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雷雨》公开课课件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雷雨》优秀课件1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雷雨》优秀课件1

手段
责问 稳住 哄骗 平息
言行
“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 拿出支票
讨论
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还怀有真情?
三十年来,周朴圆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
情周 感朴 ,圆 他对 伪侍 善萍 、的 丑爱 恶是 、自 冷欺 酷欺 、人 凶的 残一 。种
4. 名词术语: ① 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 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戏剧中矛盾产生、 发展、解决的过程,由戏剧动作体现出来。 ② 台词: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 有动作性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 (登场人物背着台上其他人物从旁侧向观众说话)、 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 的言外之意)等。 ③ 舞台说明: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 提示一些注意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 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 表情的,有关于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 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雷雨》优秀课 件1(公 开课课 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雷雨》优秀课 件1(公 开课课 件)
旧情人


周朴园



侍萍




子 周萍 兄





母 弟子


蘩漪
母 兄
情 人
异父女子 兄 妹
鲁大海 妻

母主


异子





异父母兄妹
兄 妹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雷雨》课件 (37张PPT)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雷雨》课件 (37张PPT)

鲁侍萍:47岁,女仆,原姓梅,周朴园的旧情人。三十 多年前和周朴园生下周萍,第二年生下鲁大海三天后被 周家赶出门,跳河获救,嫁给周家的仆人鲁贵,生下女 儿四凤。
四凤的母亲是侍萍,一个沉默坚强的女人,她是那个时 代最普通的底层妇女,默默忍受着她艰难的命运。蘩漪 说过她的名字“有点丫头气”,她本身周家的侍女,也 注定一生都逃不开周家,从自己到女儿,一直在侍候周 家人。
戏剧常识
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 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 生活。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 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按作品容量 按表现形式 按情节主题
独幕剧、多幕剧
话剧、歌剧、舞剧、歌 舞剧、哑剧 悲剧、喜剧、正剧
作者简介
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 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 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 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南开 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导师张彭春对 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 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露 着感伤和凄婉的调子。
兄弟 周 周萍 冲
母子
兄弟
同母异 父兄妹
情人
鲁大海
(工人)
兄妹
夫 妻
情人
四凤
繁漪
鲁贵
男主角周萍,周家的大少爷,周朴园与侍萍的第 一个儿子, “周萍”是寄生在周家这潭水面上的
“浮萍草”,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对于他的父 亲有一种敬畏,不敢违背他的话,他在周家感到 压抑,和自己的后母发生感情。然而,四凤的出 现,让他感觉到了生气,青春——他极力渴望的 东西,他渴望四凤的单纯与活力,又不敢面对蘩 漪,他想逃避问题,带着四凤离开周家。他胆小 懦弱,像浮萍一般四处游离,最终面对着残忍的 现实,他选择了彻底的逃避——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只有这样为自己解脱。

统编版新教材《雷雨》精品课课件1(共35张PPT)

统编版新教材《雷雨》精品课课件1(共35张PPT)

-4-
写作背景
1930年9月,曹禺从天津南开大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插入二年级就读。他从小就喜爱戏剧, 曾积极参加剧社演出京剧《打渔杀家》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话剧。对戏剧的酷爱使他产生要 写一部大戏的强烈愿望,他开始根据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构思话剧《雷雨》。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他和宣传队的同学们坐火车到
周仆园妻子,35岁
蘩漪
周冲
周仆园、蘩漪之子,
17岁
鲁贵、鲁侍萍之女,侍
女,18岁
鲁四凤
鲁大海
周仆园、鲁侍萍次 子,工人,27岁
周公馆管家,侍萍丈
夫,48岁
鲁贵
戏剧冲突
思考:本场戏有那几对矛盾冲突?出场人物间有着 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矛盾?
周朴园
剥削阶级
鲁大海
周萍
下层百姓
鲁侍萍பைடு நூலகம்
威胁他的名誉、地位。
•自私 •虚伪 •阴险
•狡诈
周朴园:
封建资本家
周朴园是一个残 忍、冷酷、自私、 贪婪、虚伪、狡猾 人格卑下的伪君子, 一个没有任何仁义
道德的反动资本家。
•冷酷
周朴园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是坏人的坏
人。 ——曹 禺
鲁侍萍: 恨得不纯粹
矛盾(过去)------幻想(现在、过去)------矛盾(现在)-------幻灭------悲愤-------控 诉------愤怒
曹 禺
观看《雷雨》视频
南开中学时
青年时
晚年时
在重庆
文革后
在写作
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 ),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曾任上海文华

《雷雨》全国优秀公开课PPT课件

《雷雨》全国优秀公开课PPT课件

语言表达的特点
1
2
3
语言表达的节奏感
《雷雨》的语言表达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通过语 言的快慢、高低、强弱等变化,展现了剧情的起 伏和高潮。
语言表达的特点对剧情的影响
《雷雨》的语言表达特点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使剧情更加紧凑、生动、引人入 胜。
语言表达特点的意义
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雷雨》展现了人物的内 心世界和情感纠葛,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剧 情和人物。
周朴园一直试图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秩序,表现出 强烈的自私和伪善性格。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 人的幸福,甚至对自己的家人也冷酷无情。
专制与冷酷
周朴园在家庭中实行专制,对妻子和儿子都十分冷酷。他 只考虑自己的意愿,对家人的感受和需要漠不关心。
矛盾与焦虑
周朴园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虑。他对侍萍的怀念与现实 中的冷酷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语言表达的特点
• 总结词:《雷雨》的语言表达具有个性化、生动 化的特点,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法展现了人物 的内心世界。
语言表达的特点
详细描述
对话语言个性化:剧中人物的语言各具特色,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使观众能 够更好地理解人物。
语言生动化:剧中的语言表达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动态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 乐和剧情的紧张氛围。
呼吁社会公正与进步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作品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进步的追求,激发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 往与努力。
Part
06
《雷雨》的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角色扮演活动
总结词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提高对剧情的理解能力。

统编版新教材《雷雨》教学课件优质版1(1)

统编版新教材《雷雨》教学课件优质版1(1)

统编版新教材《雷雨》教学课件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新教材《雷雨》,具体章节为第二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理解剧情发展;探讨周朴园与鲁妈的性格特点及其在社会背景下的命运;解析剧中的象征、暗示手法;学习戏剧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雷雨》第二幕的剧情,分析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了解剧情发展。

2. 掌握周朴园与鲁妈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在社会背景下的命运。

3. 学习并运用象征、暗示手法分析剧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周朴园与鲁妈的性格特点及其在社会背景下的命运;解析剧中的象征、暗示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剧情发展,学习戏剧语言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雷雨》第二幕剧情简介、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相关图片等。

2. 学具:剧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雷雨》第二幕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剧情氛围。

2. 例题讲解:分析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引导学生理解剧情发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深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4. 讲解与讨论:分析周朴园与鲁妈的性格特点及其在社会背景下的命运;解析剧中的象征、暗示手法。

六、板书设计1. 剧情简介:《雷雨》第二幕2. 人物性格分析:周朴园、鲁妈3. 象征、暗示手法4. 戏剧语言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探讨其性格特点及其在社会背景下的命运。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剧情、人物、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雷雨》全剧,深入了解剧中的其他人物和剧情;推荐相关戏剧作品,提高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剧情分析与人物性格探讨2. 象征、暗示手法的解析3. 戏剧语言的特点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剧情分析与人物性格探讨1. 对话内容: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中,透露出两人不同的价值观、生活背景和社会地位。

人教部编版《雷雨》完美课件(共24张PPT)全

人教部编版《雷雨》完美课件(共24张PPT)全

16 雷雨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统编版《雷雨》上课课件1

统编版《雷雨》上课课件1

统编版《雷雨》上课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雷雨》的第一幕至第三幕,具体内容包括: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周萍与鲁四的对话,以及周朴园与繁漪的对话。

这些对话揭示了人物性格、家庭关系以及社会背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雷雨》的背景,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2. 掌握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3. 学会运用戏剧语言表达情感,培养戏剧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剧本中的人物性格,理解戏剧冲突;教学重点:学习戏剧语言的运用,体会剧本的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音响设备;2. 学具:剧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天气的视频,引发学生对《雷雨》剧名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2. 初读剧本:学生自主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标注人物关系;3. 分析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周朴园、鲁妈、周萍、繁漪等人物性格特点,探讨戏剧冲突;4. 例题讲解:以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为例,讲解戏剧语言的运用;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剧中对话,体会人物情感;六、板书设计1. 剧本主题:《雷雨》2. 人物关系图:周朴园、鲁妈、周萍、繁漪等3. 戏剧冲突:周朴园与鲁妈、周萍与繁漪的对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剧本中周朴园与繁漪的对话,阐述两人的性格特点及冲突原因;2. 答案示例:周朴园严肃、专制,繁漪则渴望自由、反抗压迫。

两人对话中表现出封建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但在表演环节部分学生表现拘谨,今后需加强课堂互动;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禺的其他作品,如《日出》、《原野》等,进一步了解曹禺的戏剧创作风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戏剧冲突;2. 戏剧语言的运用;3. 课堂互动与表演环节;4. 作业设计。

一、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戏剧冲突《雷雨》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戏剧冲突激烈。

统编版新教材《雷雨》教学课件优质版1

统编版新教材《雷雨》教学课件优质版1

统编版新教材《雷雨》教学课件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新教材《雷雨》的第一章节。

该章节详细描绘了周朴园一家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内容包括人物性格的剖析、剧情的展开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雷雨》的故事情节,分析周朴园、鲁妈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评价一部文学作品。

3.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雷雨》中人物性格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作品所反映社会问题的探讨。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学习文学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雷雨》剧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雷雨交加的音频,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力量,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作品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曹禺及《雷雨》的创作背景。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故事情节,分析周朴园、鲁妈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4. 例题讲解:挑选经典台词进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性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经典台词,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 作品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人物命运、社会背景等方面思考作品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雷雨》教学课件2. 板书内容:人物性格特点:周朴园、鲁妈等故事情节:雷雨之夜的冲突、家庭悲剧作品主题:封建家庭的衰败、人性的挣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周朴园与鲁妈的性格冲突,结合社会背景探讨其根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讨论的活跃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禺的其他作品,如《日出》、《原野》等,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剧本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 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 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 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 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 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第一课时

曹禺 (1910一1996),现、
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 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 个封建官僚家庭。 1928年考 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 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 《雷雨》,代表作还有: 《日出》 、《原野》 、 《北京人》 等,并将巴金的 小说《家》改编成剧本,还 译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戏剧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 ( 如《雷雨》 ) 、歌 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红色娘子军》 ) ;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 幕剧 ( 如《雷雨》 ) ;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原》 ) 、 现代剧 ( 如《雷雨》 ) ;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 如《屈原》 ) 、喜剧
制作人:dhmlt
戏剧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 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 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和舞台语言。 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分类如下: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哑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写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 社会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 过几年的酝酿、构思,1933年完成处女 作《雷雨》。他在谈到自己的写作意图 是说“仿佛有一种情感汹涌的流来推动 我,我在发泄,在毁谤着中国的社会和 现实。”
《雷雨》故事梗概
资本家周朴园之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 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 萍却又追求婢女四凤。繁漪出于嫉妒,通知 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而侍萍是三十年 前被周朴园抛弃的侍女,她正是周萍和大海 的生身母亲。后嫁鲁贵生四凤。被她带走的 儿子鲁大海却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 罢工的工人代表,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 争。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趋向高 潮。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了 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四凤出走并 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也送了 命,周萍也开枪自杀……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 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第二课时
三十年前 除夕 三十年来
无锡 外乡
三十年来 周公馆
从前 最近
哈尔滨 矿上


《雷雨》节选 • 时间: 一个夏天的午饭后 • 地点: 周公馆的客厅里
剧本的舞台性: 必须遵循时空高度集中的原则
四幕话剧
集中场景 —周公馆的客厅 集中时间 —同一天上午至午夜
戏剧冲突 ——周鲁两家爱情、
血缘、阶级的复杂关系
梳理剧情 明确冲突
第二幕
第一场:写三十多年后周朴园 与鲁侍萍再次相见。(情感冲突)
第二场:写周朴园与鲁大海、 侍萍与周萍初次相见。(劳资冲突)
“雷雨” 为题目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 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 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风终于知道他们 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 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风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 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 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这一切都是 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 情节都是和雷雨有关的。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
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 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 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 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 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
剧性。
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 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 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 (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 (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 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雷雨》主要人物关系表
繁漪(35) 周朴园(55) 鲁侍萍 (47) 鲁贵 (48)
周冲(17) 周萍(28) 鲁大海(27)
四凤(18)
人物关系
1、主仆兼“夫妻”关系 2、主雇兼父子关系 3、主雇兼兄弟关系 4、同母异父关系 5、“母子”兼情人关系 6、同母异父兼情人关系
时 间 地点
三十多年前 无锡
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
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 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 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 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它写 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 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雷雨》中主要人 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 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 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 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 社会原因。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 想意义之所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按演出场合分: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
莎士比亚及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梧桐雨》)
戏剧是一种 综合性舞台 艺术; 它是借 助 文学 、音乐 、 舞蹈、美术 、 等艺术手 段 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 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