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②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③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答案】音叉振动幅度小;不能;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解析】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音叉振动幅度小;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变式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答案】A【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例题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31张PPT)
太空中没有空气,宇 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 来进行交流、谈话。
三、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水波的形成
声波的形成
三、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水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波 叫做声波。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的。
用水波的传播来形象地比喻声波的传播,这种比 喻方法物理学中叫做类比法。
远处一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我们才 会听到隆隆的雷声。这一现象说明,远处的声音传 到我们的耳朵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这些发声物体 有什么共同的
特点?
一、声音的产生
用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 说话和不说话,感受一下吧。
用手拨动橡皮筋,观 察橡皮筋的变化,同时你 是否听到了声音?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我们用转换法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 象间接表现出来。
把物体的振动放大实例
把鼓面的振动放大
土电话
隔墙有耳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能听到声音吗?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罩中的闹钟,声音大小有变化吗? 声音的大小变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物理学中,把传递 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 体、固体,也可以是液 体。真空不能传声。我 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通 过空气传来的。
A.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乒乓球 被弹起
B.把一支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 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 曲线 C. 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敲击声
D. 在音箱上放一些纸屑,纸屑会随音乐起舞
例: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 月球上,即便是宇航员就在附近也无法听到声音,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4、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5、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记:音调和频率有关)(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记:响度和振幅有关)(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记:每一种物体只有一种音色)6、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记:频率太大就是超,太小就是次)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7、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等等;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感知方式,它通过振动的方式传播,使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
掌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物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本质和特性。
本文将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当物体发生振动时,就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也发生振动,从而传播声波,产生声音。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声音产生方式。
1. 声源振动最常见的声音产生方式是物体的振动。
例如,当我们敲击一根木棍时,木棍会发生振动,振动会传播到周围空气中,形成声波,最终我们就能听到敲击的声音。
2. 声带振动人类的声音是通过喉部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经过声带时,声带会振动,产生声波。
通过舌头、嘴巴的调节,声波经过共鸣腔体的放大和变化,形成不同的语音和音调。
3. 电信号转化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声音的产生也可以通过电信号转化实现。
例如,音响和手机等设备中的扬声器,是通过电信号的转化使扬声器内的薄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对于我们理解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规律非常重要。
声音是通过媒质的振动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声波的传播声波是声音在媒质中传播的形式。
它是由一系列的纵波构成,通过振动的形式在媒质中传递能量。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可以传播声波,但在真空中声波无法传播。
2. 声速的影响因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媒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媒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其次是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此外,声速还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声速越快。
3. 声音的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衰减。
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地向周围空间传递能量,导致声音的强度逐渐减小。
另外,媒质的吸收和散射也会对声音的衰减产生影响。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有趣的声音现象,如回声、共鸣和多普勒效应等。
物理初二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手写笔记。
物理初二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手写笔记第一部分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什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的一种机械波,是人们能够听到的一种感觉。
2.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物体必须振动,振动的物体必须有弹性的介质传播能力,人的耳朵能够接收到振动引起的气体的振动。
3.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一般是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传播。
空气中的声音是由气体分子的振动传播而来的。
第二部分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传播方式包括纵波传播和横波传播。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属于纵波传播。
2. 声音的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在空气中为343米/秒,在水中为1482米/秒。
3. 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的传播路径受到介质的影响,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也不同。
例如在空气中,声音是向所有方向传播的,而在固体中传播的路径则会受到固体结构的影响。
第三部分声音的性质1. 声音的音高声音的音高取决于声音波的频率,频率越高,音高越高,频率越低,音高越低。
2. 声音的音量声音的音量取决于声音波的振幅,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3. 声音的共振当外界声音波的频率与物体本身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或者是其倍数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这时物体会发出更大的声音。
第四部分声音的应用1. 音乐音乐是利用声音的音高、音量和音色等特性进行组合演奏的一种艺术形式。
2. 通讯声音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手机、对讲机等设备都是利用声音来进行通讯的。
3. 医学声波可以在人体中进行传播,利用超声波可以进行体内器官的检测,是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总结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的一种机械波。
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速度受介质影响,声音的音高、音量等性质也受声音波的频率和振幅影响。
声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了解声音的各种性质及其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声音的力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3、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三、声速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1]、一般情况,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固>v液>v气。
[2]、在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3]、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声速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2、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2]、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1]、人听到声音的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典型例题】类型一、声音的产生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二、声音的传播
1.声波 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
2.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真空 不能传播声音。
三、声速
1.意义 描述声音传播的 快慢 的物理量。
2.大小 声音在 每秒内 传播的距离。
3.影响因素 (1)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温度:在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
【例 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
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
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
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
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
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例 2】将耳朵贴在一足够长的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 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点拨:这是考查声速的问题,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 过相同的距离,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用的时间不同。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大,在固体中的 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大。 A
5.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是
m/s。一个雷雨天,小芸从看
到闪电到听到雷声大约经过 3s,由此你估算打雷处到小芸的距离大
约是
m。
340 1020
6.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 ) A.良好的耳朵→介质→物体振动 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 C.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 D.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介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件
听觉神经
大脑
过关题
1.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C )
A.水
B.真空
C.铁
D.空气
2.将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罩内,
这时几乎听不到音乐声,这主要是因为 ( B )
A.收音机的喇叭不振动了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声音被玻璃隔绝了
D.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3.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C )
V固 > V液 > V气
思考: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水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子,你认为 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为什么?
回声
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又返回来的 一种现象。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试着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 相距多少m,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 开?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1. 纸张 2. 直尺 3. 自己
抖动 伸出桌面少许,拨动 说话发声
感受共同特征:
1.纸张发声时在振动; 2.直尺发声时在振动; 3.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作出猜想: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一:
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用一 个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 行视察;再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 视察现象。
=
2
=650m
答: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650m。
5.(多选)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 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B C )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12张PPT)
蜜蜂嗡嗡响
流水声
敲鼓
弹吉它
吹笛子
二、声音的传播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动动手:用身边的物体发出来自音观察: (1)比较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的区别?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实验方法: 转换法
我们把不容易观 察到的现象转换为另 一个明显的现象来观 察。
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人说话
分27秒下午12时18分12:18:2721.11.9
空气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水能传播声音吗?
固体能传播声音吗?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小结
声
产生
音
的
产
生
和
传 播
传播
振动 需要介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2时18分21.11.912:18November 9,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2时18分27秒12:18:279 November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12时18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要点及考点方法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点方法
一、声音的产生 二、声音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播
三、声速
一、声音的产生
注意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声的;(3) 振动一定发声,但有时不能听见;(4)发声的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3、声源是指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也称为发声体。
v=340 m/s(15 oC的空气中) (1)介质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2)介质温度。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 oC,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 的距离增加约0.6 m。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是向着低温 方向的。如上方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高处的人容易听到低处的声音。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二、介质与声音的传播 1、介质: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任何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2、声音的传播:
传播条件 介质状态
内容
固体 液体 气体
实例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隔墙有耳 说话声吓跑游鱼 人与人相互交谈
定义 计算公式
常数 影响因素
三、声速
声音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v=s/t,其中v指速度,单位m/s;s指传播距离,单位m;t指传播时间,单位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 的产生与传播》学习要点及考点
方法
一、声音的产生 二、介质与声音的传播
三、声速
1、声源:
一、声音的产生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是声源。
2、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停止 发声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 消失 。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 声速 ,声速大小跟 介质 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声现象的基本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
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考题出现频率也较高,但一般不会只考查“声音的产生”或“传播”单一知识点,结合对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或噪声控制等内容的考题较多。
1.声音的产生: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
2.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为了考查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通话,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等考题。
对这些问题加以理解和关注,对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
3.声速:对声速的考查也曾出现,但考查此知识点的考题较少,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太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声现象的基本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
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考题出现频率也较高,但一般不会只考查“声音的产生”或“传播”单一知识点,结合对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或噪声控制等内容的考题较多。
1.声音的产生: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
2.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为了考查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通话,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等考题.对这些问题加以理解和关注,对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
3.声速:对声速的考查也曾出现,但考查此知识点的考题较少,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太高。
2022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归纳(带目录)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目录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用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它的单位是。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HZ~ HZ。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怎么样?
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的声音。
人耳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反射回来的声波比原声迟 0.1s,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小于0.1s时,人耳是 感觉原声增强了。
请大家计算一下要想区别 出原声和回声,人距离障碍物 的距离至少要多少米?(声速 按照340m/s计算)
液体
气体
涛声:
雷声:
海水拍打振动产生 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爆鸣
以下物体是靠什么振动发出的声音?
声带振动
鼓面振动
空气柱振动
琴弦振动
翅膀振动
留声机的原理:把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 机械唱片表面的沟槽
例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探究活动2:拨动张紧到一定程度的橡皮筋。
(1)你听到声音了吗? (2)橡皮筋在做什么运动? (3)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4)当橡皮筋停止振动,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探究活动3:拨动伸出桌面的尺子。
(1)你听到声音了吗? (2)尺子在做什么运动? (3)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4)当尺子停止振动,你还能听到 声音吗?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认识声音的产生。(重点) 2.认识声音的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 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重点) 3.了解回声测距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探究活动1:边说话边把手放在声带上。 (1)你的手指感觉到了什么? (2)当你不说话时,还能感受到振动吗?
s1
2
2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含答案)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声速: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5、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温度。
15摄氏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6、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
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在15℃空气中的距离为17m)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则先听到击水声的是()A .鱼B .小鸟C .同时听到D .无法确定2、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 .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D .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以传声C .相同温度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D .如果声音响度够大,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敲门时,会发出声音,在此过程中()A .只有门在振动B .只有门周围的空气在振动C .门和它周围的空气都在振动D .门和它周围的空气都没振动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 .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B .听到雨滴打屋顶上的“嗒嗒”声C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6、如图所示,老师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一现象充分说明()A .声音可以从空气向水中传播B .声音在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C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D .声音在水面发生了反射7、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B .一般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些C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D .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8、如图所示玻璃缸内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上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 .鱼缸→水→鱼B .空气→水→鱼C .水→鱼缸→鱼D .水→鱼9、电影院四周的墙通常安装一层特殊材料或是设计成凹凸不平的结构,你认为这主要是为了()A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观众和电影产生的噪声B .增加漫反射,使观众在各个位置都能看到电影C .加强声音的反射,使观众能听到的声音更清晰D .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因为回声影响观影效果10、一个同学站在原地不动并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 1.5s 后听到回声,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40m/s ,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A . 510mB . 255mC . 340mmD . 1020m1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敲击大钟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 .钟声的回声B .人的听觉发生了“延迟”C .钟振动停止了而空气还在振动D .大钟还在振动12、如图所示,将闹钟放在鞋盒里,四周依次覆盖不同的材料,在相同的位置比较听到闹钟声音的大小,该实验探究的是()A .声音的传播条件B .声能传递能量C .材料隔声性能D .声音与温度的关系13、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
【课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R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1.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课前引入
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一、声音的产生
一、声音的产生
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用细线悬 挂的轻质小球
现象: 小球会被弹开 说明: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球的作用:
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实验方法:
转换法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思考: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再发声?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一、声音的产生 3.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管乐器
水滴声
吉他声
二 、 声 音 的 传 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人们听到声音时往往距发声的物体有一定的距 离,那么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呢?
四、回声
(1)对着远处的高墙或山崖喊话以后听到的回声,就是反 射回来的声音。
(2)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 (大于0.1 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四、回声的利用
二、声音的传播
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的变化。 铃声逐渐变小。 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的变化。 铃声逐渐变大。 结论: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疏密相间的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波
水波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情景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2.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液体 3.真空不能传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做好真空罩实验。
三、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等。
(课件演示)
四、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4.声速(v):声音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在同种介质中,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