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85cdea65ce05087732135f.png)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A 点以6m/s 的速度滑上正沿逆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不计两转轮半径的大小),传送带上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8m ,已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3m/s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为210m/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2sB .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4sC .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6JD .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8J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滑块先向右匀减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 μ=解得22m/s a g μ==根据运动学公式有010v at =-解得13s t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01063m 9m 8m 22v x t L +==⨯==> 物体向左匀加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仍为22m/s a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物体速度增大至2m/s v =时通过的位移2212m 1m 222v x a ===⨯用时22s 1s 2v t a === 向左运动时最后3m 做匀速直线运动,有233=s 1s 3x t v == 即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为1234s t t t t =++=物块滑离传送带时的速率为2m/s 。
选项A 错误,B 正确;C .向右减速过程和向左加速过程中,摩擦力为恒力,故摩擦力做功为110.211041J 6J f W f x x mg x x μ=--=--=-⨯⨯⨯-=-()()()选项C 错误;D .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一对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物体向右减速过程,传送带向左移动的距离为114m l vt ==物体向左加速过程,传送带运动距离为222m l vt ==即121[]Q fS mg l x l x μ==++-()()代入数据解得28J Q =选项D 正确。
高一物理下册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物理下册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bfbb549b89680203d825df.png)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连接,把滑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的A 点,此时弹簧恰好水平。
将滑块从A 点由静止释放,经B 点到达位于O 点正下方的C 点。
当滑块运动到B 点时弹簧与斜面垂直,且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
已知OB 的距离为L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滑块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 )A .滑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滑块的速度一直在增大C .滑块经过B gLD .滑块经过C 2gL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弹簧原长为L ,在A 点不离开斜面,则sin 3()sin c 3300os 0Lk mg L ︒≤-︒︒ 在C 点不离开斜面,则有()cos30cos30cos30Lk L mg -︒≤︒︒从A 点滑至C 点,设弹簧与斜面夹角为α(范围为30°≤α≤90°);从B 点滑至C 点,设弹簧与斜面的夹角为β,则2sin 30cos mg kx ma β︒-=可知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沿斜面向下且减小,选项A 错误,B 正确; C .从A 点滑到B 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1cos302p B mgL E mv ︒+=解得2cos30232p p B E E v gL g mg L L m︒+=+=>选项C 正确;D .从A 点滑到C 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1cos302P C L mgE mv '+=︒解得432222cos303p pCgLE ELv g gLm m'=+>+︒=选项D错误。
故选BC。
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两根足够长的细杆L1、L2,两杆分离不接触,且两杆间的距离忽略不计.两个小球a、b(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a球套在竖直杆L1上,b杆套在水平杆L2上,a、b通过铰链用长度为L的刚性轻杆连接,将a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轻杆与L2杆夹角为45°),不计一切摩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和b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b球的速度为零时,a球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等于gC.b22gL+()D.a2gL【答案】AC【解析】【详解】A.a球和b球组成的系统没有外力做功,只有a球和b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换,因此a球和b球的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B.当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向下加速时,b球此时刻速度为零,但a球的加速度小于g,故B 错误;C.当杆L和杆L1平行成竖直状态,球a运动到最下方,球b运动到L1和L2交点的位置的时候球b的速度达到最大,此时由运动的关联可知a球的速度为0,因此由系统机械能守恒有:22122bmg L L mv⎛⎫+=⎪⎪⎝⎭得:()2+2bv gL=故C 正确;D .当轻杆L 向下运动到杆L 1和杆L 2的交点的位置时,此时杆L 和杆L 2平行,由运动的关联可知此时b 球的速度为零,有系统机械能守恒有:2212amg L mv ⋅= 得:2a v gL =此时a 球具有向下的加速度g ,因此此时a 球的速度不是最大,a 球将继续向下运动到加速度为0时速度达到最大,故D 错误.3.如图所示,一个半径和质量不计的定滑轮O 固定在天花板上,物块B 和A 通过轻弹簧栓接在一起,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后,再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滑轮连接物块A 和C ,物块C 穿在竖直固定的细杆上,OA 竖直,OC 间距l =3m 且水平,此时A 、C 间轻绳刚好拉直而无作用力。
【物理】湖州市功和机械能测试卷(含答案)
![【物理】湖州市功和机械能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a0e7c5852458fb770b56fa.png)
【物理】湖州市功和机械能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为3 :2,则甲与乙( )A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 :3B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 :2C .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 :1D .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 :2【答案】B【解析】【详解】 解答:做功之比112232W Fs W Fs == 功率之比11122232W P W t W P W t=== 牵引力相等,匀速行驶,所以阻力相等,则阻力之比为1:1.故选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 .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D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答案】C【解析】【详解】A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只有距离,没有推力的作用,所以对铅球不做功,故A 错误.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竖直向上,距离水平向前,没有在拉力方向上通过距离,故拉力没有做功.故B 错误.C .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购物车受到水平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推车的力做了功.故C 正确.D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支持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没有做功,故D 错误.故答案为C .【点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力和距离的方向要一致);二者缺一不可.3.关于功率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多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时用的时间少C.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越多,则功率越大D.省力多的机械功率大【答案】C【解析】【详解】A.W=Pt,做功多少与功率和时间有关,故A错误;B.t=WP,做功的时间与做功和功率有关,故B错误;C.物体单位时间内做的功为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故C正确;D.功率的大小与省力无关,故D错误;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答案】C【解析】A.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已经脱离手,所以推力对它不再做功,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故A错误;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向上,而桶水平运动,所以拉力不做功,故B错误;C. 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向上,水桶向上运动,符合做功的条件,所以拉力做功,故C正确;D. 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距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D错误.选C.点睛:重点是是否做功的判断,要牢记做功的两个要素,即力和距离,且距离必须是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当距离为零时,用再大的力,做功也是零.5.跳板跳水运动有起跳、腾空、落水三个阶段,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即将起跳时,跳板的弹性势能最大B.腾空的过程,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落水的过程,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始终在增大D.从腾空到落水的过程,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和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其在不计空气阻力时,机械能是守恒的.【详解】A、运动员在跳板上即将起跳时,跳板的形变最大,故此时的弹性势能最大,即弹性势能转化成了人的动能,故A正确;B、运动员腾空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则动能减小,但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是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故B正确;CD、运动员从腾空到落水的过程,速度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高度先增加,后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C.6.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所受弹力变大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C.木块离开弹簧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它有惯性D.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答案】C【解析】【详解】A.木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弹簧变长,弹簧的形变逐渐减小,弹力逐渐变小,故A错误;B.木块离开弹簧后,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摩擦力就是不变的,方向向左,故B错误;C.木块离开弹簧后,不再受弹簧弹力的作用由于惯性可以继续前进,故C正确;D.恢复原状时,弹性形变不断减小,弹性势能减小,故D错误.7.2017年春季,共享单车投向襄阳市场,为创建文明城市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下关于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较宽的坐垫可以增大压强B.轮胎表面凹凸的花纹可以减少摩擦C.骑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机械能增大D.快速骑车时,刹车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答案】D【解析】【详解】A.较宽的坐垫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A错误;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故B错误;C.骑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质量和速度都不变,则动能不变,高度不变,势能不变,则机械能不变,故C错误;D.骑着自行车的人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刹车时,人和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不能立即停下来,故D正确.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攀岩比赛,他们做的功W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一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b93733d4d8d15abf234e6a.png)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某实验研究小组为探究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使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 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调节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实验测得x 与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 =10m/s 2。
则由图可知( )A .物体的初速率v 0=3m/s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8C .图乙中x min =0.36mD .取初始位置所在水平面为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当θ=37°,物体上滑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物体上滑的位移为0.1875m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当2πθ=时,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不受摩擦力作用,根据202v gh =可得03m/s v =A 正确;B .当0θ=时,物体沿水平面做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2012mv mgx μ= 代入数据解得=0.75μB 错误;C .根据动能定理201cos sin 2mv mgx mgx μθθ=+ 整理得920(0.75cos sin )x θθ=+因此位移最小值min 20.36m 200.751x ==+C 正确;D .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o 2o o 01sin 37(sin 37cos37)2mgx mv mgx mgx μ=-+ 整理得0.25m x =D 错误。
故选AC 。
2.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放在光滑斜面上,其下端与斜面底端的固定挡板相连,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第一次让甲物块从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释放,第二次让乙物块从斜面上的B 点由静止释放,两物块压缩弹簧使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相同,两物块均可看作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块的质量比乙物块的质量大B .甲物块与弹簧刚接触时的动能大于乙物块与弹簧刚接触时的动能C .乙物块动能最大的位置在甲物块动能最大的位置下方D .将两物块释放的位置上移,两物块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会下移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于两物块使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相同,即两物块向下运动最低点的位置相同,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两物块减少的最大重力势能相同,由此可以判断甲物块的质量比乙物块的质量小,选项A 错误;B .从两物块与弹簧相接触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乙物块的质量大,则乙物块减小的重力势能大,所以其动能减小的少,选项B 正确;C .动能最大的位置是合外力为零的时候,由力的平衡可知,乙物块动能最大的位置在甲物块动能最大位置的下方,选项C 正确;D .由力的平衡可知,改变两物块释放的位置,两物块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不会变,选项D 错误。
【物理】湖州市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物理】湖州市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9cda840508763231121270.png)
【物理】湖州市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答案】C【解析】解:(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3)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选C.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
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惯性一定相等B.它们的重力势能一定都变大C.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D.它们所受的合力可能不相等【答案】C【解析】【详解】由两次运动的s−t图象可知,甲乙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但具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不能确定,故A.甲的重力比乙小,即其质量是不等的,所以惯性一定不相等,故错误;B.由于甲乙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但具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不能确定,故不能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故错误;C.由于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即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但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据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可知,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故正确;D.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所受合力一定都为零,故错误;3.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0.5m。
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 .甲方式F 1由150N 逐渐变大C .乙方式的有用功是180JD .乙方式F 2的功率为3.6W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根据杠杆的特点和动滑轮的特点分析甲乙两种方式的省力情况; (2)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分析甲方式F 1的变化; (3)根据W 有用=Gh 可求乙方式的有用功; (4)根据公式P=Fv 求出乙方式F 2的功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f81171348d7c1c709a1455f.pn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某班同学从山脚下某一水平线上同时开始沿不同路线爬山,最后所有同学都陆续到达山顶上的平台。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体重相等的同学,克服重力做的功一定相等B.体重相同的同学,若爬山路径不同,重力对它们做的功不相等C.最后到达山顶的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小D.先到达山顶的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大2.某同学在一高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A.三个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B.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C.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等D.三个小球落地时速度相同3.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功率P从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大小为f。
则A.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汽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D.汽车匀加速运动时,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等于f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机械能守恒时,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的作用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除受重力和弹力外,还受到其它力作用,物体系统的机械能可能守恒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大,必定有重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5.小朋友从游乐场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从倾斜轨道滑下后,又沿水平轨道滑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了下来,则A.下滑过程中滑梯的支持力对小朋不做功B.下滑过程中小朋友的重力做正功,它的重力势能增加C.整个运动过程中小朋友、地球系统的机械能守恒D.在倾斜轨道滑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朋友做负功,他的机械能减少6.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 o沿光滑斜面向上滑行,不计空气阻力。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64c2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1.png)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年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吉林一号”卫星,卫星轨道可看作距地面高度为650km 的圆,地球半径为6400km,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
则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A.11.2km/s B.7.9km/s C.7.5km/s D.3.lkm/s2、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弹簧上端固定一质量为2m的物块A,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一质量为m的物块B,从距离弹簧最上端高为h 的正上方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与物块A接触后粘在一起向下压缩弹簧。
从物块B刚与A接触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弹簧保持竖直,且在弹性限度内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B的动能先减少后增加又减小B.物块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物块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物块A物块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如图所示,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0向右运动,A、B间距为L,质量为m的物块无初速度放于左端A处,同时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物块,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E k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像不可能的是()A .B .C .D .4、如图,倾角为45α=︒的斜面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从顶点A 先后以初速度0v 和02v 向左水平抛出,分别落在斜面上的1P 、2P 点,经历的时间分别为1t 、2t ;A 点与1P 、1P 与2P 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l 和2l ,不计空气阻力影响。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精选测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精选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c2adbe6ad02de80d5d84013.png)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精选测试卷一、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1.(1)下列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是_____A .测出两组I 、U 的数据,代入方程组E=U 1+I 1r 和E=U 2+I 2rB .多测几组I 、U 的数据,求出几组E 、r ,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C .测出多组I 、U 的数据,画出U-I 图像,在根据图像求E 、rD .多测几组I 、U 的数据,分别求出I 和U 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 为电动势E ,再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内电阻r(2)(多选)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 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___A .电池的电动势为1.40VB .电池内阻值为3.50ΩC .外电路短路时的电流为0.40AD .当电压表示数为1.20V 时,电路电流为0.2A(3)如上(2)中甲图所示,闭合电键前,应使变阻器滑片处在________(填“左”或“右”)端位置上.(4).(多选)为了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除待测电源和开关、导线以外,配合下列哪组仪器,才能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 A .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B .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C .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D .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答案】C ; AD ; 左; ABC 【解析】(1) A 项中根据两组测量数据可以算出一组E 、r 值,但不能减少偶然误差;B 项中可行,但不符合题目中“直观、简便”的要求,D 选项的做法是错误的,故符合要求的选项为C . (2) A 项:由图示图象可知,电源U-I 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为1.40,则电源的电动势测量值为1.40V ,故A 正确;B 项:电源内阻等于图象斜率的大小,为1Ur I∆==Ω∆,故B 错误; C 项:由图示图象可知,路端电压为1.00V 时,电路电流为0.4A ,可知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1.4EI A r=短,故C 错误; D 项:当电压表示数为1.20V 时,0.20E UI A r='-=,故D 正确; (3)为了保护用电器,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电阻处,即应使变阻器滑片处在左端位置;(4)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 ,可以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量路端电压和电流,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外电阻,改变路端电压和电流,实现多次测量.也可以用电流表和电阻箱组合,可代替电流表和电压表,或用电压表和电阻箱组合,代替电压表和电流表,同样能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故ABC 正确. 点晴:由图象的纵坐标可知电源的电动势,由纵坐标的交点可知路端电压为1V 时的电流,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内电阻;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的电路有三种,分别是伏安法、伏阻法和安阻法.2.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a8515fde80d4d8d05a4f53.png)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37°的粗糙斜面底端A 处,上端连接质量5kg 的滑块(视为质点),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弹簧与斜面平行。
将滑块沿斜面拉动到弹簧处于原长位置的O 点,由静止释放到第一次把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其加速度a 随位移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 2,sin37°=0.6,cos37°=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块在下滑的过程中,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C 13m/sD .滑块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0.4J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滑块在下滑的过程中,除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外,还有摩擦力做功,故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A 错误;B .刚释放瞬间,弹簧的弹力为零,由图象可知此时加速度为a =5.2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sin cos mg mg ma θμθ-=解得0.1μ=,故B 正确;C .当x =0.1m 时a =0,则速度最大,此时滑块受到的合力为零,则有sin cos 0mg kx mg θμθ--=解得260N /m k =,则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为F kx =当形变量为x =0.1m 时,弹簧弹力F =26N ,则滑块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为112.60.1J 1.3J 22W Fx ==⨯⨯= 从下滑到速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有()2m 1sin cos 2mg mg x W mv θμθ--=解得m v =m/s ,故C 正确; D .滑块滑到最低点时,加速度为25.2m/s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sin cos mg mg kx ma θμθ--'='解得0.2m x '=,从下滑到最低点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p sin cos 00mg mg x E θμθ'--=-解得E p =5.2J ,故D 错误。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二)参考答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768227375a417866f8fd4.png)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二)参考答案1 .BC 2.ABD 3.C 4.C 5.AD 6.D 7.ACD 8. D 9. A 10. ACD 11.ACD12、【解析】(1)平衡摩擦力 (2)后面部分 (3)W 与速度v 的平方成正13、【解析】(1)E P =ms 2g/4h (2)E p 与x 2成正比,理由:x 正比于s , E p 正比于s 2(1)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s =vt , h =gt 2/2,得 v =s g 2h。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E P =mv 2/2=ms 2g/4h (2)E p 与弹簧的压缩量x 之间的关系为:E p 与x 2成正比.猜测的理由:由表中数据可看出,在误差范围内,x 正比于s ,又E p =mv 2/2= ms 2g/4h ,所以E p 正比于x 2.14、(1)(4分)天平、秒表、低压直流电源 重锤、直尺、低压交流电源(或交流电源)(2) (6分)0.0722 0.0745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减少的物体重力势能等于其增加的动能,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4分)C 重力加速度15. 00gv km ;000m v v m m- 16.【解析】(1)小球从ABC 轨道下滑,机械能守恒,设到达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υ。
则:221υm mgH =…① …3分 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圆周最高点必须满足: rm mg 2υ≤……②……3分 ①、②联立并代入数据得:m H 2.0≥ ……2分 (2)若H h <,小球过C 点后做平抛运动,设球经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x υ,则击中E 点时:竖直方向:221gt r =……③…3分 水平方向:t r x υ=…④……3分由机械能守恒有:221x m mgh υ=…………⑤ …………3分 联立③、④、⑤并代入数据得m h 1.0= …………2分17、【解析】(1)对小物块,由A 到B 有gh v y 22=…1分在B 点12t an v v y =θ……2分 所以s m v /31=…1分 (2)对小物块,由B 到O 有2202121)37sin 1(B mv mv mgR -=- …2分 其中s m s m v B /5/4322==+= …1分 在O 点R v m mg N 20=- …1分所以N=43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为N N 43='…………1分 (3)物块沿斜面上滑:1153cos 53sin ma mg mg =+ μ …………1分所以21/10s m a = 物块沿斜面上滑:2153cos 53sin ma mg mg =- μ …1分由机械能守恒知s m v v B c /5==小物块由C 上升到最高点历时s a v t c 5.011==…1分 小物块由最高点回到D 点历时s s s t 3.05.08.02=-=…1分 故2221212t a t v S c CD -=…1分 即m S CD 98.0= ……1分 (4)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过程:32ma mg =μ……1分PA 间的距离是m a v S PA 5.12321==…1分。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2381b103d8ce2f0166235b.png)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连接,把滑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的A 点,此时弹簧恰好水平。
将滑块从A 点由静止释放,经B 点到达位于O 点正下方的C 点。
当滑块运动到B 点时弹簧与斜面垂直,且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
已知OB 的距离为L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滑块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 )A .滑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滑块的速度一直在增大C .滑块经过B gLD .滑块经过C 2gL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弹簧原长为L ,在A 点不离开斜面,则sin 3()sin c 3300os 0Lk mg L ︒≤-︒︒ 在C 点不离开斜面,则有()cos30cos30cos30Lk L mg -︒≤︒︒从A 点滑至C 点,设弹簧与斜面夹角为α(范围为30°≤α≤90°);从B 点滑至C 点,设弹簧与斜面的夹角为β,则2sin 30cos mg kx ma β︒-=可知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沿斜面向下且减小,选项A 错误,B 正确; C .从A 点滑到B 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1cos302p B mgL E mv ︒+=解得2cos30232p p B E E v gL g mg L L m︒+=+=>选项C 正确;D .从A 点滑到C 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1cos302P C L mgE mv '+=︒432222cos303p pCgLE ELv g gLm m'=+>+︒=选项D错误。
故选BC。
2.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A点以6m/s的速度滑上正沿逆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不计两转轮半径的大小),传送带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8m,已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3m/s,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为210m/s。
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9d90e2eefdc8d377ee3295.png)
一、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 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泄竖宜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b放在地面上.a、b通过较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则A. a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b增加的动能B. 轻杆对b—直做正功,b的速度一直增大C. 当a运动到与竖直墙而夹角为8时,a、b的瞬时速度之比为tan6D. 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而的压力大小为mg【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ab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a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b增加的动能.当a落到地而时,b的速度为零,故b先加速后减速.轻杆对b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由于沿杆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则cos 0 = v b sin 0故—=tan 0v b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动能最大,此时杆对b作用力为零,故b对地而的压力大小为mg.综上分析,CD正确,AB错误;故选CD.2. 在一水平向右匀速传输的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7■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素为,工件质量均为”经测量,发现后而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为x,下列判断正确的有B. 传送带的速度为2強加C. 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如炳gxD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r 内,传送带因为传送工件而将多消耗的能量为巴二T-【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 工件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每个工件滑上传送带后Y运动的规律相同,可知XM 解得传送带的速度尸〒.故A 正确:B. 设每个工件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根据牛顿第二泄律得,工件的加速度为“g,则传送 带的速度V = j2“gX,根据题目条件无法得出s 与x 的关系.故B 错误:C. 工件与传送带相对滑动的路程为Ax = v ——_ ----------- =则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pmgA x= ------ -2厂 故c 错误:D. 根据能量守恒得,传送带因传送一个工件多消耗的能量在时间r 内,传送工件的个数£・ fj则多消耗的能量 故D 正确。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329071d4d8d15abf234e24.png)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一定为零 B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C 、一对平衡力做功之和一定为零 D 、一对摩擦力做功之和一定为负值2、如图所示,一块木板可绕过O 点的光滑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木板上放有一木块, 木板右端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转动到虚线位置,木块相对木板不发生滑动.则在此过程中( ) A .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不做功 B .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做负功 C .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不做功 D .F 对木板所做的功等于木板重力势能的增加3、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 0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进行竖直上抛、沿光滑斜面上滑和斜上抛.若不计空气阻力,它们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分别用H 1、H 2和H 3表示,则( )A .H 1=H 2=H 3B .H 1=H 2>H 3C .H 1>H 2>H 3D .H 1>H 2=H 3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用细绳经过光滑小孔牵引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拉力为某个值F 时,转动半径为R,当拉力逐渐减小到错误!时,物体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2R ,则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绝对值是( ). A.错误! B.错误! C 。
错误! D .05、质量为m 的物体,从静止出发以g /2的加速度竖直下降h ,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①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21mg h ②物体的动能增加了21mg h ③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21mg h ④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 h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6、如图所示,重10 N 的滑块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从a 点由静止下滑,到b 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
滑块压缩弹簧到c 点开始弹回,返回b 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a 点,已知ab =0。
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6be2b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d.png)
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或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机械能一定守恒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或系统)做功为零,则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沿固定光滑曲面自由下滑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一定守恒D.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守恒2.如图所示,木板OA水平放置,长为L,在A处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现绕O点缓慢抬高到端,直到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成角时停止转动.这时物体受到一个微小的干扰便开始缓慢匀速下滑,物体又回到O点,在整个过程中()A.支持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mgLsinαB.摩擦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C.木板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木板对物体做的总功为正功3、设一卫星在离地面高h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动能为,重力势能为。
与该卫星等质量的另一卫星在离地面高2h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动能为,重力势能为。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B.>C.D.<4.质量为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下落的加速度为,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动能增加了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C.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D.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5.如图所示,木板质量为M,长度为L,小木块的质量为m,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M和m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m拉至右端,拉力至少做功为()A.B.2C.D.6.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连接,且、及与地面之间接触面光滑,开始时和均静止,现同时对、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和,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对、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正确的说法是()A.由于、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B.由于、分别对、做正功,故系统动能不断增加C.由于、分别对、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D.当弹簧弹力大小与、大小相等时,、的动能最大7.如图所示,滑雪者由静止开始沿斜坡从A点自由滑下,然后在水平面上前进至B点停下.已知斜坡、水平面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滑雪者(包括滑雪板)的质量为m,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在滑雪者经过AB段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嫦娥一号奔月旅程的最关键时刻是实施首次“刹车”减速.如图所示,在接近月球时,嫦娥一号将要利用自身的火箭发动机点火减速,以被月球引力俘获进入绕月轨道.这次减速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不能减速到一定程度,嫦娥一号将一去不回头离开月球和地球,漫游在更加遥远的深空;如果过分减速,嫦娥一号则可能直接撞击月球表面.该报道的图示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施首次“刹车”的过程,将使得嫦娥一号损失的动能转化为势能,转化时机械能守恒.B.嫦娥一号被月球引力俘获后进入绕月轨道,并逐步由椭圆轨道变轨到圆轨道.C.嫦娥一号如果不能减速到一定程度,月球对它的引力将会做负功.D.嫦娥一号如果过分减速,月球对它的引力将做正功,撞击月球表面时的速度将很大9、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都为m。
高中物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有答案)
![高中物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a884ff5fbfc77da269b17a.png)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评估(A)限时: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的三个时期是()A.煤炭时期、石油时期、电能时期B.煤炭时期、电能时期、核能时期C.煤炭时期、电能时期、太阳能时期D.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答案:D2.在下列情况中,做功为零的是()A.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对物体做的功B.重力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做的功C.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D.物体在固定斜面上沿斜面下滑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解析: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等于零,因此,合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且重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所以重力对物体做了功;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地面对物体有支持力,物体也发生了位移,但由于支持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物体在固定斜面上下滑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也不做功.综上所述,A、C、D符合题目要求.答案:ACD3.(2010·全国新课标卷)如图1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图1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解析:由v-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由P=F v可知:在F变小,v变大情况下,无法判定P如何变化.t2时刻v=0,故外力瞬时功率为0.t1~t3时间内,位移为0,故外力做的总功为0.答案:AD4.如图2所示,在两个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和b之间,用一根长为L的轻杆连接(杆的质量可不计),两小球可绕穿过轻杆中心O的水平轴无摩擦转动,现让轻杆处于水平位置,然后无初速度释放,重球b向下,轻球a向上,产生转动,在杆转至竖直的过程中()图2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C.a球和b球的总机械能守恒D.a球和b球的总机械能不守恒解析:依题可明显判断a球动能、势能均增加,即机械能增加,B错.b球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A对;由于杆对a球做正功,对b球做负功,总功代数和为零,故系统机械能守恒,C正确.答案:AC5.如图3所示,一光滑圆环竖直放置,AB为其水平方向的直径,甲、乙两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A处出发,沿环的内侧始终不脱离环运动到达B点,则()图3A.甲先到达BB.乙先到达BC.同时到达BD.若质量相同,它们同时到达B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甲、乙在A、B两点速度均相等,但在中间过程中的任意时刻,均有v乙>v甲,又s乙=s甲,所以t乙<t甲,B正确.答案:B6.在交通运输中,常用“客运效率”来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项性能,“客运效率”表示每消耗单位能量对应的载客数和运送路程的乘积,即客运效率=人数×路程消耗能量.一个人骑电动自行车,消耗1mJ(106J)能量可行驶30 km,一辆载有4人的普通轿车,消耗320mJ的能量可行驶100 km,则电动自行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是()图4A.6:1B.12:5C.24:1 D.48:7解析:电动自行车的客运效率η1=1×30106,轿车载人效率η2=4×100 320×10,所以η1:η2=30×320400=24:1,故选C.答案:C7.如图4所示,木块A放在木板B的左上端,A、B接触面不光滑,用力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为W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地面上自由滑动,F做功为W2.比较两次做的功应为()A.W1<W2B.W1=W2C.W1>W2D.无法确定解析:第二次A的位移等于木板B的长度加B的位移,大于第一次位移,故选A.答案:A8.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作出重物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5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5解析:在0~t1时间内,重物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钢索拉力的大小为F=mg+ma,其瞬时功率的表达式为P1=(mg+ma)at.在t1~2t1时间内,重物匀速上升,钢索拉力的功率P2=mg v0不变.在2t1~3t1时间内,重物以加速度a匀减速上升,钢索拉力的大小为F =mg-ma,其瞬时功率的表达式为P3=(mg-ma)(v0-at′)(t′是从2t1时刻开始计时后的时间).在t1和2t1时刻,由于钢索的拉力突然变小,导致拉力的功率也突然变小.综上所述,只有C正确.答案:C9.完全相同的甲、乙两辆汽车,都拖着完全相同的拖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齐头并进,某时刻两拖车同时与汽车脱离后,甲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乙车保持原来的功率继续前进,则一段时间后()A.甲车超前,乙车落后B.乙车超前,甲车落后C.甲乙齐头并进D.甲车先超过乙车,后乙车又超过甲车解析:开始时,甲、乙两车匀速并进F牵=F阻,脱离后甲车F牵不变,阻力变小做匀加速运动.脱离后乙车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匀加速运动,最终做匀速运动,故甲车一定超前,A 正确.答案:A10.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 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 )A.v 202g ⎝ ⎛⎭⎪⎫1+f mg 和v 0mg -f mg +fB.v 202g ⎝ ⎛⎭⎪⎫1+f mg 和v 0mg mg +fC.v 202g ⎝ ⎛⎭⎪⎫1+2f mg 和v 0mg -f mg +fD.v 202g ⎝ ⎛⎭⎪⎫1+2f mg 和v 0mg mg +f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综合列式求解的能力;上升的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ma 1,由运动学知识得:v 20=2a 1h ,联立解得:h =v 202g ⎝ ⎛⎭⎪⎫1+f mg .下落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ma 2,由运动学知识得:v 2=2a 2h ,将a 2和h 代入可得:v =mg -f mg +f v 0,故A 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在利用电火花计时器等器材验证自由下落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时,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某同学先后打出两张纸带,纸带Ⅰ上第1、2两点,第2、3两点,第3、4两点,第4、5两点间的距离依次为1.9mm、6.0mm、10.0mm、14.0mm;纸带Ⅱ上第1、2两点,第2、3两点,第3、4两点,第4、5两点间的距离依次为2.5mm、6.0mm、10.0mm、14.0mm,那么应该选用纸带________进行测量和计算.根据你所选用的纸带,利用第2、3两点间的距离和第4、5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在打第3点的瞬时,重物的速度为________m/s.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应该计算出打第2、3、4点时物体减少的________和增加的________.然后比较它们的数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是否近似相等.解析:自由落体在0.02 s内位移x=12gt2=0.002m=2mm.故选纸带Ⅰ.第2、3两点间中间时刻的速度v=6.0×10-30.02m/s=0.3m/s,第4、5两点间中间时刻的速度v′=0.0140.02m/s=0.7m/s,∴g=v′-v2Δt=0.7-0.32×0.02m/s2=10m/s2.或者x45-x23=2gΔt2,∴g=x45-x232Δt2=0.014-0.0062×0.022m/s2=10m/s2,v3=x23+x342Δt=0.006+0.012×0.02m/s=0.4m/s.答案:纸带Ⅰ10m/s20.4重力势能动能12.在不刮风的情况下,雨点在空中沿竖直方向下落,空气的阻力F f与雨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为F f=k v2.若某雨点的质量为m,则这个雨点的最大动能为________.解析:实际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都受到空气的阻力.若阻力可写成F f=k v2,雨滴受到的合力为mg-k v2,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运动,当雨点速度达到最大值v max时,阻力与重力相等,加速度为零,雨滴匀速下降,此时速度为v max=mg k,将v max代入动能表达式,得最大动能E max=m2g 2k.答案:m2g 2k13.如图6所示轨道,两头翘起,中间平直.平直部分长l=2.0m,弯曲部分是光滑的,平直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0,一物体沿此轨道滑动,设物体从轨道距平直部分以上高h=1.0m的A处由静止滑下,则这物体最后静止在平直部分的________位置.物体在水平部分轨道上运动所通过的总路程为________m.图6解析:设在平直部分运动的总路程为s,运动过程中,重力做正功mgh ,阻力做负功-F f s ,最后停止,由动能定理得mgh -μmgs =0,∴s =mgh μmg =h μ=5m由于l 长2m ,所以最后物体停在平直部分的中点位置.答案:中点,514.用起重机把一个质量为4.0×103kg 的重物从地面匀加速提高5m ,提升的加速度为2m/s 2,取g =10m/s 2,其他阻力不计,则在此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重力做功________,合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________.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起重机对重物拉力:F =m (g +a )=4×103×(10+2)=4.8×104N ,所以拉力做功W F =Fh =4.8×104×5J =2.4×105J ;重力做功W G =-mgh =-4×103×10×5J =-2×105J ;合力做功W 合=F 合h =mah =4×103×2×5J =4×104J ;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ΔE p =2×105J.答案:2.4×105J -2×105J 4×104J2×105J三、计算题(共40分)15.(8分)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若火箭起飞质量为2.0×105kg ,起飞推力为2.75×106N ,则火箭刚起飞时加速度大小是多少?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及火箭质量变化,则火箭升空100m 时的机械能增加了多少?(取g =10m/s 2)解析:对火箭,由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所以a=F-mgm=2.75×106-2.0×105×102.0×105m/s2=3.75m/s2;由功能关系,火箭升空100m时机械能的增量:ΔE=Fh=2.75×106×100J=2.75×108J.答案:3.75m/s2 2.75×108J16.(10分)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7.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 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至μ2=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g取10m/s2)图7解析:设冰壶在未被毛刷擦过的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1,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1;在被毛刷擦过的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2,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2,则有s1+s2=s,式中s为投掷线到圆心O的距离.f1=μ1mg,f2=μ2mg,设冰壶的初速度为v0,由功能关系,得f1·s1+f2·s2=12m v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s2=2μ1gs-v202g(μ1-μ2).代入数据得s2=10m.答案:10m17.(10分)质量为m=4000kg的汽车,额定输出功率为P=60 kW.当它从静止出发沿坡路前进时,每行驶100m,升高5m,所受阻力大小为车重的0.1倍,g取10m/s2,试求:(1)汽车能否保持牵引力为8000N不变在坡路上行驶?(2)汽车在坡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大?这时牵引力为多大?(3)如果汽车用4000N的牵引力以12m/s的初速度上坡,到达坡顶时,速度为4m/s,那么汽车在这一段路程中的最大功率是多少?平均功率是多少?解析:分析汽车上坡过程中受力情况如图8所示:牵引力F,重力mg=4×104N,阻力F f=kmg=4×103N,支持力F N,依题意sinθ=5 100=120.图8(1)汽车上坡时,若F=8 000N,而F f+mg sinθ=4×103N+4×104×120N=6×103N,即F>Ff+mg sinθ,汽车将加速上坡,速度不断增大,其输出功率P=F v也不断增大,长时间后,将超出其额定输出功率.所以,汽车不能保持牵引力为8 000N不变上坡.(2)汽车上坡时,速度越来越大,必须不断减小牵引力保证输出功率不超过额定输出功率,牵引力F=F f+mg sinθ时,汽车加速度为零,速度增大到最大,设为v max,则P=F v=(F f+mg sinθ)v max.v max=PF f+mg sinθ=60×1036 000=10m/s.这时牵引力F=F f+mg sinθ=6×103N.(3)若牵引力F=4 000N,汽车上坡时,速度不断减小,所以,最初的功率即为最大.P max=F v=4 000×12W=4.8×104W,整个过程中,平均功率为P=F v=4 000×12+42W=3.2×104W.答案:(1)不能(2)10m/s6×103N(3)4.8×104W 3.2×104W 18.(12分)如图9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低点与最高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x的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图9(1)小球的质量;(2)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的半径;(3)若小球在最低点B 的速度为20m/s ,为使小球能沿光滑轨道运动,x 的最大值.解析:(1)设轨道半径为R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12m v 2B =mg (2R +x )+12m v 2A , ① 在B 点有F N1-mg =m v 2B R ,② 在A 点有F N2+mg =m v 2A R ,③由①②③式得,两点的压力差F N =F N1-F N2=6mg +2mgx R , ④ 由图象得,截距6mg =6N ,即m =0.1kg. ⑤(2)由④式可知,因为图线的斜率k =2mg R =1,所以R =2m . ⑥(3)在A 点不脱离的条件为v A ≥Rg , ⑦由①⑥⑦三式和题中所给已知条件解得x =15m.答案:(1)0.1kg(2)2m(3)15m。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二)含答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9e9d3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1.png)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二)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分)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可取负值B .重力势能为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D .只要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变化 2.(3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机械能一定守恒B .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C .物体受到重力、弹力以外的力作用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D .物体在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功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3.(3分)以20/m s 的速度将质量为m 的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若忽略空气阻力,g 取210/m s .物体上升过程中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 ) A .5mB .10mC .15mD .20m4.(3分)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小球落到地面前的瞬间的机械能应为( )A .mghB .mgHC .()mg H h +D .()mg H h -5.(3分)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
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0v 沿水平面开始运动,起点A 与轻弹簧自由端O 距离为s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与弹簧相碰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 ,则弹簧被压缩最短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A .2012mv mgx μ-B .201()2mv mg s x μ-+C .mgs μD .()mg s x μ+6.(3分)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阻力的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45g,在物体下落高度为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5mgh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45mghC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5mghD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7.(3分)质量为m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g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的位移为h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B .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D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8.(3分)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A 点时具有动能100J ,当它向上滑行到B 点时,动能减少了80J ,机械能损失了20J ,则物体回到A 点时的动能为( )A .100JB .50JC .20JD .60J9.(3分)如图所示,物块以60J 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动,当它的动能减少为零时,重力势能增加了45J ,则物块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A .15JB .20JC .30JD .45J10.(3分)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逐渐增大B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C .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逐渐减小D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11.(3分)NBA 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
浙江省湖州中学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浙江省湖州中学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9d435c5ef7ba0d4a733bc4.png)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4kg 的物块A 以初速度v 0=6m/s 从左端滑上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木板B 。
已知物块A 与木板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 、B 运动过程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A 始终未滑离B 。
则( )A .μ1=0.4,μ2=0.2B .物块B 的质量为4kgC .木板的长度至少为3mD .A 、B 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72J【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有11ma mg μ=由图看出214m/s a =,可得10.4μ=将物块和木板看成一个整体,在两者速度一致共同减速时,有22M m a M m g μ+=+()()由图看出221m/s a =,可得20.1μ=选项A 错误;B .木板和物块达到共同速度之前的加速度,对木板有123()mg M m g Ma μμ-+=由图看出232m/s a =,解得4kg M =选项B 正确;C .由v -t 图看出物块和木板在1s 内的位移差为3m ,物块始终未滑离木板,故木板长度至少为3m ,选项C 正确;D .A 、B 的相对位移为s =3m ,因此摩擦产热为148J Q mgs μ==选项D 错误。
故选BC 。
2.在机场和火车站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用的水平传送带如图所示,当行李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后,传送带和行李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运动,随后它们保持相对静止,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通过检测仪检查,设某机场的传送带匀速前进的速度为0.4 m/s ,某行李箱的质量为5 kg ,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旅客把这个行李箱小心地放在传送带上的A 点,已知传送带AB 两点的距离为1.2 m ,那么在通过安全检查的过程中,g 取10 m/s 2,则 ( ).A .开始时行李箱的加速度为0.2 m/s 2B .行李箱从A 点到达B 点时间为3.1 sC .传送带对行李箱做的功为0.4 JD .传送带上将留下一段摩擦痕迹,该痕迹的长度是0.04 m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行李开始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所以得:a="2" m/s 2,故A 错误;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的时间10.40.22v t s s a ===,此时物体的位移:110.042x vt m ==,则物体在剩下的x 2=1.2m-0.04m=1.96m 内做匀速运动,用时间22 2.9x t s v==,则行李箱从A 点到达B 点时间为t=t 1+t 2="3.1" s ,选项B 正确;行李最后和传送带最终一起匀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知,传送带对行李做的功为:W=12mv 2="0.4" J ,故C 正确;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0.04?22vt vts vt m =-==,故D 正确.故选BCD .3.如图,滑块a 、b 的质量均为m ,a 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b 放在地面上.a 、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 、b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则A .a 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b 增加的动能B .轻杆对b 一直做正功,b 的速度一直增大C.当a 运动到与竖直墙面夹角为θ时,a、b的瞬时速度之比为tanθ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ab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a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b增加的动能.当a落到地面时,b的速度为零,故b先加速后减速.轻杆对b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由于沿杆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则cos sina bv vθθ=故tanabvvθ=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动能最大,此时杆对b作用力为零,故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综上分析,CD正确,AB错误;故选CD.4.在一水平向右匀速传输的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T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素为,工件质量均为m,经测量,发现后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为x,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传送带的速度为xTB.传送带的速度为22gxμC.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2mgxμD.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传送带因为传送工件而将多消耗的能量为23mtxT【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工件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每个工件滑上传送带后运动的规律相同,可知x=vT,解得传送带的速度v=xT.故A正确;B.设每个工件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工件的加速度为μg,则传送带的速度2v gx μ=,根据题目条件无法得出s 与x 的关系.故B 错误; C .工件与传送带相对滑动的路程为22222v v x x v g g gTμμμ∆=-= 则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x =222mx T故C 错误;D .根据能量守恒得,传送带因传送一个工件多消耗的能量22212mx E mv mg x Tμ=+∆=在时间t 内,传送工件的个数fW E η=则多消耗的能量23mtx E nE T'==故D 正确。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 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 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3e4159aeaad1f347933fa1.png)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一、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滑环.滑环上通过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悬挂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绳长为L.将滑环固定时,给物块一个水平冲量,物块摆起后刚好碰到水平杆;若滑环不固定时,仍给物块以同样的水平冲量,则()A.给物块的水平冲量为2M gLB.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mL m M +C.物块上升最高时的速度为2m gLD.物块在最低点时对细绳的拉力3Mg2.如图所示,将一光滑的、质量为4m、半径为R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槽的左侧紧挨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今让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自左侧槽口A的正上方高为R处从静止开始落下,沿半圆槽切线方向自A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半圆槽内第一次由A到最低点B的运动过程中,槽的支持力对小球做负功B.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半圆槽的最低点B时,小球与槽的速度大小之比为41︰C.小球第一次在半圆槽的最低点B时对槽的压力为133 mgD.物块最终的动能为15mgR3.如图甲所示,质量M=2kg的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从左端冲上木板,物块与木板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的速率为1m/sB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C .木板的长度至少为2mD .从物块冲上木板到两者相对静止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为3J4.质量为3m 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上依次排放质量均为m 的木块1、2、3,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同时给木块l 、2、3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2v 0、3v 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木块相对静止前,木板是静止的B .1木块的最小速度是023v C .2木块的最小速度是056v D .木块3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时位移是204v g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细杆PQ 水平固定,质量为2m 的物块A 穿在杆上,可沿杆无摩擦滑动,质量为0.99m 的物块B 通过长度为L 的轻质细绳竖直悬挂在A 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 、B 可视为质点。
湖州市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试卷检测题
![湖州市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试卷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38b5bef78a6529657d537c.png)
湖州市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试卷检测题一、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1.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1)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R x,先把选择开关旋到“×10”挡位,测量时指针偏转如图所示.以下是接下来的测量过程: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档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然后断开两表笔b.旋转选择开关至交流电压最大量程处(或“OFF”档),并拔出两表笔c.将选择开关旋到“×1”挡d.将选择开关旋到“×100”挡e.将选择开关旋到“×1k ”挡f.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阻值R x,断开两表笔以上实验步骤中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2)重新测量后,指针位于如图所示位置,被测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Ω.(3)如图所示为欧姆表表头,已知电流计的量程为I g=100μA,电池电动势为E=1.5V,则该欧姆表的内阻是____kΩ,表盘上30μA刻度线对应的电阻值是____kΩ.(4)为了较精确地测量另一定值电阻的阻值R y,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恒定,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可调且能直接读出.①用多用电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与a点相连的是多用电表的____(选填“红”或“黑”)表笔.②闭合电键,多次改变电阻箱阻值R,记录相应的R和多用电表读数I,得到R-1I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计此时多用电表的内阻.则R y=___Ω,电源电压U=___V.(5)一半导体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其电阻时,用“×100”挡和用“×1k”挡,测量结果数值不同.用____(选填“×100”或“×1k”)挡测得的电阻值较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答案】dafb 2200 15kΏ35kΩ红 200 8 ×1k 欧姆表中挡位越高,内阻越大;由于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不变,所以选用的挡位越高,测量电流越小;该半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选用的档位越高,测得的电阻值越大【解析】【分析】【详解】(1)[1]先把选择开关旋到“×10”挡位,测量时指针偏转如图所示.指针指在示数较大处,为使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附近,应换用“×100 ”挡(几百×10=几十×100),再欧姆调零,测量,整理器材.实验步骤中的正确顺序是:dafb (2)[2]重新测量后,指针位于如图所示位置,被测电阻的测量值为221002200⨯Ω=Ω(3)[3]电表内阻461.5 1.51015k Ω10010g E R I -==Ω=⨯Ω=⨯内 [4]当电表指针指在30μA 刻度线上时E I R R =+内,整理得 4461.5 1.510 3.51035k Ω3010E R R I -=-=-⨯Ω=⨯Ω=⨯内 (4)[5]①多用电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 点与电源正极相连,则与a 点相连的是多用电表的红表笔.[6][7]②由欧姆定律可得()y U I R R =+整理得y U R R I=- 由图象的纵截距得: 200y R =Ω由图象的斜率得:4000V 8V 7525U -==- (5)[8][9]欧姆表挡位越高,内阻越大;由于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不变,所以选用的挡位越高,测量同一电阻时电路中电流越小;该半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减小而增大,所以选用的档位越高,测得的电阻值越大.所以选“×1k”挡测得的电阻值较大.2.某同学在做“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中,可使用的器材有:A .两只相同的毫安表(量程I g =3mA ,内阻R g =1000Ω);B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20Ω);C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2000Ω);D .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R 0;E .电源E (电动势约为3.0V );F .开关、导线若干.由于给出的毫安表量程太小,该同学首先要把一只毫安表改装成量程为0.6A 的电流表,他需要把阻值为__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R 0与毫安表并联(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该同学将用如右上方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在实验中发现变阻器的滑片由左向右逐渐滑动时,电流表G 1示数逐渐增大,电流表G 2示数接近3.0mA 并且几乎不变,当滑片临近最右端时,电流表G 2示数急剧变化.出现这种问题,应更换一个总阻值比原来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变阻器.在更换变阻器后,该同学连好电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毫安表G 1、G 2的示数分别为I 1、I 2,并得到多组数据,建立直角坐标系,作出了I 2和I 1的关系图线,经拟合得到直线I 2=3.0mA -0.4I 1 ,则得出电源电动势E =_____V ,内阻r =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答案】5.0 Ω 小 3.0V 2.0Ω【解析】【详解】[1]已知量程I g =3mA ,内阻R g =1000Ω, 0.6I =A ,设电流表的量程扩大的倍数为n ,gI n I =并联的电阻为R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则有 1g R R n =-解得R =5.0Ω [2]当变阻器的滑片由左向右逐渐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逐渐减小,外电路电阻减小,电流表G 1示数逐渐增大,电流表G 2示数接近3.0mA 并且几乎不变,说明变阻器的电阻接近零时,路端电压才接近电源电动势,出现这种问题,应更换一个总阻值比原来小的变阻器,[3][4]G 1示数是1I 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是21200I I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221200g E I R I I r =++整理得21200g g E r I I R r R r=-++ I 2=3.0mA -0.4I 1由I 2和I 1的关系图线得图线的截距b =3.0mA ,斜率0.4K =-0.003g E R r=+ A 2000.4G r R r=+ 解得 3.0E =V ,解得 2.0r =Ω3.某同学有个超霸(GP )9V 电池如图甲所示,他欲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阻约为25Ω)。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物理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物理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f15f9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8.png)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物理模拟精编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如图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A.1.2V,6V B.6V,1.2VC.4.8V,1.2V D.1.2V,4.8V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背带做得较宽B.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C.铁轨铺在枕木上D.“好奇”号火星车模型轮子大而宽3.缙云烧饼名扬海外,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A.压力变小B.压力变大C.压强变小D.压强变大4.图中物体受力示意图不正确的是A.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力B.不倒翁所受的重力C.抛出手的铅球受到的力D.静止在斜面上的木箱受到的力5.作为绿色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骑自行车出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骑自行车时,人感觉路旁的树在后退是以自行车为参照物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C.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6.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A.水面“折”枝B.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C.手影D.拱桥倒影7.如图质地均匀的圆柱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已知它们底面积相同且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ρ甲_ρ乙,如果沿水平方向分别将乙、甲两圆柱切去相同的高度h,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_p乙.(均填“>”“<”或“=” )8.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阻值分别为10Ω和20Ω,允许通过的电流分别为1 A和0.5 A,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20VB.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大值为1AC.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大值为0.5AD.他们的总功率最大值是15W9.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物理量的常见值B.电学仪器及用途C.重力的三要素D.杠杆分类光速340m/s 电能表测电能大小大小G=mg 省力杠杆瓶起子安全电压36V 验电器验证负电荷方向垂直向下等臂杠杆托盘天平大气压强105Pa 测电笔辨别正负极作用点物体重心费力杠杆钓鱼杆A.A B.B C.C D.D10.生产中既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也可以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图所示的四种发电形式中,属于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A.风力发电机B.太阳能电池板C.水力发电站D.核能发电站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11.关于信息与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利用,因此不需要节约水资源B.焚烧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因此要大力禁烧秸秆,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开发C.北斗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从而提供导航和通信服务D.核电站一旦发生泄露,将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12.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3V,它的I﹣U图象如图甲所示,把小灯泡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1.5V;再将滑片P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3V.已知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 2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4.5VB.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5W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ΩD.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2.5W1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U ,小灯泡标有“00U P ”(已知0U U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两质量都为m 的滑块a ,b (为质点)通过铰链用长度为L 的刚性轻杆相连接,a 套在竖直杆A 上,b 套在水平杆B 上两根足够长的细杆A 、B 两杆分离不接触,且两杆间的距离忽略不计。
将滑块a 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轻杆与B 杆夹角为30°),不计一切摩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块a 和滑块b 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滑块b 的速度为零时,滑块a 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等于gC .滑块b 3gLD .滑块a 2gL【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于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摩擦阻力,因此机械能守恒,A 正确;B .初始位置时,滑块b 的速度为零时,而轻杆对滑块a 有斜向上的推力,因此滑块a 的加速度小于g ,B 错误;C .当滑块a 下降到最低点时,滑块a 的速度为零,滑块b 的速度最大,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o 21(1sin 30)2b mgL mv +=解得3b v gL =C 正确;D .滑块a 最大速度的位置一定在两杆交叉点之下,设该位置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o 2211(sin 30sin )22a b mgL mv mv θ+=+ 而两个物体沿杆方向速度相等cos sin b a v v θθ=两式联立,利用三角函数整理得212(sin )cos 2a v gL θθ=+利用特殊值,将o =30θ 代入上式可得.521a v gL gL =>因此最大值不是2gL ,D 错误。
故选AC 。
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4kg 的物块A 以初速度v 0=6m/s 从左端滑上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木板B 。
已知物块A 与木板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 、B 运动过程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A 始终未滑离B 。
则( )A .μ1=0.4,μ2=0.2B .物块B 的质量为4kgC .木板的长度至少为3mD .A 、B 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72J【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有11ma mg μ=由图看出214m/s a =,可得10.4μ=将物块和木板看成一个整体,在两者速度一致共同减速时,有22M m a M m g μ+=+()()由图看出221m/s a =,可得20.1μ=选项A 错误;B .木板和物块达到共同速度之前的加速度,对木板有123()mg M m g Ma μμ-+=由图看出232m/s a =,解得4kg M =选项B 正确;C .由v -t 图看出物块和木板在1s 内的位移差为3m ,物块始终未滑离木板,故木板长度至少为3m ,选项C 正确;D .A 、B 的相对位移为s =3m ,因此摩擦产热为148J Q mgs μ==选项D 错误。
故选BC 。
3.在一水平向右匀速传输的传送带的左端A 点,每隔T 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素为,工件质量均为m ,经测量,发现后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为x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 .传送带的速度为x TB .传送带的速度为22gx μC .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2mgx μ D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传送带因为传送工件而将多消耗的能量为23mtx T【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工件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每个工件滑上传送带后运动的规律相同,可知x =vT ,解得传送带的速度v =xT.故A 正确; B .设每个工件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工件的加速度为μg ,则传送带的速度2v gx μ=s 与x 的关系.故B 错误; C .工件与传送带相对滑动的路程为22222v v x x v g g gT μμμ∆=-=则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x =222mx T故C 错误;D .根据能量守恒得,传送带因传送一个工件多消耗的能量22212mx E mv mg x Tμ=+∆=在时间t 内,传送工件的个数fW E η=则多消耗的能量23mtx E nE T'==故D 正确。
故选AD 。
4.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 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以额定功率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3110kg m =⨯,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前5s 内的牵引力为3510N ⨯B .汽车速度为25m /s 时的加速度为25m /sC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00kWD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80m /s【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速度时间图线知,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220m/s 4m/s 5a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 -=解得牵引力1000N 4000N 5000N F f ma =+=+=选项A 正确; BC .汽车的额定功率500020W 100000W 100kW P Fv ==⨯==汽车在25m/s 时的牵引力100000'N 4000N 25P F 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22'40001000'm/s 3m/s 1000F f a m --=== 选项B 错误,C 正确;D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则最大速度100000m/s 100m/s 1000m P v f === 选项D 错误。
故选AC 。
5.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 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 ,杆上的A 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 点在A 点下方距离为d 处.现将环从A 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到达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h =d /2B .小环在B (322)gd -C .环从A 到B ,环沿着杆下落的速度大小小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D .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4d /3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根据几何关系有,环从A 下滑至B 点时,重物上升的高度2h d d =-,故A 错误;B 、C 、对B 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在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重物的速度,有:v 环cos45°=v 物,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2112+222mgd mgh mv mv -=⋅环物,解得:环的速度(322)v gd -环B 正确.故C 错误.D 、设环下滑到最大高度为H 时环和重物的速度均为0,此时重物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H d d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22()mgH mg H d d =+,解得:43H d =,故D 正确.故选BD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系统机械能守恒,知道环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的等于重物的速度.6.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圆管形轨道的外轨光滑,内轨粗糙。
一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以初速度v 0向右运动,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管的直径,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若05v gR <B .若02v gR <,小球不可能到达圆周最高点C .若02v gR <,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 .若05v gR >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D. 小球如果不挤压内轨,则小球到达最高点速度最小时,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在最高点,有2v mg m R=由于小球不挤压内轨,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受摩擦力作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011222mv mv mg R =+⋅ 解得05v gR =若小球速度05v gR <是最终在圆心下方做往复运动,故A 错误;若小球速度05v gR >轨,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D 错误;B. 如果轨道内轨光滑,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受摩擦力,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如果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0122mv mg R =⋅ 解得02v gR =现在内轨粗糙,如果小球速度02v gR <,小球在到达最高点前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即小球在到达最高点前速度已为零,小球不可能到达圆周最高点,故B 正确;C.若小球上升到与圆心等高处时速度为零,此时小球只与外轨作用,不受摩擦力,只有重力做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012mv mgR = 解得02v gR =若02v gR <,小球只与外轨作用,不受摩擦力作用,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C 正确。
故选BC 。
7.如图所示,物块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用轻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与小球相连。
开始时物块与定滑轮等高。
已知物块的质量13m kg =,球的质量25m kg =,杆与滑轮间的距离d =2m ,重力加速度g =10m/s 2,轻绳和杆足够长,不计一切摩擦,不计空气阻力。
现将物块由静止释放,在物块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A 53/s B 33/s C .物块下降的最大距离为3m D .小球上升的最大距离为2.25m【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当物块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物块运动的速度最大,此时,小球所受合外力也为0,则有绳的张力为小球的重力,有250N T m g ==对物块作受力分析,由受力平衡可知1cos T m g θ=对物块速度v 沿绳子的方向和垂直绳的方向分解,则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即为小球的速度,设为v 1,则有1cos v v θ=对物块和小球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221212111()tan sin 22d d m gm g d m v m v θθ=-++ 代入数据可得3m/s 3v =,13m/s v = 故A 正确,B 错误;CD .设物块下落的最大高度为h ,此时小球上升的最大距离为h 1,则有221h h d d =+对物块和小球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121m gh m gh =联立解得3.75m h =,1 2.25m h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点睛】物块与小球具有速度关联,注意物块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等于小球的速度大小。
8.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初始时静置于a 点.一原长为l 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O 点,右端与滑块相连.直杆上还有b 、c 、d 三点,且b 与O 在同一水平线上,Ob =l ,Oa 、Oc 与Ob 夹角均为37°,Od 与Ob 夹角为53°.现由静止释放小滑块,在小滑块从a 下滑到d 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sin37°=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滑块在b 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gB .从a 下滑到c 点的过程中,滑块的机械能守恒C .滑块在c 点的速度大小为3gLD .滑块在d 处的机械能小于在a 处的机械能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 、从a 到b,弹簧对滑块有沿弹簧向下的拉力,滑块的速度不断增大.从b 到c,弹簧对滑块沿弹簧向上的拉力,开始时拉力沿杆向上的分力小于滑块的重力,滑块仍在加速,所以滑块在b 点时速度不是最大,此时滑块的合力为mg,则加速度为g.故A 错误.B 、从a 下滑到c 点的过程中,因为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因此滑块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 错误.C 、对于滑块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12sin 372c mg l mv ⨯=,解得3c v gL = ,故C 对; D 、弹簧在d 处的弹性势能大于在a 处的弹性势能,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可以知道,滑块在d 处的机械能小于在a 处的机械能,故D 对; 故选CD 【点睛】滑块的速度根据其受力情况,分析速度的变化情况确定.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对于滑块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但滑块的机械能不守恒.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求滑块在c 点的速度.9.2016年6月18日神舟九号完成最后一次变轨,在与天宫一号对接之前神舟九号共完成了4次变轨。