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事故处理及报告的制度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5篇)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1.报告程序。
一般差错当事人当天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三个工作日内向护理部报告;严重差错及事故立即口头向护士长或科主任、护理部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护理部及时主管护理院长报告。
2.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时,患者用过的药品、血液、器械、标本、检验报告、病例资料等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涂改、弃掉,以备鉴定。
3.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时____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确定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填写差错登记表交护理部;护理部每月____科护士长进行讨论一次,并把定性和处理意见反馈给科室,科室一周内再将登记表返回护理部。
4.各科室(病区)设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记录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5.患者有投诉并要求经济赔偿时应及时向医务部报告,纳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程序处理。
6.按护理缺陷分类及评定标准(试行),对护理缺陷、事故进行处理,做到护理部、科室有分析、结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并反馈。
7.发生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个人,如不按要求报告,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本医院有关管理办法处理。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2)是企业或组织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鼓励员工主动报告自己的差错和事故,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该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报告责任:员工应对自己的差错和事故负责,并主动向上级或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2. 及时报告:员工应在发现差错或事故后尽快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惩罚免除:企业或组织应明确表示,在报告差错或事故时,不会因此对员工进行惩罚。
4. 匿名报告:鼓励员工匿名报告差错和事故,以提高报告的率和真实性。
5. 细致记录:对每一起报告的差错和事故,企业或组织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处理结果。
6. 教训总结:针对差错和事故,企业或组织应进行教训总结,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宣导,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是一种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用于指导员工在工作中发生差错或事故时的报告和处理程序。
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的步骤:1. 差错/事故报告:员工必须立即报告任何发生的差错或事故。
报告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形式,必须包括差错/事故的具体细节,时间,地点,以及可能的原因和损害程度。
2. 管理层通知:一旦收到报告,管理层必须立即通知与差错/事故相关的部门或人员。
这样可以确保问题得到适当的处理,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3. 事故调查: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和详细记录,以确定差错/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调查可以由专业人员或由内部员工承担,在调查过程中需要收集证据,进行面谈,并进行现场勘察。
4. 分析和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对差错/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并准备详细的报告。
报告必须准确记录差错/事故的原因和推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 纠正措施和跟进:根据报告的建议,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来解决差错/事故的根本原因,并跟踪和监测这些纠正措施的执行和效果。
6. 记录和存档:所有的差错/事故报告和相关文档必须妥善记录并定期归档。
这样可以为将来的参考提供有用的信息,并满足法律和合规要求。
7. 培训和提升:通过对差错/事故的分析和改进,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意识,以减少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这可以包括培训计划,工作坊和共享经验等。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报告意识。
同时,它还可以为组织提供有关常见问题和风险的信息,以便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2篇)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
2、发生差错事故后,部主任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因此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同时将其发生经过、原因及处理意见书面上报。
遇重大事故需立即报告院长。
3、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定。
4、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____本部或全院有关人员进行分析,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
5、发生差错事故后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6、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当事人参加,允许其发表意见,决定处分前应做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以达到教育目的。
7、医疗部和护理部负责人分析差错、事故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发现后及时登记,查找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等,及时____讨论与总结。
2.发生差错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和护理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应及时指定专人对各种有关记录及造成差错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____全科和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
5.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发生后立即向医务处、护理部汇报并填写报告表),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6.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应允许本人参加。
7.护理部或护士长应定期____护理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五篇)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时,应立即向医务处口头报告,并将时间、经过、性质、处理意见,整理成书面材料,上报医务处。
2.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
3.问题发生后先由科内负责____讨论、处理,必要时医务处可派人协助解决。
4.如形成纠纷,科内指定专门人员接待家属。
5.如需提交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事项,由科室负责提供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确切,并附有科室的讨论意见,由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按医院规定执行。
6.相关责任人和所属科室应写出今后整改措施,送医务处备案。
各科室都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对所发生的差错事故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做好记录,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二)是一个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医疗差错和事故事件的登记、报告和处理流程。
其目的是及时发现、纠正和预防医疗差错和事故,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登记报告要求:明确医疗机构对医疗差错和事故事件的登记报告要求,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员、原因、影响等。
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全面地登记和报告相关信息。
2. 登记报告流程:规定医疗机构内部的医疗差错和事故事件的登记报告流程,包括事件的上报、审核、批准等环节。
要求医护人员在发现差错和事故后立即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
3. 处理程序:规定医疗机构对不同等级的差错和事故的处理程序,包括低风险事件的纠正和教育,中高风险事件的调查和整改等。
要求医疗机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差错和事故带来的影响。
4. 管理责任:明确医疗机构内部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监督、指导、评估等。
要求管理人员对医疗差错和事故事件给予足够重视,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改进措施。
5. 信息共享:建立医疗差错和事故事件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差错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4篇)

差错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差错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差错的记录与报告,加强对差错的管理和追踪,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最终达到预防和减少差错的目的。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等。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差错,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疏忽、失误,以及直接或间接导致不良后果的行为。
第四条本制度的原则是公正、公平、公开,严格依法依规进行。
第二章差错登记第五条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公司的差错登记规定,及时记录自己在工作中发生的差错。
第六条工作人员在发现自己的差错时,应当立即将差错情况填写在差错登记表格上,并注明差错的具体内容、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相关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第七条差错登记表格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差错发生的时间、地点2. 差错的具体内容和后果3. 差错责任人4. 差错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第八条每个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差错登记表格,并定期向公司汇报差错情况。
第三章差错报告第九条当工作人员发现他人的差错时,应当及时向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条差错报告应当详细描述差错的发生、内容、责任人等相关信息,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第十一条差错报告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按照公司的报告流程进行。
第四章差错处理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对差错进行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的差错再次发生。
第十三条差错处理的原则是公正、公平、公开,并根据差错的性质和后果,采取相应的纪律和教育措施。
第十四条工作人员在发生差错后,应当积极配合公司进行相关调查,并按照公司的要求接受处理。
第十五条对于严重的差错,公司可以采取纪律处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记大过等。
第十六条对于重复犯错的工作人员,公司可以采取进一步的培训教育措施,并建立相应的长效跟踪机制。
第五章差错数据统计分析和总结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定期对差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总结和归纳。
第十八条差错数据统计分析和总结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差错的分类和频次2. 差错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3. 差错后果的评估和处理效果的反馈第六章监督和评估第十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差错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改进。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模版(5篇)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模版1.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时,应立即向医务处口头报告,并将时间、经过、性质、处理意见,整理成书面材料,上报医务处。
2.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
3.问题发生后先由科内负责组织讨论、处理,必要时医务处可派人协助解决。
4.如形成纠纷,科内指定专门人员接待家属。
5.如需提交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事项,由科室负责提供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确切,并附有科室的讨论意见,由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按医院规定执行。
6.相关责任人和所属科室应写出今后整改措施,送医务处备案。
各科室都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对所发生的差错事故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做好记录,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模版(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机构对医疗差错及事故的登记、报告和处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医疗差错和事故的登记、报告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差错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诊断错误、手术错误、药物错误等。
第四条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见的意外事件或意外后果,包括但不限于术后感染、药物过敏等。
第五条医疗差错和事故的登记、报告和处理工作应当依法、依规、及时、真实、完整地进行,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第六条本医疗机构成立医疗差错和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小组,负责医疗差错和事故的登记、报告和处理工作。
第二章登记和报告第七条医疗差错和事故的登记和报告应当在发现后立即进行。
第八条每个科室设立医疗差错和事故登记报告专管员,对本科室的医疗差错和事故进行登记和报告。
第九条医疗差错和事故登记报告专管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医疗差错和事故登记报告表,并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医疗差错和事故的情况。
第十条医疗差错和事故登记报告表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姓名,事件类型,事件经过,原因分析,处理措施,结案意见等。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5篇)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护士长经常、定期组织讨论和总结。
2.发生差错事故时,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于差错或事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3.凡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或事件,责任人应立即向科负责人报告,护士长立即向护理部及分管护理院长报告。
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并作好登记,最迟不得超过____小时。
4.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查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应积极处理、认真讨论、写书面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经过,自己应负的责任。
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被发现的,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7.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8.发生差错事故后,评定标准按贵定县中医院文件,医疗差错事故处理细则执行。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或护理部门建立的记录和报告护理差错事故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记录、分析和汇报护理差错事故,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并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查找根本原因,改善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表: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经过及原因分析等内容,用于记录详细的事故信息。
2.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程序:明确事故报告的流程,包括事故的报告对象、报告途径、报告时间要求等,以确保事故能够及时报告。
3. 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类和分级:将事故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分级,以便统计和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护理差错事故处理措施:明确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程序,包括事故的及时处理、伤害的处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责任追究等。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文(三篇)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文是指为了及时发现、纠正和防止检验科的差错事故,规范事故报告和处理流程而制定的一套制度。
1. 登记报告责任:明确检验科成员的报告责任,任何检验科成员在发现差错事故后,必须立即向负责人或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2. 报告内容要求:报告内容应包括差错类型、发生时间、责任人和原因分析等。
报告需要尽可能详细和客观,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 报告渠道:建立明确的报告渠道,确保每位检验科成员都能够方便地报告差错事故。
报告渠道可以是口头报告、书面报告、电子邮件等。
4. 报告处理流程:制定详细的报告处理流程,包括报告接收、初步审核、责任追究、改进措施和报告归档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要求。
5. 责任追究:对于导致严重后果或直接经济损失的差错事故,必须进行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合理确定责任人和处罚措施。
6. 改进措施:根据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差错再次发生。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培训、流程优化、技术改进等。
7. 报告归档:对每份差错事故登记报告都进行归档,以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归档的报告可以帮助评估差错事故的发生频率和趋势,并为改进管理提供依据。
这样的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能够帮助检验科及时发现并纠正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持续改进措施,还能够预防类似差错的再次发生,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文(二)一、引言差错事故是指在科学实验或检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实验结果或检验报告的错误、误判或失准。
为了有效防范科学实验或检验过程中的差错事故,并及时处理、修正和纠正,本文将制定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科学实验或检验的机构或实验室。
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准确记录科学实验或检验过程中发生的差错事故,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或检验的错误,提高实验或检验质量,确保实验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报告制度(3篇)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报告制度一、防范措施1.建立差错事故登记薄,对发生差错事故及时讨论,找出原因,吸取教训。
2.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除立即抢救外,同时向上级报告。
3.对发生事故应坚定分析原因,明确责任,按国家规定的《医疗差错事故处理原则》严肃处理,并做好善后工作。
4.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个人,不按规定报告,一经发现,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二、报告制度1.严重公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时。
2.需紧急手术而病员家属和单位不在时。
3.收治涉及法律和政治问题以及有自杀迹象病员时。
4.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
损坏丢失贵重器材、药品及药品变质时。
停水、电、气影响工作时。
5.增补修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时。
6.工作人员出差,外出会诊,接受任务外出时。
7.外宾,高干,知名人士,著名劳模和名老中医住院时。
8.病员死亡尸解时。
9.重大经济开支报批时。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报告制度(2)是一套旨在预防和处理差错和事故的制度和规定。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已经发生的差错和事故。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和报告制度:1. 安全培训和教育:员工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了解工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
2. 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制定和执行一套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过程中的步骤和措施得到准确执行,减少差错的发生。
3. 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提供适当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如头盔、护目镜、手套等,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4. 岗位责任和监督:明确每个员工的岗位责任,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措施工作,减少差错的发生。
5. 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差错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员工在发现差错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上报,以便采取及时的修正措施和处理步骤。
6. 事故调查和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找出原因和责任,以便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2024年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范例(三篇)

2024年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范例1、所有科室需建立并执行差错与事故登记报告机制,指定专人进行管理。
2、任何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汇报。
科室应随即组织调查,详细查明事故经过,明确其性质,深入总结经验教训,并填写专门的“差错事故报告表”。
3、如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启动现场抢救措施,并及时向医务科及院方领导报告。
对于重大医疗事故,需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4、报告规定如下:(1)涉及科室须在规定时限内将初步调查意见以书面形式提交至医务科(或总值班),重大医疗纠纷或事故需立即通过口头或电话报告医务科和总值班,并按层级上报至卫生局主管部门,具体时限为____小时。
(2)一般性差错需在3日内口头报告并完成登记,每月汇总上报。
(3)若科室在月内未发生差错,也需提交“无差错”报告以示负责。
5、医院每季度召开一次差错与事故鉴定会议,对全院范围内的医疗差错和事故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性质,提出改进建议和处理方案。
6、医院每半年需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一次医疗事故的发生情况。
2024年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范例(二)1、所有科室需建立并执行差错与事故登记报告机制,指定专人进行管理。
2、任何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汇报。
科室应随即组织调查,详细查明事故经过,明确其性质,深入总结经验教训,并填写专门的“差错事故报告表”。
3、如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启动现场抢救措施,并及时向医务科及院方领导报告。
对于重大医疗事故,需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4、报告规定如下:(1)涉及科室须在规定时限内将初步调查意见以书面形式提交至医务科(或总值班),重大医疗纠纷或事故需立即通过口头或电话报告医务科和总值班,并按层级上报至卫生局主管部门,具体时限为____小时。
(2)一般性差错需在3日内口头报告并完成登记,每月汇总上报。
(3)若科室在月内未发生差错,也需提交“无差错”报告以示负责。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范文(4篇)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减少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
第三条差错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员工差错、设备故障、安全事故等。
第四条差错事故应及时报告,该制度适用于所有与差错事故相关的部门和岗位。
第五条本制度的主要任务是规范差错事故的报告与处理工作,确保及时有效的处理错误,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第六条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的程序第七条差错事故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将情况报告至其上级领导。
第八条上级领导收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成立事故处理小组进行处理。
第九条调查结果应写成调查报告,包括事故原因、责任人、损失情况等。
第十条事故处理小组应根据调查报告,依照相应程序处理差错事故。
第十一条对于严重的差错事故,上级领导应报告公司领导,并按照公司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对于个别员工的差错事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通报批评等。
第三章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的要求第十三条差错事故责任人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能隐瞒或虚报事实。
第十四条差错事故责任人报告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报告,不能拖延时间。
第十五条差错事故处理小组必须按照程序进行差错事故的处理,不能越权或滥用职权。
第十六条严格保密处理差错事故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第十七条及时对差错事故进行跟踪处理,确保有效控制事故后果。
第十八条做好差错事故的记录和档案整理工作,便于后续追溯和教训总结。
第四章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的监督与评估第十九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进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条定期对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的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二十一条员工对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工作可以提出监督和意见建议。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依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五篇)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检验科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发现人员及时登记所发生之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及时组织讨论。
2.发生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科室应及时报告医务部、院领导;立即采取措施抢救病人,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3.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检验试剂应妥善保管封存,血液标本应保留三天,不得擅自涂改和销毁各种记录。
4.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后,科主任应组织讨论,做到“三不放过”(即未找出事故原因不放过,责任者未吸取教训不放过,未制订出防范措施不放过),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医务部。
第四篇:检验科报告书写制度,检验科差错事故、医疗纠纷处理登记制度检验科报告单书写制度一、报告单书写要字迹工整、二、按照《全国检验操作规程》中的规范格式书写。
三、应当遵照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报告。
四、报告者必须书写全名以示负责。
五、报告单发出前应详细核对检查结果。
检验科差错事故医疗纠纷处理登记制度一、差错事故处理登记报告制度(一)全体检验人员要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的法制观念,严格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建立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登记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应及时登记报告,及时处理和整改。
(二)事故。
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操作规程,造成检验失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并经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定的事件。
(三)差错。
由于责任性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技术因素而引发检验错误,但对患者未造成人身损害的事件。
(四)登记报告。
1、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向质控组长报告,尽快进行补救并填写差错事故记录本,严重者及时报告科主任,必要时报告院医务科、院领导。
2、一般差错,应填写差错登记本,并注明差错性质及补救办法。
3、月末由组长将当月发生差错情况填表报给科主任。
无论发生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或检验事故均应由实验室及时登记,查明情况,保留样本,主动向科主任报告,不得隐瞒,并要迅速采取措施,把损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文(五篇)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文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科室负责人及时组织讨论与总结。
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发生或发现医疗差错事故,又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长报告,并向患者解释。
4.医院应按市卫生局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及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及时报告。
5.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定。
6.差错、事故发生,按其性质与情节,由科室或医务科组织全科或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7.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或个人,有向只能部门或科室报告经过的义务,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8.对经调查、核实与医疗事故有关违规行为相关的医疗纠纷,处理结束后应按市卫生局医疗纠纷个人档案有关文件规定程序,由医务科组织讨论。
如经投票表决结果记入纠纷个人档案的,与当事人见面后记入档案。
9.医务科应定期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范文(二)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科室负责人及时____讨论与总结。
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发生或发现医疗差错事故,又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长报告,并向患者解释。
4.医院应按市卫生局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及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及时报告。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7篇)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各卫生站应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本,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或指派专人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做到及时准确,并在一周内讨论与总结,制定预防措施。
2、发生严重医疗差错、事故,应立即向卫生院及主管部门报告,并于____小时内将事件发生的经过、性质、处理意见,整理成书面材料,上报卫生院及主管部门。
当事人也应写出书面材料。
医院应及时向卫生行政机关报告,必要时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1)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减少不良后果。
(2)问题发生后先由站内负责组织讨论、处理,必要时卫生院协助解决。
(3)如形成纠纷,卫生站制定专门人员接待家属。
(4)如需提交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事项,由卫生站负责提供材料,所提供材料必须确切,并附有科室的讨论意见,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按医院规定执行。
(5)相关负责人写出今后整改措施,送卫生字备案。
各卫生站都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对所发生的差错事故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做好记录,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的有关病案、原始资料、样本应妥善保存,不得涂改、伪造、隐匿和销毁,以备鉴定。
对发生医疗、护理事故的病案,当事卫生站应在____小时内交卫生院专人封存保管,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查阅。
4、卫生站对医疗事故要及时组织鉴定,提出处理意见并通知患者或其家属。
任何人不得随意向患者或其家属做解释。
5、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的卫生站或个人,如不及时按规定报告,或有意隐瞒不报,事后经他人发现或举报时,按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经济处罚及行政处分。
6、患者死亡后,如家属对死因提出疑义或引起医疗纠纷时,上级医生应请家属签署尸检通知书;如同意尸检,应立即通知医务科,必须争取在____小时内进行尸检,以免影响对死因的判定。
7、卫生站内所有医疗差错、事故应及时登记,由主管部门审查签字后,交卫生院备案。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范文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差错事故的报告与处理工作,及时追踪事故原因、整改措施和效果,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差错事故报告制度第二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差错事故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
第三条工作人员上级主管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调查核实,并制定整改措施。
第四条上级主管应当将调查核实结果和整改措施进行记录,以备在相关工作场所张贴和备案使用。
第五条所有差错事故报告和处理记录,应当归入差错事故档案中,以备查阅。
第六条工作人员因为差错事故造成损失的,应当进行补偿。
第三章差错事故的种类和范畴第七条差错事故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因失误、疏忽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事故。
第八条差错事故可分为人员伤亡事故、设备故障事故和工作延误事故三种。
第九条上述三种差错事故的范畴分别为:(一)人员伤亡事故:包括工作人员因为差错事故导致身体伤亡的事故。
(二)设备故障事故:包括差错事故导致设备故障的事故。
(三)工作延误事故:包括差错事故导致工作延误的事故。
第四章差错事故报告的流程第十条差错事故报告的流程包括事故发生、报告、调查核实、整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五个环节。
第十一条差错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其上级主管报告。
第十二条上级主管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第十三条调查核实结果应当进行记录和整理,并报告上级主管。
第十四条上级主管应当根据调查核实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通知工作人员执行。
第十五条工作人员执行整改措施后,应向其上级主管报告整改情况。
第十六条上级主管应对工作人员的整改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并对整改措施的效果进行复查。
第十七条差错事故报告和整改措施的记录应当保存在差错事故档案中,以备查阅。
第五章差错事故的处理第十八条差错事故处理应当坚持“快速、准确、整改”的原则,合理处理每个环节。
第十九条对于人员伤亡事故,要及时组织紧急救援,并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工作。
差错事故报告制度10篇

差错事故报告制度10篇一、防范措施1. 建立差错事故登记薄,对发生差错事故准时争论,找出缘由,吸取教训。
2. 发生严峻差错或医疗事故后,除马上抢救外,同时向上级报告。
3. 对发生事故应坚决分析缘由,明确责任,按国家规定的《医疗差错事故处理原则》严厉处理,并做好善后工作。
4. 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个人,不按规定报告,一经发觉,按情节轻重赐予惩罚。
二、报告制度1. 严峻公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时。
2. 需紧急手术而病员家属和单位不在时。
3. 收治涉及法律和政治问题以及有自杀迹象病员时。
4. 发生医疗事故或严峻差错。
损坏丢失珍贵器材、药品及药品变质时。
停水、电、气影响工作时。
5. 增补修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时。
6. 工作人员出差,外出会诊,接受任务外出时。
7. 外宾,高干,知名人士,闻名劳模和名老中医住院时。
8. 病员死亡尸解时。
9. 重大经济开支报批时。
【第2篇】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护士长常常、定期组织争论和总结。
2.发生差错事故时,要乐观实行抢救措施,以削减和消退由于差错或事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3.凡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或大事,责任人应马上向科负责人报告,护士长马上向护理部及分管护理院长报告。
差错事故的经过、缘由、后果,并作好登记,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
4.发生严峻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查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当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争论,以提高熟悉,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应乐观处理、仔细争论、写书面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经过,自己应负的责任。
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被发觉的,按情节轻重赐予处理。
7.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缘由,并提出防范措施。
8.发生差错事故后,评定标准按贵定县中医院文件,医疗差错事故处理细则执行。
2024年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模版(四篇)

2024年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模版1、设立专门的差错、事故登记簿,确保详细记录每一起差错事故的经过、成因及影响。
2、在差错事故发生后,部门负责人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减轻或消除可能的负面影响,并将事故详情、原因及处理建议以书面形式上报。
重大事故须立即通知院长。
3、对于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所有相关记录、检测报告及涉事药品、器械,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篡改或销毁。
同时,应保留病人的样本以备后续鉴定。
4、发生差错事故后,应根据其性质和情节,组织内部或全院相关人员进行分析,以提高警觉,吸取教训,并改进工作流程,明确事故性质。
5、如有人在发生差错事故后未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实,一旦被领导或其他人发现,将依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分。
6、为查明事实,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观点,讨论过程中应吸收其参与,并允许其表达意见。
在做出处理决定前,应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以实现教育目的。
7、医疗部和护理部的负责人负责分析差错、事故的根源,并提出预防措施。
护理差错事故的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规定,各科室需设立登记簿,由发现人及时登记,对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进行分析,并及时组织讨论和总结。
8、发生差错时,应迅速向护士长和护理部报告;发生事故时,须立即通知科主任和上级部门,同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不良后果。
严重差错事故后,应指定专人保管相关记录和物品,防止篡改和销毁。
9、护理部或护士长应定期组织会议,分析差错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2024年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模版(二)1、依据____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本院结合实际运营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2、各级医疗工作者应强化职业责任感,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医疗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以确保执业的严谨性,防止发生医疗差错事故。
3、各科室需设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簿,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或指定专人记录发生的差错、事故详情,包括原因、经过和后果,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是企业、组织或机构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差错和事故而建立的一套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报告和处理差错事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损失,防止事态扩大,并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程序:明确差错和事故的报告程序和要求,包括谁可以报告、报告的方式和时间要求等。
同时还应制定相关的报告表格或系统,方便员工进行报告。
2.事故调查:对差错和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以及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3.处理措施: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一些严重的事故,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以警示他人。
4.事故记录和分析:对每一起差错和事故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
通过对差错和事故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改进措施:根据差错和事故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优化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和执行,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追责机制,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差错事故的有效处理。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报告制度范文(3篇)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报告制度范文一、防范措施1.建立差错事故登记薄,对发生差错事故及时讨论,找出原因,吸取教训。
2.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除立即抢救外,同时向上级报告。
3.对发生事故应坚定分析原因,明确责任,按国家规定的《医疗差错事故处理原则》严肃处理,并做好善后工作。
4.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个人,不按规定报告,一经发现,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二、报告制度1.严重公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时。
2.需紧急手术而病员家属和单位不在时。
3.收治涉及法律和政治问题以及有自杀迹象病员时。
4.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
损坏丢失贵重器材、药品及药品变质时。
停水、电、气影响工作时。
5.增补修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时。
6.工作人员出差,外出会诊,接受任务外出时。
7.外宾,高干,知名人士,著名劳模和名老中医住院时。
8.病员死亡尸解时。
9.重大经济开支报批时。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报告制度范文(2)一、引言差错事故是工作场所中无法避免的一种情况,为了保障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制定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报告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报告制度的范本,旨在引导各单位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差错事故防范措施与报告制度,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差错事故。
二、差错事故防范措施1. 领导责任(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差错事故防范工作,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2)领导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并负责组织和管理差错事故的防范工作。
2. 安全宣传教育(1)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2)制定并宣传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员工遵守相关规定。
3. 工作流程管理(1)制定标准的工作程序,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步骤;(2)工作流程中应设置必要的检查环节,确保每项工作的正确执行。
4. 确保设备安全(1)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2)设备维修和更换时,要进行完善的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错事故处理及报告的制度
护理工作范围、环节多,操作具体,可能发生差错的机会也较多。
护理差错是事故的苗头,为做好护理差错的预防工作,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事故的定义
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悉,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痛苦,造成残废或死亡等不良后果者。
2.事故等级分类:
(1)一级事故: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者。
(2)二级事故:造成病人残废、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
(3)三级事故:造成组织器官损伤并产生功能障碍,或因护理措施不当使病情加剧或一度恶化而延长治疗日期,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者。
3.责任事故范围:
(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以致失去抢救机会或造成严重后果者。
(2)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血等
造成不良后果者。
(3)由于不负责任,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跌伤以及三度褥疮者。
(4)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5)对疑难问题不会正确处理,但又不请示汇报,只凭主观判断,盲目蛮干,造成不良后果者。
(6)因不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供应使用过的器械和敷料,或不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造成严重感染者。
(7)在助产工作中,由于不认真观察产程进展,或违反助产原则和操作规程,造成产妇、婴儿死亡或会阴三度撕裂伤者。
(8)手术中不严格执行清点制度,而将纱布、器械等物遗留体内,造成不良后果者。
(9)不掌握医疗原则,滥用药品,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3.技术事故范围:
凡在医疗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却因业务技术水平所限,发生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原则性错误,造成不良后果者。
1.定义
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枝大叶,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增加病人痛苦,浪
费国家财产,但无严重不良后果者,为严重差错,无不良后果者为一般差错。
2.一般差错:
(1)错抄、漏抄医嘱而影响病人治疗者。
(2)错服、漏服、多服药,给药时间延迟或提前给药超过2小时。
(3)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冷热敷等临床治疗者。
(4)误服、漏服、误发、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治疗时间者。
(5)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皮肤划破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
(6)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齐,以致延误手术时机,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3.严重差错:
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了过敏试验未及时观察结果又不再重做者;未做青霉素皮试而注射青霉素但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2)因护理不当,未尽到责任,而发生2度灼伤或2度褥疮,短期治疗难以治愈者。
(3)抢救病人或对患有心功能不全、严重脱水、各类型休克、肺炎等病人,未按医嘱要求进行静脉推注药物和补充
液体,影响疗效或引起明显副作用,静脉输液中液体渗入皮下,造成局部组织感染坏死,经治愈者。
(4)因查对不仔细,误将带有霉菌药物注入静脉,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5)护理昏迷、躁动病人或小儿,因管理不严,或不符合正常约束要求所致的坠床,造成软组织挫伤,经治而无功能障碍者。
(6)凡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自伤、伤人等行为时,工作人员虽有不足之处,但后果不严重者。
(7)分娩时婴儿牌挂错或出院时婴儿调错,但被纠正者;或婴儿性别写错引起意见,或产下畸形婴儿在24小时内未发现者。
(8)手术室不按规定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将纱布、器械、棉片等遗留在创口或被检查器官中,经及时治疗和纠正后无严重后果者。
(9)因责任心不强,丢失标本而贻误诊断,增加病员痛苦和经济负担,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4.建立事故、差错、缺点登记报告制度:
(1)各护理单位(病房、门诊、手术室)均应建立事故差错登记本,对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及当事人须详细记录。
(2)一般差错每月由护士长在月报上详细填报,严重差
错事故应及时上报护理部,并由护理部向主管院长汇报。
(3)对发生的差错事故要及时组织讨论,总结教训,并提出处理意见。
(4)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抢救,以减轻病人痛苦和挽回损失。
(5)发生事故或严重差错的有关各种记录、检验报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或销毁,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定。
(6)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被领导或他人发现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7)护理部每月总结分析全院护理差错,定期在护士长会议上公布。
(8)对无差错单位给予奖励。
对严重差错事故及时讨论,以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1.加强责任心,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1)要对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教育,使之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把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对病人高度负责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上。
(2)护理管理人员要注重调查研究,了解护理人员的思想,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和教育,把预防差错的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2.抓好专业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掌握严密的科学工作方法。
(1)认真抓好护理人员的专业训练,使他们熟练掌握各项护理业务技术,也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条件。
(2)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严格贯彻护理技术常规和规程,特别是在医学科学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应用的情况下,全体护理人员都面临需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状况。
3.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化。
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常规和规程,是防止差错发生的重要措施,护理管理人员要进行督促检查,使护理人员自觉用规章制度约束自己,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4.抓好易发生差错的关键环节,以预防为主。
(1)护理管理人员要抓容易产生差错的关键环节,以争取工作的主动,防患于未然。
(2)护士长要根据实际情况,摸清规律,及时提醒或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差错发生。
特别要抓住关键环节,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护理常规、规程的执行,使预防差错发生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
5.加强领导,医院领导必须把预防差错事故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要深入实际,切实把关,开展评比活动并将此作为
考评晋升内容。
处理上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
1.调查研究、总结教训,做出正确判定,不要掩饰,更不要隐瞒,要分清责任,也要找出工作上的原因。
2.针对差错事故发生情况,要积极争取必要措施,做好善后工作。
3.建立差错登记汇报制度,详细记录差错发生的经过和原因,便于讨论分析总结。
4.护理事故的处理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直至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