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7页至39页的章节,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2. 能够识别和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3. 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
3. 练习题和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如书本、桌布、纸张等,让学生们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2. 概念讲解:我会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和图片,向学生们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们练习识别和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运用它们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找出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描述它们的特征。
答案:略。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3.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中,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基本的二维图形,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理解它们的特征对于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长方形的特征是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征是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第三章第一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我们将通过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了解它们的特点以及如何区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
难点则是如何让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模型,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木板,以及一些彩色笔和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从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出发,如教室里的桌子、黑板等,引导同学们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3. 练习:在讲解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们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以及它们的主要性质。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所学知识呈现在黑板上,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 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并画出来。
答案:1.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答案因人而异)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关注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学会比较和分类,并为后续的面积计算和图形的变换打下基础。
本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知识,如圆形、三角形等。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还需要通过实践和引导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借助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能够正确地比较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物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模型、卡片、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模型、画图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总结并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如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对边相等等。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实用文档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在研究活动中,让学生研究如何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情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自主研究,建构模型学生自主研究时,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学困生适当的指导。
学生可以通过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分小组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来实用文档验证它们的特点。
在集体交流中,学生可以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比较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资源: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橡皮筋、小正方形、白纸、挂图、小黑板。
教学准备:出示课题、纸片、工具等。
研究目标: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实物判断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情趣。
三、组织练,完善认知(10分)1.完成P59“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1-7题,包括围一围、拼一拼、剪一剪、量一量、填一填、估一估、画一画。
同桌合作完成后展示作品并讲解思路。
实用文档2.完成P60“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并尝试将其变成尽可能大的正方形。
学生可以采用折叠和剪裁的方法,并在汇报时分享思路和方法。
3.完成P60“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量一量,并填写答案。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测量方法。
4.完成P60“想想做做”第6题,先让学生估算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然后再实际测量并比较结果。
5.完成P60“想想做做”第7题,让学生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在小组里交流每条边的长度。
最后进行集体展示和交流。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7分)1.完成P60“想想做做”第4题,包括用不同的拼法将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及活动单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及活动单一. 教材分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接触较少,对它们的特点和名称可能有所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点,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力和思考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实例。
2.学具:为学生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卡片等。
3.教学场地:教室环境布置,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请大家看看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实物模型、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绘制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提问:你们认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体教具,呈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
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然后各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他们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
但同时,他们对于抽象的几何概念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逐步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点,能够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交流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共同得出结论。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实物、直尺、三角板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把直尺、一个三角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如电视、书本、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
长方形是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
本单元的内容安排,既注重了知识的学习,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一些基本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关系。
2.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展示。
2.准备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模型,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它们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36~37页。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操作及思维的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形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直尺、两副三角尺、钉子板、橡皮筋、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谈话:小朋友好,我是王老师。
在今天的学习前,请大家准备好一下材料。
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那老师要问问大家了,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封面是什么形状吗?没错,是长方形,那你知道魔方的这个表面是什么形状吗?大家看,是正方形。
2、导入新课谈话: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品的表面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我们的教室就藏着它们呢,大家赶快来找一找吧!你找到了吗?我们发现:国旗的表面、黑板面、视力表的表面是长方形,喇叭的面和开关的面是正方形。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
(板书课题)二、认识特征1.长方形的特征(1)边的特征师:我们先来看看长方形,关于长方形,你都知道些什么?我想你会说:(1)长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2)长方形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
(3)我觉得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但是这样的想法正确吗?有什么好方法来验证一下?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根据活动要求,试着折一折、量一量吧!我想你可能会像这样来验证。
录视频1:这是一张长方形纸,把它上下对折,它们重合在了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再左右对折,我发现这两条边也重合了,它们也是一样长的。
师:通过折一折,我们就能发现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也相等。
除了折一折,我们还可以量一量。
录视频2:我们发现上下两条边都是10厘米,左右两条边也是7厘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二次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二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二次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一些基本的图形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和命名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能够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但是,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来加深理解和提高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描述它们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描述它们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操作教学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和绘制长方形和正方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交流教学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实物、测量工具、画图工具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座位有序排列,教具摆放整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1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备课重点: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
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
重点思考: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1.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
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它们,并能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通过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还缺乏系统认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概念有所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用语言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培养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语言准确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实物模型、卡片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画图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桌子、窗户、卡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3.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案及活动单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案及活动单一. 教材分析《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区分和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
但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正确地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正确地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实物、PPT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概括出它们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苏教版教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6页至37页的章节。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并理解它们的基本属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1.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特征;2. 能够识别和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3. 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们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并理解它们的基本属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卡片、黑板等。
学具:学生们自己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彩色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让学生们观察和触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引导他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讲解:用PPT或黑板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及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实践: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标注出它们的特点。
4.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一些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清晰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标注出它们的特点。
答案:1.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长方形的面积:6厘米× 4厘米 = 24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面积:5厘米× 5厘米 = 2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全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全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探究能力。
但学生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时,容易混淆公式,对实际应用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解决实际应用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卡片、课件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如四条边、四个角等。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卡片,学生分组进行操练,运用周长和面积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实际应用题,学生独立解决,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选取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图形可以计算周长和面积?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其他图形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小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的一节公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认知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合作,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合作意识。
3.问题解决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实物和模具,用于展示和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和一些剪刀、胶水等工具,用于操作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区分它们?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主要涉及第四章第一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掌握它们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判断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它们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卡片、黑板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如课本、桌布、窗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通过模型和卡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3. 例题讲解:给出例题,如判断一个图形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他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形:定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直角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相邻边垂直正方形:定义:四条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直角特征: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相邻边垂直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 一个长方形的对边一定相等。
()2. 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 一个长方形的相邻边一定垂直。
()2. 选择题:4. 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B. 边长6厘米的长方形C. 边长8厘米的三角形3. 填空题:5. 一个_______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苏教版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设计思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的图形,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在课的一开始,我就直接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数学上的好朋友,让学生认一认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找一找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唤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有的认识。
我顺势接着赞同孩子们的说法: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看来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还藏着一定的秘密呢,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找一找教室里藏着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欣赏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些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的认识。
接着让他们根据已有经验,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进行猜测、验证,从而归纳出结论,进而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得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动手做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拓展如何在一个长方形中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等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活动、观察、探究、了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学生准备三角尺。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老朋友(神秘地),会是谁呢?一边说,一边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学生高兴跟着说出名称,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5篇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篇5[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第58—60页。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三角尺人手一副、长方形、正方形纸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一猜他是谁”的游戏。
教师描述某生的外貌特征,学生猜。
问:为什么你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生答(略)小结:对呀,这就是他的特征,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征,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
2、揭题:今天这节数学课,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一起去寻找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轻松自然地导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状况投入到整堂课中,同时对“特征”有了客观形象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呢?(学生举例)演示:如果把刚才找到的物体,沿着边画下来,我们就可以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
(电脑出示长方形)(一)研究长方形的特征1、猜测:小朋友,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长方形,猜一猜,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可能猜测:四个角都是直角;横着的边相等,竖着的边也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猜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2、验证:大家是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分别板书:边、角)那小朋友猜测的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对不对呢?还需要动手去验证一下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生交流:折、量、比……操作要求:下面就请小朋友利用老师发给大家的长方形纸,同桌合作,动手验证。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汇报:你们找到了长方形的哪些特征?你是怎样发现的?量的同学用折的方法,折的同学用量的方法再次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课初备课时共5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课前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画,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看了这些美丽的画片,你有什么感想?发现了什么?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呢?3、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还藏着很多秘密。
到底是哪些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揭题)二、猜想验证,归纳发现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交流。
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2、操作验证(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相机教学“对边”。
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
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
怎样来证明?4、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练习: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哪些不是?为什么?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好朋友,它们之间有干什么相同的地方?三、练习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
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边角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练习设计: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相等,有()个角,都是()角。
通常把长方形的长边的长叫做(),短边的长叫做()。
2、正方形有()条边,都();有()个角,都是()角。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
二、下面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在()内打上“√”,哪些是正方形,在()打“○”。
()()()()()()()()二、数一数下面图形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个数。
有()个长方形有()个正方形有()个长方形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认识周长本课初备课时共5课时,本课第2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课前准备:线、树叶教学过程:一、复习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二、导入新课1、初步认识周长(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周长。
你能猜猜周长的含义吗?学生回答。
拿出数学书,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
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
出示游泳池的图片,你能指出游泳池的周长吗?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1)学具盒面的周长在哪里。
你能知道它的周长有多长吗?想办法算一算。
交流算法。
(2)三角尺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算一算吗?(3)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出树叶的周长在哪里吗?想办法算出树叶的周长。
学生交流算法。
3、教学“试一试”先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再实际量一量,算一算,然后交流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2题沿着图形的边描出一周的边线,增强对周长的理解。
2、做想想做做第4题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
然后交流算法。
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完成P66第5题、第6题。
练习设计:一、口算下面各题3×13=77÷7=30×4=43+27=36-17=56-24=90÷9=26+28=2×14=二、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三、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单位:厘米)324222333425四、量量算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厘米()厘米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周长的计算本课初备课时共5课时,本课第3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课前准备:准备小棒、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学过程:一、复习用小棒搭一个长方形,再搭一个正方形。
看着图形,说一说。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名称。
3、周长。
二、新授1、长方形的周长你能说出小棒搭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几条边组成的?哪几条?想办法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组织集体交流。
学生回答算法,老师板书出算法。
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交流。
在小组里说说长方形周长可以怎样算。
即时练习:长24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
长13米,宽8米的长方形。
2、正方形的周长用小棒搭一个正方形,说说开放型是由哪几条边组成的?试着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独立思考后,交流。
即时练习: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
边长是25厘米的正方形。
三、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计算出周长。
做完后交流,你量了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2、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量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再计算出周长。
做完后说说你是怎样量的。
完成1、2题后,讨论:要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一般应知道哪些条件?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先拼图,再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练习设计:一、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7厘米12厘米8分米8分米二、先量出下面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再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
周长是()周长是()三、解决问题。
1、一间房间的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7米,宽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2、一块正方形花圃,边长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3、用8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4、一个长方形操场,长65米,宽44米,小兰沿操场跑了两圈,一共跑了多少米?5、有一面正方形的镜子,边长2米,给它做一个铝合金的边框,大约需要多少米长的铝合金材料?6、一个长方形花圃,长6米,宽3米,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周长练习课本课初备课时共5课时,本课第4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有关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基础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量一量两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再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看图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
三、综合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题目,独立思考。
组织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题目,独立思考。
组织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5题先估计哪张书签用的金线最长,再想办法量出每张书签大约用了多少厘米的金线。
4、做想想做做第6题先拼出图形,想想它们的周长会相同吗?由于拼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图形的形状也不一样,周长也有可能不一样。
5、做想想做做第7题根据周长设计图形。
先独立设计,再交流和讨论说一说怎么设计,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出长、宽各是多少。
想一想,怎样更快设计出不同的花圃。
四、思考题出示思考题。
先指出这个图形一周的边线,再要求独立计算,最后组织对不同方法的交流。
练习设计:一、口算下面各题。
5×3+7=4×3+6=3×7+8=7×9+7=7×6+5=5×6+9=二、分别量出下面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填在括号里(单位:厘米)()()()()()()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周长是多少本课初备课时共5课时,本课第5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同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难点:组织有序的活动,通过活动巩固知识。
课前准备:3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4根,线,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手帕。
教学过程:一、围一围用一根线围成你喜欢的图形。
围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通过围一围,量一量,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二、摆一摆先几根小棒,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
先自己摆出来,然后大家交流,说说自己摆出的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
三、拼一拼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看看可以有几种拼法,这些拼法有没有什么规律。
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周长。
四、量一量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
怎样才能更巧妙、更方便地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五、估一估估计手帕和课桌面的周长,再量一量,算一算。
再选择生活里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简单的图形估估、量量、算算。
练习设计:一、量出下面物品一个长方形面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再算出它们的周长,并分别填在表格里。
长(cm)宽(cm)周长(cm)喜爱的一本书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一本练习册的封面一张扑克牌二、根据要求量一量(取整米、整分米或整厘米数),填一填,再算一算。
1、你的房间长大约是()米,宽大约是()米,周长大约是()米。
2、你的写字台长大约是()分米,宽大约是()分米,周长大约是()分米。
三、求一求。
1、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边长50米,周长是多少米?2、一块正方形玻璃,边长3分米,要在它的四周镶上金属边框,边框长是多少分米?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4米,宽是长的一半,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4、一个长方形的人造滑冰场,长61米,宽30米,小军沿着滑冰场四周滑了4圈,一共滑了多少米?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精品范文,尽在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