W 额=G 轮h 是本题的关键. 2. 解:此过程所做额外功为:W 额=fs =0.3N ×1.2m =0.36J ; 有用功为:W 有=G h =4.5N ×0.4m =1.8J ; 所做总功为:W 总=W 额+W 有=0.36J+1.8J=2.16J ; 由W 总=F s 可得拉力:F=W 总s =2.16J 1.2m =1.8N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W 总=1.8J2.16J ×100%=83.3%;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 可求出额外功;再根据W=G h 求出有用功;额外功与有用功相加可得出总功,再根据W=F s 变形求出拉力F ;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熟练运用计算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公式,明确题目中的额外功,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解:A 、物重由两段绳子承担,因此,当物体提升1m 时,绳子的自由端应被拉下2m ,而不是3m ,所以错误,不合题意;B 、拉力为120N ,则两段绳子共承担了240N ,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240N-200N=40N ,这应该是动滑轮的重,所以错误,不合题意;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G ℎFs=200N×1m120N×2m =83.3%,所以正确,符合题意;D 、拉力F 的功率P=W t =240J5s=48W ,所以错误,不合题意.故选C .首先应通过读图分析出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这样就能够知道提升高度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关系,再通过已知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做功的功率、以及动滑轮的重力等.此题中各选项中所提的距离、力、机械效率或功率,都应具体进行计算得出才能进行比较,判断正误,这就要求我们对滑轮组的特点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有一个熟练的掌握才行.4. 解:A 、动滑轮的质量越大,做的额外功越大,做同样的有用功,做的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低,故A 错;B 、提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有用功越大,不计摩擦,做的额外功不变,在额外功相同时,总功越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故B 正确;C 、D 、提起物体的速度增大、高度增大不会改变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不变,故CD 都错. 故选B .不计摩擦,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一是动滑轮重,二是提升物体的重. 滑轮的机械效率取决于动滑轮的质量和物体的质量,如果动滑轮质量越小、提升的物体质量越大,则效率越高. 5. 解:由题知小明和爸爸所扛大米重力相同,上升的高度相同,由W=G h 可知,二人做的有用功一样多;而由于爸爸体重大,所做的额外功多,故爸爸所做的总功多; 由功率P=Wt 可知,爸爸所用的时间短,故爸爸的功率要大;有用功相等,爸爸做总功多,所以爸爸的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比小明小. 故选A .由功的计算公式可得出二人做功的关系;由功率公式可求得二人的功率关系.本题考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认识和理解及功率的计算,要求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分析讨论.6. 解: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s =2h , 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则绳子的拉力F=12(G+G 动), 则η=W 有用W 总×100%=G ℎFs×100%=G ℎF×2ℎ×100%=G2F ×100%=G2×12(G+G 动)×100%=GG+G 动×100%.由此可知ABC 正确,D 错误. 故选D .本题中使用滑轮组绳子的股数为2,则s =2h ,绳重与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时,拉力F=12(G+G 动);然后根据拉力F 所做的功为总功W 总=F s ,有用功W 有用=G h ,利用公式η=W 有用W 总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以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要注意绳重与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时,拉力F=12(G+G 动). 7. 解:A .由η=W 有W 总×100%=G ℎFs×100%=G ℎFn ℎ×100%=GnF ×100%可知,把物体提得更高,不会改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A 错误;B .增大重物的提升速度,既不影响有用功,也不影响额外功,因此增大重物的提升速度不影响机械效率,故B 错误;C .提升更重的物体,在动滑轮、摩擦不变的情况下,即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增加了,所以机械效率就提高了,故C 正确;D .增加滑轮个数,可以增加额外功,在有用功一定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降低,故D 错误. 故选C .对于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摩擦,这些方法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二是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从而提高机械效率.据此分析解答.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不能理解成:“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或“总功大,机械效率低”.还有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及重物提升的高度无关.8. 解:A 、机械效率与省力情况无关,定滑轮不省力,但它的机械效率比动滑轮要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 、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额外功占的比值越小,效率越高,该选项说法正确;D 、机械做功越快,表示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但机械效率不一定就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机械效率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而做功的快慢指功率,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该题考查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9. 解:AB 、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前后两次做的有用功不变.此两选项错误; CD 、有用功一定,机械效率增加,由公式η=W 有用W 总=W 有用W有用+W 额知: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额外功减小.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 故选D .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功,有用功与总功之比是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提高了,可能是有用功一定,额外功减少,;有可能是额外功一定,有用功增加.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而总功是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所以机械效率的大小决定于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变化关系.10. 解:A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故A 错误;B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大小与功率大小无关,故B 正确;C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低不一定做的功就少,故C 错误;D 、因为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而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故D 正确. 故选BD .在使用机械时,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因为有用功一定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的大小与功率无关.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需要清楚的是,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要与功率加以区分.11. 解: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能有下面两种绕法:(1)对左图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3,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 有=G h =150N ×1m =150J , 因为η=W 有W 总,所以W 总=W 有η=150J 60%=250J ,额外功:W 额=W 总-W 有=250J-150J=100J ;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W 额=G 动h , 所以动滑轮重: G 动=W 额ℎ=100J1m =100N ,拉力F 的大小:F=13(G 物+G 动)=13(150N+100N )=2503N ;(2)对右图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 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 有=G h =150N ×1m =150J , 因为η=W 有W 总,所以W 总=W 有η=150J 60%=250J ,额外功:W 额=W 总-W 有=250J-150J=100J ;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W 额=G 动h , 所以动滑轮重: G 动=W 额ℎ=100J1m =100N ,拉力F 的大小:F=12(G 物+G 轮)=12(150N+100N )=125N .由以上计算可知,对物体做的有用功都是150J ,总功都是250J ,动滑轮重都是100N ,故A 、B 、C 都正确;但拉力不同,故D 错. 故选ABC .由题知,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能有右图两种绕法,左图n 1=3,右图n 2=2,分别对右图两种情况计算分析,最后判断选择:知道物体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利用W=G h 求对物体做的有用功;又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总功,求出了有用功和总功可求额外功,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W 额=G 轮h ,据此求动滑轮重;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F=1n (G 物+G 轮)求拉力大小.本题是一个选择题,实质上是一个小综合题,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每一个量计算出来进行判断.本题的关键有二:一是两种绕法n 的确定,二是不计摩擦和绳重时,W 额=G 轮h ,F=1n (G 物+G 轮).12. 解:利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提高重物所做功是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所做是额外功,所以拉力所做总功:W=W 有+W 额=G h +G 滑h ,动滑轮重和物体高度一定时,W 与G 成一次函数关系,所以C 错误、D 正确;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 有W 总=W 有W有+W 额=G ℎG ℎ+G 滑ℎ=GG+G 滑,动滑轮重一定,η随G 的增大而增大,但两者不成正比,故A 错误、B 正确. 故选BD .总功:W=W 有+W 额=G h +G 滑h ,由此分析W 与G 的关系; 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η=W 有W 总=W 有W有+W 额=G ℎG ℎ+G 滑ℎ=GG+G 滑由此分析η与G 的关系.本题考查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认识和理解和公式的灵活运用,列出η与G 、W 与G 的关系式根据题意从数学角度分析解答即可. 13. 解:(1)由图可知,n =2,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工人所用的拉力: F=1n (G+G 动)=12(G 物+G 动); (2)拉力做的有用功: W 有=G 物h ,由η=W 有W 总×100%可得,拉力所做的总功:W 总=W 有η=G 物ℎη,由W=F s =F nh 可得,工人所用的拉力: F=G 物nη=G 物2η;(3)由W 额=G 动h =(1-η)W 总=(1-η)F s =(1-η)F nh 可得,工人所用的拉力: F=G 动n(1−η)=G 动2(1−η).故选BD .(1)由图可知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根据F=1n (G+G 动)求出工人所用的拉力;(2)根据W=G h 表示出有用功,利用η=W 有W 总×100%表示出总功,根据s =nh 表示出绳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F s 求出工人所用的拉力;(3)额外功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W 额=(1-η)W 总和W=F s =F nh 表示出拉力的大小.本题考查了滑轮组拉力的计算,明确有用功和总功、额外功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 解:A 、根据F=12(G 物+G 动)得G 动=2F-G 物=2×10N-16N=4N ,所以A 正确. B 、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所以B 正确. C 、η=W 有用W 总×100%=G ℎFs×100%=16N×ℎ10N×2ℎ×100%=80%,所以C 正确.D 、提升物体的速度快,则做功快,功率大,但效率不变.所以D 错误. 故选ABC .A 、根据动滑轮的特点F=12(G 物+G 动)计算动滑轮的重力. B 、动滑轮省力但费距离.C 、根据机械效率的概念η=W 有用W 总×100%=G ℎFs×100%计算,其中s =2h .D 、机械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无关,与物体的重力与动滑轮重力有关.此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及机械效率的计算.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同时要掌握机械效率的求法,将其与功率区别开来. 15. 解:有用功:W 有=G h =5N ×0.4m =2J , 总功:W 总=F s =2.5N ×1m =2.5J ,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00%=2J2.5J ×100%=80%,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 额=W 总-W 有=2.5J-2J=0.5J , 摩擦力的大小:f =W 额s=0.5J 1m =0.5N .故答案为:80%;0.5.知道物体的重力和斜面的高度,根据W=G h 求出有用功,又知道拉力的大小和斜面的长度,根据W=F s 求出总功,利用η=W 有W 总×100%求出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总功减去有用功即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根据W=fs 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和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有用功和总功以及额外功是关键. 16. 解:物体A 匀速上升0.2m 时,位置如下图所示:由相似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可得:ℎc ℎA =OC ′OA ′,ℎB ℎA =OB ′OA ′,则h c =OC ′OA ′h A =4×0.2m =0.8m ,h B =OB ′OA ′h A =2×0.2m =0.4m , 有用功:W 有=G h =180N ×0.2m =36J ,由η=W 有W 总×100%可得,总功:W 总=W 有η=36J 90%=40J ,克服木棒重力所做的额外功:W 额=W 总-W 有=40J-36J=4J ,木棒的重力:G 棒=W 额ℎB =4J 0.4m =10N .故答案为:10.物体A 匀速上升0.2m 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可知拉力移动的距离和木棒重力提升的高度,又知道物体的重力,根据W=G h 求出有用功,根据η=W 有W 总×100%求出总功,总功减去有用功即为克服木棒重力所做的额外功,根据W=G h 求出木棒的重力. 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和杠杆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有用功和总功以及额外功是关键,要注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对拉力移动的距离和木棒重力提升的高度的求解.17. 解:(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大小;(2)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出了数据,由于不会克服轮与轴、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所以测力计示数偏小,他的想法是不正确的;(3)丁图中,绳子的有效段数为n =4,绳端移动距离s =nh =4×0.1m =0.4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G ℎFs =8N×0.1m 2.5N×0.4m =80%;(4)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升高的高度的关系为s =nh ,所以,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2、3中绳子的有效段数分别为2、3、3; 再结合钩码的重力可知,实验1、2、3分别是用甲、乙、丙装置做的实验,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的关系时,要控制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滑轮个数也相同,只改变绳子的有效段数,所以应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5)研究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要控制滑轮个数相同、绳子的段数相同,只改变物体的重力,故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6)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即对应的图丙、图丁两装置,滑轮组不同,提升的重物相同,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故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故答案为:(1)匀速;(2)不正确;摩擦;(3)0.4;80%;(4)1、2;(5)2、3;(6)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或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2)在测力计静止时,不会克服轮与轴、绳与轮之间的摩擦考虑;(3)根据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升高的高度的关系s=nh求解;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解;(4)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的关系时,要控制提升物体的质量相同,改变绳子的有效段数;(5)研究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要控制绳子的段数相同;(6)对比3、4两次实验的相同和不同量,结论表中数据得出结论.本题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考查注意事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数据的分析等,综合性较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3《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机械效率同步练1.用一个定滑轮把重200 N的货物提升6 m高,所用的拉力是250 N,这个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2.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200 N的货物匀速提高4 m,所用的拉力是125 N,则有用功是 J,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3.用滑轮组把重为600 N的物体举高4 m,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做的有用功是 J,总功是,额外功是。

4.用“用一动、一定”滑轮组来匀速提升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已知每个滑轮重10 N,使用时机械效率为75%,则当物体被提升60 cm的过程中,额外功为 J,总功为J,有用功为 J,被提升物体重为 N,施于绳端的拉力为 N或 N。

5.—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A.做的有用功减少了 B.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C.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6.用500 N的力拉着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移动8 m时,可将滑轮组悬挂的重为1500 N 的物体匀速提高2 m,则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是A.25% B.75% C.15% D.85%7.若要把50 N的重物举高2 m,则A.使用省力杠杆时动力做功必定小于100 J B.使用定滑轮时动力大小必定等于50 NC.使用滑轮组时动力做功必定等于100 J D.不论使用哪种机械。

动力做功至少100 J8.用杠杆来撬一重2 400 N的大石块,当手在5 s内用300 N的力按杠杆,将杠杆一端压下1.6 m时,大石块被举高多少?(不计杠杆重和摩擦)9.用14-4-2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一切摩擦忽略不计)。

(Ⅰ)当被提重物为150 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求绳端拉力。

(Ⅱ)若被提重物为250 N,求重物上升 2 m 时,绳端拉力所做的功。

10.用滑轮匀速提升360 N的物体,假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考虑既省力又方便,问:此滑轮组应由几个定滑轮几个动滑轮组成?实际拉绳的力多大?1.机械效率是_____功跟_____功的比值,公式η=______由于_______总是存在的,所以机械效率总_____1。

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同步练习(答案版)2

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同步练习(答案版)2

第十章机械与人第5节机械效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分〕1.关于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越多B. 总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C. 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 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效率高【答案】D【解析】解:A、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从公式可知,机械效率高,有用功不一定高,还要看总功的大小。

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B、从η=W有用W总可知,总功少,机械效率的大小还要看有用功的大小。

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η=W有用W总=W总−W额外W总=1−W额外W总可知,额外功小,机械效率的大小还要看总功的大小。

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D、从η=W有用W总可知,总功一定,有用功多,可得机械效率一定是比拟大。

故此项符合题意。

应选:D。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由此公式可知:(1)在总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大(2)在机械效率一定时,总功越大,有用功就越大(3)在有用功一定时,总功越大,机械效率就越小…总结可知,此公式提示了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其中的两个物理量大小决定另一物理量大小。

此题这种类型也是选择题中较常出现的,就是由某物理量的大小能不能判定别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从上面的解答过程可以看出,解题时一定要有所根据,也就是要找出相应的公式,无法找出这个公式,也就不能对相应选项进行准确的判断。

2.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也越大B. 做功越少,功率就越小C. 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D. 机械效率越大,说明它做的有用功越多【答案】C【解析】解: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小与做功多少和时间有关;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AC、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不能说明机械效率越大,故A错误,C正确;B、功率大小与做功多少和时间有关;做功少,因做功时间未知,那么功率不一定小,故B错误;D、机械效率越大,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大;因总功未知,所以做的有用功不一定多,故D错误;应选:C。

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第3节机械效率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01知识管理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有用功:为了实现做功的目的,不用任何机械而①________做的功,用②________表示.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用③________表示.总功:④________与⑤________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⑥________表示.2.机械效率定义:物理学中,将①________跟②___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公式:η=③________.意义:机械效率的高低反映了使用机械时有用功在④________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经济效益越高.影响因素:⑤________、⑥________及⑦________等.注意:①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②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机械效率反映的是机械在一次做功过程中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同一机械在不同的做功过程中,机械效率往往不同.02基础题1.如图,剪刀剪纸的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A.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 N,则阻力是0.8 NB.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 N,则动力是0.8 N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 J,则有0.2 J的功用于剪纸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 J,则有0.8 J的功用于剪纸2.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B.额外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C.总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3.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上升了1 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B.做的有用功是800 JC.拉力F的功率是8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4.(2016·广东)质量为0.5 kg的塑料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0 kg,小明将其从地面匀速搬到高度为1 m的桌面上,在竖直向上搬水的过程中所做的总功是________J,有用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g取10 N/kg) 5.(2017·内江)用一个动滑轮把重80 N的沙袋从地面提到6 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力是50 N,这一过程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6 N的拉力将重为8 N的物体拉上高3 m、长5 m的斜面,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_.7.(2017·扬州)如图是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在将210 N的重物匀速提高2 m的过程中,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100 N,则有用功是___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03中档题8.(2016·南平)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B.拉力F1做的功是额外功C.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9.(2017·德州)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 N,小强用6 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10 N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4 m.此过程中,额外功和机械效率分别是( )A.0.4 J83.3% B.0.8 J91.7%C.0.8 J83.3% D.0.4 J91.7%10.(2017·南充)将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 m,高0.4 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 N(物体大小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斜面向上的拉力0.3 N B.有用功0.36 J,机械效率20%C.有用功1.8 J,机械效率20% D.总功2.16 J,机械效率83.3%11.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直接将物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为300 J;若借助滑轮组把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滑轮组机械效率是30%,则F2做功为________J.12.(2016·巴中)如图所示,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力为200 N,当物体匀速上升的高度为2 m时,绳子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动滑轮重________N.(绳子的重力、绳子与滑轮各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13.如图所示,用一个长为1.2 m 的斜面将重为45 N 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到0.4 m 的高台上,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则把重物拉上高台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 ;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14.(2016·徐州)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 ,OA =14OC ,B 为OC 的中点,在C 点施力将挂在A 点的重为18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0.2 m ,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这里的木棒是一种简单机械,称为________,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 ,木棒重为________N(不计摩擦).15.(2017·南通)工人用图示装置在10 s 内将质量为45 kg 的货物匀速提升2 m ,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120 W .(g 取10 N/kg)求:(1)有用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工人用此装置匀速提升其他货物,测得拉力大小为300 N ,额外功占总功的20%,工人提升货物的重.04 拓展题 16.(多选)(2017·聊城)如图所示,重300 N 的物体在20 N 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以0.2 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 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 mB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 NC .拉力F 的功率为12 WD .有用功为120 J第2课时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01 知识管理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原 理:η=W 有W 总×100%过 程:沿①________方向②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力为G 的钩码升高,测出拉力F 、钩码提升的高度h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计算W 有、W 总、η.改变钩码数量或利用不同滑轮组,重复上面实验.结 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③________;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机械效率越④__________,但越⑤__________力.注 意:在应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若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发生改变,则整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应随之发生改变.切不可认为给定一个滑轮组,它的机械效率就是唯一的.02 基础题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来验证的猜想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 )A .被提升物体重力有关B .动滑轮重力有关C .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有关D .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2.(多选)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做额外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提起钩码做功 B .克服摩擦做功 C .提起动滑轮做功 D .克服空气阻力做功 3.(2017·哈尔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通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B .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η=(W 有用/W 总)×100%C .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有关D .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4.同学们“测量并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每个钩码重相同)( )A.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停表B.实验时需要匀速拉动测力计,只有这样测力计示数才能稳定C.当钩码个数相同时,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D.把钩码提高的高度越高,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5.(2016·菏泽)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________的机械效率较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17·天水)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6 N.(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得拉力大小为2.5 N.(2)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3)若仅增加钩码的质量,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03中档题7.(多选)(2016·江西)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做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A.拉力所做的功W=2FH B.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GH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3F8.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η随G 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100%B .G 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C .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 ND .当G 物=6 N 时,机械效率η=66.7% 9.(2016·衡阳)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填“越高”“不变”或“越低”).(4)小组同学再用第2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实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绳端移动距离s 漏记,但仍然计算出第3次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04 拓展题 10.(2017·淮安)小明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通过在斜面上拉动物体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实验 次数 斜面的 倾斜 程度 物体 重 G /N 物体上 升高度 h /m 沿斜面 拉力 F /N 物体移 动距离 s /m 有用功 W 有/J 总功 W 总/ J 机械 效率 η 1 较缓 5.0 0.10 1.6 0.50 0.50 0.80 63% 2 较陡 5.0 0.15 2.2 0.50 0.75 1.10 68% 3最陡5.00.253.10.501.55(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__运动.(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第③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 ,机械效率是________.(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缓,越________. (4)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重G /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 /m 0.1 0.1 0.1 绳端拉力F /N 1.8 1.6 1.8 绳端移动距离s /m0.30.4机械效率η 74.1% 62.5%参考答案 第3节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知识管理1.①必须 ②W 有 ③W 额 ④有用功 ⑤额外功 ⑥W 总 2.①有用功 ②总功 ③W 有W 总④总功 ⑤摩擦 ⑥机械自重 ⑦物重基础题1.D 2.D 3.B 4.100 95 95% 5.480 80% 6.80% 7.420 70% 中档题8.C 9.C 10.D 11.1 000 12.4 40 13.18 10 14.杠杆 36 10 15.(1)货物的重力:G =mg =45 kg ×10 N/kg =450 N 有用功:W 有用=Gh =450 N ×2 m =900 J (2)拉力做的总功:W 总=Pt =120 W ×10 s =1 200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100%=900 J1 200 J ×100%=75% (3)由图可知n =3,已知额外功占总功的20%,则此时的机械效率η′=1-20%=80% 此时的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Gh Fs =Gh Fnh =GnF 所以提升物体的重力:G =η′nF =80%×3×300 N =720 N拓展题 16.BC第2课时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知识管理①竖直 ②匀速 ③高 ④低 ⑤省 基础题1.A 2.BC 3.D 4.B 5.甲 做的有用功相同,第二次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多、总功多,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小 6.(1)匀速 (2)80% (3)增大中档题7.BCD 8.D 9.(1)匀速 (2)乙 (3)越低 (4)83.3% 拓展题10.(1)匀速直线 (2)1.25 80.6% (3)省力 (4)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同步(人教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同步(人教版)
转动过程中的摩擦;
5、如图所示,为使重为1500N的物体 匀速移动到长100m斜面的顶端,若 斜面的高为10m.需用180N的推力, 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5、判断题: (1).额外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 ) (2).机械效率大的机械一定既省力又省功。( ) (3).机械效率越高,则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 (4).机械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也越低。( ) (5).在总功相同时,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就越多。( ) (6).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
额外功.
例1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 果额外功是9600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
解:
起重机提高物体的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F=G=3600N
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Fh=Gh
起重机做=3的6总00功N×4m=14400J=1.44×104J W总=W有+W额
用 哪 种 方 法 好 ?
19% 83.3% 76%
86%
二、 机 械 效 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表达式: W有
W总
分组讨论:
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没有!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
它表示什么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 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 功的比值是60%,也可 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 有60%,另外的40%是
桶重2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动滑轮重10N
1对砂子做功
600J
① 2对桶做功
3克服自 重做功
2520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从深为5m 的井中直接将一桶水提出井口,已知桶重20N ,桶中水重80N .若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提水,则机械效率为 ,若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捞桶,则机械效率为 .
2.某人用机械做了8000J 的功,其中额外功是有用功的
31,那么该机械做的有用功是 J ,机械效率是 .
3.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200N 的货物匀速提高4m ,所用的拉力是125N ,则有用功是 J ,总
功是 J ,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4.工人用一根杠杆提升一桶油,他用250N 向下的拉力拉过1.2m ,油桶上升30cm ,若杠杆的机
械效率为90%,则油桶重为 N .
5.用一个滑轮组在6s 内把84N 的重物匀速提升4m 时,在绳的自由端所加拉力大小为40N ,自
由端通过的距离为12m .则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 ,拉力做功的总功率为 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6.如图1所示,某同学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重为180N 的面粉,所用的拉
力为100N ,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如果用此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质量为
25kg 的大米,当拉绳子的速度为 m/s 时,拉力的功率为54W .(绳重与摩擦不计)
7.如图2所示,已知物重等于G ,请你补充一个物理量,用物重G 和补
充的物理量,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补充的物理量名称和符号: ;
机械效率η= .
8.将动滑轮改为定滑轮使用后,在相同的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高度,则改动后与改
动前比较 ( )
A .节省了力
B .提高了功率
C .降低了效率
D .提高了效率
9.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把重1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0.5m ,所用的拉力是80N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 .总功是50J ,有用功是80J
B .有用功是50J ,额外功是20J
C .总功是100J ,有用功是80J
D .总功是80J ,机械效率是62.5%
10.要提高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应该 ( )
A .减小外力所移动的距离
B .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C .减小总功
D .减小外力
11.用一重10牛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50牛的物体,实际工作时拉力F ( )
A .可能是35牛
B .正好是30牛
C .正好是25牛
D .要看被提升物体以多大的速度上升
图3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2.利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用40牛的拉力使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的机械
效率为75%.求:
(1)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各是多少?
(2)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牛,此装置的机械效率
最大可提高到多少?
13.工人师傅通常得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2所示,汽车车厢底板高度h =1.5m ,斜面长度s =3m ,现用力F 沿着斜面把
重力G =1800N 的重物匀速拉到车上,若不计摩
擦F 为 N ;若实际拉力F ’=1200N ,则该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14.如图6所示是一种塔式起重机的起重滑轮组,它是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假如
我们把钢丝绳照图中甲、乙、丙那样绕在 滑轮上,最省力的是图______的绕法;若钢丝绳最多 能承受7×104牛的拉力,在不计滑轮、吊钩自重及摩
擦时,最大能吊起重_________牛的货物.当吊起2.5
吨重的货物时,该起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则
钢丝绳_______(填“会”或“不会”)断裂. 15.用机械效率为70%的滑轮组将重为2240N 货物拉起,所用的拉力为800N ,则滑轮组的组合
至少由几个定滑轮和几个动滑轮组成 ( )
A .1个定滑轮,1个动滑轮
B .2个定滑轮,1个动滑轮
C .1个定滑轮,2个动滑轮
D .2个定滑轮,2个动滑轮
16.施工工地上,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
改进后和改进前相比较 ( )
A .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B .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
C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
D .做的有用功减少了
17.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
①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②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物重有关
图7
图6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③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④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
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
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如图8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
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 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
A .W 1 = W 2 η1 = η2
B .W 1 = W 2 η1 < η2
C .W 1 < W 2 η1 > η2
D .W 1 > W 2 η1 < η2
19.如图9所示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小红同学进行了两次
实验探究,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
次数
钩码的重力(N ) 钩码上升的高度(m ) 测力计示数(N ) 测力计上升的高度(m ) 机械效率(%) 一
1.0 0.10 0.50 0.30 二
2.0 0.20 0.67 0.60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两次滑轮组工作的机械效率,填入表中.
(2)分析填入表中的机械效率,判断第 次测量的数据有明显错 图9
误,请猜想可能是哪个数据错误,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20.用如图10所示的滑轮组来拉动钢锭,已知钢锭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 为1200N ,若此时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为80%.
(1)求拉绳子的力F 至少为多大?
(2)如果想用更小的力拉动钢锭,请你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 图10
21.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轮组把重960N 的贷物由地面匀速提升到4m 的高处,所用的时间是8s ,
人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600N .(不计摩擦和绳重)
(1)依据题意在图11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图8 乙

(2)请根据已知条件设疑并解答.(至少求出4个物理量)
5.用图3所示滑轮组拉着一重为100牛的物体A沿水平面做匀
速运动,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40牛.(1)不计轮和绳的重
力以及摩擦,求: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2)若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为80%,求: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
9.如图8,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G1与G2之比为
2 : 1,甲滑轮组中动滑轮重G动甲与G1之比是1 : 5,乙滑轮组中两个动滑
轮总重G动乙与G2之比是3 : 5(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甲、乙两个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2)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与F2之比?
6.如图4用40牛的拉力使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求:(1)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各是多少?(2)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牛,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多少?
8.用如图7的装置提升重物,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N,动滑轮重60N,绳重与摩擦不计.求:(1)用此滑轮组最多能将多重的物体匀速提升?(2)用此滑轮组提起重240N的物体,使它匀速上升,问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当物体以0.5m/s的速度上升时,拉力的功率是多大?(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多少?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