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
小说情节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 来写)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 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 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如《警察与赞美诗》。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例题 07湖北卷《日月行色》2题: 本文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 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
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
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
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
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1.把握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 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角度二 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 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 本己曲折生劝;“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 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角度三 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 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 爱的主题;从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 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时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 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角度四 使环境更具典型性, 小说中共有三个 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乌笼和台球房 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 家庭空间转移到社会空间.集中显示了社会下层百姓 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达、无私、坚忍。②退休老人:古板、
4.小说围绕一只鸟写了两个老人之间发生 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答案:①盲眼老人对那只鸟的感情和态度,寄 托了老人对阿捷的无尽 眷念,表达了作者对人 间亲情的赞美; ②退休老人为放飞鸟所作的种 种努力,体现了退休老人为错判而追悔不已,表 达了作者对道德良知的肯定与呼唤; ③盲眼老 人对退休老人无心之错的宽容,退休老人为盲眼 老人操办后事,表现了人性的善良,表达了作者 对人间大爱的歌颂; ④小说通过这个故事,表 现了作者对无常命运的深沉感慨。
2 高考命题点一 情节类题——三大题型三思维,梳理手法作用明
高考命题点一情节类题——三大题型三思维,梳理手法作用明【知识导图】[必备知识]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这些生活事件要组织起来,就有一定的结构模式,常用的有: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一人一事一线贯穿到底,情节单纯,其间间或有转折、曲折、升降等,但无论怎样变化、反复,情节线索总是单一的。
双线结构的特点是情节交叉或平行。
一般来说,三条情节线索以上的结构,比较复杂,高考时一般不考。
不论几条线索,通常都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
2.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3.“欧·亨利”式:是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美国小说家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所以又习称为“欧·亨利”式。
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4.“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了小说的结构张力。
5.抑扬式:情节本欲“扬”,却先从“抑”着笔,最后笔锋突转,归在“扬”。
或者相反。
6.意识流式:是现代小说一种新兴的结构方式。
它不按事物的因果规律和时空关系来安排结构,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流程来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念、内心独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连缀生活片段。
专题03小说情节之情节及其技巧作用分析题-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解读课件
小说阅读
-Hale Waihona Puke -小说考什么情节是小说的框架和脉络,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 3种常考题型①情节梳理、概括题②情节安排、手法题③情节及其技能作用分析题
导语
-4-
让你眼花缭乱,不急,慢慢来
第三讲
情节及其技能作用分析题
什么是情节作用: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揭示等方面起的作用就是情节作用。分析情节作用题既是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分析作品基本特征能力的考查。它包括两种情形:分析小说中不同位置情节的作用、分析小说中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的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作用”,一般从结构、形象、情感、主题、读者等方面考虑,但还必须考虑到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有时又和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或“构思技能”)结合在一起考查。
答案: ①叙述中插入议论,采用对照手法;②揭露专制制度对人思想钳制之深、影响之大,揭露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③突出主旨,令人寻思,给人启示。
回扣教材
(一)结构角度
照应前文或标题;承上启下;线索,贯串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关键术语:照应、承上启下、线索、悬念、伏笔、铺垫、推动)
(1)题干中往往有“情节”“情景”“开头”“结尾”等字样。(2)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说明”等作答动词和“作用”“效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装在套子里的人》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一结尾显得很“另类”,请问:结尾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5情节结构的3种考法(小说)
2.复 线型 结构
这种结构类型的特点是双线并行,同时展开,能容纳更为纷繁复杂的生活内容,能更丰满 地刻画人物形象。例如,鲁迅的小说《药)采用明暗线并行的双线结构模式,故事的明线 是华老栓一家的故事,暗线则是夏家的故事。通过华、夏两家的命运表现双重主题:群众 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构类型的特点是整篇小说的情节围绕着一个集中的“焦点”呈放射状展开,它具有 打破时空界限的跳跃性。其结构形式的线索是心理流程。意识流小说常用这种结构方式, 如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以“斑点”这一个象征性意象为核心“结点”,连缀起六次 心理猜测,来表达她对社会现实、对人生状态等问题的思考。
●概括 故事情节
●鉴赏 小说情节
小说 情节
●分析某 情节对全 文的作用
●考查情 节的作用
【题型示例】1.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有什么好处?2.小说故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3.小说第× 段写到“……”,有什么作用?4.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5.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 用?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
1.基 本模
式
2.特 殊模
式
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 头加上“序幕”;为了使结构和情节更完整,在结尾加上“尾声”。
“欧·亨利”式: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回扣 前面的情节后发现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 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 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小说情节3大考点
第三板块
考点突破
课时作业
题型二
分析小说线索
一、小说线索的类型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 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 事中的空间、时间。阅读小说时,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 关键。小说中的线索往往是小说标题、小说中的关键词 (体现“人物 出场、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
第三板块
考点突破
课时作业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 说: “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 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 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 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 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 人说了。男人说: “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 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
第三板块
考点突破
课时作业
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 “霍夫曼先生, 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 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 “贝尔蒂先生,你这 是开玩笑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 “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 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 “ 为什么?你这是为什 么?”贝尔蒂微笑着说: “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 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 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 地把腰弯了下去。 (有删改)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复习“情节结构”题的三种考法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复习:“情节结构”题的三种考法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人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高考对小说情节的考查,主要有梳理情节结构、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三种题型。
考法一:梳理情节结构题点·必备知识小说情节一般由线索贯穿,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展开,外国小说常常以心理意识的演进为顺序展开。
2 小说的线索安排备考·关键能力2 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情节梳理的三种思路3 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概括情节要言简意赅。
情节的核心要素为“人物+行为”,一般采用“谁干什么”“谁怎么样”的形式概括情节。
概括时不要遗漏要点,一定要概括全面。
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
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答题模式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答题模式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答题模式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典题·满分解构例题(2018·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
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
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
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
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小说情节结构的三种考法
第一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整整体体攻攻略略
学习案一
学习案二
学习案三
学习案四
学习案五
-15-
综合选择题解答技巧
题型指津
高考小说阅读的选择题由“5选2”“最恰当的两项”改为“4选1”“不正确的一项”,这一变化带来 的不仅是选择题解题难度的降低,而且还带给我们更多正确的可用来读文的导向信息。具体体 现在3大方面:
学习案四
学习案五
-4-
知识
手法
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
三 要 素
环 境
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 草鸟虫等的描写
社会环境:对人物活动的具
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
际关系等的描写
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
主题
图景、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 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
基本思想,又称中心思想
描写、渲染、烘托、暗示、象 征等
分 题材 乡土小说、讽刺小说、爱情小说、魔 类 手法 幻小说、推理小说、武侠小说等
时代 古典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
国别 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第一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整整体体攻攻略略
学习案一
学习案二
学习案三
学习案四
学习案五
-3-
知识
主要人物:小说着力塑造的 人物
人 物
次要人物:陪衬人物、群像 人物、线索人物(往往是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第一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整整体体攻攻略略
学习案一
学习案二
学习案三
学习案四
学习案五
-2-
四步读文,解答综合选择题 一、小说的文体特征
知识
手法
小说 学案二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
审清设问,知道考什么
(1)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 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 简要分析。
(3)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 (4)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 (5)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6)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色,请赏析。
(3)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线索。如 2011 年江西卷小说 阅读《晚秋》就是以瓦萨卡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找出有关 瓦萨卡心理活动的地方,情节就很清楚了。
(二)情节梳理答题模板
情节(事件)=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 说明:①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何人”“做何 事”不能省略;②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相互交错;③ 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5)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 之处。
(6)简要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变化过 程”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产生的,考查概括人物的 心理变化过程,暗含考查梳理小说情节)
理清思路,明确怎么答
(一)梳理情节 4 种常用方法
阅读时先给文章各段标上序号,按 (1)按基本 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 脉络梳理 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脉络进
理清思路,明确怎么答
(一)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类别
特点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 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 第一人称 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 (有限视角) 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 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 发感情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 种叙述视角。第二人称拉近了 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 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 于感情交流
1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命题点一 情节类题——三大题型三思维,梳理赏析明作用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片段、细节将主要通过人物心灵屏幕来展现。而这种展现,有 回旋,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跃,有时间的颠倒与空间的重叠, 有时空的分解与重新组合。心理结构是心理小说所采用的主要 结构方式,但又不同于心理小说。心理小说以人物心理为主要 表现对象,而心理结构,有的侧重于人物心理表现,有的侧重 于现实生活的反映。
5.抑扬式:情节本欲“扬”,却先从“抑”着笔,最后笔 锋突转,归在“扬”。之小说
二、散文结构形态 散文式小说的结构摒弃了那种由开端、发展而推向高潮,
然后下降到解决的情节模式,它没有常见的紧张集中的情节, 也不讲悬念、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段, 仿佛与日常生活差不多,并不明显地表现“起”“承”“转”“合”。 它像一棵树,枝枝丫丫向各个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间, 时空关系的设置很散。但仔细体会,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种内在 的联系,很有点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高潮 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 部分) 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
结局 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 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
第一部分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
2.一波三折式: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 总会在发展、高潮处横生枝节,发生波折后,再回到轨道,这 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波折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 的魅力。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 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 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 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 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 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重难点06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情节(一)-备考2023(原卷版)
重难点06 现代文阅读II之小说阅读中的情节类题目题型一概括故事情节情节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
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
它是小说中最具体可感的部分,是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题型二情节之结构手法:悬念、抑扬、照应、对比、衬托、伏笔、巧合等。
题型三分析情节作用理解情节的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手法和读者四个方面来分析。
内容上一般考虑本身写了什么,与主题的关系。
结构上一般考虑位置,然后思考前后关联的问题。
手法上既要注意常规的修辞,更要关注关涉全文的修辞;既要注意修辞手法,更要关注表现手法,尤其是抑扬、对比等。
读者方面则主要关注给读者的感受,比如悬念、想象等,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等。
对此类题,既要积累一些名词术语,更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答题模式要规范。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更是欣赏小说艺术特色的基础。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服务的。
高考考查情节的题型有三种:概括故事情节、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
考法有越来越细化和破解常规答题套路的趋势,如2020年全国卷ⅠT9,考“‘冰山’式小说情节安排法”。
解答小说情节题的关键是理清行文脉络,只有在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小说的行文线索和发展脉络,才能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很好地解答这三种情节题。
一、(辽宁省抚顺市2022年高三模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跑警报施蛰存我已经足足两年没有真正地感觉到战事了,因为我已在昆明住了两年了。
近来,昆明人又紧张起来了。
抱歉,我似乎应当说是更紧张起来才好,哪一个昆明人不是从抗战开头就紧张着呢。
好吧,让我说更紧张罢,因为最近又得天天跑警报了。
当然,我也跑警报,免得作无谓之牺牲。
虽然我不很知道,像我这样一个渺小又微贱的躯体要怎样牺牲才够得上“有谓”,既然人们都认为在空袭时被炸死是“无谓”的,谁又甘愿断送了生命还被奚落呢?警报发作时,我能不逃跑吗?但是,上一次跑警报,在我已经是两三年以前的事了,在战事刚开始的时候,住在家乡,每天敌机完毕了他们之所谓“任务”回航,总得从我们那小城上飞过。
小说情节------之情节概括梳理题
[典例1]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 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 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 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 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 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 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 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 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
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题, 考查全文的故事情节的梳理。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概括 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和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 变化、情感变化等)两种。
情节概括题“4 妙招”(记忆)
品手法 分类
线索
——线索设置: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
情节题型及答题技巧.
• 二)答题思路 • • 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内容上是指情节本身、情节对环境、情节对人物、情节对主题、 情节对读者的作用;结构上是指对其他情节的作用。另外,要 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 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 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 • 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突出(烘托、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 • 2、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埋下伏笔, 设置悬念,线索,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 动,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 • • 3、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塑造了…… 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 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
• 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揭示(表达、 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 •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设置悬念, 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发读者思考等。 • • 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 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 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 容分析。 • • 例题2011年高考安徽卷小说阅读《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第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 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 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
小说阅读故事情节类题型答题指津
如何概括情节
①抓住场面: 人物、时间、地点、环境、事件
②寻找线索: 反复出现的事物、人物、感情、标题、事件
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鉴赏故事情节 典型题型
小说在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特点? 小说中写这个情节(或人物)有什么作用? 小说中多次写到某个细节,它前后有什么
小说故事情节类 题型答题指津
1、什么是小说的情节?完整的情节 包括包括哪几部分?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尾声)
小说故事情节类考试类型
(1)、概述故事情节 (2)、鉴赏故事情节
概述情节 典型题型
(1)三种题型: 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
结尾:意境空灵,给读者留有余味和思考,升华主题。
3、“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 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 音。”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说明陌生人 跑得急,“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 音。”说明旧楼梯不结实,为下文陌生人从 楼梯上滚落下来埋下伏笔。
4、全文情节安排有什么特 点?
小说中如多次写到某个细节
(情节或者行为),其前后的不同主要要联系前 后文,从主旨表达和情感体现两方面去分析它的 异同,而它的作用大致:
①创设背景,渲染气氛, ②铺垫伏笔、暗示情节发展, ③刻画人物、推动情节, ④突出主旨、抒写情感。
小说在叙述某件事情的时候又穿插了某些 细节,有什么作用?
不同?有什么作用?
小说在叙述某件事情的时候又穿插了某些 细节,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内容: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刻画人物性格。 3、推动情节发展。 4、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小说情节的分析
小说情节的分析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面对这种试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第一部分:知识积累。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句话明确交待了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也明确了小说的主题是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情节的划分,习惯上采取四分法,即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时在开端之前也有引子(也叫序幕),在结局之后还有尾声。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有时它的情节也可以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分。
小说的高潮,是故事是感人,矛盾最激烈,人物形象最鲜明的部分。
3.情节的划分和概括。
(1)情节的划分。
划分情节要看过渡。
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
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
(2)情节的概括。
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
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
(篇幅较长的小说一般采用)①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线索概括可分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按时间线索概括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
②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
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
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
(一般较短篇幅或试题中采用)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话进行概括。
特别是对高潮、结局部分概括,考查较为常见。
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的完整的句子。
(3)事件的概括。
一般是概括小说中的一件或几件事。
按记叙文的要求概括即可。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之小说情节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之小说情节情节是小说的核心部分,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高考考查情节的题型有3种:情节概括梳理题、情节手法题、情节作用题。
一、梳理概括情节“情节梳理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
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全文的故事情节的梳理。
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和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两种。
【考试题型】明考型: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梳理”等作答动词和“情节”“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比如说“请围绕主人公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暗考型:题干不是明确要求概括或梳理情节、脉络,而是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
这类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情节梳理题,只是答题方向不同。
例如“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XX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答题方法】1.结构连贯法:厘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
2.场面连贯法: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3.线索连贯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勾画关联线索的语句。
抓住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
4.细节连贯法: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进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
【答题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
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一
情节梳理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5·安徽高考 )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 (1)题干 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2014·江苏高考 )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 中有“情 节”“脉 其具体内容。 络” (2013·重庆高考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 “过程” 节。 等字样; (2)题干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中有“概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括”“梳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 理”等字 样。 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⑱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 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⑲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 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⑳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为什么?你这 是为什么?”贝尔蒂微笑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 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思考角度 开端(①~③段) 发展( ④~⑥ 段) 发展( ⑦~⑧ 段) 高潮( ⑨~⑫ 段)
21 段) 结局( ⑬~○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贝尔蒂 俘敌 贝尔蒂护俘 贝尔蒂 被俘 贝尔蒂 脱险 贝尔蒂 赴死
[规范作答]
贝尔蒂俘敌(开端)——护俘(发展)——被俘
(发展)——脱险(高潮)——赴死(结局)。
方式三:根据线索来梳理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 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 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 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 简单,线索也趋向于单线式结构。比如:根据事物线索来梳 理,小说《项链》中的线索是项链,女主人公“借项链→失 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是赝品”,都与“项链” 有关。
方式一:根据结构来梳理 可以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方式二:根据场面来梳理 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 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 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 遇故交、市场 买刀寻 .. .. 敌、看管草料场 、风雪夜山神庙 复仇。 ... ...
2.叙述方式
类别 顺叙
释
义
特
点
按照时间 ( 空间 ) 的先后顺序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 来写。 清晰。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 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 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 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插叙的内容是基本事件之 外的,去掉它,不影响故 事的完整性。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 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 倒叙 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 顺序叙述下去。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 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 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 插叙 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 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 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 响主要事件的表达。
题型突破(一)
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 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某个事件,同时,也 要注意事件的曲折跌宕。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 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 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常考查3种题型:情节梳理型、情节手法型、情节作用型。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 伏笔 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 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手法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 对比 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 或突出主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 衬托 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 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 铺垫 外的人物或事物。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 文章主旨。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 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 突转 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 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情节安排技巧
手法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 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 悬念 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 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 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 抑扬 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 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照应 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 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二、情节梳理的 2 个答题模板 模板一: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 按照“ 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的格式加以概 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人”“做何事”更不 能少。“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模板二: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的答题模板 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 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括, 做到前后贯通。 常用答题模板:某人做了哪些事。
(2015·全国卷Ⅰ)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 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一、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类别
特
点
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 (有限视 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 角) 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视角。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 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 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 第三人称 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 (全知视 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 角) 事情。
⑤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 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 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 ⑥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 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 ⑦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 又被德军重新占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⑧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 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⑨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 杀死。 霍夫曼听了。
③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 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 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 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 ④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 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 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 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听了暴跳如 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 “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题干示例 (2016·全国甲卷)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 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审读判别
题干中有 “线索” “叙述” (2014·浙江高考)“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 亨利笔 “处理” 法”,试作简要分析。 “安排” (2014·全国卷Ⅰ)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 “ 情 节 展 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开”“构 思”“布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局”等字 (1)×××部分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 样。 (2)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 (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4)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色,请赏析。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一、情节梳理的 3 种思考方式
对小说情节梳理的考查主要是从分析作品结构来入手的。 这要求考生既要注意小说的整体构思、贯串线索,又要注意各 个段落以及各段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 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有时可省略某一 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因此梳理情节时必须要清楚小说情 节的叙述顺序。 (小说的叙述顺序见 “ 题型二 “叙述方式”) 在弄清情节的叙述顺序的前提下,要注意灵活运用以下三 种方式: 情节手法 ”中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一] (2013· 重庆高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①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 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 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②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 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 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 房东。
⑩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 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 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⑪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 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 面前。 ⑫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 高兴的事,他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 ⑬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 是他,给我毙了他。”随着一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 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出迈尔。
⑭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 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 ⑮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 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 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贝尔蒂。 ⑯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 么了?你头昏了吗?” ⑰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 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