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发展血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发展血脉

王锋

按照《辞海》的定义,语言是人们用于相互交际、认知世界、传承文化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作为白族的民族共同语,白语同样具有这样的性质。

首先,白语是白族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93万白族人口中,以白语为母语的人口约有120万,使用人口约有130万(包括其他民族的使用人口),在我国各民族语言中居第10位。全世界六千种语言,绝大多数使用人口都在100万以下,因此,即便从世界范围看,白语也是一种使用人口上百万的大语言,其社会价值不容忽视。使用和发展母语,是上百万白族群众的基本权利。

其次,白语是白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人类的文化活动需要通过语言以及基于语言的思维能力进行,而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也需要通过语言及其书面形式传承。

白族人民在历史上用白语创造、发展和保存了璀璨文化。由白语史诗、叙事诗、民歌、神话、传说、本子曲、大本曲、俗语、谚语、成语,以及基于白语传承的传统思想观念、伦理道德、自然知识、生产技术等,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文化宝库。书面语言方面,具有1000年历史的古白文及其大量文献,是白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国家、云南省、大理州多方面力量联合创制并推行的拼音白文(又称新白文),经试验推行,已经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个时期以来,谈到“文献名邦”,主要强调了大理文化中的汉语文文献因素,这是不全面的。白族语言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形式理应成为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再次,白语本身就是文化成果,是白族的文化信息系统和知识体系。“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人们通过用语言给事物命名,形成概念。概念就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认知。以白语命名的动植物和山川地理名称等,是白族先民认识自然的直接成果;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各种词汇,丰富多彩的谚语、熟语等,是白族人民认识社会、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白语本

身就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知识信息的系统积淀。

最后,白语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语言是民族的最重要特征。马克思指出:“语言本身就是一定共同体的存在,而且是它的不言而喻的存在。”白族人对自己的民族语言充满感情。如果没有白语,白族作为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在大理建州60周年庆祝大会上,杨健州长用白语致欢迎词,引起了白族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这是白语作为民族认同纽带和凝聚力的最好体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指导方针。2015年,由刘延东副总理批示启动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标志着国家层面“语言资源观”的建立,全国汉语方言以及各民族语言被视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在新的战略机遇期,白族社会各界需要促进共识,进一步明确白族语言文字在白族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没有语言文字为基础和抓手,白族文化的发展必将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树,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大潮中丧失自我,失去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从几十年来的实践看,我们的母语还没有得到本民族同胞的重视和珍爱,这与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强调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大趋势不相适应。呼吁白族社会各界统一认识,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呵护民族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血脉。

(王锋:大理籍白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民族语言应用研究室主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秘书长。著有《白族语言文字研究回顾与展望》《大理丛书·白语篇》(副主编)《论白语基础方言和标准音点的选择》《白语会话366句(汉英日俄对照)》《白语大理方言基础教程》《试论在湖南桑植开展白语文教学的可行性》等研究和推广白语文方面的成果。)

本文载《大理日报》2017年7月19日文化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